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蔡梅兰花

蔡梅兰花

发布时间: 2021-02-12 02:05:38

1. 这个是春兰荷瓣里什么品种哦想知道名称是什么请高手指点

春兰品种大全



1.集圆
瓣型:梅瓣历史:清咸丰初由浙江余姚艺兰家选出。又名老十圆。
特征:外三瓣着根结圆,故命名为集圆。有时开梅形水仙瓣,那三瓣稍长圆。五瓣分窠,小刘海舌,花色微带黄绿色,肩平,瓣肉厚。花容端庄;硬挺,花期长。老叶呈斜垂形,叶尖钝,叶脉较深,叶质厚,脚壳低。苞叶绿中带微红。此种健壮,容易生花,繁殖快,故为春兰中流传最广泛品种之一。为春兰中四大名种之一。
2.西湖梅
瓣型:梅瓣历史:清光绪年间由杭州火药局胡同龚茂兴花圃选出。
特征:三瓣短圆、收根,分窠,半硬兜捧心,小圆舌。早花性。老叶呈镰型,叶质厚。苞叶淡紫色。
3.天兴梅
瓣型:梅瓣历史:清光绪乙酉年由花贩沈姓选出。
特征:三瓣短脚圆头,瓣幅特阔,质糯,瓣肉特别厚实感,瓣尖常带有钩锋,色绿,肩平,舌大,且舌上红点有一、二、三、四点之别。叶片较宽,半垂性,叶面光亮,叶尖钝。苞叶紫红色。
4.桂圆梅
瓣型:梅瓣历史:绍兴朱祥保选出。又名赛锦旋。
特征:三瓣短圆,平边,肩平,合背半硬捧兜,捧心小,刘海舌。此花箨壳无肉彩,花朵透壳时大都须施行手术-挑开“搭口”后方能花容端正,瓣幅平整。叶片呈半垂形,叶色深,脚壳低。花后宜放在稍阳地方,否则不易生花。植株健壮时,花形圆整,有紧边。
5.贺神梅
瓣型:梅瓣历史:民国初时选出。亦名鹦哥梅。
特征:三瓣短圆、收根、分窠、肩平,偶而有飞肩状开品,观音兜捧心,刘海舌,花茎不高,色不净绿。老叶斜生,叶片光亮,叶尖钝。苞叶玫瑰红色。
6.汤梅
瓣型:梅瓣历史:民国初,由绍兴汤氏选出。
特征:三瓣圆大,紧边,瓣中幅微飘,分窠半硬兜捧,肩平,有时略呈飞肩,圆舌,花瓣呈微黄绿色,三瓣上有明显筋纹,副瓣上常缀有稀疏几点苍蝇屎般黑点,这是突出标记,花茎较长。苞叶淡红色。老叶半垂性,叶色无光,叶质薄,脚壳低。绽蕊舒瓣前带阴开,花色偏绿。
7.祥字
瓣型:梅瓣历史:民国初由绍兴朱祥保选出。
特征:三瓣圆头,长脚根结,紧边,色绿,肩平,分窠半硬捧心,如意舌,花茎细长。苞叶绿色,叶呈斜垂形,叶质薄,叶脉浅,脚壳低。
8.绿英
瓣型:梅瓣历史:清朝末年由苏州顾翔宵选出。
特征:五瓣分窠,三瓣大头细收根,肩平,蚕蛾捧,大如意舌,花茎青色,且色如青梅果。故以此命名。苞叶深红色。老叶呈半垂性,有光,叶尖稍钝,叶脉深,叶质厚,脚壳低。为春兰中流传较广泛品种之一。健花性。
9.瑞梅
瓣型:梅瓣历史:抗战前由苏州谢瑞山选出。
特征:五瓣紧圆,三瓣瓣尖有尖锋,分窠,肩平,刘海舌,花容端正,花期长。老叶呈弓形,苞叶浅紫带绿,叶色暗绿,叶尖稍锐,叶脉浅,脚壳高。繁殖快,健花性,为春兰中流传较广泛品种之一。
10.梁溪梅
瓣型:梅瓣历史:民国初时,原系苏州选出,当时没有命名,其后由无锡杨干卿购得,改以无锡古地名命名。
特征:三瓣收根,头圆,瓣尖端中心部位呈微缺状,肩平,大蚕蛾捧兜,圆舌,花茎长,色绿。老叶呈镰形,叶脉浅,叶质薄,脚壳低。苞叶淡红色。
11.宋梅
瓣型:梅瓣历史:清乾隆年间由浙江宋锦旋家选出,故一名宋锦旋梅。
特征:花开梅瓣型时,三瓣特别紧圆,蚕蛾捧,刘海舌;有时亦能开荷形水仙瓣或梅形水仙瓣;如兰草强壮时偶有并蒂花。老叶多呈弓形,苞叶淡红色,叶色浓绿,叶幅较宽,叶尖钝。为春兰梅瓣型中杰出名种,并被列入春兰四大名种之首。
12.余姚第一梅
瓣型:梅瓣历史:清道光时余姚徐岭选出。亦称第一圆。
特征:三瓣短圆,瓣肉厚,五瓣分窠。微落肩。如意舌。花茎细。花色不净绿。老叶微呈镰形。苞叶叶尖淡红色。叶片稍厚。
13.萧山蔡梅
瓣型:梅瓣历史:清乾隆时浙江萧山蔡氏选出,其后遭战乱,断种;咸丰时宁波艺兰爱好者选出类似绿梅素,取而代之,但外三瓣较旧种稍狭,硬捧,与老种比较,花形较差。
特征:外三瓣紧边,肩平,全合捧(与柱蕊粘合一起,俗称三瓣一鼻头)居多。细茎干高。色翠绿。呈梅型时花形稍小称蔡梅。若开梅形水仙时,多五瓣分窠,花形较大,称蔡梅水仙;由于唇瓣呈微白绿色,故又称蔡梅素。老叶微呈弓形,叶脉稍深,脚壳低,苞叶绿色。此花由壮草转瘦,开梅型水仙居多,缺肥后,兰草瘦时常开梅型,如胶壮后方有好花品开出。
14.玉梅
瓣型:梅瓣历史:清康熙年间在绍兴选出。
特征:五瓣较短圆,肩平,平边短捧,白舌,靠近唇瓣根两腮缘,偶有微粉红色晕。花茎较短。早花性。
15.秦梅
瓣型:梅瓣历史:清嘉庆时由浙江嘉善地方选出。
特征:五瓣短圆,紧边,分窠,硬捧,如意舌,细花茎,肩平。老叶呈镰形,叶尖钝,苞叶淡红色。
16.鸳湖第一梅
瓣型:梅瓣历史:清朝同治年间选出,又名万字。
特征:三瓣圆长,紧边,肩平,瓣肉厚,质糯,翠绿色,捧瓣瓣头有微红色小点,小如意舌,老叶呈弓形,苞叶深绿色,叶脉深,脚壳低。
17.小打梅
瓣型:梅瓣历史:清朝道光年间在苏州花窖中选出,因相互争夺发生殴斗,故以命名。
特征:花瓣短脚圆头肩平,紧边半硬捧,圆舌,花茎细长。老叶微呈镰形,苞叶深红色。
18.代梅
瓣型:梅瓣历史:清道光年间,宁波花贩选出。
特征:三瓣圆长,半硬捧,小如意舌。常开一杆两花(上下叠开),缺肥后,偶开一杆一花。老叶呈弓形,叶尖钝,叶脉浅,叶质厚。苞叶红紫色。
19.吉字
瓣型:梅瓣
历史:清朝光绪甲申年苏州盛阿关在浙江天目山中发现。
特征:三瓣短圆收根,肩平,紧俏,分窠半硬兜捧,圆舌。花茎细长,水红色壳,尖端全绿。老叶半垂,叶质较厚。
20.永丰梅
瓣型:梅瓣历史:抗战前由花贩选出。
特征:三瓣紧圆,短脚、收根,如意舌,半硬兜,花茎高。老叶呈斜垂形,叶尖尖锐。

