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海棠是哪
1. 海棠诗词古句有哪些(秋花秋海棠诗词八首)
秋海棠是草本,原产于我国亚热带温带的山林谷地潮湿地带。在明朝之前的诗文里不多见。
秋海棠作为观赏花卉,盛行于明清两代。为什么这种草本叫作秋海棠,也没有足够的文字说明,流传下来。最近似的说法,是这种花的花开,娇美婀娜如木本海棠,又在深秋开放。所以叫“秋海棠”。
明朝中叶,这种秋天的草本,已经进入城市庭院花草观赏。
“离离秋草缀红芳,春睡初醒又晚妆。
不是娇姿解愁绝,人间人自有柔肠。”明 · 邵宝《 秋华十咏次如山 其六 秋海棠 》
明朝的邵宝和朋友吟咏秋花,中间就有这种草本的秋海棠,当时想必是作为名贵新奇的观赏植物,点缀案头酒席,让人觉得耳目一新。
这首咏秋海棠的诗,分明写出了秋海棠是草本,茂盛轻柔的秋草上,缀着一朵朵红色的花朵,那种半低垂的花朵,仿佛美人春睡,但是显然,这花开在了秋天。
这种草本的花草,不是因为它有多么艳丽,而是因为娇小动人,楚楚可怜,唤起了人们的柔情和喜爱。
那么中国的花卉审美在历史上也是一个由高到低,由绚烂磅礴到近身审美的时间过程。
唐朝和唐朝之前,多爱巨大繁茂的林花,比如桃李梅杏,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宋朝之后,庭院园林发达,人们更热衷种植和审美和人高度相近的花卉,比如牡丹,木槿,黄葵,梅花。
到了明朝,市民社会更加发达,适合家庭种植的草本花卉,比如盆菊,盆梅,水仙,春兰,更受到欢迎。而这种草本的秋海棠,因其娇嫩娇美,更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作为庭院培植和案头清赏。
在大多数花木凋零的晚秋,秋海棠以独特耐寒的植物特性,迎着秋露绽放,填补着秋花不多的季节空白。
“庭下秋棠开紫绵,映风含雨净娟娟。
羽人自解丹丘术,种得花来亦是仙。”明 · 边贡《 秋海棠五首 其一 》
明朝的边贡一连写了五首关于秋海棠的诗,可以知道明朝中叶,他生活的年代,正是秋海棠作为观赏花卉盛行于城市的时期,照眼有新,又前人诗作不多,正好发挥。
秋海棠往往有紫色绿色的叶子,花朵也以粉红粉紫为主,秋露秋雨的晚秋,正是秋海棠开花繁茂的季节,在庭院中一片迥然不同的紫红色,装点秋光。
他说,庭院中的秋海棠连成一片红紫,在秋风微雨中娟娟可爱。
就算是得道仙人,懂得成仙的方法,我也不羡慕,因为我种植了满地的紫花,紫花开放时,就像仙人一样逍遥。
古代道家,以紫为贵,而海棠秋天里,秋叶秋花如同连绵的紫云,让人觉得分外仙意。
秋海棠原本也是生长在山林泉石之间的野草闲花,但是对水质和空气的要求类似兰草,所以一院子养得茂盛的秋海棠,自然有着幽意和仙意,让人沉醉流连。
“墙壁固吾分,烟霜亦是恩。
光轻偏到蒂,命薄幸馀根。
笑泣谁能喻,荣衰不敢论。
年年秋色下,幽独自相存。”明 · 钟惺《秋海棠 》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写了秋海棠的娇美和耐寒和低调的傲然。
那墙角石壁,固然是我的家,那秋天的烟露霜雨,也是滋养我的生命源泉。
我沐浴着微薄的秋光,遍身是轻盈的紫红,我虽然开花只一个季节,但是却将根埋在了岩石里。
有人说我花开如笑,又有人说我花垂如泪,可是谁都不能完全了解我。
有人说我是向阳茂盛的花,有人说我是萧瑟的秋花,我何能和别人做辩论?
但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花朵,年年秋风里,幽静孤独地盛开,完成最美的生命。
这首诗真是耐读啊,写出了秋海棠作为生命的那种美丽轻盈和傲然。
世上的比喻,都无法说清这种花的美,娇小柔韧,幽静耐寒。
“力薄违春夏,花闲草露中。
有谁怜夜雨,无奈泣寒虫。
冷骨先庭晚,秋魂满地红。
自知根蒂弱,不敢怨飘风。”明 · 徐范 《秋海棠 》
这首诗,则流向了伤感。毕竟晚秋,秋风萧瑟,当秋风吹动满地的秋海棠,那种摇曳在风露中楚楚的美,会让人有所共情。
秋海棠太柔弱了,所以没办法和春夏的花朵竞争,只能开在秋露里。
有谁可怜它摇曳在清寒的秋雨里,有谁听过它在风中的哭泣?
