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霖盤荷花

霖盤荷花

发布时间: 2021-02-08 10:49:50

Ⅰ 风行烈(鹰霖莲)是男生还是女生啊她写的文里的自己要不是男生要不是女生。。我都搞混了。。。。。。。

风行烈:姓名: 陶冶 笔名:风行烈
曾用笔名: ty101664,寒雪枫,鹰霖莲
籍贯: 江苏镇江专 擅长文章类属型: 玄幻,网游,穿越(女扮男装系)
性别: 女 梦想: 当个自由职业者
生日: 1988,04,12 口头禅 : 汗
星座: 白羊 体型: 微胖
职业: 学生 代表作品: 《云狂》 《傲风》
《战神王妃》 《江山梦》 《风-云》
爱好: 漫画,手风琴 文风: 文章镜头感较强烈,感情方面温暖向上

可以参考网络哦~

烈烈作品一览:http://tieba..com/f?kz=763488703

祝您愉快O(∩_∩)O~

荷花舞是那个地方的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是周先祖公刘开创中国农耕文化的起源地。周代的遗俗和农耕文化是孕育出民间荷花舞文化的历史人文环境,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享誉世界舞台、载入《20世纪中国民族舞蹈经典》的“荷花舞”就源千这里,庆阳也因此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荷花舞之乡”。
“荷花舞”原名“云朵子”、“地游子”,又称“地飘儿”、“云影子”、“地云子”等,随着历史的变迁也叫“跑花灯”、“莲花灯”、“荷花舞”。源于周族的赛社祭祀活动,在巫文化的影响下变成一种“乞雨”的巫神活动。西峰区内庙宇较多,道教文化盛行,每逢庙会或春节时,社火队都排演“云朵子”。它是民间社火中长期保留的娱乐节目。
荷花舞集曲艺、音乐、纸扎、民间美术于一体,从“云朵子”、“云影子”、“莲花灯”等民俗观念酝酿成的这种民间舞蹈,不仅仅是西峰区域历史——中国农耕文化源头地的历史遗存,也是中国农业文明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产物。它的特征是道具别致,由云盘、云朵、油灯、莲花构成的舞具,民俗意味性极强,反映了周代农耕活动的文化内容。云盘象征甘霖,云朵象征四海太平,油灯象征五谷丰登,莲花象征祥和润泽。由此构成的意念来自周代祭祀中的赛社活动,象征远古农耕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存的企盼,期冀风调雨顺,太平盛世的民间观念。
荷花舞的队形有龙摆尾、燕穿梭、十字套的队形变化,它的艺术价值是壮观中寓柔雅,轻捷中有平稳,所以又称“地飘儿”、“地游子”,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不仅表现了农耕民族对主宰降雨的龙的崇拜,以燕子的穿梭寓意生机和甘霖普降及剪子股的十字花套队形表示太平,表达华夏民族文化的心态和灵魂的舞蹈创造,是地方传统文化对远古龙、凤文化的传承,是中国古文化对地方民俗的渗透。
荷花舞的发源、演变传承经历了一个漫长历史。在群众中产生了艺术感染和心理共鸣,同时影响扩展到周边的宁县、庆城县、正宁县等地,方圆几百里。它的着装古雅,色彩大红大绿,足刹黄土地,云朵齐裸骨,一扭一摇一弯的舞步,油灯忽悠不熄不灭的功夫,舞姿把功夫用在以腰带动云盘、荷花的转动上,披纱轻飘,甩袖悠然的轻盈舞姿,如同水上荷花摇曳,这种独树一帜的民间特色舞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荷花舞定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著名舞蹈家戴爱莲到此采风,将“云朵子”改编定名为“荷花舞”,在波兰演出获金奖。从此荷花舞登上了艺术舞台,成为中国舞蹈艺术保留节目之一。与此同时,西峰区寨子乡社火队依“云朵子”设计出新的构型道具,增添了新的内容进行社火演出。90年代庆阳师范学校荷花舞作为校园文化的典型进行设计排练。本世纪初,“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连续三届排演成500人阵容的大型舞蹈,受到国内外专家和观众的喝彩。
荷花舞起源于周先祖公刘开创中国农耕文化的董志原上,建国后被中国舞蹈界推上世界舞坛。但它的原汁原味的艺术风格依然保留在西峰区的社火中,并被改编成500人参与演出的大型舞蹈。荷花舞的源起,对周文化在民间的遗传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对华夏农耕文化滋生的温文、典雅、优美的艺术形象更具有探索价值。在现代的艺术园地里,轻捷、飘逸、热烈的舞姿和气氛更是群众文化活动保留的舞蹈艺术。

Ⅲ 荷花的评论!

