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荷花教徒

荷花教徒

发布时间: 2021-02-08 18:08:44

❶ “唵嘛呢叭咪吽”是什么意思

六字真言:汉语音译为唵、嘛、呢、叭、哞、吽。是藏传佛教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语。 唵(ong)、嘛(ma)、呢(ni)、叭()、咪(mi)、吽(hong) 藏传佛教的手印及咒语等,常令人感到十分神秘而深不可测。我们常常听到观音的咒“唵玛呢啤咩吽”,但各人有各人的读音,令人混淆。
在西藏,藏胞们认为勤于念经是修行悟道的最重要条件。因此,不仅老年人把希望寄托在念经上,就是中年人、青年人也勤于念经。他们坐着的时候不断地念经,走路的时候不停地念经,甚至骑马疾驰的时候也在念经。可以说,除了张口说话、饮食及睡眠外.其他时间他们都尽量念经。所念的经种类很多,但念得最多的。
六字真言:藏传佛教名词。从字面上解释,六字真言是“如意宝啊,莲花呦!”这一感叹语句。据说是佛教秘密莲花部之“根本真言”。它包含佛部心、宝部心、莲花部心及金刚部心等内容。具体解释是:
“唵”,表示“佛部心”,谓念此字时,自己的身体要应于佛身,口要应于佛口,意要应于佛意,认为身、口、意与佛成一体,才能获得成就;
“嘛呢”,梵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心”,据说此宝出白龙王脑中,若得此宝珠,入海能无宝不聚,上山能无珍不得,故又名“聚宝”;
“叭咪”,梵文意为“莲花”,表示“莲花部心”,以此比喻法性如莲花一样纯洁无瑕;
“吽”,表示“金刚部心”,祈愿成就的意思,即必须依赖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觉”,成就一切,普渡众生,最后达到成佛的愿望。
藏传佛教将这六字视为一切根源,主张信徒要循环往复吟诵,才能积功德,功德圆满,方得解脱。据说,藏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六字真言的意译为“啊!愿我功德圆满,与佛融合,阿门!”还有的藏医学着作认为六字真言的诗意解释是:“好哇!莲花湖的珍宝!”

鼓励人人多多行善吧,行善的方式有很多很多。

❷ 莲花大师是真有其人还是一个传说

从西藏密教的传说,认为释迦佛的一生,所传授说法的重点,都是可以公开讲说的,所以便叫它为“显教”。至于具有快速成佛的秘密修法,释迦恐怕说出来了,会惊世骇俗,所以终他的一生,便不肯明言。到他涅盘后的八年,为了度世的心愿,需要传授密法。因此,他以神通显化,不再经过母胎而出世,又在南印度的一个国度里,正当国王夫妇在后园闲游时,看见池中巨莲中间的一朵忽然放大得异乎寻常,顷刻之间,又从这巨莲的花蕊中跳出了一个婴儿,就是后来密教的教主——莲花生大师。长大以后,娶妻生子,继承王位,以种种神通威德治理国政。以后舍弃王位周游传法,到过尼泊尔,发现国王残暴失德,他便取而代之,为尼泊尔治理好了国家,飘然而去。当中国唐太宗时代,他便进入西藏传授密宗的教法,从此使西藏成为佛国。他的传法任务完了,在西藏乘白马升空而去,返回他的世外佛土。据说,莲花生大师永远以十八岁少年的色相住世,始终不老,偶然嘴唇上留一撮小胡子,点缀他的庄严宝相。西藏密教徒们集会,虔诚修习一种密法“护摩”,以火焚许多供养的物品,有时感通了莲师,亲自现身在火光中,如昙花一现,与大家相见云云。这一路的密宗,在中国佛教史上,后来便称为藏密。
过去藏密很秘密地固守在西藏的封疆,在元朝,曾一度传入内地,但不久也随元朝的势力而消失。清初又一度传入,但大半都限于清朝的宫廷、王室。藏密部分流传到欧洲,被掺入西方神秘学派的事,是十八世纪,英国在印度建立起殖民地的统治权之后,又想侵吞西藏,极力挑拨汉、藏之间的民族感情,煽动地方情绪,英国的学者与传教士们,便又辗转进入西藏学习密法。同时法国的传教士和学者们,有些从越南通过云南边境进入西藏学习,有些通过英国,也从印度人藏。
一直到1924年以后,汉、藏之间,互通款曲,显教与密教的学人,才有了往来,而藏密各宗若干知名的喇嘛大师们——俗称为活佛的,也就亲自来内地传教,于是藏密便在内地渐渐流传。尤因佛教各宗的衰落,听到密宗有秘密的法门,可以快速成佛面加快了流传。要发财的,它有财神法。要不舍世俗的男女夫妇关系,而又可立地成佛“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它有双修法。要求官求名的,它有增益法。总之,密宗几乎以有求必应,无所不能的姿态出现,而且以神通相炫耀,幻弄玄虚。不管是真是假,这些陪衬密宗外表的作用,便不知赢得多少善男信女们的倾心膜拜!
但从人类文化的发展史来研究,或从佛教文化发展史来看,无论东密与藏密,原始起源的传统说法,实在过于神秘,令人无法置呼。如果站在宗教性的立场,只有“信”便是,稍涉怀疑,即是渗漏。可是时代到了今天,科学的文明,到处都向神秘的壁垒钻研透视。因而,固守旧封并非上策。密宗的方法,倘使真有利于世人的,何妨再度开放南天铁塔的锁钥,把它的无上威德,多给世人沾些利益?如果打开神秘的大门以后,并无其他东西,那又何必敝帚自珍呢!因此,我来说密。

