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植管理制度
首先要了解放盆栽处的大厅.楼梯.缓步台,及过道的夏季最高温,还要了解冬季最高和最低温,及光照的时间和强度.再选购适合本地生长的花卉,但养兰花要视地区.其它人为的浇水等就好办了
⑵ 园林关于种植植物的规范有哪些
为了对城市绿化植物种植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进行控制,提高城市绿化种植成活率,建造城市优美园林景观,节约园林绿化建设资金和资源,突出本土城市园林绿化特色,确保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创建良好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制定本规范。
包括施工前准备,种植材料和播种材料,种植前土壤处理,种植穴、槽的挖掘,苗木运输和假植,苗木种植前的修剪,树木种植,大树移植,行道树种植,水生植物种植,草坪、花卉、地被种植,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绿化工程的附属设施等项目。
作为昆明地区园林绿化施工组织和检查验收时的技术标准。为绿化工程配套的构筑物和市政设施工程,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城市园林绿化植物栽植工程的施工除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绿化栽植工程:树木、花卉、草坪、地被、藤本植物等的植物种植工程。
乔木:主干明显而直立,植株高大的木本植物。
灌木:无明显主干或主干甚短,植株相对低矮的木本植物。
常绿树:终年具有绿叶的树木,包括常绿乔木和常绿灌木。
落叶树:在秋季或者冬季休眠落叶的树木。
藤本植物:茎干细长,不能直立,攀附或垂挂在大树或它物质上生活的植物。
地被:主要指覆盖地面作用的草本或灌木,一般高度为45厘米。
草坪:主要指覆盖地面作用的草本植物,一般以禾本科植物为主。
花卉:指在绿地中开花的各类植物。
垂直绿化:是泛指用攀援植物装饰建筑物外墙和各种围墙的一种立体绿化形式。
种植土:理化性能好,结构疏松、通气,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的土壤。
客土:将栽植地点或种植穴中不适合种植的土壤更换成适合种植的土壤,或掺入某种土壤改善理化性质。
种植土层厚度:植物根系正常发育生长的土壤深度。
种植穴(槽):种植植物挖掘的坑穴。坑穴为圆形或方形称种植穴,长条形的称种植槽。
规则式种植:按规则图形对称配植,或排列整齐成行的种植方式。
自然式种植:株行距不等,采用不对称的自然配植形式。
土球:挖掘苗木时,按一定规格切断根系保留土壤呈圆球状,加以捆扎包装的苗木根部。
裸根苗木:挖掘苗木时根部不带土或带宿土(即起苗后轻抖根系保留的土壤)。
假植:苗木不能及时种植时,将苗木根系用湿润土壤临时性填埋的措施。
修剪:在种植前对苗木的枝干和根系进行疏枝和短截。对枝干的修剪称修枝,对根的修剪称修根。
定干高度:乔木从地面至树冠分枝处即第一个分枝点的高度。
鱼鳞穴:为防止水土流失,对树木进行浇水时,在山坡陡地筑成的众多类似鱼鳞壮的土堰。
浸穴:种植前的树穴灌水。疏剪:将枝条从分枝的基部剪除称疏剪或疏枝。
短截:从枝条上选留一合适的芽后将枝条剪短,以刺激侧芽萌发。
分枝点高度:乔木从地表面至树冠第一个分枝点的高度。
成活率:树苗种植后成活株数占种植总数的百分比。
非植树季节植树:正常植树季节以外的时间植树。
软容器囤苗:将苗木种入软容器(软容器为可降解的材料)中,掩入土中常规养护,移植时连同软容器一起埋入土中。
木箱移植:指移植大树时,根部带土块重量较大,为确保移植过程土块的完好,采取用木箱包装移植。
缩根法:在大树移植前1~2年,将根系按预定移植时的大小,环树挖60~80cm宽的沟,将根切断,再还回松散的营养土,使其在根的断口处愈合生新根,利于移植时成活。
修坨:指土球或木箱移植时对土球,按规格标准修理整形。掏底:对土球底部进行挖去土壤和断根。
腰绳:在土球高的中间部位,缠绕草绳。
双股双轴:指土球包装时,草绳两根并用缠绕两层。铁板条:用0.1公分厚铁板加工成宽3cm,长60~100cm左右的代孔铁条,用于连接木箱板用,也称铁皮(俗称铁腰子)。原土壤:树木在原栽植地的土壤。
观赏面:树冠具有较美的观赏的一面。
后期养护:植物定植竣工后(或三次浇水后)的养护管理,一般养护时间为一年。
打包:将土球用蒲包裹严,用草绳捆紧
(2)绿植管理制度扩展阅读 :
植物种植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遵循艺术构图的基本原则。
二、符合园林绿化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三、符合园林总体规则形式。
四、四季景色的变化。
五、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观赏特征。
六、满足园林植物的生态要求。
⑶ 绿植养护可以划分到卫生管理制度里吗
绿植养护可以划分到卫生管理制度里。
在卫生管理制度里写明绿植养护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让维护卫生的人照章操作即可。
⑷ 室内植物应该怎么养护管理啊
室内观叶植物的养护管理:
1、浇水
植物机体内的绝大部分成分是水,尤其是观叶植物,除了部分为木本或针叶植物外,许多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水分占植物鲜重的80%-90%以上。水除了维持机体正常形态外,还维持着生命过程中的一切生理生化活动。所以,室内观叶植物正常管理养护离不开水,浇水方法得当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栽培利用的成功与失败。
植物需要的水分绝大部分是从土壤中得到的,但空气湿度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有较大影响,尤其像室内观叶植物这样原产于热带亚热带森林中的附生植物和林下喜阴植物,叶片多、叶片较大且薄面柔软,对空气湿度的要求更高。所以,浇水管理必须满足其特殊的需求,才能取得较满意的栽培效果。
那么,室内观叶植物的浇水有哪些原则呢?
