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河梅
Ⅰ 请提供一些“中国四季名花”:“兰、荷、菊、梅”的典故与传说
兰之典故
明武宗正德浏览江南,沿途搜掳民间美女和各种珍宝,所到之处,百姓无不怨声载道,恨之入骨。那时候,兰溪两岸的兰荫山上出产名贵兰花。正德皇帝慕名来到兰溪,心想选几株绝品,带回皇宫里去。正德皇帝要上兰荫山选兰花的消息,被兰荫寺里的主持知道了。他心中很着急。为啥呢?只因兰荫山上有一株罕见的梅兰。花如腊梅,异香四溢。这株梅兰,很可能被皇帝选走。真是急中生智,兰荫寺的主持老和尚很快地想出一个好主意。他将那株梅兰从土中挖出,把它移栽在一只小香炉里,又用一条很长的绳子缚住那只小香炉,然后端到山上一口很深的古井旁,手提绳子,缓缓地将小香炉垂放到井底。主持和尚刚刚将梅兰隐藏好,正德皇帝已经在一班侍臣的前呼后拥之下进了山门。他们在兰荫寺里歇了一会儿之后,正德皇帝便命众侍臣上山去选兰花。可是,山上的兰花繁多,幽香扑鼻,弄得那些选花的侍臣眼忙手乱,谁都辨不清那一株是好是次。他们挑来选去,不得不单凭各人的眼光选定几株,以便回兰荫寺去向皇上交差。正德皇帝把众侍臣选来的各种兰花一一过目,都觉不太中意。正在这时,突然有一股浓郁的香味从山上飘进兰荫寺来。正德皇帝翘起鼻子深深地吸了吸香气,立即令众侍臣快快跟随这股香味,去把兰花寻来。于是众侍臣又离开兰荫寺,赶紧去追香寻花。那么,这股奇异的花香究竟是何处传来的呢?原来,隐藏在井底的那株梅兰,异香喷薄,溢出井口,向四面飘散。那班侍臣便顺着这股异香,一个个伸颈吸鼻,如同猫儿寻腥一般,一齐走向古井。有个侍臣往井里一看,见井中有截绳子露在外面,便毛手毛脚地将它往上一拽。只听井中“哗啦”一声,紧接着,一只缚在绳端的小香炉,被拽出井口,里面连泥巴也没有,似乎香气都是从小香炉发出来似的。于是他们带着那只小香炉,一齐回到兰荫寺,把一切经过向皇上奏明。皇上端起那只小香炉,翻过来,覆过去,细细地端详了一番,也没发现什么奇特之处。他想了一想,便宣召主持老和尚,盘问这只小香炉的底细。主持灵机一动,答道:“用这小香炉取井中泉水一喝,便可使人的双目明亮。”正德皇帝信以为真,立即命内侍去那井中提回一香炉的井水,他自己先喝,再叫从侍臣轮流喝。由于泉水格外清凉,初喝一口,果然使人有明目的感觉。众人喝完泉水,叫好不绝。但是,正德皇帝对于兰荫山上那口古井能喷溢异香,心中大为惊疑,便命内侍取来文房四宝,准备题写“兰荫深处有奇香”七字。谁知当他写下“兰荫深处”四个字时,突然感到头昏目眩,腹中疼痛。你道为何?原来刚才喝了井水,冷热相冲,感染风寒。众侍臣也一个个捧腹弯腰,叫苦不迭。正德见此情景,心中大为不悦。一气之下,将手中那支毛笔一甩,只写了半句就不再往下写了,草草落了款。故而兰荫山石壁上刻有:“御题,兰荫深处,正德十四年五月十六日”。这题字至今一直还留存着。正德皇帝十分扫兴,闷闷不乐地带领众侍臣走了。这里兰荫寺的主持满笑容,念起了“阿弥陀佛”。他庆幸那株珍贵的梅兰未被皇帝搜去。于是,他召集兰荫寺所有的大`小和尚,共同商议打捞梅兰之事。可是,事与愿违。他们也不知花了几天几夜的工夫,把一切打捞的办法都用尽了,那株珍贵的梅兰却不见了踪影。
据光绪十三年修的《兰溪县志》上记载:“兰荫山多兰蕙。今兰荫山不见兰蕙,而春时登蹑,往往有香气惹人,咸以为异。”这大概就是指失传的“梅兰”了。
荷花之典故
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更使玉姬流连往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把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
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
佛经中还有一则“莲花夫人”的美妙故事。有一只鹿生了一个美丽的女子,仙人将她抚养成人。她走过的地方,会有莲花长出来。这便是“步步莲花”一词的由来,人们现在用它来比喻经历的辉煌。
佛经中还有一则“莲花夫人”的美妙故事。有一只鹿生了一个美丽的女子,仙人将她抚养成人。她走过的地方,会有莲花长出来。这便是“步步莲花”一词的由来,人们现在用它来比喻经历的辉煌。
菊花之典故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民间故事:菊花仙子
2007-07-24 22:12
很早以前,大运河边住着一个叫阿牛的农民。阿牛家里很穷, 他七岁就没了父亲,靠母亲纺织度日。阿牛母亲因子幼丧夫,生活艰辛,经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烂 了。
阿牛长到13岁,他对母亲说:“妈妈,你眼睛不 好,今后不要再日夜纺纱织布,我已经长大,我能养活 你!”于是他就去张财主家做小长工,母子俩苦度光阴。 两年后,母亲的眼病越来越严重,不久竟双目失明了。 阿牛想,母亲的眼睛是为我而盲,无论如何也要医 好她的眼睛。 他一边给财主做工,一边起早摸黑开荒种菜,靠卖菜换些钱给母亲求医买药。也不知吃了多少 药, 母亲的眼病仍不见好转。
一天夜里,阿牛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漂亮的姑娘来帮他种菜,并告诉他说:“沿运河往西数十里,有个天花.荡,荡中有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这花要 九月初九 重阳节才开放,到时候你用这花煎汤给你母亲吃,定能治好她的眼病”。重阳节那天,阿牛带了干粮,去天花.荡寻找白菊花。原来这是一个长满野草的荒.荡,人称天荒荡。他在那里找了很久,只有黄菊花,就是不见白菊花,一直找到下午,才在草荡中一个小土墩旁的草丛中找到一株白色的野菊花。这株白菊花长得很特别,一梗九分枝,眼前只开一朵花,其余八朵含苞待放。阿牛将这株白菊花连根带土挖了回来,移种在自家屋旁。经他浇水护理,不久八枚花朵也陆续绽开,又香又好看。于是他每天采下一朵白菊煎汤给母亲服用。当吃完了第七朵菊花之后,阿牛母亲的眼睛便开始复明了。
