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枝栒子盆栽
A. 刚买的平枝栒子上盆时需要摘掉叶子吗
刚买的平枝栒子上盆时需要摘掉底下老叶,直流上面的新叶子又易于成活。下面讲讲平枝栒子的种植方法。
拓展资料
平枝栒子带土球的下山桩,对枝条和叶片进行必要修剪,避免消耗过多水分,然后把剩余的大多数叶片抹掉,要适当留一小部分。平枝栒子栽培用的土壤,最好用腐殖土混合沙土栽培,有条件可用山土颗粒混合河沙养护,注意在填土的时候,要轻拍盆体,使得土壤和根系结合紧密,不要在土球和栽培土之间出现缝隙。
B. 平枝栒子盆景的繁殖方法与养殖方法介绍
平枝栒子属半常绿匍匐灌木,多产于我国湘、鄂、陕、甘、川、滇、黔等省。枝密叶小,红果艳丽,因此很多花友家里都有种植平枝栒子盆栽,在园林中应用也非常广泛,可用作基础种植材料,也可用作绿篱,做地被效果也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平枝栒子盆景的繁殖方法与养殖方法都有哪些吧!
1平枝栒子的生长习性
平枝栒子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耐干燥和瘠薄的土地,不耐湿热,有一定的耐寒性,怕积水。分布于中国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生于海拔2000~3500米的灌木丛中或岩石坡上,尼泊尔也有分布。
2平枝栒子的繁殖方法
1、播种:平枝栒子的繁殖常用扦插和种子繁殖,种子秋播或湿砂存积春播,新鲜种子可采后即播,干藏种子宜在早春1~2月播种。移栽宜在早春进行,大苗需带土球。
2、扦插:平枝栒子扦插繁殖可在春季或梅雨季节进行,春插要保温、保湿,用山泥或泥炭土作基质,梅雨季节扦插更要用透气性好的基质,以夏季嫩枝扦插成活率高。
1、移栽:平枝栒子苗棚温度保持在28℃左右,湿度保持在90%以上,每天8:00~9:00、16:00~17:00各喷水1次,但不使土壤过湿,以保持叶面湿润为宜。为防止病菌感染,插后第7天喷1次0.2%的多菌灵药液进行全面消毒。40天后开始炼苗,炼苗5~6天后即可移栽。
2、湿度:平枝栒子喜欢湿润或半燥的气候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50~70%,空气相对湿度过低时下部叶片黄化、脱落,上部叶片无光泽。
3、温度:平枝栒子原产于亚热带地区,因此对冬季的温度的要求很严,当环境温度在8℃以下停止生长。
4、光照:平枝栒子对光线适应能力较强,放在室内养护时尽量放在有明亮光线的地方,在室内养护一段时间后(一个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荫(冬季有保温条件)的地方养护一段时间(一个月左右),如此交替调换。
5、肥水:平枝栒子盆栽植株在平时的养护过程中,还要进行适当地肥水管理。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间隔周期大约为3~7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
6、修剪:平枝栒子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也可结合扦插对枝条进行整理。
7、换盆:平枝栒子只要养护得法,就会生长很快,当生长到一定的大小时,就要考虑给它换个大一点的盆,以让它继续旺盛长。换盆用的培养土及组分比例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
水塔花的繁殖方法和养殖方法介绍
水塔花属多年生常绿草本多浆植物,又叫火焰凤梨、红笔凤梨等,是近些年来引进的家居绿植品种之一,开出的水塔花是点缀阳台、厅室的佳品,不过水塔花上面的水分比较多,容易招惹蚊子,所以大家选择的时候就要考虑好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水塔花的繁殖方法和养殖方法吧!