❸ 这是什么宗教 室友在桌子上摆了一个莲花烛台,每天都点蜡烛,还在前面摆了七杯水,每天还听念经。

不是佛教抄。感觉像是白莲教的分支,袭供奉莲花七圣母的。
白莲教被剿灭后,各地仍然有很多教徒转入地下,继续崇信原来的教义。可是在传播中,渐渐独立了起来。形成了自己的教派。其中就有这一支,在解放前,还曾经在一些地方很有影响力,甚至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不过解放后就被取缔了,当然也还有部分流传了下来。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的同学家里有人得了什么病,而进行的祈福仪式,又叫七星灯。传说是诸葛孔明发明的逆天夺命的一种仪式,后人有流传这样简版的仪式,原来要连续七七四十九天灯不灭,就可以续夺12年命。简版后就是祈福,至于效果,道士都说,那要看你诚不诚心咯。哈哈哈
你自己了解一下吧,总之这个没有什么恶意的,不用害怕。

❹ 佛教 莲花生和宗喀巴两者什么关系

莲花生:于第九世纪应邀至西藏,降服邢秽及魔障,并建立宁玛派传承,为藏传佛教之祖师。 印度僧人。8世纪后半期把佛教密宗传入西藏,藏传佛教尊称他为洛本仁波且(轨范师宝)、古如仁波且(师尊宝)、乌金仁波且(乌仗那宝)。通称白麦迥乃(莲花生)。据多罗那他于1610年所著《莲花生传》所载,约于摩揭陀国天护王时出生于乌苌国王族。一说系乌苌国英迪拉菩提(印度金刚乘始祖,著有《秘密集会》)之子。初名莲花光明,后通晓声明及各种明处,得名莲花金刚。旋又依一真言阿阇黎寂色学事、行、瑜伽三部密法得密号为莲花生。其后又从瑜伽师乐天及瑜伽母乐持学无上部法。他曾周游印度广访密法大师,成为佛吉祥智的四个证得现法涅盘的弟子之一(另外三人为燃灯贤、极寂友、王种罗睺罗)。他又从吉祥师子学法。据智慧海王所著《莲花生传》载,他从吉祥师子学大圆满法以后曾到中国的五台山学习天文历数。他的上师佛吉祥智也曾立志朝礼五台,他的同学无垢友也到过汉地。所以莲花生一派传授的教法有很浓厚的汉地禅宗色彩。吐蕃赤德祖赞即位后,由寂护举荐入藏传法。他入藏的时间,近代学者多方考证,结论不一。据智慧海王所述年月推算,他于750年由印度启行至尼泊尔,752年至拉萨,秋季开始建桑耶寺,754年建成。761~774年组织翻译。约于804年离藏,在印度的达罗毗荼传法建寺达12年之久。晚年不知所终。由于他对藏传佛教所作的巨大贡献,受到各宗派的共同敬仰。他在吐蕃培养造就人才很多,传说其中得到密宗悉地的,有赞普和臣民25人,如虚空藏、佛智、遍照、玉扎宁波、智童、柱德积等人均为当时有名的译师。
著述收入甘珠尔及丹珠尔的有8种。宁玛派的密部经典由他主译的很多。后世掘藏派在山岩石窟中发现的经典多数题为他的著作,但只由本派传授,未收入藏文大藏经。为西藏红教之开祖。八世纪时北印度乌仗那国(今巴基斯坦境内)人。博通大小乘,于唐玄宗天宝六年(747),应西藏王之请而入藏,宣传瑜伽秘密法门。师传密教于西藏,相对于宗喀巴之黄教,而称为红教,西藏特有之喇嘛教因之而大成。 莲华生是西藏地区佛教密宗初兴时的一位大阿闍黎(译作“轨范”)。他在西藏佛教中很受尊重,开创了西藏佛教的宁玛派。

