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虚根
⑴ 新手怎样选择盆景树桩
运用概括、集中、夸张等艺术手法,把大自然的风景搬到盆景之中,就成为缩龙成寸、以小见大的盆景。它追求“奇致”,讲究新奇美,以达到耐人寻味、赏心悦目的目的。天然树桩,千姿百态,令人眼花燎乱。而桩头却是树桩盆景的基础,与创作的成败得失相关.如何选择,非同小可。见仁见智,似乎都胸有成竹。殊不知,要获得公认的佳品,远不是举手之劳。对一般爱好者来说,失之交臂者有之,选择失当者有之.好桩修劣者有之。那么.其中三味能否理出些头绪来呢?笔者通过佳作观摩、书画借鉴、市场调查和创作实践,初步归纳为“扭、曲、朽、包、疤、怪、老、根、壮、型”十字,以祈抛砖引玉。扭:扭转、旋扭。即干或根的某生理面相对邻段同一生理面的转向。其特点是:纹理显著,势如蟠龙。如在全国首届根艺展览会获一等奖的《龙的传说》,其扭转动势.堪称典范,倘作为盆景桩头,亦不失为佳作。曲:弯曲。有屈折与柔弯之分。屈折,是干或根转向而形成一定的角度〔即所谓硬角):虎刺和南天竹常出现此种形状,颇有挫折等闲、屈铁刚毅的气质和不屈的生机;天然的一波三折更难能可贵。柔弯,弯而不成角,形成一定的弧线,势如游龙,显得灵活生动。梅花游龙桩用的就是此种柔弯夸张的手法。一寸三弯,更能产生极强的节奏感。尽管在花市上,—般化、无特色的直干桩无人问津,并不说明直干就毫无可取.如在丛林式盆景中,恰当地配置一两株直干,能使景中线条富有变化从而产生刚柔相济的效果。
朽:枯朽。下枯上荣,新陈代谢,枯木逢春,反差强烈。有道是:“黄昏过后有清晨,朽木桩头枝叶嫩。”包:鼓鼓囊囊,有古拙的韵味和幽默感。常见??木、榆树桩有鼓包。疤:疤痕。疤痕累累,意味着万劫再复,体现顽强的生命力。怪:形状奇特、迥异.异乎寻常。映山红(春杜鹃)蔸就结构复杂,奇形怪状者不少。老:即老龄桩头。老而弥坚,令人产生阅历沧桑的联想。苍劲古朴,有慈祥之感.根:这里此注意三点。①根的观赏价值:悬根露爪,体现经受过风雨的洗礼;盘根错节,意味着根基牢靠.不可动摇。正如《芥子园画谱》所云:“树生于山腆土厚者多藏根,若嵌石漱泉于悬崖千仞铁壁万层之地,则岈古树,每多露根,直若遗世仙人,清癯苍老.筋骨毕露,更足见奇耳!”②根多、根壮,容易成活。③若上山采掘,在作业中应尽量避免损伤根系,尤其是须根。桩头离土,立即用浸湿的吸水柔质材料(旧棉布条等)适当缠绕根系,再套上塑料袋并扎封袋口;或用湿青苔、腐叶等填充根须空隙,同样用塑料袋包封.也可起保湿作用。要是在花木市场选购,则应注意根系是否因脱水而坏死。其判断方法是:剥开一点根皮察看,变质发黑者,表明已坏死:坏死过多,栽活无望,尤其是赤楠、映山红等难移栽的树种。壮:壮实的桩头,因其内在养分较多,易成活。壮实厚重,也给人以巍然不动之感。型:型式、样式、款式,是景面构图的粗略模式。它经过历代名师巧匠的发掘、创新,见诸文字者有:直干式、曲干式、蟠干式、斜干式、卧干式、双干式、一本多干式、丛林式、悬崖式、临水式、横枝式、俯枝式、垂枝式、风吹式、劈干式、枯干式、枯梢式、枯峰式、秃顶式、疙瘩式、连根式、提根式、寄植式、象形式、附石式等.各有千秋.尽可参照,毋需拘泥。正如《介子园画谱》指出的:“惟先矩度森严,而后超神尽变,有法之极.归于无法。”又说:“当神而明之,不可死守成法。”何况,树各有形.实际是随遇而得.因材施艺者居多。至于诸如主、次,大、小,粗、细.高、低,长、短,远、近,刚、柔,虚、实.疏、密,轻、重,强、弱,动、静,起、伏,聚、散,藏、露,明、暗,曲、直,斜、正,平、奇,巧、拙,枯、荣等对比手法,以及对如何协调呼应、和谐统一.如何体现意境、风格以“发其神秀.穷其奥妙,夺其造化”等诸多深层次的美学问题的探讨,远非一篇短文能说清楚的,本文不宜细述。自然力造成的桩头,很难十全十美,选桩者还得面对具体素材来权衡优劣,灵活取舍.切勿求全,多考虑弥补措施为宜。盆景为立体艺术,树桩的观赏面多多益善,四面有景更佳。野外挖掘的树桩、因根系损伤减少,其吸收养分能力大为减弱,树冠枝叶难以保全,栽活后,还得重新蓄枝造型。因此,我们选桩时应着重于桩头基部的形态。桩头基部选准了,主旋律就定了。一般来说,桩头基部的形态较稳定持久,难作大的改变。
⑵ 解释下列词语''盆景'
盆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之一。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为材料,经过艺术创作和园艺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优美景色,达到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同时以景抒怀,表现深远的意境,犹如立体的美丽的缩小版的山水风景区。
盆景的主要材料本身即是自然物,具有天然神韵。其中植物还具有生命特征,能够随着时间推移和季节更替,呈现出不同景色。盆景是一种活艺术品,是自然美和艺术美有机结合。
盆景是呈现于盆器中的风景或园林花木景观的艺术缩制品。多以树木、花草、山石、水、土等为素材,经匠心布局、造型处理和精心养护,能在咫尺空间集中体现山川神貌和园林艺术之美,成为富有诗情画意的案头清供和园林装饰,常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起源发展
盆景源于中国。1972年在陕西乾陵发掘的唐代章怀太子墓(建于706年)甬道东壁绘有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画,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盆景实录。宋代盆景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当时的著名文士如王十朋、陆游、苏东坡等,都对盆景作过细致的描述和赞美。元代高僧韫上人制作小型盆景,取法自然,称“些子景”。明清时代盆景更加兴盛,已有许多关于盆景的著述问世。“盆景”一词,最早即见于明代屠隆所著的《考盘余事》。20世纪50年代以后,盆景制作在公共园林、苗圃和民间家庭有了很大的普及,并成立了盆景协会,经常举办盆景园和盆景艺术展览等。
日本的树桩盆景由中国传入,称“盆栽”。14世纪绘画中已有出现。1909年,日本盆栽通过伦敦的一次展览会而传到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始在欧美流行,并音译为“bonsai”。现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都有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协会。1980年在日本大阪召开了世界第一届盆景大会,同时举行了世界盆景展览。西安花卉盆景公司成立于2011年11月,面积1280亩,注册资金2000万元,员工39人,其中高级园艺师5人,中级技术人员15人。集园林种植、绿化设计、园林施工为一体的综合花卉种植企业。公司位于蓝田县城北环路中段路北,南临霸河、北临县委县政府。这里气候适宜、雨量充沛、鸟语花香,具有得天独厚的花卉盆景苗木栽培资源。
公司按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式建立了一个1千亩的名优花木生产种植基地,主要品种有:大规格朴树、国槐、皂角树、柿树、桂花、白皮松、北美海棠、法桐、青竹、紫薇、木瓜、红叶桃、榆叶梅、七叶树、大叶女贞、辛夷、红黄玉兰、垂柳、金丝柳速生柳、等多个品种,形成了规模化、市场化的布局。公司本着以诚信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的经营理念,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种植、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格局,计划用3至5年时间,把公司打造成为鄢陵县花卉苗木、旅游、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名优产业基地,成为鄢陵县的一个靓点。