1水塔花的生长习性介绍
水塔花喜温暖、湿润、半阴环境,不耐寒,稍耐旱,要求空气湿度较大,忌强光直射,生长适温为20~28℃。对土质要求不高,适宜在排水良好的酸性砂质土中生长,以含腐殖质丰富、排水透气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为好,忌钙质土。最适生长温度为25℃,越冬气温不得低于10℃。
2水塔花的繁殖方法介绍
1、播种:市场上用于观赏的凤梨多为杂交种,在自然状态下很难获得种子,就是通过人工授粉等方法获得种子,其后代的性状也会发生分离,不能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故播种繁殖只在原生种种质保存和培育新品种时采用。
2、分株:水塔花分株繁殖常在春季进行,母株在开花前后基部或叶片之间能抽出蘖芽,而母株则不能继续生长而死亡,利用蘖芽能进行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有根的蘖芽可直接上盆。
3、扦插:水塔花扦插繁殖常在春季进行,高温期间分株的成活率较低。扦插时当蘖芽8~10厘米时割下,插入腐叶土和粗沙各半的基质中,保持室温25~28℃,约30~40天可生根,50~60天能上盆栽培,掰下蘖芽的母株经养植后还可再长2~3批蘖芽。
4、组培:水塔花的分株和扦插繁殖生长速度慢,获得的种苗数量小,大小不整齐,商业化栽培品种的大规模繁殖多采用组织培养法,多以蘖芽的茎顶组织为材料,经常规消毒后接种在添加6-苄氨基腺嘌呤4毫克/升和吲哚乙酸0.1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上,30~40天可形成不定芽。
3水塔花的养殖方法介绍
1、土壤:水塔花的生长对土质要求不高,以含腐殖质丰富、排水透气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为好,但忌钙质土。
2、阳光:水塔花主要生活在灌木丛中的疏荫下或山坡的西北面,每天能接受部分的间断性的直射阳光。所以夏季如果它被放在直射阳光下养护,就会生长十分缓慢或进入半休眠的状态,并且叶片也会受到灼伤而慢慢地变黄、脱落,所以要注意遮掉50%的阳光。在其他季节由于温度不是很高,可以适当给予水塔花直射阳光的照射,以利于它进行光合作用和形成花芽、开花。
3、温度:水塔花原产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喜欢高温高湿环境,因此水塔花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30℃,当夏季温度高达35℃以上时也能忍受,但生长会暂时受到阻碍,倒是到了冬天温度低于3~6℃就不能安全越冬。
4、水分:水塔花环境的生长旺期需水分较多,但盆土又不可过湿。平时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外,水塔花植株中心筒中也可灌满水。冬季浇水要少,中心筒中也不要加很多水,保持湿润即可,平时要经常向植株周围喷水,保持较高的环境湿度,并经常用软布擦洗叶面,以保持叶面光亮,清洁。
5、施肥:水塔花对肥水要求多,但最怕乱施肥、施浓肥和偏施氮、磷、钾肥,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营养齐全的施肥(水)原则。
盆栽酒瓶兰的繁殖方法和养殖方法介绍
酒瓶兰属树状多浆植物,又叫象腿树。酒瓶兰是常见的一种盆栽植物,大大的底部很有特色,很多人都喜欢这种独具特色的盆栽植物。酒瓶兰不仅是因为比较有特色、好看,另外一个原因也是因为酒瓶兰具有比较显著的吸取甲醛等有害气体的功效,在家居室内摆设植物,不凡考虑一下酒瓶兰。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盆栽酒瓶兰的繁殖方法和养殖方法吧!
