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鹿角梅盆栽

鹿角梅盆栽

发布时间: 2021-02-23 03:42:50

『壹』 鹿角蕨盆栽需要注意什么

鹿角蕨使用木制或铁制的篮架,用新鲜棕榈皮将篮架空隙填充并绑扎好,不回宜过厚,以利排水和答营养叶的生长发育。栽苗后扎牢,盖上苔藓保湿,当长出新的营养叶时松绑。或栽植在花盆中,或将椰子外壳做成盆状。用等量腐叶土、河沙、壤土配制营养土,或用少量的蕨根、苔藓或腐叶土加少量腐熟干牛粪作栽培基质。

每年向容器里补充苔藓或腐叶土。夏季遮光50%~70%,避免强光照射,防止阳光灼伤叶片或黄化。夏季多浇水,经常喷水控制较高的空气湿度,冬季少浇水。生长季节每个月施1~2次稀薄液肥,或喷施低浓度尿素溶液,不宜过量。营养叶生长过旺时,控制水肥,或结合分株进行调整。

『贰』 盆栽鹿角蕨应怎样科学栽培

以疏松、排水和通气性好的5-40mm规格的进口泥炭,将泥炭打碎加水拌匀,(加水的标准:加水拌匀后,手紧握一把泥炭,水从指缝中渗出)待上杯种植。9cm盆每盆的泥炭用量约250毫升,一包300升进口泥炭可以装1200杯左右。上盆苗的要求:选择专业生产的优质种苗,苗高5-6cm,冠幅6-8cm ,叶片数4-5,无病虫害、无枯叶、黄叶。上盆:对重新使用的旧盆,必须要用高锰酸钾1000倍液浸泡半个小时以上,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待用。小盆栽一般用口径为12cm规格盆子种植,种植时先在杯底垫2cm左右基质,再将筛苗移入杯中,小苗种植不宜过深,以平植株基部为宜;基质松紧适中,装至杯子9分满,2株/盆。夏季生长旺盛期需多喷水,保持高湿度环境。盆栽或吊盆栽培均放半阴处,避免强光暴晒,每旬喷施肥水1次。每年春季需补充腐叶土和苔藓。冬季低温时,应少浇水,当鹿角蕨的营养叶生长过密时,结合分株繁殖加以调整。在中国,一般采用分生繁殖法,对该种的孢子繁殖尚无经验。栽培时予以附生基质及湿雾条件,并参照本属其它种的栽培法。鹿角蕨的管理比较简单,夏季生长盛期需多浇水,并经常喷水,保持栽培环境有较高的空气湿度,有利于营养叶和孢子叶的生长发育。室外养护,可吊放荫棚下,要避免烈日照射,以免叶片黄化、灼伤,影响鹿角蕨的观赏价值。为了增加叶片的美观,可在生长期,每旬喷施稀释饼肥水或于叶面喷洒速效性稀尿素,保持叶片嫩绿、肥厚。每年在成型鹿角蕨的盆篮中补充腐叶土或苔藓,以利新孢子体的生长发育。冬季必须放室内养护,如室温较低时,生长缓慢,应少浇水。鹿角蕨在稍干燥状态下更能安全越冬。当鹿角蕨的营养叶生长过密时,结合分株繁殖加以调整,这样有利于新孢子体的生长发育。 1、栽植盆。鹿角蕨应在特制的盆钵内(即盆壁上钻若干圆形小孔,每个小孔直径均为3~5厘米)栽时先用新鲜棕榈皮将盆壁及盆底的孔口空隙填好,再放入腐叶土、褐泥炭土及稍湿锯木屑,然后将植株栽入盆内浇透水,放阴凉处。也可用少量的蕨根、苔藓或腐叶土加腐熟饼肥作基质,将植株绑扎在带树皮的一段茎杆上,悬挂于阴湿处。待植株恢复生长后,再悬挂在能见到散射光的天花板下或书架上。要尽量避免用手触摸鹿角蕨,否则其叶面的白色绒毛易脱落。 2、肥水。生长旺季要多浇水并经常喷水,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每月施1~2次稀薄饼肥水或氮钾混合化肥。冬季要控制浇水量。 3、温度。合适的生长温度,夜间为10-15℃,白天为20-25℃。白天在33-35℃环境中也能生长良好,但湿度必须很大。鹿角蕨在原产地有时能抵抗零下几度的低温而不受害,但要在非常干燥的环境下才行 4、光照。鹿角蕨怕强光照射,要避免强光直射或干燥风吹袭。在室外养护应置于树荫或荫棚下,同时要注意经常向叶面喷水。在明亮的室内窗前附近生长良好。温室栽培时,夏季应遮去50%-70%的阳光,冬季遮去30%左右比较适合。