鄢陵花卉种植历史悠久,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明确提出了保护生态平衡、恢复植被、绿化环保、美化环境等一系列措施,使我们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公司期盼与社会各界人士携手共同打造一个生态环保、休闲旅游、花卉苗木一体化的生态园区。
类别制作
盆景一般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前者以树木为主要材料,又可分为观枝、观叶、观果和观花4类;后者较多地应用山石、水、土作材料,以水为主的为水盆景,以土、石为主的为旱盆景,水、土兼有的为水旱盆景。
盆景的规格:树桩盆景按树桩高矮(其中悬崖式按枝干伸展长度),山水盆景按盆的长度,分为特大型(150厘米以上)、大型(80~150厘米)、中型(40~80厘米)、小型(10~40厘米)和微型(10厘米以下)5种。
树桩盆景
多选用枝叶细小、盆栽易成活、生长缓慢、寿命长、根干奇特的树种,兼有艳丽花果者尤佳。现已被用作树桩景树的约有160种,除通过人工繁殖外,常从山林野地掘取经多年樵砍后留下的老干树桩培养。树桩盆景千姿百态,可归纳为直干、斜干、曲干、卧干、悬崖、枯干、连根、附石、丛林等形式。培养土以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又能保肥的为最佳。盆景的制作有以修剪为主的整形法和用金属丝或棕丝扎缚枝干弯曲成一定形状、再经逐年细致修剪成型等方法,并有不同的地方风格。
树桩盆景成型后须精心养护。其中,修剪是促进或控制树桩生长,使之保持一定姿态的重要措施。凡枝叶成片,层次分明的树桩,要经常疏剪或短截,以控制扰乱姿形的枝条。松类可摘去全部或部分主芽,使梢变短。阔叶树类的修剪,因树种及开花结实习性而有不同。施肥不宜过多,但需勤施,以保持植株叶茂花繁,健壮而不徒长。花、果树桩需肥较大,且须增施磷、钾肥。浇水量依气候、树种、物候期及盆的质地不同而异,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对产自高山的松柏、杜鹃等还需经常行叶面喷水。视盆景规格大小隔1~5年换盆一次。换盆时须除去部分旧土,剪去周围及底部的一些老根,加入新培养土,重新种植。此外,还须采取防治病虫害和防寒、遮荫等养护措施。
山水盆景
须事先选定主题,并精心设计,根据主题选石、加工,也可因石制宜,随类敷采。山石材料有松石(石质松软)和硬石(石质坚硬)两类。松质石料可用特制的锤在石上琢出沟壑、洞穴、峰峦、岗岭;硬质石料则用切割、锯、截等法达到去芜存精的目的,不足之处可通过拼接胶合来弥补。在石上留有种植穴,便于栽植草木。盆中景物布局须主次分明,层次丰富,有变化而不杂乱。同一盆中宜石种相同,石色相近,纹理相顺。同时运用近大远小、低大高小、近实远虚的透视原理,配以大小相宜的草木、亭桥、鸟兽、人物等,用浅盆衬托,达到小中见大、咫尺千里的艺术效果。
艺术流派
盆器和几架
树(或石)、盆和几架,是盆景艺术的三要素,缺一不可。盆器的质地、形状各异。树桩盆景多用紫砂盆和彩陶盆,形状不拘;山水盆景多用大理石、汉白玉、矾石或陶制的浅口盆,以长方形和椭圆形为多。几架多用红木、楠木、柚木、紫檀、黄杨等名贵硬质木材制成,也可用竹或天然树根加工。中国几架的传统形式可分明式和清式两类:明式造型古雅,结构简洁,线条刚劲;清式雕缕刻花,结构精致,线条复杂多变,各具特色。
题名与陈列
给盆景以恰当而富有诗意的题名,可画龙点晴,引人入胜。中国的诗词、典故和成语,常是产生盆景题名的重要源泉。为了使盆景在短距离、小空间中达到较好的观赏效果,放置的高度以适于平视为宜,或略低于视平线。如要给人以高耸入云的感觉,或系悬崖式盆景,位置可适当提高。背景色彩宜简洁淡雅,并与盆景有所对比和烘托、搭配。盆景陈设要与环境协调。如中式古建筑厅堂中多对称陈放,格局整齐严谨;现代公共建筑和家庭中则应与室内装饰相配合,因地制宜。盆景展览时的展品陈列讲究整体艺术效果,要高低起伏,前后错落,疏密有致,重点突出。长期展出的盆景园还要注意盆景植物生长的条件和养护管理。
风格流派
岭南盆景
包括广东、广西地区的盆景,而以广州盆景为代表。由于岭南气候温暖,古树葱茏,树种多选用榆、雀梅藤(Sageretiaspp.)、榕树、九里香(Murrayapa-niculata和福建茶(基及树,Carmonamicrophylla)等为盆景树种,并创造了“截干蓄枝”为主的制作法,先对树桩截顶,以促枝叶生长,又经反复修剪,而形成干老枝繁的特色,体现出挺拔自然或飘逸豪放的风格。
川派盆景
以成都盆景为代表,包括重庆等地盆景。树种多为瓶兰(Diospyrossp.)贴梗海棠、罗汉松、银杏、竹、梅等。树桩盆景以蟠扎技艺见长,并着重悬根露爪、盘根错节的造型。又可分传统规则式和改良自然式两类。前者用棕丝扎缚曲枝,后者以苍古雄奇取胜。
海派盆景
即上海盆景。是在博采各家之长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独特风格。树种多样,而以松柏类为主;制作多用金属丝缚绕整形和逐年细致修剪的方法,苍劲自然。其中,近年发展的微型盆景尤别具情趣。其他尚有苏州、常熟等地的苏派盆景,老干蟠枝,清秀古雅;扬州、泰州等地的扬派盆景,严整平稳、层次分明;歙县等地的徽派盆景,多用梅桩扎制,树干左右弯如游龙,均各具特色,曲尽其妙。
组成要素
盆景是由景、盆、几(架)三个要素组成的。此三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的统一整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景、盆、几(架)三位一体。“景”在盆景中为主体部分,盆、几为从属部分。即一盆好的盆景,景、盆、几要相互配合默契、主次分明,注意避免把欣赏者的注意力引导到“盆”或“几(架)”上来。盆、几(架)无论在形状、体积、色彩等方面与景的关系要处理得协调、自然。要保持主客关系,这就是常说的:一景二盆三几(架)的原因。
大类流派
五大流派为:五大流派:岭南派、川派、扬派、苏派、海派;其它流派:徽派、浙派、闽派、桂派、京派、香港、台湾、鲁新派。
两大类为: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这两大类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随着盆景艺术的不断创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丰富,我国盆景的新类别也在逐步产生。现在可分为下列七大类:
第一类,树木盆景:以树木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鸟兽等作陪衬,通过攀扎、修剪、整形等技术加工和园艺栽培,在盆中表现旷野巨木或葱茂的森林景象者,统称为树木盆景。由于树木盆景的材料常从山野旷地采掘而来,所以树木盆景习惯上又称为树桩盆景。
第二类,山水盆景:以各种山石为主题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为范本,经过精选和切截、雕凿、拼接等技术加工,布置于浅口盆中,展现悬崖绝壁、险峰丘壑、翠峦碧涧等各种山水景象者,统称为山水盆景,又称山石盆景。
第三类,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为材料,通过加工、布局,采用山石隔开水土的方法,在浅口盆中表现自然界那种水面、旱地、树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种景观盆景。
第四类,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为主要材料,经过一定的修饰加工,适当配置山石和点缀配件,在盆中表现自然界优美的花草景色的,称为花草盆景。
第五类,微型盆景:一般树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长不超过10厘米的这些盆景,称为微型盆景。
第六类,挂壁盆景:挂壁盆景是将一般盆景与贝雕、挂屏等工艺品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创新形式。挂壁盆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山石为主体,称为山水挂壁盆景;另一类以花木为主体,称为花木挂壁盆景。
