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画眉娟盆栽

画眉娟盆栽

发布时间: 2022-05-18 21:02:05

Ⅰ 请问画眉有什么讲究的

女人的眉是给男人欣赏的,为女人画眉则更见情趣。
古人称眉为七情之虹,修饰眉毛具有美容的作用,对于爱美的女子来说,画眉便成了经久不衰的一种美容手段。
汉代流行“远山眉”。女子把眉毛画得细长舒扬,清秀开朗。其形象代言人当推卓文君。《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意思是卓美人的眉很细长,如朦胧远山一样淡淡一抹,含着若有若无的情意。
谈到画眉,古文中出现最多的是蛾眉。《诗经·卫风·硕人》:“螓首蛾眉。”描写的是美女庄姜出嫁时丰满的前额、弯弯的眉。隋炀帝宠姬吴绛仙善画长蛾,隋炀帝每每“倚帘顾之,移时不去”。
到了唐代,画眉之风达到巅峰,唐玄宗“令画工画十眉图”,以用来普及画眉式样。娟秀细弯的却月眉,淡如远山的小山眉,轻若烟霞的涵烟眉,这些都是当时流行的画眉造型。还有追求眉形浓重而短小的阔眉,元稹诗云:“莫画长眉画短眉。”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女子的桂叶眉,就是当时短阔之眉,眉如彩蝶翩跹,别有一番风流婉转。女人的眉是给男人欣赏的,为女人画眉则更见情趣。汉宣帝时京兆尹张敞每天上朝之前都要为爱妻画眉,因而得了“画眉京兆”的美誉。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结尾,张无忌为赵敏做的第三件事就是为她画眉。赵说:“……还有第三件事,你可不能言而无信。我的眉毛太淡,你给我画一画。”金老先生不愧为小说大家,以画眉这样的小事结尾,香艳中情深款款。

女子天生的秀眉是不必画的,《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眉是“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眉似皱非皱,含着淡淡的哀愁,眉毛细长而弯,像是挂在树梢上的轻烟。脂砚斋看到此处便批道:“奇眉妙眉,奇想妙想。”
杨贵妃的姐姐虢(Guó)国夫人自恃艳冶风流,美貌天成。每逢天子召见,只淡扫蛾眉素面去拜。诗人张祜《集灵台》:“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虢国夫人不施脂粉,素面朝天,要是对自己的魅力没自信,谁敢这么做呀?
相比于现代女子名目繁多的文眉而言,古代女子画眉操作简单又无损健康,不需伤筋动骨,只消一管笔,就可以对镜画眉了。

Ⅱ 画谜的甲骨文怎么写,画眉的甲骨文怎么写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一个轨迹,就像流星划过一样。当我们觉得人生不如意时,我们总会抱怨自己的运气不好,可你是否静下心来好好想过?你吃过多少苦,经历过多少磨难,哪里又觉得不如意了。我们都知道努力未必就能成功,但是努力之后不断的失败也是生命的财富,向死而生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人的好运气会用光,坏运气也一样,总有用完的一天。努力过后积累的那些失败,也会成为一个久病成医的路霸,而这正是好运来临的拐点。也许有人会说,他比我聪明那么多,我怎么努力也追赶不上他的脚步,然后索性放弃。其实这只是一个让人滞留,让人安于现状的借口。更何况,你连跟别人拼努力你都达不到,更不用说拼天赋了。其实聪明只是少数人的属性。如果你没有这种属性,你也可以成为一个真诚的人,正直的人,单纯的人,勤奋的人,美好的人……因为这个世界,可不是单靠聪明就能支撑起来的。我曾经听到过一句话:身边的人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他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他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努力变成更好的自己,只要你足够好,你就配得上这世上一切好的,并且可以选择想要的生活。都说贵在坚持,但是坚持在努力。越努力越幸运,百分百的付出或许得到的是百分之一的结果,但是只要心存信念_越努力,越幸运。我相信定能有所收获!

