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植与瑜伽
1. 瑜伽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瑜伽起源于印度,古印度瑜伽修行者在大自然中修炼身心时,无意中发现各种动物与植物天生具有治疗、放松、睡眠、或保持清醒的方法,患病时能不经任何治疗而自然痊愈。于是古印度瑜伽修行者根据动物的姿势观察、模仿并亲自体验,创立出一系列有益身心的锻炼系统,也就是瑜伽体位法。
2. 什么是瑜伽瑜伽的含义
什么是瑜伽?我们首先就字面含义来说明一下“瑜珈”。
瑜伽,大家都知道是梵语“yoga”的音译。而“yoga”一词,又来源于梵文的两个字根——“yuj”与“gham”,两个字根加起来,本意,是“用轭连起”的意思。轭是驾于牛马颈上的一种工具,用以连接车辕。以轭作喻,则可引伸出如下含义:接连、连系、结合、归一、化一、同一之意,另有“和谐、统一”的意义。
曾有语言学家将“yoga”与英文中类似发音的“Yoke”一词比较,竟发现此词的含义也正是“轭”,其拉丁文字源也有“连接”、“结合”之意。
“yoga”译成中文为“瑜伽”。瑜伽也称“瑜珈”,瑜珈的汉语拼音是“yu jia”。
在中文《辞海》中,取的是“瑜伽”一词。从字面上看,“珈”与“伽”是有区别的,“珈”只一个读音“jia” ;而“伽”,国语发音有“jia”与“qie”二种,与瑜伽连用时通常用前音;而在佛典中,又多用第二种发音,"qie ",如“伽蓝”、“楞伽经”、“瑜伽师地论”中的伽字发音。字义上看,“珈”字义为妇人头上的首饰;而“伽”字无独立意义,多用于翻译用词。
“yoga”译成“瑜伽”,是音译,不能从单纯从中文字面上去理解“yoga”本来的含义。而在佛典中,也曾有意译的,旧译作“相应”,这与上面所说的梵文原义对照,虽说有相通相合之处,但显然又有不贴切、不完整之处,所以,自唐代玄奘法师开始,就通用音译“瑜伽”。在唐玄奘翻译的《瑜伽师地论》中,“瑜伽”一词也是取“相应”的意义,这种相应,归纳起来大致有五个方面——与境相应、与行相应、与理相应、与果相应、与机相应。
与境相应是心境一如,透过尘境而认知事物的本体实相;
与行相应是说通过禅定修习,得到定慧等持、观行一致;
与理相应是指行法与理谛融会贯通,事理无碍;
与果相应是行者与所证道果统一,完成修证的无上目标;
与机相应则是指果圆回向、广度他人、随缘应机利益众生。
二、瑜伽的定义
有很多人试图对“瑜伽”的定义作一句话的概括。有说瑜伽是“天人合一”;有说瑜伽是“身与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有说瑜伽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功法,还有中国学者根据意译“相应”,而概括瑜伽是“控制自己身心令与某种东西相应(相契合、相一致)”。
印度著名瑜伽学者阿罗频多则将瑜伽定义为“一种趋向自我完善的有条理的努力,其方式是通过表现其存在的潜力和个人与宇宙、在宇宙中表现出来的超越性存在(我们可以看到部分)的合一”。中国学者徐梵澄将瑜伽定义为“契合至真之道”……凡此种种,大抵都是从“yoga”一词本意中的“连接”、“结合”的含义引伸而来。
3. 瑜伽,其实是一种修行
至昨天下午,满怀不舍的结束了整个瑜伽教培班的学习。
自7月12日至8月24日,每周一到周五下午四个小时,总共120小时的密集学习,为我的瑜伽学习之路添上最多姿多彩的一笔。
如果不接触瑜伽,就不知道自己有多热爱它;
如果不坚持练习瑜伽,就不会体会瑜伽带给我的身心变化;
如果不系统的学习瑜伽文化,就不会了解瑜伽也是一种深度修行……
在开班典礼上,每个老师和培训学员都用心说出了自己来学习瑜伽的初衷和感想。简简单单,由心而发,朴实而真诚。学习之路不需要太多华丽丽的语言,它只体现在每个人在以后学习瑜伽中的实际行动。
这次带我们教培班的老师主要有香遇瑜伽馆长 卢凤娇 老师,瑜伽老师 苏苏 老师、 韩淼 老师、 徐雪 老师。
卢老师的课,我们致敬帕坦伽利,学习梵文、瑜伽八支、《瑜伽经》、流派以及重要人物等,让我们了解了瑜伽的古老历史,更深入精神层面的跟瑜伽产生链接。
苏苏老师的课,学习骨骼、肌肉、解剖学,流瑜伽排课流程以及三脉七轮,以便我们进行科学的练习与教授一一整堂瑜伽课,将来针对不同的会员体质及形态,让TA们的身心得到最优调整与改变。
韩老师给我们上的是体式正位讲解、序列动作及排课,让我们get到上好一堂瑜伽课所具备的基础知识。
雪老师带我们体能,让我们教培班时能够迅速提高自己的体能,为以后的自我练习或示范做准备。
整个学习过程的亲密接触下来,她们是我们的老师,更像是交心的朋友。
真诚感谢!Namaste !
