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五海棠的诗
1. 海棠最有名的诗句关于海棠的诗句
1.咏海棠最著名的诗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宋·苏轼《海棠》 只恐夜深花睡去。火照红妆,满意留宾住 宋·葛胜仲《蝶恋花》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 春似酒杯浓,醉得海棠无力 宋·周紫芝《好事近》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宋·陈与义《春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宋·李清照《如梦令》 海棠开后春谁主,日日催花雨 宋·李弥逊《虞美人》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2.关于海棠的诗词,出名的,较详细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宋·苏轼《海棠》 只恐夜深花睡去。
火照红妆,满意留宾住 宋·葛胜仲《蝶恋花》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 春似酒杯浓,醉得海棠无力 宋·周紫芝《好事近》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宋·陈与义《春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宋·李清照《如梦令》 海棠开后春谁主,日日催花雨 宋·李弥逊《虞美人》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帮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另外海棠花又称断肠花,思乡草。
有象征游子思乡,表达离愁别绪的意思。又因为其妩媚动人,雨后清香犹存,花艳难以描绘,又来比喻美人。
南宋陆游诗云:“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形容海棠艳美高雅。
陆游另一首诗中:“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鲜艳的红花绿叶及花朵繁茂与朝日争辉的形象。
3: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
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这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来。曲故流传后.苏东坡据此写了一首《海棠》∶《海棠》作者: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是一首咏海棠的诗。
诗的头两句,描绘海棠所生长的富丽环境,表明海棠的珍贵。后两句写深夜也点燃蜡烛去欣赏海棠花,诗人爱花、爱美之情极为深切,这样做也够浪漫了。
描写精致,用海棠比拟美人,更为生动。到了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根据'海棠春睡'典故,丰富了想象,画了一幅《海棠美人图.有诗云∶《题海棠美人》作者:唐寅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
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宋代《春暮游小园》作者:王淇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作者:苏轼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3.关于海棠花有什么典故和有名的诗句
海棠与名人典故 海棠花以其风姿艳质赢得世人的喜爱,历史上杨玉环、杜甫、苏轼、周恩来、张大千等名人与海棠结下了不解的渊源。
据北宋乐史《杨太真外传》记载:“上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岂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耳。”此典故代代流传,“海棠春睡”成为后代诗人画家不断吟咏描绘的题材。
后代的文学作品中常以海棠指代杨玉环,后发展为以海棠花喻美女。? 唐宋歌咏海棠的文人墨客众多,但独不见杜甫的海棠诗。
四川的海棠在唐时已名闻天下,杜甫又久居蜀地,吟遍了当地的各种花卉,却无一首歌咏海棠的诗篇,后人屡疑之。晚唐诗人郑谷在《蜀中赏海棠》诗中云:“浣花溪上空惆怅,子美(杜甫)无情为发扬。”
王安石也提到:“少陵(杜甫)为尔牵诗兴,可是无心赋海棠。”吴中复认为海棠姿色妖冶,连杜甫都很难下笔描绘,“子美诗才犹搁笔,至今寂寞锦城中”。
陆游则分析杜甫有海棠诗,但已失传。北宋还传出第三种解释:杜甫不写海棠诗是讳其母乳名之故。
这一无稽附会之谈,遭清代学者李渔的抨击:“然恐子美即善吟,亦不能物物咏到,一诗偶遗,即使后人议及父母,甚矣,才子之难为也!”总之,杜甫为何不吟海棠备受文人猜疑。? 宋代文人雅士开始有意识引种栽培海棠。
苏东坡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到闸口探望学生邵民瞻,并将所携海棠栽植于邵氏天远堂前。之后,苏轼来书必问:“海棠无恙乎?”邵氏则报:“海棠无恙。”
至今此树尚存活于江苏省宜兴市闸口乡永定村,1982年宜兴在原址重建海棠园。 海棠是周恩来总理生前最钟爱的花卉之一,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内广植西府海棠。
1954年春,西花厅海棠盛开时,周总理正在瑞士参加日内瓦会议,无法亲临赏花,于是邓颖超剪下一枝海棠花,做成标本,夹在书中托人带给总理。总理看到这来自祖国蕴涵深意的海棠花非常感动,百忙中也没忘记回赠邓颖超热情问候,托人带回一枝芍药给邓颖超。
周恩来与邓颖超千里迢迢赠花问候,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 国画大师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喜爱梅花、荷花、海棠等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植物,在旅居美国时曾向友人乞讨海棠,并作有《乞海棠》:“君家庭院好风日,才到春来百花开;想得杨妃新睡起,乞分一棵海棠栽。”
张大千听说百里之外种有名贵的垂丝海棠,为求购数本,甚至愿意典当画作,节衣缩食,“典画征衣更减粮,肯教辜负好时光;闻道海棠尚未聘,未春先为办衣裳”。这足见他对海棠的热爱。
