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河南假山盆景

河南假山盆景

发布时间: 2022-08-26 14:30:12

❶ 连翘有哪些观赏价值

连翘的观赏价值:早春开花,满枝金黄,可植于宅旁、草坪地、角隅、岩石旁或假山下,也可作绿篱。也可制作桩头盆景。此外,其果壳具有清热、散风、解表之功效。种子可提炼油料,制造化妆品和生漆。

❷ 河南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郑州近郊一日游景点(部分,内部转载):1、郑州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郑州东北郊,占地面积3500亩。这里有连绵起伏的沙丘,郁郁葱葱的林木,波光涟漪的水塘,芳草萋萋,野花遍地。环境幽静,树木参天。火车站乘39路、21路公交车到森林公园门口,然后向东(里)走,到大众生态园(门票10元),园内有经营烧烤,环境好,价格偏贵。烤炉押金50元,租金10元(含炉、碳、调料等),如果补加碳,另收费(5元/次)。销售食品:鱼、土豆、平菇和袋装羊肉串等,食品另外收费(也可以自带)。出了大众生态园向北约1.5公里,还有个烧烤园(无门票),烧烤炉免费,只收碳钱,按公斤了,盐什么的5快钱就够了, 还可以钓鱼。*森林公园里*成片的森林、草地、鱼塘,空气清新,鱼塘边、草地上都是自助烧烤的好地方。(自带炉具、注意防火) 2、金鹭鸵鸟游乐园(门票20元)。从紫荆山(黄金周期间)或商品大世界(日常7:30,9:30,11:30)乘51路;或从火车站银基商贸城乘307路公交车直达,这里有专门的抓鱼烧烤区,鱼10元/条(鱼不大)。 3、黄庄黄河大堤(当然无门票)。火车站或紫荆山乘305到终点站黄庄,向北上黄河大堤,左转1公里即到(下车后约走30分钟),在黄河大堤上烧烤,黄河边有渔家卖鲜鱼,20元/斤,环境清静、秀美、游人少,此处正在建黄河二桥,车难行,驾车勿去。 4、尖岗水库(门票3元)。在医学院乘301路直达,在水库边上烧烤,还可以玩脚踏船。 5、常庄水库(门票不祥)。位于郑州西南郊须水镇常庄村,距西环道2公里,水库周长8公里,环境清静、别有情趣。在二七广场或医学院乘302到,水边烧烤,别有情趣。 6、洞林湖(原泗河水库。无门票,钓鱼3元/天),位于郑州市西南15公里,因始建于汉唐的洞林寺而得名,湖的面积很大,湖水清清,波光粼粼,寺内古塔高耸,碑碣林立,建筑富丽堂皇,气势雄伟。古刹虽然破败,却依然透出世外桃园的清净。河医坐301路,40分钟一班,车票2元,终点站即到,最晚返乘车18:10。游人不多,有脚踏船、汽艇,边钓边烤,更有乐趣。 7、西流湖(门票不祥)。在医学院乘31路、76路或在火车站、绿城广场乘68路直达,是老牌的旅游区,烧烤也不错。 8、花园口黄河游览区(门票10元)。在二七广场或紫荆山乘310路到终点站到花园口生态旅游区,上大堤向西、向东(有小的滨河公园)都是烧烤的好地方。 9、邙山黄河游览区(门票25元)。在二七广场、大石桥乘16路公交车即到,是老牌的旅游区,在河滩上烧烤也不错 10、思念果岭山水(原黄河大观,无门票),位于郑州黄河南岸3公里,占地7600亩,以丘陵、沟壑、河流、湖泊、湿地等地质地貌构成。有专门的烧烤场地,节日有经营烧烤,日常可自带炉具自助烧烤。吃烧烤,还能游览风景呦。 11、梅山(门票5元)。在医学院乘318路公交车直达,下车即是山脚,山不高,游人少,是个烧烤得好地方。 12、黄河鲤鱼场(无门票)在紫荆山乘308直达,鲜黄河鲤鱼,烤起来鱼肥肉嫩。 13、黄河迎宾馆(无门票)在二七广场、新通桥或建文乘309即到,院内鱼塘边上有经营烤鱼的,非自助烧烤。 14、荥阳王村孤柏垛景区(无门票)。(高速公路上街出口向北4公里)景色悠悠,那里有汽艇还有渔家船只,可以边吃边坐船游览黄河景色,黄河柴鱼作熟每斤25元,还有柴鸡,柴鸭,凉菜每盘5元。滩地上可尽情烧烤。 15、岗里水库(无门票),原是黄河水利枢纽工程,始建于1958年,1960年大水时被迫炸开,仅余十八孔闸桥、消力池和河中一段神奇般残留至今的残坝。水域面积为461亩,水质清澈透明,可垂钓岸边,可泛波湖中,尽享大自然的情趣。①(花园口景区门票10元)在二七广场或紫荆山乘310路到终点站花园口,沿河梯西行约1.5公里即到;线路②(无门票)北环路陈寨花卉市场向西第二个路口,向北到头上河梯向东500米,水很美,游人少,畅所欲烤。 16、唐岗水库(无门票)。在荥阳市的广武乡境内,可以走北环,拐到去邙山的路,至古荥乡后,西拐广武乡,到广武乡后,问唐岗水库,水库距离广武乡只1华里左右。从郑州北郊到这个水库顶多一个小时,水库很美,野鸭很多,也是烧烤的好地方。 17、荥阳丁店水库(无门票)。向西走往上街的郑上路,到太和路口向左(南)约5公里即到。能钓鱼,鱼挺多(按鱼人收费5元/人),烧烤就随便了。 18、金沙湖(门票20元)。从医学院、东西大街乘35路终点即到,夏季有经营烧烤。 19、雁鸣湖(门票20元)。郑汴公路到中牟城,大转盘,向左拐(向北),10公里后,向东有一小路既是,有经营烧烤,也可自助烧烤,水边烧烤别有风味。新东站好像有直达车。走新的郑开大道向东到雁鸣湖指示牌左转即到。 20、巩义青龙山(即蝴蝶谷,无门票)。西站坐去巩义的车,小关镇下车(55公里,车票7元),然后乘去狄坡方向的中巴,到峡谷口的扬树洼村即到(3原每人)。此后步行进山游玩,全程都在峡谷里穿行,一路上可边走边玩。到营地(一水库的上游)后,游泳,钓鱼,烧烤。需住一宿,第2天步行出山(1小时),在青龙山景区慈云寺停车场包车(昌河约35元/车)出山(约半小时),到国道大峪沟镇等长途车返郑(此景点需准备帐篷睡袋)。 21、新郑杨庄水库(无门票,钓鱼5元/人天,58公里)。在南站坐往平顶山、叶县、禹州方向的长途车,杨庄下车即到,车票6元。 22、老观寨水库(无门票,35公里)。南站乘至新郑的长途车,老观寨下车后步行1公里,车票3.5元。 23、老观寨河(无门票,35公里)。南站乘至新郑的长途车,岗时下车,步行1.5公里即到,车票3.5元,或五里口下车坐三轮(2元)到老观寨河。 