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鄢陵盆景园

鄢陵盆景园

发布时间: 2022-02-03 21:59:43

① 鄢陵县的风景名胜

鄢陵县境内有许由隐耕处、许由墓、尹宙碑、醉翁亭碑、乾明寺隋、兴国寺塔、甘罗古柏、曹操议事台、曹彰墓等。
许由墓

许由墓在中原腹地的许昌市鄢陵县,至今尚存四千五百余年前的上古贤人许由墓冢一座。据史学家考证,许由系上古高士,是海内外许氏之先祖。后人敬称其墓冢为许由墓。海内外许氏华人纷纷到箕山寻根问祖,成立许氏联谊会,并决定联合世界各地许氏后裔于每年9月4日祭祖。许由墓的确切位置在登封市区东南15公里处的箕山之巅东北端,呈圆形,直径约20、高约6米,用杂石沙土堆垒而成。
乾明寺塔
乾明寺塔位于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城西北隅。乾明寺旧址,始建于隋仁寿四年(604年),北宋重建,明代重修。从塔的结构和形制看,为北宋中晚期建筑。六角十三级楼阁式砖塔,高约38米。下为青砖塔基,塔每层檐下均砌砖斗拱,并辟有券门,假窗和佛龛,塔内有台阶可供攀登。第二层塔身嵌塔铭,第三层塔身一周嵌琉璃佛像雕砖8块。塔顶为铜质宝珠塔刹。塔前有明隆庆元年(1567年)碑刻1通。1986年11月,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尹宙碑
尹宙碑是中国东汉重要碑刻,全称“汉故豫州从事尹君之铭”。刊于东汉熹平六年(177),碑额篆书,已断裂,仅存“从”“铭”2字,碑高2米,宽0.93米。元代皇庆元年(1312),鄢陵县达鲁花赤修孔庙时在洧川发现,移置孔庙内,不久又没入土中。明万历(一说嘉靖)年间洧水泛涨岸崩而石复出,重置于孔庙。碑文隶书,共14行,满行27字。文中记述了尹宙一家世系及历仕官职,其后附有赞颂铭词。碑文字体方劲古拙,结体疏阔清朗,笔姿秀逸雄浑,是汉隶的代表作之一。有一字不损的明拓本传世。
鄢陵腊梅
腊梅是我国特产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蜡梅文化。唐代诗人李商隐称蜡梅为寒梅,有“知访寒梅过野塘”句。《姚氏残语》又称蜡梅为寒客。蜡梅花开春前,为百花之先,特别是虎蹄梅,农历十月即放花,故人称早梅。蜡梅先花后叶,花与叶不相见,花开之时枝干枯瘦,故又名干枝梅。蜡梅花开之日多是瑞雪飞扬,欲赏蜡梅,待雪后,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又因蜡梅花入冬初放,冬尽而结实伴着冬天,故又名冬梅。
蜡梅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各地均有栽培,秦岭地区及湖北有野生。栽培品种较多,据赵天榜《中国蜡梅》一书所载:蜡梅有4个品种群,12个品种型165个品种。它们中间有纯黄色、金黄色、淡黄色、墨黄色、紫黄色,也有银白色、淡白色、雪白色、黄白色,花蕊有红、紫、洁白筹。其中最佳者为河南鄢陵县所产的鄢陵蜡梅,素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誉。代表品种有‘素心蜡梅’:《鄢陵文献志》称‘鄢陵素心蜡梅’,其心洁白,浓香馥郁。因其花开时不全张开且张口向下,似“金钟吊挂”,故又名金钟梅。
兴国寺塔
兴国寺塔,位于鄢陵县城南5公里马栏镇,以寺而故名。塔坐北向南,西临洼地,东临新建兴国寺南墙,南临大路,北为民房。兴国寺塔为砖石结构六角九层楼阁式建筑,高27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周长20米,高1米,厚宽1米,经加固后宽为3米。塔身每层均装饰斗拱、椽檐、绶花,塔檐外伸为1米,有门龛6个。铁质塔刹,塔内中空,原有木棚板,久已无存一层塔身南、北面辟半圆形拱券门。一层南门内筑有塔心室,北门内筑有台阶,由此门登台阶可上至第二层南门(龛)出,绕塔檐半周至第二层北门(龛),登台阶可上至第三层。可从第三层塔内用双足登塔壁攀至第七层。塔身外部结构严谨,笔直崇秀,为典型的北宋建筑。该塔对研究宋代古建筑和佛教活动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花都温泉度假区
花都温泉度假区位于河南省鄢陵县陈化店镇西,占地1036亩,建筑面积57792平方米,南依311国道,西邻京珠高速公路20公里、京广铁路25公里,北距新郑国际机场65公里。
度假区以陈化店镇丰富优质的矿泉水为依托,度假区的深井矿泉水不仅水温达到63度以上,且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其中微量元素锶和偏硅酸的含量均超过天然矿泉水水质的国际标准,长期饮用和沐浴,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调节神经等功效,并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及神经功能紊乱等引起的多种疾病。
区内主要景点有豪华泡汤别墅、大型林中露天汤池群,水上乐园、成人玩具坊、华佗百草园、奇花异卉园、蜡梅园、饮食文化园、茶酒楼、会议中心、独立式度假别墅等。
花博园