白菊花能治眼病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村上人纷纷前来观看这株不寻常的野菊花。这一消息也传到了张财主那里。张财主将阿牛叫去,命他立即将那株白菊移栽到张家花园里。阿牛当然不肯。张财主便派了几个手下人赶到阿牛家强抢那株白菊花,因双方争夺,结果菊花被折断,他们才扬长而去。阿牛见这株为母亲治好眼疾的白菊横遭[强抢],十分伤心,坐在被折断的白菊旁哭到天黑,直至深夜仍不肯离开。半夜之后,他朦胧的泪眼前猛然一亮,上次梦见的那位漂亮姑娘突然来到他的身边。姑娘劝他说:“阿牛,你的孝心已经有了好报,不要伤心,回去睡吧!”阿牛说:“这株菊花救过我的亲人,它被折死,叫我怎么活?”姑娘说:“这菊花梗子虽然断了,但根还在,她没有死,你只要将根挖出来,移植到另一个地方,就会长出白菊花。”阿牛问道:“姑娘,你是何人,请告知,我要好好谢你。”姑娘说:“我是天上的菊花仙子,特来助你,无需报答,你只要按照一首《种菊谣》去做,白菊花定会种活。”接着菊花仙子念道:“三分四平头,五月水淋头,六月甩料头,七八捂墩头,九月滚绣球。”念完就不见了。
阿牛回到屋里仔细推敲菊花仙子的《种菊谣》,终于悟出了其中意思:种白菊要在三月移植,四月掐头,五月多浇水,六月勤施肥,七月八月护好根,这样九月就能开出绣球状的菊花。阿牛根据菊花仙子的指点去做了,后来菊花老根上果然爆出了不少枝条。他又剪下这些枝条去扦插,再按《种菊谣》说的去栽培,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阳节便开出了一朵朵芬芳四溢的白菊花。后来阿牛将种菊的技能教给了村上的穷百姓,这一带种白菊花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因为阿牛是 九月初九 找到这株白菊花的,所以后来人们就将九月九称作菊花节,并形成了赏菊花、吃菊花茶、饮菊花酒等风俗。
梅花之典故
梅花妆:《金陵志》记载:“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号梅花妆,宫人皆效之。”可说是用梅花图案美容的开端,而寿阳公主正是主掌梅花的花神。
梅花三弄:《晋书·列传五十一》和《世说新语·任诞二十三》均有记载:王徽之(王羲之之子)应召赴东晋的都城建康(今南京),所乘之船停泊在青溪码头。恰巧桓伊在岸上过。王徽之说:“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伊此时已是高官贵胄,但他也久闻王徽之的大名,便下车上船,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调,高妙绝伦。此曲又名《梅花引》、《玉妃引》,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而“三弄”指的是乐曲主题在不同的段落重复三次出现。正因为两位名人在南京的不期而遇,才诞生了千古佳作《梅花三弄》。据说,明清金陵十里秦淮河上,《梅花三弄》是歌舫之上最流行的笛曲。秦淮河的桨声灯影里传来阵阵笛声,为当时一佳景,于是诞生了“停艇听笛”、“邀笛步”等景观。
青梅竹马: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长干行》描写一位女子思夫心切,诗的开头回忆他们从小在一起亲昵的嬉戏:“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此长干里即在南京秦淮河附近。
故事传说
相传隋代赵师雄游浮罗山时,夜里梦见与一位装束朴素的女子一起饮酒,这位女子芳香袭人,又有一位绿衣童子,在一旁欢歌笑舞。天将发亮时,赵师雄醒来,却发现自己睡在一棵大梅花树下,树上有翠鸟在欢唱。运来梦中的女子就是梅花树,绿衣童子就是翠鸟,这时,月亮已经落下,天上的星星也已横斜,赵师雄独自一人惆怅不已,后用为梅花的典故。
《梅谱》说,绍兴,吴兴一带有一种梅,名苔梅:“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丝飘飘可玩。”
《武林旧事》载,苔梅有两种:一种苔藓特厚,花特别多;一种苔如细丝,长尺余。
古人喜爱梅花, 盛赞梅花。感情与花魂凝诚了许多优美动人的典故,为千古传诵。
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的画檐之下,沐浴着明媚的阳光。春风吹拂,梅花飘落在她的额上,与粉黛混杂成五彩之花,拂之不去。皇后见之,甚为喜爱,要女儿索性将梅花 留在额上。此后,妇人化妆,额上就有了人见人爱的“梅花妆”。
福建莆田出过一位美女,名叫江采萍。唐朝开元初年,选入后宫侍候玄宗,很受宠爱。她特别喜爱梅花,居所周围全都种上梅花。玄宗干脆赐她姓梅,戏称梅妃。后来杨贵妃入侍,梅妃失宠,被逼迁居上阳宫,写下“信飘落之梅花,隔长门而不见” 的怨叹之句。
隋朝初年,有位才子名叫赵师雄,因厌恶黑暗世道,隐居于广东罗浮山。一日黄昏,才子信步行至松林酒肆饮酒,见一淡妆素服的美女笑脸相迎。交谈间,只觉芳香袭人。于是取酒共饮,才子醉寝。醒来时知道是睡在一棵大梅树下面。树上有绿色羽毛的小鸟啁啾着顾视着自己。星横月落的夜色令才子思绪怅然,只觉得满树含情的梅花如同那位美女一样漂亮楚人。
Ⅱ 兰草,荷叶梅怎样养殖
答;花喜湿润,忌渍涝.盆土水分过大,易烂根和叶片发黄.浇水要见干见湿,冬季少水内,最好用雨容水和河水,用自来水要存放数日,浇水不要弄到叶片上.一般生长期每月施一次腐熟稀薄豆饼水,平时不施.
兰花性喜凉爽,忌高温,入冬放入室内注意通风,温度最好在10度左右,春季室外达10度时移到室外.
兰花喜阴,忌阳光直射,耐阴以墨兰最甚,秋兰次之,春兰夏兰需阳光略多一点,因此要根据品种严格控制光照量.
