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地被盆栽

地被盆栽

发布时间: 2023-02-10 12:27:36

A. 耐阴的地被植物有哪些

1 紫金牛
紫金牛科紫金牛属常绿小灌木,叶片近革质,上面光绿色,下面淡绿色。6至9月份开花,花小,白色或粉红色。果期8至12月,熟时红色,经久不落,颇为美观。因其多生于林下、谷地、溪旁等阴湿环境,极耐阴,是阴湿环境的优良观叶地被植物。

紫金牛多用于片林下、灌丛中阴湿处,是城市立交桥、高架桥下的地被新宠。也可用于盆栽观赏,岩石园、花坛、花境的配植。

2 紫萼 
百合科玉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华东和西南等野生山沟边及林下阴湿处。喜暖湿性气候,喜阴,忌阳光长期直射,分蘖力和耐寒力极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一般的土质均能良好地生长。4月上中旬返青,花期6至7月,开花时花葶从叶间抽出,花较小,淡紫色,果期8月。9月下旬至10月初进入枯萎期。

紫萼具有较强的适应环境能力,管理粗放,极具观赏价值和绿化功能,可广泛用于立交桥、高架桥下、庭院、小区、公园、绿化林下空地等有荫蔽的地方。

3 玉簪
百合科玉簪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叶肥大奇特,叶面光亮翠绿,花葶挺立于叶丛之上,花叶俱美,7至9月开花,花白如碧玉,有香气,是美丽素雅的夏季观赏花卉。现在,园艺品种较多,更多花叶品种丰富了视觉。

玉簪特别喜阴湿的环境,受强阳光辐射,会使叶绿素遭受破坏,叶片发黄,叶的边缘干焦。园林中最适合植于片林下,或植于建筑物庇荫处(北侧)以衬托建筑,或配植于岩石边,也可盆栽。

4 蕨类
大多数蕨类植物具有较强的耐阴性,也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性,可在不良的环境中生存,特别是那些土壤较为瘠薄、隐蔽、不适合栽培植物的地方。在这些地方利用蕨类植物布景、绿化是最佳的选择,而且蕨类植物生长快,繁殖力强,很快可显现绿带景观。

蕨类在长江以南地区,鳞毛蕨、凤尾蕨、荚果蕨、圆盖阴石蕨、里白、井栏边草等,种植简单,管理粗放,并且很快能成景。

5 箬竹
阔叶箬竹为禾本科箬竹属灌木型竹类,株高0.5至1米。箬竹原产于华东、华中等地,野生资源丰富,分布较广,在北京及以南地区亦有栽培。适应性强,较耐寒,喜湿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轻度盐碱土中也能正常生长,喜光,耐半阴。

箬竹园林中多植于疏林下,也可植于河边护岸。秆可作毛笔杆、竹筷,叶可作竹笠、船篷和包粽子用。

6 蛇莓
蔷薇科蛇莓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生于山坡、路旁、草丛、阴湿处。蛇莓生长迅速,覆盖地面能力强,它的叶、花、果均有较高观赏价值,花期4至5月,开花时节一朵朵黄色的小花缀于其上,打破了绿色的单调,给人以生命的活力。

蛇莓花期过后,缀满小草莓似的红色果实,颇为诱人。抗逆能力强,管理粗放简单,勿需修剪,是不可多得的新优地被植物。

7 大吴风草
菊科大吴风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亮绿色有光泽,晚秋开花,黄色。喜半阴和湿润环境,怕阳光直射,耐寒,在江南地区能露地越冬。适宜大面积种植作林下地被或立交桥下地被、林边阴湿地、溪沟边、岩石旁等。

大吴风草几种运用方式:配植于建筑物的北面,尤其是高层建筑的北面;配植于毛竹林、枫香林或落叶常绿混交林中,作为风景林的地被;配植于岩石墙北面,或建筑墙垣的背光角落;配植于高架、立交桥下面,构成耐阴观花地被。

8 活血丹
活血丹又名佛耳草、金钱草等,唇形科多年生匍匐草本。叶对生,具长柄,叶缘有圆齿,两面叶脉上均有短柔毛。花着生于叶腋,2至6朵轮生,唇形,淡紫色或粉红色,花期3至4月。

