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派盆景技艺
❶ 扬派盆景技艺的主要作品
景名:巧云,树种:黄杨,该作品为扬派盆景传人、中国盆景艺术大师万觐棠先生的遗作。这是一件典型的扬派“巧云式”佳作,根据中国画“枝无寸直”的画理,运用11种传统棕法技艺,将枝叶精扎细剪成一层层极薄而平行的“云片”,层次分明。严整平稳,富有工笔细描装饰美的地方风格。1985年荣获第一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一等奖。 景名:岫云 ,树种:黄杨,扬派盆景风格在清代扬州最为盛行,当时的剪扎技艺已达炉火纯青。该作品即出自晚清时期,也曾有过一度衰弱和荒疏,以至造成残缺。但后经盆景艺人悉心养护和精心修整,逐渐恢复昔日风采,达到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的效果。1989年荣获第二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继承传统奖。2002年荣获第三届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金奖。
明末遗韵
景名:明末遗韵,树种:园柏,扬派盆景风格开始形成于明代。此作品为明末遗物,至今约400多年。由于历经战乱,长期未得到很好的养护,新中国成立后移交园林部门时已经整个“长荒”。经盆景艺人精心照料,认真剪扎,又重现了昔日风采。近十多年来,在造型上有所改进,“片云”适当加厚,中间稍微凸起,更接近自然界高山松柏之形态。 景名:青云,树种:黄杨,在扬派盆景中,主干在两干以上并且分离,但悬出盆面的根部连成一体的树形,通常称作“过桥式”。这件黄杨盆景即为“过桥式”代表作,两干一主一次,一立一卧,看似两株合栽,但悬出盆面的根部相连,如一座小桥。此类树形由于其培育难度较大,故一般较为鲜见。该作品1997年荣获第四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三等奖。2000年荣获第三届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铜奖。
❷ 扬派盆景技艺的流派风格
扬派盆景技艺唐、宋时已有制作,至清代,扬州广筑园林,大兴盆景,有“家内家有花园容,户户养盆景”之说,并形成流派。1949年,扬派盆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50年初,扬州曾调36盆松柏盆景送北京中南海,1973年扬派盆景与岭南派、川派、苏派、海派盆景被国家城建总局园林绿化局列为全国树桩盆景五大流派。扬派盆景技艺精湛,尤以观叶类的松、柏、榆、杨(瓜子黄杨)别树一帜,具有层次分明、严整平稳、富有工笔细描装饰美的地方特色,饮誉海内外。
❸ 扬派盆景的历史
扬派盆景以扬州为中心,包括高邮、泰州、泰兴、泰县、兴化、东台、盐城、宝应等苏中、苏北县市,是以扬州命名 的盆景艺术流派。
扬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建于248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曾称过广陵、江都等名,6世纪末的隋代称扬州。扬州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南隔江与镇江相望,北靠蜀岗,东沿京杭大运河,长江与大运河在此处交汇,是苏北水陆交通枢纽。自古以来 经济繁荣,文化发达,隋唐时期就成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都市。清 代为两淮盐运中心。市内有春秋时代开凿的古运河;有1 500多 年历史的古刹大明寺;有隋唐时代的瘦西湖;有明代古建筑文昌 阁;以及清代园林。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写道:“杭州以湖 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林胜,三者鼎峙,不可轩轾”。 观赏扬州园林,则有湖石假山,回廊曲径,波光月影,桥畔箫声,景色宜人;无论春兰夏荷,秋菊冬梅以及长堤春柳,均得园林之趣,景色迷人。