1958年,张大千以一幅《秋海棠》荣膺纽约国际艺术协会世界伟大画家。1982年底,身居台北的张大千处于生命的最后阶段,作《海棠春睡图》赠与四川老友,画上折枝海棠设色艳丽,形态娇媚,并题诗表达自己对祖国和老友的思念之情。
海棠与文学 对海棠花文化有所反映的文学作品相当多,下面仅列举诗句、小说、戏曲中涉及海棠花文化的部分作品。? (一)诗词中的海棠花文化? 海棠栽培始盛于唐,唐人郑谷有咏海棠诗:“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妖娆全在欲开时……”郑谷写出了至今为人所称道的海棠“新著雨”、“欲开时”的艳丽妖娆的风姿神采,海棠让诗人郑谷看不足、写不完,饮酒赋诗,流连忘返。? 北宋咏海棠诗中最有名的当数苏轼于元丰七年谪居黄州所作的《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首海棠诗脍炙人口,唐明皇以海棠之明媚喻杨贵妃的妩媚,苏轼则反其意而行,以杨太真之风流喻海棠的明媚。
诗人以花拟人,写出爱花、惜花的深情,惜花实是惜己,借以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 宋代另一位大诗人陆游也对海棠如痴如醉,在《花时遍游诸家园•之二》中云:“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
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抵死狂”即格外的狂,诗人深谙花性,担心海棠的娇美不堪风吹日晒,便连夜上奏玉帝的通明殿,请求多借些阴天,好让海棠常开不衰。
《花时遍游诸家园》共十首,是陆游在成都时为海棠而写的组诗。陆放翁在《海棠歌》里唱道:“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扁舟东下八千里,桃李真成奴仆尔。
若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因爱海棠,陆放翁获“海棠癫”的雅号。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对海棠也有特殊的感情,创作了众人耳熟能详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绿肥红瘦”贴切地点出了一夜风雨过后海棠的变化,绿、红两种颜色代指海棠叶和海棠花,肥、瘦两种形态传神地描绘了雨后枝叶茂盛和花瓣凋萎,既生动形象又准确得体。
“绿肥红瘦”历来为人所称道,简直可以作海棠的代称。? ? 金人元好问有《清平乐》:“离肠宛转,瘦觉妆痕浅。
飞去飞来双燕语,消息知郎近远。楼前小雨珊珊,海棠帘幕轻寒。
杜宇一声春去,树头无数青山。”这首词表达了伤春思远的闺情,抒写了轻而远的相思,以及对青春的留恋和对生命的眷恋。
这些情绪并不是直接表达,而是通过对。
4.关于海棠花有什么典故和有名的诗句
1、《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朝】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译文: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小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
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 2、《题磁岭海棠花》 【唐朝】温庭筠 幽态竟谁赏,岁华空与期。 岛回香尽处,泉照艳浓时。
蜀彩淡摇曳,吴妆低怨思。 王孙又谁恨,惆怅下山迟。
3、《赏海棠花妖诗》 【清朝】高鹗 海棠何事忽摧隤?今日繁花为底开? 应是北堂增寿考,一阳旋复占先梅。 4、《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 【宋朝】管鉴 春阴漠漠。
海棠花底东风恶。 人情不似春情薄。
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绿尊细细供春酌。
酒醒无奈愁如昨。 殷勤待与东风约。
莫苦吹花,何似吹愁却。 5、《海棠花》 【唐朝】刘兼 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
烟轻虢国颦歌黛, 露重长门敛泪衿。 低傍绣帘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难寻。
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 (1)爱五海棠的诗扩展阅读 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玉棠富贵”的意境。
另外海棠花又称断肠花,思乡草。有象征游子思乡,表达离愁别绪的意思。
又因为其妩媚动人,雨后清香犹存,花艳难以描绘,又来比喻美人。
5.有关海棠的诗句
海棠 北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春晴怀故园海棠 宋——杨万里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海棠溪 唐——薛涛
春教风景驻仙霞,水面鱼身总带花。人世不思灵卉异,竞将红缬染轻沙。
海棠春 宋——马子严
柳腰暗怯花风弱。红映秋千院落。归逐燕儿飞,斜撼真珠箔。
满林翠叶胭脂萼。不忍频频觑著。护取一庭春,莫弹花间鹊。
题磁岭海棠花 唐——温庭筠
幽态竟谁赏,岁华空与期。岛回香尽处,泉照艳浓时。
蜀彩淡摇曳,吴妆低怨思。王孙又谁恨,惆怅下山迟。
海棠 唐——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娇饶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海棠花 唐——刘兼
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烟轻虢国颦歌黛,露重长门敛泪衿。
低傍绣帘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难寻。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
海棠美人图 明——唐寅
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自今意思和谁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海棠 北宋 ——黄庭坚
海棠院里寻春色,日炙荐红满院香。不觉风光都过了,东窗浑为读书忙。