第七类,异型盆景:异型盆景是指将植物种在特殊的器皿里,并作精心养护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种别有情趣的盆景。
造型章法
章法原是指写文章所运用的起承转合的手法,尔后演绎为书画金石的结构布局。在中国盆景中章法用来处理结构之间的照顾,呼应,曲直,疏密,聚散,形势,刚柔,巧拙,粗细,轻重,增减,反复,争让,穿插,掩映,离合,变形,写实与留白,光洁与残损等关系。
将之分为大章法和小章法来说。在中国盆景艺术的应用中,“大章法”可以说是整个作品的“布白”,为什么这里不用围棋中“布局”这个词,而用书画中“布白”的说法呢?我们常说“盆景是立体的画”。盎尺之盆,竟尺之树,可藏天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盆景一道是古文人遣兴的小玩意,可小玩意有大文章。老子云:不出户牖而知天下。古盆景一道就是天人合一之道。一盆之景,以抒胸臆。这盎尺之盆就是画纸,竟尺之树就是笔墨。古人论画有“计白当黑”的说法,这树是笔墨,盆中虚空处就是留白。如何处理这笔墨和留白的关系当然应该叫做“布白”。
中国盆景中树与盆的关系;树的栽植位置;配盆配几的大小,色泽,式样,质地;铺苔,置石,缀草,安放摆件等属于“大章法”的范畴。
中国盆景中景树的根与杆的关系;杆与枝的关系;枝与枝的关系;枝与叶的关系;整树与花果的关系称作“小章法”。昔董其昌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中国书画与中国盆景一义相承。
专论“小章法”,小章法明白了,大章法也就通达了,这两种说法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事。
凡作景树,须大枝与大枝间顾盼呼应(多干树作大枝解),小枝于大枝间随势而安,前枝后枝递相映带,左枝右枝伸缩挪让。如是自能神完气畅,精妙和谐,产生“枝里精生,叶间气润”的效果,有精气尔后神生。
整树不论布枝大小多少,须一气以贯之。所表现的轻重,虚实,疏密等的关系各得其宜,做到轻中含重,重中寓轻,轻重相衡;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生;疏中知密,密中显疏,疏密相形。如古之名将排兵布阵,首尾相应,奇正相生,进退有法,聚散合度,令行禁止,和谐统一。而又在和谐中生变化,形聚而不塞,势放而不乱。牝牡其相衔,脉络其相注。老子《道德经》所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就是阴阳,所以说“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的关系就是对比而统一。阴阳的理论是中国一切传统学科的奠基理论。也是中国独有的,属于中国盆景造型总的指导理论。在这样的指导理论下做出来的中国盆景无论大小,长短,远近,皆骨肉匀停,生机勃勃,壮不痴肥,瘦不残废。宛若天成,不假人工。
常见盆景的功效
1、滴水观音
滴水观音——有清除空气灰尘的功效。(温馨提示:滴水观音茎内的白色汁液有毒,滴下的水也是有毒的,误碰或误食其汁液,就会引起咽部和口部的不适,胃里有灼痛感。应当特别注意防止幼儿误食。但是滴水观音并不属于致癌植物。)
2、非洲茉莉
非洲茉莉---产生的挥发性油类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可使人放松、有利于睡眠,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3、白掌
白掌——抑制人体呼出的废气,如氨气和丙酮。同时它也可以过滤空气中的苯、三氯乙烯和甲醛。它的高蒸发速度可以防止鼻粘膜干燥,使患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4、银皇后
银皇后——以它独特的空气净化能力著称: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越高,它越能发挥其净化能力!因此它非常适合通风条件不佳的阴暗房间。
5、铁线蕨
铁线蕨——每小时能吸收大约20微克的甲醛,因此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生物"净化器"。成天与油漆、涂料打交道者,或者身边有喜好吸烟的人,应该在工作场所放至少一盆蕨类植物。另外,它还可以抑制电脑显示器和打印机中释放的二甲苯和甲苯。
6、鸭脚木
鸭脚木——给吸烟家庭带来新鲜的空气。叶片可以从烟雾弥漫的空气中吸收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并通过光合作用将之转换为无害的植物自有的物质。另外,它每小时能把甲醛浓度降低大约9毫克。
7、吊兰
吊兰——能吸收空气中95%的一氧化碳和85%的甲醛.
吊兰能在微弱的光线下进行光合作用,吊兰能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一盆吊兰在8~10平米的房间就相当于一个空气净化器。一般在房间内养1~2盆吊兰,能在24小时释放出氧气,同时吸收空气中的甲醛,苯乙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致癌物质.吊兰对某些有害物质的吸收力特别强,比如空气中混合的一氧化碳和甲醛分别能达到95%和85%.吊兰还能分解苯,吸收香烟烟雾中的尼古丁等比较稳定的有害物质。所以吊兰又被称为室内空气的绿色净化器.
8、芦荟
芦荟——1盆芦荟相当于九台生物空气清洁器。盆栽芦荟有空气净化专家的美誉。一盆芦荟就等于九台生物空气清洁器,可吸收甲醛,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尤其对甲醛吸收特别强.在4小时光照条件下。一盆芦荟可消除一平方米空气中90%的甲醛,还能杀灭空气中的有害微生物,并能吸附灰尘,对净化居室环境有很大作用。当室内有害空气过高时芦荟的叶片就会出现斑点.这就是求援信号。只要在室内再增加几盆芦荟.室内空气质量又会趋于正常。
⑶ 盆景中珍珠岩的作用
园艺专用膨胀珍珠岩
一★产品介绍
◎园艺园林绿化珍珠岩版(园艺绿化用膨胀珍珠岩)大颗粒,是经珍权珠岩精筛选分离而成,其颗粒达到3-5mm。其颗粒内部是蜂窝状结构,无毒、无味、不腐,不燃,耐酸碱。用于农业,园林,花卉上,保肥,保水,无菌,透气性好。
二★产品特点
◎饱和吸水时重量450-600kg/m3 (一般土壤约1800 kg/m3),有效解决了建筑结构的荷载问题。
◎透水系数为200mm/hr,可有效避免淤积危害。
◎有效含水率高达45%,可有效截流雨水。
◎100%纯无机栽培基质,理化指标稳定,植物长久栽培无需换土。
◎产品的多孔性极大促进了植物的虚根系生长和发育,对树木有着极好的固定作用,同时克服了树木主根对建筑结构的破坏。
◎洁净无异味、施工简便、方便养护。
三★应用范围
◎可广泛用于城市绿化、园艺苗圃、草坪建植、大树移栽、屋顶花园、地下停车场、生态道桥、阳光大厅、庭院盆栽、动动场及盐碱地改良等绿化项目建设,并适宜无土栽培高档花木和无公害经济植物,是生态园艺栽培的上好植料。
⑷ 求助:绿色盆景百科
盆景
网络名片
盆景是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盆景源于中国,盆景一般有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盆景是由景、盆、几(架)三个要素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人们把盆景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
目录
简介
起源发展
类别制作树桩盆景
山水盆景
艺术流派盆器和几架
题名与陈列
风格流派岭南盆景
川派盆景
海派盆景
组成要素
大类流派
造型章法
十忌十宜十忌
十宜
设计效果分析树材
应图养护
少走弯路
结合草图
树桩制作鉴别树形优劣
构图
选干
整根
整枝
培植
文学作品:盆景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作品赏析
简介
起源发展
类别制作 树桩盆景
山水盆景
艺术流派 盆器和几架
题名与陈列
风格流派 岭南盆景
川派盆景
海派盆景
组成要素
大类流派
造型章法