首先,根据不同类型的室内观叶植物决定给水量及供水方式。室内观叶植物总体上虽然喜湿,但不同类型的植物形态各异,需水状况不同,浇水时给水量及给水方式应不同。
需水分多的植物,如大部分的蕨类、天南星科大多数品种等,一般在盆土开始变干时就必须及时浇水。
蔓性藤本类如黄金葛、心叶喜林芋、绿帝王喜林芋、合果芋等,叶片多、叶面滑,并有气生根,其生长季需水量也大,除了盆土浇水外,还需注意叶面喷水,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供旺盛的生长需要,保证叶片色泽正常。
凤梨类,莲座状叶丛排列为水塔状,像一具“贮水器”。在生长季节必须经常向叶丛内灌水,保持“贮水器”水分不断。
酒瓶兰、龙血树、株蕉,马拉巴粟、荷兰等植物,其植株本身保水、蓄水力较强,并且叶片革质较厚,叶面水分蒸发较少,这类植物浇水量不必太多,只要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太多的水分往往还易引起烂根。
一些竹芋类观叶植物,叶片茂密且较大,对水分的反应比较敏感,缺水时易出现叶片卷缩、叶尖枯焦等不良症状,所以生长委、季要供其较大量水分,但其肉持根茎又不太适太湿的土壤,故更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要经常向叶面喷水。
一些叶面柔软多毛的品种,如蟆叶海棠,叶面喷浇有时会导致腐烂,应从植株的根部浇注或用叶面喷雾,以增加湿度,满足其生长需要。
总体上说,大部分室内观叶植物平时只需要保持盆土均匀湿润即可,原则上掌握“间干间湿”。因为原产地气候往往晴雨有规律地交替,植物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适应了这种”间干间湿“的土壤环境。这种盆栽浇水原则正是模拟自然界中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而制定的。
其次,根据不同季节变化决定其需水量。室内观叶植物的生长发育对气候的变化比较敏感,尤其是温度变化会影响其生长与生存。如果给水不当,将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一般情况下,春夏秋季是室内观叶植物的主在生长期。由于此时的活跃的生长需要消耗较多的水分,且此时气温较高,从运动过度及叶面蒸发的水分较多,加剧了植株体内水分的流动,因此为了保持植物正常的生理需要,就必须适时补充水分。尤其夏季气温更高,空气湿度低,消耗的水分更多,所以通常情况下,夏天每天要浇水一两次;冬天大多数室内观叶植物正处于相对休眠期,可以5-7天或更长时间浇水一次。
当然,不管哪个季节,每次浇水都必须浇透,使整个根团完全湿润,让多余的水从盆底流出。要避免浇半截水,即浇水次数很多,但每一次浇水量却不大,仅能刚刚湿透表层运动过度,于是在盆内形成上湿下干的腰截水现象。这种现象极易引起上层根系腐烂、中下层根系长期缺水早衰或枯死,同时上湿下干的交界处形成板结层,影响植株生长,甚至导致植株死亡。许多初学养花者经常有这种不良的浇水习惯。
此外,室内观叶植物浇水时还必须注意其水质和水温等情况。
浇花用水量最好是微酸性或中性的水。含有大量钙、镁、负,钠、钾的硬水不宜用于浇灌室内观叶植物。原产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室内观叶植物,最理想的用水是雨水,因雨水接近中性,不含矿物质,又有较多的空气,最适宜花木的生长。可供饮用的地下水、湖水、河水可作盆堪、栽浇水。城市自来水含氯较多,水温也偏低,不宜直接用来浇灌,应先在水池中贮存1-2天,使氯挥发、水温和气温相近时再用于浇花比较好。
水温和盆土温不宜相差太大,若超过5℃便有可能伤害根系,构成对植株的威胁,尤其是在烈日高温的中午浇冷水,土温突然下降,根毛受到高温的刺激,就会立即阻碍水分的正常吸收,产生“生理干旱”,引起叶片焦枯,严重时导致全株死亡。一般说来,适于浇花的水温,冬天可比土温偏高几度,夏季可比土温偏低几度,春秋季则与土温接近或相当最好。
2、施肥
要使室内观叶植物生长良好,达到枝繁叶茂、色泽鲜艳,就必须注意施肥。施肥是正常栽培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肥料的种类:总体上分为无机肥和有机肥。无机肥即化肥,主要是氮肥(如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碳酸氢铵、硝酸钙等)、磷肥(如过磷酸钙、钙镁磷、磷酸二氢钾、磷酸钙等)、钾肥(如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硝酸钾等)及微量元素肥料。有机肥包括人粪尿、畜禽粪、各种饼肥、骨粉等。无机肥的特点是养分含量高,元素较单一,肥效快;有机肥多数为完全肥料,通常含有植物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和丰富的有机质,大多肥效较慢而持久。
室内观叶植物是以赏叶为主要目的以特别需要氮肥。如果氮肥缺乏,叶绿素形成快,正常的光合作用不旺盛,叶面就会失去光泽。但是施用氮肥过多,也会引起植株徒长、生长衰弱,而且不利于一些斑叶性状的稳定,所以施用氮肥必须适量。磷钾肥也是室内观叶植物必不可少的,必须配合施用。此外,其它一些植物生长发育也需要的营养元素,如铁、钙、镁、硼、铜、锌等对室内观叶植物生长也是必需的。它们参与观叶植物生长过程的许多方面,如缺乏容易引起缺素症,影响植株的生长及观赏。如缺铁容易发生黄化,不利叶片翠绿光亮;缺钙容易引起植株生长纤细,导致倒伏等。
室内观叶植物在种植时一般都须施足基肥,基肥大多采用经发酵的有机肥料;生长期中还须进行追肥,追肥可采用速效的有机肥或无机肥料。有机肥中发酵的人粪尿或肥汁,因有臭味,多不在寅、室内栽培中使用,仅作为室外生产栽培时的追肥。目前,国内外根据花卉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已生产有各种缓效性的花肥或颗粒状的裏衣肥料,含有花卉生长的各种元素,肥效时间持久且使用方便而卫生,在室内栽培中广泛使用。
施肥的原则与方法:施肥的原则要掌握适时、适当、适量;根据各个品种的需肥特点,把握施肥时期、施肥次数、施肥量以及施肥方法。