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鄢陵花博园)建成于2002年9月,占地面积1500亩,整个园区分为博览会展区、蜡梅文化展示区、生态科普展示区、热带植物盆景展示区、休闲度假区、游乐区、系列景观区等十三大功能区域。主要区域有主会场、会展中心、热带植物盆景展示厅、怡园、名优花木展示区、水生植物展示区、旅游接待服务区、百年紫薇园、春夏秋冬园、科普示范园以及人工山水系建设等。整个园区共开发建设景点200余个,绿化种植苏铁类、银杏类、松柏类、紫薇类、花草类、水生花卉等2800个品种。
鄢陵花博园2004年被国家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5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9被确定为河南省服务业特色园区。2002年在此举办了八届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暨鄢陵生态旅游节。

② 鄢陵倚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怎么样

鄢陵倚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是2008-02-14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鄢陵县柏梁镇姚家路口西1公里路南。

鄢陵倚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11024671676220Y,企业法人陈晓光,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鄢陵倚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市政工程、园林古建筑工程、房屋建筑工程、环保工程、园林绿化景观工程、土石方工程、道路管网工程、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电力安装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河湖整治工程、消防工程、输变电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施工与养护;园林旅游开发;环境科学技术研究;土地开发整理;花卉、苗木、草坪、盆景、中草药的种植、销售;花卉、苗木新技术种植的研发及推广、销售。

鄢陵倚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对外投资0家公司,具有1处分支机构。

通过爱企查查看鄢陵倚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③ 解释下列词语''盆景'

盆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之一。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为材料,经过艺术创作和园艺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优美景色,达到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同时以景抒怀,表现深远的意境,犹如立体的美丽的缩小版的山水风景区。

盆景的主要材料本身即是自然物,具有天然神韵。其中植物还具有生命特征,能够随着时间推移和季节更替,呈现出不同景色。盆景是一种活艺术品,是自然美和艺术美有机结合。

盆景是呈现于盆器中的风景或园林花木景观的艺术缩制品。多以树木、花草、山石、水、土等为素材,经匠心布局、造型处理和精心养护,能在咫尺空间集中体现山川神貌和园林艺术之美,成为富有诗情画意的案头清供和园林装饰,常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起源发展

盆景源于中国。1972年在陕西乾陵发掘的唐代章怀太子墓(建于706年)甬道东壁绘有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画,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盆景实录。宋代盆景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当时的著名文士如王十朋、陆游、苏东坡等,都对盆景作过细致的描述和赞美。元代高僧韫上人制作小型盆景,取法自然,称“些子景”。明清时代盆景更加兴盛,已有许多关于盆景的著述问世。“盆景”一词,最早即见于明代屠隆所著的《考盘余事》。20世纪50年代以后,盆景制作在公共园林、苗圃和民间家庭有了很大的普及,并成立了盆景协会,经常举办盆景园和盆景艺术展览等。