Ⅲ 画眉生新月 靓妆似婵娟对联的意思是什么

画眉即是梳妆打扮,翻译过来就是把眉毛画的像初生的新月一样美丽,而打扮的这么漂亮是像是要去约会。用女为悦己者容,也很贴切

Ⅳ 苔玉盆景是怎么进行制作的存活的时间有多长

Ⅳ 画眉是什么意思啊~~~

楼主,你采纳堆废话。答非所问,倚天剑最后赵敏要张给她画眉一辈子,是说要娶她的意思。

Ⅵ 可用于盆栽的草类有哪些

这么说吧,几抄乎所有的草本袭植物皆可盆栽,如常见的有:韭兰、葱兰、玉簪、麦冬、夏至草、羊蹄、狗尾草、虎尾草、画眉草、斑地锦、扁蓄、水蓼、红蓼、反枝苋、马齿苋、青葙、蒲公英、二月兰、酢浆草、白车轴草、稗、香附子、狼尾草、玉带草等等。

Ⅶ 国画 梨花画眉 有何寓意

寓意着在失意的生活状态中寻求纯洁精神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向往自由的心理。

梨花

梨花的花语是纯情,纯真的爱一辈子的守侯分离
梨花---- 安慰以及最浪漫的爱情

梨花冰身玉肤,凝脂欲滴,妩媚多姿,应该是柔的化身;梨花,抖落寒峭,撇下绿叶,先开为快,独占枝头,她是刚和柔的高度统一。

亦作“棃花”。 1.梨树的花,一般为纯白色。 南朝 梁 萧子显 《燕歌行》:“ 洛阳 梨花落如雪,河边细草细如茵。” 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明 高启 《饮陈山人园次能翁韵》:“桃花棃花已狼籍,踯躅花开如火炎。”

(2).一种较小的酒杯名。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回仙》:“ 陆元光 《回仙录》云:‘…… 回公 曰:饮器中,惟钟鼎为大,屈巵、螺杯次之,而棃花、蕉叶最小。’”

(3).指梨花枪法。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一章:“你到老营去住几天,请 刘芳亮 将爷指点指点,去掉花枪,回到梨花正宗。”自注:“梨花,即梨花枪,亦即 杨 家枪法。”参见“ 梨花枪 ”。

(4).指梨花大鼓。详“ 梨花大鼓 ”。

(5).旧武器名。参见“ 梨花枪 ”。

画眉、百舌,都是声音婉转的鸣禽,诗人在《啼鸟》诗中也写过“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晓催天明。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可见他对“林间自在啼”多么欣赏,这儿以“锁向金笼”与之对比,更见出诗人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心理。诗人本在朝为官,后因党争牵连,贬为知州知县,此两句大概有所寄托。
欧阳修的《画眉鸟》,前两句写景: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后两句抒情: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欧阳修此时因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到滁州,写作此诗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写画眉实是写自己,画眉鸟的百啭千声的表达的是归隐山林、不受羁绊的心曲。看山花烂漫、叶木葱笼,管什么金带紫袍;无限的欣喜快慰如山间清流泻出,洗尽俗尘,只余下悦耳的音韵流转。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

