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叶发芽
A. 移栽的海棠花发芽之后枯萎,是怎么回事
海棠花株形优美,叶色翠绿,花朵鲜艳夺目,而且花期很长,是中国特有的花卉之一,有着“国艳”的美誉,又被称为“花中仙子”,是常见的家庭观花植物。很多人都喜欢种植海棠来美化庭院,但是养护期间却总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题主问“新移栽的海棠发芽后枯萎了应该怎么补救?”
总结:新移栽的海棠发芽后枯萎常见原因有植株还未服盆、光照过强、浇水多、施肥不当等,移栽后的海棠一定要合理养护,避开阳光直射,适当地控水,保持土壤润而不湿即可,短期内无需施肥,以免发生肥害。
B. 海棠发芽了是什么样子
海棠发芽的样子是:嫩绿的芽叶逐渐展开,呈现出蓬勃生机。
海棠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花卉,其发芽的样子也十分引人注目。当春天来临时,沉睡的海棠开始苏醒,它的嫩叶从枝条上慢慢探出头来。这些嫩绿的芽叶呈现出非常柔软的质地,看起来就像新生的婴儿皮肤一样娇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嫩绿的叶片会逐渐展开,变得更加饱满和繁茂。此时的海棠已经展现出了勃勃生机,预示着它即将进入盛花期。
海棠发芽的过程非常美丽。在初春时节,当气温逐渐升高时,海棠开始经历由休眠到生长的过渡阶段。这时候它的树枝上会出现许多微小的芽点,这些芽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大并逐渐突破保护结构露出绿色的嫩叶。这些新发出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会显得非常明亮,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随着新叶的展开,海棠的枝条也会变得更加丰满和繁茂。
除了嫩绿的叶片外,海棠发芽时还会伴随着一些花蕾的出现。这些花蕾会逐渐长大,并在适当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绽放。海棠的花期通常是在春季,其花朵颜色鲜艳,花瓣饱满而丰满,散发出浓郁的芳香。因此,当海棠发芽时,预示着它将很快进入花期,给人们带来美丽的视觉享受和愉悦的心情。
总之,海棠发芽是春天的美丽景象之一。它嫩绿的芽叶和娇嫩的质地给人带来生机和活力,同时也预示着海棠即将进入盛花期,给人们带来绚烂的视觉盛宴。
C. 一个月前移植的海棠盆景萌发了新芽,嫩芽怎么又枯萎了
应该是根系未能正常吸水,导致嫩芽水分不够,所以就枯萎了。建议把花盆放在阴凉处,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不要反复浇太多水,以免烂根。
海棠的护理:
1,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海棠喜阳光,不耐阴,需经常放置在阳光能照到的地方,在阴凉的地方容易生长不良。但是如果夏天正午阳光较毒时,应给予一些遮挡,以免灼伤花叶。
2,土质要疏松,偏碱性。海棠花需要比较疏松的土壤,并需要含一些碱性,大概土壤的ph值不低于7即可,可选用花圃或树根底的土壤再加入三分之一河沙。
3,栽植深度不宜过深。海棠花栽入盆内的深度不宜太深,以便根系能比较好的伸展,最好载入深度距离盆底12厘米为宜,但是具体还是要看植株大小而定。
4,浇水以盆土保持湿润为佳,具体浇水应视天气而定。应保持盆土的湿润,但不能积水,最好不要淋雨,以免水过多导致烂根,太寒冷时不要浇水。
5,适时施肥。在春芽萌动时要施点有机肥,以补充养分,并且配合浇一次透水。秋季落叶时施有机肥,也配合浇透水一次,花谢后要施磷钾肥,日常可购买一些海棠专用的肥料,根据说明适当施肥。
6,要放置在通风的地方。可将海棠放置在院落中或阳台等通风的地方,海棠比较耐寒,所以冬天也是可以放在屋外的,但是如果特别特别严寒的话,还是要做一些防冻措施。
7,在早春修剪枝叶。为保证植株能开花旺盛,应在海棠落叶后至早春萌芽期间进行枝叶修剪,可减去弱枝、病虫枝叶、个别较长枝叶、过密枝叶,还可对枝条稀疏部位进行垂剪,以促使其多发侧枝。
8,病虫害防治:
(1) 锈病。
贴梗海棠最易发生锈病危害,病株率高达100%,病叶率一般在20%~80%,每年均有发生,有些危害严重的植株在夏季7~8月份就出现了叶片大量脱落的现象,严重影响海棠的长势。贴梗海棠锈病病原为担子菌亚门胶锈菌属真菌,病菌以菌丝角在桧柏枝条上越冬,并形成冬孢子角,3~4月冬孢子角遇雨破裂,膨大为橙黄色花朵状或木耳状,并产生担孢子,随风传播到海棠上,于5~7月春夏季节危害海棠叶片。叶片背面长出坚硬的黄色须状物,即病原菌的锈孢子器。发病后期,黄色须状物的颜色变深,逐渐成熟粉化,叶片正面病斑扩大,形成黑褐色坏死斑,并可以脱落成穿孔状。8~9月锈孢子成熟后随风传播到桧柏上,侵入嫩梢越冬。桧柏被害部位出现浅黄色斑点,后隆起呈灰褐色豆状小瘤并中间膨大,表面粗糙,呈棕褐色。在海棠、苹果与桧柏混栽情况下发病较为严重。
春季在海棠刚萌芽时向海棠喷25%敌力脱乳油或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行保护,10天1次,连续喷2~3次。8~9月份,当锈孢子成熟时,向海棠上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阻止锈孢子转移。粉锈宁是防治海棠锈病的特效药剂,为避免或延缓病原菌对该药剂产生抗药性,在防治过程中应注意将粉锈宁和其他药剂进行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
(2)网蝽和蚜虫。
危害海堂的网蝽主要为梨冠网蝽。主要危害叶片,造成海棠叶片枯黄早落。梨冠网蝽对海棠的危害率可达100%,且连年危害,梨冠网蝽一般以成虫和若虫集中在叶片背面,以口针刺吸海棠汁液,危害较隐蔽,并可以诱发煤污病。被害叶片正面产生较多的褪绿斑点,叶片背面产生黄褐色粒点状物质,手摸有黏性,并可见深褐色虫体。1年可以发生4~5代,以6~9月危害较为普遍且严重。危害海棠的蚜虫主要为桃蚜,危害主要集中在嫩梢、嫩芽和幼嫩的叶片上,以口针刺吸海棠汁液,并可以诱发煤污病,造成叶片向背面卷曲。蚜虫对贴梗海棠的危害一般集中在4~6月海棠嫩枝梢和嫩叶片较多时节。
春季,在贴梗海棠萌芽前喷2-4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可有效地减轻网蝽的为害程度。蚜虫迁飞期以及蚜虫和网蝽发生危害期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7天喷1次;50%抗蚜威或辟蚜雾4 000~5 000倍液喷雾,5~7天喷1次,喷2~3次进行喷雾防治。重点防治叶片背面、嫩叶、嫩枝、嫩梢等害虫主要聚集的部位。优先选用吡虫啉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注意保护利用瓢虫、草蛉、食蚜蝇等蚜虫的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