1酒瓶兰的生长习性介绍
酒瓶兰原产于墨西哥东部,1870年被法国人发现,现在世界各地作为观赏植物被广泛的种植,我国长江流域广泛栽培,北方多作盆栽。性喜温暖、湿润及日光充足环境,较耐旱、耐寒。生长适宜温为16~28℃,越冬温度为0℃。喜肥沃土壤,在排水通气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上生长较佳。
2酒瓶兰的繁殖方法介绍
1、播种:酒瓶兰播种繁殖一般在深秋、早春季或冬季,播后约20~25天发芽,苗高4~5厘米时盆栽,幼苗生长缓慢,第二年可供观赏。酒瓶兰播种后,遇到寒潮低温时,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来,以利保温保湿,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把薄膜揭开,并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让幼苗接受太阳的光照,否则酒瓶兰幼苗会生长得非常柔弱。
2、扦插:酒瓶兰扦插常于春末秋初用当年生的枝条进行嫩枝扦插,或于早春用去年生的枝条进行老枝扦插。进行嫩枝扦插时,在春末至早秋酒瓶兰生长旺盛时,选用当年生粗壮酒瓶兰枝条作为插穗。把枝条剪下后,选取壮实的部位,剪成5~15公分长的一段,每段要带3个以上的叶节。
3酒瓶兰的养殖价值介绍
酒瓶兰作为观茎赏叶花卉,用其布置客厅、书室,装饰宾馆、会场,都给人以新颖别致的感受。可以多种规格栽植作为室内装饰,以精美盆钵种植小型植株,置于案头、台面,显得优雅清秀。以中大型盆栽种植,用来布置厅堂、会议室、会客室、宾馆、商场等场所,极富热带情趣,颇耐欣赏。
4酒瓶兰的养殖方法介绍
1、土壤:酒瓶兰喜疏松的沙土和腐殖土,耐干旱和瘠薄。盆栽的土壤要选排水性好的,可用3份肥沃园土与1份煤渣混合,再加少量豆饼或鸡粪作基肥。
2、阳光:酒瓶兰喜充足阳光,但又有一定的耐阴能力。若光线不足,叶片生长细弱,植株生长不健壮。春、秋季应将其置于光照充足处,夏季要适当遮阴,否则叶尖枯焦、叶色发黄。为防止植株长偏,每隔4~6周将盆旋转180。
3、湿度:酒瓶兰喜湿润气候,生长空气相对温度在70~80%,湿度过低会使下部叶片黄化、脱落,上部叶片无光泽。
4、水分:酒瓶兰由于茎干能贮水供缺水时使用,因此特别耐干旱,半年不浇水仍能正常生长。浇水时以盆土湿润为度,掌握宁干勿湿的原则,盆内切忌积水,否则肉质根及茎部容易腐烂。秋末后气温下降,应减少浇水量,以提高树体抗寒力。
5、肥料:春、夏、秋是酒瓶兰的生长旺季,每2~3周施1次液肥或复合肥,促进基部膨大。在施肥时注意增加磷、钾肥,氮、磷、钾比例为5:10:5。冬季停止施肥。
6、虫害:酒瓶兰有时发生叶斑病危害,可以每半个月喷洒1次波尔多液(1:1:100),盲蝽、粉虱和介壳虫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剂1500倍液喷杀。
7、修剪:冬季要把酒瓶兰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
仙丹花的繁殖方法和养殖方法介绍
1仙丹花的生长习性介绍
仙丹花原产亚洲热带地区,有20余个品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全缘。全年均能开花,但以夏、秋较盛开,花顶生,花瓣4枚,聚生成团,花姿娇艳,耐旱耐高温,生性强健,适合庭园美化和盆栽等。
2仙丹花的繁殖方法介绍
1、扦插:以6~7月进行最好,雨季取一年生枝条,剪作10~15厘米长的一段,除去基部叶片,扦插室温为24~30℃,插于砂床(盆)或直接插于砂质土壤的地畦里。如扦插前,使用0.5%吲哚丁酸溶液浸泡插穗基部3~5秒,可缩短生根期,根系特别发达。插后每天浇水保持砂壤湿润,约30天即可生根,生根后10天可移栽或上盆。
2、播种:冬季采种,翌年春播,发芽适温22~24℃,采用室内育苗盘播种,约20~25天发芽。长出3~4对真叶时可移苗于8厘米盆。但成株期较长。在分枝多而密集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压条繁殖,离顶端20厘米处,行环状剥皮,用泥炭和薄膜绑扎起来,约2个多月可愈合生根。
3仙丹花的养殖方法介绍