日本的树桩盆景由中国传入,称“盆栽”。14世纪绘画中已有出现。1909年,日本盆栽通过伦敦的一次展览会而传到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始在欧美流行,并音译为“bonsai”。现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都有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协会。1980年在日本大阪召开了世界第一届盆景大会,同时举行了世界盆景展览。西安花卉盆景公司成立于2011年11月,面积1280亩,注册资金2000万元,员工39人,其中高级园艺师5人,中级技术人员15人。集园林种植、绿化设计、园林施工为一体的综合花卉种植企业。公司位于蓝田县城北环路中段路北,南临霸河、北临县委县政府。这里气候适宜、雨量充沛、鸟语花香,具有得天独厚的花卉盆景苗木栽培资源。

公司按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式建立了一个1千亩的名优花木生产种植基地,主要品种有:大规格朴树、国槐、皂角树、柿树、桂花、白皮松、北美海棠、法桐、青竹、紫薇、木瓜、红叶桃、榆叶梅、七叶树、大叶女贞、辛夷、红黄玉兰、垂柳、金丝柳速生柳、等多个品种,形成了规模化、市场化的布局。公司本着以诚信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的经营理念,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种植、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格局,计划用3至5年时间,把公司打造成为鄢陵县花卉苗木、旅游、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名优产业基地,成为鄢陵县的一个靓点。

鄢陵花卉种植历史悠久,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明确提出了保护生态平衡、恢复植被、绿化环保、美化环境等一系列措施,使我们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公司期盼与社会各界人士携手共同打造一个生态环保、休闲旅游、花卉苗木一体化的生态园区。

类别制作

盆景一般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前者以树木为主要材料,又可分为观枝、观叶、观果和观花4类;后者较多地应用山石、水、土作材料,以水为主的为水盆景,以土、石为主的为旱盆景,水、土兼有的为水旱盆景。

盆景的规格:树桩盆景按树桩高矮(其中悬崖式按枝干伸展长度),山水盆景按盆的长度,分为特大型(150厘米以上)、大型(80~150厘米)、中型(40~80厘米)、小型(10~40厘米)和微型(10厘米以下)5种。

树桩盆景

多选用枝叶细小、盆栽易成活、生长缓慢、寿命长、根干奇特的树种,兼有艳丽花果者尤佳。现已被用作树桩景树的约有160种,除通过人工繁殖外,常从山林野地掘取经多年樵砍后留下的老干树桩培养。树桩盆景千姿百态,可归纳为直干、斜干、曲干、卧干、悬崖、枯干、连根、附石、丛林等形式。培养土以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又能保肥的为最佳。盆景的制作有以修剪为主的整形法和用金属丝或棕丝扎缚枝干弯曲成一定形状、再经逐年细致修剪成型等方法,并有不同的地方风格。

树桩盆景成型后须精心养护。其中,修剪是促进或控制树桩生长,使之保持一定姿态的重要措施。凡枝叶成片,层次分明的树桩,要经常疏剪或短截,以控制扰乱姿形的枝条。松类可摘去全部或部分主芽,使梢变短。阔叶树类的修剪,因树种及开花结实习性而有不同。施肥不宜过多,但需勤施,以保持植株叶茂花繁,健壮而不徒长。花、果树桩需肥较大,且须增施磷、钾肥。浇水量依气候、树种、物候期及盆的质地不同而异,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对产自高山的松柏、杜鹃等还需经常行叶面喷水。视盆景规格大小隔1~5年换盆一次。换盆时须除去部分旧土,剪去周围及底部的一些老根,加入新培养土,重新种植。此外,还须采取防治病虫害和防寒、遮荫等养护措施。