养兰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单靠简单述说很难凑效,需要阅读大量有关养殖和管理兰花的资料,掌握许多知识,并且通过实践,才能取得成效
Ⅲ 怎么辨认兰花的品种
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春剑、莲瓣兰的鉴别 赞赞赞1、春兰 春兰又称山兰、草兰、扑地兰、扑地娥、朵朵香。春兰的主要特征如下: 根:春兰的根细长,呈长圆柱形,通常长20-40厘米、直径0.5-0.8厘米,偶有超越此范围者。根由基部至尖端渐细,通常无分枝。 茎:春兰的假鳞茎较明显,稍呈球形或椭圆形,较小,包藏于叶基与叶鞘内,成丛集生,高1-1.6厘米,直径0.8-1.5厘米。 叶:春兰的叶4-7枚,丛生,狭带形,叶片长20-55厘米,宽0.6-1.7厘米。 叶姿多半立叶、半垂叶、垂叶,叶基有指环(离层)。叶薄革质,质地柔软,绿色至深绿色。叶面较平展。花:春兰2-3月开花,2月中旬为初花期,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盛花期,3月中旬开始为末花期。花葶自假鳞茎基部鞘状叶内侧生出,园柱形,短于叶片,花梗直立,高约6-25厘米,每葶1花或2花;花朵直径4-8厘米,多有香气;花色变化较大,从浅黄绿色、绿色、黄白色、淡褐色到其它各颜色,一般具杂色脉纹和斑点。春兰花色中、东部以黄绿、嫩绿为多,大西南除黄绿、嫩绿外还有金黄、紫红色的。春兰是我国栽培历史最久的兰花之一,在众多的古诗古画中,都有对春兰的描述和光辉形象。春兰适应能力较强,分布地广,近年的调查表明,春兰广泛分布四川、云南、贵州、浙江等地的林缘、林中空地、灌丛草城、多石的湿润山坡上。 在长期的栽培和选育中,人们已经从春兰中选育出了许多珍、稀、奇特品种,现简介如下: 主要的梅瓣品种:宋梅、西神梅、万字、逸品、集圆、天章梅、蔡梅、翠文、翠云、吉字等。 主要的荷瓣品种:郑孝荷、绿云、翠盖荷、环球荷鼎、高荷、张荷素、松厦素、月佩素、文团素、文艳素等。 主要的水仙瓣品种:汪字、素月仙、西子、龙字、春一品、翠一品、蔡仙素、宜春仙、太极、奇峰等。 近年来又新发现许多具有观赏价值的新品种,如天彭牡丹、锦绣中华、盛世牡丹、冠神等。 2、蕙兰 又称九华兰、九节兰、九子兰。古人称一茎九花为蕙,也称蕙花而不称蕙兰。根:蕙兰的根较粗短,长21-35厘米,直径0.5-1厘米,基部略比根前端粗大,无分枝。 茎:假鳞茎不明显,集生成丛,高1.4-1.8厘米,直径0.8-1.3厘米,呈椭圆形。 叶:5-8枚丛生,长30-140厘米,甚至更长,宽0.6-1.3厘米,狭带形,叶比春兰长阔壮大,而且叶面粗糙,基部常对折,直立性强,叶上部微弯曲,薄革质,质地较坚硬;中脉明显,半透明,向叶背面突出,平行脉也较明显;叶边缘具粗锯齿,叶面粗糙,中、下部深度内凹,横切面呈“U”字形;叶尖端渐尖,中脉两侧对称;叶柄痕不明显;鞘状叶薄革质,长7-15厘米;成苗的叶基逐渐张离,不呈抱合状。叶不柔软。副脉明显。叶比春剑长得多。叶多半垂。花:花期4-5月,4月中旬为初期,4月下旬为盛花期,5月进入末花期;花梗粗长、直立,梗径粗者1厘米,细者如线香,高挺,齐叶架或出叶架,一般高约35-80厘米。着花5-10多朵。花朵橙黄色,有深紫红色的脉纹和斑点;花通常香气浓郁。花色类似春兰,而苞壳色泽比春兰多,舌瓣发达,舌瓣上有绿丝绒苔,上缀许多紫红色点块,大多呈紫红色,每朵花的小柄基部有一兰膏,味甘醇,花开香味幽香。 蕙花分布较广,秦岭以北也有分布。比较耐寒、耐干、喜阳。各地所产蕙花其叶形、花质略有差异,以产地分为江浙蕙花、安徽西部和湖北蕙花、云贵川内地蕙花和南方蕙花等。蕙花原产地海拔较高,因此引种难度较大。变异性较大。蕙兰由于有较长的栽培历史,已经被栽培的传统品种也非常多,如:上海梅、老上海梅、老染字、关顶、程海、元字、潘绿、老极品、瑞梅、雀梅等。 3、建兰 建兰又称四季兰、夏蕙、夏兰、秋兰、秋蕙、骏河兰、剑蕙等。 根:建兰的根粗壮,长20-25厘米,直径0.6-0.9厘米,具分枝。 茎:假鳞茎成丛集生,椭圆球形,微纵扁;高1-1.5厘米,直径1.2-1.7厘米,芦头一般比春兰大,比墨兰小。 叶:叶2-6枚丛生,狭带形,形似剑状,叶面略带光泽,长20-65厘米,宽1-2厘米;叶直立刚健,上部稍向外斜伸;薄革质,质地较硬;叶面平展,深绿色。 花:建兰花期7-10月,通常分两次开放,前后相隔约一个月;初花期早在7月上旬,盛花期在7月中旬;第二次开花的初花期在8月上旬,中旬为盛花期;如果第一次花迟开,则第二次花将晚至8月下旬初开;9月上旬盛开,9月中旬进入末花期。花瓣较宽,形似竹叶状,花梗挺拔,常低于叶面,着花多,花箭1-2枚,着花3-9朵,甚至有更多者;开花时子房纽转180度,有浓郁香气放出;花中等大小,直径约4.3-6.2厘米;花色变化较大,常呈黄绿色,有紫色、紫红色的脉纹和斑点。 建兰产地较广,我国北纬30度以南的山林间皆有,建兰主要分布于台湾、福建、浙江等地。一般群生于海拔300-400米的混交林中。由于产地广,加之栽培历史悠久,各地所产的建兰其株形各不相同。有人将其分为众多系列。如:骏河系、玉真系、雄兰系、雌兰系、玉枕系、素心系等。建兰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在我国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传统名品多,近年来还有许多新品种在不断地被发现。总的来说建兰可以分为彩心和素心两大类,常见名品有:银边大贡、十八学士、仰天笑、金丝马尾、宝岛仙女等。 4、寒兰 根:寒兰的根较细,长20-30厘米,直径0.4-0.6厘米。具分枝。 茎:假鳞茎成丛集生,高2-4厘米,直径1.2-2厘米,长椭圆形或狭卵球形,包藏于叶基之内。 叶:寒兰的株型与建兰十分相似,但叶片较细,尤以基部为甚,叶姿潇洒,显得幽雅高尚。叶3-7枚丛生,带形,薄革质,深绿色,有或无光泽;叶片长40-80厘米,宽0.9-3.5厘米,叶面平展,上部披指下垂;中脉明显,向背面突出;全缘或先端具有细齿,叶先端渐尖,中脉两侧对称;叶柄痕明显;鞘状叶薄革质,长10-12厘米。 花:花葶直立,与叶等高或高出叶面,花疏生,有花10余朵,花朵较大。