山水盆景展
A. 山水盆景有哪些类别
山水盆景按树、石的比重,可分为水盆景、旱盆景和水旱盆景三大类。
1.水盆景是山水盆景中最常见的一种。将山石置于浅水盆中,盆中贮水,以山石为主,盆中不配大树,故盆面通常无土,只在山石缝隙填塞少许泥土,点缀较小的草本藤萝和老姿小树,以展现苍崖、险峰、幽岫、翠峦、碧涧、奔泉、崇山、峻岭等自然景观。也配置亭、台、楼、阁、船、桥等小件。这种形式主要用以表现有山有水的景物,如制成的桂林山水,太湖风光以及海滨等景色。石材多用能上水的软质石,以减少喷水的工作。盆盎多用白色浅条盆或椭圆形盆。如山石上不种植物,盆景可终年放置室内,故管理方便。
2.旱盆景主要用于表现没有水的山景,主体是山石,盆中全部盛土。石材除用软质石外,也可用硬质石(如龙骨石、河卵石等)。盆盎可用稍深有孔的盆。按照自然景色的要求,配栽植物及置配件。有的点缀在石上,也有的点缀在盆中。
3.水旱盆景它的特点是在同一盆中,既叠砌山石,
它的特点是在同一盆中,既叠砌山石,又栽种树木;既有水面,又有旱地。它不像树桩盆景那样,仅仅表现树木的清、奇、古、怪,也不像山水盆景那样,着重展现山水秀丽雄奇,而是把树木与山石巧妙地结合起来,采取山石隔开土、水的方法,在盆中表现的景物丰富,石与树相映成趣,水与旱相辅相成,构成一幅引人入胜的画面。
B. 盆景造型有几种行派
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经艺术处理(修剪、攀扎)和精心培养,在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孤或丛林神貌的艺术品。
树木盆景依观赏的不同,分观叶类、观花类、观果类三类。
观叶类 以观赏植物叶的形态、色彩和四季变化,以及枝、茎、根千变万化神貌的树木盆景。观叶类树木盆景为各风格、流派树木盆景的主体类型。如:扬派盆景的松、柏、榆、杨盆景等;苏派分景的桧柏、真柏、雀梅、榆、三角枫盆景等;川派盆景的罗汉松、银杏盆景等;岭南派盆景的九里香、雀梅、榆、福建茶盆景等;海派盆景的五针松、黑松、;罗汉松、真柏盆景等;通派盆景的罗汉松、五针松、黄杨盆景等;浙派盆景的五针松、桧柏盆景等。
观花类 以观赏植物花的形态、色彩和花期变化,以及叶、枝、茎、根千变万化的树木盆景。
观花类树木盆景,徽派盆景以游龙梅盆景,川派盆景以贴梗盆景、六月雪盆景等为其主体类型;其他各风格、流派树木盆景虽不以观花类为主体类型,但都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观花类树木盆景。如:扬州的疙瘩梅盆景、提篮梅盆景、碧桃盆景、迎春盆景等;苏州的劈梅盆景、蜡梅盆景、紫薇盆景、迎春盆景等;南通的六月雪盆景、杜鹃盆景等。
观果类 以观赏植物果的形态、色彩和果期变化,以及叶、枝、茎、根千变万化神貌的树木盆景。
观果类树木盆景,川派盆景以金弹子盆景,徐州果树盆景以苹果、梨、山楂盆景等为其主体类型;其他各风格、流派树木盆景虽不以观果类为主体类型,但同样都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观果类树木盆景。“扬州的香椽盆景等;苏州的石榴盆景等;上海的海石榴盆景、胡颓子盆景;南通的虎刺盆景、枸杞盆景等;贵州、湖北各地的火棘盆景等;蚌埠的天竺盆景等;北京的葡萄盆景等;金华的佛手盆景等;广州的金柑、山橘盆景等。
树木盆景因造型手法不同,通常分为规则型、象形型、自然型3种,从发展趋势看,以自然型为主。
1、 规则型:多为传统形式,有一定规范程式,造型工整严谨,适合厅堂或门庭对称布置;气氛庄重华贵。除扬派盆景、川派盆景、通派盆景、徽派盆景等仍保留传统形式,其他流派已在继承法基础上加以创新。如扬派盆景的“台式”、“巧云式”、盆景;川派盆景的“滚龙抱珠”、“对拐”、“方拐”、“掉拐”、“三弯九倒拐”、“大弯垂枝”、“直身加冕”、“接弯掉拐”、“老妇梳妆”、“综合式”盆景;通派盆景二弯半的“文树”、“武树”盆景;徽派盆景的“游龙弯”盆景等。
2 、象形型:以松柏类或观花类植物剪扎成龙、凤、狮、虎、象、鹰等飞禽走兽以及人物、图案,并题以吉祥用语,如“龙凤呈祥”、“二龙戏珠”、“万象更新”、“大展宏图”等,以供祝贺、喜庆、节日用。
随着时代的前进,象形盆景已不多见。开封龙亭公园应用象形盆景剪扎技艺与植物造型相结合,将地栽圆柏剪彩扎成龙凤、塔亭以及熊猫、唐老鸭、火车、直升飞机等造型,组成龙亭植物造型园,别开生面。
3 、自然型:模拟自然界孤木、丛林神貌,形状多变,姿态万千。
其造型可概括为12种形式。
直干式:树木直立,有古木参天、巍然屹立气势,广州又称大树型。