虽然鹿角蕨对弱的光线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但光线不足时,生长缓慢,植株纤弱。【分株方法】:把母株从花盆内取出,抖掉多余的盆土,把盘结在一起的根系尽可能地分开,用锋利的小刀把它剖开成两株或两株以上,分出来的每一株都要带有相当的根系,并对其叶片进行适当地修剪,以利于成活。【装盆消毒】:把分割下来的小株在百菌清1500倍液中浸泡五分钟后取出凉干,即可上盆。也可在上盆后马上用百菌清灌根。【分株后的管理】:分株装盆后灌根或浇一次透水。由于它的根系受到很大的损伤,吸水能力极弱,大约需要3~4周才能恢复萌发新根,因此,在分株后的3~4周内要节制浇水,以免烂根,但它的叶片的蒸腾没有受到影响,为了维持叶片的水分平衡,每天需要给叶面喷雾1~3次(温度高多喷,温度低少喷或不喷)。这段时间也不要浇肥。分株后,还要注意太阳光过强,要放在遮荫棚内养护。【上盆】:小苗装盆时,先在盆底放入2~2公分厚的粗粒基质或者陶粒来作为滤水层,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厚度约为1~2公分,再盖上一层基质,厚约1~2公分,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上盆用的基质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或者草炭+珍珠岩+陶粒=2份+2份+1份;菜园土+炉渣=3份+1份;草炭+炉渣+陶粒=2份+2份+1份;锯末+蛭石+中粗河沙=2份+2份+1份。上完盆后浇一次透水,并放在遮荫环境养护。【湿度管理】:喜欢湿润的气候环境,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60~75%。【温度管理】:最适生长温度为18℃~30℃,忌寒冷霜冻,越冬温度需要保持在10℃以上,在冬季气温降到4℃以下进入休眠状态,如果环境温度接近0℃时,会因冻伤而死亡。在夏季: 1、加强空气对流,以使其体内的温度能散发出去。 2、放在半荫处,或给它遮荫50%。 3、给它适当喷雾,每天2~3次。在冬季:1、搬到室内光线明亮的地方养护。 2、在室外,可用薄膜把它包起来越冬,但要每隔两天就要在中午温度较高时把薄膜揭开让它透气。光照管理:怕强光直射,需要放在半荫处养护,或者给它遮荫70%。放在室内的养护的,尽量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并每隔一、二个月移到室外半荫处或遮荫养护一个月,以让其积累养分,恢复长势。肥水管理:对肥水要求多,但最怕乱施肥、施浓肥和偏施氮、磷、钾肥,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营养齐全”的施肥(水)原则:春、夏、秋三季这三个季节是它的生长旺季,肥水管理按照“花宝”——“花宝”——清水——“花宝”——“花宝”——清水的顺序循环(最起码每周要保证两次“花宝”),间隔周期大约为:室外养护的1~4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放在室内养护的2~6天,晴天或高温期间隔周期短些,阴雨天或低温期间隔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早晨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夏季在早晨或傍晚温度低时浇灌,还要经常给植株喷雾。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肥水管理按照“花宝”——清水——清水——“花宝”——清水——清水顺序循环,间隔周期大约为7~10天,晴天周期减短,阴雨天周期长些或者不浇。浇水时间尽量安排在晴天中午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