山水盆景

须事先选定主题,并精心设计,根据主题选石、加工,也可因石制宜,随类敷采。山石材料有松石(石质松软)和硬石(石质坚硬)两类。松质石料可用特制的锤在石上琢出沟壑、洞穴、峰峦、岗岭;硬质石料则用切割、锯、截等法达到去芜存精的目的,不足之处可通过拼接胶合来弥补。在石上留有种植穴,便于栽植草木。盆中景物布局须主次分明,层次丰富,有变化而不杂乱。同一盆中宜石种相同,石色相近,纹理相顺。同时运用近大远小、低大高小、近实远虚的透视原理,配以大小相宜的草木、亭桥、鸟兽、人物等,用浅盆衬托,达到小中见大、咫尺千里的艺术效果。

艺术流派

盆器和几架

树(或石)、盆和几架,是盆景艺术的三要素,缺一不可。盆器的质地、形状各异。树桩盆景多用紫砂盆和彩陶盆,形状不拘;山水盆景多用大理石、汉白玉、矾石或陶制的浅口盆,以长方形和椭圆形为多。几架多用红木、楠木、柚木、紫檀、黄杨等名贵硬质木材制成,也可用竹或天然树根加工。中国几架的传统形式可分明式和清式两类:明式造型古雅,结构简洁,线条刚劲;清式雕缕刻花,结构精致,线条复杂多变,各具特色。

题名与陈列

给盆景以恰当而富有诗意的题名,可画龙点晴,引人入胜。中国的诗词、典故和成语,常是产生盆景题名的重要源泉。为了使盆景在短距离、小空间中达到较好的观赏效果,放置的高度以适于平视为宜,或略低于视平线。如要给人以高耸入云的感觉,或系悬崖式盆景,位置可适当提高。背景色彩宜简洁淡雅,并与盆景有所对比和烘托、搭配。盆景陈设要与环境协调。如中式古建筑厅堂中多对称陈放,格局整齐严谨;现代公共建筑和家庭中则应与室内装饰相配合,因地制宜。盆景展览时的展品陈列讲究整体艺术效果,要高低起伏,前后错落,疏密有致,重点突出。长期展出的盆景园还要注意盆景植物生长的条件和养护管理。

风格流派

岭南盆景

包括广东、广西地区的盆景,而以广州盆景为代表。由于岭南气候温暖,古树葱茏,树种多选用榆、雀梅藤(Sageretiaspp.)、榕树、九里香(Murrayapa-niculata和福建茶(基及树,Carmonamicrophylla)等为盆景树种,并创造了“截干蓄枝”为主的制作法,先对树桩截顶,以促枝叶生长,又经反复修剪,而形成干老枝繁的特色,体现出挺拔自然或飘逸豪放的风格。

川派盆景

以成都盆景为代表,包括重庆等地盆景。树种多为瓶兰(Diospyrossp.)贴梗海棠、罗汉松、银杏、竹、梅等。树桩盆景以蟠扎技艺见长,并着重悬根露爪、盘根错节的造型。又可分传统规则式和改良自然式两类。前者用棕丝扎缚曲枝,后者以苍古雄奇取胜。

海派盆景

即上海盆景。是在博采各家之长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独特风格。树种多样,而以松柏类为主;制作多用金属丝缚绕整形和逐年细致修剪的方法,苍劲自然。其中,近年发展的微型盆景尤别具情趣。其他尚有苏州、常熟等地的苏派盆景,老干蟠枝,清秀古雅;扬州、泰州等地的扬派盆景,严整平稳、层次分明;歙县等地的徽派盆景,多用梅桩扎制,树干左右弯如游龙,均各具特色,曲尽其妙。

组成要素

盆景是由景、盆、几(架)三个要素组成的。此三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的统一整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景、盆、几(架)三位一体。“景”在盆景中为主体部分,盆、几为从属部分。即一盆好的盆景,景、盆、几要相互配合默契、主次分明,注意避免把欣赏者的注意力引导到“盆”或“几(架)”上来。盆、几(架)无论在形状、体积、色彩等方面与景的关系要处理得协调、自然。要保持主客关系,这就是常说的:一景二盆三几(架)的原因。

