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醉入荷花

醉入荷花

发布时间: 2021-02-12 03:23:41

㈠ 晚风吻尽荷花叶, 任我醉倒在池边。下半句是什么

夏雨洒落暗香浮 半夜犹醒水清浅

㈡ 晚风吻尽荷花叶 任我醉倒在池边 是什么意思

晚风吻尽荷花叶
任我醉倒在池边
夏雨洒落暗香浮
半夜犹醒水清浅

㈢ 大漠收残阳,明月醉荷花.是什么意思

1.大漠收斜阳抄:形容在广瀚无边的大漠袭上,夕阳被黄沙戈壁吞没的壮丽景象(日落)
2.明月醉荷花:在月色皎洁的静夜、柔柔的月光映衬在荷莲上,因为荷花本是粉红的颜色,所以在月光反映下,更有醉意而生。
可以改为:大漠吞日夕
皓月醉幽莲。

㈣ 醉在荷花七月开

时光之笔写暖了七月的美丽,听风儿在窗外呢喃,仿佛在说槐花谢了,荷花红了,那些温润的故事在七月天里生动了。再美好的风景也会随着季风而远去,而那些曾经绽放的风情像碧玉一般泊在心里,无法抹去,也无法释怀。我以静默等云朵从我的眼前飘过,就这样守着一窗风轻,用一怀柔情书写最美的梦,拥晓月而眠,梦里,有莲荷开在身边。美丽的荷花,空气中流淌着清香的味道,这样的季节是诗意的,吟一阙诗词,望一山碧绿,静听花开的声音,让温婉的时光在指尖捻成最美清韵。好想,寻一处风景清幽的地方,有微微的风轻抚在脸颊上,清泉流淌,你横笛长歌,白衣胜雪,等我画一场浮世清欢,弹高山流水,挽薄风入弦,与你,相依云水间! 我在一眼的碧绿中,守着心的一方静寂,看云儿在蓝天悠悠,虽然七月的天气是灼热的,其实是喜欢这样花开的季节,风轻云淡,山青水绿,给人温和清纯的感觉。一直喜欢月白,还有荷花。一个可明亮心房,一个能在心中芬芳,哪一个都是美好干净的温柔所在。一直认为,最好的感情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清新美丽,所以无需执意要求结果,一切随缘,随心,就如你说,心在,情意就在,牵挂就在。感情亦如作画需要留白,说与不说无关紧要,那淡淡的想念,如月下的红莲,浅浅的在心湖开着,散发着清香的气息,这样的感觉若是你懂,即便隔着一水的距离又如何?! 对于莲荷,我有一份说不出的钟情, 想着在朗月清风下,青青的池塘,莲在水中央,我在水一方,我知道,你就在离我不远处,看荷与莲细细的呢喃;看鱼儿与碧水轻轻的缠绵;看雨滴滴落清池,化着碎钻点点。絮絮的低语里,都是深情厚意。七月,我的梦里梦外,都在等待着莲荷的盛开,即便是在没有星月的夜里,也有暗香涌动。喜欢在这样的夜里想你,回想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那些温暖的情节与碎碎的絮语构略成一条清澈的溪流,缓缓的淌在我的心里。月色温婉,琴声悠扬,心灵漫步于时光的彼岸,在淡淡的清风里,承接一种叫做相守的清欢,一种情怀,在月下独舞。思绪,在涓涓流淌的清韵里,不肯离去。指尖的记忆,沾染着眉心,熏染了七月的花巷! 一朵柔美的念想,穿越千里的烟波,翻飞丝丝缕缕的心事,结茧成绵绵的相思。是七月的荷风,氤氲了层层叠叠包裹的梦,才润湿了几近枯涩的心蕊。沉睡了千年的莲子,终于,在心里开出一朵素洁的花来。清香远溢,凌波翠盖,池塘中吐红摇翠。站在花中央,层叠的情愫,漫过荷塘,花为谁香?一缕幽香漫过心田,一些久违的画面,蓦然就溢满心海。我是你五百年前失落的莲子么?一念间,仿若在梦里,期许着,你恰好来,我恰好在。光阴的路上,我们没有太多的幽怨和遗憾,落入纸上的是一段段温婉清淡的时光,在清风朗月下,看荷有情,看水有意。那些相伴走过的*子亦是生命里的精彩。感念,岁月不老,你安好,我依然 !