十忌十宜
十忌 十宜设计效果
分析树材 应图养护 少走弯路 结合草图树桩制作
鉴别树形优劣 构图 选干 整根 整枝 培植文学作品:盆景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作品赏析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盆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之一。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为材料,经过艺 盆景
术创作和园艺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优美景色,达到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同时以景抒怀,表现深远的意境,犹如立体的山水画。 盆景的主要材料本身即是自然物,具有天然神韵。其中植物还具有生命特征,能够随着时间推移和季节更替,呈现出不同景色。盆景是一种活艺术品,是自然美和艺术美有机结合。 盆景是呈现于盆器中的风景或园林花木景观的艺术缩制品。多以树木、花草、山石、水、土等为素材,经匠心布局、造型处理和精心养护,能在咫尺空间集中体现山川神貌和园林艺术之美,成为富有诗情画意的案头清供和园林装饰,常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编辑本段起源发展
盆景源于中国。1972年在陕西乾陵发掘的唐代章怀太子墓 (建于706年) 盆景
甬道东壁绘有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画,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盆景实录。宋代盆景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当时的著名文士如王十朋、陆游、苏东坡等,都对盆景作过细致的描述和赞美。元代高僧韫上人制作小型盆景,取法自然,称“些子景”。明清时代盆景更加兴盛,已有许多关于盆景的著述问世。“盆景”一词,最早即见于明代屠隆所著的《考盘余事》 。20世纪50年代以后,盆景制作在公共园林、苗圃和民间家庭有了很大的普及,并成立了盆景协会,经常举办盆景园和盆景艺术展览等。 日本的树桩盆景由中国传入,称“盆栽”。14世纪绘画中已有出现。1909年,日本盆栽通过伦敦的一次展览会而传到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始在欧美流行,并音译为“bonsai”。现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都有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协会。1980年在日本大阪召开了世界第一届盆景大会,同时举行了世界盆景展览。
编辑本段类别制作
盆景一般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前者以树木为主要材料,又可分为观形、观叶、观果和观花 4类;后者较多地应用山石、水、土作材料,以水为主的为水盆景,以土、 盆景
石为主的为旱盆景,水、土兼有的为水旱盆景。盆景的规格:树桩盆景按树桩高矮(其中悬崖式按枝干伸展长度),山水盆景按盆的长度,分为特大型(150厘米以上)、大型(80~150厘米)、中型(40~80厘米)、小型(10~40厘米)和微型(10厘米以下)5种。
树桩盆景
多选用枝叶细小、盆栽易成活、生长缓慢、寿命长、根干奇特的树种,兼有艳丽花果者尤佳。现已被用作树桩景树的约有 160种,除通过人工繁殖外,常从山林野地掘取经多年樵砍后留下的老干树桩培养。树桩盆景千姿百态,可归纳为直干、斜干、曲干、卧干、悬崖、枯干、连根、附石、丛林等形式。培养土以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又能保肥的为最佳。盆景的制作有以修剪为主的整形法和用金属丝或棕丝扎缚枝 盆景
干弯曲成一定形状、再经逐年细致修剪成型等方法,并有不同的地方风格。 树桩盆景成型后须精心养护。其中,修剪是促进或控制树桩生长,使之保持一定姿态的重要措施。凡枝叶成片,层次分明的树桩,要经常疏剪或短截,以控制扰乱姿形的枝条。松类可摘去全部或部分主芽,使梢变短。阔叶树类的修剪,因树种及开花结实习性而有不同。施肥不宜过多,但需勤施,以保持植株叶茂花繁,健壮而不徒长。花、果树桩需肥较大,且须增施磷、钾肥。浇水量依气候、树种、物候期及盆的质地不同而异,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对产自高山的松柏、杜鹃等还需经常行叶面喷水。视盆景规格大小隔1~5年换盆一次。换盆时须除去部分旧土,剪去周围及底部的一些老根,加入新培养土,重新种植。此外,还须采取防治病虫害和防寒、遮荫等养护措施。
山水盆景
须事先选定主题,并精心设计,根据主题选石、加工;也可因石制宜,随类敷采。山石材料有松石(石质松软)和硬石(石质坚硬)两类。松质石料可用特制的锤在石上琢出沟壑、洞穴、峰峦、岗岭;硬质石料则用切割、锯、截等法达到去芜存精的目的,不足之处可通过拼接胶合来弥补。在石上留有种植穴,便于栽植草木。盆中景物布局须主次分明,层次丰富,有变化而不杂乱。同一盆中宜石种相同,石色相近,纹理相顺。同时运用近大远小、低大高小、近实远虚的透视原理,配以大小相宜的草木、亭桥、鸟兽、人物等,用浅盆衬托,达到小中见大、咫尺千里的艺术效果。
编辑本段艺术流派
盆器和几架
树(或石)、盆和几架,是盆景艺术的三要素,缺一不可。盆器的质地、 盆景
形状各异。树桩盆景多用紫砂盆和彩陶盆,形状不拘;山水盆景多用大理石、汉白玉、矾石或陶制的浅口盆,以长方形和椭圆形为多。几架多用红木、楠木、柚木、紫檀、黄杨等名贵硬质木材制成,也可用竹或天然树根加工。中国几架的传统形式可分明式和清式两类:明式造型古雅,结构简洁,线条刚劲;清式雕缕刻花,结构精致,线条复杂多变,各具特色。
题名与陈列
给盆景以恰当而富有诗意的题名,可画龙点晴,引人入胜。中国的诗词、典故和成语,常是产生盆 景题名的重要源泉。为了使盆景在短距离、小空间中达到较好的观赏效果,放置的高度以适于平视为宜,或略低于视平线。如要给人以高耸入云的感觉,或系悬崖式盆景,位置可适当提高。背景色彩宜简洁淡雅,并与盆景有所对比和烘托、搭配。盆景陈设要与环境协调。如中式古建筑厅堂中多对称陈放,格局整齐严谨;现代公共建筑和家庭中则应与室内装饰相配合,因地制宜。盆景展览时的展品陈列讲究整体艺术效果,要高低起伏,前后错落,疏密有致,重点突出。长期展出的盆景园还要注意盆景植物生长的条件和养护管理。
编辑本段风格流派
岭南盆景
包括广东、广西地区的盆景,而以广州盆景为代表。由于岭南气候温暖,古树葱茏,树种多选用榆、雀梅藤(Sageretia spp.)、榕树、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和福建茶(基及树,Carmo 盆景
na microphylla)等为盆景树种,并创造了“截干蓄枝”为主的制作法,先对树桩截顶,以促枝叶生长,又经反复修剪,而形成干老枝繁的特色,体现出挺拔自然或飘逸豪放的风格。
川派盆景
以成都盆景为代表,包括重庆等地盆景。树种多为瓶兰(Diospyros sp.)贴梗海棠、罗汉松、 银杏、 盆景 竹、梅等。树桩盆景以蟠扎技艺见长,并着重悬根露爪、盘根错节的造型。又可分传统规则式和改良自然式两类。前者用棕丝扎缚曲枝,后者以苍古雄奇取胜。
海派盆景
即上海盆景。是在博采各家之长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独特风格。树种多样,而以松柏类为主;制作多用金属丝缚绕整形和逐年细致修剪的方法,苍劲自然。其中,近年发展的微型盆景尤别具情趣。 其他尚有苏州、常熟等地的苏派盆景,老干蟠枝,清秀古雅;扬州、泰州等地的扬派盆景,严整平稳、层次分明;歙县等地的徽派盆景,多用梅桩扎制,树干左右弯如游龙,均各具特色,曲尽其妙。
编辑本段组成要素