2. 请问这是什么品种的兰花

春兰又称山兰、草兰、扑地兰、扑地娥、朵朵香。
1、花期:2-3月。
2、花序:1-2枚单生或双生。
3、花葶(花箭):5-10厘米。
4、苞片(壳、苞衣):比子房长,膜质半透,贴抱子房,基部不合生。
5、葶鞘(包壳):5-7厘米,共4-5片,半透,贴抱花葶,下部合生成管状。
6、苗(束)状:成苗叶基逐渐张离,而不再紧密抱合-即“丝茅脚子”。
7、每苗(束)叶片数:4-6叶。
8、叶缘:具细锯齿。
9、叶柄痕:较明显。
10、鞘状叶:长6-8厘米,薄革质。
春兰的主要特征如下:
根:春兰的根细长,呈长圆柱形,通常长20-40厘米、直径0.5-0.8厘米,偶有超越此范围者。根由基部至尖端渐细,通常无分枝。
茎:春兰的假鳞茎较明显,稍呈球形或椭圆形,较小,包藏于叶基与叶鞘内,成丛集生,高1-1.6厘米,直径0.8-1.5厘米。
叶:春兰的叶4-7枚,丛生,狭带形,叶片长20-55厘米,宽0.6-1.7厘米,边缘有细锯齿。叶薄革质,质地柔软,绿色至深绿色;叶面较平展。
花:春兰2-3月开花,2月中旬为初花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盛花期,3月中旬开始为末花期。花葶自假鳞茎基部鞘状叶内侧生出,园柱形,直立,短于叶片,长2-15厘米,每葶1花或2花;花朵直径4-8厘米,多有香气;花色变化较大,从浅黄绿色、绿色、黄白色、淡褐色到其它各颜色,一般具杂色脉纹和斑点。
萼片长3-4CM,宽0.6-.0.9CM,狭矩圆形,端急尖或圆钝、紧边,中脉基部有紫褐色条纹;花瓣卵状披针形,稍弯,比萼 片稍宽而短,基部中间有红褐色条斑;唇瓣3裂不明显,比花瓣短,先端反卷或短而下挂,色浅黄,有或无紫红色斑点;唇盘有2条褶片。花期2-3月。
我国古籍上有关春兰的记载最多,其品种也最多(超过200种)。自清代鲍薇省在《艺兰杂记》中将春兰、蕙兰分为梅、荷、水仙瓣型以来,在江浙一带的兰艺界多为采用。一般分为梅瓣、荷瓣、水仙瓣、素心和蝶瓣5类,而一般野生春兰则称之为竹叶瓣。其实在荷瓣、梅瓣、水仙瓣之中都有素心以现,因此素心瓣不能作为一类。蝶瓣实际上是畸形变异,这个性状不易固定下来,如一经将变异固定也可作为一类。
春兰是中国栽培历史最久的兰花之一,大多数自山采来,形态与颜色有很大的变化,有可能是自然杂交之故。
在众多的古诗古画中,都有对春兰的描述和光辉形象。春兰适应能力较强,分布地广,近年的调查表明,春兰广泛分布四川、云南、贵州、浙江等地的林缘、林中空地、灌丛草城、多石的湿润山坡上。
在长期的栽培和选育中,人们已经从春兰中选育出了许多珍、稀、奇特品种,现简介如下:
主要的梅瓣品种:宋梅、西神梅、万字、逸品、集圆、天章梅、蔡梅、翠文、翠云、吉字等。
主要的荷瓣品种:郑孝荷、绿云、翠盖荷、环球荷鼎、高荷、张荷素、松厦素、月佩素、文团素、文艳素等。
主要的水仙瓣品种:汪字、素月仙、西子、龙字、春一品、翠一品、蔡仙素、宜春仙、太极、奇峰等。
近年来又新发现许多具有观赏价值的新品种,如天彭牡丹、锦绣中华、盛世牡丹、冠神等。