活血丹散生于树林下、路旁、溪边,喜阴湿环境。现在园艺品种花叶活血丹,生长习性如同活血丹,叶片边缘有白边。

B. 常见的地被花卉有哪些

一、水仙 学名:Nevcissus Tazette Var·chinensis Boem. 别名:雅蒜、天葱、水仙花。 科属:石蒜科水仙属。 形态:多年生草本,地下具卵圆形鳞茎,外被棕褐色皮膜。基部着生白色须根,叶基生,带状而扁平全缘,粉绿色,花茎直立伞房花序着花4~8朵,花被6片,白色,内有杯状黄色副冠,花冠高脚蝶状,花期1~2月。蒴果。 变种、变型及品种: (1)金盏银台:单瓣,花被白色,副冠黄色。 (2)玉玲珑:重瓣品种,副冠瓣相间,黄自相间。 习性:原产意大利,我国福建、江苏等省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秋多雨的地方。喜水,耐大肥,喜阳光充足。 繁殖栽培:一般采用分球法繁殖。 用途:水仙传统名花,深受群众欢迎。自古以来,多用于盆栽水养,置于几案上,供观赏和装饰。 二、唐菖蒲 学名:Gladioluds hybris Hort. 别名:菖兰、十样锦、十三太保。 科属:鸢尾科唐菖蒲属。 形态:多年生草本,球茎扁圆形,外部有膜质或纤维质的褐色外皮,叶剑形,花梗长而粗壮,自叶丛中抽生呈穗状花序,着生数朵至十余朵,花被6枚,花冠简呈膨大的漏斗形,花色有红、黄、白、紫、蓝等深浅不一或复色。花期6~10月。蒴果。 习性:原产非洲和地中海沿岸。耐寒性不强,夏季喜凉爽气候,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忌水涝和粘重土壤。 繁殖栽培:采用分球繁殖,培育新品种也用种子繁殖。 用途:是切花主要材料,也是制作花束,花篮等不可缺少花卉。 三、美人蕉 学名:Canna indica L. 别名:红艳蕉,县华。 科属:美人蕉科美人蕉属。 形态:多年生肉质根茎,株高10~150厘米,叶阔椭圆形、羽状脉纹,总状花序顶生,花瓣3枚,狭长而卷曲,雄蕊5枚,变形呈花瓣状,呈黄、红、橙、粉等色,具有各种条纹和斑点。花期6~10月,蒴果,外面有无数刺状突起。 习性:原产美洲、亚洲热带。喜高温,喜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土壤、耐湿、不耐霜。 繁殖栽培:春季分切根茎法繁殖。播种多用于培育新品种,3~4月将根茎挖出分切,每段有2~3个芽。 用途:布置花境、花坛、庭院等。亦可盆栽观赏。 四、大丽花 学名:Dahia pinnata Cav. 别名:大理花,大丽菊。 科属:菊科大丽花属。 形态:多年生草本,地下具纺锤状肉质块根。叶对生,1~3片,羽状深裂,裂片卵形,头状花序顶生,舌状花单层或多层。形状有筒瓣、卷瓣、平瓣等,中央管状花,花期7~10月。花色较多,瘦果。 习性:原产墨西哥及危地马拉。不耐寒又畏酷暑,喜阳光充足,干燥凉爽的气候。 繁殖栽培:以扦插和分根繁殖为主,培育新品种时采用播种。扦插在3~5月进行,3月将块根种植催芽,芽长到6~7厘米时,剪下扦插,可扦插到5月为止。 用途:布置花境、花坛、庭院、草坪、矮生品种可盆栽布置室内及会场。

C. 小院造景不能错过的6种植物,盆栽也好看,关键是好养

害怕野草乱长?最佳的办法就是把位置安排给其他的植物。比如以下这些赏心悦目兼顾用途的地被植物。种上这些多年生的开花植物,不仅维护简单,还每年都有花季!

紫花野芝麻

不仅好打理,容易养护,不同的野芝麻花的颜色也不一样,有白色,紫色,粉色。需要排水良好,湿润以及适当遮阴。种一小块地,也可以防止其他野草丛生。叶子中间还有白色花纹,叶边为锯齿状。

金叶过路黄

超级可爱的黄绿色叶子,匍匐着蔓延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或是部分遮阴都可以长得很好。15-25°生长最快,而在夏日30°+需要适当遮阴。不论是作为地被植物还是盆栽的搭配造景,嫩黄嫩黄的小纽扣型的叶子都是很夺人眼球的。也适合在石头台阶的细缝之间蔓延生长。

百里香

百里香不仅可以作为香料食材,还是很好的开花植物,有白色和粉色小花,叶子也有斑叶的选择。只要保证全日照充足的阳光,外加排水好的土壤,就可以持续多年生长蔓延。而种在阳台,在夏季高温多雨需要注意遮阴避雨,就可以更好地度夏。

金叶佛甲草

ONELiving 阳台佛甲草

作为景天科的多肉植物,佛甲草真的是最好养,耐高温耐旱,扦插好成活。不仅如此还能开出白色的小花。土不用很多很能长成一片,很适合地被造景。

肥皂草

肥皂草如其名,植物中还有皂甙可以当洗涤剂用,而花期较长,可以持续到秋季,花朵的颜色一般为粉色或白色。作为多年生植物,生命力顽强。

蔓生婆婆纳

排水良好,日照充足就可以让蔓生婆婆纳成为淡紫色的多年生地被景观。

以上的地被植物在温度气候合适的情况下,生长迅速,所以在开花后结种子前就进行修剪,可作为很好的堆肥材料。肥皂草不要放入蚯蚓堆肥。

D. 常见地被植物的种植有哪些

灌木类地被植物,如杜鹃花栀子花、枸杞等;草本地被植物,如三叶草、马蹄金、麦冬等;矮生竹类地被植物,如凤尾竹、鹅毛竹等;藤本及攀援地被植物,如常春藤、爬山虎、金银花等;蕨类地被植物,如凤尾蕨、水龙骨等。

一、栀子花(学名:Gardenia jasminoides),又名栀子、黄栀子。属双子叶植物纲、茜草科、栀子属常绿灌木,枝叶繁茂,叶色四季常绿,花芳香,是重要的庭院观赏植物。

二、杜鹃(学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

三、凤尾竹(学名:Bambusa multiplex(Lour.) Raeusch. ex Schult.'Fernleaf'R. A. Young)是禾本科,簕竹属孝顺竹的变种。植株较高大,杆高可达6米,竿中空,小枝稍下弯,下部挺直,绿色;竿壁稍薄;节处稍隆起,无毛。

四、鹅毛竹(学名:Shibataea chinensisNakai)是禾本科、倭竹属小型灌木状竹类植物。地下茎(竹鞭)呈棕黄色或淡黄色;竿直立,高可达1米,中空亦小,表面光滑无毛,淡绿色或稍带紫色。

五、凤尾蕨(学名:Pteris cretica L. var. nervosa(Thunb.) Ching et S. H. Wu ),植株高50-7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或斜升,粗约1厘米,先端被黑褐色鳞片。叶边仅有矮小锯齿,顶生三叉羽片的基部常下延于叶轴,其下一对也多少下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地被植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栀子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杜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凤尾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鹅毛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凤尾蕨