盆景是由景、盆、几(架)三个要素组成的。此三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的统一整体。也就是 通常所说的景、盆、几(架)三位一体。“景”在盆景中为主体部分,盆、几为从属部分。即一盆好的盆景,景、盆、几要相互配合默契、主次分明,注意避免把欣赏者的注意力引导到“盆”或“几(架)”上来。盆、几(架)无论在形状、体积、色彩等方面与景的关系要处理得协调、自然。要保持主客关系,这就是常说的:一景二盆三几(架)的原因。不同造型的盆景(20张)
编辑本段大类流派
五大流派为:五大流派:岭南派、川派、扬派、苏派、海派;其它流派:徽派、浙派、闽派、桂派、京派、香港、台湾、鲁新派。 盆景
两大类为: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这两大类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随着盆景艺术的不断创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丰富,我国盆景的新类别也在逐步产生。现在可分为下列七大类: 第一类,树木盆景:以树木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鸟兽等作陪衬,通过攀扎、修剪、整形等技术加工和园艺栽培,在盆中表现旷野巨木或葱茂的森林景象者,统称为树木盆景。由于树木盆景的材料常从山野旷地采掘而来,所以树木盆景习惯上又称为树桩盆景。 第二类,山水盆景:以各种山石为主题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为范本,经过精选和切截、雕凿、拼接等技术加工,布置于浅口盆中,展现悬崖绝壁、险峰丘壑、翠峦碧涧等各种山水景象者,统称为山水盆景,又称山石盆景。 第三类,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为材料,通过加工、布局,采用山石隔开水土的方法,在浅口盆中表现自然界那种水面、旱地、树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种景观盆景。 第四类,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为主要材料,经过一定的修饰加工,适当配置山石和点缀配件,在盆中表现自然界优美的花草景色的,称为花草盆景。 第五类,微型盆景:一般树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长不超过10厘米的这些盆景,称为微型盆景。 第六类,挂壁盆景:挂壁盆景是将一般盆景与贝雕、挂屏等工艺品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创新形式。挂壁盆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山石为主体,称为山水挂壁盆景;另一类以花木为主体,称为花木挂壁盆景。 第七类,异型盆景:异型盆景是指将植物种在特殊的器皿里,并作精心养护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种别有情趣的盆景。
编辑本段造型章法
章法原是指写文章所运用的起承转合的手法,尔后演绎为书画金石的结构布局。在中国盆景中章法用来处理结构之间的照顾,呼应,曲直,疏密,聚散,形势,刚柔,巧拙,粗细,轻重,增减,反复,争让,穿插,掩映,离合,变形,写实与留白,光洁与残损等关系。 盆景
将之分为大章法和小章法来说。在中国盆景艺术的应用中,“大章法”可以说是整个作品的“布白”,为什么这里不用围棋中“布局”这个词,而用书画中“布白”的说法呢?我们常说“盆景是立体的画”。盎尺之盆,竟尺之树,可藏天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盆景一道是古文人遣兴的小玩意,可小玩意有大文章。老子云:不出户牖而知天下。古盆景一道就是天人合一之道。一盆之景,以抒胸臆。这盎尺之盆就是画纸,竟尺之树就是笔墨。古人论画有“计白当黑”的说法,这树是笔墨,盆中虚空处就是留白。如何处理这笔墨和留白的关系当然应该叫做“布白”。 中国盆景中树与盆的关系;树的栽植位置;配盆配几的大小,色泽,式样,质地;铺苔,置石,缀草,安放摆件等属于“大章法”的范畴。 中国盆景中景树的根与杆的关系;杆与枝的关系;枝与枝的关系;枝与叶的关系;整树与花果的关系称作“小章法”。昔董其昌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 ,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序》 ,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中国书画与中国盆景一义相承。 专论“小章法”,小章法明白了,大章法也就通达了,这两种说法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事。 凡作景树,须大枝与大枝间顾盼呼应(多干树作大枝解),小枝于大枝间随势而安,前枝后枝递相映带,左枝右枝伸缩挪让。如是自能神完气畅,精妙和谐,产生“枝里精生,叶间气润”的效果,有精气尔后神生。 整树不论布枝大小多少,须一气以贯之。所表现的轻重,虚实,疏密等的关系各得其宜,做到轻中含重,重中寓轻,轻重相衡;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生;疏中知密,密中显疏,疏密相形。如古之名将排兵布阵,首尾相应,奇正相生,进退有法,聚散合度,令行禁止,和谐统一。而又在和谐中生变化,形聚而不塞,势放而不乱。牝牡其相衔,脉络其相注。老子《道德经》所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就是阴阳,所以说“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的关系就是对比而统一。阴阳的理论是中国一切传统学科的奠基理论。也是中国独有的,属于中国盆景造型总的指导理论。在这样的指导理论下做出来的中国盆景无论大小,长短,远近,皆骨肉匀停,生机勃勃,壮不痴肥,瘦不残废。宛若天成,不假人工。
编辑本段十忌十宜
十忌
1.朴健直杆树用枝忌刻板; 2.柔美曲杆树用枝忌油滑; 3.清疏树式忌散漫; 盆景
4.浓密树式忌杂乱; 5.俏巧树式忌纤媚; 6.古拙树式忌狂怪; 7.文人瘦忌单薄; 8.壮矮肥忌臃肿; 9.枝型转折忌露角; 10.起枝和枝脉的收尾忌尖而锐。
十宜
1.枝多而茂盛的树布枝当安详; 2.枝少而清秀的树布枝当沉着; 3.硬枝劲树宜丰满(刚中柔); 盆景
4.曲枝柔杆宜挺劲(柔里刚); 5.树上单枝无所依者挺而略带濡涩; 6.有相同的或近似的枝宜紧凑而排列得有参差; 7.转折多变的枝宜灵活; 8.变化不多的横枝或脊枝宜浑厚; 9.爱用瘦枝型的要用得秀劲; 10.爱用壮枝的要用得质朴。
编辑本段设计效果
盆景设计效果图,就是对树胚将来成型的面貌做个预测图。 笔者看国外的盆栽爱好者常对自己的桩材进行理性的分析,然后手工绘制或电脑合成,根据树型的特点和树的动势做出相对应的调整,做出几幅甚至十几幅的效果图来,最后根据最佳效果图做出定向培植与加工。作为玩盆景艺术的人是有必要掌握效果图的绘制,笔者自己就经常对自己手头的树桩进行绘制,几年下来,有所收获,与大家分享。
分析树材
对于将来要加工制作的树胚要眼观四方,选择最佳的一面,是该树材优点最大发挥,缺点最小暴露的一面。大多山采的树胚有这样或那样不尽人意的地方,这要求在初胚植入土 盆景
壤之前,做一定的裁剪,杂木好些,像松柏一旦截坏就非常遗憾了,尤其对于一些不可多得的素材来说,所以此时将大脑中的构想绘制简单的草图,在有朋友交流的情况下,面对图纸,针对桩材,讨论结果,将生胚裁剪做到最理想化的东西。
应图养护
生胚在一年培植成活后,芽点出枝点到位的情况下,有目的有定向的培养需要的枝托,在对应图纸的同时,养护者心中应该明白设计效果图上的出枝前后以及空间关系,图片是二维空间的,盆景艺术是三维空间的,尽可能在绘图时做出明暗处理,拉开树木的空间关系,主次,穿插,前后等要素,可以在相对应位置画上箭头,标上说明文字,自己也好,别人也好,拿起图来一目了然。
少走弯路
第一种是有不少盆景爱好者由于当时对桩材难以选择判断,脑中无明确的走向,常导致几年后反工重来,第二种是初学者,见任何材料都采挖或花钱购买,几年后,金钱花出不说,落个废桩一堆,时间白白的消耗,虽然说学习花时间金钱买经验,但个人认为可以减少其中的环节。笔者提高自己的认识有几种办法,其中有一条就是绘制效果图,在大量的绘制情况下,知道桩材自身的优劣,盆景美与不美在什么地方,平庸与大雅的差别。
