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棉花盆栽试验

棉花盆栽试验

发布时间: 2022-02-06 13:07:36

㈠ 棉花种子快速发芽试验方法

土方法:毛子棉种用70摄氏度的水浸烫,(2-3市斤水浸烫1市斤棉种)不用换水,连续浸泡10-20小时,捞出后加入相当于棉种体积3倍左右的过筛的湿沙子,放入容器或包裹,保持25-35的温度,一般在30-50小时内即可发芽,把发芽的棉种用筛子把沙子筛除后,即可检查发芽率。
如果是光子水温与浸泡时间要适当缩短,新棉籽催芽的出芽时间要长些。
2、洋方法:使用发芽箱效果会更好。

㈡ 棉花纤维在试验中起什么作用

1.保温 如蒸馏的时候 冷凝管口要缠上棉花
2.防止固体或者液体进入 如干燥管的两端管口都要塞上棉花
3.实验物品 棉花本身是纤维素,可以用来做纤维素水解实验

盆栽试验的土培试验

一、土培试验特点
土培试验是生长介质为土壤的盆栽试验,是介于田间试验与水培、砂培法之间的试验方法,其与田间试验相比主要有下列特点:
1.供试土壤差异 土培试验一般取耕层土壤作试验,作物只能从耕层土壤中吸收养分,而田间试验作物不仅可以从耕作层吸收养分,还可从底土中吸收养分。土培试验土壤经人工翻挖、过筛、混匀后,物理性状与田间原状也不相同。
2.试验条件差异 土培试验易于人为控制试验条件如光照、温度、水分、养分等生长因素,受自然环境等不可控因素影响小于田间试验,因此试验因素的效应分析比较准确,但土壤养分的动态平衡和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情况均与田间条件有所不同,如果土培与田间试验相结合,既与生产条件接近又能提高研究深度。
3.肥料利用率差异 由于土培作物根系养分吸收区域小,其施肥量常比田间试验大2-3倍,土培试验在盆钵中不存在养分淋失问题,因此肥料利用率与田间试验也有很大差别。
土培试验与水培、砂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能在土壤条件下模拟土壤、植物、肥料之间相互关系,但某些试验因素如pH值等的水平不像水培、砂培那样可以根据试验目的随时变更,因此后者更适合于营养生理研究。
二、土培试验实施
(一)供施土壤与盆钵准备 供施土壤的选择是土培试验成败的关键之一,土壤类型由试验目的确定,如进行某种土壤养分供应能力与农化测试方法的相关研究,则应采集该养分贫乏到极丰富的各种土壤,如进行某种肥料对作物的有效性研究,则应选择该肥料所含营养元素缺乏的土壤,土培试验一般取耕作层土壤,取土时要严格防止污染,取土和运土的工具要干净,不能用装过肥料的袋子装土,取回的土样要全部用3 mm孔径筛子过筛,挑出侵入体和新生体,取土样比实际需用量大50%左右。如果试验需连续进行多年,应一次取回够多年用的土壤,放在专用的土壤贮存室内,详细标明土壤名称、采土地点、深度、时间和采土人姓名。
选择盆钵主要考虑作物种类、试验期限等,一般大株植物如玉米、棉花等盆钵宜大,全生育期试验也应选用较大盆钵。旱作可用盆底设排水孔盆钵,水作可用不设排水孔盆钵如塑料水桶等。
(二)施肥与装盆 盆栽施肥量一般都高于大田2-3倍,为使禾谷类作物、棉花等作物正常生长,每kg土壤可施氮0.15—0.20 g、P2O5 0.1-0.2 g、K2O 0.15—0.20 g。豆科作物的施氮量可减少到0.02—0.04 g。设计施肥量试验时,为得到理想的肥料效应曲线,可以上述施肥量为基准,增设几个多于及小于基准施肥量的水平。肥料种类氮肥可用硫酸铵或尿素,酸性土最好用2/3硝酸铵及1/3硝酸钙,磷肥可用磷酸一钙,钾肥可用硫酸钾或氯化钾,这些肥料通常可用化学纯试剂代替。装土前先在盆底加入石砾等排水填充物,盖住排水孔,并将各试验用盆钵调节至重量相等,然后试装1-2盆,装土至土表距盆口4-6 cm,确定每盆装土数量,再由装土量确定盆施肥量。肥料称好后,可在塑料薄膜上或塑料盆中与土壤混匀,也可将肥料溶解成液体再与土壤搅拌均匀。装土时每盆先装土重1/2,摊平压紧后再装另一半,最后灌以足量水分使土壤沉实,次日在湿土表面播种预先催芽露白种子。播种量为留苗数的2-3倍,播后大粒种子上盖干土1.5—2 cm,小粒种子0.5 cm,水稻等作物土培试验可采用直播或移栽二种方式。
(三)试验管理和收获 土培试验管理最困难的是灌水,由于各处理作物生长状况通常差异很大,蒸腾量相差悬殊,各个处理的灌水量也应不同。米氏盆可用米切里西灌水法,一次灌水至有水渗入底盆,下次灌水时先将底盆内水分回顶盆,以避免养分损失,这种方法可使各盆土壤水分含量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但对土壤湿度的控制能力较差。称重灌水法可使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有效持水量的60%-70%,这种方法应先测定土壤最大持水量、最大吸湿水量和装盆前的土壤水分含量,再按下列公式计算灌水后每盆毛重。
灌水后每盆毛重=每盆装入的干土重+盆钵及附属物重+加水量
上式中,加水量=每盆干土重×土壤水分需要保持在田间有效持水量的百分比×(最大持水量+最大吸湿水量),而有效持水量=最大持水量 - 1.5×最大吸湿水量,其中1.5×最大吸湿水量为凋萎系数。
第一次灌水时确定灌水后每盆毛重,以后加水保持每盆毛重,这种方法比较繁琐,还必须根据植株长势估计植株重量,调整灌水量。现代的做法是电脑控制的自动灌水法,但设备费用较大。
土培试验的盆钵排列也应像田间试验一样,进行随机排列和局部控制,并且定期调换位置,植株长高后视需要搭支架或不搭支架,以防倒伏,结实后要移入网室,防止鸟鼠患害,收获期要适时偏早,防止落粒。