施肥方法除了固体肥料埋施外,其它肥料都用浇施或叶面喷洒。液肥用水稀释的浓度随施肥的次数而不同。在生长旺盛时期可多施肥,以满足正常的生长和生理需要。如果每月施一次的浓度可高些,若每周到半个月施一一次的浓度应稍低,约为一个月施一次的半量。其它生长期一般每两周到一个月施一次,浓度也应稀一些,做到宁稀勿浓。
在不同生长期根据不同品种生长需要可不定期地追施人工复合的缓效的花肥,同时还可用专门生产的液体肥料进行叶面喷施(有效浓度掌握在0.1-0.3%)。叶面喷施,植株迅速吸收、迅速见效,可及时补充植物根部吸收养分的不足,尤其在植物旺盛生长期和表现缺乏微量元素时常用这种追肥方法。
在冬季或休眠期一般不施肥或每2-3个月施一次,即在冬季来临前施用,且以磷钾肥为主,以增强植株冬季抗寒能力。新种植或换盆的一定要等到成活后才能施肥。
3、防寒防冻
室内观叶植物冬季防寒防冻工作是正常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这项工作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其栽培利用效果。因为室内观叶植物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系统的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对低温的敏感性。温度太低表现为寒害或冻害。当温度低于正常的越冬温度时,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受到影响,根的吸收能力减退或停止,地上部表现为嫩枝叶萎蔫、老叶枯黄脱落;若低温时间不长尚可恢复,时间稍长便会引起植株死亡。当温度降至0度以下时,大部分室内观叶植物即出现冻害,这时已完全危及植株体内生理机能,使细胞间隙水分结冰,细胞内生原生质体失水凝结,失去活力,从而危及植株的生命。所以,冬季必须密切注意气温的变化,做好防寒防冻的各项工作。
首先,根据各种室内观叶植物的越冬要求分门别类,加强管管理,尤其对于耐寒力差的品种必要时集中于有增温保温的场所,以避免寒风的侵袭,使其避过不利的低温期。
其次,依据秋末温度的变化,让其对低温有一过渡适应过程,即在秋冬之交温度逐渐降低时,让室内观叶植物经过稍低气温逐步锻炼,这样可明显地提高其耐寒的适应能力,使其自身抗寒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高对低温的抵御能力。同时,冬季低温期要避免温度变化高低不均,以利于植株安全越冬。因为突然增高温度会使本来处于相对休眠状态的植株,抽长新梢新叶,此时,如温度突然降低极易受冻。同样,早春来临时,气温变化不定,也得注意室内观叶植物防寒防冻,所以要待温度相对稳定时才能进行正常的肥水管理。
其三,在栽培上做好肥水管理,以利防寒抗冻工作。在冬季低温期,要严格控制水份,使运动过度处于相对干燥状态。对于大部分品种,一般5-7天或更长时间浇水一次,即可维持树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之需,这样有利于植物体内细胞液浓度增高,提高其抗寒能力;在冬季一般不施肥,或少施肥,以控制其生长,免遭寒冻;另外,在冬季低温来临前一个月左右,除正常的施肥管理外,要增施磷钾肥,如每隔一周连续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2-3次使植株生长健壮,以提高植株抗寒越冬能力。
4、病虫害防治
与其它植物相比,室内观叶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更须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严格检疫制度,杜绝病虫害的来源,使病虫害发生降低至最低的可能性。购买时要选择无病虫害的植株,如已购进可能带病虫的植株,应清除带病虫的枝叶,并且将其单独隔离种植一段时间,待确诊无病虫害后再行利用。对于已经发现了病虫害的植株,则应本着“治小、治少、治了”的原则,把病虫害消灭在补发生之时,使其不致蔓延;千万不可等到严重时再行防治,这样,即使治好了,植株也失去了其应有的观赏价值。
病虫害的防治必须采用综合的技术措施。除了注意把握上述提及的原则和方法外,特别要注意栽培技术与日常的管理,努力改善栽培环境条件。保持适当的温湿度,注意通风、遮阴以及正常的肥水管理等,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改善环境条件,随时注意环境卫生,加强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虫枝叶及枯枝落叶等,使其不利于病虫害的生存与发展。至于药剂防治,对于室内观叶植物一讲,只能作为辅助措施。因为,即使它比较简单易行,并且能在较短时间内抑制和杀死病虫,消除病虫威胁,但如果药剂使用不当容易出现药害,病虫也容易产生抗性,同时会带来环境污染。尤其是摆放在室内时,更需谨慎,应尽量选用无毒和低毒农药。如果使用有毒药剂防治,须将病株移至室外一定区域,喷施后经数小时方可移回原位。
⑸ 有什么园林绿化规范
了对城市绿化植物种植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进行控制,提高城市绿化种植成活率,建造城市优美园林景观,节约园林绿化建设资金和资源,突出本土城市园林绿化特色,确保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创建良好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制定本规范。
包括施工前准备,种植材料和播种材料,种植前土壤处理,种植穴、槽的挖掘,苗木运输和假植,苗木种植前的修剪,树木种植,大树移植,行道树种植,水生植物种植,草坪、花卉、地被种植,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绿化工程的附属设施等项目。
作为地区园林绿化施工组织和检查验收时的技术标准。为绿化工程配套的构筑物和市政设施工程,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城市园林绿化植物栽植工程的施工除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绿化栽植工程:树木、花卉、草坪、地被、藤本植物等的植物种植工程。
乔木:主干明显而直立,植株高大的木本植物。