24、毕河水库(即小魏庄水库,无门票,钓鱼5元/人天)。在紫荆山路三分院乘323到终点站下车。 25、五虎赵水库(无门票,钓鱼5元/人天)。南站乘车到新郑(4元),在新郑乘4路车即到。 26、五星水库(无门票,钓鱼5元/人天)。南站乘到新郑的车,芦沟下车(4元),乘机动三轮(5公里)到达。 27、渠梁水库(无门票)。客运总站(航海路)乘到柳集的班车(4元)直达。 28、河西水库(无门票)。客运总站(航海路)乘到柳集的班车,下牛站下车,乘机动三轮向北4公里就是。 29、张湾水库(无门票)。客运总站(航海路)乘到柳集的班车,终点站下车乘三轮即到。 30、李湾水库(无门票,60公里)。在总站乘郑州至登封的长途车,到李湾水库,车票6元。 31、始祖山,古称具茨山,位于新郑市西南15公里处的千户寨境内,面积约12平方公里,山青水秀,风景如画,黄帝文化遗迹遍布山野。始祖山主峰远远望去,好似一尊轩辕黄帝像,伟岸挺拔,眉眼毕现,蔚蔚壮观,令人肃然起敬。悬崖峭壁,奇峰怪石林立,构成高峻雄伟的山岳风景。山坡上丛林密布,山半腰的青岗庙水库,水平如镜,清澈见底,西坡的黑龙潭、玉女池,溪水潺潺,波光潋影,妩媚动人,形成山、水、泉、林融为一体的秀丽景色。郑州客运南站乘车至新郑(车票6元),然后转车至始祖山(车票4元)。 32、黄帝故里。郑州客运南站乘车至新郑(车票6元),下车后步行1000米即到。 33、北宋皇陵。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在巩义市的西村、芝田、市区、回郭镇4个镇区,占地约30平方公里。从郑州市乘68、72等到新郑州大学,10元乘坐至巩义大巴,1个小时后到车站下车,乘3路、6路、1路公交车永昭陵园下车即到。 34、河洛文化发源处。是黄河和伊洛河的交汇处,也是河洛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有神秘的河图洛书传说,大王庙。从郑州市乘68、72等到新郑州大学,10元乘坐至巩义大巴,到巩义收费站下车,往北步行10分钟即到。寺庙收费2元(人多可以搞价)。 35、邙山古树苑。位于天河路与开元路交汇处,占地600亩,栽植树木3723棵,其中古树880棵,树龄在千年以上的3棵,500年以上的数十棵,100年以上的850棵。还有林间小道、两块60—80吨重的巨石、人工湖、假山。在市内乘坐78、90、91路车到惠济区政府下车即到。 36、丰乐农庄(门票20),郑州市郑邙公路(江山路)与黄河大堤交叉口向东800米。广场大门两侧为白鸽广场、蚂蚁王国、孔雀乐园、笨猪乐园、松鼠乐园、锦鳞乐园、葵花迷宫等组成的娱乐互动园。农庄自南向北分布着荷塘、木屋别墅区、人工湖、丰乐桃园、美国引进的优质葡萄园、观景台、野兔园,最北部的草原风光牧场养殖有南阳小黄牛和海南东山羊。有宾馆会议室等,这里的烤全羊不错。交通方式:河医立交桥下公交旅游1号线可乘车直达。 37、黄河富景生态园(门票20),位于郑州市惠济区花园口镇北黄河滩,东临京珠高速,西接107国道黄河公路大桥,沿黄河蜿蜒8公里,占地面积1.5万亩。景区地址:郑州市黄河东滩区新乡原阳黄河岸(107国道黄河大桥和京珠高速黄河大桥之间的黄河两岸)。118路河医立交桥下乘旅游公交 2号线。 38、凤凰山:上郑少高速从新密下,向南走500米见钉子路口向西一直走,到米村有个小转盘然后继续向西(有路标)5公里就到了,主要是吃农家饭、爬爬山、顺着小溪走走。 39、皇帝宫:时间太长了忘了怎么走了,大概是走郑密公路,不到新密市有条向皇帝宫去的公路可以直达,到时问当地人都知道怎么走的,主要是看看风后摆的石人阵,还有一个小湖几个小山洞、窑洞和一处宫殿。 40、环翠峪:走郑上路过收费站后走新310国,道快到上街有条到刘河镇,庙子镇的公路到刘河镇后向西走有路标,主要是吃庙子卤肉和农家饭对了那里的橡子面凉粉一定要尝尝在郑州是吃不到的,景点是林彪洞,古城堡千米滑道,二廊庙古. 41、神仙洞:走郑上路过收费站后走新310国,到荥密路口向南到尖山乡,也可走郑少高速到新密下向北到尖山乡,路旁有景区指示牌,主要就看神仙洞别的没什么看的. 42、雪花洞:走310到巩艺新中镇,路旁有景区指示牌,主要是吃山韭菜饺子,景点小龙池,万年僵树,雪花洞,老庙附近的庙宇有时间了可以爬将军寨.(环翠峪,神仙洞,雪花洞三个景区是相连的,进一个就可以到其余两个) 43、康百万庄园:走连霍高速到巩义西下,向北走南河渡到康店就到了,顺便可以到石窟寺和宋陵看看. 44、嵩阴风景区:走连霍高速到巩义西下,向南到夹津口走巩登公路,主要是原始次生松树林景色挺好的站在山上可以看到郑少公路,可以吃到野味. 45、青龙山慈云寺:走310过巩义大峪沟,路旁有路标向南有条公路,快到景区门口是条石头路也就几百米不好走,景区没什么吃的,慈云寺里的石刻很是精致 46、龙湖(龙泊圣地,无门票),龙泊圣地座落于郑州东南新郑市龙湖镇,距市中心约25公里。占地面积逾5000亩,其中水域面积逾1000亩,森林面积逾2000亩,是政府公布的中原首家原生态自然资源保护区。1000亩原生湖泊,生态体系自然天成;湖畔数十万株野生树木郁郁葱葱,数十种野生动物跳跃在湖区之间,更有大面积的林木果园,毗邻湖滨道路。 47、樱桃沟,郑州樱桃沟距离郑州约15公里,在郑州西南方向,从医学院坐317路公交车可以直达。每年五一期间对游人开放,郑州医学院乘坐317路公交车直接到樱桃沟,个别果园门票3-5元不等,免费随便吃,带走的论斤两按时价付款。 48、侯寨乡红花寺的万亩葡萄基地,侯寨乡以红花寺村为中心覆盖周边7个村的万亩葡萄近日披红挂绿,喜迎八方宾客。万亩葡萄基地位于侯寨乡东部,距市区10公里,以红花寺村为中心,包括周边铁三官庙、南岗刘、郭家咀、大田垌、东胡垌、张李垌、荆寨等行政村,总面积超过10000亩,方圆10余里。品种有50多个,“美国黑提” 、“大红球”、“美人指” 、“绿翠”等一批新引进品种成为葡萄新贵,大路品种“巨峰”、红富士”通过改良,以其味美甘甜、口感醇正吸引外地客商纷至沓来,葡萄成熟季节。乘车路线:222路公交车直达葡萄基地;自驾车走嵩山南路、大学南路可到达。