斜干式:树干横卧土面,而枝条、树冠平展于盆外,犹如临水古木,故也称临水式。
悬涯式:树干向外悬挂下垂,有似苍崖古松。树干悬挂不低于盆底称半悬崖,低于盆底的称全悬崖。扬州又称“挂口”。
卧干式:树干横卧土面,而枝条、树冠崛起伸展,似雷击风倒之势。
曲干式:树干革命蟠曲虬龙,多见于传统的形式。
多干式:树干丛生,高低参差,虬枝四出。其中又有双干式、三干式或一本多干式之分。
枯干式:运载干斑驳,洞穿蚀空,极饶苍古之气。
垂枝式:枝叶下垂纷披,犹如柳垂绿波。
风动式:枝叶风飘一方,富有动感,如疾风劲草。
连根式:粗根裸露相连,茎干高你参差,错落有致。扬州俗称“过桥”,广东、广西称“连理树”。
提根式:通过栽培技艺和造型手法,变化虬曲蜿蜒的根系形态,呈苍古气势。
丛林式:多株丛植,宛如原野,山间簇生丛丛疏林。
根据“中国盆景评比展览”评比委员会研究决定,中国盆景分为特大、大、中、小、微型五种规格。
树木盆景规格以树木的根颈部至树梢的长度衡量。山水盆景、树石盆景以盆的长度衡量。竹草盆景似同树木盆景,微型盆景分别似同树木盆景、山水盆景。
C. 山水盆景的人文意义何在
1 山水盆景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态知识
教养山水盆景中的无机环境(包括山石、水、有机质、无机盐、空气和阳光等)和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构成了一个微型生态系统。因此,山水盆景的制作、养护管理必须遵循生态科学规律,包括生物适应环境的规律,生态系统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规律,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转化和再生规律,生态系统发育进化规律,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多样性导致稳定性规律等,体现了道法自然的生态观。只有这样,才能使山水盆景中的生物群落生机勃勃,呈现山青水秀的美景。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学习和掌握了丰富的生态学知识,提高了生态知识教养。
2 山水盆景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态伦理教养
生态价值观认为,人类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生态伦理观,并具备起码的生态伦理教养,才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修复,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关注爱木盆景,和爱木一起玩盆景】人类的自然生态活动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又蕴藏着人与人的关系,表达出特定的伦理价值理念与价值关系。生态伦理教养可以扩展人们的道德范围,超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山水盆景蕴藏着人们对生活的强烈眷恋,或充满着人们对祖国山水的赤诚爱心,或映射着文人雅士追求清淡隐逸生活的向往,使人身居斗室之中,心灵也能得到回归自然的慰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盆景能够从内心深处激发人们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关怀,树立天人合一、众生平等的观念,从而提高了人们的生态伦理教养。
3 山水盆景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态审美教养
生态审美是以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为旨趣,进而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基础之上,探求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和谐的审美关系4。欣赏和维护生态美不仅是当代人的美好生活所必需的文化素养,而且是人们健康、文明的生活的一个重要尺度。山水盆景具有天然的神韵,源于自然,但高于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与创造性,体现了制作者对自然山水意境的认识和鉴赏,并展现了对自然山水去粗取精的提炼,充满了美学知识与诗情画意,是文学艺术、绘画艺术、雕刻艺术的高度概括。山水盆景的表现内容可以是五岳胜迹、黄山奇峰、桂林山水、长江三峡等。