E. 地被植物有哪些

1、南天竺

络石为常绿木质藤本植物,茎呈赤褐色圆柱形,叶子革质或近革质,花朵具芳香,它们经常缠绕在树上或攀缘于墙壁、岩石上,在山野、溪边、路旁、林缘或杂木林中较为常见。

F. 新农村建设中,急需一些新的地被植物,请能介绍些优良的品种

(1)帚石楠 属杜鹃花科石楠属,又名苏格兰石楠。欧洲国家作房前屋后建筑物周围配置的植物景观,其矮生种是极佳的岩石园、庭园背景材料和地被植物,开花时清香宜人,其高秆种作切花,常与杜鹃、马醉木、欧石楠等配植,全年开花不断,十分壮观。

常绿灌木,株高10~60厘米,株幅75厘米。叶线形,绿色或灰绿色,长1~3厘米,总状花序,密集,长1~10厘米以上,花钟状或筒状,有红、紫、粉或白色,长4厘米。花期5~9月。

原产欧洲北部、西部至西伯利亚、土耳其、摩洛哥等。性喜凉爽、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冬季能耐-15℃的低温。生长适温3~10月为7~13℃,10月至翌年3月为4~7℃。怕高温,不耐干旱。土壤以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酸质壤土为宜。

常用扦插繁殖,初夏取半成熟枝,插穗长5厘米,插前用1000毫克/升生根粉浸30秒,基质用酸性的沙壤土、泥炭、蛭石按1∶1∶1配置而成,插后浇透水,保温保湿,30~40天后即可生根。春季亦可用堆土压条或分株繁殖。

露地栽植在春季,株行距70厘米×100厘米,宜栽在土壤肥沃、疏松透气的酸性沙壤土中。盆栽的基质可用园土、沙、厩肥按5∶4∶1配制而成,pH调至5~6。生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每月施薄肥1~2次,一般用饼肥水或卉友21-7-7酸性肥。盆栽植株,春季适当短截,使多萌发枝条,多开花。

生长期易发生灰霉病和根腐病。在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1000倍防治,7~10天一次,喷3次。根腐病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800~1000倍灌根数次,每次间隔1周。

(2)宿根福禄考 宿根福禄考属于花葱科、福禄考属,共有67个种,原产北美。可分成①多年生春花型;以针叶福禄考为代表,作地被,有甜蜜来克和密纳考尔文两个品种;②多年生夏花型,以宿根福禄考为代表;③一年生类型,以福禄考为代表,作绒毡花坛及切花用;④高山型,以道格拉斯福禄考为代表。

多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单叶对生,长椭圆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生圆锥花序,花冠粉紫色,花期6~7月或9~10月。

要选美国的白色品种大维特和中科院植物园培育出来的4个色系10个品种。它们是①红色系:红艳(深粉红色)、猩红(鲜红色,抗热抗病)、茜草红及胭脂红等;②复色系:粉眼(深粉色,管喉部有红圈);泰尔红紫(红紫色管部有深红圈)、粉晕(白色管喉部红圈渐向瓣边浸染);③紫色系:石竹(紫色、花期早)及堇紫等;④白色系:白雪(洁白色)。

性喜冷凉,耐-26℃低温,忌夏季炎热多雨,要求阳光充足,喜肥沃、深厚、湿润、排水良好的pH为6.5~7.5的土壤。

盆栽选2~3年生苗,容器直径21厘米,基质为沙壤土、腐殖土、河沙按3∶3∶1混合,再加入0.5%全效缓释肥。上盆前将地栽苗打头(4月5 日),地上部保留2~3节,5月7日上盆,短剪茎高的1/3,6月13 日保留地上部1~2对完整叶片打头一次,7月25日花序肉眼可见,8月10日初花。生长期追1~2次稀液肥,追2~3次叶面肥,花后剪掉残花。夏季注意排水,保持充足的光照。注意叶斑病的防治。早春嫩枝插,基质用泥炭、粗沙、珍珠岩1∶1∶1配制,在地温22~24℃20天生根。硬枝插在秋季选健壮充实的枝条,3~4节插穗,在日光温室扦插,成活率70%。

(3)蓝眼菊 为菊科蓝眼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或亚灌木,又名非洲雏菊、非洲万寿菊、海角雏菊。原产于南非,有李树苗、星云、莱翠女士、奥兰尼亚陶、墨玛撒、夏日日出、夏日日落、愉悦、海伦、双子座、蓝带、亚力斯、纳马夸、西乐维亚和米拉等品种。

蓝眼菊株高20~50厘米,篮状花序,中间有圆形的花盘,周围有勺形的舌状花,盘色有蓝、黄、紫,舌状花有白、乳白、黄、粉红、紫、紫红。花期2~7月。作盆花选紧凑密矮的株形,地被植物选匍匐性品种,北方要选抗逆性强的耐寒品种,如李树苗、星云、莱翠女士,可耐-13℃低温。在秋冬或春季进行播种,扦插在秋冬插于温室内。

蓝眼菊喜阳,气候温和、耐干旱,大部分品种不耐霜冻。喜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分枝性强,不需摘心。栽培时会出现浇水过多引起的烂根,水分管理要偏干。还会出现黄叶,造成黄叶的原因有幼叶出现斑点是pH过低造成,可浇石灰水解决,或育苗夜温太低及氮肥不足造成。如有蚜虫,可用吡虫啉防治。

(4)红花草莓红熊猫 粉红熊猫是由英国的杰克用草莓栽培品种,与近缘的欧洲红色委陵菜的属间杂种。可用于露地栽培和室内盆栽。露地栽培可用于地被绿化和花坛美化,观赏期从春到秋,绿叶红花,观赏性强。繁殖速度快,能迅速达到绿化美化的效果。盆栽可放在居室阳台。观赏期从2月到10月,花期长,花粉红色,艳丽怡人。还可吊养,匍匐茎悬垂长达0.5~2米,制作成非常漂亮的红花草莓吊盆。