『叁』 如何才能使梅花盆景更美

『肆』 请懂花卉的大虾指点一下如何养鹿角蕨

【概况】鹿角蕨又名麋角蕨、蝙蝠蕨、鹿角羊齿,为水龙骨科鹿角族属植物,属于附生性观赏蕨。其孢子叶十分别致,形似梅花鹿角。它是室内立体绿化的好材料,若将鹿角蕨贴生于古老枯木或装饰于吊盆,点缀书房、客室和窗台,更添自然景趣。目前,鹿角蕨在欧美栽培较为普遍,常用于吊盆或篮架装饰观赏,虽然生产量比不上观花盆栽植物,但管理方便,观赏期长,占有一定优势。我国鹿角蕨开始进入开发利用阶段,其盆栽生产的前途十分广阔。
【形态特征与品种】鹿角蕨为多年生草本。株高40厘米。叶丛生下垂,嫩叶灰绿色,成熟叶深绿色,顶端分又呈凹形深缺刻,叶面密生短杂毛,叶背着生孢子囊群。其栽培品种有荷兰(Netherlands)、圣迭戈(SanDiego)、罗伯特(Robert)和齐森亨尼(Ziesenhenne)等。
鹿角蕨全世界自然分布有16种之多,主要野生在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美的热带、亚热带雨林中。它们都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主要有美洲鹿角蕨(P.andinum),又叫安第斯鹿角蕨。原产秘鲁、玻利维亚。孢子叶表面密被细毛,呈白色状,叶长达3米,十分壮观。安哥拉鹿角蕨(P.angolense),又名非洲鹿角蕨,分布于非洲乌干达、扎伊尔和尼日利亚。孢子叶大,形似象耳,营养叶呈扇形。肾形鹿角蕨(P.ellisii),孢子叶直立生长,营养叶肾状。马达加斯加鹿角蕨(P.madagascariense),营养叶拱起深褶,有明显脉纹,形如蜂巢。三角叶鹿角蕨(P.stemaria),全株灰绿色,孢子叶和营养叶向上生长,营养叶长圆形,顶部呈波浪状。孢子叶有2个部分,一个分叉和楔形,另一个是比较小而窄。瓦斯鹿角蕨(P.vassei),营养叶棕色,呈鸟巢状,孢子囊在叶背以"V"字状排列。大鹿角蕨(P.grande),营养叶巨大,淡绿色孢子叶下垂,长达1.5米,20年生母株才能产生孢子。硬叶鹿角蕨(P.hillii),孢子叶深绿色,质地坚硬,直立生长呈扇形。银叶鹿角蕨(P.veitchii),孢子叶被有白色细毛,直立生长。冠状鹿角蕨(P.coronarium),全株淡绿色,盾状营养叶长宽各50厘米,孢子叶下垂,长达4米。沃尔切鹿角蕨(P.wallichii),黄绿色孢子叶宽阔、厚质,姿态优美,为稀有的小型种。女皇鹿角蕨(P.wilhelminae-reginae),营养叶冠状,向上生长,高1.5米,孢子叶下垂,长2米,属大型种。重裂鹿角蕨(P.willinckii),深绿色营养叶和被满银色短柔毛的孢子叶,向下生长,长70厘米,深裂呈带状。种类繁多的鹿角蕨,为装点室内绿色空间,提供了丰富的种质材料。
【生物学特性】鹿角蕨原产澳大利亚。常附生于树干分枝上、树皮干裂处或生长于浅薄的腐叶土和石块上。喜温暖阴湿的自然环境,冬季温度不低于10℃,但短时间能耐-5℃低温。生长适温3~10月为16~21℃,10月至翌年3月为10~13℃。栽培环境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室外栽培需遮荫设施,避免阳光直射,以散射光为好。冬季在长江流域以北地区需室内或日光温室栽培。
【繁殖方法】常用分株和孢子繁殖。
分株繁殖:全年均可进行,以6~7月为最适宜,成活率高,生长恢复快。具体方法是:预先准备好盆钵(为特制盆钵,盆壁上加工孔径为5厘米的圆口若干个),也可用木制和铁制的篮架,艺术性强的蛇木板、枯木树权更具欣赏性。然后用新鲜棕榈皮将孔口或篮架空隙填好,不宜过厚,以利排水和营养叶的生长发育。篮架中放进腐叶土、河沙、壤土等量的混合土。同时,选择健壮的鹿角蕨用利刀沿盾状的营养叶底部和四周轻轻切开,带上吸根栽进盆或篮中,并盖上苔藓保湿。如贴植于枯木或板面,需用细铁丝或棕绳缚扎牢,放遮荫处,经常喷水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当营养叶中长出新的孢子叶后才能松绑。
孢子繁殖:选用泥炭和细沙经高温消毒后,装进播种浅盆,压平。收集成熟孢子均匀撤入盆内,从盆底浸水后,盆口盖上玻璃,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播种盆放置24~30℃的环境下,一般播后到孢子体长出新叶需60~70天。所以,在平时喷水过程中,必须保持水质清洁。喷水的压力要适当,以免盆土表面污染和冲刷,影响孢子的发芽。
近年来,南京中山植物园成功地应用组织培养法繁殖鹿角蕨。
【栽培管理】鹿角蕨的管理比较简单,夏季生长盛期需多浇水,并经常喷水,保持栽培环境有较高的空气湿度,有利于营养叶和孢子叶的生长发育。室外养护,可吊放荫棚下,要避免烈日照射,以免叶片黄化、灼伤,影响鹿角蕨的观赏价值。为了增加叶片的美观,可在生长期,每旬喷施稀释饼肥水或于叶面喷洒速效性稀尿素,保持叶片嫩绿、肥厚。每年在成型鹿角蕨的盆篮中补充腐叶土或苔藓,以利新孢子体的生长发育。冬季必须放室内养护,如室温较低时,生长缓慢,应少浇水。鹿角蕨在稍干燥状态下更能安全越冬。当鹿角蕨的营养叶生长过密时,结合分株繁殖加以调整,这样有利于新孢子体的生长发育。
【病虫害防治】常见有叶斑病危害孢子叶,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防治。通风差时,有介壳虫和粉虱危害孢子叶或营养叶,少量时可捕捉或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有些鹿角蕨较易感染真菌或细菌病害,应注意调节通风环境,不要浇水过量。
【产后处理】鹿角蕨是观赏蕨中姿态最奇特的一种,别致逗人。也是室内观叶植物中珍贵稀有的精品。在欧美的公园、植物园、商店和居室窗台装饰和布置十分流行。如将鹿角蕨作吊盆批量生产,不仅给生活带来乐趣,还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伍』 鹿角杜鹃种几年能开花