灌木:无明显主干或主干甚短,植株相对低矮的木本植物。
常绿树:终年具有绿叶的树木,包括常绿乔木和常绿灌木。
落叶树:在秋季或者冬季休眠落叶的树木。
藤本植物:茎干细长,不能直立,攀附或垂挂在大树或它物质上生活的植物。
地被:主要指覆盖地面作用的草本或灌木,一般高度为45厘米。
草坪:主要指覆盖地面作用的草本植物,一般以禾本科植物为主。
花卉:指在绿地中开花的各类植物。
垂直绿化:是泛指用攀援植物装饰建筑物外墙和各种围墙的一种立体绿化形式。
种植土:理化性能好,结构疏松、通气,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宜于园林植物生长的土壤。
客土:将栽植地点或种植穴中不适合种植的土壤更换成适合种植的土壤,或掺入某种土壤改善理化性质。
种植土层厚度:植物根系正常发育生长的土壤深度。
种植穴(槽):种植植物挖掘的坑穴。坑穴为圆形或方形称种植穴,长条形的称种植槽。
规则式种植:按规则图形对称配植,或排列整齐成行的种植方式。
自然式种植:株行距不等,采用不对称的自然配植形式。
土球:挖掘苗木时,按一定规格切断根系保留土壤呈圆球状,加以捆扎包装的苗木根部。
裸根苗木:挖掘苗木时根部不带土或带宿土(即起苗后轻抖根系保留的土壤)。
假植:苗木不能及时种植时,将苗木根系用湿润土壤临时性填埋的措施。
修剪:在种植前对苗木的枝干和根系进行疏枝和短截。对枝干的修剪称修枝,对根的修剪称修根。
定干高度:乔木从地面至树冠分枝处即第一个分枝点的高度。
鱼鳞穴:为防止水土流失,对树木进行浇水时,在山坡陡地筑成的众多类似鱼鳞壮的土堰。
浸穴:种植前的树穴灌水。疏剪:将枝条从分枝的基部剪除称疏剪或疏枝。
短截:从枝条上选留一合适的芽后将枝条剪短,以刺激侧芽萌发。
分枝点高度:乔木从地表面至树冠第一个分枝点的高度。
成活率:树苗种植后成活株数占种植总数的百分比。
非植树季节植树:正常植树季节以外的时间植树。
软容器囤苗:将苗木种入软容器(软容器为可降解的材料)中,掩入土中常规养护,移植时连同软容器一起埋入土中。
木箱移植:指移植大树时,根部带土块重量较大,为确保移植过程土块的完好,采取用木箱包装移植。
缩根法:在大树移植前1~2年,将根系按预定移植时的大小,环树挖60~80cm宽的沟,将根切断,再还回松散的营养土,使其在根的断口处愈合生新根,利于移植时成活。
修坨:指土球或木箱移植时对土球,按规格标准修理整形。掏底:对土球底部进行挖去土壤和断根。
腰绳:在土球高的中间部位,缠绕草绳。
双股双轴:指土球包装时,草绳两根并用缠绕两层。铁板条:用0.1公分厚铁板加工成宽3cm,长60~100cm左右的代孔铁条,用于连接木箱板用,也称铁皮(俗称铁腰子)。原土壤:树木在原栽植地的土壤。
观赏面:树冠具有较美的观赏的一面。
后期养护:植物定植竣工后(或三次浇水后)的养护管理,一般养护时间为一年。
打包:将土球用蒲包裹严,用草绳捆紧
(5)绿植管理制度扩展阅读 :
植物种植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遵循艺术构图的基本原则。
二、符合园林绿化的性质和功能要求。
三、符合园林总体规则形式。
四、四季景色的变化。
五、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观赏特征。
六、满足园林植物的生态要求。
⑹ 行政工作中,负责绿色植物的购买、保管、管理制度的推进、绿植卫生及生长的养护、检查。这工作怎么样
绿化管理,很辛苦的,我现在就在做技术和工程,工资低又辛苦,日晒雨淋的,我准备年尾辞职了
⑺ 物业对人为损坏的绿植行为处理方案
如果是小区业主损坏的绿植,那么物业应该制止业主的行为,同时对业主进行处罚,同时对被破坏的绿植,应该进行保养和维护。
物业。
物业服务企业具体的责任主要有:
1、物业及其配套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对物业来说,机电设备、空调系统、供水供电系统、电讯系统、公用设施等,都必须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才能保障物业的正常、安全使用,不能等发生故障后再去修理。经常进行维护和保养,可以延长物业的使用寿命,为业主和租户提供基本的使用保证。
2、加强保安管理,向业主和租户提供生活和办公的安全保障。必须认真做好治安管理工作,承担起大楼和小区范围内的安全、保卫等,甚至还包括排除各种干扰,保持居住区的安静。不管是住宅区还是其他类型的物业,只有具有良好的保卫环境才能确保业主和住户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并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要搞好设备的养护工作,确保设备百分之百地处于良好使用状态。要建立和执行制度,加强管理等。
3、搞好物业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包括垃圾、污水、雨水的排泄清除等,以求保持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向业主或租户提供一个整洁舒适的居住、办公环境。干净整洁的环境给人们以视觉上的美感和心理上的舒适感。
4、做好物业管理区范围内的绿化建设和保养,以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草地绿化和花木养护工作对营造一个优美宜人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5、做好大楼和小区内的交通管理。内容包括小区内的平行交通和大楼内的垂直交通(电梯和人行扶梯)的管理,也包括通道、屋顶等空间的清洁、路灯的保养等。
6、加强车辆管理,防止车辆丢失、损坏,要求小区、大厦行车路线有明显标志,车辆限速行驶,统一物业辖区内的车辆停放,保持物业辖区的道路、过道的畅通。
7、搞好财务管理工作。一是要搞好维修基金的核收和使用管理,保证物业管理工作的健康顺利进行。
8、及时办理物业及附属设备的财产保险,避免给业主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9、搞好社区管理,创造健康文明的社区文化,努力建立友好融洽的新型人际关系。同时协助政府进行社会管理,推进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等方面的工作。