❸ 腊梅花什么时候开

腊梅花在11月中旬开放,花着生于第二年生枝条叶腋内,先花后叶,芳香,直径2-4厘米;花被片内圆形、容长圆形、倒卵形、椭圆形或匙形,长5-20毫米,宽5-15毫米,无毛;

内部花被片比外部花被片短,雄蕊长4毫米,花丝比花药长或等长,花药向内弯,无毛,药隔顶端短尖,退化雄蕊长3毫米;心皮基部被疏硬毛,花柱长达子房3倍,基部被毛,。花期11月至翌年3月。

中国古代文人对梅花情有独钟,视赏梅为一件雅事。赏梅贵在“探”字,品赏梅花一般着眼于色、香、形、韵、时等方面。蜡梅是冬季赏花的理想名贵花木。它更广泛地应用于城乡园林建设。

(3)河南假山盆景扩展阅读:

生长习性

蜡梅性喜阳光,能耐荫、耐寒、耐旱,忌渍水。蜡梅花在霜雪寒天傲然开放,花黄似蜡,浓香扑鼻,是冬季观赏主要花木。怕风,较耐寒;

在不低于-15℃时能安全越冬,北京以南地区可露地栽培,花期遇-10℃低温,花朵受冻害。好生于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壤土上,在盐碱地上生长不良。

耐旱性较强,怕涝,故不宜在低洼地栽培。树体生长势强,分枝旺盛,根茎部易生萌蘖。耐修剪,易整形。先花后叶,花期11月~翌年3月,7~8月成熟。

❹ 湖北鹅卵石马河南鹅卵石有什么不同

并没有太明显的差别,鹅卵石是指鹅卵状的石头。鹅卵石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公共建筑、别墅、庭院建筑、铺设路面(公园里边铺建的鹅卵石路长走具有延年益寿之功效)、公园假山、盆景填充材料、园林艺术和其它高级上层建筑。