一朵朵的荷花千姿百态,好似一位位美丽的姑娘。近处是一朵已展开花内瓣的荷花,长在容绿油油的荷叶上,远远望去像是一位身穿粉红长裙的姑娘,在绿色的地毯上优美地跳舞;远处是一簇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侧身看去仿佛是一个害羞的女孩坐在草地上羞涩地用双手蒙着脸颊;旁边一个个莲蓬像一个个用宝石镶嵌而成的小鼓,荷花姑娘们在这绿色的舞台上唱歌、跳舞,用小鼓伴奏在举行小音乐会……。

Ⅳ 诗人爱莲花与佛家爱莲有什么不同

佛家莲:
踏进寺庙,低眉微笑的菩萨跏趺于莲花座上;救苦救难的观音脚踩花,对著大千火宅洒下甘霖。道场印制的善书,在商家店面外的骑廊随手可取,封面上一朵红莲伴著低垂的荷叶,少了开在湖塘的艳你,多了几分善意。志哀的白包上也赫然一组黑色线条勺勒的莲花莲叶,是告慰家属、也安慰逝者之灵.

■净土世界一莲花

《大正藏》经典说,莲花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其实许多花都柔软、乾净、充满香气,只是花有一特殊的生态是其他植物没有的,因此承担了佛教的象徵使命,“初期佛教徒是基于植物生育的特徵而重视莲花,”日本老一辈佛教美术研究学者林良一在《佛教美术的装饰文样》中写道。
春夏秋冬,四季轮转,花落花开,花朵具有谢而又发的生命力,本是许多文化喜爱惜用的主题。但世间花卉先开花后结实,莲花则在开花同时,结实的莲蓬已具。明朝详述各种植物的书籍《群芳谱》就特别强调莲花“华实齐生”的特质。莲花因此被佛家视为能同时体现过去、现在、未来。
佛说平等,不论过去现在未来,天地万物时空,方位大小多少,人与人,如此如彼,穷富贵贱皆平等。极乐净土是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具有超时空相貌的莲花,独享“福报”,成为净土世界的花朵。
研究佛教艺术多年的陆艳冰解释,对修净土宗的信徒,西方极乐世界是最后皈依处。在净土思想的代表经典《阿弥陀佛》中记载,众生若得善报,不再堕入胎生、卵生、湿生等轮回,得以往生极乐世界,会有观音手持莲花迎接,往生者就在莲花里“化生”为极乐世界一员,视个人业障、福报,莲花闭合时间长短不同,福报够的人可以提早“出关”,享受净土世界。
《阿弥陀经》中也记载,“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有地,……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妙法莲花

佛教有不同派别,也让莲花生出各种意义。有别于净土,大乘佛教天台宗的根本经典名为《妙法莲华经》,莲华,即妙法。花代表接引众生的法门。
古老的南传佛教圣典《经集》,也采用莲叶上的露珠与莲子,形容不为诸种情欲所污染的生命。莲蓬上成熟的莲实,必须剥去黑而坚硬的外壳,才是人们食用的白色莲子,“正如人的佛性”陆艳冰说。小小的莲房、莲子,在佛间弟子眼中,广阔无边,是人所探究,也是应认识的本心、佛性。莲蓬上供莲子居住的一格格莲室,曾被喻为人体的窍门。
佛陀讲经,要人行菩萨道,渡自己,也要渡众生,让人人成佛。莲花努力开花不只是为了开花,而是开花才能显出莲子。一片片的莲花瓣,正如佛陀以很多方便法门接引众生,通过不同法门,人们得显出藏在其中的佛性,进而成佛。

■佛陀步步生莲

莲座,乃为佛陀结跏趺坐讲经开释而设。佛家在百花齐放中独生出莲花座,与荷花云锦可观,香远益清,足以代表力量也有关。“又以诸华皆小,无如此华香净大者”《大智度论》卷八记载了几个为何趺坐莲花的原因,除了莲花在众花中最大最盛、代表庄严妙法,莲花柔软素净,坐其上花却不坏,更可以展现神力。莲花其实已升华为天上之花,与人中之花有别,“人中莲花大不过尺,天上莲华大如九车盖,是可容结跏趺坐。”
佛陀不起分别心,拈花一笑,何必一定是莲花?因此陆艳冰认为“起于印度的佛教也受早于它的婆罗门教(早期的印度)、印度教,甚至民间思想影响。”
“……人脐中出千叶金色妙宝莲花,其光大明如万日俱照,华中有人结跏趺坐,此人复有无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梵天王心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大正藏》经典上记载,印度教创造神梵天王坐千瓣莲花上诞生,受此影响,佛教诸佛也在莲花上说六波罗密。“佛因随世俗,不得不采用梵天的莲华坐,”林良一在文中写道。
在佛教雕塑等各种图像中可以看出,佛陀座椅有金刚座、狮子座与莲花座三种造型,前两者由具威严的帝王宝座转化而成,佛陀与弟子谈话的非正式场合出现;但当世尊宣讲重要经典如《法华经》,“一定趺坐于莲花座上,”目前就读华梵学的陆艳冰说。
“佛也继印度教光明神的性格,成为莲华化生创造伟业的主人公。”经典里众生可以藉由“莲花化生”,乘著莲座进入净土,恐也由此一脉相传而来。今天信徒都知道,根据《佛陀本生传》记载,释迦佛生于二千多年前印度北边,出生时向十方各行七步,步步生莲花,并有天女为之散花。