大类流派

五大流派为:五大流派:岭南派、川派、扬派、苏派、海派;其它流派:徽派、浙派、闽派、桂派、京派、香港、台湾、鲁新派。

两大类为: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这两大类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随着盆景艺术的不断创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丰富,我国盆景的新类别也在逐步产生。现在可分为下列七大类:

第一类,树木盆景:以树木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鸟兽等作陪衬,通过攀扎、修剪、整形等技术加工和园艺栽培,在盆中表现旷野巨木或葱茂的森林景象者,统称为树木盆景。由于树木盆景的材料常从山野旷地采掘而来,所以树木盆景习惯上又称为树桩盆景。

第二类,山水盆景:以各种山石为主题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为范本,经过精选和切截、雕凿、拼接等技术加工,布置于浅口盆中,展现悬崖绝壁、险峰丘壑、翠峦碧涧等各种山水景象者,统称为山水盆景,又称山石盆景。

第三类,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为材料,通过加工、布局,采用山石隔开水土的方法,在浅口盆中表现自然界那种水面、旱地、树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种景观盆景。

第四类,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为主要材料,经过一定的修饰加工,适当配置山石和点缀配件,在盆中表现自然界优美的花草景色的,称为花草盆景。

第五类,微型盆景:一般树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长不超过10厘米的这些盆景,称为微型盆景。

第六类,挂壁盆景:挂壁盆景是将一般盆景与贝雕、挂屏等工艺品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创新形式。挂壁盆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山石为主体,称为山水挂壁盆景;另一类以花木为主体,称为花木挂壁盆景。

第七类,异型盆景:异型盆景是指将植物种在特殊的器皿里,并作精心养护和造型加工,作成的一种别有情趣的盆景。

造型章法

章法原是指写文章所运用的起承转合的手法,尔后演绎为书画金石的结构布局。在中国盆景中章法用来处理结构之间的照顾,呼应,曲直,疏密,聚散,形势,刚柔,巧拙,粗细,轻重,增减,反复,争让,穿插,掩映,离合,变形,写实与留白,光洁与残损等关系。

将之分为大章法和小章法来说。在中国盆景艺术的应用中,“大章法”可以说是整个作品的“布白”,为什么这里不用围棋中“布局”这个词,而用书画中“布白”的说法呢?我们常说“盆景是立体的画”。盎尺之盆,竟尺之树,可藏天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盆景一道是古文人遣兴的小玩意,可小玩意有大文章。老子云:不出户牖而知天下。古盆景一道就是天人合一之道。一盆之景,以抒胸臆。这盎尺之盆就是画纸,竟尺之树就是笔墨。古人论画有“计白当黑”的说法,这树是笔墨,盆中虚空处就是留白。如何处理这笔墨和留白的关系当然应该叫做“布白”。

中国盆景中树与盆的关系;树的栽植位置;配盆配几的大小,色泽,式样,质地;铺苔,置石,缀草,安放摆件等属于“大章法”的范畴。

中国盆景中景树的根与杆的关系;杆与枝的关系;枝与枝的关系;枝与叶的关系;整树与花果的关系称作“小章法”。昔董其昌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如弦,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中国书画与中国盆景一义相承。

专论“小章法”,小章法明白了,大章法也就通达了,这两种说法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事。

凡作景树,须大枝与大枝间顾盼呼应(多干树作大枝解),小枝于大枝间随势而安,前枝后枝递相映带,左枝右枝伸缩挪让。如是自能神完气畅,精妙和谐,产生“枝里精生,叶间气润”的效果,有精气尔后神生。

整树不论布枝大小多少,须一气以贯之。所表现的轻重,虚实,疏密等的关系各得其宜,做到轻中含重,重中寓轻,轻重相衡;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生;疏中知密,密中显疏,疏密相形。如古之名将排兵布阵,首尾相应,奇正相生,进退有法,聚散合度,令行禁止,和谐统一。而又在和谐中生变化,形聚而不塞,势放而不乱。牝牡其相衔,脉络其相注。老子《道德经》所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就是阴阳,所以说“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的关系就是对比而统一。阴阳的理论是中国一切传统学科的奠基理论。也是中国独有的,属于中国盆景造型总的指导理论。在这样的指导理论下做出来的中国盆景无论大小,长短,远近,皆骨肉匀停,生机勃勃,壮不痴肥,瘦不残废。宛若天成,不假人工。