梨花,蔷薇科,落叶乔木,高达十米,叶卵形,边缘有细锯齿,先端尖。表面浓绿色,背面淡绿色,四月间开花,花白色,花冠五瓣,花梗较长,数朵相生叶丛中。可盆栽,赏花观果实则观赏之佳品。
梨既是一种著名果树,又是著名的观赏植物。自古以来就为我国人民所喜爱,并对其赋予了许多诗情画意。宋陆游诗:“粉淡香清白一家,未容桃李是年华,常思南郑清明路,醉袖迎风雪一杈。”宋江诛:“院落沉沉晓,花开白云香。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又刘芳平诗云:“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在文人眼里,梨花最宜月下或雨后观赏。群植而远观效果更好,梨树树形亭亭玉立,花色淡雅,叶柄细长,春风过时,临风叶动,响声悦耳。梨还是一种红叶树种,秋末霜叶鲜艳似染,为园林增添几分秋色。
梨花,花的画法,首先用大白云蘸白色,要浓重些,点出五瓣为一朵。梨花一组是多朵组成,槽生叶丛中,按构图需要去点梨花,花朵的分布多少和浓淡的变化。梨花点画完整后,为了使梨花颜色白洁,在花心点一点汁绿,更增加花白的程度。
花苞同样按画花的方法去点画,每一笔白点就是一个花苞,同样是分组去点画,花苞的周围是嫩叶。由于梨花花梗长,在点画花苞时,应该把梨花梗长表现在夹叶中。
画梨花叶可根据创作需要,可用墨的深浅变化去表现,用颜色表现梨花叶同样出效果,用颜色表现叶以浓绿为主,表现正面的叶子。反面叶和花苞周围的嫩叶可在浓绿色中再加少许藤黄、淡绿色或黄淡绿色,画叶子用间毫笔或大兰竹也可。每组梨花的周围叶子比较多,画时要考虑画面的需要,或多或少要根据布局来定,同时在画时注意根据叶子的前后、深浅变化去表现。
花蕊可用赫石加些姻脂调成酱紫色,用叶筋笔或大红毛笔去勾画丝须和点画花粉,勾画花丝须要挺拔有力,点蕊要随意准确,不要乱。花尊、花梗的色基本和叶的背面相同。梨花的枝条要看画幅的大小来设计枝条的疏密和粗细变化,用笔是以中锋的线条去表现。梨花的树干用笔和枝条是有变化的,多年的树干比较粗大,在表现树干时,用笔是中侧锋同时用,所出的线条变化很丰富。枝条和树干完成后,用淡赫石按枝条和树干的线条重新去勾画一遍,树可多次分染。画树干及枝条可用大兰竹笔或间毫笔。

Ⅷ 为女子“画眉”有什么典故吗

画眉在古代也叫扫眉。画眉给古典文学增加了许多有趣的典故,耐人寻味。
唐张祜《集灵台》:“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温庭筠《南歌子》:“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他们都将画眉称为扫眉,大约因为古代女性画眉的工具是毛笔。古代文人又将有文才的女子称之为“扫眉才子”,如唐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明程嘉燧《阊门访旧作》:“扫眉才子何由见,一讯桥边女校书。”
说到画眉,就不能不提到张敞画眉的典故,据《汉书.张敞传》记载:京兆尹张敞和妻子情深,妻子化妆时,他为妻子把笔画眉,被长安人笑为‘张京兆眉怃’,后来汉宣帝亲自过问这件事,张敞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张敞的回答既巧妙又在情理之中,宣帝爱才,当然不会难为张京兆,从此又多了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张京兆画眉实际上是画情,正因为如此,才为后人追慕。唐玄宗有首婉约的小令《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希望那个姑娘能嫁一个好郎君。元邵亨贞《沁园春》中写:“扫黛嫌浓,涂铅讶浅,能画张郎不自由。”大约是诗人效仿张郎给夫人画眉,却不得法反被嗔怨的自嘲。性情中人张潮自然不掩饰性情了:“大丈夫苟不能干云直上,吐气扬眉,便须坐绿窗前,与诸美人共相眉语,当晓妆时,为染螺子黛,亦殊不恶。”

从古至今,爱美都是女子的天性,李商隐《无题》中写一个小女孩学大人化眉的稚态:“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等诗里的小女孩长大时,画眉除了自赏,也是为了让人欣赏。南朝子夜吴歌“芳萱初生时,知是无忧草,双眉画未成,那能就郎抱。” 梁简文帝萧纲《美人晨妆》诗:“北窗向朝镜,锦帐复斜萦。娇羞不肯出,犹言妆未成。散黛随眉广,燕脂逐脸生。”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诗:“洞房咋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间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都生动地表现了女子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展现出最美的一面的意愿。

温庭筠词中“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是写一个女子因无人欣赏,连自赏的心情都没有了,这是古代女性共有的心情。唐玄宗专宠杨贵妃后就冷落了其他妃子,但又难免旧情难忘, 便给梅妃江采萍密赐了一斛珍珠以示歉意,谁料个性强烈的梅妃却把珍珠原封不动地退回来,并复诗一首:“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玄宗看到后虽然理解了梅妃哀怨后面的一片情愫,怎奈情随境迁。