鹿角杜鹃,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米;盆栽很难开花。

鹿角杜鹃,属于野生杜鹃,主要野生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海拔1000~2000米的杂木林内。花期在3~4月。

『陆』 有一种植物盆栽养了很长时间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先来黄色的小花,花败了又变成红色的花,最后红色的败了

宝绿

也叫佛手掌
为番杏科舌叶花属多肉类植物,学名为Glottiphyllumuncatum,因其肉质叶长约6厘米,回呈舌状稍卷曲,叶答色鲜绿,叶面光洁透明,叶片紧抱轮生于短茎上,酷似佛手状而得名。它原产非洲南部,性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也耐半阴和干旱,畏酷暑,怕寒冷,生长适温为18℃至22℃。对土壤要求不严,忌板结和积水,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最佳。

分布区域
原产南非,世界各国多有栽培。


植物界


舌叶花属


番杏科


被子植物门


石竹目

拉丁学名
Glottiphyllumuncatum

中文学名
佛手掌

别 称
舌叶花、宝绿


木兰纲

亚 科
舟叶花亚科

亚 纲
石竹亚纲

『柒』 为什么鹿角杜鹃盆栽不会开花

很有可能是种植方法不对。

鹿角杜鹃是杜鹃花里最美的一个品种,花朵鲜艳美观,不少人都喜欢培育来作为装点居家环境,作为花中西施,在养殖鹿角杜鹃的过程中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
鹿角杜鹃的养殖方法及注意事项
土壤管理
鹿角杜鹃喜欢疏松肥沃的弱酸性土壤,如果土质偏碱性,就会很容易导致鹿角杜鹃生长不良,甚至引发其缺铁性黄化病。土壤要保证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栽种之前要先对盆土进行杀菌消毒,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杜鹃

光照管理
鹿角杜鹃不喜强光直射,尤其在夏天的时候,连傍晚的太阳光线都要进行遮挡,最好把植株放在半阴凉的地方,既有遮阴又有一定的散射太阳光线为最佳。

水分管理
培育鹿角杜鹃时要注意控制浇水,浇水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其生长。如果太过干燥,容易造成植株的叶片蔫萎枯黄、花瓣的颜色黯淡无华,浇水过量则容易引起花朵早凋。在杜鹃的盛花期,浇水的时候要注意不要让水淋到花朵,平常也要避免植株淋雨。浇水最好在早晚进行,注意盆内不要积水,否则容易烂根。最好使用加了少许米醋的自然水浇灌,不要一直用自来水直接浇。

杜鹃

温度管理
鹿角杜鹃不耐寒,冬季要注意保温,温度不宜低于8℃,最好移入室内养殖;夏季高温干燥,要经常向叶上喷水保持湿润,并进行适当的遮光处理,防止叶片晒伤。

病虫害防治
鹿角杜鹃常见的病虫害有叶斑病、叶肿病、蚜虫、叶蜂等,会极大的危害杜鹃的生长发育,在日常养护中要注意进行杀菌和除虫。一般虫害可用药液杀虫或者手动除虫进行治疗,病害需将病叶及时剪除烧毁,防止病菌蔓延,然后向植株喷洒药液杀菌治疗。病虫害多发于高温湿热的季节,因此平时要注意保证土壤和环境的通风透气,防止病菌滋生。