㈣ 如何种好一株棉花

1)喜温、好光。2)无限生长和株型可塑性大。3)再生能力强。4)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间长。
应考虑一株与多株的区别:通过授粉探讨、成铃考察和模拟昆虫传粉试验认为,棉花可分为自花和异花授粉两大类群.以自花授粉为主的一般棉种,在网室隔离和大田开放授粉条件下,自然成铃率较高且稳定,一般可达40%以上.生产上昆虫传粉虽常造成异交压力,但因自身花粉多,授粉(受精)进程快等优势,使这种压力大为降低,品种保纯可基本保证.靠异交成铃的质核不育材料,受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在网室和海南冬繁条件下,自然成铃几乎为零.此类生态条件利于保持系自交和不育系转育;在运城大田条件下,自然成铃率与常规品种接近.由于接受外源花粉的时间优势,扩大了昆虫传粉机遇,提高了异交成铃效果.

㈤ Dunnett最小显著差数(DLSD)测验法,

[例4.1]研究6种棉花种子包衣剂对棉花生长的影响,设TW1为对照。采用盆栽试验,各种子包衣剂处理播种5盆,完全随机设计。出苗一定时期后测定棉花苗高(cm),其结果如下。试检验各种子包衣剂与对照的棉花平均苗高差异显著性及各种子包衣剂棉花平均苗高间的差异显著性。表4.1 6种棉花种子包衣剂的棉花苗高结果(cm)种子包衣剂观 测 值Tt12345TW122.922.322.222.522.7112.622.48TW224.023.823.823.623.6118.823.76TW322.623.223.423.423.0115.623.12TW420.520.820.720.820.5103.320.66TW524.624.624.424.424.4122.424.48TW624.023.323.723.523.7118.223.64T.. 690.9 分析 从表4.1可见,本例属于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各处理的重复次数相同,应采用组内观察值数目相等的完全随机试验的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已知条件:处理数k=6,重复次数n=5,共有kn=6×5=30个观察值。具体分析如下:解:第一步:自由度及平方和的分解 (见方差分析表)第二步:F 检验统计假设H0:μ1=μ2=…=μ6 ; HA:μi不“全相等”表4.2 种子包衣剂对棉花苗高影响的方差分析表变异来源DFSSMSFF0.05F0.01P处理间544.4638.8926164.070**2.623.909.69×10-18误 差241.3000.0542 总变异2945.763 根据处理自由度dft=5,误差自由度dfe=24查F表,查得F0.05(5,24) =2.36, F0.01(5,24) =3.90,填入表8.5。现计算得F>F0.01,故P<0.01;表明种子包衣剂处理间差异极显著,即6种棉花种子包衣剂对棉花苗高的影响有极显著差异。因此,需要进行处理平均数的多重比较。第三步:处理平均数的多重比较当各处理平均数与对照相比较时,一般采用Dunnett最小显著差数法(DLSD法)。当处理间相互比较时,常采用新复极差法(SSR法)。①Dunnett最小显著差数法(DLSD法) 根据误差自由度dfe=24,k = 5,查得Dt0.05(24) =2.76 和 Dt0.01(24) = 3.45计算最小显著差数DLSD0.05 = ×Dt0.05(24)=0.147241×2.76 = 0.406(cm)DLSD0.01 = ×Dt0.01,24=0.147241×3.45 = 0.508(cm)然后,计算处理平均数于与对照平均数的差数,结果列入表4.3 表4.3 种子包衣剂处理的棉花苗高与对照相比的差异显著性种子包衣剂平均数(cm) 与对照的差异TW524.481.96**TW223.761.24**TW623.641.12**TW323.120.6*TW1(CK)22.52-TW420.66-1.86**