株高10~15厘米,三出复叶,叶片小,深绿色有光,卵圆形,先端平楔,匍匐茎红色,幼苗边抽茎边开花,繁殖力强,每株当年可繁殖40~200株匍匐茎。花瓣粉红或红色,花蕾期花色最深,随后花色变浅。花大,直径2~3厘米。1年生单株80朵,2年生每株380朵,单花5~7天,5月上旬开花,10月底停花。果小,单果重5~10克,有草莓香味,味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含可滴定酸1.3%,以观赏为主,亦可食用。

盆土用腐叶土∶堆肥∶沙=6∶3∶1或园土∶堆肥∶沙=5∶4∶1混合。要求盆土肥沃、疏松、透气、微酸性。根据花盆大小可栽单株、双株或多株。在花果期,要经常浇施稀的矾肥水或磷酸二氢钾加尿素,追肥时不能污染果实和花,沿盆边浇入。旺盛生长期要勤浇水,做到浇则浇透,花果期更不能缺水,防止植株萎蔫,花瓣早落。要保持盆土疏松,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做好蚜虫、红蜘蛛、叶斑病、灰霉病的防治。花后用匍匐茎重新栽植,并换盆土。

露地栽培宜选疏松、肥沃、无杂草、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忌黏土和盐碱土。北方在春季栽植,南方在8~9月栽植,株行距0.5米×0.5米,当年即可布满空间。红花草莓根系浅,叶多、蒸腾强,干旱时要及时浇水,它不耐涝,忌长时间渍水,遇大雨要及时排水。北方冬季低温需防寒,其方法灌封冻水,覆盖地膜,上盖草帘或稻草,在沈阳、长春可安全越冬。长江流域无需覆盖安全过冬。4年后要重植更新。

在栽培过程中,在整地时施足基肥,消灭杂草,一般不需施肥,在花果期可喷0.1%磷酸二氢钾加0.5%尿素。要及时摘老叶、病叶,防治病虫害。特别是夏季高温多雨时,叶片易感染叶斑病,防治可用多菌灵或百菌清喷雾。

(5)大吴风草 菊科大吴风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高约30~70厘米。叶多为基生,亮绿色,革质,肾形,径15~20厘米,边缘波角状;花茎直立,头状花序顶生,组成松散复伞状,舌状花10~12枚,金黄色,晚秋开花。花期8~12月。

喜半阴和湿润环境,有一定的耐寒性,在江南地区能露地越冬,能忍受一定程度的直射阳光。适宜大面积种植作林下地被或立交桥下地被。

(6)石菖蒲 天南星科菖蒲属,原产我国和日本。

多年生常绿草本,株高30厘米,全株具香气。根茎多分枝,质硬,横卧。叶细长,剑形,长30~50厘米,宽0.5~0.8厘米,质韧而平滑,有光泽,中脉不明显,边缘膜质。花葶高10~30厘米,扁三棱形;佛焰苞叶状,圆柱形肉穗花序渐细而微弯,长3.5~10厘米,花小密集,黄绿色,花期4~5月。

喜温暖,阴湿的环境,自然界常生于山谷溪流中,具一定耐寒性。

石菖蒲株丛低矮,叶色油绿而芳香;性强健而耐荫,为良好的林下地被植物。又可做为水边、花境配置材料。

(7)嚏根草 毛茛科铁筷子属,多年生常绿草本,高约30厘米,基生叶1~2枚,有长柄,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5~7,长圆形或宽披针形,上部边缘有齿,茎生叶较小,无柄或有鞘状短柄,3全裂。花单生,有时2朵顶生,粉红色,萼片5,绿色,基部有粉红色晕;雄蕊多数,花期3~4月。花后结果,成熟时开裂,种子细小,黑色,6月份成熟。

喜温暖湿润、半阴环境,较耐寒,忌干冷,适于做林下地被或花境栽植,植株低矮,花虽不引人注目却别有特色。

(8)赤胫散 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株高50厘米,植株丛生,春季幼株枝条,叶柄及叶中脉均为紫红色,夏季成熟叶片绿色,中央有锈红色晕斑,叶缘淡紫红色。茎较纤细,紫色,茎上有节。叶互生,卵状三角形,基部常具2圆耳,宛似箭镞,上面有紫黑斑纹;叶柄处有筒状的膜质托叶鞘。头状花序,常数个生于茎顶,上面开粉色和白色小花,7~8月开花,花后结黑色卵圆形瘦果。喜光亦耐荫,耐寒,耐瘠薄,适宜布置花境,路边或栽植于疏林下。

(9)白芨 兰科白芨属,多年生草本,陆生兰。株高30~60厘米,叶3~6枚,广披针形至狭长矩圆形,长8~29厘米,叶片基部下延呈鞘状抱茎而互生,平行脉明显而突起使叶片形成皱褶。总状花序顶生,着花3~7朵,花被片6,不整齐,花淡紫红色,花期3~5月,蒴果圆柱形。

在自然界常野生于山谷林下或山坡林丛中,性喜温暖而又凉爽湿润的气候,干旱、高温会使叶片枯黄,喜光而又耐阴,喜凉爽气候及腐殖质丰富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园林中多与山石配置成自然式栽植于疏林下或林缘边上,亦可点缀于花径或庭院中。

(10)穗序木蓝 蝶形花科木蓝属一至多年生草本,花冠青紫色,花果期4月至翌年1月,荚果,根部根瘤菌明显,是热带地区优良的豆科饲料作物和绿肥。喜强光,耐瘠薄,耐干旱,抗逆性极强。种子撒播或扦插繁殖,分布于台湾、广东、云南等省份。穗序木蓝花叶兼美、荚果丰硕,小枝强健密集,地面覆盖厚实,适合坡地绿化或在水体旁与山石搭配。绿期超过10月,高度可控制在5~20厘米以内。