海棠花 北宋——王安石
绿娇隐约眉轻扫,红嫩妖饶脸薄妆。巧笔写传功未尽,清才吟咏兴何长。
咏白海棠六首 清——曹雪芹
第一首——蕉下客(贾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第二首 ——蘅芜君(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台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第三首——怡红公子(贾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第四首——潇湘妃子(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第五、六首——枕霞旧友(史湘云)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海棠 清——龚自珍
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化起海红帘底月,西厢花影怒广潮。
吴氏园海棠 现代——陈寅恪
无风无雨送残春,一角园林独怆神。读史早知今日事,看花犹是去年人。
梦回锦里愁如海,酒醒黄州雪作尘。闻道通明同换劫,绿章谁省泪沾襟
6.描写海棠的诗句
唐人李绅的《海棠诗》中有句云“海边奇树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琼蕊籍中闻阆苑,紫芝图上见蓬莱”,《春暮游小园》宋代 王淇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宋代 苏轼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海棠》宋代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以下是出自《红楼梦》 探春《咏白海棠》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宝钗《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宝玉《咏白海棠》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黛玉《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湘云《咏白海棠》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湘云《咏白海棠》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7.与海棠有关的诗句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出自宋·苏轼《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火照红妆,满意留宾住。
出自宋·葛胜仲《蝶恋花》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出自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 春似酒杯浓,醉得海棠无力。
出自宋·周紫芝《好事近》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出自宋·陈与义《春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出自宋·李清照《如梦令》海棠开后春谁主,日日催花雨。
出自宋·李弥逊《虞美人》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出自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出自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2. 关于描写海棠花的古诗句
1.描写海棠花的诗句
白海堂(贾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说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咏白海棠(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探春《咏白海棠》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宝钗《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再古一点:
春暮游小园》宋代 王淇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宋代 苏轼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海棠》宋代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2.关于海棠的诗句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宋·苏轼《海棠》
只恐夜深花睡去。火照红妆,满意留宾住 宋·葛胜仲《蝶恋花》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
春似酒杯浓,醉得海棠无力 宋·周紫芝《好事近》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宋·陈与义《春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宋·李清照《如梦令》
海棠开后春谁主,日日催花雨 宋·李弥逊《虞美人》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给点分吧。。。。坐的我脖子疼。
3.求描写海棠的诗句
1.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出自宋·苏轼《海棠》
2. 只恐夜深花睡去。火照红妆,满意留宾住。 出自宋·葛胜仲《蝶恋花》
3.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出自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
4. 春似酒杯浓,醉得海棠无力。 出自宋·周紫芝《好事近》
5.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出自宋·陈与义《春寒》
