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三七种子
1. 兰花三七种植方法北方能种植吗
兰花北方可以栽培,三七(田七)在北方夏季温度不超过38度,冬季零下10度以上地区均可种植。
分析说明:
中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复杂,植被类型多,因而兰花资源非常丰富,全国都有分布,但从数量分布上从南到北依次递减。
田七喜温暖,怕严寒酷热,喜潮湿,怕积水。夏季温度不超过38度,冬季零下10度以上地区均可种植,适宜生长温度在18至25度。
所以兰花在北方是可以栽培的,三七北方区域只能选冬季气温不低于零下10度的区域。
兰花生长习性:
喜阴,怕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质;宜空气流通的环境。
兰花繁殖方法:
一、分株
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
凡植株生长健壮,假球茎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后每丛至少要保存5个连结在一起的假球茎。分株前要减少灌水,使盆土较干。
分株后上盆时,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铺上粗石子,占盆深度1/5-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细土,然后用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栽植。
栽植深度以将假球茎刚刚埋入土中力度,盆边缘留2cm沿口,上铺翠云草或细石子,最后浇透水,置阴处10-15天,保持土壤潮湿,逐渐减少浇水,进行正常养护。
二、播种
兰花常用分株、播种及组织培养繁殖。
兰花种子极细,种子内仅有一个发育不完全的胚,发芽力很低,加之种皮不易吸收水分,用常规方法播种不能萌发,故需要用兰菌或人工培养基来供给养分,才能萌发。
播种最好选用尚未开裂的果实,表面用75%的酒精灭菌后,取出种子,用10%次氯酸钠浸泡5-10分钟,取出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即可播于盛有培养基的培养瓶内。
然后置暗培养室中,温度保持25℃左右,萌动后再移至光下即能形成原球茎。
从播种到移植,需时半年到一年。组织培养已获成功,有条件的地方可用此法繁殖。
三七生长习性:
田七喜温暖,怕严寒酷热,喜潮湿,怕积水。
夏季温度不超过38度,冬季零下10度以上地区均可种植,适宜生长温度在18至25度。
田七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和油砂土生长最好,黄泥、棕色士次之。
低洼地不宜种植,忌连作,不能在前作为茄科植物及荞麦、蔬菜等地种植。
三七栽培技术:
田七应于11月至次年2月份,选择成熟、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边红边采,去掉果皮,清洗干净,随采随播,如不能及时播种,可将种籽放入筛中,放阴凉通风处保存,如外运,可去掉果皮,拌入2倍湿砂,贮于水箱中就可外运。
如自留种种植,可在整好的地上开厢宽80至85厘米,高20至25厘米,长按需而定,厢面呈瓦背形,厢开好后按行距6.5厘米,株距5.7至6厘米开穴点播,覆土以盖没种籽为准,进行育苗。春播1个月后出苗。
3月后就可定植,按播种方法开厢,开好厢后就可移栽,注意:取苗时不能伤根。移栽时,在整好的厢上横向开槽、底平、深2厘米,宽以能放下田七根即可,芽苞向坡下,尾转坡上,行株距13至17厘米,边栽边盖肥土,盖土厚约3.5厘米,以盖住芽苞为宜,再盖草,以不见土为宜。
6月后,揭掉盖草,清除杂草。田七是浅根作物,一般不中耕,但每次下雨或温度过大时,要破松土皮,增大土壤通透性。
展叶时施第一次肥,每亩200至250公斤腐熟肥料,半月后再施一次,5至8月每月喷施先科追肥精一次,9至10月要喷施一次盖芽肥可用先科追肥精600倍液,护芽促长。
除此之外,应做到园内无积水,园外水畅通,为减少养料消耗,提高根茎产量,不留种的植株,在七月份出现花苔时,要选择晴天摘苔,摘苔后两天内无雨为好。
2. 兰花三七一平方米可种多少棵
兰花三七一平方米内大约可以栽种四十颗以上。栽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栽种密度:为确保兰花三七能够正常生长,建议保持适当的栽种密度。一平米内栽种四十颗以上是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但具体数量还需根据种子的大小、土壤条件以及管理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
- 随采随种: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最好随采随种。避免种子长时间干燥,以免损失生命力,影响出芽效果。
- 点播方法:在播种时,可以采取点播的方法,保持株行距在6cm×5cm的间隔,以确保每棵兰花三七都能获得足够的生长空间。
- 管理措施:播种后,撒上一层腐熟后的农家肥,并实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同时,可以掩盖地膜以保持温度和湿度,促进种子的萌发。
综上所述,在合适的栽种密度和管理措施下,兰花三七一平方米内可以栽种四十颗以上,并有望实现良好的生长效果。
3. 三七那个品种好
七的品种有田七、藤三七、兰花三七 、菊三七、景天三七。
