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苏州盆景图片

苏州盆景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3-27 10:41:59

㈠ 请列位行家看看这是小叶赤楠木盆景吗谢谢!

你好朋友,

细看了你发的图片,这个确实是小叶赤楠,也叫雀舌赤楠,两广一带称之为水赤楠。这种赤楠对叶生,叶片较长,直生。是不错的园艺品种。一般用作绿篱。

另外一种赤楠为三叶轮生赤楠,也叫瓜子赤楠,新芽为红色,是不错的盆景素材品种。如下图。

希望能帮到您。

㈡ 文竹盆景精美图片欣赏

文竹盆或仔锋景不但欣赏价值很大,还能吸收空气中的病菌,净化家居环境,预防疾病,是不可多得的家居绿植

稍大的盘戚物株可置于窗台,大型盆株加设支架,使其叶片均匀分布,可陈设在墙角处。

㈢ 适合室内养的植物图片及名称小盆景

㈣ 这是什么盆景

从你的图片上看,这个是幸福树。

幸福树 (紫葳科植物)

“幸福树”学名菜豆树,它性喜高温多湿、阳光足的环境。耐高温,畏寒冷,宜湿润,忌干燥。栽培宜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壤土和沙质壤土。花期5月至9月,果期10月至12月。

㈤ 苏州园林虎丘著名景点是那些

苏州园林虎丘有远近闻名的望江亭,令人流连忘返的醉月楼,还有虎丘塔,内虎丘剑池等等等,数容不胜数 很多,值得一去。苏州园林虎丘著名景点是哪些,有剑池,虎丘塔,憨憨泉,试剑石,二仙亭,千人石,万景山庄,拥翠上庄,断梁店等,这些都是苏州园林虎丘著名景点的