6.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出自宋·李清照《如梦令》
7. 海棠开后春谁主,日日催花雨。 出自宋·李弥逊《虞美人》
8.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出自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9.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出自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4.描写海棠花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海棠花的诗句有:
1. 青娥红脸笑来迎,又向海棠花下饮。《玉楼春》年代: 唐 作者: 韦庄
2. 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少年游·南都石黛扫晴山》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
3. 烂漫海棠花,多谢东君留得。《好事近·烂漫海棠花》年代: 宋 作者: 洪适
4. 良辰,怀旧事,海棠花下,笑摘垂丝。《满庭芳·雨洗花林》年代: 宋 作者: 洪适
5. 海棠花下春风里。曾拼千场醉。如今老去谩情多。《虞美人·海棠花下春风里》年代: 宋 作者: 管鉴
6. 海棠花半落。正蕙圃风生,兰亭香扑。《瑞鹤仙·海棠花半落》年代: 宋 作者: 赵长卿
7. 斑驳云开,濛松雨过,海棠花外寒轻。《夜合花·斑驳云开》年代: 宋 作者: 高观国
8. 杨柳烟浓,海棠花暗,绿涨墙头路。《酹江月/念奴娇》年代: 宋 作者: 黄机
9. 嫩雨如尘,娇云似织,未肯便晴。见海棠花下,飞来双燕,垂杨深处,啼断孤莺。《沁园春·嫩雨如尘》年代: 宋 作者: 葛长庚
10. 一树海棠花,昨夜梦魂飞绕。《如梦令·江上绿杨芳草》年代: 宋 作者: 吴潜
11. 春意薄。江上晚来风恶。帘外海棠花半落。《谒金门·春意薄》年代: 宋 作者: 赵崇嶓
12. 烟雨海棠花,春夜沈沈酌。《卜算子·烟雨海棠花》年代: 宋 作者: 韩淲
5.描写海棠的诗句有哪些
1、《好事近》——春似酒杯浓,醉得海棠无力。
2、《春暮游小园》——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3、《春寒》——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4、《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5、《寓居定惠院之东》——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1、春似酒杯浓,醉得海棠无力。——宋·周紫芝《好事近》
译文:春天像一杯杯美酒那样令人陶醉,以至让海棠也像醉在了春风里,娇柔妩媚。
2、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宋·王淇《春暮游小园》
译文: 梅花零落,像少女卸去妆一样时,海棠花开了,它就像少女刚刚涂抹了新红一样艳丽。不多久,待荼縻开花以后,一春的花事已告终结,惟有酸枣树的丝丝叶片却又长出于莓墙之上了。
3、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宋·陈与义《春寒》
译文:二月的巴陵,几乎天天都刮风下雨。料峭的春寒还未结束,给园林的花木带来了灾难,叫人担心害怕!娇嫩的海棠,毫不吝惜鲜红的花朵,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中开放着。
4、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译文:明媚的春天,桃李竞开,争奇斗艳。
5、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
译文: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到,衔子飞来定鸿鹄。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
6.描写海棠花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海棠花的诗句有: 青娥红脸笑来迎,又向海棠花下饮。
《玉楼春》年代: 唐 作者: 韦庄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少年游·南都石黛扫晴山》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烂漫海棠花,多谢东君留得。
《好事近·烂漫海棠花》年代: 宋 作者: 洪适良辰,怀旧事,海棠花下,笑摘垂丝。《满庭芳·雨洗花林》年代: 宋 作者: 洪适海棠花下春风里。
曾拼千场醉。如今老去谩情多。
《虞美人·海棠花下春风里》年代: 宋 作者: 管鉴海棠花半落。正蕙圃风生,兰亭香扑。
《瑞鹤仙·海棠花半落》年代: 宋 作者: 赵长卿斑驳云开,濛松雨过,海棠花外寒轻。《夜合花·斑驳云开》年代: 宋 作者: 高观国杨柳烟浓,海棠花暗,绿涨墙头路。
《酹江月/念奴娇》年代: 宋 作者: 黄机嫩雨如尘,娇云似织,未肯便晴。见海棠花下,飞来双燕,垂杨深处,啼断孤莺。
《沁园春·嫩雨如尘》年代: 宋 作者: 葛长庚一树海棠花,昨夜梦魂飞绕。《如梦令·江上绿杨芳草》年代: 宋 作者: 吴潜春意薄。
江上晚来风恶。帘外海棠花半落。
《谒金门·春意薄》年代: 宋 作者: 赵崇嶓烟雨海棠花,春夜沈沈酌。《卜算子·烟雨海棠花》年代: 宋 作者: 韩淲。
7.描写海棠花的古诗有哪些
1、《赏海棠花妖诗》清代·高鹗
海棠何事忽摧隤?今日繁花为底开?
应是北堂增寿考,一阳旋复占先梅。
2、《同儿辈赋未开海棠》金朝·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3、《薛宝钗咏白海棠》清代·曹雪芹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4、《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宋代·管鉴
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
人情不似春情薄。
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
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似吹愁却。
5、《赏海棠花妖诗》清代·高鹗
海棠何事忽摧隤?今日繁花为底开?