❺ 奥的斯ACD5报电梯意外移动故障怎么恢复

铁线蕨(学名:Adiantum capillus-veneris L.)是铁线蕨科。铁线蕨属陆生中小形蕨类植物,根状茎细长横走,密被棕色披针形鳞片。柄长纤细,栗黑色,有光泽,叶片卵状三角形,尖头,基部楔形,羽片互生,斜向上,长圆状卵形,圆钝头,能育裂片先端截形、直或略下陷,孢子囊群横生于能育的末回小羽片的上缘;囊群盖长形、长肾形成圆肾形,淡黄绿色,孢子周壁具粗颗粒状纹饰,处理后常保存。|铁线蕨世界种。广布于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北京等。常生于流水溪旁石灰岩上或石灰岩洞底和滴水岩壁上。|铁线蕨适应性强,栽培很普及的绿植之一,茎叶秀丽多姿,株型小巧,很适合小盆栽种植用来点缀家居窗台等地方。|陆生中小形蕨类, [2] 植株高15-40厘米。根状茎细长横走,密被棕色披针形鳞片。|铁线蕨|铁线蕨(5张)|叶远生或近生;柄长5-20厘米,粗约1毫米,纤细,栗黑色,有光泽,基部被与根状茎上同样的鳞片,向上光滑,叶片卵状三角形,长10-25厘米,宽8-16厘米,尖头,基部楔形,中部以下多为二回羽状,中部以上为一回奇数羽状;羽片3-5对,互生,斜向上,有柄(长可达1.5厘米),基部一对较大,长4.5-9厘米,宽2.5-4厘米,长圆状卵形,圆钝头,一回(少二回)奇数羽状,侧生末回小羽片2-4对,互生,斜向上,相距6-15毫米,大小几相等或基部一对略大,对称或不对称的斜扇形或近斜方形,长1.2-2厘米,宽1-1.5厘米,上缘圆形,具2-4浅裂或深裂成条状的裂片,不育裂片先端钝圆形,具阔三角形的小锯齿或具啮蚀状的小齿,能育裂片先端截形、直或略下陷,全缘或两侧具有啮蚀状的小齿,两侧全缘,基部渐狭成偏斜的阔楔形,具纤细栗黑色的短柄(长1-2毫米),顶生小羽片扇形,基部为狭楔形,往往大于其下的侧生小羽片,柄可达1厘米;第二对羽片距基部一对2.5-5厘米,向上各对均与基部一对羽片同形而渐变小。叶脉多回二歧分叉,直达边缘,两面均明显。叶干后薄草质,草绿色或褐绿色,两面均无毛;叶轴、各回羽轴和小羽柄均与叶柄同色,往往略向左右曲折。|孢子囊群每羽片3-10枚,横生于能育的末回小羽片的上缘;囊群盖长形、长肾形成圆肾形,上缘平直,淡黄绿色,老时棕色,膜质,全缘,宿存。孢子周壁具粗颗粒状纹饰,处理后常保存。|条裂铁线蕨,该变型主要以末回小羽片顶端深裂成一些条状的裂片而与原变型区别。|分布于中国中国福建、广东(乳源)、广西(桂林、武鸣、岂宁)、湖南(慈利、永绥、武岗)、四川(峨眉山、乐山、宝兴、南川、涪陵、缙云山、泸县)、贵州(黔清、赤水)、云南(麻栗坡、屏边、贡山、永仁)、北京。生境同原变型,海拔700-1500米。也分布于越南及日本。|铁线蕨是世界种。在中国广布于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也广布于非洲、美洲、欧洲、大洋洲及亚洲其他温暖地区。模式标本采自欧洲(英国)。铁线蕨常生于流水溪旁石灰岩上或石灰岩洞底和滴水岩壁上,为钙质土的指示植物,海拔100-2800米。|分株:四季均可。宜在春季萌芽前结合换盆进行。操作时,将植株磕出,用手扒开根土,切断根茎,分成数丛,注意少伤根系,再用培养土分别栽植到合适的盆中,浇透水,提高空气湿度,遮光,避免风吹,置于温暖的阴湿处。|孢子:先用塑料袋将叶片套好,待孢子成熟时连叶片摘下,将孢子轻轻收入袋内。孢子播种的基质采用腐叶土、园土及净沙混合物,其比例为2:1:1。播种时,将孢子均匀地撒于浅瓦盆内,不覆土,加盖玻璃,并将盆底浸入水中,让水从盆底孔渗入,直至盆土湿润。在24-27℃、相对湿度80%、每天光照4小时以上的条件下,15-30天萌发。萌发后,每天喷水2次,连续喷7-10天。当叶片长至3-5厘米、具4-6片叶时,经炼苗后定植于小瓦盆中,再进行常规管理。|温度与越冬:铁线蕨喜温暖,白天适温为21-26℃,夜间适温为10-15℃,低于5℃时,叶片会受伤害,低于0℃则地上部枯萎。为了安全越冬,在初霜前要将盆栽的植株搬到室内或温室中。另外,铁线蕨不适应夏季的骤然高温及干旱,夏季应采取遮光、喷雾降温措施,并保持环境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光照和遮光:铁线蕨忌直射而高热的强光,喜散射光。因此,宜生活在荫蔽的环境中,否则,叶片易焦枯。|湿度与浇水:铁线蕨喜湿润环境,整个生长期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幼苗期更需较高的湿度,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在盆底垫1个浅水盆对其生长有利。浇水时宜用钙、镁离子少的软水,例如雨水、河水和湖水。自来水需先困1-2天,等氯挥发后再使用。春季随着气温的升高,浇水次数宜逐渐增加,早晨或中午浇水;夏季为生长旺期,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清晨或傍晚浇水;秋季生长缓慢,逐步减少浇水;冬季控制盆土湿度,中午前后浇水。生长期需天天浇水和进行叶面喷雾。|土壤与施肥:铁线蕨栽植的土壤以疏松、肥沃、透水为佳。用菜园中的中性土、偏酸性含石灰质的沙质壤土进行栽植,也可用泥炭土、腐叶土、珍珠岩或粗沙按2:1:1配制栽培,还可采用腐熟堆肥、粗沙或珍珠岩按1:1比例配制,加少许石灰或旧墙灰配制的混合土效果更佳。因为铁线蕨喜钙质,经常施用钙质肥料或在盆中加入豆饼渣、骨粉、碎蛋壳,对其生长有利。生长期要每20-30天浇1次稀薄的液体肥,但肥水切勿溅到叶片上,以免引起叶片枯黄。|观赏:铁线蕨株型小巧、形态别致,适宜小型盆栽,点缀山石盆景,置于案头、窗台、矮柜之上,清秀洒脱;或置于门厅、走廊、台阶,也可悬吊布置;还可切取插瓶,配以鲜花陪衬,成为切花或干花的理想材料。在江南园林中,用来布置假山缝隙和背阴屋角。|

❻ 龙亭公园建立时间

公园概况

国家 AAAA 级旅游风景区龙亭,位于开封城内南北交通中枢干线中山路北端。公元 780 年,唐德宗李适在开封(现在龙亭所在地)建永平军节度使治所,即藩镇衙署。随着时间的推进,五代中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将其改为皇宫。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陈桥兵变后,也把这里作为皇宫。金后期同样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明王朝统治者更是大兴土木,修建了周藩王府。 1925 年改为龙亭公园。 1927 年,冯玉祥二次主豫时,更名中山公园。 1953 年正式命名为龙亭公园。

身为六朝皇宫,占地面积 1038 亩,其中水域面积(包括杨、藩二湖) 710 亩的龙亭景区定然有它的内涵。按清万寿宫布局而建的古建筑群体,自南向北由午门(景区南大门)、玉带桥、嵩呼、朝门、东西朝房、照壁、龙亭大殿、宋代蜡像馆、东西垂花门和东西跨院、北宋东京城和皇城模型、北宋皇城拱宸门遗址、《五岳真形碑》方亭、北门、东便门等组成。另有植物造型园、盆景园、梅园、园林景观等等。龙亭景区三面环水,风景秀丽,加上每年一次的菊花盛会主会场设在这里,龙亭成了开封的象征。

龙亭是开封最大的风景区,公园面积为83.13公顷,其中水面过半。龙亭一带早在一千多年前曾是唐朝宣武军节度使衙署的所在地,后梁时改建为皇宫,名建昌宫。后晋、后汉、后周定都开封时仍以此地为宫室,改名为大宁宫。北宋时在此建大内皇宫,使之进入了历史极盛时期。金朝末年,这里再度成为皇宫禁苑。到了明代,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棣在此建周王府,使其保持了不衰之势。后因黄水泛滥,渐成废墟的煤山上建了一座"万寿宫",内设皇帝牌位,文武官员定期到此朝贺遥拜,后改称"龙亭"。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中山路北段
门票:35 元
开放时间:07:00-19:00
交通:可乘1、20路公交车到

