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式政绩
Ⅰ 十大功劳盆景的造型要怎样设计
十大功劳盆景的造型设计:阔叶十大功劳可加工制作成丛林式、双干式、回单干式、斜干式、答临水式、悬崖式等不同形式的盆景。其造型方法以修剪为主,蟠扎为辅。蟠扎时间宜在新枝木质化后进行,因为此时枝条的柔韧性较强,不易折断,而新枝由于柔嫩质脆,非常容易折断,所以不作蟠扎造型。主干及老枝比较脆硬,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用金属丝或棕丝牵拉或适当地扭曲造型,以免造成枝干折断。因其叶片较大,树冠多采用自然式造型,以表现其潇洒扶疏的自然美。阔叶十大功劳盆景在制作过程中还可培养定向芽,方法是当植株的某个部位需要芽时,可经常对其喷水,用不了多久,这个位置就会有新芽长出。
Ⅱ 能给我推荐几种盆景造型
盆景的造型总的原则要因材而制,灵活掌握。但树桩盆景的形式可以按树形、版树数及栽植的权方式来区分。按树形有直干式、斜干式、卧干式、悬崖式式、曲干式、枝垂式等,按树数分有单干式、双干式、多干式、合栽式。等。按栽植方式分有盆栽式、附石式等。
Ⅲ 盆景的艺术表现
盆景的艺术表现是具有一定讲究的,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他的艺术美感和价值。
盆景的构图与布局,是对景物的具体安排,是处理盆景画面和立体形式结构的一种艺术创作手法。
盆景的物境与意境都是通过构图和布局来实现的。
盆景构图应具有造型生动、形象和谐的完美结构,在对立统一的原则下处理好盆景中景物之间的各种关系
,运用辩证手法,结合思想情感,使作品达到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
1主次分明
一个盆景创作,首先要确立主体。主体是作品的中心,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在对树木盆景造型时,双干合栽时要使树干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以分清主次。
独干式的树木盆景也有主次之分,主干是树的主体,侧枝为客体,起陪衬主体、完善桩景构图的作用。
山水盆景也有主峰、次峰之分,以主峰为主题,主峰在体量、形态、安放位置上 要 与 次 峰 有 明 显 的 对 比,同 时 二 者 还 要 呼应、统一,表现出完美的艺术形式。
2虚实相应
在盆景艺术创作中,虚与实这对矛盾处理,对盆景构图和意境塑造是至关重要的。实是指有形实物;虚是指空白、虚无。
就盆景来说树木、山石、配件为实,实物之间的空白空间为虚。景物之间的安排只有做到虚实相应、相辅相成,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
3疏密合理
疏与密的合理处理,是表现盆景造型布局的重要手法。
盆景造型对景物的安排要疏密有致、布局自然。
疏不等于无物,密不等于杂乱,疏密安排不能等量平衡,要从视觉效果、艺术效果、审美效果等方面综合考虑,使盆景景物之间疏密自然、和谐、遥相呼应。
4动静相依
在一件盆景中要动、静相依相附,通过适当的对比,突出其动势或静势的塑造,使其形象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达到生动、活泼、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效果。
盆景造型讲究动势的营造,“险绝取势”是常用的方法,但险奇中要求平稳。
例如悬崖式盆景的树干向纵深处倾斜是突出其动势,但其根部应粗重,裸露似鹰爪,加配石等技术手法,
巧妙增加其整体的稳定性,所以动静相依是盆景构图的又一重要手法。
Ⅳ 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1、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宗旨教育,筑牢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思想基础。关键是要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教育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
2、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衡量政绩必须遵循的科学态度和根本方法。要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切忌浮光掠影,主观臆断。要具备尊重客观事实的勇气和无私无畏的精神,“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始终做到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当老实官。
3、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端正世界观、地位观和权力观。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这是实施正确领导的思想基础。因此,必须摆正领导者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一个干部在一个地方或一个单位当领导,最重要的是得到群众的认可和爱戴,这才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
4、要完善法规条例,从制度上解决问题。应建立一整套严密的组织监督与广泛的民主监督相配套的有效制度,把制度约束与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使形式主义能得到及时的遏制。
(4)盆景式政绩扩展阅读