3. 兰草如何鉴赏

一看叶形:人们对名品兰花鉴别的主要依据是看叶形,包括叶芽、株形等。兰芽出土时的色泽对兰花品种的鉴赏有一定参考作用,芽期需仔细观察。一般而言.凡新芽为白色、白绿色、绿色的,春兰一般为素心品种,蕙兰大多为素心或绿蕙;芽尖有白色米粒状“白峰”的,有可能出细花。兰花传统名品大都相对稳定,其叶形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兰艺家经长期实践,对叶形特征明显的品种一般能凭眼看就能鉴别出是何品种,如直立叶的汪字、泰素、老极品,环垂叶的宋梅、大一品,肥环叶的大富贵、扭曲叶的绿云等。但兰花由于种养环境不同,并非年年岁岁叶相同,于是兰艺家们在观叶的同时往往还要结合看花苞来鉴定品种。
二看花苞兰花传统名品不但叶形有其特性,花苞也富有特色。因此,人们在鉴别时既要看叶形,又要看花苞。关于花苞的鉴定,前人总结出了兰蕙头形的“九形八式”和蕙花小排铃的“五门八式”。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我们鉴别品种大有裨益,值得我们很好的消化吸收。 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在兰艺实践中发现,即使同一盆兰花,有时其花苞的颜色在不同年份,甚至同一年份也不相同。对此我有体会。经多年观察,我栽培的大富贵、元字等名品兰蕙其花苞在不同的年份有时会有差异,有的年份花苞色泽深些、有的年份色泽浅些。
三看开品对兰蕙品种的鉴别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看其开品,这也是引种品种要见花引种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只要开品到位,见花就能鉴别出是何品种。但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同一品种的兰蕙往往因种法不同开出的花品有时也各不相同,如宋梅能开出四五种花形,绿云、西神亦能开出几种不同的花形,但我们不能因其开品有异就断定它们是不同的品种。

4. 名贵兰花的种类

兰花的品种有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4万多个兰花的品种,
由于地生兰大部分品种原产中国,因此地生兰又称中国兰,并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中国兰花主要为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五大类,有上千种园艺品种。
形态特征
兰科共750属35 000余种,而兰属70余种。我国常见栽培种有:
四季名花春兰又称草兰、山兰、朵朵香。一茎1朵~2朵花,芳香。花期2月~3月。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叶较细,花深绿色,无香气或淡香。
国宝蕙兰又称九子兰、夏兰。一茎多花,常6朵~12朵,芳香。花期3月~5月。分布地区与春兰相似。传统名种有上海梅、解佩梅、金岙素等。
春兰、蕙兰按其主瓣、副瓣、捧及唇的形状、质地等的不同变化分为梅瓣、水仙瓣、荷瓣、蝴蝶瓣、奇种与素心等。梅瓣为萼片短圆,肉质较厚,稍向内曲,基部狭窄,捧瓣肉质肥厚先端内曲成兜,唇瓣短而硬,花初开时微向上,名种有宋梅、西神梅等品种。水仙瓣为萼片稍长于梅瓣,先端渐尖,捧瓣质地厚,先端也成兜,唇瓣微垂或反卷,名种有汪字、翠一品等。茶瓣为萼片宽大,质厚,基部窄,先端宽而突尖,捧瓣不成兜,唇瓣较润,微反卷,名种有大富贵、翠盖花等。蝴蝶瓣为向下的两枚萼片的内侧,质地变厚,成波状绉,并有红色块斑,有时整个萼片或花瓣数量突然增多(如绿云,花冠常在8枚左右),或花朵形状有特殊变化。素心为花被、花茎、苞片同一颜色,纯绿、黄绿等,没有杂色的斑绿、黄绿等,没有杂色的斑纹,名贵品种有张荷素、老文团素等。
兰性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质、排水良好、微酸性的沙质壤土,宜空气流通的环境。
种类介绍
春兰:
春兰又名草兰、山兰。春兰分布较广,资源丰富。花期为一年的2~3月,时间可持续1个月左右。花朵香味浓郁纯正。名贵品种有各种颜色的荷、梅、水仙、蝶等瓣型。从瓣型上来讲,以江浙名品最具典型。
蕙兰:
蕙兰根粗而长,,叶狭带形,质较粗糙、坚硬,苍绿色,叶缘锯齿明显,中脉显著。花朵浓香远溢而持久,花色有黄。白、绿、淡红及复色,多为彩花,也有素花及蝶花。
建兰:
也叫四季兰,包括夏季开花的夏兰、秋兰等。四季兰健壮挺拔,叶绿花繁,香浓花美,不畏暑,不畏寒,生命力强,易栽培。不同品种花期各异,5~12月均可见花。
寒兰:
寒兰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东以及西南的云、贵、川等地。寒兰的叶片较四季兰细长,尤以叶基更细,叶姿幽雅潇洒,碧绿清秀,有大、中、细叶和镶边等品种。花色丰富,有黄、绿、紫红、深紫等色,一般有杂色脉纹与斑点,也有洁净无瑕的素花。萼片与捧瓣都较狭细,别具风格,清秀可爱,香气袭人。
墨兰:
墨兰,又称报岁兰、拜岁兰、丰岁兰等,原产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台湾、海南等。我国南方各地特别是广东、云南的养兰人最喜栽培与观赏。
春剑:
春剑常称为正宗川兰,虽云、贵、川均有名品,但以川兰名品最名贵。花色有红、黄、白、绿、紫、黑及复色,艳丽耀目,容貌窈窕,风韵高雅,香浓味纯,常为养兰人推崇首选。
品种鉴别:
在无花季节,人们对名品兰花鉴别的主要依据是看叶形,包括叶芽、株形等。兰芽出土时的色泽对兰花品种的鉴赏有一定参考作用,芽期需仔细观察。一般而言.凡新芽为白色、白绿色、绿色的,春兰一般为素心品种,蕙兰大多为素心或绿蕙;芽尖有白色米粒状“白峰”的,有可能出细花。兰花传统名品大都相对稳定,其叶形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兰艺家经长期实践,对叶形特征明显的品种一般能凭眼看就能鉴别出是何品种,如直立叶的汪字、泰素、老极品,环垂叶的宋梅、大一品,肥环叶的大富贵、扭曲叶的绿云等。但兰花由于种养环境不同,并非年年岁岁叶相同,于是兰艺家们在观叶的同时往往还要结合看花苞来鉴定品种。二看花苞兰花传统名品不但叶形有其特性,花苞也富有特色。因此,人们在鉴别时既要看叶形,又要看花苞。关于花苞的鉴定,前人总结出了兰蕙头形的“九形八式”和蕙花小排铃的“五门八式”。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我们鉴别品种大有裨益,值得我们很好的消化吸收。
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在兰艺实践中发现,即使同一盆兰花,有时其花苞的颜色在不同年份,甚至同一年份也不相同。据无锡陈耀明先生讲,他种养的集圆有时抽出的花葶为“深赤红色”,有时抽出的花葶为“绿中见紫”,有一年他的一大盆集圆拔出五个花葶,有三个是红的,两个绿中见紫。
可见,单纯从花苞的色泽、形状来鉴别品种有其局限性,还必须看其开品。