据公元1610年多罗那他(1575—1633)所著《莲华生传》记载,莲华生在东印度提婆波罗王时,生于乌长国。于大众部出家受具戒。遍参知识,广学显密教典。公元750年到尼泊尔。次年离尼泊尔来到西藏地区。752年,他和藏王持松德赞见面,与菩提萨埵等共议建寺事。754年,桑耶寺建成。次年,他和菩提萨埵二人欲回印度,藏王挽留未成,即遣使送他返印。一说藏王逝世后始返印。

莲华生离藏后先到达罗毗荼洲,教化国王皈依佛教,从摩揭陀请来三藏的亲教师多人,建立毗陀、遏陀、苏陀三大寺。莲华生住此洲弘扬佛教十二年。

莲华生的著述收入《西藏大藏经》的有《圣青衣金刚手修法广释》、《金刚摧坏陀罗尼释金刚炬》、《吉祥空行世间怙主修法》、《秘密书状》、《五三摩耶》、《普遍怡悦修法》、《长行述阿啰波左那修法》、《照明宫殿现现除暗灯》等。另外还有一些题名莲花金刚著的作品,其中一部分也可能是他的著作。他还和遍照同译一部《金刚恐怖真言集根本续》也收在《甘珠尔》(经藏)中。

莲华生的思想学说,他本人没有系统的著述流传。和他有密切关系的寂护以及莲华戒属于中观自续派;无垢友则是弘扬般若的一位大师,撰有《文殊般若广释》和《心经广释》等著作。莲华生的思想可能和他们相近。

莲华生在西藏培养造就人才很多,传说其中得到密宗悉地的,有藏王和臣民二十五人:如虚空藏、佛智、遍照、玉扎宁波、智童、柱德积等人均为当时有名的译师。

宗喀巴:又名罗卜藏札克巴。西藏新志中曰:“宗喀巴生于甘肃省之西宁府,性慧敏。年十四,学于后藏札什伦布之西萨迦庙,已涉红教之流弊,忧吞刀吐火之幻术,不足为世益,誓洗其风。一日会众,自换黄色衣冠,告众曰:教主者,世世呼毕尔罕,以救人民。后得道于西藏之噶尔丹寺,此为黄教之始祖。其改正红教之特点有三:一易衣帽为黄色,二改正咒语,三假定呼毕尔罕之转生,以传衣钵。于是黄教勃兴。宗喀巴有二大弟子,一曰达赖喇嘛,一曰班禅喇嘛。此二弟子,皆重见性度生,斥声闻小乘及幻术下乘。佐宗喀巴有力。至明之中叶,黄教之势,远出红教之上。”又曰:“圣武记云:黄教之祖宗喀巴,以明永乐十五年生于西宁卫。得道于西藏之噶尔丹寺。成化十四年示寂。初明代诸法王,皆赐红绮禅衣,本印度袈裟旧式也。其后红教寺持密咒,流弊至以吞刀吐火炫俗,无异师巫,尽失戒定慧宗旨。宗喀巴幼而神异,精通佛法,号甲勒瓦。在大雪山修苦,初出家,学于萨迦庙之呼图克图,乃元代发思巴之后,为红教之祖。相传其受戒时染僧帽不成色,惟黄立成,因服黄色之服。”今黄教徒以为阿弥陀文殊等之化身云。宗喀巴,是开展西藏佛教最有权威的人。他的原名叫善慧称吉祥,这是受沙弥戒时的名称。宗喀巴是后来人对他的一个尊称。“宗喀”是距离青海西宁五十里的一个地名,“巴”是藏语的语尾之一。“宗喀巴”原义即是宗喀地方的人。