■其水清澄,众花覆上

莲花成为创生必备花朵,可以从生态上解释。在阿育王时代收集、也就是最早期的佛教经典里,提到世界起始的《起世经》记载:“彼诸山中。有种种河。百道流散、平顺向下。渐渐要行。不缓不急。无有波浪。其岸不深。平浅易涉。其水清澄。众华覆上。水流遍满……”
水涝不现,云雾消除,有清凉风的创世纪,山与山间的河流上,覆满莲花。志上第一个生命起源于水,今天植物学界已经佑道出水芙蓉是最出现地球的开花植物之一。是否人类老祖先也早掌握莲花是“活化石”的相关知识?
印度文化中,莲花是生的再生,但信仰上的意义之外,莲花集合了真善美所有的象徵。
美学教授蒋勋对佛教源起的印度,有这样的看法:作为一个热带地区国家,其文明正如繁密而多姿的植物,在潮湿而炎热的空气中,展现热带植物特有的慵懒与妩媚。修读梵文的陆冰也在经典里读到,在婆罗门教,不分男女,都可能被形容为眼睛黑白分明、手足如盛开柔软的莲花。源自印度的佛教故事听起来也就极为浪漫。
林良一更认为,佛教莲花所具象徵意义,除了源自古代印度宗教思想,远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甚或希腊都已广泛使用莲花象徵、出现莲花纹饰,并与佛教互相影响、变化。“若依照时间顺序,埃及莲花意涵创造、再生的能力更早出现,”陆艳冰也研究埃及文化里的莲花特徵。

■生命如睡莲开合

当中国大地上一朵朵的荷花谢了,莲子成熟,水泽乾了,莲藕可掘,人们得享莲花带来的可口。不产莲花(荷花)的埃及,在泛滥的尼罗河畔开启文明,睡莲一朵朵漂浮于河畔与大河网系下的湖沼。在今天植物学者眼中,台湾自非洲进口的睡莲,仍是与落地生根一样“好生好长”的植物。
以睡莲为国花的埃反,视睡莲的开合,为不可思议的生命力,统治尼罗河上下游的古埃及帝国,期望生命的不朽,将肉身制成木乃伊,幻想生命可以“如睡莲的开合”,因此睡莲常被用在葬礼,祈祝死者只是如睡莲暂时闭合,仍有复活希望。
西元前一千三百六十一年完成的埃及但克哈门王陵墓,在一九二二年被挖掘出土,这个埃及少数未被破坏的古墓葬,彷佛睡莲王国:莲形的神殿柱头;死者航行于幽冥大海的模型船,摇桨亦是支半开的睡莲;墙壁上,做埃及艳后般打扮的美丽女子,手执含包半放的睡莲,回头往坐其后方的女伴鼻上递送过去,被视为线条僵硬严谨的埃及雕刻,因为这样的动作,彷佛传出了柔软的睡莲香味。特别的是,大部份睡莲造型都含羞半开,是在特意强调睡莲开合的能力?
由水中深处冒升至水面的睡莲,像造物主潜藏的生命力,暗示著创造的本源,不仅许多神话与莲花有关;崇拜太阳的埃及王国,也出现太阳神以童子之姿坐莲花之上的图案。

■谁影响谁?

让人好奇的是,有人认为莲花座的产生,与荷花有平面的莲蓬、方便盘坐有关。只是从生物学上看来,埃及不产有莲荷的蓬花,因此,是原本不产荷花的埃及受到印度影响,才出现莲座?或是埃及睡莲创生的想法传进睡莲、荷花俱生的印度,丰富了人们想像,印度神只才开始盘坐荷花之上?甚或三千年前的埃及其实是有荷花的?
甚至今人认为佛教受到它之前的宗教影响,又有没有可能是佛教建立后,回过头去影响印度教、婆罗门教?为了凸显与佛教的关系,婆罗门教就有释迦牟尼佛是其主要神九次化生的说法。
根据佛经描述的莲花,有白有青有赤有黄,不同颜色有不同意义,如白色代表“深”;青色是“善”;赤色是“觉”。亚洲只有一种开白色系的莲花,从事佛教艺术研究者认为,佛经中提到的莲花,是许多不同品种。如“众生于七宝莲花中自然化生”里的七宝莲花,是由两种荷花、五种睡莲组成。
根据佛书描述,如常被比喻为清明目光的青莲花,就被推断为花瓣形状比荷细长的睡莲。但佛经中的黄色荷花,会是只产在北美洲的黄色荷花?那又是如何到了印度,成为天上莲花的一员?
荷花为避免被小虫啃食,茎上长满小刺,佛典为与睡莲分别,还称荷花为“有棘的莲”。譬如“睡莲、有棘的莲,在水中、在泥中、正如在欲海里。”
今天佛教信徒以“莲友”相称、交谈时“口吐莲花”……,信仰生中提到莲花,其实已经是睡莲、荷花不分。对信徒,是睡莲、是荷花,并无大碍,因为这些“天上莲花,能随缘,视需要开花,让众心喜悦,说它们是假却又是真,其实都在一心,所以称之为妙莲华,”翻译自佛经上的记载。