㈥ 生物统计学题目: 有一批棉花种子,规定发芽率p>80%为合格,先随机抽取20

(1)u=0.625,接受H0:p≤p0;
(2)95%置信区间:(0.7007,0.8393)。

㈦ 求助如何种植棉花

种植技术和管理
抓好播种,确保一播全苗,是确保高产的第一个环节。播种保苗环节的栽培主攻方向是实现“五苗”,即“早、全、齐、匀、壮”。 “早”就是适期播种、早出苗;“全”就是不缺苗断垄、保证计划密度;“齐”就是棉籽萌发出苗整齐一致;“匀”就是棉苗分布均匀一致;“壮”就是棉苗生长稳健、根系生长迅速、最终实现棉花早现蕾开花、早结铃吐絮。播种要在搞好施肥整地造墒、选用优良品种的基础上,抓好种子处理、足墒播种、适期播种、适量播种、适深播种、抗旱播种,同时大力推广脱绒包衣种子技术和地膜覆盖技术。
一、施肥整地造墒
农谚说“土是本、肥是劲、水是命”,这说明棉花播种前搞好整地施肥造墒的重要性。一般要求棉花播种前15天左右及时进行整地施肥造墒。每亩施有机肥6—8斤,三元复合肥100斤,锌肥2—4斤,硼肥2斤,黄萎病发生地块要增施钾肥每亩硫酸钾20—30斤。生产实践证明,增施钾肥,黄萎病发病株率明显低于不施钾肥的。施肥后,及时耕翻整地,要把地整的无明暗坷垃上暄下实、平整无洼地,能在大雨后及时排水。一般低洼地块形成积水,容易引发黄萎病发生,严重时,造成棉花萎蔫死亡;平整地块发病较轻。整地后,有水浇条件的,要及时浇水造墒,为播种打好基础。
二、选用优良品种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种子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棉花增产增收的第一要素。选用优良品种,主要抓好三点:一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种植的好品种,根据近几年我县种植品种的考察,比较适合我县种植的品种有新丰66、鲁棉研28、鲁棉研21、鲁棉研22、中抗12等。另外,有水浇条件的地块,提倡推广种植抗虫杂交棉,我县地处鲁西南地区,光热资源能够满足杂交棉的生长需要,种植杂交棉可以实现更高的产量,适合我县种植的杂交棉有鲁棉研15、鲁棉研30等。二是选择健子率高的棉种,一般毛籽健子率要在70%以上,脱绒包衣光籽健子率要在80%以上。另外,提倡种植脱绒包衣光籽。种子脱绒包衣,就是给棉种脱去短绒包上一层种衣剂,种衣剂中含有杀虫剂、杀菌剂、生长调节剂等成分,包衣棉种播到土壤中后,就可以在种子周围(3厘米)形成保护屏障,直接杀死地下害虫和土壤中的病原菌,同时被根系吸收,将药剂传送棉苗的地上部,以杀死棉花苗期的主要病虫害,对苗期病害虫防治具有良好的效果,有效期长达45—55天,同时可以促进早出苗,促进增产,一般可以早出苗2天左右,有利于实现一播全苗、壮苗早发,棉苗整齐度高,霜前花率高,单产平均增加7—10%,同时脱绒包衣使棉种丸粒化,可以进行机械化播种,使用播种搂播种,能加快播种进度,提高播种质量。但是包衣种子播种时绝对不能进行浸种,同时播种剩余的种子要深埋地下,防止人畜中毒。三是购买种子时,到正规种子门市部购买,要看好说明,所要购种发票,以便出现问题时进行索赔。
三、种子处理
1、晒种。一般在播种前15天进行晒种。晒种,可以打破棉种的休眠状态,有效杀灭棉种表皮病菌,减轻苗期病害,促进种子后熟,增强种子吸水力和种皮透气性,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促进种子萌发出苗。毛籽种子要在强光天气条件下曝晒 3—5天,每天晒5—6个小时,一般摊晒厚度不超过10厘米,每天翻动3—4次,以保证晒匀晒透。脱绒包衣种子,要在弱光天气条件下晾晒1天左右。晒种时,特别注意不要石板上、水泥地面或塑料薄膜上晒种,以避免高温灼伤棉种,影响种子发芽率。