元顺帝至正十七年(1357),他生于宗喀的一个佛教家庭。父亲名叫达尔喀且鲁崩格,母亲名叫馨茂阿却,两个人都是很虔诚的佛教徒。

他三岁时,正值法王迦玛巴游戏金刚,授给他近事戒,赐号庆喜藏。

这一年,附近有位名喇嘛敦珠仁钦,施舍给他父亲好多马羊等财物,请求把这小孩送给他,得到应允。从此直至入藏以前,他依止敦珠仁钦,学了很多经论,并且受了密教的灌顶,他的密号叫不空金刚。七岁时,依敦珠仁钦受沙弥戒。

为了进一步深造,十六岁时(1372)他辞别敦珠仁钦前往西藏。十七岁到达拉萨东面的止公山林,在止公寺向阿仁波且座前听受大乘发心仪轨、大印五法、拿热六法等教法。以后又到拉萨西面的极乐寺,从吉祥狮子和善满听闻经论。又奉功德海和乌锦巴为正副阿闍黎学习《现观庄严论》。又依曼殊宝听受《大乘庄严论》等及弥勒菩萨所造诸论。这样几年之内学习了好多显密经论。十九岁在那塘时,学习《现观庄严论》;由于论中多引《俱舍》原文,比较难懂,因此又发心学《俱舍》。在那里他又从义贤译师听受意乐贤的《俱舍释》。第二年夏天他又到泽钦请庆喜祥讲《现观庄严论》。庆喜祥又介绍他到仁达巴那里听闻《俱舍》和《入中论》。仁达巴的学问修持都极好,因此成为宗喀巴一生中最重要的师长。那年秋季,又从大译师普提顶受学《集论》。冬天从慧明律师听受《毗奈耶根本经》及其《释论》。二十二岁时仁达巴为他讲《集论》、《入中论》。那年秋后闭关专修,兼阅经论,对于法称的理论,生起了无限的信心。二十四岁那年的春天,他到那塘,听受高僧义贤讲受所著《释量论》的注释。夏季,他在那塘立《释量》、《集论》、《俱舍》、戒律四部之宗,同时受学许多密法。秋间在蔼寺从空贤学诗词,同时从那塘住持庆喜幢受得中观宗重要经论的传承。当时西藏中观宗诸论传承的人很少,由于宗喀巴得到传承,加以宣扬,后来受到中观宗诸论传承的人就很多了。以上仅仅是把他所学的经论略举几个例子,实际所学决不限于这些。大概藏中所有经论,他没有不听到讲授或受到传承或接触过的。

他学习圆满,即改戴黄帽,以后他的弟子们也就随着戴黄帽,因此形成黄帽派。黄帽原是持律者所戴,据土官《宗派源流》说“贡巴饶塞(朗达玛灭法后复兴佛法的大律师)送卢梅到西藏去的时候,把自己戴着的一顶黄帽子送给卢梅,说戴上这个就想起我来了。因此,过去一些大持律者都戴黄帽子。宗喀巴想振兴戒律,因而也就戴上了与过去的持律者们同样的黄色的帽子”(德格版一百零一至一百零二页)。据此,黄帽并不自宗喀巴始,宗喀巴采用黄帽,用意是复兴戒律,并没有改革宗教的含意。

三十岁时他在雅垅地方恭请错钦薄寺住持戒宝律师为亲教师,错巴吉津寺住持慧依为羯磨阿闍黎,错巴吉津的维那福德金刚为屏教阿闍黎,还有两个寺院的持律比丘为证戒僧众,受比丘戒。他受比丘戒后,曾从名称菩提请问法义,印证所学,并听受有关道果的传授、拏热六法、帕摩主巴与世间依怙的著述。以后他到闻道场,讲《现观庄严》、《因明》、《中观》诸论,并到前藏,住在刹寺阅读大藏。他三十一岁那年造《现观庄严论狮子贤释广疏》,取名《善说金曼》。此后一两年中,除了自己修习以外,并在各地讲大小乘经论。如在贡迦的五明道场,为贡迦法王和七十多位三藏法师讲《现观庄严论》、《因明》、《集论》、《俱舍》、《比丘戒》、《入中论》等。住在门喀札喜栋寺时,曾以十五部论,同日开讲。每天从早到晚讲十五座,没有间缺。历时三月,共讲了《因明疏》、《现观庄严论》等十七部论。后来他又在一法会中,同时开讲二十一部大论。又在专修时,曾合讲二十九部大论。一切缁素,叹为稀有。

