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梅展
这是人故意做的来.做弯.为使花卉源好看.
可参考下
所谓做弯花,是在花卉生长期间人工将枝条扭绑成左右盘旋的螺旋状。
要使一品红花叶分布均匀,姿态优美,可采用做弯的方法。当新梢长到15~18厘米时做第一个弯,以后枝条每长15~18厘米做一个弯,最后一次做弯应在开花前20天左右。做弯最好选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之间进行,此段时间枝条柔软容易弯曲。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每次做弯前一两天不要浇水,以使其枝条略有萎蔫,避免做弯时折断或造成“死弯”。做弯时用塑料薄膜把枝条扎成弯曲状。每次做弯都要注意使枝条分布均匀,并保持在同一高度,这样整个株形才能姿态美观。
⑵ 如何进行梅花的插花制作
(1)我国梅花插花的历史 我国梅花插花的最早记载,至少应在魏、晋之际。据《荆州记》载:“陆凯与范晔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诗云:‘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宋代,梅花插花之风甚盛。李嵩画有《花篮图》,在此画中,一个精致的藤篮中插有梅花、蜡梅、山茶、水仙、瑞香等花卉,技法丰满、细腻。张道洽的《瓶梅》诗云:“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陆游作有“瓶里梅花夜来香”的诗句,戴复古作有“古瓶斜插数枝春,此即吾家劝酒人”的诗句,杨万里作有“胆样银瓶玉样梅,北枝折得未全开。为怜落寞空山里,唤入诗人几案来”的诗句。明、清梅插花及艺梅均步入鼎盛期。明代出现插花的专著,如张谦德《瓶花谱》、袁宏道《瓶史》等。《瓶史》中“花目”一节云:“余之诸花,取其迎而易致者,入春为梅为海棠”;“品第”一节云:“梅以重叶、绿萼、玉蝶、百叶缃梅为上”;“使令”一节云:“梅花以迎春、瑞香、山茶为婢”。《瓶史》很快传入日本,并形成日本插花的流派之一——宏道流。清代以瓶供为主,如陈书绘制《瓶供》图,梅花与牡丹交辉,更显得梅花插花的清丽高洁。清代涉及梅花插花的著作也更丰硕,如《芥子园画传·梅菊谱序》就有“出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之句。其他还有陈淏子的《花镜》、沈复的《浮生六记》等也涉及有梅花插花。近代,梅花插花应用在规模、风格上均有新的提高。如1949年在上海举办的梅展,据考证,可能是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届包括梅花插花的正式梅展。1989年中国花协梅花、蜡梅分会成立后举办过九届全国梅展,均设有梅花插花展区。
(2)插梅的构图与立意 牡丹重姿、重彩,插牡丹必须显出富丽堂皇;玉兰洁白、清丽,插玉兰要突出亭亭玉立之姿;桃杏娇艳、缤纷,插桃杏可烘托热闹的气氛……梅花,不以华丽取宠,而以韵格为胜,具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及风格。所以插梅的构图与立意与众花不同。
人们爱梅,不只是欣赏梅的外在风姿,更在于梅的“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的品格,人们视梅为坚贞、顽强、幸福及友情的象征。因此,我们插花之前应先立意:或以冰中孕蕾、雪里开花的梅花为主体,配以苍松、翠竹,构成松、竹、梅“岁寒三友”图;或以“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宋·陈亮)为题来歌颂威武不屈的精神;或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晋·陆凯)以寄予友人之情谊;或以“赏梅倍思亲”来抒发亲人团聚的愿望;或以“喜迎佳节春意闹”,象征欣欣向荣的景象。关于梅花的插花艺术,《瓶史》中谈到:十一月插红梅,正月插梅花。花木搭配以梅花为主,再配迎春、瑞香、山茶。
(3)插梅的主要方式 插梅的主要方式可分花瓶式插梅、盆景式插梅和壁挂式插梅3种:
花瓶式插梅:花瓶深色、素净者均可,铜质和陶瓷的古朴花瓶更能显示梅花的高雅。切勿用华丽的花瓶,以免喧宾夺主。如瓶口太大而花枝摆动,可剪几根短枝架设瓶口,也可将花枝基部的中间切开,使它能夹住瓶内的小横木,以固定花枝。如花瓶较轻不易立稳,瓶中可投铅、石等,以防倒伏。梅花有红、白、绿等色,可一色单插,也可几色合插,但必须以一色为主,以免纷杂。插梅时也可适当配些南天竹、文竹等,以调和色彩与层次。
盆景式插梅:一种插器是浅身阔口的水盆器皿,一种是用以制作小型写意盆景的各种观赏浅盆。用水盆器皿插梅,必须借助于花插座(也称剑山),这是由金属铸制而成的,圆形、三角形或方形平底,向上一面有较多针刺,用来固定花枝之用。根据自己的立意要求进行构图,在插“岁寒三友”图时,由于竹枝易干枯,必须将它尽量低插,近于水面为好。若松枝过于笨重粗大,不能平稳放置,可先将其基部钉在方块木板上。置于盘中后用卵石盖压木板,这样就可固定松枝。如梅枝较粗,可在花枝下中间处,用刀切成十字形,切隙深度应比剑山的针约长两倍,切好后再插。挑选好横斜疏瘦的小梅枝,借古人咏梅的佳句名言为意境,创作寓意深刻的写意盆景,置于书房几案,以假乱真,同样可收到极好的观赏效果。其制作方法为:用湿棉花或湿纱布将梅枝基部缠绕,用塑料布包好后,根据立意要求,或直或斜栽于盆中,并适当点缀一些蕨类、小草等小植物和玩石、朽木之类的小配件,再用土铺成起伏不定的山峦起伏,也可留些空白做水体,最后用苔藓将土体全部铺盖;这样,一盆梅花写意盆景就制成了,只要经常在苔藓上喷些水就可欣赏数日之久,花谢后可再换梅枝。
壁挂式插梅:采用竹器、陶瓷等悬挂式的花器。斜垂的梅枝,配以文竹或常春藤的长蔓,这样刚毅的梅枝与摇曳的长藤在合适的背景前交相辉映,一刚一柔,别有风味。若梅枝不斜垂,可在适宜弯曲处,锯1~2个缺口,用三角形硬木填塞巩固其隙以符所需角度。
(4)插梅的保鲜技术 花瓶口小身高,水应盛至瓶身最宽阔处,使水与空气有较大的接触面。以雨水为佳,河塘水亦可,浑浊者须澄清方可使用。自来水中因有氯气,须贮放数日再用。唯井水碱性大,切勿使用。水温应与气温相一致。为使瓶水不腐,可在水中加入0.1%的食盐或1/4000的高锰酸钾或适量的硫磺,并注意经常换水。
花枝浸入水中剪切,避免剪切时空气侵入枝茎导管中,利于吸收水分。切口斜度越大越好,以扩大吸水面积,增大吸水量。在切口处多开裂缝,也可达到此目的。用厚报纸将梅枝上部包裹好,把切口浸入加了少许食盐或明矾的沸水中10秒钟左右,这既可排除切口细菌,又能将导管中所存空气排出。或者将梅枝切口用火烧焦,使它局部炭化。
我国古代也有一些插梅保鲜措施,如宋代范成大云:“花下不易焚香……至若浊气煤烟,皆时杀花。”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载:“煮鲫鱼汤可插梅。”清代陈淏子《花镜》载:“梅宜用猪肉汁去油俟冷插花,且瓶不结冻,虽细蕊皆开。”明代《瓶花谱》载:“古铜壶龙泉均州瓶,有极大高三二尺者,别无可用,冬日投以硫磺,斫大枝梅花插供……梅花初折,宜火烧折处,固渗以泥。”又云:“日置南窗下,夜卧置榻旁,俾近人气,可不冻。”大家不妨一试。
⑶ 梅花盆景什么时候修剪
梅花修剪十分注重季节性,特别在初春梅花开花过后,消耗了大量营养,此时就需要立即对梅花进行修剪,切忌等到萌芽抽枝后再进行修剪,否则就影响当年的生长,削弱树势。有时还要进行冬剪保证梅花的开花数量和质量。不能有时间、有人力时就多剪,没时间、没人力的时候就不剪。此外,在新栽梅树前最好对梅花进行适度修剪。因新栽梅花根系受损,养分吸收能力弱,如留下过多枝条,营养、水分供应跟不上,梅树正常生长受到影响,轻则树势减弱,重则可能导致死亡。
忌修剪贪多求快
梅花修剪要周而复始、持之以恒,而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切忌进行一次重剪之后几年之内不予理会,任其发展。否则梅花树势破坏、开花稀少甚至无花可赏而变成一棵毫无观赏价值的杂树。梅花根据每年的气候环境变化、日常管理水平的不同生长态势都有所变化,修剪时应根据当年的生长情况来确定修剪方案,要保证每棵树树形良好、次年开花繁密。
⑷ 梅花开放在什么地方
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但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最多,江苏北部和河南南部也有少数版品种,某些品权种已在华北引种成功。日本和朝鲜也有。