2、浸种。温汤浸种是我国一直沿用至今的传统毛籽处理方法,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种子萌发出苗,特别是在土壤墒情较差的条件下,有利于实现一播全苗。脱绒包衣种子不能进行浸种。经山东农业大学试验证明,温汤浸种一般不具备减轻苗期病害的作用,反而如果浸种时间太长,造成种子内养分外流太多,可能加重苗期病害的发生。所以,浸种的关键是掌握种子吸水不宜太多,一般以达种子本身风干重量的60%—70%、种皮发软、子叶分层为宜。浸种时间长短,以水温而定,18—20℃条件下,浸种12—16小时,捞出控干进行药剂拌种。不必强调温汤浸种。不提倡催芽。
3、药剂拌种。药剂拌种,可以杀死种子携带的病菌和播种后周围土壤中的病菌,以提高出苗率,防治苗期病害,配合使用杀虫剂拌种,也可以减轻苗期虫害的危害。拌种药剂,含有一定数量的杀菌剂、杀虫剂及适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常用的药剂和处理方法是:按20斤干棉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克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0克拌种;或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125克拌种。
四、足墒播种
由于棉种萌发出苗对水分、温度和氧气条件要求严格,尤其是水分。我县棉区冬季雨雪稀少,土壤墒情是常年影响出苗的限制因素。因此,有水浇条件的,播种前必须适时造墒,一般要求不迟于播前15天左右进行浇灌,以确保地温及时回升,不影响播种。无水浇条件的,要采用水种包包抗旱播种方式或地膜覆盖。
五、适期播种
温度是决定播期的重要依据。一般在5厘米地温5天稳定通过14℃时,就是棉花的播种时期。根据我国的气候条件,棉花适宜播种期是4月中旬。但是近几年由于受倒春寒影响,这个时期常有阴雨天气,气温低土壤湿,常造成棉花苗病发生重,死苗严重,不利于保全苗。一般从终霜期考虑,掌握“冷尾暖头”抢时播种。近几年随着温室效应加剧,无霜期加长,一般霜降期推迟到11月上旬,因此可以适当晚播几天,以有利于保全苗。
六、适量播种
应根据播种方式、发芽率高低、留苗密度及土壤墒情状况而定。条播,每亩需毛籽种子10—12 斤。点播或穴播,毛籽每穴3—5粒,每亩需种子5—7斤;脱绒包衣种子每穴2—3粒,每亩需要种子3—4斤。播种量不能过大,否则,既浪费种子,出苗后又易形成高脚弱苗,病害发生重。
七、适宜播深
一般播深以3—4厘米为宜。播后及时覆土并适当镇压。
八、抗旱播种
东平县春季一般经常干旱,无造墒条件的棉田要实行抗旱播种,一般采用“水种包包”的方法。技术要点是:按行距要求开浅沟,沟深2.5—3厘米;匀溜水,水量以接到底墒为宜;水下渗后,按株距要求播种;然后覆土起脊,要湿土在下、干土在上,并适度镇压,脊高3—5厘米,脊宽10—13厘米;待70%棉籽扎根时,及时破脊去覆土,一次扒平放完。
九、地膜覆盖
春季温度回升慢、温度不稳定是限制棉花一播全苗、促壮苗早发的重要因素。地膜覆盖具有保温增温作用,同时具有保墒提墒作用,可以确保棉花一播全苗、壮苗早发。地膜覆盖棉花根据播种和覆盖的程序,可以分为先播种后覆盖和先覆盖后播种。一般采用先播种后覆盖,覆盖地膜时,地膜要与地面紧密接触,地膜边缘要尽量垂直压入沟内,入土深度不少于5厘米,同时覆膜后在膜上压土,一般每隔3—5米压一堆湿土,以防大风吹揭地膜,或地膜上下煽动伤害棉苗。