寒兰花葶由假鳞茎基部鞘状叶内侧生出,长25-60-(80)厘米,圆柱形,直立;被鞘5-8枚,长5-7厘米,膜质,半透明,贴抱花葶,瓣与萼片都较狭细,清秀可爱,花色丰富,有黄绿、紫红、深紫等色,一般具有杂色脉纹与斑点。花期10~12月,凌霜冒寒吐芳,实为可贵,因此有“寒兰”之名。花香浓郁持久。 寒兰花期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通常集中在10月-11月开花,但也有7月和1月开花者,甚至还有4-5月开花的,故近年来人们认为,寒兰应有春寒兰、夏寒兰、秋寒兰等之分。 寒兰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台湾、日本等地。有许多好品种,如:灿月、素丰、不老白、日向白龙等。 5、墨兰 墨兰又称报岁兰、拜岁兰、人岁兰。根:墨兰的根粗壮而长。 茎:假鳞茎较大,椭圆形或者卵球形,集生成丛;直径1.4-2.5厘米。 叶:墨兰其叶片硕大而亮丽,叶3-5枚丛生;带状,全缘,近革质,暗绿色,有光泽,上部向外披散,下部有关节;长60-90厘米,宽2-4.2厘米。叶缘无锯齿。花:花葶从假鳞茎基部发出,通常高出叶面,直立;有花7-20朵,中等大小,直径4-5厘米,花色各式各样,但多为紫褐色具深紫脉纹,花常具香气;苞片小,基部有蜜腺;萼片狭椭圆形至披针形,花瓣比萼片短而宽,向前伸展,覆于蕊柱之上。花色多呈淡紫褐色,缀有深紫褐色条纹。花期自晚秋至翌年3月,具甜香味香气。墨兰生长于我国北纬26度以南的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江西、云南、海南、四川和贵州南部等地,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经过若干代兰花爱好者的精心培育和筛选,至今已有非常多的精品和名品流传于世,如:大屯麒麟、富贵名兰、吉福龙梅和十八骄梅、彩龙等。 6、春剑根:根有叉。根比春兰的根长而粗壮。茎:假鳞茎很小。兰头不明显。叶:叶片直立性强,叶多直立或斜立。叶质象春兰一样细漓,副脉不明显,叶边缘细锯齿。成苗每苗叶在4--8片叶。花:花茎直立,高2 0至30厘米。有花2至5朵,有时7朵,花型也比春兰大,花苞片比子房连梗长;花直径5 至6厘米,浅黄绿色,常呈半透明状,有香味。 萼片长圆形披针状,中萼片直立稍向前倾,侧萼片左右斜向开展,花瓣较萼片为短,基部有三条紫红色条斑,唇瓣端钝、反卷。春剑叶姿挺拔苍健,秀气非凡,颇具风韵。 花色有红、黄、白、绿、紫、黑及复色,春剑花色以浅黄绿、紫红及复色居多。艳丽耀目,容貌窈窕,风韵高雅,香浓味纯,常为养兰人推崇首选。 最早春剑被作为蕙兰的变种,后来又被定为一个独立的种。春剑的分类:大分二类:彩心类和素心类。彩心类:青花春剑、红花春剑、朱砂春剑、白花春剑、麻花春剑。素心类:统称为春剑素,其中著名的有牙黄春剑素、玉版春剑素、白花春剑素、翠绿春剑素、马边春剑素、银杆春剑素、玉杆春剑素、青杆春剑素、隆昌软叶春剑素等。还有依产地而分类的如西山春剑、乐山春剑、马边春剑等。常见品种皇梅、玉海棠、西蜀道光、翠荷素、隆昌素。 7、莲瓣兰莲瓣兰亦称小雪兰根:根白色,粗壮,径0.5-0.8厘米,长20-30厘米,有的可达50厘米以上,根尖部钝圆。茎:假鳞茎较小,呈圆球形,假鳞球大多错位分布。叶:莲瓣兰的叶宽的大都在0.5cm左右,叶长40~50cm者居多,叶面顺滑,收脚紧,每叶的叶柄部刚劲有力。莲瓣兰叶片主脉两侧分别有一条侧脉,侧脉明亮,侧脉边缘呈暗绿色,在侧脉与主脉之间,侧脉与叶缘之间还有两条次侧脉,但用肉眼看不显。莲瓣兰叶片润而光亮。叶片叶质细腻,富弹性,鞘壳紧抱叶脚,株形紧凑。花:莲瓣兰一箭多花,一葶着花2-5朵,幽香,花色鲜丽,常见为藕色、粉、白、红等花色多为麻白,幽香、长椭圆瓣形居多。
Ⅳ 梅兰花是什么样子的
梅兰花喜散射光,放室内明亮处通风处才可以,干透浇水,见干见湿比较好
Ⅳ 兰花一共有多少品种,怎么认识
兰花的种类非常多,但观赏栽培较多的是兰属、卡特兰属、石斛蝶兰属、虾脊兰属、万代兰属、兜兰属、贝母兰属、杓兰属、独蒜兰属等当中的一些种。
兰属称国兰,常见栽培的有20多种。首先是春兰,我国名兰主要是春兰栽培品种,如“宋梅”、“彩云”、“郑同荷”、“龙字”、“翠一品”等。二是线叶春兰,瓣型以荷瓣型居多,花色有纯白、桃红、绿色,香味清幽,常见名种有元旦兰、大理素心兰、莲瓣兰等。三为蕙兰,花期3-4个月,常见的有“大一品”、“金岙素”、“程梅”、“上海梅”、“翠蝶”、“温州素”等。四是建兰,又称四季兰,广东栽培较广,常见的有彩心建兰和素心建兰,彩心建兰包括“银边兰”、“温州建兰”、“永安兰”、“大青”、“银边大贡”、“青梗四季”、“龙溪建兰”等。素心建兰包括“金丝马尾”、“金边仁化”、“大凤尾素”、“上杭素”、“十八学士”、“鱿鱼”、“大仁化”等。五是春剑兰,常见有“软叶春剑”、“通海剑兰”。六为墨兰,又称报岁兰,常见品种有“小墨”、“徽州墨”、“江南企剑”、“落山墨”等。尤以叶片边缘有黄色或白色线条的墨兰较好。七为寒兰,通常以花被颜色分为青寒兰、青紫寒兰、紫寒兰、红寒兰等。
兰属植物其它还有套叶兰、硬叶兰、冬凤兰、多花兰、台兰、象牙兰、虎头兰、碧玉兰、黄蝉兰、莎草兰、兔耳兰、纹瓣兰、大根兰等。
另外,还有很多称为洋兰的兰花,它们花色艳丽,但无香味,如舞女兰、嘉德丽亚兰、蝴蝶兰、石斛兰、拖鞋兰、万代兰等。它们都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深受人们喜爱。
变异兰花最难求,因而也最名贵,例如在台湾发现的“大屯麒麟”,花瓣分3重叠连,恍如花中有花,极为新奇耐看,令人玩味不已 随着兰花市场日益繁荣,各种兰花与普通兰花价格也比较悬殊,因此,一些不法之徒,利用人们希望能获得兰花来栽植的心理,挖空心思地制造一些假兰花,拿到市场上以兰花珍品出售,欺骗群众,使不少兰者上当受骗。
要识别你购来的兰花是否真假,就必须知道中国兰花的基本形态和这些半骗子的行骗手法,现今所见到的假兰花,兰骗子的行骗手法有如下各种:
(1)用一些江浙地区原产的九花兰、春兰,先将其叶缘叶肉部分用刀削去,仅留下粗硬的侧叶脉作为叶缘,然后再用利刀刮去叶脉上的绿色表皮,使叶脉裸露出其不意来呈金黄色,便成为了所谓“金边”或“银边”,这种伪品可以用肉眼察看叶缘是否具锯齿,如无正常叶片的锯齿状叶缘或只剩下叶脉作为叶缘,那么这株“线艺兰”必属伪品无疑。