10、就公共市政设施的有关事务与政府和公共事业部门联系。
11、建立物业档案,随时掌握产权变动情况,维护物业的完整和统一管理。
如果业主认为所在小区的物业服务企业不够尽职,可以向他们提出整改意见,也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如仍无法解决问题,还可以通过召开小区业主大会来决定是否解聘该物业服务企业,重新选择新的物业服务企业。
⑻ 植物园建设应符合哪些制度和标准
一、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指标体系 类型 序号 指 标 备注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基本项 提升项 1
综合
管理 1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机构 * ①按照各级政府职能分工的要求,设立独立的专业管理机构;②依照法律法规有效行使行政管理职能。 - 2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维护专项资金 * ①近三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资金逐年增加;②政府财政预算中专门列项“城市园林绿化维护资金”,切实保障园林绿化日常维修养护及相关人员经费,并逐年增加。 - 3 城市园林绿化科研能力 * ①具有以城市园林绿化研究、成果推广和科普宣传为主要工作内容的研究机构;②近三年(含申报年)有园林科研项目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推广。 - 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 *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由具有相关规划资质的单位编制,经政府批准实施,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与之相协调。 - 5 城市绿线管理 * 严格实施城市绿线管制制度,按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2号)要求划定绿线,并在至少两种以上的公开媒体上向社会公布。 - 6 城市蓝线管理 * 划定城市蓝线,蓝线的管理和实施符合《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5号)的规定。 - 7 城市园林绿化制度建设 * 绿线管理、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养护管理、公示制度及控制大树移栽、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义务植树等各项管理制度健全。 - 8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信息技术应用 * ①已建立城市园林绿化数字化信息库、信息发布与社会服务信息共享平台;②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实施动态监管;③保障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 9 公众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满意率(%) * ≥80% ≥90% 2
绿地
建设 1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36% ≥40% 2 建成区绿地率(%) * ≥31% ≥35% 3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人均建设用地小于80㎡的城市 * ≥7.50㎡/人 ≥9.50㎡/人 人均建设用地80~100㎡的城市 ≥8.00㎡/人 ≥10.00㎡/人 人均建设用地大于100㎡的城市 ≥9.00㎡/人 ≥11.00㎡/人 4 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中乔、灌木所占比率(%) * ≥60% ≥70% 5 城市各城区绿地率最低值 * ≥25% - 6 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 * ≥5.00㎡/人 - 7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 * ≥70% ≥90% 8 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 * ≥0.06 ≥0.07 9 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 * ≥95% 100% 10 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 * ≥95% 100% 11 城市公共设施绿地达标率(%) * ≥95% - 12 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 * ≥80% ≥90% 13 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比率(%) * ≥2% - 14 城市道路绿地达标率(%) * ≥80% - 15 大于40hm² 的植物园数量 * ≥1.00 - 16 林荫停车场推广率(%) * ≥60% - 17 河道绿化普及率(%) * ≥80% - 18 受损弃置地生态与景观恢复率(%) * ≥80% - 3
建设