香飘粽情五月来,
醉在荷花七月开。

端午节安康请釆纳

㈤ 《荷花》三年级课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荷花》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拓展资料


《荷花》一课,是省编义务教育五年制第六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赞美了荷花的美丽。再现了如诗如画的大自然美景。全文共五个自然段。

作者以观察的程序为线索叙写。课文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3节),写的是作者从看荷花的角度,对荷花进行直接记叙描写。作者由‘“闻”到“清香”,来到荷花池边。乍看荷花,有的“初放”,有的“盛开”,有的“含苞欲放。”再细看,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姿势各不相同。接着通过假设“一大幅活的画”,围绕一个“活”字,展开想象,转入对荷花动态的描绘,这是课文的第二部分(4—5节)。

作者从想象的角度,对荷花进行比喻性描写。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美丽。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变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佼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㈥ “大漠收残阳,明月醉荷花”是什么意思

1.大漠收斜阳:形容在广瀚无边的大漠上,夕阳被黄沙戈壁吞没的壮丽景象版(日落)权
2.明月醉荷花:在月色皎洁的静夜、柔柔的月光映衬在荷莲上,因为荷花本是粉红的颜色,所以在月光反映下,更有醉意而生。
可以改为:大漠吞日夕
皓月醉幽莲。

㈦ 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意思

意思: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被美景陶醉而流连忘返。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池深处。

划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原诗: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代: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溪亭:临水的亭台。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争渡:怎渡,怎么才能划出去。

出自:宋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7)醉入荷花扩展阅读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作者饮宴以后
,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作者在词中不是流水账式地写她如何去,如何到家,在那里怎么玩,只在字里行间把经过作了交代。作者也并没有写“我玩得多么高兴呀”之类,而只用了“常记”、“沉醉”、“兴尽”、“晚”几个字,就把她游赏的欢快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善于剪裁,仅仅截取了醉归途中、误入荷塘、惊飞水鸟这个“镜头”,稍加点染,就写出了她这次郊游中不同一般、最难以忘怀之处,使读者不仅如临其境,也如闻其声。总之,这首小词,虽然并无深意,但写得简练、生动而传神,今天读来,还是引人入胜的。


㈧ 请问“大漠收残阳,明月醉荷花”出自哪

诗歌<我的祖国>。作者秋酿醇酒(马可)。

㈨ 描写李清照划船误入荷花深处努力向外划的诗句是什么

描写李清照划船误入荷花深处努力向外划的诗句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㈩ 晚风吻尽荷花叶 任我醉倒在池边。这句话 相对的是什么

晚风吻尽荷花叶 任我醉倒在池边

月光看遍人情暖 游人思乡愁无尽

热点内容
中西情人节对比ppt 发布:2025-05-22 14:20:49 浏览:778
怎样画好国画牡丹 发布:2025-05-22 14:20:43 浏览:155
盆栽小莲藕 发布:2025-05-22 14:17:39 浏览:60
大鱼海棠音乐生 发布:2025-05-22 14:17:38 浏览:578
情人节烤鸡 发布:2025-05-22 14:17:01 浏览:339
置石盆景 发布:2025-05-22 13:49:52 浏览:752
桂林仿绿植 发布:2025-05-22 13:44:49 浏览:225
世界之窗到花卉世界 发布:2025-05-22 13:38:19 浏览:654
盆景7贤 发布:2025-05-22 13:38:11 浏览:49
七夕节约 发布:2025-05-22 13:36:54 浏览: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