(11)三点金 蝶形花科山蚂蝗属,多年生平卧草本,茎纤细,花单生或2~3朵簇生于叶腋,花冠紫红色,花期8~11月,荚果,根部有根瘤菌,有一定固氮能力。喜光耐旱,抗逆性强,种子撒播或分株繁殖,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广东等省区。三点金质感细腻,叶色青翠,花朵艳丽,枝叶纤细密集,地面覆盖均匀紧凑,可作为缀花材料与草坪及地被植物混植,绿期10个月,高度可控制在2.5~10厘米以内。

G. 如何种植耐阴性地被植物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大,城市建筑密度增加,出现大量阴生环境,且城市绿化覆盖率要求也越来越高,不论是高楼的屋顶绿化还是城市中心的绿化休闲广场,或立交、高架桥下,这些地方都需要绿化牷片林也是当今绿化的大方向之一,生态效益显著。片林下、立交桥、高架桥下的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区域绿化的重要材料就是耐阴性地被植物。今天,西南苗木网的小编告诉你如何种植耐阴性地被植物。

耐阴地被植物同其他植物一样有调节环境温度、湿度、吸附消化有害气体和灰尘、净化空气、平衡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等多种功能;同时它弥补了其他植物的缺陷,能在阳光很少的区域、阴湿的环境中良好生长,起到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利用耐阴植物进行荫地绿化是提高绿化面积,美化、香化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现介绍几种常见的耐阴地被植物:
一、紫金牛紫金牛科紫金牛属常绿小灌木,民间也叫老勿大、地桔子、平地木等,是一味中草药。株高10至30厘米,叶片近革质,上面光绿色,下面淡绿色。6至9月份开花,花小,白色或粉红色。果期8至12月,熟时红色,经久不落,颇为美观。

紫金牛可播种和分株、扦插养殖。据资料记载,紫金牛当年的种子不发芽,待第二年5至6月才能发芽,并且自然发芽率很差,一般只有3%至5%,需要用硫酸进行处理。分株养殖通常在春秋两季进行,切分根状茎,保证每一段根状茎上有一个分枝,然后栽植到准备好的容器中或平整好的土地上,保持湿润,20天左右即可成活。如果采用扦插养殖,可于5至6月剪取分枝,高约5至8厘米,去掉一部分老叶,插于准备好的扦插床,保持叶面水分和介质湿润,1个月左右即可生根。
因其多生于林下、谷地、溪旁等阴湿环境,极耐阴,是阴湿环境的优良观叶地被植物。多用于片林下、灌丛中阴湿处,是城市立交桥、高架桥下的地被新宠。也可用于盆栽观赏,岩石园、花坛、花境的配植。
二、紫萼百合科玉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华东和西南等野生山沟边及林下阴湿处。喜暖湿性气候,喜阴,忌阳光长期直射,分蘖力和耐寒力极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一般的土质均能良好地生长。4月上中旬返青,花期6至7月,开花时花葶从叶间抽出,花较小,淡紫色,果期8月。9月下旬至10月初进入枯萎期。
紫萼主要以分株养殖为主,于春秋季节分盆移栽。紫萼移栽后极易成活,见效快。
紫萼具有较强的适应环境能力,管理粗放,极具观赏价值和绿化功能,可广泛用于立交桥、高架桥下、庭院、小区、公园、绿化林下空地等有荫蔽的地方。
三、玉簪百合科玉簪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叶肥大奇特,叶面光亮翠绿,花葶挺立于叶丛之上,花叶俱美,7至9月开花,花白如碧玉,有香气,是美丽素雅的夏季观赏花卉。现在,园艺品种较多,更多花叶品种丰富了视觉。
玉簪可用播种和分株法养殖,一些园艺的新品种也用组培法养殖。玉簪产籽很少,于秋后种子成熟种荚未开裂前收获,晾干贮藏。翌年早春2至3月即可播种,播种苗生长缓慢。分株养殖是玉簪养殖的主要方法。春秋季均可,早春在3至4月萌动前,秋季宜在叶片枯黄后,取出根部,用利剪在根节较稀处切开,每块保留3至4个芽,最少得保留2个芽。分株养殖能保留该品种的优良性状,且生长快,当年就能开花。
玉簪特别喜阴湿的环境,受强阳光辐射,会使叶绿素遭受破坏,叶片发黄,叶的边缘干焦。园林中最适合植于片林下,或植于建筑物庇荫处(北侧)以衬托建筑,或配植于岩石边,也可盆栽。
四、蕨类大多数蕨类植物具有较强的耐阴性,也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性,可在不良的环境中生存,特别是那些土壤较为瘠薄、隐蔽、不适合栽培植物的地方。在这些地方利用蕨类植物布景、绿化是最佳的选择,而且蕨类植物生长快,养殖力强,很快可显现绿带景观。在长江以南地区,鳞毛蕨、凤尾蕨、荚果蕨、圆盖阴石蕨、里白、井栏边草等,种植简单,管理粗放,并且很快能成景。
目前,用于商业应用景观蕨类主要依靠野外采挖和孢子体分株养殖,野外采挖对野生蕨类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分株养殖的养殖系数较低,且观赏性较差,而蕨类植物的孢子量较大,是快速繁育种苗的有效途径。
井栏边草、贯众等几类陆生蕨有较强的耐碱性能力,抗性强,管理粗放,几乎能适应所有的土壤类型,贯众可作绿地路边、林缘、林下的地被植物,井栏边草姿态细柔,适当配以石景,可以达到独特的景观效果;毛蕨、金星蕨等特别适合在绿地中成片种植,色彩鲜绿可人。
五、箬竹阔叶箬竹为禾本科箬竹属灌木型竹类,株高0.5至1米。箬竹原产于华东、华中等地,野生资源丰富,分布较广,在北京及以南地区亦有栽培。适应性强,较耐寒,喜湿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轻度盐碱土中也能正常生长,喜光,耐半阴。
箬竹可用播种、分株或埋鞭法养殖,在这些方法中,以埋鞭法最为常用,成活率也较高。