管控 1 城市园林绿化综合评价值 * ≥8.00 ≥9.00 2 城市公园绿地功能性评价值 * ≥8.00 ≥9.00 3 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性评价值 * ≥8.00 ≥9.00 4 城市公园绿地文化性评价值 * ≥8.00 ≥9.00 5 城市道路绿化评价值 * ≥8.00 ≥9.00 6 公园管理规范化率(%) * ≥90% ≥95% 7 古树名木保护率(%) * ≥95% 100% 8 节约型绿地建设率(%) * ≥60% ≥80% 9 立体绿化推广 * 已制定立体绿化推广的鼓励政策、技术措施和实施方案,且实施效果明显。 - 10 城市“其他绿地”控制 ①依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求,建立城乡一体的绿地系统;②城市郊野公园、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等“其他绿地”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 11 生物防治推广率(%) * ≥50% 12 公园绿地应急避险场所实施率(%) * ≥70% - 13 水体岸线自然化率(%) * ≥80% - 14 城市历史风貌保护 * ①已划定城市紫线,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或城市历史风貌保护规划,经过审批,实施效果良好;②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得到有效保护。 - 15 风景名胜区、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与管理 *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或自然遗产严格依据《风景名胜区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保护管理 。 - 4
生态环境 1 年空气污染指数小于或等于100的天数 * ≥240天 ≥300天 2 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水体比率(%) * ≥50% 地表水达标率100%,且市区内无IV类以下水体 3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 * ≤56.00dB(A) ≤54.00dB(A) 4 城市热岛效应强度 ≤3.0℃ ≤2.5℃ 5 本地木本植物指数 * ≥0.80 ≥0.90 6 生物多样性保护 * ①已完成不小于城市市域范围的生物物种资源普查;②已制定《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实施措施。 - 7 城市湿地资源保护 * ①已完成城市规划区内的湿地资源普查;②已制定城市湿地资源保护规划和实施措施。 - 5
节能减排 1 北方采暖地区住宅供热计量收费比例(%) ≥25% ≥35% 2 节能建筑比例(%) 严寒及寒冷地区≥40%
夏热冬冷地区≥35%
夏热冬暖地区≥30% 严寒及寒冷地区≥50%夏热冬冷地区≥45%
夏热冬暖地区≥40% 3 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 ≥10% 4 单位GDP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千克/万元) - ≤25 5 城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 ≥80% 6 城市再生水利用率(%) - ≥30% 6
市政
设施 1 城市容貌评价值 * ≥8.00 ≥9.00 2 城市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 * ≥99% 100% 3 城市污水处理率(%) * ≥80%,且不低于申报年全国设市城市平均值 ≥90%,且不低于申报年全国设市城市平均值 4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80%,且不低于申报年全国设市城市平均值 ≥90%,且不低于申报年全国设市城市平均值 5 城市道路完好率(%) * ≥95% ≥98% 6 城市主干道平峰期平均车速 * ≥35.00km/h ≥40.00km/h 7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安全运行 城市地下管网、道路桥梁等市政基础设施档案健全,运行管理制度完善,监管到位,城市安全运行得到保障。 - 8 城市排水 - 城市建成区实施雨污分流,雨水收集、排放系统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规定的高限建设;有专门的排水设施管理机构和专项维护资金保障。 9 城市景观照明控制 - 除体育场、建筑工地和道路照明等功能性照明外,所有室外公共活动空间或景物的夜间照明严格按照《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进行设计,被照对象照度、亮度、照明均匀度、照明功率密度(LPD)及限制光污染指标等均达到规范要求。 7
人居环境 1 社区配套设施建设 社区教育、医疗、体育、文化、便民服务、公厕等各类设施配套齐全。 - 2 棚户区、城中村改造 建成区内基本消除棚户区,居民得到妥善安置,实施物业管理。制定城中村改造规划并按规划实施。 - 3 林荫路推广率(%) ≥70% ≥85% 4 绿色交通出行分担率(%) - ≥70% 5 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建设 - 制定专项规划,并经批准实施,建成较为完善的步行、自行车专用道和公用自行车租用系统。 8
社会保障 1 住房保障率(%) ≥80% ≥85% 2 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完成率(%) ≥100% - 3 无障碍设施建设 主要道路、公园、公共建筑等公共场所设有无障碍设施,其管理、使用情况良好。 - 4 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 - ≥90% 5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 最低生活保障线高于本省(自治区)同类城市平均水平,实现应保尽保,正常发放。 注:
1、国家园林城市须满足全部基本项的要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须同时满足所有基本项和提升项的要求。
2、表格“备注”栏中标注有“*”的,表示该指标来自《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其指标解释、计算方法和数据来源均与《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一致。
二、国家园林城市否决项
(一)尚未编制(或修编)完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或未按照《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2号)要求划定绿线,并在至少两种以上的公开媒体上向社会公布;
(二)建成区绿地率不达标;
(三)城市污水处理率不达标;
(四)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达标;
(五)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不达标;
(六)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达标;
(七)林荫路推广率不达标。
(一)至(四)项为国家园林城市否决项,(一)至(七)项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否决项。
⑼ 园林绿化技术标里的施工组织设计里面的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怎么写,(好的在加分)
园林绿化管理制度
一、日常养护方法
1、浇水:植物生长离不开水,但各种植物对水的需要量不同,不同的季节对水的需要量也不一样,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做好浇水工作。
(1)根据气候条件决定浇水量
A、在阴雨连绵的天气,空气湿度大,可不浇水;
B、夏季阳光猛烈、气温高,水分蒸发快,消耗水分较多,应增加浇水数次和分量。
C、入秋后光照减弱,水分蒸发少,可少浇水。
D、半荫环境可少浇水。
(2)根据品种或生长期来决定浇水量。
A、旱生植物需要水分多,浅根性植物不耐旱,要多浇水。
B、生长期长的植物生长缓慢,需要水分少,土壤透气性差,会抑制根系的生长。
上述浇水量和浇水次数确定的原则是:以水分浸润根系分布层和保持土壤湿润为宜。如果土壤水分过多,土壤透气性差,会抑制根系的生长。
2、施肥:园林绿地栽植的花草树木种类很多,有观花、观叶、观姿、观果等植物,又有乔木、灌木之分,对养分的要求也不同。
(1)行道树、遮荫树,以观枝叶,观姿为主,可施氯肥,促进生长旺盛,枝叶繁茂,叶色浓绿。
(2)观花观果植物,花前施氮肥为主,促进枝叶生长,为开花打基础。
(3)花芽形成,施磷钾肥,以磷肥为主。
(4)树木生长旺盛期,需要较多的养分,氮磷钾肥都需要,但还是以施氮肥为主。树木生长后期应施磷钾肥为主。树木生长后期应施磷钾肥,促进枝条、组织木质化而安全越冬。
(5)肥料分为无机和有机肥两种。堆肥、人粪是有机肥、迟效肥。化学肥料属无机肥、速效肥。
园林绿地由于环境条件限制,有机肥多用作基肥,少用或不用于施肥。速效肥料易被根系吸收,常用追肥使用,在需要施用前几天施用。迟效肥,放入土壤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为根系吸收,需提早2-3个月施用。
3、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园林栽培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养护措施,树木的形态、观赏效果、生长开花的结果等方面,都需要通过整形修剪来解决和调节。
树木修剪要根据树木的习性和长势而定,主干强的适宜保留主干、采用塔形、圆锥整形;主干长势弱的,易形成丛状树冠,可修成圆球或自然开心形,此外还应考虑所栽植地环境组景的需要。整形修剪的方式很多,应根据树木分枝的习性,观赏功能的需要,以及自然条件等因素来考虑。
(1)整形修剪方式
A、自然式修剪:各种树木都有一定的树形,保持树木原由的自然生长状态,能体现园林的自然美,称为自然修剪。
B、人工式修剪:按照园林观赏的需要,将树冠剪成各种特定的形式,如多层式、螺旋式、半圆式或倒圆式,单干、双干、曲干、悬垂等。
C、自然式和人工混合式:在树冠自然式的基础上加以人工塑造,以符合人们观赏的需要,如杯状,开心状、头状形,丛生状等。
(2)整形修剪时间
A、休眠期间修剪:落叶树种,从落叶开始至春季萌发前修建,成为休眠期修剪或冬季修剪。这段时间树林生长停滞,树体内养分大部分回归发根部,修剪后营养损失最小,且伤口不易被细菌感染腐烂,对树木生长影响最小。
B、生长期修剪:在生长期内进行修剪,称为生长期修剪或夏季修剪,常绿树没有明显的休眠期,冬季修剪伤口不易愈合,易受冻害,故一般在夏季修剪。
4、除草、松土
除草是将树冠下(绿化带)非人为种植的草类清除,面积大小根据需要而定,以减少草树争夺土壤中的水分、养分,有利于树木生长;同时除草可减少草树争夺土壤中的水分、养分,有利于树木生长;同时除草可减少病虫害发生,消除了病虫害的潜伏处。
松土是把土壤表面松动,使之疏松透气,达到保水、透气、增温度的目的。
5、防治病虫害
花木在生长过程中都会遭到多种自然灾害的危害,其中病虫害尤为普遍和严重,轻者使植株生长发育不良,从而降低观赏价格,影响园林景观。严重者引起品种退化,植株死亡,降低绿地的质量和绿化的功能。
病虫害防治:贯彻“防御为主,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就是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病虫害发生前,予以有效地控制。综合防治,是充分利用一直病虫害的多种因素,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和危害的条件,有机地采取各种必要的防治措施。
药剂防治是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措施,科学用药是提高防止效果的重要保证:
(1)对症下药:根据防治的对象,药剂性能和使用方法,对症下药,进行有效地防治。
