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败叶
⑴ 荷花败了的成语
菊老荷枯:菊花凋零,荷花枯萎。比喻女子容颜衰老。
⑵ 马蹄莲花叶败了以后不发芽怎么办
马蹄莲,(学名抄:Zantedeschia aethiopica (L.) Spreng.),是单子袭叶植物纲、天南星科、马蹄莲属多年生粗壮草本。具块茎,并容易分蘖形成丛生植物。叶基生,叶下部具鞘;叶片较厚,绿色,心状箭形或箭形,先端锐尖、渐尖或具尾状尖头,基部心形或戟形。喜疏松肥沃、腐殖质丰富的粘壤土。
⑶ 写出相应的诗句。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 尽 已 无 擎 雨 盖,
菊 残 犹 有 傲 霜专 枝。
一 年 好 景 君 须 记,
最属 是 橙 黄 橘 绿 时。
译文: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⑷ 中国画荷花为什么爱画残败叶
一是内在精神追求,二是适合笔墨表现
⑸ 李渔【芙蕖】原文及翻译
1、原文:
《芙蕖》
李渔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则谓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
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
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
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是芙蕖者也,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望天乞水以救之,怠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2、译文:
芙蕖和草本花卉好像稍有不同,然而它有根没有木质的树干,是一年生的植物,这些性质和草本是相同的。花谱书中说:"在水中生长的叫草芙蓉,在陆地生长的叫旱莲。"那么这就不能说芙蕖不是草本了。我爱芙蕖,在夏季靠这花才能活下去,不是故意效仿周敦颐重复前人早已说过的话。
而是因为芙蕖适合人的心意,它的可爱不是一两点就可以讲尽的,请让我一一把它说出。在花的最佳观赏时节,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此以前、以后都属于无人问津的时候。芙蕖就不是这样:从初生的小荷叶出水那一天起,(小荷叶)就点缀在碧绿的的水面上。
到了荷叶长大后,则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美丽。有风的时候就作出飘摇的姿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袅娜的身姿。这样,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便先享受它那无穷的逸致情趣了。花开的时候,娇艳得像要滴下来,先后相继开放,从夏天直开到秋天。
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该得到的享受了。到了花朵凋谢,也可以告诉主人说,没有对不住您的地方;(莲花)竟然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在水中亭亭独立,还像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荷叶一起耸立(在水上),不到白露成霜的时候。
它所能做的事不会停止。这都是说它适合观赏啊。嗅着香气宜人,有荷叶的清香,荷花特别的香味;(用它来)避暑,暑气就会因它而减退;(用它来)纳凉,凉气就会因它而产生。说到它适合人们吃的地方,就是莲籽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餐桌,使人牙齿和脸颊香味芬芳。
只有经过霜打的残枯的叶子,零落不堪,似乎成了被遗弃的废物;但是把它摘下,收藏起来,又可以在以后用来包裹东西。所以,荷花这种东西,没有一时一刻不适于人们眼睛的观赏,没有哪部分哪一点不供家常的用途。(它)有五谷的实质而不占有五谷的名义。
集中百花的长处而除去它们的短处。种植的利益难道还有比它还大的吗?我视为生命的四种花草中,以芙蕖最为宝贵。可惜酷爱了它一生,却不能得到半亩方塘作它容身立足赖以生存的地方。只是挖了个凿斗大的小水池,栽几株来安慰自己,又时常为小池漏水而忧虑。
祈求上天降雨来拯救它,这大概是所说的不善于培养生灵而把它的生命当作野草一样作贱吧。
(5)荷花败叶扩展阅读:
写作特色:
在写法上,虽以说明为主,也用描写、抒情、议论。文章如行云流水,清新自然,内中有作者感情的流动,可谓文情并茂,只有反复朗读,方能体味本文语言风格,感受作者情感的节律。本文对芙蕖生态的描写,说明它的“可目”。如“荷钱出水”时的“点缀绿波”。
“茎叶既生”时的“飘飖之态”、“袅娜之姿”,“菡萏成花”时的“娇姿欲滴”,“花之既谢”后的“亭亭独立”,“与翠叶并擎”。这些词语形象生动,美感较足,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芙蕖的酷爱与推崇。对芙蕖价值功用的议论,说明它的“种植之利”。
巧选虚词,衔接得体、语流通畅。全文选用8个具有领起作用的虚词,其中“自”、“及”、“迨至”、“及”领起了芙蕖从初生到衰败的各个阶段,“便”“则又”、“此则”、“乃复”领起了各阶段芙蕖的可人。从这些虚词中明显可以看到作者感情起伏。
“自”、“及”、“迨至”、“及”句的感情处于低潮,“便”、“则又”、“此则”、“乃复”句的感情处在高潮。这些虚词起了衔接的作用,使描述头绪更加清晰,语流更通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突出了芙蕖生长的四个阶段的特点。