㈧ 棉花怎么种植方法

种植懒汉棉需要在3-4月份进行,植株本身的需肥量比较大,因此要施足基肥。将种子播到土壤中,株距为35-40厘米,播种后需要覆盖地膜,等到6月将其揭掉,并且适当培土。生长期要根据种植密度适当修剪,密度大就不能保留疯杈,密度小的话则不可以不修枝。

懒汉棉花的种植方法,什么时候种植
一、种植时间

懒汉棉花是中早熟品种,如果有条件育苗的话,可以在3-4月进行种植,到了5月就可以移栽了。如果是露地种植,则要在4月20日前后在播种,在温暖的环境中,种子更容易生根发芽,而且幼苗也不会被冻伤。

花卉

二、整地施肥

懒汉棉花本身的需肥量比较大,因此在栽种前要给土壤施足基肥,这样才能提高它的产量。通常每亩要施尿素10千克,磷酸二铵20千克,钾肥20千克,硼肥1千克以及锌肥0.5千克,这样就可以满足它的营养需求。

花卉

三、进行播种

将懒汉棉的种子播到土壤中,株距保持在35-40厘米之间,行距为100厘米,通常每亩要种植1500-1800株左右。播种后要用地膜覆盖,这样可以起到保暖的效果。通常6月中旬将膜揭掉,之后要给幼苗培土。

花卉

四、生长管理

在懒汉棉的生长期可以不修枝,也可以简单修枝,修枝的好处是增加养殖密度,每亩可以留苗2000-2500株左右,每株只保留2-3个疯杈。如果将它的疯杈完全剪掉,可以进一步提高留株数,但管理起来也会更麻烦一些。

㈨ 正交实验L14 4 3 怎么分析结果啊

1. 引言

1983~1987年在土壤有机质0.55%~l.21%,全氮0.045%~0.083%,速效磷10~22毫克P2O5/公斤,速效钾120~160毫克K2O/公斤的中壤质褐土上,进行了棉花施用氮磷钾化肥效果的田间和盆栽试验,在明确了肥效的基础上,为获得氮磷钾的适宜用量,采用氮磷钾三因素四水平饱和D-最优回归设计方案,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如下。

2. 试验处理和基本清况

试验设N、NP、NK、NPK和CK(无肥对照)五个处理,其中N、P、K分别为氮肥、磷肥、钾肥的代码,纯养分N、P2O5、K2O的用量相等。

盆栽试验10次重复,每盆装土55公斤,每盆10公斤纯氮。田间试验4次重复,每亩10公斤纯氮,历年试验小区面积为0.l~0.14亩。使用最优回归设计方案的试验,采用多点无重复方式,处理编码值见表1。

(表:表1 三因素四水平饱和D-最优回归设计编码值表 )

NT 处理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N -1 1 -1 -1 -1 0.1925 0.1925 -0.2912 1 1
P2O5 -1 -1 1 -1 0.1925 -1 0.1925 1 -0.2912 1
K2O -1 -1 -1 1 0.1925 0.1925 -1 1 1 -0.2912

注释: NT= Number of Treatment, -1= without fertilizer, 1= 17.5Kg N, 10kg P2O5, 10 Kg K2O. -1为不施肥,+1指输入的P2O5和K2O均为10kg,N17.5kg(1987年)
3. 试验结果和讨论