节日活动

春龙节:根据民间传说,农历二月初二时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每当“春龙节”到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还有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的习俗,比作“挑龙头、吃龙胆”和“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幸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菊会:早在北宋时期就盛极一时,明清时代养菊之风更为盛行,已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品种繁多近千余种,有菊城之称。深秋时节,满城金菊盛开,游人络绎不绝,形成了传统的菊花花会。

攻略:龙亭坐北朝南,高踞在台基之上。从地面到大殿有72级台阶。台阶中间是雕有云龙图案的石阶。登上平台,四周有石栏围绕。大殿是木结构,重檐歇山式建筑,很壮观。游人登上平台,入殿观看陈列的文物后,多在石栏前眺望开封古城景色。龙亭前有一条笔直的大道,道旁有两个东西对峙的湖,东为潘湖,西为杨湖。传说,东湖为宋朝“太师”潘仁美的府第,他陷害忠良,是个奸臣,宅院里的湖水是浑的;西湖为宋朝抗辽名将杨业的府第,他舍身救国,是个忠臣,宅院里的湖水是清的。这个说法没有科学根据,但反映了人们对忠奸的态度和感情。现在龙亭,潘、杨两湖,以及龙亭后面的假山花园,都辟为龙亭公园。

从龙亭前的大道,过潘、杨两湖,再往南,仍是一条笔直的大道,两旁店铺林立,这条大道上是一条宽阔的御道。现在这条大道已仿照《清明上河图》的模式改建为“宋都御街”,长约400米,两旁的店铺全部是仿宋建筑,主要出售土特产品、工艺美术品和书画。宋代著名的樊楼也是按照“三层相高、五楼相向、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的格局加以恢复,主要经营高档食品及北宋皇宫御菜。这条街与龙亭公园连成一片,成为一个具有宋代特色的游览点。开封市内水面比较多,有关方面计划将这些水面用河道贯通。这项建设一旦实现,游人就可以乘船从铁塔等地来到龙亭游览,就会更有兴味。

每当金秋十月,园内就形成了花海人潮的壮观景象。气势磅礴、流光溢彩的灯会是龙亭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为了人们欢度佳节的最好去处。

秀丽的景色、特色的内容,使游客徜徉其间顿生“畅游皇家园林,赏析宫廷往事,解读王朝兴衰”之感。“到开封,必游龙亭”,龙亭以是来汴游客的首选。

主要景点

龙亭大殿:系宋代皇宫后御苑旧址的一部分,殿下高台乃明代周王府花园中的土山。龙亭大殿是公园内整个清代建筑群体中的主体,建于72级蹬道的平台之上。大殿坐北朝南,殿前是贯通上下的用青石雕刻的蟠龙盘绕的御道,云龙石雕上至今还留有赵匡胤当年的马蹄印。御道东西两侧各有上下蹬道和便道。龙亭大殿高26.7米,东西长19.10米,南北宽11.90米。殿内开花板上绘有青云彩纹团龙图案,殿外飞檐高翘,檐角皆挂风铃,风铃随风作响,美妙无比。龙亭大殿雄踞于高大的殿基之上,巍峨壮观。特别登上龙亭大殿,潘杨二湖,龙亭公园的秀丽景色,繁华的宋都御道,幽雅的古都风貌尽收眼底,使人感慨万千。

植物造型园:被称为“中州一绝”的植物造型园位于龙亭大殿后面。占地面积7.8亩,是用刺柏、侧柏等植物绑所成各种动物造型,飞机、火车、塔等模型、西游记、三潭印月等故事的富有特色的植物园。植物造型园内有“九龙壁”、“群虎扑羊、”“熊猫乐园”、“十二生肖”、北京的“百塔”,开封的“铁塔”、杭州的“三潭印月”等,不仅造型奇特逼真,其细膻的手法,精湛的修剪技艺,栩栩如生的画面更令人拍案叫绝。

盆景园:盆景苑又叫芳林苑,位于植物造型园的西侧。占地面积6.7亩,是公园内观赏盆景的场所。园内有树桩盆景,山水盆景数百盆。千姿百态,造型奇特,清秀淡雅的盆景使人赏心悦目,园林小口山石、水池、花架等的巧妙点缀,更使人流连忘返。

潘杨二湖:潘家湖和杨家湖分别位于龙亭公园的主干道两侧,东面为潘家湖,西面为杨家湖。潘杨二湖水面自然宽阔,湖岸弯曲,湖岸桃红柳绿,玉桥飞泓,波光涟涎,景色优美。

探古苑:位于潘家湖内的东湖岛上,是根据发生在龙亭一代的历史传说和故事而建的。分为北室,东室,西室三处展厅,展示了5组有关龙亭的故事。

东西房:东西房朝各有三开间、五开间一处,南北排列,东西相对称。建筑采取苏式彩绘手法,古朴 典雅。房朝内展览的是以故事情节为内容,以宋代九位皇帝为故事背景的“九组蜡像。”

照壁:照壁位于朝门内正中,龙亭大殿和朝门之间。高7.36米,东西宽19米,壁正中开一贺顶式洞门,面对朝门,通过照壁直上龙亭大殿。

嵩呼:在午门和朝门之间,有一座小巧玲珑、造型优美、装饰华丽的建筑,这便是“嵩呼”。嵩呼文称山呼,系清代开封地方官员至“万寿宫”给皇帝进行遥拜、三呼万岁之外。中间三间为穿心殿式建筑,透过穿心殿,即展现出朝门和龙亭大殿。这一层层建筑颇似空中楼阁,耐人寻味。

玉带桥:万千载沧桑沉浮,梁晋宋金皆往矣,迄今华夏尽舜尧。”是对古代劳动人民明变善恶忠好的歌颂,也是对千百年来龙亭沧桑巨变的赞美。 过午门北行100米,便是“玉带桥”。玉带桥南北长40米,东西宽18米,是贯穿东西两面潘杨二湖的一座石拱桥。因在波光涟涎的水面上弯曲似玉带,故称“玉带桥”。

主要景观

开封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作为北宋王朝的都城达167年之久。当时的宋京极为繁盛,宫殿建筑很辉煌。可惜金人侵占开封时,宋皇宫建筑大部分被烧毁了。后来,又经过多次兵燹和黄河决堤,宏伟的宫室已荡然无存。在过去皇宫遗址上只留下了龙亭这座建筑物,而这座龙亭却是清代所建。龙亭坐北朝南,高踞在台基之上。从地面到大殿有72级台阶。台阶中间是雕有云龙图案的石阶。登上平台,四周有石栏围绕。