■色虽鲜好,出处不净

荷花:皎洁;信用;佛;君子。历史博物馆副长黄永川的《中国插花艺术》书上简洁的写著。
佛教进入中土后,原本喂养众生的荷花渐渐确立洁净的象徵。在魏晋出现许多《芙蓉赋》,所谓“浴灵沼之清漱,结根柢于重壤。”士大夫的莲花超逸脱俗,洁身自处,虽与当时社会人心因有清明社会相关,正好也与佛教“不著世间如莲花”思想契合。
宋朝周敦颐的“爱莲说”至今仍影响著中国人,文中莲花出污泥而染喻君子,民国文人钱锺书就认为作者的“灵感”得自佛家说法。佛教探求解脱人生苦难,人生是苦海、是火宅,成佛,是最高理想,莲花出污泥而生鲜美花叶,正如佛教解脱过程。《中阿含经》里,释迦也说“以此人心不生恶欲恶见而往。犹如青莲华红赤白莲花。水生木长出水上不著水。”
中国文人认为莲花是身心俱洁的清凉世界,根据《剑南诗稿》记载,宋朝诗人陆游七十八岁那年,曾梦一故人对他说:我为莲华博士,专管镜湖。如今我要离开了,你能代我掌管月光风露,维护莲花吗?每月你将得到千壶酒作报偿,陆游从此不曾忘怀莲花博士的美梦。几年后陆游病重,又做起莲花梦,梦中,果真行走在万顷荷花中。陆的故事可以说是佛、儒、道的结合吧。

■污泥是“福田”

相对于文人的出污泥不染,佛教莲花出污泥的意义更广。
大乘佛教,强调在世间寻求解脱,在五浊世界行菩萨道,菩萨以众生为福田,污泥就是福田,所谓即此即彼、即恶即善、即染即净、不离两边,因此大乘佛教体悟到“高原陆地,不生此花,卑湿淤泥,乃生此花”,花与根其实融合为一,无染与净之别。
在内修、静定、沉思的修行之外,污泥其实也是锻练,是非理性的忍辱、牺牲,如经地狱炼火,才能完成宗教性的崇高与升华,迸发出生命最惨烈而华丽的光焰。不经火焰,如何化为红莲?
中国莲花再生的故事也在《封神演义》里活生生上演。李哪吒触犯天条国法,罪及自身、祸延父母,为了赎罪,剃骨还、割肉还母,灵魂却在师父太乙真人帮助下,由莲花所化,脱胎换骨,就此乘著风火轮,成为不朽之身,“再生”成民间崇拜之神。
莲花的自身属性再综合各家说法,正如大乘经典《华严经》三字,一朵莲花,已经成为一个庄严世界。在信奉佛教的土地上,莲花“图像”四处可见,是很自然的了。
仪式丰富的密宗佛修道场,莲花是观想的对象。一般佛堂里被供奉的持莲观音,双眉下垂凝视手中莲花,内心世界圆觉无碍,莲友认为常念持莲观音名号可远离欲望。观音多种化身里,还有卧于莲花丛中的莲卧观音,可以助人脱离世俗苦海。
佛教来到“东土”之前,由或文物上已出现荷花图案。如出土的周朝莲花造型壶、青铜器上有莲瓣花纹。受佛教影响,魏晋与唐朝器物、雕饰、佛像更几乎都佐以莲花纹饰,因而开出壮丽的莲花纹时代。发表过有关佛教莲花纹饰报告的陆艳冰表示,中国艺术里的莲花形式非常多样,与古埃及较为单一的睡莲造型有很大不同。
敦煌、云冈的一座石洞里,四面就是一朵巨中莲花围成,一片巨大的花瓣前一个个静定的佛像;荷花花瓣、叶片形状特殊,因此造型被拉长、压平、塑成方形,总可以看出是莲花纹饰。莲花纹、莲瓣纹、莲叶纹,甚至文物上的海石榴纹、西番莲纹、葡萄纹饰,“都是由莲花延伸演变或加入莲花纹的综合体,”陆艳冰说。

■白莲下凡,万民翻身?

禅宗在中国开花结果,荷花重要性不减,但佛教生活题材不再华丽,莲花图案化色彩也减低。
宋朝之后,民间的生活情趣和生命力更让莲花的宗教意味转向民俗意味。工艺品里肥胖婴儿手持莲叶或莲花手舞足蹈,是在祝福人连生贵子。莲叶下护藏著金鱼,要人连年有余。民间流布的莲花图案,也难以断定与信仰毫无瓜葛。比如唐代佛教神只里有所谓“化生儿”,手持莲花嘻耍,每年七月七日乞巧节,市井小童跟著模仿。他与连生贵子有无关系?也让研究佛教艺术的学者产生兴趣。就连“中国的插花也是源自北朝佛教『供养花』的义式,”黄永川在插花艺术书上写道。
到今天,中国人即使不懂《妙法莲华经》等禅理,却都知道盂兰日要点莲花灯;送子娘娘也让金童玉女坐著莲花投胎人间。一小方莲座可以消业障、超渡、助人修行,也就不难想像。明朝以来的白莲教也以莲花为其教派名称而高喊:“白莲下凡,万民翻身”呢!
只是,佛家是为帮助修行而出现各式莲花图案,以之代表佛号、或在仪式中使用,若因此执著于佛号,反而失却修行本意。“佛典从未叫人抢著订购莲座!”一位师父说,净土教派认为人人只要念“阿弥陀佛”,都可以进入净土。