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小中见大,移天缩地,犹如一幅立体的山水画。人们在无暇远游的情况下,面对一盆较好的山水盆景,凝目注视,神游其中,领略远古的高风雅情,欣赏山川的雄奇峻秀,引领人们渐入艺术佳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人们的生态审美教养。如盆景“心随春风到江南”充分体现了江南山水沐于春风的秀色,山青水秀,使人们产生神游江南的意境。
4 结语
山水盆景在世界艺术之林中是富有自然情趣的东方艺术精品,深受人们的热爱。山水盆景严格遵循生态科学规律和艺术法则,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表达了作者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反映了作者的文化艺术修养,是雅俗共赏的艺术珍品。在山水盆景的制作、养护管理和赏玩过程中,起到了对人们生态文化教养的培育作用。人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化,应充分发挥山水盆景在培育人们生态文化教养中的作用,建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开创美好的未来,诗意地栖息于地球之上。
D. 中国盆景的分类及各类的特点
中国盆景分类的方法较多,还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标准。盆景研究者一般根据取材和造型的不同,分为两大类:以树木材料为主,称为树木盆景(或称树桩盆景)以山石材料为主,称为山水盆景 (或称山石盆景)。
水旱盆景
它是介于树木盆景与出水盆景二者之间的另一类盆景形式,是以树木、山石、人物、水、土为材料,采取山石隔开及各式各样的树景。自然界的景物,往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水旱盆景的特点正是在于能再现这种完整的景观。因此,自然气息较为浓厚。如果再适当地安置一些人物,建筑等小配件,还可表现出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题材,如清溪垂钓、柳塘放牧等等。山石多采用硬质石料。树木选用于矮叶小的树木,如五针松、真柏、短叶罗汉松、六月雪、榔榆、虎刺等。水旱盆景在布局时,可以植物为主体,也可以山水为主景,但必须协调统一,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山水盆景
以各种山石为主要材料,经过精心选择和加工造型,模仿真出真水的天然景色,装饰于咫尺盆申,展现悬崖绝壁,险蜂幽壑,翠峦碧涧等山水风光,犹如立体的山水画。所谓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乃,这种 缩地千里,小中见大的艺术造型,是山石盆景的特色。
山水盆景有水盆式和旱盆式的区别,山石置于浅口水盆中,盆中贮水,表现出有山有水的景物,称为水石盆景;由石置于浅日旱盆中,盆中盛土:表现无水的天然山景,称为旱石盆景。近年来,盆景艺术工作者吸取了贝雕、挂屏等工艺品的某些长处,创作了一种可以挂放在墙上的盆景,称?quot;挂壁式”盆景。这就是将盆钵平挂在墙壁上,里面镶嵌山石,并置土栽种各种耐阴植物。
树木盆景
以树木为主体材料,种盆造型取景者,统称
E. 浙派盆景有哪些特点
浙派山水盆景充分显示了地方特色。它在表现手法上,或追求深、静、远之回感;或呈现九曲回环,答烟云飘逸之态;或展现清泉垂泻之景;使盆景鉴赏者如神游天目、西湖、新安胜景一般。注意发扬宋、明以来的地区特性,并吸收徐青藤、吴昌硕、潘天寿等浙江画派的传统写意手法进行造型,力求摆脱匠意和程序化,着重表现内涵的意志和个性,这就是浙派盆景的特色。
F. 盆景有分类吗
五大流派为:五大流派:岭南派、川派、扬派、苏派、海派;其它流派:徽派、浙派、闽派、桂派、京派、香港、台湾、鲁新派。