园林中多植于疏林下,也可植于河边护岸。秆可作毛笔杆、竹筷,叶可作竹笠、船篷和包粽子用。
六、蛇莓蔷薇科蛇莓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生于山坡、路旁、草丛、阴湿处。蛇莓生长迅速,覆盖地面能力强,它的叶、花、果均有较高观赏价值,花期4至5月,开花时节一朵朵黄色的小花缀于其上,打破了绿色的单调,给人以生命的活力。花期过后,缀满小草莓似的红色果实,颇为诱人。抗逆能力强,管理粗放简单,勿需修剪,是不可多得的新优地被植物。
蛇莓的种子发芽率很低,通常不超过10%,而其无性养殖能力很强,人工建坪可采取整体移植或将整个匍匐茎枝分离,也可切成长20至35厘米的茎段,埋于3至5厘米深的土壤中,保持土壤湿润,3个月左右即可成坪。
蛇莓生活力较强,常绿,速生,花鲜,果美,植株矮小,匍匐生长,较耐践踏,宜栽在斜坡、林下、庭院等地,形成较具特色的绿化景观,增强都市野趣,是不可多得的优良地被植物。目前已大量使用的有江苏常熟尚湖公园。

H. 性状优良的地被树种有哪些

1.铺地柏(Sabina procumbens)

又称偃柏、匍地柏。柏科,圆柏属。常绿匍匍小灌木,株高达75厘米,树幅2米,贴近地面伏生。叶全为刺状,3叶交叉轮生。叶长6~8毫米,叶面有2条白色气孔线。原产日本,我国各地园林有栽培。喜光,耐干旱瘠薄。喜石灰质土壤,不耐涝。宜配植于岩石园或草坪角隅地被用。亦常盆栽,制作盆景

2.偃松

松科,松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干多横卧状,1年生小枝褐色,密被柔毛。针叶5枚一束,较细,硬直而微弯,长3~8厘米。产东北长白山海拔1800米以上,小兴安岭1000米以上,大兴安岭600~1000米等土层浅薄的寒冷地带。耐寒、耐瘠薄、喜阴湿,常与矮桧(西伯利亚刺柏,Juniperus sibirica)等混生,形成茂密的矮林。栽培品种:①短兰偃松(cv.Dwarf Blue),矮灌木,冠幅大于树高,叶粉蓝色。德国品种。②粉叶偃松(cv.Glauca),宽阔灌木,生长缓慢,小枝强健。叶灰蓝色。荷兰品种。

3.八角金盘

五加科,八角金盘属。常绿灌木。叶7~9掌状深裂,基部心形,叶面有光泽。花白色,夏秋开放。原产日本,长江流域以南有栽培。喜阴湿通风环境,在排水良好而肥沃的微酸性壤土上生长茂盛,不耐旱,稍畏寒,对二氧化硫抗性较强。绿叶扶疏,叶缘有时为金黄色,状若金盘。树冠伞形,婀娜可爱,可在林下栽植,亦适宜植于庭前、门旁,窗边、栏下、墙隅及建筑物背阴面;若与山石结合,点缀在溪流之旁、桥池之畔,颇觉幽美。

4.桃叶珊瑚

山茱萸科,桃叶珊瑚属。常绿灌木。小枝圆,被柔毛。叶对生,薄革质,窄长圆形。花单性或杂性,雌雄异株,雄花成总状圆锥花序;雌花序长3~5厘米,密被硬毛,果深红色。产于台湾、广东、云南、湖北。喜湿润、半阴环境,要求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不甚耐寒。枝繁叶茂,凌冬不凋,果鲜艳悦目,是观果、观叶之佳木。宜配置门庭树下、庭院墙隅、池畔湖边和溪流林下通风、阴湿之处。若植为山崖地被,或作丛林的下木覆盖,亦很得体。

5.金丝桃

金丝桃科,金丝桃属。半常绿灌木,株高60~80厘米。分枝极稠密,小枝对生,红褐色。单叶无柄,对生,椭圆状披针形,叶钝尖,全缘,正面绿色,背面粉绿色。花鲜黄色,雄蕊花丝多而细长、金黄色,花冠状似桃花、5瓣,故名金丝桃。花期6~9月。我国原产,主要分布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四川、广东等地。喜光又耐阴,喜肥沃湿润的沙质壤土。不太耐寒,北方须选小气候条件较好的环境种植。金丝桃植株低矮开展,发枝能力极强,覆盖效果好,花叶秀丽,姿态潇洒,是理想的地被树种。入冬后对地上部分进行更新修剪,第二年生长更加茂盛。适于草地、林缘、疏林下丛植,亦可作花篱应用。同属种:①多叶金丝桃(H.polyphyllum),原产小亚细亚,现欧美、日本均有栽培。栽培容易,管理粗放,其老枝接触土壤可节节生根,藉枝条的延伸和种子的自播迅速扩大覆盖面积。②金丝梅(H.patulum),外形很像金丝桃。小枝有棱,花丝短于花瓣,叶更接近于宽椭卵形,枝更开张,是与金丝桃主要区别。上海地区种植的多叶金丝桃是1976年从葡萄牙引进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老枝稍木质化,紫红至紫褐色,匍匐生长,株高50厘米。叶椭圆形,交互对生,叶片密布粉绿色透明油腺点,叶缘和叶背有黑色腺点。聚伞花序密集顶生,花黄色,花瓣端有黑色腺点,花期7~8月。枝叶较金丝桃茂密,基本常绿,入冬少数老叶枯萎,多数叶片转变为紫红至粉紫红色,十分艳丽,是一种理想的地被植物。亦可用作花坛、花境的镶边材料,点缀假山更显雅致。