5. 浙江兰花品种

浙江的兰花都香,而且是纯正的幽香。
老种春兰素:
蔡梅素、回苍岩素、张荷素、杨氏素荷、玉梅答素、宁波素蝶、月佩素、同荷素、魁荷素
以上是浙江产,江苏产的未计。
老种蕙素:
温州素、金岙素、江山素
其他如翠定荷素、如意素等产地均不详,但肯定是江浙产蕙花。

6. 兰花有多少品种,又如何区分

根据兰花开花季节的不同,中国兰花的种类一般可分为: 1.春季开花类,又称为春兰。主要品种有:宋梅、西神梅、龙字、翠一品、汪字、翠盖荷、迎春蝶、笑蝶、文团素、月佩素绿等。 2.夏季开花类,又称为夏兰。主要品种有:蕙兰、台兰等。 3.秋季开花类,又称为建兰。主要品种有:建兰、漳兰、魫兰等。 4.冬季开花类。主要品种有墨兰、寒兰等。 输入您的搜索字词提交搜索表单 1、春兰 春兰又称山兰、草兰、扑地兰、扑地娥、朵朵香。春兰的主要特征如下: 根:春兰的根细长,呈长圆柱形,通常长20-40厘米、直径0.5-0.8厘米,偶有超越此范围者。根由基部至尖端渐细,通常无分枝。 茎:春兰的假鳞茎较明显,稍呈球形或椭圆形,较小,包藏于叶基与叶鞘内,成丛集生,高1-1.6厘米,直径0.8-1.5厘米。 叶:春兰的叶4-7枚,丛生,狭带形,叶片长20-55厘米,宽0.6-1.7厘米;叶薄革质,质地柔软,绿色至深绿色;叶面较平展。 花:春兰2-3月开花,2月中旬为初花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盛花期,3月中旬开始为末花期。花葶自假鳞茎基部鞘状叶内侧生出,园柱形,直立,短于叶片,长2-15厘米,每葶1花或2花;花朵直径4-8厘米,多有香气;花色变化较大,从浅黄绿色、绿色、黄白色、淡褐色到其它各颜色,一般具杂色脉纹和斑点. 春兰是我国栽培历史最久的兰花之一,在众多的古诗古画中,都有对春兰的描述和光辉形象。春兰适应能力较强,分布地广,近年的调查表明,春兰广泛分布四川、云南、贵州、浙江等地的林缘、林中空地、灌丛草城、多石的湿润山坡上。 在长期的栽培和选育中,人们已经从春兰中选育出了许多珍、稀、奇特品种,现简介如下: 主要的梅瓣品种:宋梅、西神梅、万字、逸品、集圆、天章梅、蔡梅、翠文、翠云、吉字等。 主要的荷瓣品种:郑孝荷、绿云、翠盖荷、环球荷鼎、高荷、张荷素、松厦素、月佩素、文团素、文艳素等。 主要的水仙瓣品种:汪字、素月仙、西子、龙字、春一品、翠一品、蔡仙素、宜春仙、太极、奇峰等。 近年来又新发现许多具有观赏价值的新品种,如天彭牡丹、锦绣中华、盛世牡丹、冠神等。 2、蕙兰 蕙兰是一种分布较广的地生兰,和春兰一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现将其特征介绍如下: 根:蕙兰的根较粗短,长21-35厘米,直径0.5-1厘米,基部略比根前端粗大,无分枝。 茎:假鳞茎不明显,集生成丛,高1.4-1.8厘米,直径0.8-1.3厘米,呈椭圆形。 叶:5-8枚丛生,长30-140厘米,甚至更长,宽0.6-1.3厘米,狭带形,基部常对折,直立性强,叶上部微弯曲,薄革质,质地较坚硬;中脉明显,半透明,向叶背面突出,平行脉也较明显;叶边缘具粗锯齿,叶面粗糙,中、下部深度内凹,横切面呈“U”字形;叶尖端渐尖,中脉两侧对称;叶柄痕不明显;鞘状叶薄革质,长7-15厘米;成苗的叶基逐渐张离,不呈抱合状; 花:花期4-5月,4月中旬为初期,4月下旬为盛花期,5月进入末花期;花箭1-2枚,花朵橙黄色,有深紫红色的脉纹和斑点;花通常香气浓郁。 蕙兰由于有较长的栽培历史,已经被栽培的传统品种也非常多,如:上海梅、老上海梅、老染字、关顶、程海、元字、潘绿、老极品、瑞梅、雀梅等。 3、建兰 建兰又称四季兰、夏蕙、夏兰、秋兰、秋蕙、剑蕙等。 建兰主要分布于台湾、福建、浙江等地。 根:建兰的根粗壮,长20-25厘米,直径0.6-0.9厘米,具分枝。 茎:假鳞茎成丛集生,椭圆球形,微纵扁;高1-1.5厘米,直径1.2-1.7厘米。 叶:叶2-6枚丛生,狭带形,叶面略带光泽,长20-65厘米,宽1-2厘米;叶直立刚健,上部稍向外斜伸;薄革质,质地较硬;叶面平展,深绿色。 花:建兰花期7-10月,通常分两次开放,前后相隔约一个月;初花期早在7月上旬,盛花期在7月中旬;第二次开花的初花期在8月上旬,中旬为盛花期;如果第一次花迟开,则第二次花将晚至8月下旬初开;9月上旬盛开,9月中旬进入末花期。花箭1-2枚,着花3-9朵,甚至有更多者;开花时子房纽转180度,有浓郁香气放出;花中等大小,直径约4.3-6.2厘米;花色变化较大,常呈黄绿色,有紫色、紫红色的脉纹和斑点。 建兰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在我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传统名品多,近年来还有许多新品种在不断地被发现。总的来说建兰可以分为彩心和素心两大类,常见名品有:银边大贡、十八学士、仰天笑、金丝马尾、宝岛仙女等。 4、寒兰 根:寒兰的根较细,长20-30厘米,直径0.4-0.6厘米。具分枝。 茎:假鳞茎成丛集生,高2-4厘米,直径1.2-2厘米,长椭圆形或狭卵球形,包藏于叶基之人。 叶:叶3-7枚丛生,带形,薄革质,深绿色,有或无光泽;叶片长40-80厘米,宽0.9-3.5厘米,叶面平展,上部披指下垂;中脉明显,向背面突出;全缘或先端具有细齿,叶先端渐尖,中脉两侧对称;叶柄痕明显;鞘状叶薄革质,长10-12厘米。 花:寒兰花葶由假鳞茎基部鞘状叶内侧生出,长25-60-(80)厘米,圆柱形,直立;被鞘5-8枚,长5-7厘米,膜质,半透明,贴抱花葶,常有浓烈而持久的香气;花朵较大,直径6-9厘米;花色多种多样,有黄绿、紫红、深紫等,通常具有杂色脉纹和斑点。 寒兰花期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通常集中在10月-11月开花,但也有7月和1月开花者,甚至还有4-5月开花的,故近年来人们认为,寒兰应有春寒兰、夏寒兰、秋寒兰等之分。 寒兰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台湾、日本等地。有许多好品种,如:灿月、素丰、不老白、日向白龙等。 5、墨兰 根:墨兰的根粗壮而长。 茎:假鳞茎椭圆形或者卵球形,集生成丛;直径1.4-2.5厘米。 叶:叶3-5枚丛生;带状,全缘,近革质,暗绿色,有光泽,上部向外披散,下部有关节;长60-90厘米,宽2-4.2厘米。 花:花葶从假鳞茎基部发出,通常高出叶面,直立;有花7-20朵,中等大小,直径4-5厘米,花色各式各样,但多为紫褐色具深紫脉纹,花常具香气;苞片小,基部有蜜腺;萼片狭椭圆形至披针形,花瓣比萼片短而宽,向前伸展,覆于蕊柱之上。 墨兰又称报岁兰、拜岁兰、丰岁兰、人岁兰。主要分布于广东、海南、台湾等省区,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经过若干代兰花爱好者的精心培育和筛选,至今已有非常多的精品和名品流传于世,如:大屯麒麟、富贵名兰、吉福龙梅和十八骄梅、彩龙等。参考资料: http://www.21wh.net/dispbbs.asp?boardID=13&ID=107&page=1