说练习瑜伽是一场自我认知的修行,一点儿都不过。
我们当中,有的是因为练习瑜伽几年了,想突瓶颈快速成长;有的是专职在家看孩子的宝妈,孩子大了想为自己谋一份工作;有的是本来工作很不错,也是因为热爱而打磨出工作之外的“斜杠技能”;有的是学成之后去兼职代课,可以多赚一份零花钱……
但不管大家来学习瑜伽的初衷是什么,来这儿学习以后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尽最大可能的掌握所有的课堂知识,并且不断精进自己。
上课时大家围老师一圈儿,老师写写画画,我们边笔记边思考。每个人上课极认真听讲,下课也好好复习,仿佛又回到了最充实的学生时代。
其实大多数学员都是宝妈,家中有娃儿,家庭琐事一大堆,在哄娃儿、顾家的同时又完成这么多的学习任务,艰难程度可想而知。而在体式练习过程中,每个人因自身条件、练习基础、身体觉知等不同,所表现出来的体式大不相同。
像芬和莲,她俩是零基础,就是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瑜伽。刚开始学习瑜伽理论时也许大家都一样,但是讲解体式和骨骼肌肉这一块时,明显学起来有些许吃力,需要课后不断的背诵体式、练习体式。也正因为这种零基础,她们一开始接触的正位点就是对的,只要记住体式名称与正位点,自己去做就是了,随练习的不断深入,身体会慢慢打开并一步一步做好。
像我和妍超,学习瑜伽一两年了,虽然体式看起来做的不错,但学习之后发现很多体式的正位点都是错误的,再去修改时难免会犯以前一样的惯性错误,必须有意识的去纠正过来,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这个过程,说实话,不轻松。但必须自己去面对、去改变。
而最后一堂课苏苏老师给我们讲完三脉七轮的时候,根据我们每个人的性格和练习情况分析了每个人适合的瑜伽风格,比如,凤儿和妍超更适合偏阳性的瑜伽,静儿和芬更适合阴性瑜伽,我和石姐处于中间,可阴性瑜伽可阳性瑜伽,莲可以尝试昆达里尼瑜伽。
这是老师对整个教培班的学习后对我们的觉知,而我们自己可能根本意识不到。
其实,每个人在练习瑜伽过程中,都有自己的觉知。为什么有的人冥想时会平由外而内保持平静,而有的人无法专注自己的呼吸?为什么练习有难度体式时会找到凝视点稳稳保持,而有的人却晃晃悠悠重心不稳?同样的体式同样的引导词,有的人会适时调整自己的体式及呼吸方式,而有的人却拼命只想做到体式,不管自己的身体是否合适?类似比喻太多太多……
无论何时练习,都要把自己的意识及身体觉知放在首位,静下心来根据老师的引导词,随着练习与呼吸的深入,我们会感受到体式带来身心的变化。
记得前年的夏天,我在繁荣路一家理发店做头发。大家都懂得,三四个小时完成就算时间短的了。定型的时间还太长,我就起身出去晃悠晃悠。理发店西边附近的门头是一家瑜伽馆,我顶着一头烫发卷就进去了。
这是我初次接触瑜伽!