6.金缕梅

金缕梅科,金缕梅属。落叶小乔木,常呈灌木状。嫩枝及顶芽被灰黄色星状茸毛,叶宽倒卵形。花序腋生,无花梗,花期4~5月,花瓣黄白色。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广西等地。喜光,耐半阴,好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早春先叶开花,金瓣如缕,翩翩起舞,望之如蜡梅,为著名观花树种。宜植于庭院、水滨、池畔、亭际及大树之旁。若与紫荆配植,颇具特色。金缕梅也是切花、制作盆景的好材料。

7.海仙花

忍冬科,锦带花属。落叶灌木,株高达3米。树皮灰色,幼枝具4棱,小枝粗。叶宽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骤尖,具细钝锯齿。花期5~6月,花淡红或带黄白色,后变深红带紫色。产于华东地区。喜光,耐阴,耐寒,怕水涝,在深厚湿润、富含腐殖质壤土上生长良好,对氯化氢等有毒气体抗性强。花红似火,适于湖畔、绿树丛中地被群植。或用于庭园角隅作花篱栽植,效果亦佳。

8.糯米条

忍冬科,六道木属。落叶灌木,株高达2米。小枝细,被柔毛。单叶对生,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2~5厘米。花单生或双生,花冠漏斗形,被柔毛,5裂,白色至粉红色,芳香,花期6~9月。产于长江以南各地。喜光,略耐阴,耐干旱瘠薄。根系发达,萌芽性强。枝条拱垂,落叶很晚。显花期长,密集枝端,且具芳香;花后瘦果萼片红色,亦可观赏。适于池畔,路边,草地,墙隅丛植;亦可植作花篱,在常绿林中点缀,分外悦目。可盆栽,是良好的切花用材。

9.小紫珠

又称白棠子树。马鞭草科,紫珠属。落叶或常绿直立灌木,株高1~2米。小枝带紫红色,略具星状毛。叶狭倒卵形。聚伞花序,苞片条形,花萼杯状,花冠紫红色;花期8月。果实球形,蓝紫色,果熟10~11月。产我国中部及东部,包括华东、华中和华南。越南、日本亦有分布。喜光,喜肥沃湿润土壤,耐寒性尚强,北京可露地栽培。入秋紫果累累,色美而有光泽,状如玛瑙,为庭园中美丽的观果灌木。多用于基础地被栽植,植于草坪边缘、假山旁、常绿树前效果亦好。果枝可作切枝。同属种:日本紫珠(C.japonica),灌木,高约2米。小枝无毛。叶变异大,卵形、倒卵形至卵状椭圆形。聚伞花序,花冠淡紫红色或白色。果球形,紫色。产于山东、安徽、浙江、江苏、湖南、湖北、陕西、甘肃等省。

10.马缨丹

又称五色梅。马鞭草科,马缨丹属。落叶直立或半藤本灌木,株高1~2米。茎四棱形,有糙毛,常具下弯的皮刺。单叶对生,具皱褶,揉烂后有强烈的气味,卵形至卵状长圆形。头状花序腋生,花初开时黄色或粉红,渐变成橘红色,最后变深红色;苞片披针形,花萼筒状,花冠4~5裂。在海南、广州全年开花,北京7~8月开花。变种:红花马樱丹(var.sanguinea),花初开时橘黄色,后变鲜红色,极美丽。原产美洲热带地区,在我国海南、广州、台湾、香港等现已归化成野生状态。华东、华北常盆栽观赏,华南可集中栽培作为开花地被。

11.枸杞

茄科,枸杞属。落叶灌木,株高1~2米。枝细长、柔弱,常弯曲下垂,有棘刺,叶卵形至倒卵状披针形。花常1~4朵簇生于叶腋,花梗细,花冠淡紫色,花冠筒部稍宽。果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红色。花期6~9月,果期8~10月。原产亚洲东部及欧洲。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和栽培。喜光,不耐阴。喜凉爽气候,耐寒,耐瘠薄,耐干旱,耐盐碱。不耐水湿,喜在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上生长。枝叶繁茂,叶色艳绿,果色迷人。可在盐碱地推广栽植,反应良好。

12.石岩杜鹃

又称日本杜鹃。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常绿或半常绿矮生灌木,有时呈平卧状,株丛高度和蓬径约40~80厘米。枝开展,分枝密,小枝密生褐色毛。单叶互生,春叶椭圆形,秋叶披针形或倒卵圆形,质地厚,有光泽,边缘及两面有毛。花2至数朵,簇生于当年新梢的顶端,花径4~5厘米,花色橘红至深红,花期5~6月。盛花季节,花叶锦绣,是理想的矮生型灌木地被树种。花开时节,红艳如毯,满园增辉。原产日本,我国各地多有栽培,其中青岛栽培历史最久。喜半阴环境,最适于林缘成片栽植。排水良好的岩石园及假山石缝间亦均适于种植。

13.锦绣杜鹃

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常绿灌木,株高1~2米。分枝稀疏。叶长椭圆形,长3~6厘米。花期5月。花1~3朵顶生枝端,芳香,径4.5~7厘米,蔷薇紫色、紫红色、鲜玫瑰红色等,有深紫色斑点;花萼大,萼片长1~1.5厘米,有褐色毛。原产我国,各地多见栽培,栽培品种繁多。喜酸性土,忌碱性和黏质土壤。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惧烈日暴晒,喜半阴。不甚耐寒,如温度低于-8℃,就要落叶。

14.百里香

唇形科,百里香属。落叶小灌木。茎沿地表匍匐生长,小枝直立或斜生,株高不足15厘米,枝带红紫色,密生细长。叶有短柄,椭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被白色粗毛,全缘,叶面有腺点,枝叶有芳香。花集生枝端,伞房花序或头状花序,花冠淡紫色或粉红色,花期6~9月。我国甘肃、陕西、山西、青海、河北等地均有分布。野生性强,喜阳光,耐干旱,耐寒,耐贫瘠土壤,要求排水良好的缓坡或平坦之地。百里香小花密集,芳香,植株矮小,匍地而生,覆盖面大。茎蔓细长,交叉生长,容易形成厚实的、有弹性的地被层,是芳香型观花地被植物,适于向阳处片植。