■香色俱妄保清净

真要计较起来,植物学者还会说佛家对莲花的解释,有许多已背离真正莲的生命形态。莲花开时,胚珠,即莲蓬,形态虽约略初具,其实尚未发育成果实,这朵虫媒花还须媒人帮助受粉,才得以成熟莲子,因此说它华实齐生,不尽然正确。研究水生植物的杨远波表示,莲蓬平台状的特殊造型,是要方便虫儿站、接触花粉,当然不是为了刺激人们想像安坐其上的。
至于睡莲、荷花的闭合,含羞草不也有相同的“功能”?研究睡莲的台大园艺所研究生陈沁源说,植物的开合,是因为身上运作顺利的水份,受到外界天候、乾湿度、甚至人的碰触等干扰后的反应。
虽然少了对植物精确的认知,可能让人想像更丰富,但《金刚经》要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勿在妄念、现象上产生我执、牢牢不放。
放下莲座,正如只有舍舟才可能登岸吧!

诗人莲:给人以远离尘世的喧嚣的超脱之感。

Ⅳ 为什么荷花又称芙蓉

荷婲
【拉丁学名】
Nelumbo
nucifera
【英文名称】
Lotus
flower
【别
名】莲婲、芙蕖、氺芝、氺芙蓉、菡萏、芙蓉、六鈅春、氺芸、红蕖、玉环。
【科属分类】睡莲科,莲属
【婲期】6鈅丅旬——8鈅之间
【产地】愿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莪国栽培历史久远,早在周朝就囿栽培记载,性喜温暖多湿。
芙蓉
(一)婲卉
木芙蓉:(Cotton
rose)
拉丁文名称:Hibiscus
mutabilis
别名:芙蓉婲、拒霜婲、氺芙蓉、木莲、醉酒芙蓉
科属: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或尐乔木。
婲色:白色或粉红色,至傍晚呈深红色。
属锦葵科,落叶夶灌木或尐乔林,高苛达7米。茎具星状毛或短柔毛。叶夶,阔卵形而近於圆状卵形,掌状5-7裂,边缘囿钝锯齿,两面均囿黄褐色绒毛,婲形夶而羙丽,苼於枝梢,单瓣或重瓣,婲梗长5一8厘米,著苼尐苞8枚,萼短,锺形,10一11鈅开婲,清晨开婲时呈乳白色或粉红色,傍晚变为深红色。蒴裹,球形。
愿产於莪国,四川、云南、山东等地均囿分布,而苡成兜一带栽培蕞多,历史悠久,故成兜又囿“蓉城”之称。芙蓉现为成兜市市婲。芙蓉婲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喜阳光,适应性较强。
芙蓉婲朵极羙,是深秋主葽的观婲树种。芙蓉用途较广,树皮纤维苛搓绳、织布;根、婲、叶均苛入药,外敷囿消肿解毒之效。婲色:白色或粉红色,至傍晚呈深红色。
婲语:贞操、纯洁。
婲期:9鈅——11鈅
婲趣:愿产莪国黄河流域及华东、华南各地,其婲或白或粉或赤,皎若芙蓉出氺,豔似菡萏展瓣,故囿“芙蓉婲”之称,又因其苼於陆地,为木夲植物,故又名“木芙蓉”。木芙蓉开的婲一日三变,故又名“三变婲”,其婲晚秋始开,霜侵露淩却丰姿豔丽,占尽深秋风情,因而又名“拒霜婲”。
自唐代始,湖南湘江一带亦种植木芙蓉,繁婲似锦,光辉灿烂,唐末诗秂谭用之选赞曰:“秋风万裏芙蓉国。”从此,湖南省便囿“芙蓉国”之雅称。
木芙蓉婲色历来被众文秂所赞咏。
蘇东坡云:溪边野芙蓉,婲氺相媚恏
范成夶云:袅袅芙蓉风,池光弄婲影。
王安石云:
氺边无数木芙蓉,露染胭脂色未浓。
正似羙秂初醉著,强擡靑镜欲妆慵。
《长物志》曰:“芙蓉宜植池岸,临氺为佳。若怹处植之,绝无丰致”
吕初泰变评曰:“芙蓉襟闲,宜寒江,宜秋沼,宜微霖,宜芦婲映白。宜枫叶摇丹。”
芙蓉临氺,波光婲影,相映成趣,若芦枫为伴,则更相得益彰。

Ⅵ 莲花在佛教中的意义

莲花在佛教中,象征神圣与不灭,所以印度的国花也是莲花。

莲花与佛教的密专切关系,表现在佛属教将许多美好圣洁的事物,以莲花作比喻,以莲花为代表。在佛教故事中,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般的美丽清亮的大眼睛。

佛祖降生时,皇宫御苑中出现了八种瑞相,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长出大如车轮的白莲花。

佛祖降生时,在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花之中坐着一位盘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

(6)霖盤荷花扩展阅读:

莲生在污泥之中,犹如人生在浊尘的世界,这自然要与污浊相处在一起,受许多邪恶污秽事物的侵扰,佛教称这些邪恶力量为“魔”。

佛教要求人们不要受世间邪恶污秽(即魔)的侵扰和影响。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开出洁美的鲜花,确是最好的象征,因此佛经常常将莲性比佛性。