7. 怎么辨认兰花的品种

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春剑、莲瓣兰的鉴别 赞赞赞1、春兰 春兰又称山兰、草兰、扑地兰、扑地娥、朵朵香。春兰的主要特征如下: 根:春兰的根细长,呈长圆柱形,通常长20-40厘米、直径0.5-0.8厘米,偶有超越此范围者。根由基部至尖端渐细,通常无分枝。 茎:春兰的假鳞茎较明显,稍呈球形或椭圆形,较小,包藏于叶基与叶鞘内,成丛集生,高1-1.6厘米,直径0.8-1.5厘米。 叶:春兰的叶4-7枚,丛生,狭带形,叶片长20-55厘米,宽0.6-1.7厘米。 叶姿多半立叶、半垂叶、垂叶,叶基有指环(离层)。叶薄革质,质地柔软,绿色至深绿色。叶面较平展。花:春兰2-3月开花,2月中旬为初花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盛花期,3月中旬开始为末花期。花葶自假鳞茎基部鞘状叶内侧生出,园柱形,短于叶片,花梗直立,高约6-25厘米,每葶1花或2花;花朵直径4-8厘米,多有香气;花色变化较大,从浅黄绿色、绿色、黄白色、淡褐色到其它各颜色,一般具杂色脉纹和斑点。春兰花色中、东部以黄绿、嫩绿为多,大西南除黄绿、嫩绿外还有金黄、紫红色的。春兰是我国栽培历史最久的兰花之一,在众多的古诗古画中,都有对春兰的描述和光辉形象。春兰适应能力较强,分布地广,近年的调查表明,春兰广泛分布四川、云南、贵州、浙江等地的林缘、林中空地、灌丛草城、多石的湿润山坡上。 在长期的栽培和选育中,人们已经从春兰中选育出了许多珍、稀、奇特品种,现简介如下: 主要的梅瓣品种:宋梅、西神梅、万字、逸品、集圆、天章梅、蔡梅、翠文、翠云、吉字等。 主要的荷瓣品种:郑孝荷、绿云、翠盖荷、环球荷鼎、高荷、张荷素、松厦素、月佩素、文团素、文艳素等。 主要的水仙瓣品种:汪字、素月仙、西子、龙字、春一品、翠一品、蔡仙素、宜春仙、太极、奇峰等。 近年来又新发现许多具有观赏价值的新品种,如天彭牡丹、锦绣中华、盛世牡丹、冠神等。 2、蕙兰 又称九华兰、九节兰、九子兰。古人称一茎九花为蕙,也称蕙花而不称蕙兰。根:蕙兰的根较粗短,长21-35厘米,直径0.5-1厘米,基部略比根前端粗大,无分枝。 茎:假鳞茎不明显,集生成丛,高1.4-1.8厘米,直径0.8-1.3厘米,呈椭圆形。 叶:5-8枚丛生,长30-140厘米,甚至更长,宽0.6-1.3厘米,狭带形,叶比春兰长阔壮大,而且叶面粗糙,基部常对折,直立性强,叶上部微弯曲,薄革质,质地较坚硬;中脉明显,半透明,向叶背面突出,平行脉也较明显;叶边缘具粗锯齿,叶面粗糙,中、下部深度内凹,横切面呈“U”字形;叶尖端渐尖,中脉两侧对称;叶柄痕不明显;鞘状叶薄革质,长7-15厘米;成苗的叶基逐渐张离,不呈抱合状。叶不柔软。副脉明显。叶比春剑长得多。叶多半垂。花:花期4-5月,4月中旬为初期,4月下旬为盛花期,5月进入末花期;花梗粗长、直立,梗径粗者1厘米,细者如线香,高挺,齐叶架或出叶架,一般高约35-80厘米。着花5-10多朵。花朵橙黄色,有深紫红色的脉纹和斑点;花通常香气浓郁。花色类似春兰,而苞壳色泽比春兰多,舌瓣发达,舌瓣上有绿丝绒苔,上缀许多紫红色点块,大多呈紫红色,每朵花的小柄基部有一兰膏,味甘醇,花开香味幽香。 蕙花分布较广,秦岭以北也有分布。比较耐寒、耐干、喜阳。各地所产蕙花其叶形、花质略有差异,以产地分为江浙蕙花、安徽西部和湖北蕙花、云贵川内地蕙花和南方蕙花等。蕙花原产地海拔较高,因此引种难度较大。变异性较大。蕙兰由于有较长的栽培历史,已经被栽培的传统品种也非常多,如:上海梅、老上海梅、老染字、关顶、程海、元字、潘绿、老极品、瑞梅、雀梅等。 3、建兰 建兰又称四季兰、夏蕙、夏兰、秋兰、秋蕙、骏河兰、剑蕙等。 根:建兰的根粗壮,长20-25厘米,直径0.6-0.9厘米,具分枝。 茎:假鳞茎成丛集生,椭圆球形,微纵扁;高1-1.5厘米,直径1.2-1.7厘米,芦头一般比春兰大,比墨兰小。 叶:叶2-6枚丛生,狭带形,形似剑状,叶面略带光泽,长20-65厘米,宽1-2厘米;叶直立刚健,上部稍向外斜伸;薄革质,质地较硬;叶面平展,深绿色。 花:建兰花期7-10月,通常分两次开放,前后相隔约一个月;初花期早在7月上旬,盛花期在7月中旬;第二次开花的初花期在8月上旬,中旬为盛花期;如果第一次花迟开,则第二次花将晚至8月下旬初开;9月上旬盛开,9月中旬进入末花期。花瓣较宽,形似竹叶状,花梗挺拔,常低于叶面,着花多,花箭1-2枚,着花3-9朵,甚至有更多者;开花时子房纽转180度,有浓郁香气放出;花中等大小,直径约4.3-6.2厘米;花色变化较大,常呈黄绿色,有紫色、紫红色的脉纹和斑点。 建兰产地较广,我国北纬30度以南的山林间皆有,建兰主要分布于台湾、福建、浙江等地。一般群生于海拔300-400米的混交林中。由于产地广,加之栽培历史悠久,各地所产的建兰其株形各不相同。有人将其分为众多系列。如:骏河系、玉真系、雄兰系、雌兰系、玉枕系、素心系等。