(2)利用一些金色颜料,用笑在叶面和叶背划上一条条线纹,骤眼看法,似属线兰,但用心细看,就会发现现这些色彩呈晦暗状,用手试擦,便会裉色而显回绿色,且叶面所划的线纹与叶背常不一致,这无疑又是假货。
(3)用一些有银边、金边的非兰科观叶植物的顶部,如银边富贵竹、金边富贵竹、银边铁树、银边吊兰、银边草、假金丝马尾等百合冬植物,先将普通兰花的兰叶拨除,然后将这些观叶植物的顶部切断,沾上万能胶水,直接插入并粘合于无叶的兰头中进行移花接木,由于这些观叶植物可维持数天不凋,所以看上去如同真的一般,致命不少初学者养兰者上当受骗,只要你对兰花的形态有所认识,就不会上当,真正的春兰、墨兰或建兰,它们的叶片通常为长形带状,叶缘或叶端有锯齿,而这些用来制作假兰花的观叶植物叶缘无齿,叶片较为短阔,用手轻轻向上一提,就会与兰头松脱。
(4)先将墨兰或其他兰花花序上每一机已开的花的侧捧心除去,然后用万能胶水将其他花剥下的花瓣粘在侧捧心原位上,从而使这株花普通花的墨兰一下子变成三唇瓣或多瓣的奇花名贵品种,更有甚者直接将唇瓣或花瓣粘上,使其一变而成为多瓣奇形花艺的兰花,要鉴别此类假奇形多瓣兰花,首先我们要看其多个唇瓣或花瓣生长排列是否自然,人工所造的假货多不自然,如三个唇瓣形状不一,色泽不一,其粘合部位多有胶水痕迹,但最可靠的方法还是将其花序上部未开的花蕾剥下来剖析察看,是否与已开的花一致,便可辨真假,以上真假兰花的辨别方法可供参考,总之购入名贵兰花时,要认真细辨,以免上当。
Ⅵ 兰花分类及药用功效
兰花是珍贵的观赏植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七百多个属、二万多个种,每年还发现和培养出不少新品种。 兰草:由于地生兰大部分品种原产中国,因此地生兰又称中国兰,并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花之首。 中国兰花主要为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五大类。中国文化先师孔子曾说:“芷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他还将夫兰(夫兰:蕙兰和白芷称为一对,合名:蕙芷 )称之为“王者之香”这句话流传至今,足以证明中国兰和伞形科白芷在历史文化上所占的地位。
1、春兰
春兰又名草兰、山兰。春兰分布较广,资源丰富。花期为一年的2~3月,时间可持续1个月左右。花朵香味浓郁纯正。名贵品种有各种颜色的荷、梅、水仙、蝶等瓣型。从瓣型上来讲,以江浙名品最具典型。
2、蕙兰
蕙兰根粗而长,,叶狭带形,质较粗糙、坚硬,苍绿色,叶缘锯齿明显,中脉显著。花朵浓香远溢而持久,花色有黄。白、绿、淡红及复色,多为彩花,也有素花及蝶花。
3、建兰
也叫四季兰,包括夏季开花的夏兰、秋兰等。四季兰健壮挺拔,叶绿花繁,香浓花美,不畏暑,不畏寒,生命力强,易栽培。不同品种花期各异,5~12月均可见花。
4、寒兰
寒兰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东以及西南的云、贵、川等地。寒兰的叶片较四季兰细长,尤以叶基更细,叶姿幽雅潇洒,碧绿清秀,有大、中、细叶和镶边等品种。花色丰富,有黄、绿、紫红、深紫等色,一般有杂色脉纹与斑点,也有洁净无瑕的素花。萼片与捧瓣都较狭细,别具风格,清秀可爱,香气袭人。
5、墨兰
墨兰,又称报岁兰、拜岁兰、丰岁兰等,原产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台湾、海南等。我国南方各地特别是广东、云南的养兰人最喜栽培与观赏。
6、春剑
春剑常称为正宗川兰,虽云、贵、川均有名品,但以川兰名品最名贵。花色有红、黄、白、绿、紫、黑及复色,艳丽耀目,容貌窈窕,风韵高雅,香浓味纯,常为养兰人推崇首选。
药性 味辛;性平
归经 肺;脾;肝经
功效 调气和中;止咳;明目
功效分类 理气药
主治 胸闷;腹泻;久咳;青盲内障
用法用量 内服:泡茶或水炖,3-9g。
1.《纲目拾遗》:素心建兰花除宿气,解郁。蜜渍青兰花点茶饮,调和气血,宽中醒酒。黄花者名蜜兰,可以止泻。色黑者名墨兰、治青盲最效。
2.《分类草药性》:明目。
3.《泉州本草》;治久嗽。
4. 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清肺除热,消痰止咳。
Ⅶ 为什么说兰花:"千梅易得,一荷难求"
说的是梅瓣花从草上能寻到许多特征,而且梅瓣花都很稳定,荷瓣花从草上看特征较少,即使看上去很象的往往也只开出行花(普通花),同时一些荷瓣花很不稳定,有“一日荷”或“一周荷”的说法(指刚开花时是荷瓣,几天后瓣子长长了甚至不再是荷瓣),有的只达到荷型(瓣子厚度不够,收边不紧,瓣子长宽比例达不到标准等),所以要得到稳定和高标准的荷瓣兰花是不容易的,比梅瓣花的几率还小。
Ⅷ 各种兰花是怎么区别的
1、春兰花茎笔直,通常一个花茎上只能开一朵花,少数情况也可一枝双花版。春兰花期比较长,权花香浓郁,叶片较短,成品高档春兰多用紫砂盆栽种。
2、蕙兰在自然状态会在夏天开花,但此品种往往通过人工控制冬季开花而作为年宵花卉。叶片发亮,较有光泽感,一个花茎往往有十多朵花。花朵略香,花瓣上常有紫红色的小斑点。花期非常长,从春天开到秋天。
3、建兰通常在秋季开花,一个花茎十来朵花,香味较浓,花上通常有斑点。叶片非常直立,适应能力极强。
4、在冬季,墨兰和寒兰都会开放。但是墨兰的颜色比较深,而寒兰的颜色比较浅,只要看花朵的颜色深浅就很好辨认。
(8)兰花河梅扩展阅读
宋代是中国艺兰史的鼎盛时期,有关兰艺的书籍及描述众多。如宋代罗愿的《尔雅翼》有“兰之叶如莎,首春则发。花甚芳香,大抵生于森林之中,微风过之,其香蔼然达于外,故曰芝兰。江南兰只在春劳,荆楚及闽中者秋夏再芳”之说。
南宋的赵时庚于1233年写成的《金漳兰谱》可以说是中国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兰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兰花专著。全书分三卷五部分,对紫兰(主要是墨兰)和白兰(即素心建兰)的30多个品种的形态特征作了简述,并论及了兰花的品位。