结合草图
设计最终展出效果图。由于展出需要盆与几架的配合,对盆景爱好者提高和使用适当的盆与几架有一定的认识与思考余地,高耸,空旷,雄奇,儒雅,平淡等种种树自身气质在配盆用几架不妥当的情况下,会大大削弱作品的美感和艺术上的感染力。另外,除盆与几架之外,还应有一些配件,例如挂轴山石等,在物品的组合上,体现出盆景的自然美与意境美的。以下是笔者设计的几张效果图,作抛砖引玉用。
编辑本段树桩制作
树桩盆景的主要材料是树木,而关键是要选择适合制作意图的树形。首先要懂得鉴别哪些是优良的树形,哪些是不良的树形。因为生长在荒山野岭的各种树木,由于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形状各异,姿态不一,因而对树桩的头、根、干、枝要全面鉴别,而重点则是头、根、干的选择。如果树形不好,即使花费很大的功夫,也难培养成为艺术精品。因此,在制作岭南盆景的过程中,必须注意鉴别树形、酝酿构图、挑选良干、疏整根系、精心培植,其目的是将树桩特有的妙处表达出来,使制作的盆景,气韵生动,古雅如画,不流于俗。
鉴别树形优劣
(1)优良的树形①对树干的要求。树木的各种形态都出于天然形状,树干应从基部一直往上节节收小,形似竹笋状。最忌中部膨大,失去自然比例。整株树的比例,树的基部 盆景
、树根与树干的造型等要配合得当。如树干挺拔雄伟,是木棉形状,树头就要求有板根或三面露根,不能有偏根。树干是悬崖形的,就要有合方向自然生长的偏根。除单干木棉形外,其他各种树形的干,要选择圆浑而又回旋曲弯,近头部多坑槽的古朴老树。 ②对树根的要求。桩景的树木的基部应三边或四边长根,裸露土面生长,根的大小以一厘米左右的直径为宜,太小缺乏自然美,太大不易生长,树根的走向为向心辐射,成风车形,向各自的方向自然伸展,互不交搭在一起。有这样的树根配合树头、树干,便是上品的树坯。 ③对树头的要求。最好是相连头,各自根,即每株树都有自己的根系,但树与树之间又是同一母体相联结的,这种树头叫丛林式树头,是十分难得的树形。 (2)不良的树形 ①树干隆起、蛇行、死曲。对树桩造型,不管选择的是曲干、直干、斜干、卧干、悬崖干等树形,都以树干为主。树干有三忌:一忌树干中部突然隆起。中部一粗,象肿瘤一样,使 盆景
树形变得臃肿不自然,破坏了整株树干的造型。二忌蛇形树干。树干的姿态,贵在按照树干的不同形态匀称而又自然伸展,而蛇形树干,则是连续左右弯曲,而且弯角粗大,向左右延伸的干却幼小。三忌死曲。树干的弯曲,要顺势而成,曲度不可成直角,如角尖又无长枝,俗称死曲,这种树干生硬呆板,失去自然美,不可采用。 ②树头偏长、过大或无树头。树头是指树干的基部。树木产生偏头现象,是因为树头在生长过程中,受岩石等挤压,造成发育不全,偏斜在一边,摇摇欲坠,很不稳重,这种树头,不能选用。一般的树头是比树干稍大一些,但头部如果过大,树干幼小,比例失调,形成俗话说的“香鸡笃芋头”的形态,很不雅观,也不能用。绝大多数树木的头部都长得快,较肥大。但有的却长成树干上部粗大,头部瘦小,形成头重脚轻,竖立不稳,即使树干姿态很美,也不能造就成材,故不宜取。 ③树根偏长、回根。树根偏长是指树根集中长在一边,如果长在右边,则右边基部肥大,而左边基部发育不平衡,这种形态的树头,只适宜悬崖形的树干使用,除此之外,其他树形不应选用。树木的根系如果正常生长,是有规律、有秩序伸长的,故树根有的长成“人”字形,有的长成“众”字形,有的四边露蔃。但有的树根,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客观原因的影响,造成根系回转、乱翘、臃肿,完全不符合树木自然形态,失去自然美,不能使用。 ④树枝偏长。树枝聚长在树干的一边,长枝一边的树干必然肥大、膨胀,而空白一面的树干多变成狭窄、偏身,缺乏美感,这种树枝不能采用。
构图
构图是盆栽艺术处理开始,也是整株盆栽定型的关键,要因材料的实形构图。 因为树桩各有不同的本质和形态,它们绝大部分是自然成长的,加工时也要顺其自然,力求简单,不能牵强改造。如果制作木棉型盆景,常以木棉树为仿照蓝本。而岭南地区常见的木棉树,其形状高大刚健、雄伟、挺拔,显示一种轩昂俊逸的气概。如果在制作时,不根据树形的特点,硬要将适合制作木棉型盆景的树坯改造成大树形、飘斜形、蟠曲形盆景,这不但违反了自然规律,而且也制作不出精品来。所以,对于制作树桩盆景,首先要区别树种、判别树形、反复观察、再三琢磨研究,并在画纸上画出蓝图,或在脑海中描绘出大体轮廓,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构思,然后按构思进行裁剪。这样既保持了树的风格,又将特有的妙处表现出来。
选干
树干的大小、斜直、弯曲都各有其妙处,主要是具有自然的美和根部发育健全,凡身有棱节、嶙峋、皱纹和苍老奇特的都可入选。干的高低粗细,应符合盆景的整体比例, 盆景
力求自然和谐。若树干平滑,在长生旺盛期中也可以用刀刻凿树皮,人为地使树干生疤痕,以增古雅之情趣。树干应由基部起至顶端渐次细小,最忌中部膨大,失去自然比例。如系曲干,曲节要自下而上,由疏至密。在选干时,不要忽视枝条在干的位置,如干中带枝爪,并在干中部的上下、前后斜角对生的枝条,都不能全部剪去,而要留下一寸左右为好,以缩短栽培枝爪时间。以后各枝层叠五至七层,裁剪则由长至短,由疏至密,枝在干中以三角形位置安排为好。如果干中所有的枝条过于粗大,与干的比例失调,那就同其他繁杂枝一齐剪去,让干重新发芽后,再行定位。这是选干中不可忽视的。
整根
根是支撑树体、吸取土壤养料的器官。修剪树根时首先要注意保留原有的须根,但对粗根必须裁短,因为树桩成活后,很多须根都是从锯截口处新长出来,如果根过长,就会影响成形的盆树上盆。所以,粗根锯截长短,必须根据树桩的形状来决定。如树桩拟装圆盆的,则四边的粗根相应截短;如拟装长方形盆的,向左或向右伸延的粗根要稍留长。根要露出泥面生长,显示出盘根突出,苍劲老辣。
整枝
整枝,这里介绍的是素材树木造型的方法,与盆树正常管理中的剪枝有所不同。枝条是构成盆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表现盆树主要的姿态。特别是从盆面算起位于树干三分之一的地方长出的枝条,起到左右整株树的形态的作用,对这种枝条必须小心剪裁,不要破坏素材的自然美。总之,培养成形的盆树,枝条的疏密、粗细、长短,枝条间的远近距离必须匀称。如果素材的枝条不符合这种要求,宁可把原有的枝条完全剪去,只剩下一样树干,使它重新发芽,长枝后才按需要剪裁。)*@+gdwh*#)
⑸ 想制作一盆盆景,不知道该怎么制作,制作盆景第一步要做什么
做出好盆景,造型是关键,做出好造型,第一步就是要先做好立意构图。一盆盆景在创作之前,有合适的立意构图,在后续的造型制作上才能少走弯路,加速创作的作品成型。做出好的构思,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创作盆景的最大特征就是要因材施教,根据素材来创作造型。
⑹ 盆景的艺术表现
盆景的艺术表现是具有一定讲究的,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他的艺术美感和价值。
盆景的构图与布局,是对景物的具体安排,是处理盆景画面和立体形式结构的一种艺术创作手法。
盆景的物境与意境都是通过构图和布局来实现的。
盆景构图应具有造型生动、形象和谐的完美结构,在对立统一的原则下处理好盆景中景物之间的各种关系
,运用辩证手法,结合思想情感,使作品达到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
1主次分明
一个盆景创作,首先要确立主体。主体是作品的中心,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在对树木盆景造型时,双干合栽时要使树干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以分清主次。
独干式的树木盆景也有主次之分,主干是树的主体,侧枝为客体,起陪衬主体、完善桩景构图的作用。
山水盆景也有主峰、次峰之分,以主峰为主题,主峰在体量、形态、安放位置上 要 与 次 峰 有 明 显 的 对 比,同 时 二 者 还 要 呼应、统一,表现出完美的艺术形式。
2虚实相应