梅花栽培分为露地栽培、切花栽培、盆栽和桩景栽培。栽培以生产切花为目的者,多在露地成片栽植,并适当重剪,多施肥,以促进生长大量枝条,使树体成灌木状,每年都要对当年生枝条短剪,供插瓶及其他装饰用。
落叶后要施足肥料,以恢复树势,来年花谢后施肥以磷肥为主。适合切花栽培的品种主要为宫粉型,玉碟形、绿萼型为次。
(4)盆景梅展扩展阅读:
探梅赏梅须及时。过早,含苞未放;迟了落英缤纷。以梅花含苞欲放之时为佳,故名“探梅”。梅花以“惊蛰”为候,以惊蛰前后10天为春梅探赏的最佳时机,观赏梅花的情境也十分讲究。
梅的枝干以苍劲嶙峋为美,形若游龙,遒劲倔强的枝干,缀以数朵凌寒傲放的淡梅,兼覆一层薄雪,俨然天成一幅水墨大写意。
梅花香味别具神韵、清逸幽雅,被历代文人墨客称为暗香,让人难以捕捉却又时时沁人肺腑、催人欲醉。
⑸ 如何才能使梅花盆景更美
⑹ 梅花开放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现在估计没有的看了,要等2016年了。
梅花一般在2月下旬之后才会开放,2月14日左右进入观赏期,2月20日梅花将绽放20-30%,进入最佳观赏期,此后梅花将一直盛开到3月中旬。梅花节期间,梅花山主会场有梅花节开幕式、梅摄影精品展、梅盆景精品艺术展等10大“看点”。
⑺ 关于北京植物园的梅花展
现在植物园是腊梅展,在盆景园和卧佛寺
⑻ 如果梅花全展开了会露出什么
梅花全展开了会露出花蕊。
梅花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直径2至2.5厘米,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梗短,长约1至3毫米,常无毛;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萼筒宽钟形,无毛或有时被短柔毛;萼片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圆钝;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雄蕊短或稍长于花瓣;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或稍长于雄蕊。
观梅胜地
鄢陵梅花
鄢陵县位于豫东黄河冲积平原,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是培育南北花卉的天然试验场,尤以腊梅最负盛名。据《鄢陵县志》载,这里栽培腊梅已有千余年历史,北宋时,就成了贡品,被皇帝称之为“天下第一花”。此后,便有了“鄢陵腊梅冠天下”之美誉。
超山梅花
超山位于浙江余杭县内,风光旖旎,植梅名闻天下,素有“超山梅花天下奇”之誉。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国内外游人。超山北坡方圆数里,尽是梅林。梅开时节,雪海香涛,蔚成奇观。梅林之中,有两株古梅,一唐一宋,尤为名贵。超山赏梅以“宋梅亭”和“浮香阁”的山坡处为最佳,游人可以尽情领略“不知何处香,但见四山白”的景象。
灵峰梅花
灵峰位于杭州植物园东北角的青芝坞内。从前,曾与孤山、西溪并称西湖三大赏梅风景区。如今,古老的“灵峰探梅”又露出新的风姿。近几年来,经过重新布局建设,景区植梅已达6000余株,品种50多个,已成为西湖最大的赏梅胜地。
邓尉梅花
江苏吴县邓尉山在苏州城西南30公里处,崇山前抱,太湖后绕,地势十分幽深。梅开时节,香雪十里,疑如积雪,故有“十里香雪”之称。邓尉山最佳赏梅处,应是半山腰的“梅花亭”,举目环顾,山上山下,弥漫数十里,浪拥雪堆,芬芳弥漫,真是“遥看一片白,雪海波千顷”。日前,邓尉梅林在方圆近十里的景区内植梅数十万株,也有“邓尉梅花甲天下”之誉。
梅园梅花
无锡荣氏梅园,背依龙山,面向太湖,园林设计者根据地形高低,结合梅树的特点,以梅饰山,倚山植梅,梅以山而秀,山因梅而幽,别具特色。园内植梅5500多株,品种繁多,名品荟萃。园内还有天心台、香雪海、宝塔等步步登高的观赏景点,是较为典型的江南园林式赏梅景点。梅开时节,竞相吐艳,白玉如雪,红晕似杏,犹如置身于“若无香风吹,疑是白云绕”的玉泽香国之中。
