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植流胶病
㈠ 植物梅花有流胶病怎么办
流胶病又叫流脂病。属于非侵染性病害,通常在枝干的树皮或伤口处,流出半版透明乳白色柔权软的树胶,尤其雨后更严重。
主要发生在,桃树、碧桃、樱花、李子、椿树等。
造成流胶的原因有:
A、冻害。B、日灼。C、土壤黏重、排水不良。D、外界损伤。E、病虫害。F、氮肥过量。G、栽植过深。H、结果过多。等等。
防治措施:
1)防治病虫害、减少机械损伤、促使树木健壮。
2)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及时排水。
3)预防冻害、日灼,合理修剪,冬春树体涂白。
4)刮除流胶,用激禾乙蒜素混合农用链霉素或福尔马林进行涂抹消毒,然后再用快活林愈伤膏涂抹伤口保护。
㈡ 植物流胶病根会有什么变化
桃树流胶病桃树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主要危害枝干和果实。桃树一旦染上流胶病,会在受害处产生水泡状隆起,并伴随有树胶流出,最后导致枝干枯死。桃树流胶病将会严重危害桃树植株的生长,并影响其产量,需及时防治。那么,桃树流胶病用什么药?现将治疗桃树流胶病的特效药介绍如下。
图:桃树流胶病
桃树流胶病特效药
桃树流胶病的特效药有溃腐灵和沃丰素。在春季芽萌动前可用溃腐灵+沃丰素涂抹枝干或灌根,像南方部分流胶多的桃树可以高浓度喷雾配合灌根。中草药制剂除了杀灭树表和体内潜藏的病原菌外,还含有大量的氨基酸、中微量元素、多糖类等物质,能为树体补充营养。另外,其中含有的鱼腥草等成分能修复受损细胞,愈合伤口,周年用药使受伤部位逐渐长出新皮,从根本上防治流胶病。
㈢ 樱桃树流胶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流胶病
您好!大樱桃流胶病的发病菌类复杂,既有真菌又有细菌,相互交织,使防治难度加大,这也是目前该病难于根治的主要原因所在。
防治措施:
1.不宜选择酸性土、沙土地、积涝和干旱缺水的地块建大樱桃园。
2.选择抗病的品种。
3.注意清除杂草。尽量减少伤口,修剪时不能大锯大砍,避免拉枝形成裂口。
4.及时防治红颈天牛及小蠹虫以减少虫伤。
5. 防止冻害和日灼,对已发病的枝干应及时彻底刮治,伤口用生石灰10份、石硫合剂2份、食盐1份、植物油少许,兑水调成糊状涂抹。
秋末冬初进行树干涂白,以预防冬季冻害的发生。涂白剂的制作方法及使用方法:生石灰10份、石硫合剂2份、食盐1份、油脂(动植物油均可)少许、黏土2份、水40份,搅拌均匀后进行树干涂白。涂白部位主要是树干基部(高度在0.6~0.8 m 为宜)和果树主枝中下部、有条件的可适当涂高一些,则效果更佳。涂白每年进行两次。分别在落叶后和早春进行。早春涂白时间的确定条件是在涂后晾干前不结冰的前提下,越早越好,新栽植的树木应在栽后立即涂。
6.药剂防治:①发芽前,喷3~5度石硫合剂,生长季节可以继续刮除病斑,涂抹石硫合剂。②生长季节结合防治桃褐腐病等病害,落花后7~10 天开始喷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800倍液喷布树体,每10~15天喷药一次,连喷2~3次。③细菌性病原选择农用链霉素,在秋季落叶和早春休眠期喷农用链霉素3遍。
㈣ 植物梅花有流胶病怎么办
梅花有流胶病,一般是有虫子在树干里,得往里面灌除虫剂。
梅花栽培技术
梅花栽培分为露地栽培、切花栽培、盆栽和桩景栽培。
露地