㈥ 苏州留园的四个景区各有哪些特点

留园分四个景区。主中部以大水池为主,东南侧建筑较密集,西北侧以假山林木为主。
东部以建筑见长,用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的数个院子,与厅堂、亭廊、楼馆、斋轩有机地组合而成。
西部以自然山林为主,用亭廊等小型建筑点缀其中,具有自然野趣。
北部则是田园风光的形态,给人以恬淡悠闲的情调,有陶然忘机之逸趣。
”留园简介“
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齐名。坐落在苏州市阊(音:chāng)门外,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另一资料:留园修建于明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原为明代徐时泰的东园,清代归刘蓉峰所有,改称寒碧山庄,俗称“刘园”。清光绪二年又为盛旭人所据,始称留园。留园占地约30亩(另两资料:2顷、约30000平方米),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庭园小品。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卓越智慧和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色。建筑物将园划分为几部分,各建筑物设有多种门窗,可沟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内观看室外景物时,能将以山水花木构成的各种画面一览无余,视野空间大为拓宽。留园全园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园的东部有着名的佳晴雨快鱼之厅、林泉耆砍之馆、还我读书处、冠云台、冠云楼等十数处斋、轩,院内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为名石冠云峰,两旁为瑞云,岫云两峰;北部具农村风光,并有新辟盆景园;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有野趣,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池南涵碧山房与明瑟楼为留园的主要观景建筑。留园以水池为中心,池北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闻木樨香轩,则为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并有长廊与各处相通。留园内的建筑景观还有表现淡泊处世之坦然的“小桃源(小蓬莱)”以及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留园(The Lingering Garden)在苏州阊门外,留园是明万历年间太仆徐泰时建园,时称东园,清嘉庆时归观察刘恕,名寒碧庄,俗称刘园。同治年间盛旭人购得,重加扩建,修葺一新,取留与刘的谐音改名留园。科举考试的最后一个状元俞樾作《留园记》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齐名,为全国“四大名园”。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整体介绍“
留园占地30余亩,集住宅、祠堂、家庵、园林于一身,该园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并以建筑结构见长,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文化,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相连的,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全园用建筑来划分空间,可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中部以山水见长,池水明洁清幽,峰峦环抱,古木参天;东部以建筑为主,重檐迭楼,曲院回廊,疏密相宜,奇峰秀石,引人入胜;西部环境僻静,富有山林野趣;北部竹篱小屋,颇有乡村田园风味。留园的建筑在苏州园林中,不但数量多,分布也较为密集,其布局之合理,空间处理之巧妙,皆为诸园所莫及。每一个建筑物在其景区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从全局来看,没有丝毫零乱之感,给人有一个连续、整体的概念。园内亭馆楼榭高低参差,曲廊蜿蜒相续有七百米之多,颇有步移景换之妙。建筑物约占园总面积四分之一。建筑结构式样代表清代风格,在不大的范围内造就了众多而各有特性的建筑,处处显示了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造园艺术手法。明徐泰时创建时,林园平淡疏朗,简洁而富有山林之趣。至清代刘氏时,建筑虽增多,仍不失深邃曲折幽静之趣,布局和现在大体相似,部分地方还保留了明代园林的气息。到盛氏时,一经修建,园显得富丽堂皇,昔时园中深邃的气氛则消失殆尽。全园曲廊贯穿,依势曲折,通幽渡壑,长达六七百米,廊壁嵌有历代著名书法石刻三百多方,其中有名的是董刻二王帖,为明代嘉靖年间吴江松陵人董汉策所刻,历时二十五年,至万历十三年方始刻成。留园三绝“
冠云峰
留园内的冠云峰乃太湖石中绝品,其集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相传这块奇石还是宋末年花石纲中的遗物。北宋末年,虽然北面战事吃紧,金兵压境,但宋徽宗却在东京城内大兴土木,建造“延福宫”、“万寿山”。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奇花异石,夸口要搜罗天下珍品于宫廷之中。徽宗祟宁四年特地在苏州设立了苏杭应奉局,专门负责搜罗名花奇石。苏杭应奉局的主管叫朱缅,此人最善巴结上峰,自当上了此官后,有采办“花石纲”的大权在手,于是放开手脚,拼命在民间收刮。只要民家有一石一木被他打听到并看中,立刻派兵、上门抢夺,谁敢反抗,即以对皇帝“大不恭’治罪。有时为了搬树移石,甚至拆掉民居的围墙甚至房子,当时朱缅从民间搜到的花石太多,以致终于激起了方腊农民起义,当时方腊起义军的一个口号就是杀“朱缅”,与方腊起义军相呼应,苏州地区也爆发了以石生为首的,农民起义。不久,北宋政权由于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终于为金所灭,微宗自己也做了俘虏。冠云蜂就是未来得及运的花石纲的遗物。楠木殿
楠木殿柱子原来是上好的楠木加工而成,但是在抗战时,楠木殿成了马棚,饥饿的行军马,把上好的楠木柱子啃得不成样子。后来抗战胜利后修葺园子时,不得不用水泥把楠木柱糊住,外面又刷上漆。鱼化石
留园的五峰仙馆内保存有一件号称“留园三宝”之一的大理石天然画“鱼化石”。只见一面大理石立屏立于墙边,石表面中间部分隐隐约约群山环抱,悬壁重叠,下部流水潺潺,瀑布飞悬,上部流云婀娜,正中上方,一轮白白的圆斑,就像一轮太阳或者一轮明月,这是自然形成的一幅山水画,这块直径一米左右的大理石出产于云南点苍山山中,厚度也仅有15毫米,真奇怪这么大尺寸的一块大理石是如何完好无损从相距千里之外的云南运到这个江南苏州的,真是一个谜。

㈦ 如何评判一盆盆景的价值

盆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

盆景的价值分市场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两者并不矛盾。其艺术价值越高,市场价值亦越高。