3.1 氮磷钾化肥的效果

3.1.1对棉花生育期及生育性状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NP和NPK两个含磷处理,棉花各生育期均比N提前,现蕾期提前2~4天,开花期提前5~6天,吐絮期提前4~5天,表明在供试土壤上氮磷配合能加快生育进程,促进早熟,提高霜前花率。蕾期(6月24日)调查表明,施氮肥的四个处理与无肥对照比较:盆栽试验,株高增加1.5~8.3厘米,蕾数多0.6~2.3个,果枝数多0.6~1.9个;田间试验,株高增加0.5~2.0厘米,蕾数多0.2~1.1个,果枝数多0.3~1.3个,氮肥效果明显。NP和NPK两个含磷处理与N比较:盆栽试验,株高增加6.8厘米,果枝数多1.3个,蕾数多1.7个;田间试验,株高增加0.9~1.5厘米,果枝数多0.9个,蕾数多0.8个,说明氮磷配施棉花表现早发。花铃期(8月17日)调查表明,在施肥的四个处理中,NP和NPK两个处理单株成铃数最多,盆栽试验分别为10.7和11.1个,NK次之,为9.2个。田间试验,NP为19.9个,NPK为21.0个,NK为19.4个。N居末位,盆栽试验为8.8个,田间试验为18.6个。无肥对照,盆栽试验仅为2.8个,田间试验为17.5个。单株面铃数增多是氮肥配施磷、钾增产的主要因素。

从棉花生育性状调查看,在供试土壤上,施用氮素化肥对促进棉花生长发育效果十分明显。在施氮肥的基础上再施磷肥,棉花长相长势,从三叶期就优于N处理,到蕾期磷的肥效作用就已很明显,而配施钾肥的NK处理,到棉花现蕾以后,钾的肥效作用才逐渐明显,跟N比较,株高近似,但叶片较大,生长稳键。

3.1.2对产量和籽棉品质的影响

盆栽试验的产量结果(表2)表明,所有施氮处理,皮棉产量均比对照增产,皮棉产量为对照的1.7~7.0倍。各处理皮棉产量与N比较,NP增产11.2%~22.4%,NK增产10.4%~17.9%,NPK增产23.8%~57.7%。NPK比NP和NK分别增产10.1%~28.9%和9.7%~33.8%。

(表:表2 产量结果及比较 )

Experiment 类型 Year 年份 Lint cotton Yield 产量 1 2 3 4 5
CK N NP NK NPK
Pot experiment 盆栽试验 1983 LY(g/pot) 皮棉产量 (g/盆) 11.7 20.1 24.6 23.7 31.7
Times CK 为对照的倍数 1.0 1.7 2.1 2.0 2.7
Yi 比N增产(%) -41.8 0 22.4 17.9 57.7
1984 LY(g/pot) 皮棉产量 (g/盆) 7.0 38.3 42.6 44.4 48.7
Times CK 为对照的倍数 1.0 5.5 6.1 6.3 7.0
Yi 比N增产(%) -81.7 0 11.2 15.9 27.2
1985 LY(g/pot) 皮棉产量 (g/盆) 10.4 33.6 37.8 37.1 41.6
Times CK 为对照的倍数 1.0 3.2 3.6 3.6 4.0
Yi 比N增产(%) -69.0 0 12.5 10.4 23.8
Field experiment 田间试验 1983 LY(Kg/mu) 皮棉产量 (kg/亩) - 107.5 126.6 125.0 137.0
Yi 比N增产(%) - 0 17.7 16.3 27.4
1984 LY(Kg/mu) 皮棉产量 (kg/亩) 54.5 59.5 60.3 63.9 64.1
Yi 比N增产(%) -8.4 0 1.3 7.4 7.7
1985 LY(Kg/mu) 皮棉产量 (kg/亩) 64.0 69.3 74.6 73.4 79.0
Yi 比N增产(%) -7.6 0 7.6 5.9 14.0
1986 code of treatment 处理代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LY(Kg/mu) 皮棉产量 (kg/亩) 69.0 79.1 75.3 70.7 78.3 85.2 89.2 85.9 91.4 93.9
1987 LY(Kg/mu) 皮棉产量 (kg/亩) 64.6 74.5 75.3 73.5 78.0 81.3 84.2 82.2 77.9 76.2

注释: LY = Lint cotton Yield YI = Yield increase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in N treatment Times CK = Times of the lint cotton yield of the check
历年喷在试验各处理皮棉产量,经变量分析,四个施肥处理与对照比较差异极显著,其中NPK处理与NP、NK、N三个处理比较,差异极为显著;而NP与NK两者相比,差异不显著;NP和NK与N比较,则差异极显著(表3)。

(表:表3 处理间差异显著性比较 )