他三十四岁时,打算学金刚乘讲授、灌顶、密传、事相等法。于是到了后藏,住在努却从错寺住持称友受五种次第密乘法类。会见精进狮子喇嘛,详谈法义。这一期间,他了知中观月称、清辨的差别,而肯定月称论师是解释龙树论的正宗。

宗喀巴以前所学偏重显教经论,此后打算专攻密法,于是到仰垛的德钦寺,从布敦的上首弟子法祥学习《时轮疏释》、修行事相、六加行法等。以后又从瑜伽寿自在学习各种瑜伽事相。学毕,仍旧回到法祥座前,听受《金刚心释》、《金刚手赞释》等时轮的各种注解,并布敦所造全部二派集密的各种释疏。后又听受了布敦所造的《金刚出生大疏》、《瑜伽部根本经》等重要经续和注释。

三十六岁时赴拉萨朝礼释迦佛像。此后一、二年内闭关专修。三十八岁培修精基地方的慈氏菩萨殿。四十岁时从法依听闻《菩提道灯论释》、《集密五种次第法》等。这一年中,曾往娘地的金沙奔巴行广大供养,在那里讲比丘戒,安立无量众生住戒律仪。在若种安居时,大弟子达玛仁钦阿闍黎开始来谒见。达玛仁钦最初看不起宗喀巴,但听了他讲经之后,肃然起敬,并愿作他的随身弟子。后来宗喀巴圆寂,即由达玛仁钦继承法位。

以后从娘回到俄喀,住拉顶阿兰若一年,自修教他,并造称赞缘起性空的《缘起赞》。

四十四岁那年的春天到迦瓦栋,讲说《菩萨戒品》、《事师五十颂》和密宗十四根本戒等。以后与仁达巴共赴若珍,冬季在若珍广演《大乘庄严经论》、《辨中边论》等诸大乘法。次年夏与仁达巴、胜依法王在囊则敦寺安居时,抉择正法,广弘戒律。四十六岁时造《菩提道次第广论》,这部著作,总依慈氏《现观庄严论》、别依阿底峡《菩提道灯论》,开演三士道次第。后半别明止观,更是他的精心之作。以后又造菩萨戒品广释《密宗根本罪释》、《事师五十颂释》等。四十七岁宣讲《现观庄严论》,讲授完毕,令弟子达玛仁钦依照所讲要义造成释论,即现在西藏讲《现观庄严论》的根本依。四十八岁时,移锡雷扑寺,广演法称论师的《因明广释》,达玛仁钦加以记录造论。以后又到俄喀住慈氏洲讲经,因胜依法王等的劝请,造《密宗道次第》,总明四部密宗的全部。这部论与《菩提道次第》,一明密乘,一明显教,是宗喀巴生平两部主要著作。

五十一岁时,赴前藏,在寒若却顶安居,大弟子克主杰初次参谒,为授大威德灌顶。这一年造《中观论广释》。五十二岁时,造《辨了不了义论》。这一年(永乐六年,1408)六月,明成祖派大臣四人,随员数百人,到西藏迎请宗喀巴来汉地,他婉然辞谢。大臣们转请派一上首弟子代表前往,他便令大弟子释迦智到京,谒见了永乐帝以后,被封为大慈法王。同年《中观论广释》造讫,在有六百多位三藏法师的聚会中,广为宣讲。此外还讲了《中论》、《密宗道次第》等。又应徒众之请,兴建根本道场格登寺。第二年来到格登寺,讲述《菩提道次第》、《集密月称释》等。

五十八岁时,藏王名称幢迎请他赴闻地的札西朵喀安居,为三藏法王数百人宣讲《中观》、《因明》、《菩提道次第》等。大弟子根敦主初次参谒。以后回到格登寺。五十九岁时,另造《菩提道次第略论》。六十二岁在格登寺《入中论广释》造迄。岁末,令刻《集密根本经》,第二年刻成。六十三岁时(1419)宣讲《胜乐轮根本经》等显密诸法,《胜乐轮根本经释》也在这一年作成。同年十月二十五日圆寂。

宗喀巴的平生,在学问修持各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诣。对于教理,他总结大小乘、显密一切教诫理论,而自成一家之言。他一方面有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气度,一方面又以深刻谨严的态度执择佛教各宗的见地,以中观为正宗,以月称为依止。他对于戒律,能矫正旧派佛教的流弊。他所创的格鲁派至今为我国藏地第一大教派。藏语系统的佛教徒,大多崇奉他为教主。