好的盆景大体从以下几方面来评判;树姿优美,几乎看不出人为的痕迹,浑然天成者佳。

品种稀有又具有盆景制作各要素的树种。

树龄大,古朴,苍劲或雄奇。

生长旺盛,生机勃勃。

配合适的的盆砵,盆砵精美。如有需要,有的还会配一个几架,以红木,硬木为材且做工精良。

看作者是谁,如果是名家大腕则价值更高。

至于市场价值,各地不同,也没有一个定价的标准。主要是双方都能接受的价位便好。

随着人民的文化素养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雅的盆景走进千家万户。闲遐之余,养几盆盆景,有益身心,增加了知识,盆友之间交流又可增进友谊,自己也多了一份高雅的兴趣和爱好。

㈧ 苏派盆景的发展

苏派盆景艺术历史悠久,有其独特的造型结构和艺术风格,是中国盆景的主要流派之一。
苏州地处太湖之滨,山清水秀,风光绮丽,而且气候湿润,雨量充沛,这里可供盆景制作的植物品种极其丰富。苏州也盛产适合于山水盆景的各种山石,如透剔玲珑的太湖石、昆山白百、苏州黄石等等。这就为盆景制作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建城已二千五百年的苏州,又是历史上人文荟萃、文化昌盛,诗、书、画闻名全国的地区。唐代的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都曾做过苏州刺史。宋、元之后,出自苏州或曾居住在苏州的骚人墨客为数更多,他们给苏州留下了许多诗文和画卷。盆景既是饱含诗情画意的艺术品,这些诗篇、文章、画卷,就成了供盆景艺术家创作构思的源泉。
苏派盆景艺术的发展得天独厚。太湖石玲珑透剔,山崖溪边嘉树随手可得。苏州山水秀丽,风光宜人,在历史上早就有不少造园名手,把山林野趣摄于城市的园林艺术之中,因而“咫只千里,缩龙成寸”的盆景艺术更有了借鉴的范本;加之苏州向为文人荟萃之地,盆景艺术长期受其文化艺术的熏陶,遂逐步形成苏派盆景艺术的区域特性和独特的传统风格。
苏派盆景以古雅拙朴见长。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虬干老枝,培植于小盆之中,竟能高不盈尺,自然成态,或悬或垂、或俯或爷,配以古盆和苏式几架,则古趣盎然。
苏派盆景的布局构思精细入微,取法自然,混同天生,绝少斧凿之痕,富有艺术情趣。在处理虚实,曲直、疏密、开合、明暗等关系上,脉理清晰,卓具匠心。
苏派盆景着重意境的创造,它以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吸引人们。它吸取古典园林艺术精粹,综合中国绘画技法之特长,以景寓情,以情抒景,运用“小中见大”等艺术手法,取得景中有情,景外亦有情的艺术效果。作品耐人寻味,令人爱不释手。
当今,苏派盆景后继有人,作品更为丰富多姿,它将以新时代的风貌,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满足人民的文化生活需要,焕发出绚丽夺目的光彩。广大园艺工作者正在为创造苏派盆景艺术新风格而努力。
对苏州盆景风格影响较大的,是明代成化、弘治年间的沈石田、文征明、唐伯虎、仇十洲四大画家,后世称之为吴门画派。苏州历代文人自制盆景的,宋有范成大,明有文震亨,清有胡焕章,现代有周瘦鹃等。周先生曾经说过:我的盆景,一方面是自出心裁的创作,一方面是仿照古人的名画来做。他曾仿明代唐伯虎的蕉石图、夏仲昭的竹趣图和半窗晴翠图、清代王烟客的新蒲寿石图等制作盆景。苏派盆景以树桩盆景为主,所用材料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落叶树种、二类是常绿树种。落叶树种申以观花、果关主的有迎春、海棠、石榴、梅花、紫藤等;观根、枝、叶为主的有榆、三角枫、红枫、雀梅、黄杨等。常绿树伸观花、杲为主的有山茶、杜鹃、虎刺、栀子、南天竹、枸骨、桂花等以及观根、枝、吁的有黑松、五针松、罗汉松、地柚、真柏;桧柏、竹类、米叶冬青等。
新中国成立以前,苏州盆景制作有不少清规戒律,每一株树往往要扎成六台三托一项”十片,才能称之办盆景。这就是将树干左右后三边各留三个侧枝,等它缓慢长大,左右每边各扎三片,即六“,后面再扎成三片即三托;最后将顶端扎成一片,即一顶。这十片全用棕丝扎成圆片状,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不仅耗工费时,而且过分造作,失却自然。
五十年代末,周瘦鹃和老艺人朱子安、张世锦等人。主张盆景应以自然美为主,反对矫揉造作。他们在初春树木末萌动之前,从近郊山林中搜集老树桩,栽人盆中,放置向阳背风处或温室内,保持一定湿度,待发芽成枝后,随剪随扎,入秋即成形。这是他们创造的当年挖掘、当年栽培、当年剪扎成形、当年欣赏的快速培育法。用这种培育盆景的方法,制作的盆景其形式各异,更富自然美。同时,在技法上开创了以剪为主以扎为辅的先例,改变了过去以扎为主以剪为辅的办法,这项较先进的粗扎细剪法,深得全国行家们的赞许。当时曾有北京、天津、济南、烟台、青岛、兰州、西安、临潼、芜湖、合肥、桂林、景德镇等二十二个大中城市派出园艺工作者云集苏州市园林管理处学习盆景快速培育法。
在福建泉州举办的第六届中国盆景展览上,苏派盆景又一次载誉而归,获得一金三银三铜的佳绩。然而,在盆景技艺不断提高的同时,作为发祥地之一的苏州,盆景却越来越远离大众,盆景市场也是低迷不起。