应是北堂增寿考,一阳旋复占先梅。
8.关于海棠的诗句
海棠 北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春晴怀故园海棠 宋——杨万里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海棠溪 唐——薛涛 春教风景驻仙霞,水面鱼身总带花。
人世不思灵卉异,竞将红缬染轻沙。 海棠春 宋——马子严 柳腰暗怯花风弱。
红映秋千院落。归逐燕儿飞,斜撼真珠箔。
满林翠叶胭脂萼。不忍频频觑著。
护取一庭春,莫弹花间鹊。 题磁岭海棠花 唐——温庭筠 幽态竟谁赏,岁华空与期。
岛回香尽处,泉照艳浓时。 蜀彩淡摇曳,吴妆低怨思。
王孙又谁恨,惆怅下山迟。 海棠 唐——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饶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海棠花 唐——刘兼 淡淡微红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
烟轻虢国颦歌黛,露重长门敛泪衿。 低傍绣帘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难寻。
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 海棠美人图 明——唐寅 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
自今意思和谁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海棠 北宋 ——黄庭坚 海棠院里寻春色,日炙荐红满院香。
不觉风光都过了,东窗浑为读书忙。 海棠花 北宋——王安石 绿娇隐约眉轻扫,红嫩妖饶脸薄妆。
巧笔写传功未尽,清才吟咏兴何长。 咏白海棠六首 清——曹雪芹 第一首——蕉下客(贾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第二首 ——蘅芜君(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台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第三首——怡红公子(贾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第四首——潇湘妃子(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第五、六首——枕霞旧友(史湘云)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海棠 清——龚自珍 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化起海红帘底月,西厢花影怒广潮。
吴氏园海棠 现代——陈寅恪 无风无雨送残春,一角园林独怆神。读史早知今日事,看花犹是去年人。
梦回锦里愁如海,酒醒黄州雪作尘。闻道通明同换劫,绿章谁省泪沾襟。
9.关于海棠花的诗词有哪些
1: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帮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另外海棠花又称断肠花,思乡草。有象征游子思乡,表达离愁别绪的意思。又因为其妩媚动人,雨后清香犹存,花艳难以描绘,又来比喻美人。
2:南宋陆游诗云:“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形容海棠艳美高雅。陆游另一首诗中:“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鲜艳的红花绿叶及花朵繁茂与朝日争辉的形象。
3: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这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来。曲故流传后.苏东坡据此写了一首《海棠》∶
《海棠》
作者: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是一首咏海棠的诗。诗的头两句,描绘海棠所生长的富丽环境,表明海棠的珍贵。后两句写深夜也点燃蜡烛去欣赏海棠花,诗人爱花、爱美之情极为深切,这样做也够浪漫了。描写精致,用海棠比拟美人,更为生动。
4:到了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根据'海棠春睡'典故,丰富了想象,画了一幅《海棠美人图.有诗云∶
《题海棠美人》
作者:唐寅
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
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5:宋代
《春暮游小园》