徐士俊的《十眉谣》中有几句很动人“…双眉如许,能载闲愁。山若欲语,眉亦应语 。” 谁说不是呢?古语讲“眉目传情”,眉目传送的自然也就是心里的私语,李清照《一剪梅》里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韦庄《女冠子》说:“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纳兰性德怀念亡妻的《齐天乐•洗妆台怀古》怕是关于画眉所表达的最凄凉的情话了“冷艳金消,苍苔玉匣,翻书十眉遗谱。”纳兰堪称张京兆的知己,尽管他们相隔了一千五百年。

眉语的语言

眉的确是能说话的。眉头凑在一起,愁眉苦脸,是忧虑,是深思;往两边分开,便是眉开眼笑和眉飞色舞。横眉表示生气,如果不止横眉,还眉毛乱抖,意味著愤怒之极。低眉当然是顺从。眉头一扬,是惊讶,也是怀疑。挤眉弄眼,那是在打招呼,也可能表示不屑……

我们脸上的表情太丰富太微妙了,有时难以辨认,眉毛把它们放大,变得明确。一个卖弄风情的女子不必做声,只要满眼含笑看著你,然后眉毛微微一扬,就布置下一个让你视死如归的陷阱。从这个意义说,眉妆的最高境界并非合乎时宜,也不在於衬托眼睛,弥补脸型的遗憾。其最高境界乃在於表情达意。“贪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伊州是曲词名。刘克庄说:风流的舞姬只顾了同情人眉语传情,舞错了曲拍都不知道。清人邹熊诗道:“……曲中眉语目传情,独光照面伴羞缩。朱门子弟易�销,袖底金钱席上抛。”眉语挑情,最是难拒,人性如此。若问行人哪边去?眉眼盈盈处。

然而,眉毛既然是奢侈品,它的重要性就来自於文化。由於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我们完全找得到相反的例证。有不少人类群体并不 要眉毛。在亚马逊热带雨林中,很多部落便认为眉毛难看,拔得乾乾 ,连眼睫毛也在扫除之列。乔叟时代的英格兰时 女郎拔除眉毛,留下毫不修饰的两条眉脊。意大利也有这样的时代,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许多人以为那没有眉毛的少妇天下最美。我不觉得。
我还是喜欢一个眉眼盈盈的女子。

Ⅸ 闺房之私有甚于画眉者,画眉者当什么讲有典故吗

画眉在古代也叫扫眉。画眉给古典文学增加了许多有趣的典故,耐人寻味。
唐张祜《集灵台》:“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温庭筠《南歌子》:“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他们都将画眉称为扫眉,大约因为古代女性画眉的工具是毛笔。古代文人又将有文才的女子称之为“扫眉才子”,如唐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明程嘉燧《阊门访旧作》:“扫眉才子何由见,一讯桥边女校书。”
说到画眉,就不能不提到张敞画眉的典故,据《汉书.张敞传》记载:京兆尹张敞和妻子情深,妻子化妆时,他为妻子把笔画眉,被长安人笑为‘张京兆眉怃’,后来汉宣帝亲自过问这件事,张敞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张敞的回答既巧妙又在情理之中,宣帝爱才,当然不会难为张京兆,从此又多了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张京兆画眉实际上是画情,正因为如此,才为后人追慕。唐玄宗有首婉约的小令《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希望那个姑娘能嫁一个好郎君。元邵亨贞《沁园春》中写:“扫黛嫌浓,涂铅讶浅,能画张郎不自由。”大约是诗人效仿张郎给夫人画眉,却不得法反被嗔怨的自嘲。性情中人张潮自然不掩饰性情了:“大丈夫苟不能干云直上,吐气扬眉,便须坐绿窗前,与诸美人共相眉语,当晓妆时,为染螺子黛,亦殊不恶。”