15.白刺

蒺藜科,白刺属。落叶小灌木,枝常匍匍地面生长,株高仅0.5~1米。树皮淡黄色,多分枝,小枝灰白色,尖端刺状。叶密生在嫩枝上,4~5枚簇生,倒卵状长椭圆形,灰绿色,肉质,被细绢毛,无叶柄。花序顶生,蝎尾状聚伞花序,萼片三角形、绿色,花瓣黄白色,长圆形、微内曲。果圆锥状球形,熟时紫红色。花期5~6月,果熟期8~9月。分布于我国西北及北部各地。喜光,耐寒,耐干旱,适宜于沙荒地及盐渍性的沙淤土生长。根系发达,在飞沙地常匍匍生长。适应性强,栽培管理粗放,可放任自然生长。花、果共赏,果实酸甜可食,种子能榨油代粮。沿海可开发作为抗盐碱优良覆盖地被,防风固沙效果好。

16.山葡萄

又称蛇葡萄。葡萄科,白蔹属。落叶藤木。枝粗壮,卷须有分叉,山野林下匍匐生长。叶纸质,宽卵形,深绿色,顶端3浅裂,边缘有锯齿,叶柄有毛。聚伞花序与叶对生,花黄绿色。浆果近球形,鲜蓝色。中国、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均有分布。我国从东北至广东都有野生。喜潮湿凉爽气候。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抗性强,管理粗放,可任其自然生长。山葡萄枝叶繁茂,覆盖率高,叶形漂亮,晚秋经霜后叶片鲜红,是良好的耐阴观叶藤本地被,能控制林下杂草滋生。栽培种:①律叶蛇葡萄(A.humulifolia),卷须与叶对生,分叉,叶质坚韧,宽卵形。聚伞花序与叶对生,果扁球形,淡黄至淡蓝色。②三裂叶蛇葡萄(A.delavayana),小枝常红色,叶片全裂,少数单叶浅裂,边缘均有带凸尖的圆齿。聚伞花序与叶对生,花淡绿色,果扁球形,蓝紫色。③掌裂草葡萄(A.aconitifolia var.glabra),枝细长,3~5全裂掌状叶,边缘有不规则粗锯齿。聚伞花序小,果扁球形,橙黄色。几种均适宜作地被栽培。

17.菲白竹

禾本科,赤竹属。地下茎复轴丛生型,低矮竹类,秆高10~30厘米,每秆2至数分枝或下部为1分枝,小枝有叶数枚。叶鞘淡绿色,鞘口有数条白色遂毛。叶片狭披针形,绿色夹有不规则的明显白色纵条纹,叶缘有纤毛,有很明显的细横脉,叶柄极短。笋期4~5月。原产日本,我国近年引入栽培。夏季怕炎热及烈日暴晒,耐阴,喜温暖及湿润气候,浅根性,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秆茎低矮,适宜林下作地被栽培,或嵌植于山石旁作景观树应用,也可用于盆景中作陪衬栽培。

18.菲黄竹

禾本科,赤竹属。秆高20~40厘米,径0.1~0.2厘米。每秆数分枝,每小枝着叶6~8枚,叶披针形,长15~20厘米,宽15~26毫米。初夏时,黄色的叶片上出现大量绿色条纹,显得特别美丽;至仲夏,叶片上的绿色条纹与黄色底色界限模糊。从春天到早夏可作盆景观赏。在日本广泛用于室外地栽或室内盆栽,南京、杭州有引种。

19.爬地竹

禾本科,赤竹属。秆高30~50厘米,径0.2~0.3厘米,节间长约10厘米。箨鞘绿色,短于节间,秆绿色无毛,节下具窄白粉环。箨鞘基部具白色长纤毛,边缘具淡棕色纤毛。箨耳无,箨舌几不见。秆下部箨叶小,至上部才为叶片状,卵状披针形,绿色,偶具黄或白色纵条纹。笋期4~5月。宜于庭园铺地栽植。分布浙江、江苏。

20.翠竹

禾本科,赤竹属。是一种生长特别矮小的竹种,秆高20~40厘米。原产日本,浙江、江苏、上海引入栽培。根浅生,不耐干旱。植丛低矮,适于作大型盆景的盆面地被栽植,可增添大型盆景植物的观赏效果。变种:无毛翠竹(var.disticha),又称日本绿竹。秆高20~30厘米,径0.1~0.2厘米,每节1分枝,直伸,枝较长。秆箨短于节间,无毛。每小枝具叶4~10枚,披针形,叶长3~5厘米,宽0.3~0.5厘米,两列状排列,翠绿色。极适于作地被与盆栽观赏。原产日本,江苏、浙江及上海有栽培。

热点内容
新歌荷花情 发布:2025-05-18 04:11:20 浏览:974
北京办公室绿植租摆 发布:2025-05-18 03:36:54 浏览:590
多想摘一朵 发布:2025-05-18 03:29:40 浏览:520
玫瑰糠疹阴部 发布:2025-05-18 03:29:39 浏览:644
紫霞仙女兰花是建兰吗 发布:2025-05-18 03:29:28 浏览:497
源益花卉种业 发布:2025-05-18 03:24:24 浏览:701
七夕成年礼 发布:2025-05-18 03:23:46 浏览:626
吃西兰花会胀气吗 发布:2025-05-18 03:23:43 浏览:911
山茶花的形状是什么 发布:2025-05-18 03:11:54 浏览:211
梅花档案南云 发布:2025-05-18 03:07:34 浏览: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