作者:王淇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夭棘出莓墙。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作者:苏轼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10.描写海棠果的诗句
1: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帮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另外海棠花又称断肠花,思乡草。有象征游子思乡,表达离愁别绪的意思。又因为其妩媚动人,雨后清香犹存,花艳难以描绘,又来比喻美人。
2:南宋陆游诗云:“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形容海棠艳美高雅。陆游另一首诗中:“猩红鹦绿极天巧,叠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鲜艳的红花绿叶及花朵繁茂与朝日争辉的形象。
3: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这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来。曲故流传后.苏东坡据此写了一首《海棠》∶
《海棠》
作者: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是一首咏海棠的诗。诗的头两句,描绘海棠所生长的富丽环境,表明海棠的珍贵。后两句写深夜也点燃蜡烛去欣赏海棠花,诗人爱花、爱美之情极为深切,这样做也够浪漫了。描写精致,用海棠比拟美人,更为生动。
3. 关于海棠的诗词古句(秋花秋海棠诗词八首)
关于海棠的诗词古句,特别是关于秋海棠的,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例子:
明·邵宝《秋华十咏次如山 其六 秋海棠》:
- 离离秋草缀红芳,春睡初醒又晚妆。不是娇姿解愁绝,人间人自有柔肠。这首诗描绘了秋海棠在茂盛的秋草上缀着红色的花朵,如同美人春睡初醒,娇小动人,唤起了人们的柔情和喜爱。
明·边贡《秋海棠五首 其一》:
- 庭下秋棠开紫绵,映风含雨净娟娟。羽人自解丹丘术,种得花来亦是仙。此诗写了庭院中秋海棠连成一片红紫,在秋风微雨中娟娟可爱,表达了诗人对秋海棠的赞美之情。
明·钟惺《秋海棠》:
- 墙壁固吾分,烟霜亦是恩。光轻偏到蒂,命薄幸馀根。笑泣谁能喻,荣衰不敢论。年年秋色下,幽独自相存。这首诗以第一人称写了秋海棠的娇美、耐寒和低调的傲然,表达了秋海棠幽静孤独地盛开的生命之美。
明·徐范《秋海棠》:
- 力薄违春夏,花闲草露中。有谁怜夜雨,无奈泣寒虫。冷骨先庭晚,秋魂满地红。自知根蒂弱,不敢怨飘风。这首诗流露出伤感之情,描绘了秋海棠在晚秋中摇曳在风露中的楚楚之美,以及它看似柔弱却与命运做顽强斗争的精神。
明末清初·屈大均《秋海棠》:
- 何年人泪化,朵朵向秋开。叶已无情去,花犹有恨来。多啼愁露湿,欲笑喜风催。影与闺人似,依依在绿苔。此诗将秋海棠比作相思草,表达了闺阁女子对爱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秋海棠在秋风中坚守守望的精神。
清·沈善宝《蝴蝶儿 秋海棠》:
- 点秋光。傍银墙。娇红浅白斗新妆。缘何号断肠。艳极神难写,吟多齿亦香。红丝叶背粲成行。西风蝶梦凉。这首词写了秋海棠在秋光中的娇美,以及人们对其的喜爱之情,同时提出了“断肠花”的别称。
清·关锳《卜算子 秋海棠》:
- 一雨暖凉生,花满斜阳外。休说啼痕几点儿,也有风吹散。行近粉墙阴,挼手和烟采。偏又花名唤断肠,不敢将伊戴。这首词描绘了秋海棠在烟雨斜阳中的美,以及诗人因“断肠花”的别称而不敢采摘的心情。
清·黄景仁《菩萨蛮 秋海棠》:
- 颓垣缺甃胭脂色。断肠花对销魂客。小样却中看。带来些子酸。从今愁薄福。为负倾城目。辛苦系红丝。暮秋逢嫁期。此诗写了清寒落魄的黄景仁在秋天看到破墙破瓦盆中盛开的海棠花,表达了诗人对秋海棠的怜爱之情,以及自己与秋海棠相似的落魄身世之感。
这些诗词古句不仅描绘了秋海棠的美丽形态,还寄托了诗人们的情感与思绪,是中华诗词宝库中的瑰宝。
4. 苏轼海棠五首赏析:嫣然一笑竹篱间,海棠虽好不吟诗
解读苏轼海棠诗五首,更烧高烛照红妆,不是轻薄,是知己和爱惜
海棠花处处常见,每年仲春春分到清明时节,是海棠的盛花期。海棠开在仲春,恰值桃李初谢,春寒春雨大面积落花季节,此时,却是海棠佳期,一分风雨,十分茂盛,开得旖旎绚烂,姿态多情。
海棠原本产自四川山地,中唐和晚唐之后,去四川旅游做官的人增多,发现了山野海棠独特的美。中唐薛涛,非常喜欢这种本土罩族花树,大量种植浣花溪上,也使得这种花木很快名扬四海。
到了晚唐,几乎处处都有移植的海棠。
这种花树适合温润多雨的气候,生长迅速,补充了春分时节的花事空挡。在五代和北宋早期,在京城或者附近,已经形成了规模种正陵植,是二三月踏青时候,最美丽的花朵。
海棠繁盛,因为属于伞状花序,花开垂悬且繁茂,婀娜动人,更适合古代人赏花插鬓的风俗。海棠未开时是红色的,花开后,红粉娇艳,且花叶扶苏,富丽优雅,花开如潮,所以北宋早年就有去城外赏花的狂潮,且宋朝取消宵禁,昼夜笙歌,兴起夜赏海棠的风雅活动。