拯救世界的梵天王是坐在千叶金色妙宝莲花上出生的。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都是坐在莲花之上,或手执莲花,表示佛是出自尘世而洁净不染的境界。

Ⅶ 看荷花的心情说说致自己

1、三伏天到了,首先送给你一片荷叶,让它亭亭玉立为你遮阳光;再送你一朵荷花,让它微风摇摆给你送清凉;最后送上一盘凉拌藕片,让它凉凉快快伴你度三伏。

2、我不喜欢春天但我喜欢细雨我不喜欢夏天但我喜欢荷花我不喜欢秋天但我喜欢落叶我不喜欢冬天但我喜欢你*

3、西湖湖水清澈,碧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湖岸边,垂柳依依。一阵暖风吹过,一大片荷叶层层叠叠,像翠绿的伞。在荷叶间,几枝含苞乍开的荷花高高的挺立在湖面上,像亭亭玉立的美人。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困了在桌上趴了一下,脑子里迷迷糊糊出现在荷花丛中坐船的景象,突然感觉恐慌,船翻,入水,不会游泳,双足又无法触地,下沉,水从四面八方汇入,在喉咙里相聚,脑袋混乱开始呈现各种景象,无律摆动双手,呼救不得,憋得慌,陷入烂泥之中,动弹不了,眼睛上面有光,无法触及。突然心一紧,连忙清醒过来,困意少了一半,人啊太脆弱了。

5、瞧,荷花像一个美女在走路,像一个阴凉的地方,像一把花伞,荷花的蜜是黄色的好像一只只小虫,荷花的花朵五颜六色很好看好像一幅美丽的裙子。

6、春去秋来,岁月如歌,三载已逝,曲终人散,劳燕分飞,可这份沉甸甸的友情在我心中却似沙漠中的一场甘霖,大河上的一叶扁舟,峡谷上的一座飞桥,雨林中的一把细伞,将我深深温暖。圆圆,你最爱的荷花开了,我们一起去看吧

7、急吼吼的冲去荷塘月色拍荷花,人比花多,遇到一个老法师,说这才是拍荷花的正确姿势,你这小炮也好意思往外掏?老婆问,你会藏私房钱去买这种大炮吗?我说不会,因为太大了,不容易藏!和儿子去理发,发现小区的荷花开的挺好的,枉我昨天来回跑了一百公里!回来看到好多蝴蝶。

8、你身材苗条,体态轻盈;你神气美丽,自在飞行;你站在荷花上,是夏天的一抹风景。我难忘你的身影,所以我要扑向你...别跑!蜻蜓!

9、轻风舞柳,在向你招手,带上我朴拙的问候“早上好”,荷花映日,绚烂多姿,奉上我真诚的祝愿“愿高兴伴你分秒。

10、难得在遂宁见到雨后的彩虹,在圣莲岛的荷花中衬托着更美!

11、深夜画荷花鸟!每天就是孤独一人画画………

12、你有牡丹一样富贵的外表,梅花一样坚韧的品质,荷花一样纯洁的心灵,桃花一样甜美的笑容,葵花一样飒爽的风姿,我左看右看,你活脱脱就一个花痴嘛!

13、诚信是莲藕池里的荷花,有了它会更美丽;诚信是乌龟身上的马甲,有了它就不用害怕;诚信是高速公路的建筑工,只有他才能加快你的步伐!

14、盛夏碧浪翻滚的芦海,到了10月便是一片金黄。绽放的芦花花絮在秋风中漫天飘舞,像蒙蒙的细雪,甚是唯美浪漫。此时荷塘里亭亭玉立的荷花,也早已卸下了骄人的容颜,残败模样张扬着荷殇的诗意美。

15、“咻——嘣!”随着一声巨响,烟火像箭一样,直冲云霄,激动人心的烟火晚会开始了,人们顿时鸦雀无声。紧接着,“是花非花却比花更美”的烟花喷射而出,在空中傲然开放。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光十色的满天星,紫色的勿忘我,火红的牡丹,雪白的茶花,粉红的荷花……绚丽多彩,一时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人们的笑脸。

Ⅷ 关于荷花的文章(有名的,除荷塘月色)

我爱家乡的荷花池,那里的荷花池春夏秋冬很美。

春天来到了,“滑冰场”被春姑娘的魔法棒“藏”了起来,一起乐,我和小伙伴来到池塘前,呀!怎么“滑冰场”又变回了原样:一条条小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着,仿佛在说:“春姑娘来啦!来啦!”一只只白天鹅边梳理羽毛,边在池塘里嬉戏着,一朵朵荷花也准备在夏天来到时“化化妆”,“挑衣服”,迎接人们。那太阳公公似乎对这非常满意,放射出温和的光芒。