政绩观,是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去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对干部如何从政、如何施政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包括干部的政绩为谁,树立什么样的政绩和怎样树立政绩的认识,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领导干部中的根本体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
根据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我理解,共产党人正确政绩观的基本内涵就是为民、发展、求实。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Ⅳ 盆景怎么分类
彭春生系统分类法
本分类系统提出“类——亚类——型——亚型——式——号”六级分类系统。将中国盆景分为三类、若干亚类、五型、七亚型、若干式、五个号。其分类标准是
①类:依据取材不同而把盆景分为三大类,即桩景类、山水类、树石类。
②亚类:桩景类按观赏特性分为松柏亚类、杂木亚类、观花亚类、观叶亚类。山水类按石质分为硬石亚类、软石亚类。树石类也可以分为硬石亚类、软石亚类。
③型:依据造型规定是自然还是有规律而把桩景类划分为自然型和规则型,依据用盆构造不同而将山水类划分为旱盆型、水盆型、水旱型和壁挂型。
④亚型:根据树桩根、干、枝的造型变化又分为根变亚型、干变亚型、枝变亚型等等。
⑤式:再根据桩景树木形态、数目和山水盆景布局而把各个型、亚型分成若干式。
式是中国盆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其中:
自然型干变亚型有直干式、斜干式、卧干式、曲干式、悬崖式、枯干式、劈干式、枯干式、附石式、单干式、双干式、三干式、丛林式、象形式。
自然型根变亚型有提根式、连根式、提篮式。
自然型枝变亚型有垂枝式、枯梢式、风吹式。
规则式干变亚型有六台三托一顶、游龙式、扭旋式、一弯半、鞠躬式、疙瘩式、方拐式、掉拐式、对拐式、三弯九倒拐式、大弯垂枝式、滚龙抱柱式、直身加冕式、老妇梳妆式。
规则型枝变型有屏风式、平枝式、云片式、圆片式。
水盆型峰形亚型有立山式、斜山式、横山式、悬崖式、峭壁式、怪石式、象形式、峡谷式、瀑布式。
水盆型峰数亚型有孤峰式、偏重式(对山式)、开合式、散置式、群峰式、石林式。
旱盆型也可以有以上各式。水旱型目前只有溪涧式、江湖式、岛屿式、综合式。
此外,还有壁挂式。树石类以下分类可以参照水旱型等。
⑥号:所有各式又都有大小之分,再依据大小规格而把各式分为5种规格。
Ⅵ 盆景造型主要有几种形式:比如有单杆式,临水式,还有那几种
1、悬崖式盆景
第一、 悬崖式树桩盆景的基部一般垂直,从中下部开始向一方倾斜,主干向下,而临近梢部又向上回旋,呈虬龙倒走之势,给人一种蓬勃的生机感。
第二、 悬崖式树桩盆景讲求提根。提根既可显其苍老树态,又可使盆景的动势有所缓解,造成视觉上的平衡。如只依靠根部造型,则无法满足盆景的平衡要求,因此可利用点石达到目的。
第三、 悬崖式树桩盆景的用盆宜用中深盆,并宜摆放于高脚几架上。
2、 临水式树桩盆景
树桩的主干横出盆外,但不倒挂下垂,一般不低于盆沿,
宛如临水之树贴近水面伸向远方,求得生长中力的平衡,称其为临水式盆景。制作临水式树木盆景时,应注意选用主干出土不高即向一侧平展生长的树木桩材。临水式树木盆景,最好选用较深的圆形盆或六角形盆为好,盆钵要有一定的高度,这样更能衬托出主干伸向远方的临水之感,
如用浅盆,陈设时应置于较高的几架上。临水式盆景造型位于卧干式和悬崖式造型之间,飘逸潇洒,轻盈活泼。
一般选用软性枝条和耐湿树种,松类、杂木类都可作为临水式盆景的树材。
Ⅶ 盆景艺术五大流派分别是什么
盆景艺术五大流派分别是:
1、海派
以广州为代表,代表树种:九里香、福建茶、雀梅、朴、榕、满天星。艺术风格:师法自然,或效仿岭南画派的笔法,将自然界参天大树的风姿神韵,用“缩龙成寸”的手法,精心栽培,经过千百次锐意裁剪,把优美的自然景物“浓缩”在咫尺小盆之中,酷似自然,又高于自然。
Ⅷ 盆景有哪些造型
树桩盆景造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直干式分为单干、双干、多干等形式。单干式主干只有一个,树干挺拔直立而不弯曲,枝叶层次分明;双干式主干有两个,一树双干或把同种两树植于一盆。一左一右,一高一低,相互呼应,长短不等,配合自然;多干式主干有三个以上,一木多干式或同一种树多株植于一盆,姿态高低参差不齐,前后错开,显示出古老庄重或形似林海。
(2)悬崖式俗称“倒挂式”,主干下垂如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倒挂树木。
(3)合栽式数株同种或异种树木(或草本)同栽一盆,谓之合栽式。其数量以单数为宜。如将“松、竹、梅”同栽一盆而表现“岁寒三友”。
(4)斜干式主干向一侧斜弯曲,力求自然,枝条分布均匀,具有诗情画意。
(5)卧干式树干横卧并布满盆面,但枝叶向上生长。
(6)曲干式主干左右盘曲,先向右扭,再向左扭,层次分明,形似蟠龙;或是主干虽然上升,而将主枝蟠曲层叠如云。此种造型应用较广。
(7)提根式自然界有些树木常生于石隙岩旁,天长日久,表土流失,根群裸露,将其移栽盆中,保持此状。
(8)附石式先用多孔的石头,经过加工后,把松柏类的根引入石头的洞孔中,盘根错节,年久融合为一体,好像峭壁中的千年古树。也可把老根抱附在石上,根尖扎入盆土中,好似树木屹立于山石之上。
Ⅸ 盆景它的最大的成功是什么
盆景造型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故只有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创作实践中灵活地运用,才能获得理想的造型,使盆景创作取得成功。
第一节意在笔先
