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层带绿植的建筑
① 成都出现新型房屋,30层楼全覆盖绿植,看完整个场景后你会买吗
成都出现的30层楼全覆盖绿植的房屋,其实是不适合购买的。
虽然这种设计看上去是挺舒服的,但是阳台被树木占有之后,采光也存在了问题。湿度问题虽然被解决了,但是会不会超标呢?这些都是不可控的因素,而且这种住宅并不适合广泛推广,如果在南方遇上梅雨季节的话,室内是否会更加潮湿?
所谓的绿色建筑并不一定是绿植覆盖率高的建筑,而是拥有完善的系统的建筑,比如雨水回收系统。崇山自然情怀,并不是热爱那些茂盛的花草,而是追求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成都绿植小区的特色
该小区由多栋高层建筑组成,与传统的小区有明显的差异,内部几乎没有绿植,而每层的户型爬满了树木花草。通过无人机我们可以看到,整片小区都被森林覆盖。因为其独特的模式,它的售价也要高于一般的小区,被称为“第四代住房”。
整个小区有8栋高层建筑,而每一栋建筑又包含了30层。每一套户型都有一处超大的阳台,统一种植了花草树木,成为了最耀眼的空间花园。
② 有幢高27米的9层楼,如果三层阳台上有绿植,长颈鹿身高9米,它能吃饭吗
该建筑的层高是27÷9=3米,三层阳台上的绿植实际上是放在二层的楼顶上,高度是2×3=6米,长颈鹿身高9米,它可以吃到绿植的。
③ 高层住宅在封闭的阳台内种绿植,可以生长旺盛吗
1 合理通风、浇水和施肥。
2 根据特性,合理光照。
3 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
做到上面,可以长的旺盛
④ 上海哪座建筑上种有1000棵树,还被誉为"上海空中花园"
上海又一新地标:建筑上种有1000棵树,还被誉为“上海空中花园”
上海一直是人们心目当中向往的旅游城市,不管是它的高楼大厦、还是一些很有名气的景区。这些,都在纷纷的吸引着人们前往。不过,今天小编讲得却不是这些,而是一出地处于上海最新增加的一座建筑,因为建筑的造型设计比较独特,从而在网络上呈现了快速走红的模式。它还没有对外进行正式开放,就给人们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快来跟随小编来看看吧。该建筑的名字叫做千棵树,是不是这名字听着就非常奇特呢?
也因此这座建筑在建造成之后,就成了上海被大家所熟悉的地标建筑,不过,它的设计新意虽然不错,但是,那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1000棵树它随着时间的改变,始终回慢慢的长大,这些树木是需要长期进行打理的,如果打理不好,就会影响居民的生活。不过,这就是后续要想的一些问题,至于到底怎么办,总归会有方法的,这就是上海目前又一网红建筑,对于它,你怎么看呢?
⑤ 说说苏堤、太子湾公园植物配置的特点。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堤宽平均36米。沿堤栽植杨柳、碧桃等观赏树木以及大批花草,还建有六座单孔石拱桥,桥名自南而北依次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束)浦、跨虹。
每当春风吹拂,苏堤上杨柳吐翠,艳桃灼灼,长堤延伸,六桥起伏。晨曦初露时,湖波如镜,桥影照水,鸟语啁啾,柳丝舒卷飘忽,桃花笑脸相迎。置身堤上,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多方神采,万种风情,任人领略。
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魂。
苏堤上还栽植玉兰、樱花、芙蓉、木樨等多种观赏花木,一年四季,姹紫嫣红,五彩缤纷。而时序变换,晨昏晴雨,氛围不同,景色各异。如诗若画的怡人风光,使苏堤成了人们常年游赏的地方。
太子湾公园的总体植物配置,力求单纯简洁,清爽
雅致。高层突出川含笑、乐昌含笑等木兰科植物;中层春季突
出樱花玉兰,秋季突出丹枫白芦;低层突出火棘和绣球,地被
突出宿根花卉和水生湿生植物,草坪突出剪股颖、瓦巴斯和
早熟禾等常绿草种,部分草坪仍沿用狗牙根。南山路、虎跑路
一带隔离带植被以水杉、池杉为主,中下层边缘配置着桂花、
石楠、绣球、芙蓉、棣棠、鸡爪槭、红枫、火棘、三棵针等植物,长
势浓密,形成一堵集功用与景色于一体的绿墙隔离带。公园的
植物配置沿着水体及园路顺接自然,区域明显,由水系和园路
围合而成的各区域主调统一,层次鲜明,有樱花区块、红枫区
块等令人怡然自得,且随着园路水系的顺延,步移景异,一步
一景。植物在总体的空间布置上,天际线与林缘线均处理得清
爽自然,特别是背靠着九曜山与南屏山一侧草坪,近处是草坪
与郁金香,中景为粉色樱树曼妙摇曳,远景为高大乔木形成起
伏林冠线,再远为远山叠嶂,层次鲜明,美不胜收。
⑥ 世界第一高木结构大厦诞生老祖宗最擅长的,看国外怎么玩
过去几年,好像全世界都想建“第一木制高楼”,各个野心不小。
记得日本就曾计划在东京市中心,建一所350米的世界大楼,使用90%木材料,扬言要把木结构大楼推向另一个新高度。
日本w350大厦
还有已建成的挪威 Mjstrnet 大楼,高 85.4 米,有18层,也号称世界最高木结构建筑,甚至得到了官方权威组织认可。
挪威 Mjstrnet 大楼
这两天澳大利亚悉尼又传来消息,要落地一座高180米混木结构大厦,建成后将刷新多项建造记录。总而言之又是一座“世界第一”。
建筑第一眼看上去,仿佛一个巨型金属鸟笼,除了内部原木色结构,外部还有层白色钢筋包裹。
此外,该楼最大的卖点在于环保,项目规定了必须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实现零排放。
在知乎上,有人曾提问为什么中国木结构现代建筑如此少?而在欧洲和日本的建筑会运用到50%甚至90%的木结构元素。
一些回答中都提到了一点,这要归结于我国人均森林资源匮乏。《经济日报》载文指出,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1.5%,人均森林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和六分之一左右。
另外这些木材中大部分材料还无法运用到当代木建筑材料中。高层建筑需要考虑到防火,所以材料会选用耐火木材,诸如交叉层压木材(CLT)。
CTL作为欧洲引进的最新工程木材料,具有极高的强度和耐火性。考虑到中国人居住密度大,其实无法建造特别高层的建筑。
虽然目前国内建筑使用木材料仍存在难点,但不可否认木结构建筑是现代一种非常绿色、环保的建筑形态,它也能进一步帮我们探究现代建筑的更多可能。
期待着未来在中国,能看见更多具有美学价值以及更环保的木建筑出现。
⑦ 成都30层高楼栽种20种树木,高楼上绿植如此密集,都有哪些好处和坏处
降温隔热效果优良,而且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局部小气候,版还能丰富城市的俯仰景观,能补权偿建筑物占用的绿化地面,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绿化覆盖率,但是首先考虑的是安全,不能对楼体产生破坏,宜种植浅根类植物,不建议栽种太大的植物 ,容易破坏楼体的安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