Ⅸ 兰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兰花来的特点是花色自淡雅,香气浓郁,清而不浊,所谓一盆在室,芳香四溢,兰花象征高洁典雅。
兰花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兰花花色淡雅,香气浓郁,清而不浊,所谓一盆在室,芳香四溢。
兰花喜欢阴凉的环境,怕阳光直射。养护尽量放在半阴处,有散射光即可。
兰花喜欢湿润的环境,忌干燥,平时要经常通风。
肥沃的土壤可以让兰花生长的更加健壮,选用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土壤。
拓展资料
兰花(学名:Cymbidium ssp.):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Ⅹ 《兰花》《如梦令》的古诗
兰花在古代历来是高洁品格的代名词,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关于兰花的名篇:
(宋·苏轼)
本是王者香,托根在空谷。
先春发丛花,鲜枝如新沐。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咏幽兰》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兰》
蜂蝶有路依稀到,云雾无门不可通。
便是东风难着力,自然香在有无中。
《蕙》
丛丛蕙草水之涯,绿叶阴深半欲遮。
最是清风披拂处,一茎嫩玉九枝花
兰花诗 古风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广群芳谱
清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同上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标题:关于兰花的诗句古诗
网址:http://u.sanwen.net/subject/1558267.html
沙发回目录
关于兰花的诗句古诗2
歌德 | 2013-09-16 10:02
咏兰
元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兰花
明刘伯温
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着色兰
明张羽
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兰花
明孙克弘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兰花
明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兰花二首
明李日华
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著新妆。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写兰
明景翩翩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折枝兰
清郑板桥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山顶妙香
清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
高山幽兰
清郑板桥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题画兰
清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浣溪沙 兰花
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
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
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咏兰
朱德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咏 兰 诗
张学良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板凳回目录
关于兰花的诗句古诗3
歌德 | 2013-09-16 10:02
幽兰
唐 崔涂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兰
明 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咏同心兰四绝句
清钱谦益
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兰 花
清秋瑾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唐
唐 李世民《芳兰》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唐 张九龄《感遇》(其一)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唐 陈子昂《感遇》(其二)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唐 高蟾《楚思》
叠浪与云急,翠兰和意香。风流化为雨,日暮下巫阳。
唐 唐彦谦《兰二首》(一)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唐 唐彦谦《兰二首》(二)
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于焉忽相见,岁晏将如何?