1、温度:仙丹花喜阳光,喜温暖,不耐寒,宜置于阳光充足的庭院、屋顶花园和南向、西向阳台。冬季最低温度降至5℃时,应移入室内,置于窗台内阳光充足处养护,保持室温5℃以上可安全越冬,翌春气温稳定在10℃以上可出室。
2、盆土:仙丹花盆栽宜选用通透性较好的土陶盆,如选用通透性较差而较美观的紫砂盆、塑料盆。可在盆底垫层碎瓦片或碎硬塑料泡沫块,增强透气排水。盆土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壤,以pH值5.0~6.5为宜。忌用盐碱土和重粘土,培养土可按腐叶土4份、砂壤土4份、河砂2份配制,并适当掺进些已经腐熟的豆饼粉或香油渣子,也可在盆底放上少许蹄粉末作底肥。
3、施肥:仙丹花喜肥,生长期内半个月左右少量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不可单施氮肥,否则枝叶徒长而花少。4月中旬至5月初追施二次腐熟的豆饼水,5月中旬至现蕾追施2~3次氮磷混合的腐熟液肥,花期也需追施2~3次的腐熟磷液肥。
4、浇水:仙丹花盆土要见干见湿,见干即浇,浇透即止,不可渍水。春天4天浇一次水,夏季一般1~2天浇一次水,并在盆花周围每日早晚洒水一次,以提高空气湿度。夏天以软水浇灌为宜,硬水对仙丹花生长不利,轻则叶黄,重则死亡。为克服土壤和水质的碱性,在生长季节里每周浇一次矾肥水,以使植株保持叶片浓绿。
5、修剪:仙丹花初冬应对植株进行整形修剪,保留健壮枝条,剪去病虫枝、纤弱枝、过密枝等。修剪仙丹花时应注意摘心,当幼苗高15至20厘米时摘心一次,促其多发分枝,使株形丰满。开花后也要进行多次修剪。每年春季翻盆换土时,对越冬的老株留约20厘米作一次重剪。
C. 平枝栒子盆景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1、湿度
平枝栒子喜欢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同时也有一定的耐干燥的能力,但是为了保证它能够生长的更好,最好是保持50%-70%的空气湿度。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温度比较高水分蒸发的速度比较快,最好是在植株周围的地面上喷水,能够快速有效的提高空气的湿度,还能够起到降温的效果。
2、光照
平枝栒子对光照的需求不是很高,在光照充足的位置能够正常的生长,而且还有一定的耐阴性,如果是盆栽种植的话,在室内和室外养都可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长时间在室内庇荫环境下养护的话,不能突然之间搬到室外强光下,植株段时间无法适应光照的变化,会出现萎蔫和黄叶等情况。
3、土壤
在种植平枝栒子的时候,大部分的土壤都可以使用,它对土壤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即便是在比较贫瘠的土壤中,也能够很好的生长。但是它是比较害怕积水的,配制土壤的时候需要有比较好的排水透气性,可以在菜园土中加入煤渣、蛭石等来提高土壤的排水性。
4、换盆
盆栽种植的时候,需要每隔1-2年给它换一次新的盆土,更换盆土的时候首先需要把它进行脱盆,修剪烂掉的根系之后进行消毒,然后就可以重新栽种了。如果土壤长时间使用的话,容易出现板结、不透气等情况,不利于平枝栒子的生长。还需要针对植株的长势,适当的给它更换大一点的花盆,保证根系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才行。
平枝栒子的繁殖方法:
1、播种:平枝栒子的繁殖常用扦插和种子繁殖,种子秋播或湿砂存积春播,新鲜种子可采后即播,干藏种子宜在早春1~2月播种。移栽宜在早春进行,大苗需带土球。
2、扦插:平枝栒子扦插繁殖可在春季或梅雨季节进行,春插要保温、保湿,用山泥或泥炭土作基质,梅雨季节扦插更要用透气性好的基质,以夏季嫩枝扦插成活率高。
D. 平枝荀子盆景室外能过冬吗
平枝栒子喜温暖湿润和通风良好的半阴环境,稍耐阴,畏强光暴晒。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在空气过于干燥时,除向盆内浇水外,还要经常向植株及周围地面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使叶色青翠光亮。植株生长期间,每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在花蕾形成期和坐果后各喷施一次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以利于花蕾形成和果实生长。