(2)适时施药:注意观察和掌握病虫害的规律适时施药,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3)交替用药:长期使用单一药剂,容易引起病菌和害虫的抗药性,从而降低防治的效果,因而各种类型的药要交替使用。
(4)安全用药:严格掌握各种药剂的使用浓度,控制用药量,防止产生药害。
⑽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重点
一、制定园林绿化管养规范,按专业技术要求指导日常养护工作。
参照上海等地的园林绿化管理标准和有关规范,结合本实际情况和园林工作者的工作经验,制定和实施《园林绿化管养规范》,使日常的养护工作如除草、松土、培土、淋水、施肥、修剪、整形、防病、除虫、补种、移植、防寒、防台风、卫生、安全维护等具体内容和效果有一个指导性的衡量标准或衡量规范,让园艺工人更能专业化、规范化和量化地进行绿化维护。
二、维护和完善好绿化供水设施,确保浇灌系统的正常运行。
园林种有大量的绿篱、花灌木和大面积的大叶油草,加上土质较差(易板结、砂石多、不够肥沃、保水保肥力差),浇灌时需水量大,次数频繁。现有供水系统存在自动喷灌点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匀、喷头角度欠佳、部分喷头和阀门损坏漏水、取用不方便和露天停车场供水管网未接好等程度不一的问题,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人力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浇灌质量难以保证。公园将加大检查、维修和保养力度,完善相关浇水设施,希望能根治以上问题,为园艺工人提供方便易用、布局合理、运转正常的绿化用水。
三、加强草坪和花灌木的修剪,对垂榕进行适当的艺术整形,营造良好的植物景观。
对大叶油草草坪实行定期修剪,保持高度统一(高度不超过8CM),边缘整齐,四季常绿。绿篱及时常剪常新,保持清晰的轮廓,部分绿篱增加立面上的层次和对比,要求高度一致,无断层缺失,整齐划一,棱角分明,生长丰满。公园内的垂榕大部分均没有进行人工造型,未充分体现原设计意念,宜对中心台周边和公交站场的垂叶榕分别进行几何体造型(圆柱形或长方体、圆台),创造较好的有艺术性的植物群落景观。
四、增加合理的导游指示和安全警示牌,完善服务配套设施。
制作、悬挂和摆放必须的树木简介牌、安全警示牌等,可起到宣传和普及植物学知识的作用,减少游人对草地和花木的践踏、破坏,保持园容园貌的良好,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减少误会和纠纷,培养游人的良好社会公德,创造至佳的社会效益,可直接提高公园品味和社会知名度。
五、加大对草坪杂草的综合治理,增加大叶油草草种的纯度。
由于多种原因,现在大叶油草中夹杂着生有矮小杂草,部分甚至比较严重。公园将加大人工清除杂草的力度,争取除了,除早,除小,对杂草严重的草坪施用选择性除草剂进行杀灭。对严重生长不良和光秃的地块进行换土、更新或补铺,力求没有明显生长的野草,大叶油草生长良好,纯度大,覆盖率高。
六、及时补种死亡、缺失的绿篱、花卉和乔木,保持绿地的整齐和完美。
公园部分绿篱、草坪和花木因为游人的过度践踏,或恶性杂草过多,或立地条件差,生长不良,已造成死亡或缺失(如大叶红草,马缨丹、龙船花、洋紫苏等),加上部分已补种但被台风刮倒扶正后死亡,或蛀干式害虫破坏的尖叶杜英等乔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绿地的完整和美观。公园将在春季多渠道筹措资金,补铺、补种或补植死亡或缺失、无更新价值的草坪、花灌木和乔木,争取在上半年全部绿地完好,生长势优良。
七、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和肥水管理,确保植物花繁叶茂,健康正常,生机盎然。
公园种植的大乔木数量比较多,移植时截枝后伤口多,造成天牛、木蠹蛾等钻蛀枝干式害虫的幼虫危害较普遍,如红刺林投、黄槐、尖叶杜英、人面仔等,另有白蚁危害细叶榕等大树和老树,建议采用人工防治和药物防治等方法加大综合防治力度。部分花木如蜘蛛兰、龙舌兰等的叶斑病害也比较多,平时多注意,预防为主,及时采取药物防治。由于公园部分地方土质差,砂石土多,保水保肥力差,一些花木生长不良,晴天和干旱天气宜加大灌溉量,生长期追施速效复合肥料或叶面肥料,休眠期时施够长效农家肥,保持花草树木四季常青,适时有花,生机勃勃。
八、做好防台风、防严寒等防护措施,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在台风来临的夏秋季节之前,对根系较浅和树冠高大,重心不稳的乔木,剪掉部分树枝树叶,注意设立木桩护树,台风过后对被台风损坏、折断的树木及时修剪扶正,清除积水和其它安全隐患。在寒冬到来之前,对剑麻、紫苏等热带不耐寒植物采取相应保温措施,所有乔木离地1.2-1.0米以下刷白约1:10的石灰水,可起防冻寒、病虫、美观的作用。
九、提高园艺工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业性强、战斗力强、反应快速的养护队伍。
经常对园艺工人进行组织纪律教育和技术业务学习,条件许可时到别处参观学习,建立一支能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熟悉技术操作和业务工作,能独立开展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队伍。同时注意培养技术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保持员工队伍的相对稳定,使各项工作步入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正常状态。
十、建立和完善植物养护管理技术档案,方便总结、建立完整的植物养护技术档案,内容包括绿地内花草树木的编号、来源、树种(含名称、别名、学名、科属、产地、习性、用途等内容)、规格、栽种年月、生长势、日常养护措施、管护成效和自然条件、单项技术资料、统计报表、调查情况、总结报告等。、及时收集、积累、整理、分析和总结经验,分类整理,装订成册,编好目录,分类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