宗喀巴的弟子很多,最著名的有:

一、嘉曹杰(1361—1432),名叫达玛仁钦。最初在萨嘉派出家,亲近仁达巴等,以十部大论在各寺立宗。后来,作宗喀巴的弟子,十二年中受学一切显密教授。宗喀巴圆寂以后,他继承法位,为噶登寺的第一代坐床者。以后依据宗喀巴的成规,以戒律为本,宣扬显密教法。在位十三年(1419—1431)中,宗喀巴的弟子把他当作宗喀巴一样侍奉。

二、克主杰(1385—1438),名叫格雷倍桑。最初也在萨嘉派出家,亲近仁达巴和达玛仁钦,也立过十部大论宗。后来因仁达巴的介绍而为宗喀巴的弟子。宗喀巴殁后,他到后藏弘扬显密教法。以后被达玛仁钦迎回噶登寺,继承法位凡八年。他的学说完全祖述宗喀巴的主张。

三、妙音法王(1379一1448),名叫札喜倍丹。在宗喀巴弟子中称为闻持第一,受持显密经论一百零八部。永乐十二年(1414)受宗喀巴的嘱咐,于次年建立哲蚌寺。讲授《中观》、《因明》等,一切依宗喀巴为依止,摄受弟子极多。

四、大慈法王(1354-1435),释迦智。曾经代表宗喀巴到京谒见明成祖,回藏后创建色拉寺。以后又晋京作永乐、宣德两代的国师,把宗喀巴的教法传布到蒙古和汉地,为向内地弘法的最有力者。

五、根敦主巴(1391—1475),最初依止慧狮子,其后归

依宗喀巴门下,后随愁狮子到后藏弘法,在那里创建札什伦布寺,住持三十八年。这是后藏第一大寺,历代班禅在该寺主持。

六、上慧贤,阿里人。学成后回阿里莽域建立达莫寺,弘布宗喀巴的教法。

七、下慧贤,西康人。起初在色拉寺求学,后回西康,在昌都建立寺院,从此黄教即盛行于西康。

宗喀巴的著述极多。他的全集拉萨版共十八帙,凡一百六十多种。此外,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著作如:《密宗戒注释成就穗》、《囊则敬寺所说比丘学处》、《金刚持道次第秘密枢要解》、《一切怛特罗吉祥集密广释明灯论贯注》、《安立次第解说集密要义明释》、《怛特罗王吉祥集密优波提舍五次第明邓论》等。

❺ 关于安妮宝贝的《莲花》

主要是结复构要弄清楚
我也看了制好多遍
前面是他们2个相遇的片断
然后到后面
就是去墨脱的路上
有(一)。。。。。。。。的那些
前半部分是旅途
后面的是他们的回忆
关于内河关于庆昭
到了最后借那个“我”
结局 而且是依照“我”来讲述的
应该说到是作者“我”讲述故事 以庆昭为主人公来讲述
她也许想讲述的是在人生的道途上
有那么一些人盲从的
有2个自我 一个甘于向上
一个甘于思考 思考人生的目的
她每一本 似乎都在探讨和寻求答案 对于人生和宿命
我还没有仔细通读 只是闲暇的翻看 但是觉得随便看完是读它的亵渎
一遍二遍或者真的看不出什么
还是多看几遍吧 不是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 所以还是要问问自己看完之后有什么感受&感想
希望你不要受到她的影响 快乐开心一些

❻ 释迦摩尼、莲花生、宗喀巴家里如何供奉摆放

如果你是显教徒那就供奉释迦牟尼佛就好了。如果你密教徒那就要看你的本尊是莲花生大士还是宗喀巴祖师。以自己的本尊为主尊。另外佛像的大小也可能影响到摆放的位置。对於密宗不是佛教的侮辱不需要再多谈了

❼ 林清玄的代表作有哪些

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 《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桃花心木》等。他的处女作是《睡吧小小的人》,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20次。
《身心安顿》、《烦恼平息》在台湾创下150版的热卖记录,《打开心灵的门窗》一书创下高达5亿元台币的热卖记录。