依据梅花生态习性,露地栽植亦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通风向阳的高燥地,成活后一般天气不旱不必浇水。每年施肥3次,入冬时施基肥,以提高越冬防寒能力及备足明年生长所需养分,花前施速效性催花肥,新梢停止生长后施速效性花芽肥,以促进花芽分化,每次施肥都要结合浇水进行。冬季北方应采取适当措施进行防寒。地栽尤应注意修裁造形,合理地整枝修裁有利控制株型,改善树冠内部光照条件,促进幼树提早开花。修裁以疏裁为主,最好整成美观自然的开心形,截枝时以略微裁去枝梢的轻裁为宜,过重易导致徒长,影响来年开花。多于初冬修裁枯枝、病枝和徒长枝,花后对全株进行适当修裁造形。此外,平时应加强管理,注意中耕、灌水、除草、防治病虫害等。
盆栽
我国北方由于冬季严寒,地栽难以越冬,多作盆栽,适宜在冷温室中越冬生长。繁殖成活的梅苗,露地栽培一至数年后,可在年前上盆。盆土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盆底施足基肥。盆梅对水分比较敏感,要求也比较严格,盆土过湿轻则根系发育不良,叶黄而落,重则伤根毁树,过干则短枝少,新梢伸长慢,易落叶,花芽发育不良,因此盆梅浇水应干浇湿停、见干见湿、不干不浇、浇则浇透,雨天要避免盆土内积水。在新梢生长期应避免因浇水过多而抽枝过长,初夏花芽分化前,适当控水,以利于形成花芽和着生花蕾,夏季应正常浇水,此时水分不足易落叶和影响花芽形成,秋季落叶后减少浇水次数,保持土壤不干不湿,以利枝条充实,冬末初春适当增加浇水,便可收到花繁满枝的效果。
盆梅因已施足底肥,且不喜大肥,当新梢长到约5厘米时,可施一次薄饼肥水,促使枝条生长健壮。花后展叶时,肥水要充足,以4至5周施一次稀薄液肥。待枝条长到20厘米时控制施肥。为促使花芽分化,夏末秋初施追肥。每次施肥后都应当浇水。
盆栽梅花应放在通风向阳处养护,过密或环境荫蔽,使植株高而细弱,冬季多晒太阳则花芽饱满粗壮,花色艳丽,姿态美观。若控制树形,促使幼树提早开花,需适时修裁造形。梅花的花芽是在一年生的新生枝条上形成的,一般当幼苗长至25至30厘米时,裁去顶端,萌芽后留顶端3至5个枝条作主枝,当枝条长到约20厘米左右时,摘心,以利花芽饱满。次年,花后留基部2至3个芽重裁,裁时应注意裁口芽的方向,选准外向芽,内向芽。发芽后裁除交叉枝、过密枝、重叠枝。盆梅因直则无姿、正则无景、密则无态,应按“疏、欹、曲”而又不矫揉做作的原则进行修裁。
盆栽梅花应每隔1至2年在早春花后修裁完毕进行换盆、换土。如使盆栽梅花春节开花,在冬季落叶后放入室外自然休眠,元旦以后移入温室向阳处,室温保持8至12℃,每天向枝端洒水,并保持盆土湿润,使花蕾现色后,增温到1 5至20℃,则春节即可开花。如使“五一”开花,整个冬季需放在稍高于0℃的冷室内不见直射光,盆土保持相对干旱,直到4月上旬再逐步移到室外。
切花
栽培以生产切花为目的者,多在露地成片栽植,株行距要小(3×3米),主干留低(约30厘米),并适当重裁,多施肥,以促进生长大量枝条,使树体成灌木状,每年都要对当年生枝条短裁,供插瓶及其他装饰用。落叶后要施足肥料,以恢复树势,来年花谢后施肥以磷肥为主。适合切花栽培的品种主要为宫粉型,玉碟形、绿萼型为次。
桩景
可以露地栽培,也可以盆栽,生长比较脆弱,水分管理要适当,切忌过湿,以免渍水烂根,导致桩头枯萎死去,常给叶面和干枝洒水,对衰老桩景有养叶护根的作用。桩景栽培梅花需要进行重裁,使形成矮小树体,细枝可用棕丝蟠扎,粗枝需刀刻、斧劈、火烤弯曲造型。用老果梅作砧木嫁接,可适当多靠接几枝,然后进行造型,经过数年艺术加工和细心培养,桩景即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