一进入馆内,我就被一楼的装修风格和馆内文化所吸引。进门就是深色纯碳木隔断,古色古香的恰到好处。左手边是一个小木桌,旁边有一个小小的长方形桌子,桌上摆了一排砂壶和茶叶罐,桌旗东西方向放着。旁边书柜摆满了各种书籍。右手边是正方形小方桌,两把椅子,瑜伽照片墙和满满的绿植。走过隔断再往里走就是一楼大厅了,长长的会议桌和长凳。伽人会在这里会议、喝茶、休息、聊天。西边墙面挂满了各种瑜伽服,东边是一面墙的柜子,有茶具、茶叶、精油、檀香等等。再回过头来看隔断的对面,是尊佛像,虔诚而真诚的对着每个人笑。最里边靠墙才是接待台。
整个一楼的装修明显彰显出瑜伽文化的深厚和馆主不同凡响的品味。这些也许是很多人有钱都买不到的品味。这种韵味是一种积淀,更是一种胸怀。
就这样纯粹的,与瑜伽结缘!与伽人结缘!
我们这期的8位学员,只有其中一位因家里有事推迟学习。剩余七位最大的是石姐,比我大整整十岁,依然保持着赤诚之心认真学习,让人敬佩;最小的是海凤,标准的90后,小小年纪学起来刻苦,而人又贴心;妍超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有基础又好学,是我们当中比较拔尖的一个;静说话柔柔的,儿子还不足一岁,学习韧劲儿很足;世芬的性格和静差不多,她每天都带着女儿一起来认真学习;莲是我们整个教培班的“笑”担当,说话慢悠悠的,因为有她,我们每次的练习都欢声笑语,充满无限笑点。每个人在我眼里都是最最可爱的人。
学习过程中大家都有相同的感受,中午不参加聚餐了,因为13点30要准时上课。晚上也很少聚,因为要么早点回家看娃儿,要么再跟着上节大课。上午和晚上的时间必须就出来复习前一天上课的内容。整个教培班的学习氛围相当浓厚,时间亦变得无比珍贵。
那次和莲交流,甚至发现老公们嫌自己老婆因为学习太认真,都顾不上他们了。哈!这是真的。因为吕先生也说我,这个假期我连1/20的时间都没给他。这足以见得每个人的学习态度了。
尽管每个人的瑜伽基础不一样,但学习过程中的认真付出是真实印在了我们身上。不管是学习理论时的枯燥难懂,还是体能练习时打开身体的疼痛,以及学过以后回家复习的整个过程,都将成为每个人最难忘的记忆。
瑜伽教培班结束了,但我跟任何人谈起来,都说自己还是一个初期学习者。两年的时间练习实在是太短,一个半月的教培学习更短。瑜伽文化那么博大精深,更需一辈子时间去学习啊。
虽然月底考过试拿过证书,我就有资格去教授瑜伽了。但……我怎么觉得这样对瑜伽是一种亵渎呢!明明瑜伽是那么的神圣,而突然觉得现在的自己还是那么的肤浅。
冥想的境界、体式的突破、瑜伽文化的深入学习、上课的整套流程、自己适合的教授风格、适合自己的练习风格、练习与教授的心态……这些都远远不够。难道仅仅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太高?并不是。
我希望自己能够在瑜伽路上走的更高、更远,而不能焦虑于现在的课程结束。
教培班虽然结束了,但真正的学习之路才刚刚开始。“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愿我们每个虔诚练习瑜伽的伽人,都能收获到自己想要的。
愿我们心中的爱与慈悲,能带给身边所爱的每个人。
Namaste!
4. 瑜伽教室放什么绿植好
哪些人不宜做瑜伽
前些日子,香港有媒体传出,一位49岁的女子在健身房里练瑜伽时突然倒地,抢救到医院就停止了呼吸。据说那女子身前也无什么疾病。练瑜伽不慎而猝,这让人有些恐慌。香港媒体还特意请出专家来讲解,题目是瑜伽并非人人适合。
哪些人最好不要做瑜伽呢?