唐 王勃《春庄》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唐李白《赠友人》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
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
唐 李白《古风》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历,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唐 李白《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句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
唐 李群玉
相逢在总角,与子即同心。隐石那知玉,披沙始遇金。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
唐 李峤《兰》
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英浮汉家酒,雪俪楚王琴。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
唐 刘驾《兰昌宫》
宫兰非瑶草,安得春长在。回首春又归,翠华不能待。悲风生辇路,山川寂已晦。边恨在行人,行人无尽岁。
唐 陆龟蒙《方响》
击霜寒玉乱丁丁,花底秋风拂坐生。王母闲看汉天子,满猗兰殿佩环声。
唐 崔涂《幽兰》
幽植众能知,芬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青春每到迟。不知当路草,芳馥欲何为。
唐 白居易《问友》
种兰不种艾,兰生艾亦生。根荄相交长,茎叶相附荣。香茎与臭叶,日夜俱长大。锄艾恐伤兰,溉兰恐滋艾。兰亦未能溉,艾亦未能除。沉吟意不决,问君合何如。兰畹晴香嫩,筠溪翠影疏。
唐 陈陶《种兰》
种兰幽谷底,四远闻馨香。春风长养深,枝叶趁人长。智水润其根,仁锄护其芳。蒿藜不生地,恶鸟弓已藏。椒桂夹四隅,茅茨居中央。左邻桃花坞,右接莲子塘。一月薰手足,两月薰衣裳。三月薰肌骨,四月薰心肠。幽人饥如何,采兰充糇粮。幽人渴如何,酝兰为酒浆。地无青苗租,白日如散王。不尝仙人药,端坐红霞房。日夕望美人,佩花正煌煌。美人久不来,佩花徒生光。刈获及葳蕤,无令见雪霜。清芬信神鬼,一叶岂可忘。举头愧青天,鼓腹咏时康。下有贤公卿,上有圣明王。无阶答风雨,愿献兰一筐。
#4楼回目录
关于兰花的诗句古诗4
歌德 | 2013-09-16 10:02
唐 温庭均《观兰作》
寓赏本殊致,意幽非我情。吾常有疏浅,外物无重轻。各言艺幽深,彼美沓素茎。岂为赏者设,自保孤根生。易地无赤株,涌土亦同荣。赏际林壑近,泛余烟露清。余怀既郁陶,尔类徒纵横。妍蚩苟不信,宠辱何为惊。真隐谅无迹,激时犹拣名。
幽丛霭绿畹,岂必怀归耕。
唐 孙顾《清露被皋兰》
九皋兰叶茂,八月露华清。稍与秋阴合,还将晓色并。向空罗细影,临水泫微明。的皪添幽兴,芊绵动远情。夕芳人未采,初降鹤先惊。为感生成惠,心同葵藿倾。
唐 郑谷《投所知》
砌下芝兰新满径,门前桃李旧垂阴。却应回念江边草,放出春烟一寸心。
唐 无可 《兰》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
宋
宋 杨万里 《兰诗》
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政坐国香到朝市,不容霜节老云霞。江蓠圃蕙非吾耦,付与骚人定等差。
宋 姚述尧 点绛唇 《兰花》
潇洒寒林,玉丛遥映松篁底。凤簪斜倚,笑傲东风里。一种幽芳,自有先春意。香风细,国人争媚,不数桃和李。
宋 王十朋 点绛唇《国香兰》 芳友依依,结根遥向深林外。国香风递,始见殊萧艾。雅操幽姿,不怕无人采。堪纫佩,灵均千载。九畹遗芳在。
宋 赵以夫 《咏兰》
一朵俄生几案光,尚如逸士气昂藏。秋风试与平章看,何似当时林下香。
宋 朱熹《秋兰》
秋兰递初馥,芳意满冲襟。想子空斋里,凄凉楚客心。夕民生运思,晨露洒中林。颇忆孤根在,幽期得重寻。
宋 刘克庄《兰》
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开处何妨依藓砌,折来未肯恋金瓶。孤高可挹供诗卷,素淡堪移入画屏。莫笑门无佳子弟,数枝濯濯映阶庭。
宋 赵以夫 贺新郎《双兰》
草色庭前绿。掩重门、国香伴我,画帘幽独;无奈薰风吹绿绮,闲理《离骚》旧曲。觉鼻观、微闻清馥。可是花神嫌冷淡,碧丛中、炯炯骈双玉。相对久,各欢足。冰姿带露如新沐。想当年、夷齐二子,独清孤竹。千古英雄尘土尽,凛凛西山云木。总付与一樽 。学得汉宫娇姊妹,便承恩、贮向黄金屋。终不似,在香谷。
宋 魏了翁 满江红《次韵西叔兄咏兰》
玉质金相,长自守、闲庭暗室,对黄昏月冷,朦胧雾 。知我者希常我贵,于人不即而人即。彼云云、谩自怨灵均,伤兰植。屈平、子建愤世之不见知,《离骚》常以兰自况,而子建亦谓秋兰可喻桂树冬荣。 乱,春芳寂;络纬叫,池英摘。惟国香耐久,素秋同德。既向静中观性分,偏于发处知生色。待到头、声臭两无时,真闻识。
元
元 张羽《兰》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明
明 李梦阳《湘妃怨》
采兰湘北芷,搴木澧南浔。渌水含瑶彩,微风托玉音。云起苍梧夕,日落洞庭阴。不知篁竹苦,惟见泪斑深。
明 陈汝言《 兰 》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明 李日华《垂兰》
从风不猎香,俯溪自怜影。空山狼藉春,半属野樵领。
明 文彭《题兰竹卷》
偶培兰蕙两三栽,日燠风微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堂,开窗时有蝶飞来。
明 史鉴《子昂兰》
国香零落佩 空,芳草青青合故宫。谁道有人和泪写,托根无地怨东风。
明 李日华《画兰》其一
江南四月雨晴时,兰吐幽香竹弄姿。蝴蝶不来黄鸟睡,小窗风卷落花丝。
明 李日华《画兰》其二
懊恨幽兰强主张,开花不与我商量。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明 陈继儒《王楚玉画兰》
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
明 徐渭《水墨兰花》
绿水唯应漾白苹,胭脂只念点朱唇。自从画得湘兰后,更不闲题与俗人。
#5楼回目录
关于兰花的诗句古诗5
歌德 | 2013-09-16 10:02
明 陈献章《题画兰》
阴崖百萆枯,兰惠多生意。君子居险夷,乃与恒人异。
明 徐渭 《兰》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明 张羽《咏兰花》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明 董其昌《兰》其一
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
明 董其昌《兰》其二
无边蕙草袅春烟,谷雨山中叫杜鹃。多少朱门贵公子,何人消受静中缘。
明 陈献章《题画兰》
阴崖百萆枯,兰惠多生意。君子居险夷,乃与恒人异。
明 徐渭 《兰》
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
明 张羽《咏兰花》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明 董其昌《兰》其一