海棠被誉为富丽美人,好事者杜撰前朝故事,说唐明皇曾经说杨贵妃醉酒,如同海棠花一样娇慵富丽。”海棠春睡“因此得名,有用以形容海棠花垂悬开花之美,有类比美女。
宋朝诗词中的海棠,或因为这样的风气,诗词很多显示一种闺阁女性的姿态,流于庸俗。
实际让海棠扬名的也有苏轼的功劳。因为他写海棠诗虽然不多,但其中一首,看起来香丽,惹人狂想。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高烛照红妆。 “ 北宋 · 苏轼海棠(1084年)
说春风柔和袅袅,吹上了天空,让春天的月亮,也有了更美丽的光泽。
海棠花成片开放,隐约在月光下,如同一片红色的云雾,而月亮也要西沉了。
我担心海棠花在这样的夜晚沉沉睡去,特地点上蜡烛,去惊醒她,去看她在月光烛火下的动人风采。
这首诗写出了海棠花那种垂悬繁盛之美。因为海棠花的花朵蓓蕾是不同时期开花,呈现深深浅浅远近高低层次多样的美,摇曳的海棠,在蜡烛的热度里,可以缓慢绽开,这就使得秉烛夜游,更有乐趣。
苏轼的美诗当然契合那个时代观赏海棠的热情,所以广泛流传。高烛夜赏,花下笙歌,本来就是常态,只是因为苏轼,更强化了这种美。
但是许多人并不清楚苏轼写这首诗并非是在他安逸的京城岁月,而是最为落魄的黄州几年。
黄州对于苏轼没有锦衣玉食,没有高堂夜宴,他不过是在贫寒的茅舍外,感喟这海棠不分富贵贫贱的摇物清弊曳春风,陪伴他的落魄。
所以秉烛夜照的背景,不是因为他有多富贵闲情,而是这一树海棠带给他的如梦温馨和感动。更烧高烛照红妆,不是轻薄,是知己和爱惜。
只是很多人觉得这首诗,实在带着浓情和香丽,根本忽略了苏轼创作这首诗的真实背景。
但是,也好,海棠至少因为苏轼更多人喜欢追捧。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
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寸根千里不易致,衔子飞来定鸿鹄。
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 (1080年) 北宋 · 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节录
那么苏轼和海棠的结缘是在什么时候呢?他40多年的生涯里,京城不乏海棠花海,他都没有写过。因为那是富丽之花。
44岁,他因为乌台诗案贬谪到黄州,心情寥落,且贫困,一行人住在一座废弃的定慧院中,这里虽然是官方的住所,但是既然废弃,也就条件不好,苏轼有个住处而已。到处是荆棘荒草。且他元月份还在路上看到路上的雨中梅花,可以知道停留在这里,刚刚是二三月间。
死里逃生,刀下幸存的苏轼心情落魄,出来四面走走。
他居然看到了山中杂树中间一树他以前不待见的海棠。这棵海棠天真浪漫的长在山野里,垂丝摇曳,自然有一种嫣然如笑的美,而这种美,苏轼在京城,在各地都看过。
但是这个时候看,他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海棠在京城已经是名花,何以在这里出现?一树寂寞的海棠雨中带泪,月下清幽,摇曳多姿,出处风韵,相比之下,肯定比桃李美观。因为海棠的花是垂悬摇曳的。
苏轼观察了地形,确定了这不是人工移植的海棠,他想来想去,只有一种可能,就是飞鸟衔着海棠的种子,从四川飞过这里,种子落了下来,就这样在自然的风雨中,长成了这样美丽的花树。
我相信苏轼的判断,因为他做官期间一直注重农业,亲自下基层,对于植物和树种的判断还是非常客观现实的。根据他的描述,这是一棵野生的海棠,因为枝干裘曲,落在山地缝隙杂草之间,绝非人工种植,而且花树已经长大,至少有一人多高,证明在这山野存活,已经有了年头。
苏轼当然面对这么美而茂盛的花开,有着此时落魄心情的照应。
本来应该是在京城和四川的名花,如此荒草之中开在苏轼面前,对于苏轼来讲,是一种上天给予的邂逅,让他最落魄时看到这棵花树。提升着他生活向前的信心。
海棠是名花,至少在北宋已经是,苏轼是落魄的罪官。明艳山花对落魄情怀,苏轼想到的是,这本来应该是千娇百媚被呵护的花木啊,居然沦落到荒山野岭,如同他自己的处境。
所以以前对海棠无感的苏轼,爱上了海棠。
海棠是名花,但是对于苏轼来讲,这是上天给他的陪伴之花,幸运之花。
”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
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
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
殷勤木芍药,独自殿馀春。 “宋 · 苏轼《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 其一 》(1080年2月26日)
苏轼心情大好,有理由相信这首诗就是写在上首诗当天和不久。
因为时间标注是农历二月二十六日。而他看到的海棠也正在盛花期。
盛开的一树海棠如梦如幻,或者落魄的苏轼震惊这里居然有海棠,心情那是如梦如幻。