令人陶醉的春天过去了,夏姑娘也在夜晚悄悄地来了,听说夏姑娘来到的第15天,也就是夜晚十分去看荷花池是最美的。听后,我就和伙伴们约好,提着油灯,来到荷花池,我刚走近,就被一池荷花给迷住了,只见池中挨挨挤挤的一朵朵荷花,翘着仰望夜空星斗。“啊!多美的荷花。”我不由自主地说。随着一阵凉风,清香扑鼻而来。月光下,那一朵朵荷花,手大的花瓣洁白如雪,五六个花瓣拼成一朵大荷花。荷花的样子千姿百态,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涨红了脸,躺在碧绿的荷叶下;有的好奇地探出头来,望着这美丽可爱的人间;有的荷花像那俊俏的仙姑正对着平静的湖面梳装打扮。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有的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儿全部展开了,露出了嫩小的莲蓬,像个亭亭玉立的少女站在荷叶上,又像仙女刚刚腾云驾雾下凡一般。不爱显耀自已的荷花,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突然一只青蛙跳到荷叶上,水珠落在荷叶上,来回地滚动着。我被美丽的夜色陶醉了,我似乎成了一只小蜜蜂,在湖面上飞来飞去,一会儿瞧瞧这朵,一会儿看看那朵,我兴奋极了。又是一阵晚风,风婆婆好像唱着:“荷花美,荷花

香……”荷花荷叶都翩翩起舞,我也情不自禁地随着这音乐跳了起来,唱了起来,陶醉在这诗一般的境界里。可惜,荷花这一代的生命桔萎。在这秋天里,荷花的“灵魂”——芳香还是在那池塘里。

冬天来了,这可是我们孩子值得高兴的,因为成了“免费滑冰场”。路过,一定能听到爽朗的笑声,活泼的身影。

我爱春天荷花池那迷人的景色,夏天荷花池壮丽的风景,秋天荷花池芳香扑鼻的香气,冬天荷花池好玩的乐园。我爱荷花池,爱春夏秋冬的荷花池!

Ⅸ 世间花有千万种,为何佛菩萨偏爱莲花

踏进寺庙,低眉微笑的菩萨跏趺于莲花座上;救苦救难的观音脚踩花,对著大千火宅洒下甘霖。道场印制的善书,在商家店面外的骑廊随手可取,封面上一朵红莲伴著低垂的荷叶,少了开在湖塘的艳你,多了几分善意。志哀的白包上也赫然一组黑色线条勺勒的莲花莲叶,是告慰家属、也安慰逝者之灵。

我们在佛经以及寺院中经常看到莲花,莲花又称芬陀利华,在佛教中有着特别的意义。净土经常说“花开见佛”往生西方,而佛菩萨也偏好以莲花为座,那么这其中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

佛经中说,人间的莲花不出数十瓣,天上的莲花不出数百瓣,净土的莲花千瓣以上。

莲花还表示由烦恼而至清净,因为它生长于污泥,绽开于水面,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深一层含义。而莲花除了莲瓣,还有莲蓬、莲子,莲瓣、莲蓬可观赏,莲子可食用;莲子又可生长,栽培更多的莲花。莲花开放于炎热夏季的水中,炎热表示烦恼,水表示清凉,也就是在烦恼的人间带来清凉的境界,这都是莲花所表征的美德。所以,比喻从烦恼得到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人,都是莲花化生的。

所以,三界的众生以淫欲而托生,净土的圣人则是以莲花而化身,因此莲花表示清净的功德和清凉的智慧。对于圣人而言,是无形的,显现于凡夫之前,便以人间所熟悉的形象来表现。所以我们所见的佛像和佛经中,介绍净土佛国中的圣贤都是以莲花为座,或坐或站都在莲台之上,是代表着他们清净的法身、庄严的报身。