冬季时,若在北方地区,可移至冷室内越冬;黄河以南地区也可将花盆埋在室外避风向阳处越冬。越冬时应停止施肥,也不要浇太多水,保持盆土不过分干燥即可。
平枝栒子萌发力强,生长迅速,且耐修剪,平时应及时剪去多余枝条,并经常抹芽、摘心,以保持树形优美。每年春季翻盆一次,并对植株进行重剪,将剪下的形态优美的枝条进行扦插,成活后或作微型盆景,或数株合栽,配以奇石,制成丛林式小盆景。本种虽耐贫瘠,但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较好。
平枝栒子的病害主要有夏日因强光暴晒引起的枝干发生溃疡状瘢痕和裂皮,可适当遮光进行预防。此外,还有白粉病,其嫩梢和新叶会出现白色粉状斑块,可适当进行疏枝,以增加通风,严重时可喷洒甲基托布津或退菌特、百菌清等药物进行防治。虫害则有红蜘蛛、天牛等,应注意防治。
E. 荀子盆栽为什么十月份了叶片发黄了
在种植养护平抄枝荀子的过程中,袭叶片发黄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通过经验分析,平枝荀子叶子发黄可能的原因空气湿度不够,平枝荀子喜欢湿润或半燥的气候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50-70%,空气相对湿度过低时下部叶片黄化、脱落,上部叶片无光泽。
1、平枝栒子对光线适应能力较强,放在室内养护时尽量放在有明亮光线的地方,在室内养护一段时间后(一个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荫(冬季有保温条件)的地方养护一段时间(一个月左右),如此交替调换。
2、平枝栒子盆栽植株在平时的养护过程中,还要进行适当地肥水管理,肥料可以选择沃叶水溶肥系列的。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间隔周期大约为3~7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
3、平枝栒子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也可结合扦插对枝条进行整理。
F. 平枝栒子盆栽怎么养 平枝栒子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管理
棚内温度保持在28℃左右,湿度保持在90%以上,每天:00-9:00、16:00-17:00各喷水1次,但不使土壤过湿,以保持叶面湿润为宜。为防止病菌感染,插后第7天喷1次0.2%的多菌灵药液进行全面消毒。40天后开始炼苗,炼苗5-6天后即可移栽。
湿度
喜欢湿润或半燥的气候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50-70%,空气相对湿度过低时下部叶片黄化、脱落,上部叶片无光泽。
温度
由于平枝栒子原产于亚热带地区,因此对冬季的温度的要求很严,当环境温度在8℃以下停止生长。
光照
对光线适应能力较强。放在室内养护时,尽量放在有明亮光线的地方,在室内养护一段时间后(一个月左右),就要把它搬到室外有遮荫(冬季有保温条件)的地方养护一段时间(一个月左右),如此交替调换。
肥水
对于盆栽的植株,除了在上盆时添加有机肥料外,在平时的养护过程中,还要进行适当地肥水管理。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间隔周期大约为3-7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对于地栽的植株,春夏两季根据干旱情况,施用2-4次肥水:先在根颈部以外30-100厘米开一圈小沟(植株越大,则离根颈部越远),沟宽、深都为20厘米。沟内撒进25-50斤有机肥,或者1-5两颗粒复合肥(化肥),然后浇上透水。入冬以后开春以前,照上述方法再施肥一次,但不用浇水。
修剪