常见盆景的功效

1、滴水观音

滴水观音——有清除空气灰尘的功效。(温馨提示:滴水观音茎内的白色汁液有毒,滴下的水也是有毒的,误碰或误食其汁液,就会引起咽部和口部的不适,胃里有灼痛感。应当特别注意防止幼儿误食。但是滴水观音并不属于致癌植物。)

2、非洲茉莉

非洲茉莉---产生的挥发性油类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可使人放松、有利于睡眠,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3、白掌

白掌——抑制人体呼出的废气,如氨气和丙酮。同时它也可以过滤空气中的苯、三氯乙烯和甲醛。它的高蒸发速度可以防止鼻粘膜干燥,使患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4、银皇后

银皇后——以它独特的空气净化能力著称: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越高,它越能发挥其净化能力!因此它非常适合通风条件不佳的阴暗房间。

5、铁线蕨

铁线蕨——每小时能吸收大约20微克的甲醛,因此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生物"净化器"。成天与油漆、涂料打交道者,或者身边有喜好吸烟的人,应该在工作场所放至少一盆蕨类植物。另外,它还可以抑制电脑显示器和打印机中释放的二甲苯和甲苯。

6、鸭脚木

鸭脚木——给吸烟家庭带来新鲜的空气。叶片可以从烟雾弥漫的空气中吸收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并通过光合作用将之转换为无害的植物自有的物质。另外,它每小时能把甲醛浓度降低大约9毫克。

7、吊兰

吊兰——能吸收空气中95%的一氧化碳和85%的甲醛.

吊兰能在微弱的光线下进行光合作用,吊兰能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一盆吊兰在8~10平米的房间就相当于一个空气净化器。一般在房间内养1~2盆吊兰,能在24小时释放出氧气,同时吸收空气中的甲醛,苯乙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致癌物质.吊兰对某些有害物质的吸收力特别强,比如空气中混合的一氧化碳和甲醛分别能达到95%和85%.吊兰还能分解苯,吸收香烟烟雾中的尼古丁等比较稳定的有害物质。所以吊兰又被称为室内空气的绿色净化器.

8、芦荟

芦荟——1盆芦荟相当于九台生物空气清洁器。盆栽芦荟有空气净化专家的美誉。一盆芦荟就等于九台生物空气清洁器,可吸收甲醛,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尤其对甲醛吸收特别强.在4小时光照条件下。一盆芦荟可消除一平方米空气中90%的甲醛,还能杀灭空气中的有害微生物,并能吸附灰尘,对净化居室环境有很大作用。当室内有害空气过高时芦荟的叶片就会出现斑点.这就是求援信号。只要在室内再增加几盆芦荟.室内空气质量又会趋于正常。

④ 鄢陵花博园的门票价格是多少

鄢陵抄的水煎包很好吃哦,鄢陵三角广场那有一家的水煎包很不错。 鄢陵花博园由北大园林学院进行总体设计,整个园区共分为13大功能区域,其中包括,博览会展区、蜡梅文化展区、休闲度假区、热带植物展区、生态科普展区、竹林植物展区,花卉观赏区、名优花木示范区、盆景文化展区、旅游接待区,针叶植物展区、系列景观区,儿童乐园区等.花博园具备花木展区,市场交易、生态旅游和科研开发等综合功能.让我们走进鄢陵,走进花博园,这里万紫千红斗芳菲,让你感受丰美清新的自然,提升生命的品质,引领生活和时代的绿色潮流!