大殿是木结构,重檐歇山式建筑,很壮观。游人登上平台,入殿观看陈列的文物后,多在石栏前眺望开封古城景色。龙亭前有一条笔直的大道,道旁有两个东西对峙的湖,东为潘湖,西为杨湖。传说,东湖为宋朝“太师”潘仁美的府第,他陷害忠良,是个奸臣,宅院里的湖水是浑的;西湖为宋朝抗辽名将杨业的府第,他舍身救国,是个忠臣,宅院里的湖水是清的。这个说法没有科学根据,但反映了人们对忠奸的态度和感情。现在龙亭,潘、杨两湖,以及龙亭后面的假山花园,都辟为龙亭公园。

从龙亭前的大道,过潘、杨两湖,再往南,仍是一条笔直的大道,两旁店铺林立,这条大道历史上是一条宽阔的御道。现在这条大道已仿照《清明上河图》的模式改建为“宋都御街”,长约400米,两旁的店铺全部是仿宋建筑,主要出售土特产品、工艺美术品和书画。宋代著名的樊楼也是按照“三层相高、五楼相向、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的格局加以恢复,主要经营高档食品及北宋皇宫御菜。这条街与龙亭公园连成一片,成为一个具有宋代特色的游览点。开封市内水面比较多,有关方面计划将这些水面用河道贯通。这项建设一旦实现,游人就可以乘船从铁塔等地来到龙亭游览,就会更有兴味。

如今,龙亭大殿和潘杨二湖的地下,深深地埋藏着唐宣武军衙署,五代后梁的建昌宫,后晋、后汉、后周的大宁宫,北宋皇宫,金皇宫,明周王府等几个朝代的宫殿遗址。一幅层层叠叠压在一起 “ 宫摞宫 ” 的立体画卷,形成了世上独一无二的 “ 湖底宫殿 ” ,她是开封城摞城的精华,是世界奇观的典范。龙亭宫摞宫之谜一步步在人们脑海里变得清晰起来,以清万寿宫为主体的龙亭湖下面是明代周王府紫禁城,紫禁城下面叠压着金皇宫,金皇宫下面叠压着宋皇宫,宋皇宫下面叠压着五代时期的大宁宫和建昌宫,最底层是唐朝宣武军的衙署。

在龙亭景区南大门前广场,有一对雕刻精细,惹人注目的石狮。相传这对石狮为宋故宫遗物,明代为周王府第之镇门狮。东雄西雌,雄狮颈下的 “ 睡狮猛醒,匆伤我种 ” 是冯玉祥二次主豫时刻下;雌狮颈下有 “ 狮为宋故宫物,清雍正间移置时伤其二足。民国十七年九月题 ” 字样,寥寥三十三个字印证了这对狮子的年代和意义。

相关评价

龙亭,不仅因为它独有的皇家建筑群和园林景观而吸引着八方游客,还因近年来景区挖掘了人文历史故事编演的、饱含宋文化特色的宫廷文艺节目:《九帝迎宾》、《踏歌》、《杯酒释兵权》、《杨八姐游春》、《李师师劝君》、《蹴菊》、《大宋皇帝临朝大典》、《宋代宫廷服饰展示演出》、《狸猫换太子》、《皇帝的女儿也愁嫁》等。游客在赏析宫廷文化的同时,也解读了大宋王朝的繁荣富强和兴衰成败。

龙亭,因了它的六朝皇宫,从古到今,名人、伟人来开封都会一睹龙亭风采。清朝康有为,民国冯玉祥,为它的文明和历史所吸引。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古城视察工作时,必到龙亭。龙亭,因了它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成为古城开封的象征。每年金秋十月,作为闻名中外的开封菊花花会主会场,龙亭景区布置气势磅礴,数千种特色品种菊花争奇斗艳,笑迎国内外游客。

❼ 河南信阳盆景桩材市场在什么地方

淘宝网:盛世鑫毅植物园,经营日本小叶迎春,对节白腊,水腊,黄杨等盆景,版价格合理,权多精心栽培。土植肥料,假山配件(动物人物房屋桥梁等),多肉摆件,园艺器皿等配套齐全。全场满26元包邮,满50元赠送小礼品。一景一世界,一石定乾坤。

经过多年深加工修剪栽培的盆景,容易长期存活,且具有艺术价值。盛世鑫毅植物园的盆景师傅具有30多年以上的栽培种植修剪经验,精心养护的每一棵盆栽,都具备一定艺术功底。
各种造型,独具一格(直杆式,斜杆式,悬崖式,石夹树附石型,山水盆景,假山群峰,应有尽有)
花肥(水培王,大肥王,饼肥,复合肥,矮壮素等品种齐全)