作品全集
和时间赛跑
煮雪
人生若只如初相见
浴着光辉的母亲
与父亲的夜谈
分到最宝贵的妈妈
海上的消息
不孝的孩子
台北闹饥荒
故乡的水土
与太阳赛跑
西瓜偎大边
爱杀
灭绝
假乞丐
山谷的起点
苦瓜变甜
胎神吹冷气
破裤子
危险与感谢
发誓
跌倒
黄金鼠
沉水香
活珍珠
大和小
美丽的心
瓠仔也好,菜瓜也好
下满的围棋
放暑假
戏与梦
走钢索与空中飞人
万物的心
澈如水晶
老太太唱情歌
南蛮黄釉
梦打破了
变色茉莉
玉石收藏家
感谢困难
蝴蝶的种子
不南飞的大雁
鲑鱼归鱼
孔雀的笑
海狮的项圈
吉祥鸟
吸引金龟子
采花蜂
放生的麻雀
圆通寺与冰淇淋
第三面佛
眼前的时光
真理
麻雀的心
笑春风
前世与今生
一只鸟又飞走了
忙碌与悠闲
参观佛堂
存在的理由
差一百米
不一定是天堂
放下
生命的意义
老鼠也有父母
真诚相待
纯善的心
吝啬的人
重新生长的花草
更恒久的价值
两个汤圆
沟坪与草花庄
宁愿作傻瓜
来就轮到我了
乐受的心
命中犯小人
九月很好
幸福
牛车轮
土地的报答
白鸳鸶家园
开心是最好的补药
翠玉白菜
有春
弹珠番茄
百香千香
含羞的心
牵牛
冰签
一个爸爸和一个妈妈
在同一家银行老去的人
激情的蔷薇
花与树的完美
宝蓝的花
喜悦的香
满山菅芒花
凋零之美
空心看世界
玫瑰与刺
百合
琼麻开花
百年含笑
平常的水果
小红西瓜
太麻里枇杷
金煌芒果
砖隙的番茄树
玫瑰奇迹
海滨椰子
土生芭乐
植物的地盘
太极图
插花
天堂之花
盘桓
生命的馅
小钢珠店
微波炉
午夜顶好
开市不赚
电磁炉
房租总会到期
不流汗的运动
车倒一车柠檬
万花筒专卖店
买馒头
有生命力的所在
千两黄金的福报
下下签
海边的白蝴蝶
飞蛾与蝙蝠
老板打瞌睡
就在这一刻
大佛的鼻孔
五种秘方
为现在,做点什么
陶器与纸屑
静心与抽烟
狐狸和兔子
风铃
眠床下的番薯
太子龙与中国强
胃散
光阴似箭到日月如梭
挑水肥的人
永铭于心
鸳鸯炉
有情生
晴窗一扇
箩筐
鸳鸯香炉 冰糖芋泥 葫芦瓢子
秘密的地方 至死靡他 青山元不动
随风吹笛 秋声一片 夜观流星
香鱼的故乡 琴手蟹 木鱼馄饨
放生鸟 松子茶 雪梨的滋味
野姜花 菊花羹与桂花露 耕云·望云·排云
一千支银针 马蹄兰的告别 卖茶老妇
大雪的故乡 洒在边疆的阳光 如来的种子
归彼大荒 断爱近涅拿 雪中芭蕉
冢中琵琶 感甄赋 漩涡五石散
青铜时代 记梦记 沉香三盏
肉骨茶 白玉盅 象牙球
金色的胡姬 小千世界 黄昏的撒玲娜
边城之夜 凤凰飞 送给伊娃的礼物
投给燃烧的感情 第凡内印象 莺歌山之冬
凤凰的翅膀 震荡教徒 时间之旅
花燃柳卧 真正的桂冠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
黑暗的剪影 阳光照在我们身上 一探静中消息
走向光明的所在
菠萝蜜 金刚糖 透早的枣子园
鸡肉丝菇 长途跋涉的肉羹 活的钻石
水中的蓝天 咸也好,淡也好 有风格的小偷
早觉 知了 大佛的避雷针
生活中美好的鱼 在飞机的航道 在夜景的航道
在天地的航道 粗海盐 路上的情书
快乐地活在当天 鞋匠与总统 教堂与坟墓
紧张的心,比鬼厉害 心里的宝玉 眼睛最值钱
黄昏的沙堡 无心才能心安 敏感的妖怪
内外皆柔软 国卫的钻石戒指 爸爸的鸽子
心里的天鹅 鸵鸟的智慧 被结扎的猫
鳄鱼思乡 五颜六色的老鼠 咬舌自尽的狗
金丝雀与果蝇 灰鸽七四八 小猴子种豆子
花的生命 铁路便当 山道上的小虫
给小狗听的经 百合花开