”海棠真如梦“这五个字简单,但我喜欢。看一个人写的诗,不要选择他富贵平顺期,而要选择他低谷期。所以这里说海棠如梦,那是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感受。
这感受让他轻快明丽起来。他开始主动接受这种类似改造的生活。因为知府的官奉停了,家里为他出狱,也基本花空了家底,这里所谓团练副使的薪水,简直不够塞牙缝,还有跟着他来照顾的朝云,还有些一路前来的弟子,此时都面临生活的困境。
苏轼根本不能躺平,但是好在,这里的梅花,尤其是海棠奠定了他重新开始的信心。
他观察这里的山村和山居,也有美好,这里长江流域,地气丰足,池塘中已经长了浮萍,居然还有蛙声。而路过的山间,梅子正在打着果实。
原野平地上有挑野菜的人们,一路上还有芍药花开。
海棠能存活,苏轼也能存活,无非是做个农民。
所以当这年大旱,粮食不济时,苏轼是主动欣然接受了一块荒地,和家人随从身体力行的开荒种地。
关于海棠花,那是他心中的一个坐标,一个安慰,一个类似佳人和家人的存在,他爱惜。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脂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 北宋 · 苏轼《寒食雨二首 其一 》(1082年3月4日)节录
这是在黄州的第三年,苏轼已经拥有了东坡田园和在那里的草堂。
这年春分到寒食期间,下了很长时间的春雨。他自己也生病着。正在东坡的茅房里躺病。
但是他心里有事,因为海棠不是他的幸运之花吗?他居然就在这夜晚记起,又或者是回来的人告诉他海棠在风雨中快凋落了。
他居然就做了一个决定,夜晚要将那颗他的幸运之花海棠给挖回来,在他的领地东坡种着。
那么寒食节是古代纪念隐士介子推的节日,苏轼此时已经放弃了仕途上升的念想,思想趋于淳朴豁达,爱惜山水花木如敬惜神灵,大爱之下,他居然半夜要把风吹雨打的海棠挖回来。
”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里的木瓜木桃就是指的海棠。海棠带给苏轼以人生的启示,他回报海棠的就是全力的呵护。
于是在东坡的院子里,你就可以看到这树一直过来的海棠。
而苏轼之后的秉烛夜游,不是豪门深院,恰恰是那农村一样简单的院落,杂木栏杆。但是这已经是他最大的虔诚了。
也就有了夜烧红烛照红妆。
这依然是落魄阶段的苏轼,然而就像一个贫困的情郎,用尽心力去呵护这棵风雨海棠,海棠的存在是他灵魂的爱人,妻子,美女。
我想此时他真正的爱人朝云也是不会反对是,这位女孩,陪伴过苏轼的富贵,心甘情愿陪着苏轼来到黄州,以弹丝弦的守操持家务,这树海棠同时也给她带来了春之亮色吧,
苏轼是在黄州这人生最低谷的时候,认识的海棠花,对于海棠,他别有深情,但是非常节制歌咏。
”东坡五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宜。
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 “ 北宋 · 苏轼《赠黄州官妓(补编)(1084年)》
苏轼在黄州呆了五年,时来运转,要调任汝州。这里的官员仰慕他的文名,还有在这里苏轼的达观简朴,没有给他们增加负担,所以临走之时,是热情欢送。
大家求诗求笔墨的比比皆是。其中有一位歌女,经常被州官安排出席有苏轼的宴请,想来也算当地娱乐圈的红人。
她应该是对苏轼有同情心,并且有交集的。
大家都有诗和礼物,唯独她为何没有。
苏轼将最好的海棠诗,留给她。
因为你代表这黄州地方善良朴实而又有才气的女性,苏轼对于黄州,对于黄州的一切是感恩的。这里并没有开始做贬官那种预设的人间磨难,生活是清贫的,但是官员和人,都厚道得让人感动。
苏轼不会对歌舞女子,尤其是这种官方的乐户女性有歧视,因为她们歌舞助兴,是一种工作。而且宋朝也明确规定了各个地方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此类人员,用于祭祀表演,节日活动的仪式和宴饮。这是官场标配。
苏轼不轻薄,但是最终他要走了,告别这里的人们和这里的一草一木。
他写给这位歌女。
我在这里住了五年,为什么没有什么话,也没有什么诗要写给你。
因为我像唐朝的杜甫,他住在浣花溪边海棠花里,却没有写关于海棠的诗。
因为有个传说,杜甫的母亲名讳是海棠,所以杜甫不写,是对母亲的敬重和爱戴。这虽然是一种杜撰,因为据我说知,杜甫时代,他住的地方是没有海棠花的。
另一种说法,就是最喜欢最尊重的人,就像亲人,留在心底,那是对她最好的保护。
苏轼应该是哪一种呢?苏轼的母亲程氏,且这首诗里有李宜两字,可见不是和母亲重名。
那就是第二种,是这里的淳朴善良的人情,让他感动,是这样一位女子代表了这里好客善良的一切女性,他愿意像保护那颗海棠花一样保护她,不因他的盛名,而使她丧失相对淳朴的生活氛围。
他有多么喜欢这里的海棠,就有多么尊重和爱惜这里的女性。
他不愿意自己的盛名,而使得这样一个女子,陷入名利狂潮,失去自我。
这首诗也同时写出了他对于海棠的厚爱。
他的爱不同于京城看花的那种轻薄狂潮,他的爱,在心底。
苏轼的确很少写海棠花,如果你曲解更烧高烛照红妆,如何风流艳冶。那也不是苏轼的本意。因为他的本意,就是海棠虽好不需诗。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