在盆景艺术创作中,虚与实这对矛盾处理,对盆景构图和意境塑造是至关重要的。实是指有形实物;虚是指空白、虚无。
就盆景来说树木、山石、配件为实,实物之间的空白空间为虚。景物之间的安排只有做到虚实相应、相辅相成,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
3疏密合理
疏与密的合理处理,是表现盆景造型布局的重要手法。
盆景造型对景物的安排要疏密有致、布局自然。
疏不等于无物,密不等于杂乱,疏密安排不能等量平衡,要从视觉效果、艺术效果、审美效果等方面综合考虑,使盆景景物之间疏密自然、和谐、遥相呼应。
4动静相依
在一件盆景中要动、静相依相附,通过适当的对比,突出其动势或静势的塑造,使其形象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达到生动、活泼、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效果。
盆景造型讲究动势的营造,“险绝取势”是常用的方法,但险奇中要求平稳。
例如悬崖式盆景的树干向纵深处倾斜是突出其动势,但其根部应粗重,裸露似鹰爪,加配石等技术手法,
巧妙增加其整体的稳定性,所以动静相依是盆景构图的又一重要手法。
⑺ 盆景的造型章法
章法原是指写文章所运用的起承转合的手法,尔后演绎为书画金石的结构布局。在中国盆景中章法用来处理结构之间的照顾,呼应,曲直,疏密,聚散,形势,刚柔,巧拙,粗细,轻重,增减,反复,争让,穿插,掩映,离合,变形,写实与留白,光洁与残损等关系。
将之分为大章法和小章法来说。在中国盆景艺术的应用中,“大章法”可以说是整个作品的“布白”,为什么这里不用围棋中“布局”这个词,而用书画中“布白”的说法呢?我们常说“盆景是立体的画”。盎尺之盆,竟尺之树,可藏天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盆景一道是古文人遣兴的小玩意,可小玩意有大文章。老子云:不出户牖而知天下。古盆景一道就是天人合一之道。一盆之景,以抒胸臆。这盎尺之盆就是画纸,竟尺之树就是笔墨。古人论画有“计白当黑”的说法,这树是笔墨,盆中虚空处就是留白。如何处理这笔墨和留白的关系当然应该叫做“布白”。
中国盆景中树与盆的关系;树的栽植位置;配盆配几的大小,色泽,式样,质地;铺苔,置石,缀草,安放摆件等属于“大章法”的范畴。
中国盆景中景树的根与杆的关系;杆与枝的关系;枝与枝的关系;枝与叶的关系;整树与花果的关系称作“小章法”。昔董其昌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中国书画与中国盆景一义相承。
专论“小章法”,小章法明白了,大章法也就通达了,这两种说法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事。
凡作景树,须大枝与大枝间顾盼呼应(多干树作大枝解),小枝于大枝间随势而安,前枝后枝递相映带,左枝右枝伸缩挪让。如是自能神完气畅,精妙和谐,产生“枝里精生,叶间气润”的效果,有精气尔后神生。
整树不论布枝大小多少,须一气以贯之。所表现的轻重,虚实,疏密等的关系各得其宜,做到轻中含重,重中寓轻,轻重相衡;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生;疏中知密,密中显疏,疏密相形。如古之名将排兵布阵,首尾相应,奇正相生,进退有法,聚散合度,令行禁止,和谐统一。而又在和谐中生变化,形聚而不塞,势放而不乱。牝牡其相衔,脉络其相注。老子《道德经》所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就是阴阳,所以说“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的关系就是对比而统一。阴阳的理论是中国一切传统学科的奠基理论。也是中国独有的,属于中国盆景造型总的指导理论。在这样的指导理论下做出来的中国盆景无论大小,长短,远近,皆骨肉匀停,生机勃勃,壮不痴肥,瘦不残废。宛若天成,不假人工。
⑻ 移栽盆花时花根部的土和虚根的土去掉吗
移栽盆花时花根部的土和虚根的土不要去掉,去除可能会对根造成伤害。
盆栽用土和盆栽基质
盆栽花卉种类繁多,原产地不同、生态类型不同,各种花卉要求用的盆土是不同的。
盆栽是一特殊的小环境,因盆土容量有限,对水、肥等的缓冲能力较差,故盆栽用土要求较严。好的盆栽用土应当疏松、透水和通气性能比较好,同时也要有较强的保水、持肥能力,还要重量较轻,资源丰富。土壤疏松、透气好,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和根际菌类的活动;排水好,不会因积水导致根系腐烂;保水好,持肥能力强,可保证经常有充足的水分和肥料供花卉生长发育需要。重量轻,便于运输和管理,是近年来商品花卉发展后提出的新课题。
1 .腐叶土
由阔叶树的落叶堆积腐熟而成。在阔叶林下自然堆积的腐叶土也属这一类土壤。其中以山毛榉和各种栎树的落叶形成的腐叶土比较好。秋季将森林、行道树和园林中的各种落叶收集起来,拌以少量的粪肥和水,堆积成高1米,宽2.0~2. 5米,长数米的长方形堆。为防止风吹,可在表面盖一层园土。每年翻动3次左右,使堆内比较疏松透气,有利于好气性菌类活动。不可过于潮湿,否则透气不好,造成嫌气菌类发酵,养分散失严重,影响腐叶土质量。大约经2~3 年的堆积,春季用粗筛筛去粗大未腐烂的枝叶,经蒸气消毒后便可使用。筛出的粗大枝叶仍可继续堆积发酵,以后再用。
若离林区比较近,可以到阔叶树山林中靠近沟谷底部收集腐叶土。去掉表层尚未腐烂的落叶,挖取已经变成褐色、手抓成粉末状又比较松软的一层。通常只有10~20 厘米厚。再向下面含砂石和土壤母质比较多,质量则不太好。
腐叶土含有大量的有机质,疏松、透气和透水性能好, 保水持肥能力强, 质轻,是优良的传统盆栽用土。适合于栽种多数常见的盆栽花卉。如各种秋海棠、仙客来、大岩桐,多种天南星科观叶植物,多种地生兰花,多种观赏蕨类植物等。
2.堆肥土
又称腐殖土,农林园艺上的各种植物的残枝落叶,各种农作物秸秆,温室、苗圃和城乡各种容易腐烂的垃圾废物等都可作为原料。注意随时搜集,资源极为丰富。选避风及稍荫蔽、地势不太低,不被水冲刷的地方作堆积地。随时收集随时堆积,长年不断。堆积成长条形的堆, 高1.5米,宽2.5米,长度则看原料的多少而定。堆完一条再堆一条,便于腐熟和管理。堆积时要一层层地堆,不要压紧,可加少量废旧的培养土或砂质园土,如能添加部分牛、马粪和少量粪稀更好。通常每年堆一条,翌年再从头开始。堆积三年,每年翻动2~3 次。翻动时将土移至堆后1~2米,重新堆起,把上面和两侧露在外面未腐烂的材料翻到中央。经过三年堆积,即可作为盆栽用土。使用前过筛,将未腐烂的重新放到堆内去腐烂。过筛后的堆肥土需经蒸气消毒,杀灭害虫、虫卵、有害菌类及杂草种子,即可应用。堆肥土稍次于腐叶土,但仍是优良盆栽用土。目前我国城乡堆制堆肥土的资源十分丰富,堆制也比较容易,在未大量开发泥炭资源之前,利用农林园艺的废弃物堆制腐殖土,代替细砂土供盆栽用土是十分可行的。
3.泥炭土
又称草炭、黑土。通常分为两类,即高位泥炭和低位泥炭。
高位泥炭是由泥炭藓、羊胡子草等形成的。主要分布在高寒地区,我国东北及西南高原很多。高位泥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分解程度较差,氮和灰分含量较低,酸度高,氢离子浓度为316~1000纳摩/升(pH6.0~6.5)或更酸。低位泥炭是由低洼处季节性积水或长年积水的地方生长的需要无机盐养分较多的植物如苔草属、芦苇属和冲积下来的各种植物残枝落叶多年积累形成的。我国西南、华中、华北及东北等地有大量分布。一般分解程度较高,酸度较低,灰分含量较高。低位泥炭常因产地不同而品质有较大差异。北京郊区产的草炭土呈中性反应,氢离子浓度常为100纳摩/升(pH7)左右。
目前世界各园艺事业发达的国家,在花卉栽培中,尤其在育苗和盆栽花卉中多以泥炭土为主要盆栽基质。腐叶土、腐殖土等早已成为过去,在商品花卉生产中更是如此。据记载,我国泥炭资源极为丰富,目前只在个别地区有少量开发利用。若能开发利用于花卉、蔬菜生产或直接出口,实为一笔巨大财富。
泥炭土含有大量的有机质,疏松、透气、透水性能好,保水持肥能力强,质地轻,无病虫害孢子和虫卵,是优良的盆栽花卉用土。在农林园艺生产上有广泛的前途。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已使用泥炭土栽培盆花30 余年,效果十分理想。泥炭土在形成过程中,经长期的淋溶,本身的肥力甚少。在配制培养土时可根据需要加进足够的氮磷钾和其他微量元素肥料。泥炭土在加肥后可以单独盆栽,也可以和珍珠岩、蛭石、河沙等配合使用。