Pot treatment 盆栽试验 (1984)
Treatment 处理 Yield(g/pot) 产量(g/盆) NPK NK NP N
NPK 48.7
NIK 44.4 4.3**
NP 42.6 6.1** 1.8
N 38.3 10.4** 6.1** 4.3**
CK 7.0 41.8** 37.4** 35.6** 31.3**
Field Experiment 田间试验 (1985)
Treatment 处理 Yield(Kg/mu) 产量(kg/亩) NPK NP NK N
NPK 79.0
NP 74.6 4.3**
NK 73.4 5.6** 1.3
N 69.3 9.6** 5.3** 4.1*
CK 64.0 15.0** 10.6** 9.4** 5.3**

田间试验产量结果表现出与盆栽试验相同的趋势。在施氮肥的基础上配施磷肥或钾肥增产效果明显,NP和NK处理比N处理分别增产7.6%~17.7%和5.9%~16.3%。氮磷钾配合效果更好,NPK比N增产14.0%~27.4%。历年试验皮棉产量进行了统计分析(表3)。施肥各处理与无肥对照之间比较,差异显著;NPK与NP、NK之间比较,差异表明,在速效磷含量为9~22毫克/公斤,速效钾含量为120~160毫克/公斤的供试土壤上,NP、NK、NPK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明显。

在施氮肥的基础上,再施以磷、钾肥,棉花单铃重,盆栽试验增加0.4~0.7克,田间试验增加0.2~0.3克。衣分,盆栽试验增加0.4%~l.0%,田间试验增加0.2%~0.6%。绒长,盆栽试验增加0.2~0.5毫米,田间试验增加0.3~0.6毫米。籽指,盆栽试验增加0.4~0.8克,田间试验增加0.4~0.7克。结果表明,磷、钾均能提高棉花衣分、绒长和籽指,钾对籽指的提高作用较磷更大些(表4)。

(表:表4 籽棉品质考查 )

Treatment 处理 CK N NP NK NPK
PE 盆栽 FE 田间 PE 盆栽 FE 田间 PE 盆栽 FE 田间 PE 盆栽 FE 田间 PE 盆栽 FE 田间
Bofl Weight 单玲重 (g) 2.7 4.7 3.8 4.8 4.2 5.0 4.5 5.1 4.7 5.3
Lint percentage 衣分 (%) 43.1 41.0 38.5 41.1 38.9 41.3 39.5 41.7 40.7 42.0
Seed index 籽指 (g) 8.7 9.8 9.2 9.9 9.6 10.3 10.0 10.6 10.7 10.8
Staple length 绒长 (mm) 29.2 31.5 30.2 32.3 30.4 32.9 30.7 32.6 30.6 33.1

注释:PE = Pot Experiment, FE = Field Experiment
3.1.3对棉株干物质重量及氮磷钾养分积累总量的影响

盆栽及田间试验结果一致表明,施肥各处理,棉花各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无肥对照。NP、NK、NPK明显高于N处理。将盆栽试验结果列于表5,从表中看出,各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重量,N为对照的l.13~0.10倍。NP和NPK两个含磷处理,各生育阶段棉株干物质积累量明显高于N处理,出苗?现蕾尤为明显,出苗?三叶期为N的1.20倍,三叶期?现蕾期为N的1.65倍。氮钾配合的处理,干物质积累重量在各生育阶段都高于N处理,但在现蕾期以后较为明显,现蕾期?开花期NK为N的1.09倍,开花期?吐絮期为N的1.l倍。NPK处理干物质积累量,在现蕾期以前稍高于NP处理,在现蕾期以后高于N处理,显示了磷钾共同作用的效果。