❽ 莲花生的信徒怎样称呼

燃灯佛祖的梵文音译是提和竭罗,此外,还有人译为锭光佛。 据《大智内度论》卷九所述,燃灯佛出生容时正是夜晚。但他一出生,身边的一切便光明如灯,整个房间都亮起来,于是父母就为他起了“燃灯”这个名字。 又据《瑞应本起经》卷上所述,释迦牟尼前世曾是一位虔诚敬佛的信徒,当时他曾重金买下一枝稀罕的五茎莲花,供献给燃灯佛。由于莲花是佛教中的圣花(《妙法莲花经》即以莲花来象征佛教教义的纯洁高雅),五茎莲花更是圣花中之珍品。因此,这个供献使燃灯如来深为高兴,佛在欢悦之余,给这位信徒(释迦的前身)授记,预言他将在九十一劫之后的此贤劫时成佛,授释迦牟尼佛。 由于燃灯佛在辈分上是释迦的老师,所以燃灯佛当属“过去佛”。许多供奉“竖三世”佛的庙宇,往往在正殿――大雄宝殿中供奉燃灯佛(左侧)、释迦牟尼佛(正中)、弥勒佛(右侧),代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

❾ 佛语 嘛哩嘛哩哄 是什么意思

嘛哩嘛哩哄

  • 简介:

六字真言,也就是观世音菩萨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为祈愿宝珠莲上之义。 诸位佛教徒必诵的课程,特别是藏传佛教徒口头经常念诵之咒文,亦即莲花手菩萨祈未来往生极乐世界时所诵之六字。喇嘛教徒信仰此菩萨,如彼阿弥陀如来在极乐莲台,救济祈者,生生世世出离因果无穷之生死,故尊戴至厚,皆口诵之。

  • 起源介绍:

六字真言,源于梵文,由六个藏文字母组成,它不仅是藏传佛教密宗的祈祷心语,而且是一种强身健体的发声公法。六字真言的汉语音译为:唵(ong)、嘛(ma)、呢(ni)、叭(bei)、咪(mei)、吽(hong)。佛教密宗认为这六字属于佛教密宗莲花部,其缘起即莲花生菩萨祁往极乐世界所唱的六字圣歌,后来藏传佛教将六字真言定为观世音菩萨的明咒。对六字真言的意义可以作以下的解释:“唵”表示佛部心,念此字时要身、语、意相应,与佛成为一体。“嘛呢”二字是梵文,是如意宝的意思,表示宝部心,又叫“聚宝”。“叭咪”二字是莲花的意思,表示莲花部心,比喻佛法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永远纯洁。“吽”字表示金刚部心,是祈愿成就的意思,必须依靠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果,成就一切,普渡众生,最后达到佛的境界。

详细资料见网络:http://ke..com/link?url=7-YTRv2D6HpfU7mq

❿ 佛信徒烧莲花宝的意义

佛教是禁止烧纸烧莲花宝的,这是外道假托佛教创造出来的。与佛教没有任何关系也回没有任何意义。正信的答佛教徒绝对不会搞这些的。佛教的密宗尤其是藏密也做火供,可是这与烧纸烧莲花宝在根本意义上是有区别的。汉传佛教的净土法门是追求往生极乐世界的,但是烧再多的莲花不信愿念佛也是枉然。依教奉行念佛求生净土一辈子不烧莲花宝也会得生净土。所以烧莲花宝的人根本就不是真正的佛教徒,就算是有证的也不过是稀里糊涂的信佛而已。佛教其实是很反对这些东西的。这是迷信不是佛法。

热点内容
绿植婚纱草 发布:2025-05-12 16:09:14 浏览:964
生宣工笔牡丹 发布:2025-05-12 16:04:06 浏览:636
上译茶花女 发布:2025-05-12 15:01:24 浏览:121
国家级茶花 发布:2025-05-12 14:55:08 浏览:250
卉苑鲜花 发布:2025-05-12 14:05:48 浏览:610
对一朵花的微笑 发布:2025-05-12 13:53:36 浏览:318
芬迪樱花香水 发布:2025-05-12 13:46:39 浏览:845
童真与花艺 发布:2025-05-12 13:46:39 浏览:942
玫瑰能放多久 发布:2025-05-12 13:20:13 浏览:464
炫舞七夕抽奖 发布:2025-05-12 12:57:30 浏览: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