1、顶针,如“蒂下生蓬,蓬中结实”就突出了蓬与实的关系,其语句也联系紧密,气势通畅。“日高日上,日上日妍”一天天地高起来,一天天地向上,一天天地向上,一天天地长得姿态美丽。
2、拟人,如“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赋予芙蕖以的感情,读来亲切可爱。
3、对偶,如:“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有风的时候已能做出飘荡的姿态,无风的时候也能呈现出袅娜的姿态。“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在荷叶的清香气味中避暑,则暑气因它而退,在荷花少有的香味中纳凉,则凉气随之而生。
语言形式整齐,读起来富有节奏感,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
4、反问,如“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加强了语气。
5、比较,如第 2 段开头,先以“群葩”作比较,如“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芙蕖则不然:……”以群葩花期短暂,来反衬出芙蕖“可目”的时间很长。以“群葩”衬托芙蕖,使其优点更加突出、鲜明。第6段以“五谷”“百花”作比较,也有助于突出主题。
6、引用,如,暗引《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7、通感,如,第 3 段由嗅觉升华到整个感官的感受“享受”等。
在句式上,则骈散结合;奇偶交替,使文章节奏明快、音调和谐。这一语言特色,使它既和一般的说明文有别,也和一般的古文有别。在语言上,从“可人”、“可心”、“可口”等传统用法中,仿造出“可目”、“可鼻”等词语,整齐、清晰地举出荷花的多种功能。
另外,文中用了一些民间口语,既感新鲜,用语清楚,新鲜,句式整齐。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芙蕖有稚嫩无暇的美,有成年娇姿的美,还有老残而犹有风韵之美,美不胜收,各尽情致。这些美感都是通过作者流畅而自然,平朴而清新的语言透射出来。
我们从作者对芙蕖的描述中,看到了作者对芙蕖由衷的喜爱以至于为自己不能善待芙蕖而深感歉意。文章整体的感情流动波澜起伏,并逐渐达到高潮。
⑹ 荷花缸里的腐叶应该拿出来吗
荷花缸里的腐叶应该拿出来吗?
.枯枝败叶等有机物质必须捞出来,不然水体很容易发酵变质,会影响植株生长。
影响美观。
⑺ 荷花先衰败还是荷叶先衰
植物,都是花先落。
⑻ 荷花凋谢用什么词语
花叶凋零
残荷败叶
莲蓬孤挺
莲瓣飘落
⑼ 《芙蕖》(李渔)的全文翻译
芙蕖恰如人意的地方不止一样,请让我详细地叙说它。
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各种花正当时(惹人注目)的时候,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此以前、以后都属于人们经过它也不过问的时候。芙蕖就不是这样:自从荷钱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好看。有风时就作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因此,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便先享受了无穷的逸致。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花儿)先后相继开放,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当得到的享受了。等到花朵凋谢,也可以告诉主人说,没有对不住您的地方;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独自挺立,还象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节下霜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不会(呈献)完毕。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适宜鼻子(的地方),那么还有荷叶的清香和荷花特异的香气;(以它来)避暑,暑气就因它而减退;(以它来)纳凉,凉气就因它而产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于它可口的地方,就是莲籽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餐桌,使人满口香味芬芳。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打的枯萎的叶子,七零八落很不好看,好象成了被遗弃的废物;但是把它摘下贮藏起来,又可以在明年用来裹东西。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这样看来,芙蕖这种东西,没有一时一刻不适于观赏,没有那部分那一点不供家常日用。(它)有五谷的实质而不占有五谷的名义,集中百花的长处而除去它们的短处。种植的利益难道有比它还大的吗?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⑽ 荷叶残败再也看不见荷花盛开的情景该怎么形容呢
残荷败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