杜鹃

修剪整形
鹿角杜鹃的残花、病花都要及时剪除,防止落到盆土里滋生细菌,花朵开到八成时就要及时修剪残花。鹿角杜鹃的修剪要在盛花期之前要完成,否则会影响其第二年的开花情况。

『捌』 鹿角蕨盆栽该怎么养才会长的好呢

鹿角蕨喜温暖抄、潮湿和半阴的环袭境。要培养好鹿角蕨,需注意以下几点:
温度。鹿角蕨的生长适温为20~25℃,冬季室温不能低于10℃。
光照。鹿角蕨怕强光照射,要避免强光直射或干燥风吹袭。
浇水施肥。生长旺季要保持盆土湿润,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每月施1~2次肥水。冬季要控制浇水量。

『玖』 腊梅怎么做成盆景

造型:
1.刀切折枝。根据蜡梅枝脆创口愈合快、易折、不易蟠扎等习性而作的造型设计,一般在生长期都可进行,但最好是芽刚萌动而未展叶时。刀切下时与枝的纵轴呈45°角,深可达直径的三分之二。一般根据折枝角度的大小,角度小者可浅,角度大者可深,以不将枝折断又能达到需要形状为度。折好后可用铁丝固定,切口可用塑料带包扎,切口愈合后才可拆除。


2.蟠扎。在生长期进行时可用刀切折枝后,也可在克水后蟠扎。一般用铁丝蟠扎后,逐次达到要求。


3.修剪。一般在花尾期,结合整枝造型。将与主枝造形不配合的枝条剪除,在叶腋前0.5-1cm 斜 45°下剪。对叶腋的芽向,应予特别注意。


4.摘心。这是一种重要的造型方法,一般有2~3 对叶,即可摘心,必要时一对叶也可。一年可摘心2~4 次,使主枝快速成型。


枝干的造型大约有4 种方式。
(1)上伸枝式,也称鹿角式。主枝分枝及小枝主要是屈下向上,由少到多生长的,形式较自然,主要靠修剪和摘心成型。


(2) 横枝式,主枝和分枝近水平生长,小枝可略向上,由蟠扎、修剪、摘心综合成型。


(3)垂枝式,主枝曲,分枝、小枝均向下,主要用蟠扎、刀切折枝成型。


(4) 蟠曲式,主枝、分枝均有较大弯曲,小枝可弯可直。可有蟠扎、折枝成型,也可修剪、摘心成型,给人以古奇、优美之感。

『拾』 鹿角多肉植物怎么养植

鹿角海棠(抄学名:Astridia velutina(L.Bolus) Dinter)是番杏科,鹿角海棠属多年生肉质灌木,叶粉绿色,高度肉质,基部联合对生,具三棱,全株密被极细短绒毛;花白或粉红色,冬季开花。

原产非洲西南部,中国有引进栽培。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干旱,怕高温潮湿。要求疏松的沙壤土地。冬季养护最佳温度不应低于15℃。繁殖容易,一般以扦插为主。其叶形叶色较美,花色艳丽,观赏价值较高。

基本管理

土壤:鹿角海棠养殖土壤以疏松透气的沙土为佳,不一定必须是沙土,和其他多肉植物配土可以相同。

环境:鹿角海棠要放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养护,如果是新栽可在阴凉通风处缓苗。

浇水:鹿角海棠不用保持土壤长期潮湿,要保持土壤偏干,所以浇水要适量,该种耐干旱,不容易旱死,但是容易因为积水烂根。

鹿角海棠盆栽湿度过大时,常发生根结线虫病,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进行防治。虫害有介壳虫危害,可用55%杀螟松乳油1500倍液喷杀。

热点内容
插花温馨图片 发布:2025-05-16 06:03:13 浏览:398
两朵粉百合 发布:2025-05-16 06:03:11 浏览:326
水果盆栽材料 发布:2025-05-16 06:02:34 浏览:193
插花步教学 发布:2025-05-16 06:02:26 浏览:362
玫瑰花有花粉吗 发布:2025-05-16 06:00:44 浏览:903
怎样种樱桃盆栽 发布:2025-05-16 05:56:05 浏览:406
金桔核盆栽 发布:2025-05-16 05:54:26 浏览:38
碰到绿植带电 发布:2025-05-16 05:42:22 浏览:392
边坡植生生态绿格网生产厂家 发布:2025-05-16 05:38:05 浏览:422
关于玫瑰花的成语 发布:2025-05-16 05:27:33 浏览: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