那冷冷的紫红,带着凄凉的秋色,开满庭院。
它知道自己根蒂不深,只能沉默在命运的风里,逆来顺受。
那么这首诗和唐朝高蟾的“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有异曲同工的内涵美。这么娇嫩娇美的秋花,核心在于它也有冷骨秋魂,看似柔弱,实际在和命运做着顽强的隐忍的斗争。
“何年人泪化,朵朵向秋开。
叶已无情去,花犹有恨来。
多啼愁露湿,欲笑喜风催。
影与闺人似,依依在绿苔。”明末清初 · 屈大均 秋海棠
那么秋海棠是相思草说法,来源于明朝晚期。
一来,这种秋草秋花在秋天里倍受闺阁女子,文士的喜爱。
二来,明朝强调了女子的忠贞,守望。
三来,这种审美在动荡的明朝晚期,在精神上深化,所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也谈到,“相传昔人有以思而喷血阶下,遂生此,故亦名相思草。”但是这个传说,不早于明朝中叶,是附会在人们对于秋海棠的接受和喜爱上的。
那么有过亡国之现实沉痛的晚明屈大均,写起秋海棠,则格外深邃动人。
这是何人的相思泪,化作朵朵秋花。
哪怕叶子都枯萎了,那花仍旧在风里,带着守望和长恨。
那露水滴在花朵上,像她在忧伤哭泣,那风吹动着花蕊,又像在迎着归人,笑靥姗姗。
它多么像那些守在深闺的女子,思念回不了的爱人,立尽秋风,站绿了秋苔。
经历了明亡的痛史,多少家庭征人不归,秋海棠这种人格化的美,也足够断肠。
所以在清朝之后,秋海棠就有断肠花断肠草之称。
“点秋光。傍银墙。
娇红浅白斗新妆。缘何号断肠。
艳极神难写,吟多齿亦香。
红丝叶背粲成行。西风蝶梦凉。”清 · 沈善宝《蝴蝶儿 秋海棠 》
正是秋海棠的美好,且这种草本有着秋天里的清艳,所以到了清朝,也被人热爱喜欢。
清朝早年的纳兰性德家,就种植有秋海棠,乾隆皇帝更是写了无数的秋海棠诗,而同时代成书的《红楼梦》也记载了贾府有白色的珍稀的海棠花。都证明秋海棠作为时令花卉,备受喜爱。
比如这首词,写了秋海棠盛开在秋光里的娇美。
那秋海棠一点点开在秋光里,开遍白色的院墙脚,娇嫩的红,雪样的白,新颖清新。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要叫“断肠花”呢?
那秋海棠娇艳的神态,难以用诗用画描写,看着它写诗,连自己的吟咏也觉得娇美起来,口齿生香。看一朵朵海棠花笑着在叶子间开放,难道断肠是指的秋风太冷,蝴蝶不来吗?
这是盛世的秋海棠,人们顾着赏花,岂肯领会太多的悲伤?
“一雨暖凉生,花满斜阳外。
休说啼痕几点儿,也有风吹散。
行近粉墙阴,挼手和烟采。
偏又花名唤断肠,不敢将伊戴。”清 · 关锳《卜算子 秋海棠 》
这首词,写了秋海棠在秋天的烟雨斜阳中的美。
一场秋雨后,半冷半寒,却有太阳打在成片的海棠花上。
那海棠花的雨滴仿佛泪痕被风吹散,笑着沐浴在金色的阳光里。
我慢慢走到粉白的墙边,采下最美的海棠花,想戴在头上。
忽然想到,它的别名叫断肠,瞬间,就不敢往头上插了。
我害怕这名字不吉利,破坏了我幸福的梦想,可是它又生得这么美,这么叫人欢喜。
这真是奇异的花,叫人欢喜叫人忧。
“颓垣缺甃胭脂色。断肠花对销魂客。
小样却中看。带来些子酸。
从今愁薄福。为负倾城目。
辛苦系红丝。暮秋逢嫁期。”清 · 黄景仁 《菩萨蛮 秋海棠 》
我喜欢这首,因为他是落魄才子黄景仁的佳作。
清寒落魄的黄景仁,看到了秋天在破墙破瓦盆中盛开的海棠花,娇美秋花,寂寞在如此破败的环境里,如同他。
秋海棠是断肠花,他是断肠客,两两相对,照了眼,落了心。
苍凉的黄景仁,笑了一下,这秋海棠的小样子,可真中看,这样一想,却自己心中涌出了一丝酸楚。他如何不是寒家美玉,只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我如今替你忧愁,你的福气如何这样的薄,明明知道,我会辜负你,却依然向我开放。
我用红丝系在你身上,就辛苦你,嫁给我吧,幸福与不幸,我们都一起。
来,让我们在这暮秋,成为最凉薄凄艳的夫妻。
黄景仁寂寞情深,以海棠为妻,实际这是灵魂的投射和成全。
那句小样却中看,是一种慈悲情深,一种落魄身怀,一种秋风故人的苍凉凄美。
花是海棠红,抱得美人归。