⑤ 中国腊梅文化之乡,在哪儿

许昌-中国腊梅文化之乡

蜡梅

许昌鄢陵县蜡梅栽培历史十分悠久,品种繁多,是我国重要的蜡梅栽培中心。

鄢陵蜡梅的广泛栽培始于唐,兴于宋。唐代诗人崔道融有诗云:“故里琴尊侣、相逢近蜡梅。”宋元以来,诗人与文学家吟咏蜡梅者,画家以蜡梅为题材作画者,数不胜数,形成了独特的鄢陵蜡梅文化。鄢陵境内以柏梁镇姚家村为中心辐射方圆几十里,村民家多以种植蜡梅为荣。一株蜡梅栽种于农家庭院,成为当地老百姓寒冬腊月踏雪观赏蜡梅的生活情趣;许多民间故事与传说,本土的风物与民俗,都与蜡梅结下了不解之缘。鄢陵县千余年的蜡梅栽培史,可以连缀成一部丰富多彩的蜡梅文化史。植物学专家、民俗文化学专家由此得出结论,鄢陵是中国最著名的蜡梅栽培中心,有着丰富的蜡梅文化的完整性,具有深厚的蜡梅文化底蕴和群众基础的广泛性;蜡梅已成为当地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种,具有民风民俗的延续性特征。

鄢陵的蜡梅文化可以追溯至2500多年前。据《诗经·郑风·溱洧》篇记载:溱水、洧水在鄢陵境内汇入双洎河,河两岸的姑娘小伙子为表达爱慕之情采撷兰草与芍药赠给情人: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芍药。这种富有田园生活情趣的生活场景被诗人写入诗篇,千古传颂。

历经千余载的文化沉积,在鄢陵这片土地上演绎出许多神奇的传说和感人故事,构成中原地区独特的蜡梅文化,并融入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据大量的史料佐证,素有“花都”“花县”之美誉的鄢陵县是我国北方蜡梅栽培中心,鄢陵蜡梅品种繁多,栽培历史悠久,具有花色鲜艳、蜡质纯厚、香气馥郁的特点。

据宋《曲洧旧闻》载:“许洛间有黄香梅(蜡梅的别称)”。黄庭坚《蜡梅》云:“金蓓锁春寒,恼人香未展,虽无桃李颜,风味极不浅”。北宋时期,鄢陵为京畿重地,属开封府管辖,鄢陵蜡梅大量向汴京销售,一时成为京师达官贵人观赏的绝妙佳品。清康熙年间刑部尚书、诗人王士正《蜡梅》诗注中称:“鄢陵蜡梅以裴氏、张氏为冠,每岁辇至京师有一株至白金一锾者”。又在《寄梁曰缉》诗中注称:梅开腊月一杯酒,鄢陵蜡梅冠天下。现代园艺家彭学苏也在《蜡梅概述》中称:“蜡梅……以河南鄢陵最为著名”。鄢陵蜡梅享誉国内外,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先生多次莅临鄢陵考察蜡梅品种,题词赞赏鄢陵蜡梅:山阻石拦,大江毕竟东流去;雪压霜欺,蜡梅香飘万里长。

鄢陵蜡梅种植遍及全县的12个乡镇,350余个行政村都有蜡梅种植。现全县蜡梅种植面积达6000余亩,共有蜡梅苗圃20余个,品种多达50余种。以柏梁镇姚家村为中心,方圆五公里为蜡梅栽培集散地也是鄢陵蜡梅落户的原生地。现有以生产蜡梅为主的“鄢陵蜡梅园”、“鄢陵花木盆景园”、“鄢陵六和花木生产基地”、“陈化店刘庄生产基地”等,全县年产120万株。

鄢陵蜡梅文化深入到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显著特色,又有传统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鄢陵蜡梅民俗特色有蜡梅避邪之说,蜡梅喜庆之说,蜡梅友情之说,蜡梅风骨之说。