4 .砂和细沙土
砂通常是指建筑用的河沙。砂粒不应小于0.1毫米或大于1毫米,平均0.2~0.5毫米,用做盆栽培养土的配制材料比较合适,但作为扦插床的扦插基质,颗粒1~2毫米才比较好用。
细沙土又称沙土、黄沙土、面沙等,是北方花农传统的盆栽花卉用土。北京近效常以黄土岗产的最好。沙土排水较好,资源丰富,各地均可找到。在没有腐叶土、泥炭土时可以作为盆栽用土。但由于颗粒比较细,和腐殖土、泥炭土比较,透气、透水性能差,保水持肥能力甚微,质量又重,不是好的盆栽用土,不宜单独作为盆栽用土,在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步地改用更好的培养土。
5.珍珠岩、蛭石和煤渣
珍珠岩、蛭石和煤渣均可作培养土添加物。可改善盆土的物理性能,使土壤更加疏松、透气、保水。珍珠岩是粉碎的岩浆岩加热至1000℃以上膨胀形成的,具封闭的多孔性结构。质轻,通气好,无营养成分。在使用中容易浮在混合培养土的表面。蛭石是硅酸盐材料,在800~1100℃高温下膨胀而成。分不同型号,建材商店有售。配在培养土中使用容易破碎变致密,使通气和排水性能变差,最好不用作长期盆栽植物的材料。用作扦插床基质,应选颗粒较大的,使用不能超过1年。
煤渣作盆栽基质最好粉碎过筛,去掉1毫米以下的粉末和较大的渣块。最好是2~ 5毫米的粒状物, 和其他盆栽用土配合使用或单独使用。
6.泥炭藓和蕨根
泥炭藓是苔藓类植物,生长在高寒地区潮湿地上。我国东北及西南高原林区有分布。泥炭藓质地十分疏松,有极强的吸水能力。是花卉园艺上常用的栽培材料和包装材料。是观叶植物、凤梨科植物、兰科植物和食虫植物的最好盆栽基质之一,常与蕨根、蛇木屑、树皮块、火山灰等配合使用。蕨根指的是紫萁的根,呈黑褐色,直径1毫米左右。十分耐腐朽,是栽培许多观叶植物,尤其是热带附生类喜阴花卉最常用的盆栽基质。常与苔藓配合使用,效果甚好。我国东北及西南地区资源十分丰富。另外,热带林区中的桫椤茎干和根也属这类材料,常称为蛇木。将其破碎成块或木屑状用来栽植热带附生观叶植物,也是极理想的材料。常常与苔藓类配合使用。既透气、排水良好,又有较强的保湿能力。由于我国热带雨林面积小,国家已把桫椤列为国家级保护植物种类,不可轻易采伐。
7.树皮
主要是栎树皮、松树皮、龙眼树皮和其他较厚而硬的树皮,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能够代替蕨根、苔藓和泥炭,作为附生植物的栽培基质。现在已被作为优良的盆栽基质,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作为森林开发的副产品加工成商品销售。破碎成0.2~2.0厘米的块,按不同直径分筛成数种规格。小颗粒的可以与泥炭等混合,用来栽种一般盆花;大规格的用来栽植附生植物及各种观叶植物。
8.椰糠
是椰子果实加工后的废料。椰子果实外面包有一层很厚的纤维物质,将其加工成椰棕,可做成绳索等物。在加工椰棕的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粉状物,称为椰糠。常常在加工厂周围堆积如山,难于处理,现在将椰糠配一定比例的河沙,作为热带地区栽培盆花,尤其是观叶植物的基质十分理想。因为它颗粒较粗,又有较强的吸水能力,透气和排水比较好,保水和持肥能力也比较强。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腐殖土甚少,解决盆栽基质比较困难,若能以椰糠、珍珠岩、砂、煤灰渣等配成盆栽用土则比较理想。笔者曾多次去海南省考察盆栽花卉,注意到该地区多年来盆栽花卉用土十分不合理,有不少地方使用城市垃圾作盆栽用土,而且没有经过消毒,这样极易传播疾病和虫害,应尽量杜绝。最好能建立起以椰糠、火山灰等当地资源丰富的材料为主的盆栽基质生产线,向各地销售。
⑼ 树木盆景的造型有哪些作用
要通过对树木进行艺术加工才能制作成盆景,使之成为一件顾盼呼应、疏密得当、层次分明、虚实相生,尽可能完美的盆景艺术作品。因此,树木盆景的造型技巧,是弥补树木本身的缺陷和提高盆景艺术审美情趣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盆景艺术造型创作之前,首先必须考虑的是树木造型的总体构思设计。
一件完整的树木盆景作品,要通过精心制作,方得以完成。因此其创作成品不是一朝一夕、一挥而就可以完成的,而是必须经过多年的努力,才能完成。
由于树木材料种类、特性不同,形象各异,姿态万千,这就需要制作者根据树种材料的特点和形态,加以反复观察琢磨,来决定造型式样及其所表达的构思意向,做到“因材制宜、扬长避短”地进行树型基本总体构想,在脑海中绘出蓝图,或在纸上画出设计构图,形成一个较完整的艺术节思路:如“直干式”的挺拔伟岸,“斜干式”的险峻苍茫,“风吹式”的顽强坚毅等。这些景象都是大自然在人脑中直接反映的缩影,制作者的构思正是他的思想与所需造型树木的结合。它要求既合乎自然情理,不能凭空捏造,又要高于自然景象,而不是对自然简单再现,应“师法自然”而又胜于自然。通过对树木细致地观察、分析、研究,取其大要,去其繁杂,根据设计蓝本对原始树木进行剪裁加工,并运用艺术的强化、变形、夸张等技巧,使树木盆景达到虽是人工创作却富有“野趣天成”的艺术美感。
盆景树木的根、干、枝、叶,应该作为主要考虑的构思设计对象。这四个方面的相互配合联系决定了树型总体设计的大方向,也决定了主题意图。同样的斜曲干树木,利用人工技艺,经过根、枝的处理,可做成“斜飘式”(临水式)或“悬崖式”盆景,也可把同样的直干树木,通过攀扎、雕琢技巧,做成“曲干式”或“腐干式”盆景等等。这正是人工造型技巧的主观能动性,根据总体构思设计,进行艺术加工的结果。
⑽ 中国盆景的盆景艺术造型的要领
发布日期:2014-05-17 浏览次数:320
盆景造型耍遵循“从有法到无法”、“从无我到有我”的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提倡“有法无式”,不作繁琐规定。因材因势制宜,交叉综合运用。
1,树木盆景(1)树干取势布局法。“树分四歧,有短有长;势取向背,亦驰亦张”。主干势取向背:向势舒展,背势缩敛。分枝布于四方:收尖结顶,注意穿插。向势力求长枝:强化动势,协调轻重。背势蓄枝转向:欲进先退,欲缩先伸。前枝用于遮掩:丰富层次、斜曲有向。后枝陪衬得体:多位造型,四面景观。分枝布局有序;弛张互用,疏密相间。切忌左右开弓,平板单调,虚实不分。(2)蓄枝造型法。“一枝见波折,两枝分短长,三枝讲聚散,有露也有藏”。各部蓄枝,见机取势,一至三枝,使用不一。结顶为三(一长两短),向势长枝,一短一长。其余为一,亦可为二。层次活泼,过渡自然,枝干造型,可波可折,粗扎细剪,逆扎顺剪;两枝造型、宜分短长(上短下长,外短内长,背短向长,逆短顺长),三枝共存,聚散有序(背势枝短,向势校长;二短枝聚,一长枝散;聚枝偏高,长枝梢低)。分枝布局,有露有藏,露透虚灵,藏显幽探。(3)整体造型法。“主干苍劲,根理健壮,分枝平垂,几见波折。收尖渐变,结顶自然。层次活泼,动势飞扬,以形写意,神采天然”。枝干造型,壮美为佳,不求枯古,但求苍劲;收尖渐变,不落锥形模式;结顶自然,不结成“大屋顶”而富于变化;层次活泼多变,过渡自然,既有节奏,更富韵律;动势飞扬在于表达主题,形随意定,不拘一格,以达到“自然的神韵,活泼的节奏,飞扬的动势,写意的效果。”(4)各式造型法。①直干高耸,分枝平垂,力求俯枝,平中求奇;②斜曲多姿,几见波折,动势飞扬,力求均衡。③悬崖险峻,挂而不卧,三曲有法,险稳结合。④丛林多景,虚实相宜,争让顾盼,协调统一。2、山石盆景(1)整体造型法。因材制宜,按形分类,石质相同,石色相近。石纹相似,脉理相通:加工自然,坡脚完整,布局合理,组合多变,寓意深刻;动势飞扬,树石并茂,神韵天成;(2)各式造型法。①峰状石:高耸雄劲,山势环抱,参差错落,平中求奇;②岩状石:险峻幽深,钟乳悬垂,藏露有法,动静结合;③岭状石:平远清逸,去来自然,奔驰有势,聚散合理;④石状石:体态玲珑,瘦、漏、透、皱,奇而不陋,险稳相依;⑤组合石:多景广设,多式组合,三景一体,三远并用,以峰为主,“十味调和”,乱中求整,组合多变。我认为盆景造型要过好三关:一为栽培关,一为造型关,一为意境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