梅花山梅花
梅花山位于南京市钟山南,这里依山栽植有梅花1.5万余株,品种有220多个,有“梅花世界”之称。梅花山上建有“观梅轩”,登轩观梅,梅山梅花尽收眼底。梅花山以品种奇特著称,“朱砂梅”满枝绯红,“玉蝶梅”素静雅洁,“宫粉梅”著花繁茂,“龙游梅”舒展飘逸,还有“蹩脚晚秋”、“七星梅”和“半重瓣跳枝”等梅花上品。
淀山梅花
青浦淀山湖梅园是上海最大的赏梅胜地,占地190亩,植梅5000多株,品种达40多个,其中不少是百年以上的古梅。近年来,经园艺家悉心培植,长势越来越旺盛,每年吸引不少游人。园内四周是一组江南仿古建筑,配以奇花异卉,古树秀竹。纵观梅园,白雪红蕾,暗香浮动,呈现一派“素艳乍开株蓓蕾,暗香微度玉玲珑”的境趣。
磨山梅花
武汉磨山梅园位于武汉市东郊的东湖磨山,又是中国梅花研究中心,并建有自己的梅花种植基地。磨山梅园环岭临湖,环境幽静,风光别致,占地500多亩,有梅树、梅花盆景3万余株,品种200多个,已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赏梅胜地。磨山梅园依地形而置,或疏或密,或迎风,或照水,井然有致,潇洒得趣。
罗岗梅花
驰名中外的羊城八景之一的罗岗香雪,位于广州市区30多公里外的东郊。这里四面环山迭翠,中央谷地横亘十余公里,遍植青梅荔枝。每年小寒前后,梅花盛开,百枝凝雪,千树妍唱,争奇斗艳,香浮数里。景区内还有“罗峰寺”、“罗岗湖”、“玉岩书院”等名胜古迹及“玉玺远眺”、“玉屏石胜境”。
梅岭梅花
韶关梅岭位于广东和江西的交界处,此处有梅花1000多亩。每逢2月上旬,正是满山梅花凌霜傲放之时,可赏梅之千般风姿,可品梅之万种情韵,那树树红梅撩拨得古今多少文人骚客心海涨潮,留下几多诸如“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红雨熟红梅”(苏轼《题岭上红梅》)的名诗佳句传诵至今。
⑼ 怎样使盆栽梅花在十一开花
梅花花期控制的关键在于控制休眠期。梅花的花芽分化多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一般在夏季枝条停止生长后15~20天开始生理分化,又约20天左右进行形态分化,经冬季一定阶段的低温休眠后,气温上升时即可开花。因此可利用梅花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的反应,控制休眠期的长短,进行催延花期。
推迟梅花花期可采取两种办法:一种是利用延长休眠期的办法,另一种是促使当年二次开花。
(1)使梅花五一开花,应采取延长休眠期的方法。1月中下旬选择晚花品种,如‘虎丘晚粉’、‘丰后’等,放进0~2℃的冷藏室中。延长其休眠期,使休眠芽处于深休眠状态。冷藏时注意观察,不要使盆土过于干燥。于欲开花期前10~15天出冷库,出冷库迟早依当时气温决定,如气温平均为20℃左右,则提前10天即可,温度低则宜早出。出库后放于荫棚下,逐步接受阳光,每日喷水2~3次,直至花蕾吐色为止。如花蕾萌动过早,可在吐色后放至4℃冷库内,则可推迟4~5天开花;如花蕾萌动较迟,应施用0.2%磷酸二氢钾2~3次。不过,此时气温高而花期较短。1987年4月,武汉东湖磨山梅园曾在北京第一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上展出盛开的梅花80盆,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
(2)使梅花十一开花,应采取促使当年二次开花的方法。利用元旦、春节等开过花的植株,于花后及时换盆,修剪,使其充分见阳光,促使叶芽萌发,及时浇水施肥,促使枝条充实,防止徒长。6月中旬,减少浇水量,促进花芽分化,于7月中旬至8月中旬,花芽直径达0.1厘米时,将盆栽放入冷库保持0℃左右,给予微弱的人工光照10勒克斯,相对湿度保持50%以下,使其落叶进入休眠。于十一前20~25天出冷库,放半阴处,光照5000勒克斯,日温25℃,夜温18℃左右,这样花芽逐渐萌动而开花。以8月中下旬入冷库,9月上旬出冷库的开花最好,有时叶芽亦会萌动,应及时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