❽ 国槐是什么树

国槐概况 学名Sophora japonica Linn,科属蝶形花科槐属。又名紫槐、家槐、豆槐、白槐、黑槐(山东)、豆槐(湖南)、细叶槐(江西)、金药槐(广东)等等。落叶乔木,国槐树冠球形庞大,枝多叶密,花期较长,绿荫如盖。花两性,顶生,蝶形,黄白色,7-8月开花,11月果实成熟,荚果肉质,串珠状,成熟后干涸不开裂,常见挂树梢,经冬不落。种子千粒重为125克,每公斤8000粒左右,发芽率70-85%。种子干藏发芽力可保持2-3年以上。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石灰及轻度盐碱地(含盐量0.15%左右)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佳。用途:材质坚硬,有弹性,耐水湿,为北方优良用材,路旁绿化树种;2类商品木,优良蜜源树种。花可作黄色染料。花、果药用,有收敛、止血之效,根皮煎水,治烫火伤。 繁殖培育。主要播种繁殖,也可扦插。春播,因种皮有细胞紧密结合的栅栏层,透水性差,播种前,用始温85-90度的水浸种24小时,余硬粒再处理1-2次。种子吸水膨胀可播种。条播行距20-25厘米,覆土厚度1.5-2厘米,每亩播种量8-10公斤,7-10天幼苗出土,幼苗期合理密植,防止树干弯曲,一般每米长留苗6-8株,一年生苗高达1米以上。也可早春集中营养钵育苗后移植定苗。国槐萌芽力较强,若培养大苗形成良好的干形,可在第二年早春截干,加大株行距,当年苗高3-4米,树干通直,粗壮光滑。 树姿俊美 浑身是宝。国槐树姿美观,对二氧化硫、氯气、硫化氢及烟尘等抗性较强,深根性,抗风力强,宜用作城市绿化树种。槐树木材的材质优良,花期长,盛开颜色乳白、形似蝴蝶的美丽花朵,惹人喜欢。国槐浑身是宝,是优良的蜜源树种;花可做黄色染料,花果药用,中医认为槐花性微苦、凉,有清热凉血和收敛、止血之功效,对尿血、吐血、血淋、痔疮出血等有显著疗效,李时珍著曰“槐花,炒香频嚼,治失音及喉癖”;槐角、槐叶、槐枝的药用功效也不小;槐树也是制作除臭剂的好材料,将槐的花蕾、果实、叶、枝干,以及它们的干燥物粉碎后用水、低级醇,或低级多元醇作溶剂进行提取,其提取液提取残渣以及脱色用过的脱色剂,均是优良的除臭剂。槐叶和槐花可食,古人常采其嫩叶,焯后以冷水浸泡除涩,再以姜葱调味后食用,杜甫诗中就有“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的诗句。幼树可做嫁接龙爪槐的砧木。 历史久远 底蕴深厚。我国关于槐树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民间关于槐树的传说也广为流传。在2000多年以前,《山海经》中有“首山其木多槐,条谷之山,其木多槐”的记载,其后的《本草图经》记载:“槐,今处处有之”。此外,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北方地区,例如,北京、山东、山西、陕西、河南、甘肃等省市存留的古槐树和关于古槐树的传说很多。亳州市古井贡酒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产品注册商标,便是古槐树下一口井。在我国古代,国槐是宫中必栽之树,所以,又有“宫槐”之称。远在周代的朝廷里要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以定三公九卿之位,后世遂以槐棘比喻三公九卿;到汉朝,称皇帝宫殿为“槐宸”,京城长安的大道两侧尽植槐树,称槐路。汉朝起,行道树改用槐树,一直持续到唐宋,所以现在不少地方留存的古树多为唐宋年间所栽。南朝梁元帝《长安道》诗云:“雕鞍承赭汗,槐路起红尘”,说明南朝的道仍以槐路为特色。南朝陈后主《洛阳道》诗:“柳花尘里暗,槐色露中光。”说明洛阳当时的行道树也是槐树。唐代王维《送邱为往唐州》诗:“槐色阴清昼,杨花若暮春”(唐州,今河南省唐县),唐代郑谷《感怀投时》诗:“孤吟马迹抛槐陌,远梦鱼竿掷笔乡”,诗中的槐色、槐陌都是指行道树为槐树。由于唐朝河南各地的行道槐树十分普遍,才有李公佐所著的《南柯记》,这个故事说,一个人醉卧在宅旁古槐边,梦见进入大槐安国,娶公主为妻,做南柯太守20年,生五男二女,享尽荣华富贵,醒来却是南柯一梦。这里所谓南柯国,就是槐树干下的蚁穴。毛泽东的诗句“蚂蚁缘槐夸大国”也是这个意思。 到宋金时代,槐树做行道树仍有所见。长安的大街称为“天街”,由于有槐树夹道,又名“槐街”,苏轼有“槐街绿暗雨初匀,瑞雾香风满后尘”(《次韵曾子开别驾》)的词句;金代刘著诗“古道阴阴槐树老,归鸿杳杳荻花秋”,诗中的玉田指河北省玉田县,位于北京与秦皇岛之间,可见那时这段路上的行道树也多为槐树。 在现存的名木古树中,古槐树十分常见。 遍布京城的古槐是北京的一大特色,人们往往把“古槐、紫藤、四合院”和古都风貌联系在一起,它们是北京悠久历史的见证,也是北京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故宫武英殿断虹桥边有著名的“紫禁十八槐”。国槐又是“公卿大夫之树”,过去的贡院里就有一棵驰名京城的“文昌槐”,现在的国子监里古槐成片,如彝伦堂前有一棵名气很大的“吉祥槐”(又名“双干槐”)。在北京的古槐中,最著名的一棵是皇家园林北海公园画舫斋古柯庭前的“唐槐”,有北京“古槐之最”之称,其干周长5.3米。乾隆皇帝曾为它题诗“庭宇老槐下,因之名古柯,若寻嘉树传,当赋角弓歌,缮”。而真正以年龄而论的北京“古槐之最”,是怀柔县柏崖厂村东边、雁栖湖上游北岸距今已2000余年、巍然屹立的巨大古槐,其周长7.5米,据考证应为“汉槐”。在密云县也有“汉槐”,昌平县有“唐槐”。 河南封丘县的陈桥镇,有一棵古槐,胸围5.4米,相传是赵匡胤陈桥驿兵变时常拴马的一棵树,故叫“系马槐”。山东省邹县南关的孟庙内,生长着古老的槐以及银杏和松柏等,门外有一棵巨槐,生长在古柏之中,人称“柏抱槐”;泰山的斗母宫有一棵“卧龙槐”,它虬枝扑地,竞又盘根生干,另成一树,可谓奇妙;孔庙的古槐千姿百态。甘肃风景名胜区瑞应寺前古槐年龄在1000多年,天水伏羲庙的古槐,有1300多年。山西省平定县西琐簧村的一棵汉代古槐树,系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种植,该树高30余米,直径2.9米,相伴古槐旁的三眼呈品字形的水井,与古槐相映成辉。