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荷花而不妖

荷花而不妖

发布时间: 2021-02-10 06:54:04

『壹』 “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是什么意思

“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意思是: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比喻一个人洁身自好的气质。

『贰』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话有什么寓意

寓意:

这句话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甚爱 一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拓展资料

出处:《爱莲说》

作者简介:

周敦颐,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宋明理学开山鼻祖。“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馀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

创作背景:

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周敦颐来星子任南康知军。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平生酷爱莲花。 周敦颐来星子后,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茶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散文《爱莲说》。

赏析:

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最后,作者评花进而对“爱”也作出评价:“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深深地慨叹:当今之世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趋炎附势钻刺富贵之门的小人比比皆是;这莽莽红尘,能有几个志同道合之人,共同去根治这社会痼疾呢?这里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

虽平淡,但比喻帖切,然后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言下虽不免流露出一种孤掌难鸣的哀怨,但意味深长,无情地鞭挞了那些寡廉鲜耻之徒。这里,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他感叹,是因为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

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叁』 描写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和精神的段落

荷花是复圣洁的代表,更是佛制教神圣净洁的象征。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和广大佛教信秆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已洁身自好的座右铭。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

『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出自文言文《荷花吟》里的诗,那它是什么意思呢

原文的表面意思是说莲花的出自于淤泥而不沾染污秽的高洁,经过清水的洗回涤,显得答纯净而不妖媚的本质
出淤泥而不染: 就是不受外界的影响保持清白
形容高士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濯清涟而不妖的意思:形容高士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用清水洗却不显得妖媚

『伍』 荷花能形容颜而不妖吗

《爱莲说》里有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正是形容荷花艳而不妖的。

『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为什么这句形容荷花的诗句被流传千古

出淤泥而不染,常用于形容荷花。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出处:宋·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北宋时期,理学开创者周到庐山莲花峰下的濂溪边著书立说,他著有《太极图说》和《通书》,提出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他认为菊花像人间的隐士,牡丹像人间的富贵人,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像人间的君子。

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独莲而能为,弥足可贵也。这也是作者的感叹吧,因为在大环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的,除了逃避与远离。

或者如他那样兢兢业业的守着自己的一份志节。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老师、家长也常常以此古训来教育我们。

『柒』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意思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意思是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表达的是一种洁身自爱的品质,不受身边环境的污染。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捌』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到底是说什么植物,说的是莲花还是荷花,二者到底有什么区别。

其实莲花就是荷花! 另外真正出淤泥而不染的不光是美丽的花瓣,其实下面的回莲藕更是如此答!呵呵!

当然也有人说:
有藕的是荷花,没藕的是莲花。

荷花,又名莲花、水华、芙蓉、玉环等。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

事实上,莲花就是荷花,莲、荷原本指的是同一种植物(学名荷花,俗名莲花),但由於「睡莲」的关系,才使人们容易对莲花与荷花产生误解。

『玖』 濯清涟而不妖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的妖媚。濯:洗涤 清涟:清水。出自周敦颐《爱莲说》,表现了莲花高洁的品质。世人通常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形容一个人人格高洁。

(9)荷花而不妖扩展阅读:

《爱莲说》北宋学者周敦颐作品。北宋仁宗嘉祐八年,周敦颐与沈希颜、钱拓共游雩都罗岩,有诗刻石。后来沈希颜在雩都善山与建濂溪阁,请周敦颐题词,周敦颐作《爱莲说》相赠,表明了他对莲花的赞赏。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周敦颐是中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周敦颐从小喜爱读书,颇有名气,人们都说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

热点内容
丽江玫瑰园 发布:2025-05-17 00:41:08 浏览:177
优昙华的花语 发布:2025-05-17 00:36:56 浏览:943
姑娘七夕节 发布:2025-05-17 00:32:31 浏览:219
七夕跳湖 发布:2025-05-17 00:18:04 浏览:871
七夕戏文 发布:2025-05-17 00:17:20 浏览:961
徐祥牡丹江 发布:2025-05-17 00:13:01 浏览:478
大阳台绿植 发布:2025-05-17 00:08:06 浏览:526
可吃的荷花 发布:2025-05-17 00:03:50 浏览:82
阳台百合 发布:2025-05-17 00:02:28 浏览:511
秋石斛兰花荚 发布:2025-05-16 23:39:52 浏览: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