高血压、心脏病人;晚上休息不好,白天感到头晕的人;还有女性在经期时,都不能做瑜伽。因为瑜伽动作体位变化大,特别是头朝下人倒立和做弓形动作时,都会使血液倒流,容易引起心脑供血不足、缺血而导致休克。
起源于印度的瑜伽运动,在全世界很风靡,但瑜伽不同于其他运动。在穿着方面,练瑜伽者要尽可能穿宽松的棉质衣服,不要穿有腰带的裤子,不要穿露背装(冥想和打坐时会着凉),光脚,女性最好不要穿胸罩,取下所有饰物,如手镯、耳环、项链、手表等等。
饮食方面,不吃油炸食品,尽量少吃或不吃肉食,不喝咖啡。练习前2小时不要进食。
在环境方面,做瑜伽最要紧的是学呼吸,对那些建在地下室、又没有良好的抽送风设备的健身房要坚决摒弃。应该选择空气比较流通的练功房,或者在家也可以,打开窗户让清风伴你完成锻炼。
练瑜伽之前的重要贴心提示
◆向练瑜伽者提个醒
瑜伽是全身性的腺体运动,没有年龄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学习。除了在办公室之外,在健身会所或家中练习时,有几点要特别注意:
1、对练习者的饮食没有特别规定。可以将胃的一半装食物,四分之一存水,其余四分之一保持空缺,即吃得不要太饱,以免感到沉重和懒散。练瑜伽前后一个小时内不要用餐,饭后两个小时内尽量避免练习。
2、暖身很重要。不要一开始就做高难度的动作,以免造成运动伤害。最好先做一些瑜伽暖身动作,循序渐进,避免身体受到惊吓。
3、练习时心情尽量放松,可容许身体一点点酸痛,但不要过度用力或勉强做动作。
4、练习时不要大笑或说话,要专注地呼吸。保持有规律、较深沉的呼吸,这有助身体放松。
5、最好能每天练习,做完一个完整瑜伽动作后,记得躺下来摊尸式大休息。
6、宜在安宁、通风良好的房间内练习。室内空气要新鲜,可以自由吸入氧气。也可以在室外练习,但环境要愉快,比如花园,不要在大风、寒冷或不洁的、有烟味的空气中练习。不要在靠近家具、火炉或妨碍练习的任何场所练习,以免发生意外,尤其在做头手倒立时,不要在电风扇下练习。
◆选择适合自己的瑜伽
瑜伽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衍生出许多不同派别。目前国内主要有哈达瑜伽、冲道瑜伽,以及阿南达瑜伽等,不同派别练习的体位法及依据的理论有些差异。
目前国内的瑜伽教室琳琅满目,有些是在没有专业证照的管理下,个人开班授课,如何挑选教练,令人头痛。
不妨针对自己的需要做个选择。你想通过瑜伽塑身减肥、治疗疾病、锻炼肢体的柔软度或减压、认识几个朋友?还是只想寻求心灵的内在平静?
不同的瑜伽教学,强调的重点各异。建议你,先想清楚自己练瑜伽的目的,然后亲自去试课,体验老师的教法和上课环境。练几次之后,你的身体会知道,哪个瑜伽教室适合你。
参考资料: www.52yoga.net/ditu.htm
5. 瑜伽馆适合摆放什么植物
产生氧气多且耐阴好养——龟背竹,好看也好养——滴水观音
6. 新装修的瑜伽馆可以去上课吗
不可以。
新装修的瑜伽馆里面有很多的异味以及甲醛,这些物质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同时也会影响到人体的呼吸道,导致一些呼吸系统疾病等,平时可以在屋内放入一些绿植,或者是经常开窗通风,过段时间再去。
7. 孕妇怀上宝宝后练习瑜伽会不会影响到胎儿该如何注意安全
孕妇怀上宝宝后练习瑜伽会不会影响到胎儿?孕妈妈适当的瑜伽运动,有助于缓解孕期不适症状,对宝宝的发育也有好处。但孕妈妈在练习瑜伽时一定要多加注意,以免对宝宝造成伤害。建议孕妈妈练习瑜伽的时间不要太长,半小时左右为宜。时间太长会导致孕妈妈太累。孕妈妈运动后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以免造成脱水。同时,他们要注意保暖。如果天气太冷,他们不应该在户外运动。怀孕期间可以做瑜伽,但是注意不要过度。伸。尽量以自己的身体状况为标准。如果孕期有先兆流产的症状,先不要做瑜伽。不要做任何运动。卧床生孩子。
同时,孕妇在练习瑜伽时,也要注意听从医生的指导,不要自己盲目练习。练习瑜伽时,应选择安静、干净、空气新鲜的场所,尽量离开室内,选择开阔、自然的场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这对于调息练习尤为重要。养成经常开窗通风的习惯,练习瑜伽时在身边摆放绿植。地上要铺一条柔软的毯子,用放松的方式控制柔软度,这样可以一直站着,不让脚打滑。练习坐式瑜伽时可以使用蒲西,可以有效防止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