山西省文物管理局已将其列为山西省重点保护文物。这棵树可能是我国现存最高大的古槐。 国槐文化 北京市市树--国槐 国槐在北京落叶树种中,存在百年以上的古槐数量最多,是北京“活的文物”,这些古槐见证着北京悠久的历史。北京在1986年评选市树市花时,国槐获得的选票最多和侧柏一起被选为市树。 北京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一提起北京的古都风貌,总离不开“古槐、紫藤、四合院。”无论是公园名胜,还是街巷庭院,到处都能看到国槐的身影。据1980年普查,全市城近郊区共有国槐141796株,其中行道树75201株,城区行道树34978株,占到国槐行道树总数的46%,是街巷中大树数量最多的树种。这是因为国槐在北京栽培的历史悠久,自元代建大都城起,国槐就一直是北京行道树的当家树,到明清两代北京的行道树基本上都为国槐,现在北京二环路以内的正义路、东交民巷、西交民巷、南池子、北池子、南长街、北长街等保存最古老的行道树多为1935年至1938年期间栽植的。现在京郊的很多村庄也分布着古槐,它们或屹立在村口,或生长在村内的古庙前、古井旁,像西郊万寿寺门前的元代“万寿槐”、香山门前小桥南的金代“香山槐”、卧佛寺西和樱桃沟交接处的古柯院的“明槐”(当地人称“姜家槐”)、京西戒台寺山门里的“辽槐”、延庆县八达岭林场门前小桥旁的“元槐”、怀柔柏崖厂村口河畔(雁栖湖上游)的“柏崖厂汉槐”(北京的“古槐之最”)、密云燕落村的“槐抱榆”(寓意“怀抱余”)、通州区皇木厂的“元槐”、房山紫草务乡张庄村的“唐槐”、大石窝村的“明槐”、弘恩寺的明代“紫藤寄槐”、上方山上的“槐树王”等,都是北京地区的名槐。在香山脚下,卧佛寺东南正白旗村的曹雪芹故居门前,矗立着三棵巨大古槐。其中门西第一棵干周长达4.9米,是北京地区干周长在5米左右的十几棵粗大古槐之一。门东边的古槐就是著名的“歪脖槐”,因此香山一带有“门前古槐歪脖树,小桥流水野芹麻”的小曲,在曹雪芹故居北边的龙王庙前也屹立一棵“龙王槐”,干周长近5米。北京城悠久的建城史,加之长期和丰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这座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这座历史上曾经为五个封建王朝的古都城,给北京的许多古槐树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这些古槐也成了文化名城的见证。 在北京众多古槐中,最著名的一棵要数北海画舫斋古柯亭院内的“唐槐”了。它屹立在院西南角的假山上,犹如一个巨大的盆景。其树高15米,干周长达5.3米,为唐代种植,至今已一千三百多年,是北京城区树龄最大的古槐。古柯亭就是清乾隆皇帝下旨为此槐而建,乾隆还写有《御制古槐诗》。诗中云:“庭宇老槐下,因之名古柯。若寻嘉树传,当赋角弓歌”。 槐树古朴典雅,吉祥昌瑞。我国自周代起就在皇宫种植槐树,故槐树又有“宫槐”之称,因此故宫里的古槐很多。故宫内最著名的古槐是武英殿断虹桥畔的十八棵元代的“紫禁十八槐”。据《旧都文物略》载:“桥北地广数亩,有古槐十八,排列成荫,颇饱幽致”。这十八槐棵棵雄壮,气宇非凡。它们所以出名,是因为在明清两代,王公大臣和宫人们出入西华门都要走这里,慈禧去颐和园也要经过十八槐。在故宫御花园的东南角,有一棵巨大的龙爪槐,为北京的“龙爪槐之最”。它树冠上的几个大枝向外沿水平弯曲延伸,似数条巨龙凌空飞舞,无数的小枝弯曲如钩,像虬爪拿空,其造型优美,自然成趣,人称“蟠龙槐”。 自古以来槐树就为公卿大夫之树,在周礼中有“三公面三槐”的记载。所以在历代的国子监和贡院里都植槐树,过去在北京的贡院里有一棵驰名京城的“文昌槐”,相传它和考生的文运有关。国子监里古槐成片,其中在彝伦堂前西侧有一棵双干古槐,就是京城内驰名的“吉祥槐”。据说它是元代国子监第一任祭酒许衡所植,距今已七百多年。又相传它在明末已枯,但到清乾隆年间忽又萌发。时正值慈宁太后六十寿辰,人们认为是吉祥的征兆,所以文武百官纷纷题诗作画。乾隆也作《御制太学古槐诗》,诗云:“皇宫嘉荫树,遗迹缅前贤。初植至元岁,重荣辛未年”。此事在《日下旧闻考》中有记载:“国学古槐一株,元臣许衡所植,阅岁既久,枯而复荣。当辛未一枝,再茁之出,适慈宁六旬万寿之岁。槐市众生,传为瑞事。”所以此槐又称“复苏槐”。 国槐之所以能成为古城风貌的形象树种,还因为国槐为北京地区的乡土树种,对北京的土壤气候非常适应。它的根能在土壤中扎得很深,有很强的吸水肥的能力;国槐喜欢阳光,但又比较耐荫;具有抗寒性强,喜欢干冷气候,又耐高温的特性;对土壤通气性能要求不严格,在较密实的土壤中也能顽强地生长,是北京市区最耐土壤密实的树种之一;该树种在北京土壤 PH值为7.5至8.5这样的碱性土壤中,能较好地生长,在PH值达到9.71时,还能生存;另外,国槐在城市夹杂物混杂的土壤上,仍能继续生长,在砂砾石含量达到70%的时候,土壤中仍能见到大量的根系分布。 国槐这一北京地区栽培历史悠久的乡土树种,它喜光、抗旱、抗高温、耐盐碱、耐土壤密实、耐城市土壤多夹杂物的高度适应的生态特性,最能反映和代表北京城区的气象、土壤的特征,因此在北京民国时期栽植过的国槐、洋槐、美杨、栾树、柳树、合欢、芩叶枫、元宝枫、黄金树、榆树、龙爪槐、桑、龙须柳、椿树等14种中,到今天也只有它能成为北京“行道树之王”--最古老的行道树。

热点内容
家里的绿植画 发布:2025-07-05 13:04:01 浏览:964
玉兰花布艺 发布:2025-07-05 12:42:51 浏览:440
关于情人节的日记 发布:2025-07-05 12:41:12 浏览:971
花叶小檗盆景 发布:2025-07-05 12:29:18 浏览:846
樱花凋谢七律 发布:2025-07-05 12:23:09 浏览:860
七夕渡河令 发布:2025-07-05 12:08:16 浏览:706
七夕九叔 发布:2025-07-05 12:04:30 浏览:469
情人节很有套路的说说 发布:2025-07-05 12:03:54 浏览:239
回首盆景制作 发布:2025-07-05 11:50:56 浏览:327
长短丁香节 发布:2025-07-05 11:44:19 浏览: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