从古至今,爱美都是女子的天性,李商隐《无题》中写一个小女孩学大人化眉的稚态:“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等诗里的小女孩长大时,画眉除了自赏,也是为了让人欣赏。南朝子夜吴歌“芳萱初生时,知是无忧草,双眉画未成,那能就郎抱。” 梁简文帝萧纲《美人晨妆》诗:“北窗向朝镜,锦帐复斜萦。娇羞不肯出,犹言妆未成。散黛随眉广,燕脂逐脸生。”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诗:“洞房咋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间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都生动地表现了女子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展现出最美的一面的意愿。

温庭筠词中“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是写一个女子因无人欣赏,连自赏的心情都没有了,这是古代女性共有的心情。唐玄宗专宠杨贵妃后就冷落了其他妃子,但又难免旧情难忘, 便给梅妃江采萍密赐了一斛珍珠以示歉意,谁料个性强烈的梅妃却把珍珠原封不动地退回来,并复诗一首:“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玄宗看到后虽然理解了梅妃哀怨后面的一片情愫,怎奈情随境迁。

徐士俊的《十眉谣》中有几句很动人“…双眉如许,能载闲愁。山若欲语,眉亦应语 。” 谁说不是呢?古语讲“眉目传情”,眉目传送的自然也就是心里的私语,李清照《一剪梅》里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韦庄《女冠子》说:“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纳兰性德怀念亡妻的《齐天乐•洗妆台怀古》怕是关于画眉所表达的最凄凉的情话了“冷艳金消,苍苔玉匣,翻书十眉遗谱。”纳兰堪称张京兆的知己,尽管他们相隔了一千五百年。

眉语的语言

眉的确是能说话的。眉头凑在一起,愁眉苦脸,是忧虑,是深思;往两边分开,便是眉开眼笑和眉飞色舞。横眉表示生气,如果不止横眉,还眉毛乱抖,意味著愤怒之极。低眉当然是顺从。眉头一扬,是惊讶,也是怀疑。挤眉弄眼,那是在打招呼,也可能表示不屑……

我们脸上的表情太丰富太微妙了,有时难以辨认,眉毛把它们放大,变得明确。一个卖弄风情的女子不必做声,只要满眼含笑看著你,然后眉毛微微一扬,就布置下一个让你视死如归的陷阱。从这个意义说,眉妆的最高境界并非合乎时宜,也不在於衬托眼睛,弥补脸型的遗憾。其最高境界乃在於表情达意。“贪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伊州是曲词名。刘克庄说:风流的舞姬只顾了同情人眉语传情,舞错了曲拍都不知道。清人邹熊诗道:“……曲中眉语目传情,独光照面伴羞缩。朱门子弟易�销,袖底金钱席上抛。”眉语挑情,最是难拒,人性如此。若问行人哪边去?眉眼盈盈处。

然而,眉毛既然是奢侈品,它的重要性就来自於文化。由於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我们完全找得到相反的例证。有不少人类群体并不 要眉毛。在亚马逊热带雨林中,很多部落便认为眉毛难看,拔得乾乾 ,连眼睫毛也在扫除之列。乔叟时代的英格兰时 女郎拔除眉毛,留下毫不修饰的两条眉脊。意大利也有这样的时代,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许多人以为那没有眉毛的少妇天下最美。我不觉得。
我还是喜欢一个眉眼盈盈的女子。
参考资料:http://www.blogcn.com/u2/57/69/luoyewang2006/blog/47832116.html

热点内容
情人节给男朋友做饭作什么 发布:2025-09-13 00:50:20 浏览:380
什么淡月失梅花 发布:2025-09-13 00:40:04 浏览:476
樱花绿盒水彩 发布:2025-09-13 00:35:10 浏览:801
餐饮空间当中绿植的作用 发布:2025-09-13 00:19:19 浏览:749
星星纸折玫瑰花图解 发布:2025-09-13 00:19:10 浏览:120
纸浮雕花卉 发布:2025-09-13 00:13:27 浏览:900
情人节送的花图片 发布:2025-09-13 00:12:45 浏览:870
一朵天下广告元素 发布:2025-09-13 00:08:04 浏览:394
竖幅梅花国画 发布:2025-09-12 23:52:41 浏览:80
绿植打卡墙 发布:2025-09-12 23:52:38 浏览: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