建兰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在我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传统名品多,近年来还有许多新品种在不断地被发现。总的来说建兰可以分为彩心和素心两大类,常见名品有:银边大贡、十八学士、仰天笑、金丝马尾、宝岛仙女等。 4、寒兰 根:寒兰的根较细,长20-30厘米,直径0.4-0.6厘米。具分枝。 茎:假鳞茎成丛集生,高2-4厘米,直径1.2-2厘米,长椭圆形或狭卵球形,包藏于叶基之内。 叶:寒兰的株型与建兰十分相似,但叶片较细,尤以基部为甚,叶姿潇洒,显得幽雅高尚。叶3-7枚丛生,带形,薄革质,深绿色,有或无光泽;叶片长40-80厘米,宽0.9-3.5厘米,叶面平展,上部披指下垂;中脉明显,向背面突出;全缘或先端具有细齿,叶先端渐尖,中脉两侧对称;叶柄痕明显;鞘状叶薄革质,长10-12厘米。 花:花葶直立,与叶等高或高出叶面,花疏生,有花10余朵,花朵较大。寒兰花葶由假鳞茎基部鞘状叶内侧生出,长25-60-(80)厘米,圆柱形,直立;被鞘5-8枚,长5-7厘米,膜质,半透明,贴抱花葶,瓣与萼片都较狭细,清秀可爱,花色丰富,有黄绿、紫红、深紫等色,一般具有杂色脉纹与斑点。花期10~12月,凌霜冒寒吐芳,实为可贵,因此有“寒兰”之名。花香浓郁持久。 寒兰花期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通常集中在10月-11月开花,但也有7月和1月开花者,甚至还有4-5月开花的,故近年来人们认为,寒兰应有春寒兰、夏寒兰、秋寒兰等之分。 寒兰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台湾、日本等地。有许多好品种,如:灿月、素丰、不老白、日向白龙等。 5、墨兰 墨兰又称报岁兰、拜岁兰、人岁兰。根:墨兰的根粗壮而长。 茎:假鳞茎较大,椭圆形或者卵球形,集生成丛;直径1.4-2.5厘米。 叶:墨兰其叶片硕大而亮丽,叶3-5枚丛生;带状,全缘,近革质,暗绿色,有光泽,上部向外披散,下部有关节;长60-90厘米,宽2-4.2厘米。叶缘无锯齿。花:花葶从假鳞茎基部发出,通常高出叶面,直立;有花7-20朵,中等大小,直径4-5厘米,花色各式各样,但多为紫褐色具深紫脉纹,花常具香气;苞片小,基部有蜜腺;萼片狭椭圆形至披针形,花瓣比萼片短而宽,向前伸展,覆于蕊柱之上。花色多呈淡紫褐色,缀有深紫褐色条纹。花期自晚秋至翌年3月,具甜香味香气。墨兰生长于我国北纬26度以南的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江西、云南、海南、四川和贵州南部等地,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经过若干代兰花爱好者的精心培育和筛选,至今已有非常多的精品和名品流传于世,如:大屯麒麟、富贵名兰、吉福龙梅和十八骄梅、彩龙等。 6、春剑根:根有叉。根比春兰的根长而粗壮。茎:假鳞茎很小。兰头不明显。叶:叶片直立性强,叶多直立或斜立。叶质象春兰一样细漓,副脉不明显,叶边缘细锯齿。成苗每苗叶在4--8片叶。花:花茎直立,高2 0至30厘米。有花2至5朵,有时7朵,花型也比春兰大,花苞片比子房连梗长;花直径5 至6厘米,浅黄绿色,常呈半透明状,有香味。 萼片长圆形披针状,中萼片直立稍向前倾,侧萼片左右斜向开展,花瓣较萼片为短,基部有三条紫红色条斑,唇瓣端钝、反卷。春剑叶姿挺拔苍健,秀气非凡,颇具风韵。 花色有红、黄、白、绿、紫、黑及复色,春剑花色以浅黄绿、紫红及复色居多。艳丽耀目,容貌窈窕,风韵高雅,香浓味纯,常为养兰人推崇首选。 最早春剑被作为蕙兰的变种,后来又被定为一个独立的种。春剑的分类:大分二类:彩心类和素心类。彩心类:青花春剑、红花春剑、朱砂春剑、白花春剑、麻花春剑。素心类:统称为春剑素,其中著名的有牙黄春剑素、玉版春剑素、白花春剑素、翠绿春剑素、马边春剑素、银杆春剑素、玉杆春剑素、青杆春剑素、隆昌软叶春剑素等。还有依产地而分类的如西山春剑、乐山春剑、马边春剑等。常见品种皇梅、玉海棠、西蜀道光、翠荷素、隆昌素。 7、莲瓣兰莲瓣兰亦称小雪兰根:根白色,粗壮,径0.5-0.8厘米,长20-30厘米,有的可达50厘米以上,根尖部钝圆。茎:假鳞茎较小,呈圆球形,假鳞球大多错位分布。叶:莲瓣兰的叶宽的大都在0.5cm左右,叶长40~50cm者居多,叶面顺滑,收脚紧,每叶的叶柄部刚劲有力。莲瓣兰叶片主脉两侧分别有一条侧脉,侧脉明亮,侧脉边缘呈暗绿色,在侧脉与主脉之间,侧脉与叶缘之间还有两条次侧脉,但用肉眼看不显。莲瓣兰叶片润而光亮。叶片叶质细腻,富弹性,鞘壳紧抱叶脚,株形紧凑。花:莲瓣兰一箭多花,一葶着花2-5朵,幽香,花色鲜丽,常见为藕色、粉、白、红等花色多为麻白,幽香、长椭圆瓣形居多。