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也可结合扦插对枝条进行整理。
换盆
只要养护得法,它就会生长很快,当生长到一定的大小时,就要考虑给它换个大一点的盆,以让它继续旺盛长。换盆用的培养土及组分比例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
把要换盆的花放在地上,先用巴掌轻拍盆的四周,使根系受到震动而与盆壁分离,把花盆倒过来放在左手上,左手的食指与中指轻轻夹住植株,手腕与指尖顶住盆沿,右手拍打盆底,再用母指从底孔把根土向下顶,让植物脱出来。脱出来后,用双掌轻轻拍打盆土,让多余的土壤脱落。
选一适当大小的花盆,盆的底孔用两片瓦片或薄薄的泡沫片盖住,既要保证盆土不被水冲出去,又要能让多余的水能及时流出。瓦片或泡沫上再放上一层陶粒或是打碎的红砖头,作为滤水层,厚约2-3厘米。排水层上再放有肥机肥,厚约1-3厘米,肥料上再一薄层基质,厚约2厘米,以把根系与肥料隔开,最后把植物放进去,填充营养土,离盆口约剩2-3厘米即可。
G. 荀子花怎么养
平枝栒子,
枝叶繁茂,
花多果多,
是一种较好的观赏树种。除园林、庭院绿化美化栽培外,
还可盆栽,
现就盆栽方法作一简介。栽培前挑选大小适宜的土陶花盆,
一般以口径在30
厘米以上者为佳。平枝栒子喜肥沃,
培养土可用森林腐叶土4
份、肥田泥2
份、腐殖土2
份、堆积的干杂肥或厩肥2
份配制。配好后要多经曝晒,
然后整细过筛备用。上盆时要先用数块瓦片棚盖花盆底部,
先填一层用骨粉、油枯粉混合的培养土,
再填栽培土壤。盆栽平枝栒子最好在春季的2
月下旬进行,
栽培时带土团挖起苗株,
剔去多余土壤,
剪除过长根系,
把苗株植于花盆中央,周围填土压实,
把水灌透。天旱时常喷水或用塑料大袋覆盖,
7~10
天后,
一般就能成活,
而后把花盆移至向阳的地方进行正常管理。
1
.水肥管理
盆栽植株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
每十天半月还可追施一次清淡的有机肥,
数量不要过大。可用油枯和硫酸亚铁沤制的矾肥水,
浓度为1∶10
或1∶15
,
也可使用复合化肥。5~6
月挂果以后,
如果植株长势欠佳,
还可进行根外施肥。其方法是:
选用0.
2%
的尿素水溶液或0.
1%~0.
2%的硼砂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施肥时要把叶片正面和背面都喷到,
每星期一次,
连续喷施,
直至长势转好为止。秋季采果后,
要施一次重肥,
最好进行松土理沟,
施入1∶8的有机液体肥料,
以利植株恢复树势。
平枝栒子,
原生长在山坡湿润地区,
因而性喜土壤和空气湿润,
但不耐涝。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期,
置于阳台莳养的植株要随时补充水分,
春季新芽萌动时,
可每星期浇水2~3
次,
最好结合施肥,
每次把水灌透。夏季浇水要多,
一般每天上午8
时左右灌透水一次,
傍晚再喷水一次,
以利降低盆土温度。秋季采果前,
要保持土壤的绝对湿润,
采果后浇水要减少,
以盆土微湿即可。冬季浇水更少,
一般每十天半月浇水一次,
或用洒水壶冲洗叶片一次即可。
2
.温度和光照
平枝栒子,
原生长在亚热带的中高山地,
一般海拔在2000~4000米的湿润多石的沙质土壤地区,
因而性喜温暖的气候环境,
要求在土壤干燥的半阴环境中生长。用在园林的绿化美化,
最好选择地势稍高的林缘地带或高大建筑的阴面栽培,
夏季要有一定的半荫蔽环境,
其他春、秋、冬三季可加强阳光照射,
以利植株接受柔和的光照。
平枝栒子性喜温暖,
但也能耐寒冷,
原生长地的气候温度,
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2℃
,
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0~26℃
,
年平均气温为15~18℃
,
全年积温在4500~5500℃
,
无霜期为210~250
天。平枝栒子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
常年翡翠碧绿(
秋季叶面红亮)
,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