立意即构思,写文章在动笔之前,先确定写什么、怎么写?盆景创作的立意,即盆景的主题思想,就是想表现什么、如何去表现?盆景作品成功与否,与其立意的优劣,有直接的关系。立意庸俗,当然创作不出造型新颖、具有诗情画意的盆景来。清代乾隆时期诗人兼画家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说:“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左则左,意庸则庸,意俗则俗。”这是很有道理的。
有人把盆景的立意和意境相混淆,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概括地说,立意是盆景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而盆景的意境则是指盆景艺术作品的情景交融,并与欣赏者的情感、知识相互沟通时所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不是盆景的具体外形。盆景的意境,好似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性,但又不象文学作品的思想性那样明显,它是内在的、含蓄的,需要欣赏者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思考和联想,才能体味其中之美妙。如当人们看到给一株树干粗短、枝叶茂盛的五针松盆景命名为《有志不在年高》时,就会使人想到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多少英姿勃发的青少年,为国家民族做出了可歌可泣的伟大业绩,从而激发人们献身祖国、振兴中华的豪情壮志,这种情景交融的联想和想象就是意境。
盆景的立意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的情感受到外界的激发,或受到某种事物的启迪,而产生创作的动机。比如当你游览黄山时,看到千姿百态、驰名中外的松树,如迎客松、倒挂松等,其顽强的生命力使人倍受感动,于是想用盆景的形式把美妙的自然景观再现出来,这就产生了创作的欲望,并根据这一欲望进行立意,然后选材进行创作。另一种情况是“见树生情”,或叫“见物生意”。比如当你挖到一棵好的树桩,或亲友赠送一株树木素材时,盆景创作的经验使你不会草率下剪,而是左观右望,上下打量,反复推敲,当眼前的树木和头脑中储存的图
象即树木的造型结合在一起时,构思就完成了,立意也就产生了。前者可谓“因意选材”,后者则是“因材立意”。规则式造型大多是“因意选材”,而自然式造型则大多是“因材立意”。
山水盆景的立意也有两种情况。
一是当你在国内游览了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之后,深为祖国锦绣山河的壮丽景色所感染,产生了创作的欲望,想把看到的自然风光再现出来,或因看到某种印象深刻的事情而受到启发想进行创作,进而选择适当的材料制成盆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下面以盆景《中流砥柱》的情况为例,说明盆景创作立意的过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的改革开放,像和煦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使百花争艳,万木葱茏。改革开放大大加快了四化的步伐,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了巨大贡献。看了他们的事迹很受感动,于是我想创作一件盆景来赞颂这些改革能手。那么究竟创作什么样的盆景才能表现这些英雄人物坚韧不拔、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发挥支柱作用呢?经过反复思考,最后决定以《中流砥柱》命题进行创作。
接下来,面临如何选材的问题,就是选用什么样的石料才能表现这些改革能手们的坚强、刚直,在改革的惊涛骇浪中巍然屹立的精神风貌呢?最后选中了斧劈石。但是我又考虑如果制作一件孤峰独秀式的山水盆景,峰峦虽然高大,却不合乎命题的要求,因为改革能手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大批,所以采用众多峰峦的平远式较为理想。然而,不太高的峰峦能够表现这些英雄人物形象吗?我想到中国有几句名言:“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自古英雄出少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多少翩翩少年做出了可歌可泣的伟大业绩,当今的改革能手中青年占多数,这些不太高的峰峦不是恰好能表现上述思想内容吗?最后我选定了多峰峦的平远式造型。
在选石构思中,我突然想起桂林市解放桥附近的漓江中,有一小山屹立江上,在小山下游还有一些大小不等的洲渚,于是我以这些自然景物为蓝本进行创作。
中流砥柱是指江河中的小山。为表现其抗击惊涛骇浪、坚如磐石的气势,我将盆景上的峰峦略向江河上游倾斜,使其造型更为生动有力。
山水盆景立意的另一种情况是,先有了石料,创作者根据石料的多少、形态、特点等,反复琢磨后再立意,然后动手进行创作。例如,有一块型号较大、体态嶙峋的瘦形松质石料,对其反复观察后感到,如将它锯开反而不美,可扬长避短,设计一件孤峰独秀式山水盆景,寓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诗情画意。制作时,根据石料的形态特点,因材制宜,因势利导,先把石料外形轮廓加工成孤峰独秀式石料素材;再在峰峦正面雕琢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山路要下宽上窄、时隐时现,通往山巅;在山路下部配置人物,好似在奋力向上攀登的样子。
Ⅹ 盆景造型款式有哪些
1、迎客松
卧干式在视觉上完美符合黄金分割线的曲线,因此虽然造型是崎岖的,但视觉上是平稳的,而当树叶展开的时候,卧干式会给人一种沉舟侧畔千帆过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