【其一】:田七,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 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其茎、叶、花均可入药。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60cm。根茎短,茎直立,光滑无毛。掌状复叶,具长柄,3~4片轮生于茎顶;小叶3~7,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边缘有细锯齿。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从茎顶中央抽出,长20~30cm。花小,黄绿色;花萼5裂;花瓣、雄蕊皆为5。核果浆果状,近肾形,熟时红色。种子1~3,扁球形。花期6~8月,果期8~10月。入药以身干,个大,体重,质坚,表皮光滑,断面灰绿色或灰黑色者为佳。
生于山坡丛林下。现多栽培于海拔800~1000m的山脚斜坡或土丘缓坡上。 采制:种后第3年冬季及夏末初秋采挖。去须根,曝晒至半干,用于搓揉,再曝晒,重复数次,置麻袋中加蜡打光。
性状:根圆锥形、纺锤形或不规则块状,长1.5~5cm,直径1.2~2cm。表面灰黄色或棕黑色,具蜡样光泽,有不规则细纹及少数横长皮孔;上部有数瘤状隆起的支根断痕,顶端残留根茎基。质坚实,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横切面灰白色或黄棕色,皮部有棕色小点(树脂道),味苦、微甜。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各种内、外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化瘀止血 活血定痛)
【其二】:藤三七,三七的一种,为多年生宿根稍带木质的缠绕藤本,光滑无毛。一年的新梢可长达4~5m以上,茎圆形,嫩茎绿色,老熟茎变成棕褐色,叶互生,肉质肥厚,叶片心脏形,光滑无毛,有短柄。原产于巴西,在中国很多地区均有种植,尤其在南方地区种植较多。其栽培容易,病虫害发生少且营养高、口味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具有滋补、壮腰膝、消散痰、活血、健胃保肝等作用。
性状:珠芽呈瘤状,少数圆柱形,直径0.5-3cm,表面灰棕色.具突起。质坚实而脆,易碎裂。断面灰黄色或灰白色,略呈粉性。气微,味微苦。
藤三七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尤以胡萝卜素含量较高,每100克成长叶片含蛋白质1.85克、脂肪0.17克、总酸0.10克、粗纤维0.41克、干物质5.2克、还原糖0.44克、维生素C6.9毫克、氨基酸总量1.64克、铁1.05毫克、钙158.87毫克、锌0.56毫克。藤三七具有滋补、壮腰健膝、消肿散瘀及活血等功效,是一种新型保健蔬菜。
【其三】:兰花三七 ,其形似兰花根像三七,且味也像三七并可入药故名兰花三七。兰花三七是近几年培育的优秀新地被,耐寒耐荫耐涝是其特点,且四季常青佳,春季开出一串串翠蓝的花,景观效果甚佳。
科属:百合科、山麦冬属
形态特征:常绿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叶线性,丛生,长10—40cm,总状花序,花淡紫色,偶有白色。
生长习性:耐寒、耐热性均好,可生长于微碱性土壤,对光照适应性强,适宜作地被植物或盆栽观赏。
【其四】:菊三七,别名 土三七,紫三七,血当归,血三七,血七,血格答,水三七,紫蓉三七,艾叶三七,铁罗汉,乌七,菊叶三七,狗头三七
科目: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
性状:甘苦,温,有小毒。入脾、肝经。根呈拳形肥厚的圆块状,长3~6厘米,直径约3厘米,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全体多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弧状沟纹,在突起物项端常有茎基或芽痕,下部有须根或已析断。质坚实,不易析断,断面不平,新鲜时白色,干燥者呈淡黄色,有菊花心。气无,味甘淡后微苦。以干燥、整齐、质坚、无杂质、断面明亮者为佳。
功效主治:散瘀止痛、补气摄血。治跌打损伤、骨折、创伤出血、吐血、产后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研未,0.5~1钱。外用:捣敷。
资源分布:产四川、云南、广东、广西、江苏、江西、湖南、贵州等地。
【其五】:景天三七,学名费菜,又名土三七、救心菜、旱三七、血山草、六月淋、蝎子草、草三七、三七草。
植物形态:景天科(菊科),多年生肉质草本,无毛,高30~80厘米。根状茎粗厚,近木质化,地上茎直立,不分枝,单生或数茎丛生。叶互生,或近乎对生;叶片质厚,广卵形至倒披针形,长5~7.5厘米,宽1~2厘米,先端钝或稍尖,边缘具细齿,或近全缘,基部渐狭,光滑或略带乳头状粗糙。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无柄或近乎无柄;萼片5,长短不一,长约为花瓣的1/2,线形至披针形,先端钝;花瓣5,黄色,椭圆状披针形,先端具短尖;雄蕊10,较花瓣短;心皮5,略开展,基部稍稍相连。蓇葖果5枚成星芒状排列。种子平滑,边缘具窄翼,顶端较宽。 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于山坡岩石上,草丛中,主产我国北部和长江流域各省。
分布与习性: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各省区;朝鲜、日本、蒙古、俄罗斯、越南亦有分布。生于山地林缘、林下、灌从中或草地及石砾地。喜阳,稍耐荫,耐旱,耐盐碱,生命力很强。
4. 吉祥草和兰花三七的区别
吉祥草是须根、兰花是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