两大类为: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这两大类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随着盆景艺术的不断创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丰富,我国盆景的新类别也在逐步产生。现在可分为下列七大类:
第一类,树木盆景:以树木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鸟兽等作陪衬,通过攀扎、修剪、整形等技术加工和园艺栽培,在盆中表现旷野巨木或葱茂的森林景象者,统称为树木盆景。由于树木盆景的材料常从山野旷地采掘而来,所以树木盆景习惯上又称为树桩盆景。
第二类,山水盆景:以各种山石为主题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为范本,经过精选和切截、雕凿、拼接等技术加工,布置于浅口盆中,展现悬崖绝壁、险峰丘壑、翠峦碧涧等各种山水景象者,统称为山水盆景,又称山石盆景。
第三类,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为材料,通过加工、布局,采用山石隔开水土的方法,在浅口盆中表现自然界那种水面、旱地、树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种景观盆景。
第四类,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为主要材料,经过一定的修饰加工,适当配置山石和点缀配件,在盆中表现自然界优美的花草景色的,称为花草盆景。
第五类,微型盆景:一般树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长不超过10厘米的这些盆景,称为微型盆景。
第六类,挂壁盆景:挂壁盆景是将一般盆景与贝雕、挂屏等工艺品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创新形式。挂壁盆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山石为主体,称为山水挂壁盆景;另一类以花木为主体,称为花木挂壁盆景。
第七类,异型盆景:异型盆景是指将植物种在特殊的器皿里,并作精心养护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种别有情趣的盆景。
G. 山水盆景制作方法
山水盆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之一,从古到今深受人们的喜爱。山水盆景是运用移天缩地、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根据“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原则来造型和布局的。那么,山上盆景是怎么做成的呢?制作山水盆景的基本材料主要是山石。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山水盆景制作方法。
【山水盆景简介】
山水盆景是山、石、草、树在盆盎中排列组合所构成的景观,山石材料是山水盆景创作的主要素材,山石种类繁多,大都从大自然中采掘而得,其质地、色泽、皴纹都具有天然本质。选材时,首先要注意应根据石材的自然特征,确定其适合作那种自然景观的造型,如果选择的是一组皴纹直立简炼、形状长条、轮廓自然的砂积石为一盆盆景的素材时,肯定地说,这些素材最适宜作剑峰峻峭、高耸挺拔的造型景观,选材时要注意,素材的质地、种类、皴纹一定要统一,一盆盆景,最好只用一种类别的素材,色彩不可差异太大。
【山水盆景制作方法】
1、山体轮廓的敲削:
当我们在制作一盆山水盆景进行选材时,首先要对石材的顶部轮廓线进行观察,引发构思,反复推敲,不论硬石、软石,在轮廓线排列起伏不明显时,都要对其进行敲削,使之起伏鲜明,富有节奏感。
2、截锯与粘合:
多数时候,一块石材是不能构成一盆山水盆景完整画面的,因此要进行多块石材组合而形成景观。而石材一般都是天然未经加工的,因此必须根据景观要求进行对石材的锯截、连接和粘合,锯截石材用切割机或钢锯进行,也可用锤子敲断理平的方式进行。然后再用水泥或水泥兑色,或其他粘合剂粘接成形。
3、理纹与错落:
一般说来一盆山水盆景要求在石体皴纹上达到大致一致,这样显得景观画面较为统一。但因石材本身的差异性,因此在尽量选择纹理自然线条一致的前提下,有时要对一些纹理皴法不明显或纹理差异较大的石材进行理纹,理纹一般用剔、掏、敲、锯方式进行,视石材的软硬性质而定,若有的纹理实在不能理出,则可用大致色泽一致的石材进行错落拼接,形成大的块面的皴纹明显凹凸现象,达到景观统一生动的要求。
4、山水盆景的造型与风格
创作立意,是盆景创作的重要的一环。盆景的创作立意,实际上是一个确定意境,并构思、表达这个意境的过程,一般说来有两种表达方式:
①先立意并根据这一立意,经过构思选用适当的树、石、山。草等素材,在盆盎空间中进行排列组合来完成这一立意。
②根据具体的山、草、树、石的形状特点,生发某种立意,然后构思并运用这些山、石、草、树的形状特点,进行排列组合来完成某一景观和意境的构成。由于盆景景观构成受到具形素材的限制,因此这种立意构思方法是山石及各组合类盆景造型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构思结合制作的方式。
由于山水盆景是山、石、草、树在盆盎空间中的排列组合,因此这种组合就存在一种山势或结构组合的规律。
山水盆景一般有景观造型开合之说,山体构成复杂的山水盆景一般有一个开会或两个开合或三个开合的取势方法。开合,就是在山水盆景中具有主、客、散点石等完整山体的构成景观,当山体摆放在盆盎中时,它能形成盆盎中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由于构成意义上的“张力”作用(全方位双向辐射),因此人们的视觉心理上造成了一种扩张感(即“势”),具有占据空间的效能。同时,因为它具有三度空间中的方向性(比如山体在盆盎中的朝向),并且非对称地占据空间,所以在人们的视觉心理上和画面上,形成了一种动感。动感的造成,实际上就是点或块面等视觉单位的展开线在画面中辐射所造成的不平衡,这和山体决面在“完型空间”中的位置有关。中国山水画论
山水盆景中的“势”,既然是通过“置陈”而得的(“置陈”指排列组合有如布阵),那么在排列组合山体块面时,山体张力必然形成富有变化的山体张力质即不同的“势”。一般说来,山水盆景的“势”包括“起”、“承”、“转”、“合”、“落”、“结”等几个方面。
衬托与对比在山石盘景的造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衬托与对比的含义是比较宽泛的,是相对而言的。比如大与小的衬托与对比,主体和客体的衬托与对比,疏与密的衬托与对比,藏与露的衬托与对比等等,虚与实的衬托与对比,前与后的衬托与对比,石与树的衬托与对比,这些都必须根据创作主题和创作手法来具体体现,只有掌握创作规律,才能“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H. 山水盆景的独峰式是怎样布局的
山水盆景的独峰式:又称孤峰式。一般盆内只放一块体态高大的山石版形成孤峰权,孤峰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山峰形象,并且要有高耸、突兀之貌,不宜矮小平庸,一般峰高是盆长的80%左右,也可峰高大于盆长。山石不要置于盆中央,宜偏左或偏右。但也不能紧贴盆边。
偏重式:偏重式由两组山石组成,分别位于盆左、右两侧,一组较高大为主体,另一组较矮小为客体。切忌两组山石高低、大小相似。两组山石在结构上是断开的,但又形断意连,相互呼应,构成统一整体。
开合式:开合式由三组山石组成,盆前方左右两侧各置一组,有主有次,两组山石中间的后方再置一组更加低矮的远山。三组山石在平面位置上应形成不等边三角形/
重叠式:山石可分为两组或三组,每组山石均形成连绵不断的低矮山脉,从盆的一侧向另一侧蜿蜒伸展,山脉与山脉穿插、重叠,表现一派远山景象。要避免山脉在平面上排成直线,每组山脉宽窄、长短也要有变化。
散置式:散置式是由三组以上山峰组成,并且山峰多呈分立状。散置式特别强调峰群的有机统一,山峰布置应有疏有密,有主有次,使宾主分明,否则将是一盘散沙。
I. 成都展览会2022时间表11月
进入11月成都的展览也开始了,人民公园菊花展已拉开帷幕,天府芙蓉花节也正持续进行,那么除了这些活动之外,成都还有哪些热闹的活动与展览呢,关于具体的展览详情,下面一起来看看。
天府芙蓉花节
日前,“芙蓉庆盛会,奋进新征程”2022第五届天府芙蓉花节在天府芙蓉园开幕。小布在天府芙蓉园看到,盛放的芙蓉花、公园城市风景打卡点、芙蓉文创展区、街头咖啡、露营休闲区等元素的倾注,既创新了芙蓉文化的展现方式,也使市民在一步一景的转换中获得沉浸式新颖体验。