2. 四季海棠有哪些生活习性
四季海棠:基本档案:学名:Begoniasemperflorens;
别名:秋海棠。
科属:秋海棠科、秋海棠属。
原产与分布:原产巴西。现在全球广泛分布。
生活习性: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怕干燥和积水,生长适温18~20摄氏度,低于10摄氏度生长缓慢,要求空气湿度大的环境。
3. 秋海棠的生态习性有哪些
多年生草本花卉,品种繁多,有的全身密被细茸毛,有的又光滑无毛。秋海棠块茎球形,茎干直立,株高大约40~70厘米,节间萌发新枝,从茎干枝节间抽生粗壮的、长生的叶柄,颜色比叶色深。叶片斜心状卵圆形,顶端渐尖形,基部斜心形,边缘呈现细波浪状,有细尖锯齿,表面有的有茸毛,色泽变异大,大部分品种的叶背和叶柄均为紫红色。秋海棠花期为8~9月,花色淡红,聚伞状花序,雌雄花同株,花后坐果,蒴果有三大翅,可作为种子进行有性繁殖。
秋海棠原产我国,亦见于日本、朝鲜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常见的有四季海棠、彩叶秋海棠、红叶秋海棠、棕叶秋海棠、竹节秋海棠、毛叶秋海棠、玻璃秋海棠、银星秋海棠、峨嵋秋海棠等。
春秋冬三季,要有充足的阳光照射秋海棠,以利植株进行有效的光合作用。特别是秋季,光照适宜,肥水合理,植株体内营养充分,不但花繁叶茂,还可提高植株冬季的抗寒能力。夏季要进行散射光照,否则骄阳会灼伤叶片,失去观赏价值。
秋海棠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2℃。夏季气温高于30℃,冬季气温低于15℃,植株的长势便明显减弱。冬季应把盆花放入温室,把室温控制在15~18℃,夏季要把盆花放在凉爽、荫蔽的地方。
4. 蟆叶秋海棠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蟆叶秋海棠别名蛤蟆秋海棠、毛叶秋海棠,原产印度阿萨姆地区。具有横生的根茎,无地上茎,叶片从根茎部丛生而出。叶形硕大,状似象耳,先端尖,基部偏斜,叶缘无缺刻但有锯齿。
喜温暖多湿的气候,不耐寒,冬季室温不得低于12℃;也不耐酷暑,超过32℃则生长停止,并开始脱叶,生长适温为22~26℃。怕阳光暴晒,要求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腐殖土,不耐盐碱和干旱,也不耐瘠薄。
可用腐叶土和河沙混合配制培养土,最好再掺入一些草炭或发酵锯末,使其呈微酸性。盆土应见干见湿,5~6月和8月下旬到10月上旬每隔10天左右追施稀薄液肥1次。夏季闷热最好移到荫棚下养护,家庭种植可在下午5点钟以后移到室外,次日9时以前再搬入室内。10月上旬应移入中温温室,谨防霜冻。
用叶插法、分株法、播种法繁殖。(1)叶插法繁殖:由于蟆叶秋海棠叶脉相当粗壮,扦插时主要是在叶脉上制造伤口,在伤口产生愈伤组织的同时,由不定芽萌发而产生幼根和幼小的植株。单叶扦插于5~6月进行。选健壮成熟叶片,先用刀片在叶背的粗壮主脉上刻伤,刻伤间距2厘米左右,深达主脉直径的1/2。将叶面朝上,平置于湿润的沙土上,将叶柄插于沙内。用小砂砾将叶片压住,使叶片紧贴沙面,放于室内,使其见些散射光,并盖上玻璃,让四周留出缝隙通气。沙床要经常喷水,以保持较高的湿度。50~60天后于主脉切断处生根,长成幼株。待长至2~3片叶时,将植株带根切下上盆。
(2)分株法繁殖:常于春季结合换盆时进行,将植株从盆内托出,选择健壮、具有顶芽的根茎,切下长8~10厘米的小段,切口涂以草木灰,每盆栽2~3段,浇水后放置半阴处养护。
(3)播种法:于秋季播于浅盆中,将盆土浸湿,盖上玻璃,放于半阴处,保持一定湿度,极易发芽。
生长期每10天左右施稀薄肥料1次,浇水宜充足,要保持盆土湿润。冬季要减少浇水量。植株长大后宜进行摘心,促进分枝,使其开花繁盛。夏季应注意通风,以免白粉病的发生。
蟆叶秋海棠叶形和叶色奇特美丽,花期短,花型小,花色不艳,主要用于观叶。可单盆在室内窗台和几架上陈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