8. 浙江兰花素心品种有哪些

浙江的兰花都香,而且是纯正的幽香。
老种春兰素:
蔡梅素、苍岩素、张荷素、杨氏素荷、玉梅素、宁波素蝶、月佩素、同荷素、魁荷素
以上是浙江产,江苏产的未计。
老种蕙素:
温州素、金岙素、江山素
其他如翠定荷素、如意素等产地均不详,但肯定是江浙产蕙花。

9. 中国兰花的种类各自有什么特点

国兰常见种类 1、春兰 春兰又称山兰、草兰、扑地兰、扑地娥、朵朵香。春兰的主要特征如下: 根:春兰的根细长,呈长圆柱形,通常长20-40厘米、直径0.5-0.8厘米,偶有超越此范围者。根由基部至尖端渐细,通常无分枝。 茎:春兰的假鳞茎较明显,稍呈球形或椭圆形,较小,包藏于叶基与叶鞘内,成丛集生,高1-1.6厘米,直径0.8-1.5厘米。 叶:春兰的叶4-7枚,丛生,狭带形,叶片长20-55厘米,宽0.6-1.7厘米;叶薄革质,质地柔软,绿色至深绿色;叶面较平展。 花:春兰2-3月开花,2月中旬为初花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盛花期,3月中旬开始为末花期。花葶自假鳞茎基部鞘状叶内侧生出,园柱形,直立,短于叶片,长2-15厘米,每葶1花或2花;花朵直径4-8厘米,多有香气;花色变化较大,从浅黄绿色、绿色、黄白色、淡褐色到其它各颜色,一般具杂色脉纹和斑点. 春兰是我国栽培历史最久的兰花之一,在众多的古诗古画中,都有对春兰的描述和光辉形象。春兰适应能力较强,分布地广,近年的调查表明,春兰广泛分布四川、云南、贵州、浙江等地的林缘、林中空地、灌丛草城、多石的湿润山坡上。 在长期的栽培和选育中,人们已经从春兰中选育出了许多珍、稀、奇特品种,现简介如下: 主要的梅瓣品种:宋梅、西神梅、万字、逸品、集圆、天章梅、蔡梅、翠文、翠云、吉字等。 主要的荷瓣品种:郑孝荷、绿云、翠盖荷、环球荷鼎、高荷、张荷素、松厦素、月佩素、文团素、文艳素等。 主要的水仙瓣品种:汪字、素月仙、西子、龙字、春一品、翠一品、蔡仙素、宜春仙、太极、奇峰等。 近年来又新发现许多具有观赏价值的新品种,如天彭牡丹、锦绣中华、盛世牡丹、冠神等。 2、蕙兰 蕙兰是一种分布较广的地生兰,和春兰一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现将其特征介绍如下: 根:蕙兰的根较粗短,长21-35厘米,直径0.5-1厘米,基部略比根前端粗大,无分枝。 茎:假鳞茎不明显,集生成丛,高1.4-1.8厘米,直径0.8-1.3厘米,呈椭圆形。 叶:5-8枚丛生,长30-140厘米,甚至更长,宽0.6-1.3厘米,狭带形,基部常对折,直立性强,叶上部微弯曲,薄革质,质地较坚硬;中脉明显,半透明,向叶背面突出,平行脉也较明显;叶边缘具粗锯齿,叶面粗糙,中、下部深度内凹,横切面呈“U”字形;叶尖端渐尖,中脉两侧对称;叶柄痕不明显;鞘状叶薄革质,长7-15厘米;成苗的叶基逐渐张离,不呈抱合状; 花:花期4-5月,4月中旬为初期,4月下旬为盛花期,5月进入末花期;花箭1-2枚,花朵橙黄色,有深紫红色的脉纹和斑点;花通常香气浓郁。 蕙兰由于有较长的栽培历史,已经被栽培的传统品种也非常多,如:上海梅、老上海梅、老染字、关顶、程海、元字、潘绿、老极品、瑞梅、雀梅等。 3、建兰 建兰又称四季兰、夏蕙、夏兰、秋兰、秋蕙、剑蕙等。 建兰主要分布于台湾、福建、浙江等地。 根:建兰的根粗壮,长20-25厘米,直径0.6-0.9厘米,具分枝。 茎:假鳞茎成丛集生,椭圆球形,微纵扁;高1-1.5厘米,直径1.2-1.7厘米。 叶:叶2-6枚丛生,狭带形,叶面略带光泽,长20-65厘米,宽1-2厘米;叶直立刚健,上部稍向外斜伸;薄革质,质地较硬;叶面平展,深绿色。 花:建兰花期7-10月,通常分两次开放,前后相隔约一个月;初花期早在7月上旬,盛花期在7月中旬;第二次开花的初花期在8月上旬,中旬为盛花期;如果第一次花迟开,则第二次花将晚至8月下旬初开;9月上旬盛开,9月中旬进入末花期。