据了解,本届天府芙蓉花节精心策划了多场活动,未来一个月内将在北湖生态公园、成都市植物园等地上演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涵盖惠民、露营、体育活动、文艺主题演出等,满足市民的多种需求。
成都市第二十四届盆景展
此外,成都市第二十四届盆景展于2022年11月4日~11月14日在百花潭公园举行,为期10天,全场免费向市民游客开放。相比往届盆景展,本次展览规模为历年最大,共展出来自省内外精品盆景作品300余件,有树桩盆景、山水盆景、树石组合盆景、微型盆景等多种类型。
2022年成都花展
11月4日,“公园城市·花漾蓉城”2022年成都花展活动在凤凰山1号公园拉开帷幕,活动将免费开放,持续至11月15日。
花展以“花漾蓉城成就梦想”为主题,通过花展、花市、花秀三大亮点彰显公园城市大美建设成果,描绘幸福美好生活、构建生态文明城市。
成都东部新区_·壹·美术馆
“日常史诗:成都市民生活与公共空间”展览
10月30日,成都东部新区首座公共美枣弊术馆——_·壹·美术馆正式开馆,开馆大展“日常史诗:成都市民生活与公共空间”也在_·壹·美术馆揭幕。
展览通过三大展览材料、四层成都维度、14位当代艺术家和建筑师的创作,呈现对西南地区大历史的“望远”,对成都日常生活的“显微”。
“百年无极——意大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藏艺术大师真迹展宏岩李”
11月26日,成都博物馆将开启“百年无极——意大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藏艺术大师真迹展”,该展览于10月28日开启预售。
据悉,本次展览是2022中意文化旅游年的重要活动,共计46位影响西方现当代艺术史的殿堂级大师的62幅艺术真迹和雕塑作品即将和观众见面。该展览总价值超过10亿人民币,更有梵高真迹首次来蓉。
此次展览将从11月26日持续到2023年2月26日,展览地址为成都博物馆一层特展厅。
成都市美术馆
黄原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展
黄原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展已在成都市美术馆开展,展览日期为2022年10月29日-11月18日。黄原先生是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亦是巴蜀书画界的一面重要旗帜。
本次展览以书中乾坤、山水意象、文艺载道等章节向观众呈现展出黄原先生逾蔽迟200件书画作品。
J. 中国盆景评比展览其作品分类一般以什么为主
中国盆景评比展览其作品分类一般山石盆景为闹液销主。
盆景,中国优秀传统艺术之一,是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
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为材料,经过艺术创作和园艺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优美景色,达到缩地成寸、小中液游见大的艺术效果,同时以景抒怀,表现深远的意境,犹如立体的美丽的缩小版的山水风景区。
元代高僧韫上人制作小型盆景,取法自然,称“些子景”。明清时代盆景更加兴盛,已有许多关于盆景的著述问世。“盆景”一词,最早即见于明代屠隆所著的《考盘余事》。
20世纪50年代以后,盆景制作在公共园林、苗圃和民间家庭有了很大的普及,并成立了盆景协会,经常举办盆景园和盆景艺术展览等。
日本的树桩盆景由中国传入,称“盆栽”。14世纪绘画中已有出现。1909年,日本盆栽通过伦敦的一次展览会而传到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始在欧美流行,并音译为“bonsai”。
现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都有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协会。1980年在日本大埋唯阪召开了世界第一届盆景大会,同时举行了世界盆景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