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
明 董其昌《兰》其二
无边蕙草袅春烟,谷雨山中叫杜鹃。多少朱门贵公子,何人消受静中缘。
清
清 郑燮《 题画 》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清 郑燮《峤壁兰》
峭譬一千尺,兰花在空碧。下有采樵人,伸手摘不得。
清 郑燮《得意写之》
兰草与三台,无人敢笔栽。取得新奇法,墨香吹出来。
清 郑燮《韬光庵为松岳上人作画》
元日画兰竹,远寄郭云亭。万水千山外,知余老更新。
清 蒋士铨《题王蔗村镜影图》
鉴空无我相,水静波亦止。手拈幽兰花,妙香乃如此。
清 智永《写兰石有寄》
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清 黄任《题画兰》之一
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清 黄任《题画兰》之二
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 。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清 黄任《题画兰》之三
磁斗寄绮石,源清者香远。君从辋川来,而得此粉本。
清 马骀《兰》
丛兰发幽崖,托根近霄汉。泉水自流出,天风吹不断。
清 曹寅《冬兰》
冬草漫碧寒,幽兰亦作花。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箐纱。
清 姚燮《珠兰》
香粟佛天饭,蕊珠仙界衣。托名应自贵,含蕾再难微。荡子甘心与,村娘愧发稀。一春清素愿,消受露华霏。
清 孔尚任《卓子任至署馆论诗时盆兰初放》
过雨江城湿,探梅野寺寒。往来敦古处,吟啸慰闲官。不信诗全警,常愁字未安。相将情话久,臭味比幽兰。
清 谭嗣同《画兰》
雁声吹梦下江皋,楚竹湘 起暮涛。帝子不来山鬼哭,一天风雨写离骚。
清 何绍基《柬魏默源》
蕙抱兰怀只自怜,美人遥在碧云边。东风不救红颜老,恐误青春又一年。
#6楼回目录
关于兰花的诗句古诗6
歌德 | 2013-09-16 10:03
清 孙原湘《画兰》
离骚一种旧根苗,湘水湘云绿共摇。认取春风双影子,不闻香气也魂销。
清 李方膺《题兰花册》
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鬓渐丝。当户已愁锄已尽,入山又恐负芳时。
清 黄任《兰溪》
如画山城 小滨,楼台一半枕通津。纵然不达潇湘路,香草名溪更感人。
清 李友棠《荆门杂咏》
憔悴江潭赋九歌,枫林叶下洞庭波。蛾眉自古伤谣诼,独采秋兰吊汩罗。
清 马骀《画兰》
昨日街头卖菜翁,见我写兰说写葱。我有株葱曾失却,被君偷入画图中。
清 郑燮 《兰》
屈宋文章草木高,千年兰谱压风骚。如何烂贱从人卖,十字街头论担挑。
清 郑燮《题盆兰依蕙图》
春兰未了夏兰开,万事催人莫要呆。阅尽荣枯是盆盎,几回拔去几回栽。
清 钱谦益《咏同心兰四绝句》
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清 郑燮《 题画 》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清 郑燮《峤壁兰》
峭譬一千尺,兰花在空碧。下有采樵人,伸手摘不得。
清 郑燮《得意写之》
兰草与三台,无人敢笔栽。取得新奇法,墨香吹出来。
清 郑燮《韬光庵为松岳上人作画》
元日画兰竹,远寄郭云亭。万水千山外,知余老更新。
清 蒋士铨《题王蔗村镜影图》
鉴空无我相,水静波亦止。手拈幽兰花,妙香乃如此。
清 智永《写兰石有寄》
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清 黄任《题画兰》之一
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清 黄任《题画兰》之二
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 。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清 黄任《题画兰》之三
磁斗寄绮石,源清者香远。君从辋川来,而得此粉本。
清 马骀《兰》
丛兰发幽崖,托根近霄汉。泉水自流出,天风吹不断。
#7楼回目录
关于兰花的诗句古诗7
歌德 | 2013-09-16 10:03
清 曹寅《冬兰》
冬草漫碧寒,幽兰亦作花。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箐纱。
清 姚燮《珠兰》
香粟佛天饭,蕊珠仙界衣。托名应自贵,含蕾再难微。荡子甘心与,村娘愧发稀。一春清素愿,消受露华霏。
清 孔尚任《卓子任至署馆论诗时盆兰初放》
过雨江城湿,探梅野寺寒。往来敦古处,吟啸慰闲官。不信诗全警,常愁字未安。相将情话久,臭味比幽兰。
清 谭嗣同《画兰》
雁声吹梦下江皋,楚竹湘 起暮涛。帝子不来山鬼哭,一天风雨写离骚。
清 何绍基《柬魏默源》
蕙抱兰怀只自怜,美人遥在碧云边。东风不救红颜老,恐误青春又一年。
清 孙原湘《画兰》
离骚一种旧根苗,湘水湘云绿共摇。认取春风双影子,不闻香气也魂销。
清 李方膺《题兰花册》
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鬓渐丝。当户已愁锄已尽,入山又恐负芳时。
清 黄任《兰溪》
如画山城 小滨,楼台一半枕通津。纵然不达潇湘路,香草名溪更感人。
清 李友棠《荆门杂咏》
憔悴江潭赋九歌,枫林叶下洞庭波。蛾眉自古伤谣诼,独采秋兰吊汩罗。
清 马骀《画兰》
昨日街头卖菜翁,见我写兰说写葱。我有株葱曾失却,被君偷入画图中。
清 郑燮 《兰》
屈宋文章草木高,千年兰谱压风骚。如何烂贱从人卖,十字街头论担挑。
清 郑燮《题盆兰依蕙图》
春兰未了夏兰开,万事催人莫要呆。阅尽荣枯是盆盎,几回拔去几回栽。
清 郑板桥《兰》
此是幽贞一种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径,更写高山一片遮。
清 郑板桥《破盆兰花》
春雨春风洗妙颜,一辞琼岛到人间。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清 秋瑾《兰花》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一从夫于临轩顾,羞与凡葩斗艳俦。
清 缪公恩《露兰》
冰根碧叶杂荒芜,晓露迎晖缀宝珠。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
刘谷和《三乡诗》
兰蕙芬香见玉姿,路傍花笑景迟迟。苎萝山下无穷意,并在三乡惜别时。芝兰惜旧游。崇兰生涧底,香气满幽林。
清 玄烨《秋兰》
猗猗秋色兰,布叶何葱青。爱此王者兰,著花秀中庭。幽芬散缃帙,静影依疏棂。岂必九畹多,侈彼离骚经。
清 朱廷钟 满庭芳《玉兰》
刻玉玲珑,吹兰芬馥,搓酥滴份丰姿。缟衣霜袂,赛过紫辛夷。自爱临风皎皎,笑溱洧、芍药纷遗。藐姑射,肌肤凝雪,烟雨画楼西。 开齐,还也未,绵苞乍褪,鹤翅初披。称水晶帘映。云母屏依。绰约露含日 ,冰轮转、环 参差。问琼英。返魂何处?清梦绕瑶池。
清 堵霞 解语花《草兰》
柳腰斜舞,杏靥含娇,明媚春光好。绿窗清悄,香径软、百卉迎花如笑。丛兰独巧,忽并蒂、四花连绕。想从来、一本根苗,两样繁美少。
陋室俨如蓬岛,似仙娥群聚,弄晴春晓。花容窈窕,湘帘下、素影参差回抱。香魂缥缈。又浑似、一群娇鸟,趁东风,齐上琼枝。带绿烟轻袅。
郑思肖《兰诗》
纯是君子,绝无小人。空山之中,以天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