㈨ 这是什么盆景

目测,图片中植物是~榔榆。榔榆(拉丁学名:Ulmus parvifolia Jacq)别称:小叶榆。树形优美,姿态潇洒,树皮斑驳,枝叶细密,在庭院中孤植、丛植,或与亭榭、山石配置都很合适。也可选作 矿区厂绿化住宅树种。榔榆木树坚硬,可供工业用材;茎皮纤维强韧,可作绳索和人造纤维;根、皮、嫩叶入药有消肿止痛、解毒治热的 功效,外敷治水火烫伤;叶制土农药,可杀红蜘蛛。

㈩ 苏州440年紫藤花盛开如瀑布,人们是如何确定紫藤花的年份的

紫藤花是一种豆科子属植物,那么人们是如何判断紫藤花的生长年份的呢?今天我们来一起聊一下。

紫藤花在古代的时候被称为藤萝,也叫朝肚疼,原产自中国,日本,朝鲜,华北地区比较多,在山东,山西河北河南最为常见。紫藤花是温带植物紫藤花对土壤和气候的适应性非常强,比较耐寒,也很耐水湿,喜欢较阴的地方。

紫藤花如果生长健壮,养护得当的话,可能会在七八月份第2次开花。而且如果有一些紫藤花的树龄不足,那么紫藤花就不会开花,因为紫藤花开花的话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实现。除此之外,如果只能花的光照不足没有进行足够的光合作用,那么也不能保证紫藤花顺利的开花。包括是非不当如果养分不足的话,紫藤花也不会容易开花,而后期的修剪如果根部修剪不好,可能也会导致这种情况出现。

热点内容
花瓶插玫瑰 发布:2025-05-09 07:11:31 浏览:956
绿植搭配造型 发布:2025-05-09 07:04:20 浏览:777
七夕节送什么给自己 发布:2025-05-09 07:02:43 浏览:416
万木荷花园 发布:2025-05-09 06:49:54 浏览:869
鲜花含意 发布:2025-05-09 06:49:15 浏览:345
白落梅的花语 发布:2025-05-09 06:49:10 浏览:682
粘土樱花图片 发布:2025-05-09 06:41:12 浏览:946
盆景用植物 发布:2025-05-09 06:41:05 浏览:221
教我剪玫瑰花 发布:2025-05-09 06:33:54 浏览:301
罗宾逊海棠 发布:2025-05-09 06:24:37 浏览: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