㈩ 怎样用地膜覆盖栽培棉花

地膜覆盖栽培具有增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在连续降雨的情况下还有降低湿度的功能,从而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早开花结果,增加产量、减少劳动力成本等作用。但是,地膜覆盖栽培,并不可简单地理解为把地膜往地上一铺,地膜的增产效果就出来了,而是必须严格按照地膜栽培的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才能获得应有的效果。具体步骤是:
一、整地
辣椒不宜与同科作物连作,因为辣椒的一些病害可通过土壤传播,所选地块前作不能是辣椒、烟叶、土豆、茄子、番茄等茄科类作物,宜与其他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但由于现在农村的实际情况,每年全部轮换基地存在问题,因此应采取适当的农业综合技术,如:种子消毒、苗床消毒、深翻、炕土、土壤消毒等措施,防止病害的发生,延长适宜种植辣椒的时间(我所辣椒试验地经处理后,也是连作种植)。总的要求是所选地块要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PH值在6.2-7.2的微酸性和中性土壤,在经过深翻炕土的基础上,在定植前10-15天,进行充分芡土整细,清除地里的残渣枯枝及其它杂物。
二、作厢及栽植密度
1、作厢:底肥施入后,进一步整地作厢,一般1.1-1.2米开厢(即包一面沟),厢面宽约70cm,走道40-50cm,厢面一定芡细,平整成拱形(即中间稍高),这样覆盖之后,才能与土表紧密配合。不要提得过高,也不要过低,一般10-15cm为佳,厢面宽70cm,厢沟一定要平整,主、次沟要四通八达,有利于排水。
2、栽植密度:采用宽窄行定植,适宜密度为1.1-1.2米开厢(包一面沟)栽植行距0.4-0.5米,株距0.3-0.4米,双行双株种植,亩植3000窝左右。根据品种不同栽植密度有差别,植株生长旺盛,较开展的品种栽稀一点,反之则应栽密一点,但太。
三、施肥
1、合理施肥:一般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500-3000kg,钾肥20-30kg(或草木灰100-150kg),过磷酸钙40-50kg。根据土壤肥力差异,进行合理配方施肥。
2、重施基肥:将占施肥总量60-70%的肥料,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栽植行中,其中磷肥全部作为基肥施用。基肥应该在定植前7-10天施入土壤中。
3、基肥施用方式:沟施、窝施或撒施,沟施采用在厢面正中起沟(约15cm深)或两个定植行起沟,施入肥料,窝施是按栽植的行株距,将肥料施入沟中,撒施是将肥料均匀撒在厢面上,但是不管哪种施肥方式都要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拌匀、芡细整平(可用木板、木棒竹竿等赶平),避免定植时烧根,造成死苗。三种施肥方式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沟施和窝施肥料利用率较高、效果好,撒施则效果较差。
四、浇水
盖地膜前厢面一定要浇透水,或下雨后(土壤要浸透)再盖膜,使厢内的土壤含有充分的水分,这样在地膜覆盖后,可通过土壤毛细管的作用,不断有充分上升到地表,保持土壤湿度。但是,厢面浇水或下雨后不能马上盖地膜,因为盖膜后厢面土壤的蒸发作用很小,会造成膜内土壤湿度过大,形成“包浆土”,反而不利幼苗根系生长,浇水后,必须等厢面土壤“收汗”后,才能盖膜。
五、盖膜
在重庆地区目前是人工铺膜,为了便于操作,最好2人一组。首先将薄膜展开,手拉紧薄膜使其紧贴地面,将地膜两端用土压严,同时在膜的两侧用土压严,盖膜的质量直接影响地膜的作用和效果,在生产上常见的问题:厢面不平、浇水不透、压膜不严等,严重降低地膜栽培的效果。
六、定植
选择适宜的栽植期:为获得高产,应争取采收伏前椒和伏后椒,因此栽植时间不能太迟。一般情况下,育冬苗的在春分(3月20日)前后定植,育春苗的在清明(4月5日)前后定植,育春苗作泡椒栽培的定植期比作干椒栽培的晚栽15天左右,总体原则是选择冷尾暖头栽植,有利于缓苗成活。
盖膜后3-5天,地温回升,即可定植。按要求的行株距将地膜划破小口,苗子栽入穴中。定植时苗不能过深,然后浇少量的定根水,并用细土把定植孔封严,不要用手按,在苗的周围培一个高出厢面的小土堆,防止风从定植孔处吹坏薄膜,达到保温及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的目的。

热点内容
梅花鱼资料 发布:2025-08-27 08:57:44 浏览:3
新店开业送绿植好吗 发布:2025-08-27 08:43:12 浏览:80
又是一年七夕文章 发布:2025-08-27 08:38:39 浏览:990
盆景卖给谁 发布:2025-08-27 08:25:09 浏览:289
地衣盆景图片 发布:2025-08-27 08:11:28 浏览:546
情人节辽宁鞍山情人适合去的酒店 发布:2025-08-27 08:10:45 浏览:918
三笔画兰花 发布:2025-08-27 08:07:00 浏览:327
茶花跟金根 发布:2025-08-27 08:06:15 浏览:393
樱花水槽维修 发布:2025-08-27 07:58:51 浏览:28
兰花叶茎部 发布:2025-08-27 07:58:41 浏览: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