花箭1-2枚,着花3-9朵,甚至有更多者;开花时子房纽转180度,有浓郁香气放出;花中等大小,直径约4.3-6.2厘米;花色变化较大,常呈黄绿色,有紫色、紫红色的脉纹和斑点。 建兰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在我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传统名品多,近年来还有许多新品种在不断地被发现。总的来说建兰可以分为彩心和素心两大类,常见名品有:银边大贡、十八学士、仰天笑、金丝马尾、宝岛仙女等。 4、寒兰 根:寒兰的根较细,长20-30厘米,直径0.4-0.6厘米。具分枝。 茎:假鳞茎成丛集生,高2-4厘米,直径1.2-2厘米,长椭圆形或狭卵球形,包藏于叶基之人。 叶:叶3-7枚丛生,带形,薄革质,深绿色,有或无光泽;叶片长40-80厘米,宽0.9-3.5厘米,叶面平展,上部披指下垂;中脉明显,向背面突出;全缘或先端具有细齿,叶先端渐尖,中脉两侧对称;叶柄痕明显;鞘状叶薄革质,长10-12厘米。 花:寒兰花葶由假鳞茎基部鞘状叶内侧生出,长25-60-(80)厘米,圆柱形,直立;被鞘5-8枚,长5-7厘米,膜质,半透明,贴抱花葶,常有浓烈而持久的香气;花朵较大,直径6-9厘米;花色多种多样,有黄绿、紫红、深紫等,通常具有杂色脉纹和斑点。 寒兰花期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通常集中在10月-11月开花,但也有7月和1月开花者,甚至还有4-5月开花的,故近年来人们认为,寒兰应有春寒兰、夏寒兰、秋寒兰等之分。 寒兰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台湾、日本等地。有许多好品种,如:灿月、素丰、不老白、日向白龙等。 5、墨兰 根:墨兰的根粗壮而长。 茎:假鳞茎椭圆形或者卵球形,集生成丛;直径1.4-2.5厘米。 叶:叶3-5枚丛生;带状,全缘,近革质,暗绿色,有光泽,上部向外披散,下部有关节;长60-90厘米,宽2-4.2厘米。 花:花葶从假鳞茎基部发出,通常高出叶面,直立;有花7-20朵,中等大小,直径4-5厘米,花色各式各样,但多为紫褐色具深紫脉纹,花常具香气;苞片小,基部有蜜腺;萼片狭椭圆形至披针形,花瓣比萼片短而宽,向前伸展,覆于蕊柱之上。 墨兰又称报岁兰、拜岁兰、丰岁兰、人岁兰。主要分布于广东、海南、台湾等省区,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经过若干代兰花爱好者的精心培育和筛选,至今已有非常多的精品和名品流传于世,如:大屯麒麟、富贵名兰、吉福龙梅和十八骄梅、彩龙等。

热点内容
酒吧情人节布置场所 发布:2025-09-15 10:32:38 浏览:775
海棠何太后 发布:2025-09-15 10:17:36 浏览:686
插花设计法则 发布:2025-09-15 10:14:46 浏览:303
七夕运动装 发布:2025-09-15 10:09:31 浏览:549
情人节追着跑 发布:2025-09-15 09:24:42 浏览:387
六月丁香色婷婷色基地 发布:2025-09-15 09:20:00 浏览:981
海棠奇缘火锅 发布:2025-09-15 09:19:26 浏览:812
海棠粉成分 发布:2025-09-15 09:00:02 浏览:20
关于七夕单身狗的图片 发布:2025-09-15 08:44:35 浏览:371
无私的荷花 发布:2025-09-15 08:42:29 浏览: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