古代扬州曾是人文荟萃,风流人物辈出之地,许多帝王将相,骚人墨客都曾在此留下他们的踪迹和美好诗句,如:“故人 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等。清代中叶,“扬州八怪”画派的大胆、泼辣的艺术风格对扬州盆景艺术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如大画家石涛和尚,又是著名的园林专家,他善于垒石植树,他的作品至今令人赞美和推崇。
扬州盆景相传在唐代就在社会上流传。元、明两代就有了扎片的造型技艺。清代扬州盆景进一步地发展,形成了形式多样的 盆景。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有多处记载扬州盆景的内容。“扬州八怪”画家郑板桥曾绘过梅花的盆景。现在陈设在扬州盆 景园的一盆古桧柏盆景,是明朝末年的盆景,几经转折,保存在 扬州天宁寺,后转至园林。树干高二尺许,枝干屈曲,形如虬龙,树皮仅存l/3,枝片为云片,形若伞盖,枝繁叶茂,苍翠欲 滴,此型是扬州盆景的代表作品,由此可见,扬派盆景的形成, 一定在明代之前。
❹ 盆景造型有几种行派
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经艺术处理(修剪、攀扎)和精心培养,在盆中典型地再现大自然孤或丛林神貌的艺术品。
树木盆景依观赏的不同,分观叶类、观花类、观果类三类。
观叶类 以观赏植物叶的形态、色彩和四季变化,以及枝、茎、根千变万化神貌的树木盆景。观叶类树木盆景为各风格、流派树木盆景的主体类型。如:扬派盆景的松、柏、榆、杨盆景等;苏派分景的桧柏、真柏、雀梅、榆、三角枫盆景等;川派盆景的罗汉松、银杏盆景等;岭南派盆景的九里香、雀梅、榆、福建茶盆景等;海派盆景的五针松、黑松、;罗汉松、真柏盆景等;通派盆景的罗汉松、五针松、黄杨盆景等;浙派盆景的五针松、桧柏盆景等。
观花类 以观赏植物花的形态、色彩和花期变化,以及叶、枝、茎、根千变万化的树木盆景。
观花类树木盆景,徽派盆景以游龙梅盆景,川派盆景以贴梗盆景、六月雪盆景等为其主体类型;其他各风格、流派树木盆景虽不以观花类为主体类型,但都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观花类树木盆景。如:扬州的疙瘩梅盆景、提篮梅盆景、碧桃盆景、迎春盆景等;苏州的劈梅盆景、蜡梅盆景、紫薇盆景、迎春盆景等;南通的六月雪盆景、杜鹃盆景等。
观果类 以观赏植物果的形态、色彩和果期变化,以及叶、枝、茎、根千变万化神貌的树木盆景。
观果类树木盆景,川派盆景以金弹子盆景,徐州果树盆景以苹果、梨、山楂盆景等为其主体类型;其他各风格、流派树木盆景虽不以观果类为主体类型,但同样都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观果类树木盆景。“扬州的香椽盆景等;苏州的石榴盆景等;上海的海石榴盆景、胡颓子盆景;南通的虎刺盆景、枸杞盆景等;贵州、湖北各地的火棘盆景等;蚌埠的天竺盆景等;北京的葡萄盆景等;金华的佛手盆景等;广州的金柑、山橘盆景等。
树木盆景因造型手法不同,通常分为规则型、象形型、自然型3种,从发展趋势看,以自然型为主。
1、 规则型:多为传统形式,有一定规范程式,造型工整严谨,适合厅堂或门庭对称布置;气氛庄重华贵。除扬派盆景、川派盆景、通派盆景、徽派盆景等仍保留传统形式,其他流派已在继承法基础上加以创新。如扬派盆景的“台式”、“巧云式”、盆景;川派盆景的“滚龙抱珠”、“对拐”、“方拐”、“掉拐”、“三弯九倒拐”、“大弯垂枝”、“直身加冕”、“接弯掉拐”、“老妇梳妆”、“综合式”盆景;通派盆景二弯半的“文树”、“武树”盆景;徽派盆景的“游龙弯”盆景等。
2 、象形型:以松柏类或观花类植物剪扎成龙、凤、狮、虎、象、鹰等飞禽走兽以及人物、图案,并题以吉祥用语,如“龙凤呈祥”、“二龙戏珠”、“万象更新”、“大展宏图”等,以供祝贺、喜庆、节日用。
随着时代的前进,象形盆景已不多见。开封龙亭公园应用象形盆景剪扎技艺与植物造型相结合,将地栽圆柏剪彩扎成龙凤、塔亭以及熊猫、唐老鸭、火车、直升飞机等造型,组成龙亭植物造型园,别开生面。
3 、自然型:模拟自然界孤木、丛林神貌,形状多变,姿态万千。
其造型可概括为12种形式。
直干式:树木直立,有古木参天、巍然屹立气势,广州又称大树型。
斜干式:树干横卧土面,而枝条、树冠平展于盆外,犹如临水古木,故也称临水式。
悬涯式:树干向外悬挂下垂,有似苍崖古松。树干悬挂不低于盆底称半悬崖,低于盆底的称全悬崖。扬州又称“挂口”。
卧干式:树干横卧土面,而枝条、树冠崛起伸展,似雷击风倒之势。
曲干式:树干革命蟠曲虬龙,多见于传统的形式。
多干式:树干丛生,高低参差,虬枝四出。其中又有双干式、三干式或一本多干式之分。