20世纪80年代初,鄢陵县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彰显鄢陵文化特色,加大了对蜡梅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对遗存在民间传承的民歌、民谣、民间故事传说加以收集整理,编篡出有关蜡梅生产,栽培技术性书籍20余部,整理蜡梅文化故事传说30余篇,创作出《花魂》、《花乡清韵》、《花乡宴》、《金梅争艳》等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并分别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和省戏曲大赛奖;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鄢陵蜡梅文化,拍摄了《鄢陵蜡梅花》、《鄢陵蜡梅》等一批文艺记录片、专题片;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鄢陵考察蜡梅生产情况,曾针对鄢陵蜡梅挥毫泼墨;众多专家学者纷纷到鄢陵踏雪赏梅,留下了许多赞美诗篇。2001年至今,鄢陵县人民政府已连续召开了五届“中原花木博览会”,汇集天下英才,畅论鄢陵蜡梅文化,为彰显鄢陵蜡梅文化品位,提升鄢陵蜡梅知名度起到了推动作用。

目前,鄢陵蜡梅文化已成为中原文化宝库中最显著、最抢眼的文化因素。

因此,我们认为鄢陵具有申报“中国蜡梅文化之乡”的良好基础和条件,为了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保护和抢救民间文化,推动当地生态保护,促进旅游业、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以科学发展观推动当地精神文明建设,激发当地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加快蜡梅文化遗产研究和蜡梅文化传承延续,蜡梅文化产业的开发,为振兴民间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⑥ 鄢陵花博园具体位置

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鄢陵花博园)

地址: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东部20公里)花博大道,南邻311国道,东临219省道,西距京珠高速20公里、京广铁路20公里,北距郑州国际机场70公里,北临鄢陵县城主干道人民路。

开放时间:9:00-17:00

交通提示:从许昌汽车东站坐公交到鄢陵花博园下车,票价8元。


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鄢陵花博园)2001年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梁永基教授担纲设计,建成于2002年9月,占地面积1500亩,整个园区按照“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物种多样、持续发展”的原则,划分为博览会展区、蜡梅文化展示区、生态科普展示区、热带植物盆景展示区、休闲度假区、游乐区、系列景观区等十三大功能区域。自建成开放以来,坚持走“边建设、边经营、边发展”的路子,求精品、上档次、上品味,不断加大建设力度,园区各项功能已得到完善,总投资达1.5余亿元。主要完成了主会场、会展中心、热带植物盆景展示厅、怡园、名优花木展示区、水生植物展示区、旅游接待服务区、百年紫薇园、春夏秋冬园、科普示范区以及人工山水系建设等。整个园区共开发建设景点200余个,绿化种植苏铁类、银杏类、松柏类、紫薇类、花草类、水生花卉等2800个品种。

参观须知:

各位游客在景区游览时注意以下几点:

一、单位、团队和学校集体活动时应负责管理好所带领人员的行为,使之遵守景区相关安全规定,防止出人身事故。

二、请不要登高、攀树、爬山、骑栏、戏水,以免发生意外,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三、 请自觉遵守景区警示牌的温馨提示,从而保证在景区的人身安全。

四、患有高血压、恐高症、眩晕症的老人或儿童,请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家人的陪同下参观游览,以免造成不测。

五、严禁醉酒、精神病、弱智等患者到高处、水边逗留,以免事故发生。

⑦ 鄢陵县有什么特色

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

每年都会在鄢陵举办! - -!

热点内容
一点红盆景 发布:2025-08-26 13:59:51 浏览:38
盆景手剪 发布:2025-08-26 13:49:00 浏览:884
送给老外的情人节贺卡 发布:2025-08-26 13:42:38 浏览:360
江西盆景厂 发布:2025-08-26 13:31:09 浏览:75
牡丹亭英文版 发布:2025-08-26 13:06:50 浏览:937
刺梅花图片它有毒吗 发布:2025-08-26 12:52:31 浏览:375
丁香婷婷6月 发布:2025-08-26 12:42:57 浏览:784
梅花鹿动图 发布:2025-08-26 12:39:47 浏览:172
盆栽葫芦的种植方法 发布:2025-08-26 12:39:29 浏览:143
福建茶盆景修剪 发布:2025-08-26 12:34:34 浏览: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