Ⅹ 关于清朝胤祥的诗,谁有,最好带上翻译还有写作的时间

恭祝兄雍亲王寿

朱邸宴开介寿时,九重恩眷集繁禧。
纯诚自是承欢本,仁厚端为受福基。
三岛露浓培玉树,小春风暖护琼芝。
年年愿傍青鸾队,拜献南山祝嘏词。

注释:
嘏:(书面语)福。

奉和兄雍亲王早起寄都中诸弟兄韵

凉风习习卷纱帏,花影刚随日影移。
纨扇罢挥知暑退,夹衣初试觉秋迟。
喜闻鱼鸟传芳讯,更捧珠玑慰远思。
屈指邮亭迓归骑,洗尘先奉酒盈卮。

注释:
迓:(书面语迎接)。卮:古代的酒具。

奉和兄雍亲王山居偶成元韵

莲漏无声鸟不哗,山居习静味偏赊。
闲寻别院新栽竹,坐数前溪未放花。
小瓴日高松影直,方塘风过水纹斜。
太平盛世身多暇,著屐携筇踏浅沙。

注释:
筇:古时竹子的一种,常用来做手仗。

奉和兄雍亲王春园读书元韵

紫燕穿帘西复东,一庭柳絮扬春风。
书开缃帙迎新绿,砚试端溪点落红。
雨霁霞光明户牖,日斜香篆出房栊。
分阴珍重攻文史,益信前贤蕴不穷。

注释:
缃帙:浅黄色的书画外面包着的布套。

奉和兄雍亲王暮春元韵

好景当三月,红云点绿苔。
莺啼垂柳外,鹤舞曲池隈。
丽藻毫端发,熏风纸上回。
尧阶多雨露,棠棣四时开。

恭读御制耕织图诗敬成二章①

历历三时况,如陈七月篇②。
秋云青甸里,春雨绿畴边③。
圣政先无逸,皇心重有年。
孜孜宵旰意,总向画图传。

玉帛梯航远,山龙绘绣工。
岂知寒女事,犹入睿吟中④。
勤俭昭淳俗,劳思爱古风。
垂裳开至治,衣被万方同。

注释:
①此为读康熙帝之《耕织图诗》而作。
②七月:《诗经•七月》
③畴:田地。
④睿吟:通达之诗,指帝王诗。

春昼

物候深春好,迟迟景渐长。
柳塘新水绿,花雨小帘香。
波暧看鱼跃,泥融喜燕忙。
熙然俱自得,游泳赖轩皇。

銮回恭迎敬赋

紫塞回銮近,瞻依隔半年。
记从初夏候,又及小春前。
村落丰收好,郊原霁景妍。
圣躬多悦豫,喜共万方传。

西山

霁色来西爽,云端见远峰。
翠含新雨重,青爱晚烟浓。
逸兴登山屐,清音隔寺钟。
何时探胜迹,泉石纪游踪。

试马

名骥来天厩,翩翩过苑门。
风吹朱鬣动,沙浅玉蹄翻。
纵有驰驱力,宁酬豢养恩。
长嘶频顾影,矢志交腾骞。

奉和兄雍亲王二首

山翁

山翁家在白云中,鹤发萧踈坐晚风。
门径扫时幽藓碧,杖藜扶处落花红。

渔翁

渔翁常占蓼花湾,俯仰心同白鹭间。
放艇有溪皆入画,得鱼无日不开颜。

奉怀兄雍亲王 随驾热河避暑四首

其一

清暑山庄近塞垣,年年扈跸羡承恩。
林亭水殿云霞里,日侍天颜笑语温。

其二

沙堤雨过净无埃,深柳阴中辇路开。
风动菖衣香满袖,行宫清晓问安回。

其三

墨池香雾涌波涛,落纸云烟格总高。
指授亲承应更进,彤轩长昼侍挥毫。

其四

磬峰高耸片云留,万木萧森白露秋。
屈指回鸾期已近,趋陪欣喜话前游。

泛舟呈兄雍亲王二首

其一

曲与平桥掩映重,兰舟荡漾意从容。
花香午送和风暖,草色朝含瑞露浓。

其二

轻轴容与碧溪浔,潋滟清波几许深。
尘年到来消已尽,始知山水有清音。

月夜

虚廊宴坐夜沉沉,偶得新诗喜独吟。
万籁无声风不动,一轮明月印波心。

西郊

夹道千行苑柳斜,青青芳草衬晴沙。
春风十里西郊路,开遍墙头处处花。

圆明园燕集呈兄雍亲王四首

其一

绿水名园倚绛宵,欢聊华萼应嘉招。
跻攀不尽登临兴,阆苑蓬壶路未遥。

其二

西山泉水入池新,池上松篁翠色匀。
瑶岛静含千顷绿,琼林长护一园春。

其三

芝榜高题御墨鲜,阳春烟景浩无边。
圆通妙谛谁能会,一片光明照大千。

其四

路入仙源迥不同,被襟面面受和风。
向荣花木欣欣意,同在尧天长养中。

题画六首

其一

参差远势望难分,笔底烟岚迥不群。
千涧泉水千涧雨,万重山色万重云。

其二

赤栏桥外柳毵毵①,千树桃花一草庵。
正是春光三月里,依稀风景似江南。

其三

片月衔山出远天,笛声悠扬晚风前。
白鸥浩荡春波阔,安稳轻舟浅水边。

其四

碧海三山入望赊,金银宫阙映丹霞。
生身只合蓬莱住,桃实千年又著花。

其五

前村后舍意相亲,社饮团栾集笑嗔。
此是升平真景色,收来画里更精神。

其六

瑶圃琼台玉作田,高人策蹇灞桥边②。
诗成自为丰年喜,沽酒寻梅亦偶然。

注释:
①毵毵:形容柳条细长的样子。
②蹇:指走不快的驴、马。

咏荷花

银塘珠露三月更,风静荷香远益清。
为是出尘心不染,亭亭独立迥含情。

具体时间我也不知道,因为这些都是诗都是网友录入的,胤祥的诗作录入在《交辉园遗稿》,可我一直找不到,有的人说是在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里附的《交辉园遗稿》,可我手里有的文集里没有。

热点内容
绿植婚纱草 发布:2025-05-12 16:09:14 浏览:964
生宣工笔牡丹 发布:2025-05-12 16:04:06 浏览:636
上译茶花女 发布:2025-05-12 15:01:24 浏览:121
国家级茶花 发布:2025-05-12 14:55:08 浏览:250
卉苑鲜花 发布:2025-05-12 14:05:48 浏览:610
对一朵花的微笑 发布:2025-05-12 13:53:36 浏览:318
芬迪樱花香水 发布:2025-05-12 13:46:39 浏览:845
童真与花艺 发布:2025-05-12 13:46:39 浏览:942
玫瑰能放多久 发布:2025-05-12 13:20:13 浏览:464
炫舞七夕抽奖 发布:2025-05-12 12:57:30 浏览: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