枯干式:运载干斑驳,洞穿蚀空,极饶苍古之气。
垂枝式:枝叶下垂纷披,犹如柳垂绿波。
风动式:枝叶风飘一方,富有动感,如疾风劲草。
连根式:粗根裸露相连,茎干高你参差,错落有致。扬州俗称“过桥”,广东、广西称“连理树”。
提根式:通过栽培技艺和造型手法,变化虬曲蜿蜒的根系形态,呈苍古气势。
丛林式:多株丛植,宛如原野,山间簇生丛丛疏林。
根据“中国盆景评比展览”评比委员会研究决定,中国盆景分为特大、大、中、小、微型五种规格。
树木盆景规格以树木的根颈部至树梢的长度衡量。山水盆景、树石盆景以盆的长度衡量。竹草盆景似同树木盆景,微型盆景分别似同树木盆景、山水盆景。
❺ 扬派盆景博物馆好玩吗
扬派盆景博物馆建在风景秀丽的瘦西湖内,分室内室外两块,同台展示。室内展示内主要有:在盆景容展区,植物休眠期以陈列树木盆景为主,其余时间以陈列山水盆景为主,配置盆花;在图片展区,以图片和文字介绍盆景概说、中国盆景的历史、中国盆景的风格与流派、扬州盆景的历史、扬派盆景技艺图解、扬州的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及专家介绍、扬州盆景获奖作品介绍等内容;在古盆展区,展示各个时期的古盆;在几架展区,展示各种式样的盆景几架等。除此而外,还将设有荣誉室、盆景大师工作室、扬州盆景研究所、演示厅、录像厅、盆景制作室、盆景养护区、温室等。
室外展区以景墙做成连贯的半封闭空间,陈列重点盆景,分“云壑松风”、“腾云组合”、“古木清池”、“巧云组合”、“行云组合”、“大鹏展翅”、“活峰破云”、“文人风范”等10多个展示区域,道路两侧按树种分组展示其余盆景。同时在展馆西立面南侧,沿白色墙面做了盆景式的园林小品,将中国盆景的四大类别(山水、树木、水旱、挂壁)融为一体,犹如一幅长卷画。
如果对盆景感兴趣 还是很值得学习的
❻ 扬派盆景技艺的艺术简介
扬派盆景是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它融“诗、书、画、技”为一体,堪称汉族传统盆景艺术代表作。“清秀、古雅、飘逸、写意”的风格和“一寸三弯”的剪扎技艺,至今仍然是扬派盆景区别于其他各派盆景的最显著特征。扬派盆景既端庄大气,又工笔细描,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和深远的意境。
扬派盆景是艺术与技术、技艺与文化的结合。它以树木为主要素材,通过艺术处理和精心培育,在盆钵之中塑造出源于自然的形象美和高于自然的意境美。它需要创作者具有较深的文化艺术素养、精湛的剪扎养护技艺,还得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积累丰富的经验。扬派盆景作品中寄托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感悟,记录了一定时期的社会风貌。
扬派盆景及技艺,是在扬(州)泰(州)地域内、在自然环境中发芽、生长起来的,她得益于汉族传统文化的沃土,历经风雨而茁壮,她见证了中国盆景的发展历程,见证了该地区的文化传统与文化史,见证了中华民族先人们天才般的生产技艺。
❼ 扬派盆景的 一寸三弯云片式 是什么意思
这是根据中国画“枝无寸直”的画理,把云片中的每个枝条都扎成细密的蛇形弯曲,最密处每寸可达3个弯,而叶片保持平行而列,有如片片云朵,故称“一寸三弯云片式”。
❽ 扬派盆景技艺的作品保护
扬州市扬派盆景博物馆现存一批古代遗存的盆景作品。它们是活的文物,虽历经几百年的专变迁,至今属仍保持着当初生机盎然的形态,这同样离不开运用扬派盆景技艺进行养护管理和再创作。扬派盆景博物馆已形成一支老、中、青结合的技术队伍,担负着保护、传承和发展扬派盆景技艺的重任。
当代扬派盆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呈多元化发展态势。众多的传统形式的扬派树木盆景代表作和在传统基础上创新的扬派水旱盆景代表作,都曾在国际、国内顶级展览和比赛中获得大奖。
❾ 扬州特色手工艺品有哪些
扬州玉雕、扬州刺绣、扬州剪纸、扬州绒花(面临失传)
❿ 扬派盆景技艺的介绍
扬州盆景是江苏省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与中国盆景的发展同步,是中内国盆景的重容要组成部分。其流派风格形成于明代,成熟于清代,享誉于当代。它得益于扬州文化,又将自身融入于扬州文化之中,成为一门独特的高雅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