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兰花
『壹』 有没有关于柳兰花的传说
柳兰花,枝叶象柳,花似兰,故名柳兰花。生长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深处,因其从前,世世代代的牧民在这儿放牧,每年看到她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却并不知道她的名贵,也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据说这种花目前在世界上只有两处,一处在英国,有一亩多,另一处就是在锡林郭勒盟的灰腾锡勒草原上,面积也不足五亩。
这些兰花紧簇地生长在一个小山丘的背阴面,在靠近山丘转向平地的地方,她们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相互依偎,手拉着手,肩并着肩,簇拥在一起。花茎的高度有1米左右,花瓣为淡紫色,彩蝶在花瓣上飞来飞去,小蜜蜂在花蕾的中间采蜜。一阵轻风吹过,仿佛是在一个大舞台上站了一群娇艳欲滴的美少女,在婉转吟唱,在翩翩起舞,让人陶醉。整个花丛的长度大约有100多米,宽约10多米。从远处望过去,在茫茫无际、一眼望不到边的大草原上,在一片绿色的海洋里,盛开着一片紫色的鲜花,如同是天女洒下来的一般,显得格外的耀眼、格外的奇特。
柳兰花的美,美得耀眼,美得娇贵,美得奇特。但令人奇怪的是,在这一片花的中间,没有一棵杂草,而在她们的外围,与别的植物也有着十分明显的分界,好象是人工种植的一样。在她的周围几百里范围之内,全是郁郁葱葱的小草、小花,但却没有一株这样的兰花。就在她们对面的阳坡山地上,阳光充足,与阴面山坡的高度、倾斜度也几乎一样,长满了各种不知名的小草,却没有一株这样的兰花。
这种花很娇贵,只能在当地生长,有一位北京的植物学家,想把她移植到北京去,但却不能成活。柳兰花的籽就象是蒲公英的籽一样,特别的小,风一吹就四散飞去,轻柔而飘渺,落在地上,很难生根发芽,所以就繁殖不起来,这也可能是其数量极少的原因吧。还有就是这个花你不能去采摘,如果今年采摘了她的花朵或枝叶,来年就不开花;如果你把她踩倒了,她就死了,他所在的地方,就会是光秃秃的,什么也不长。因为近年来有游客进到花丛中坐卧、拍照,有一片花已经死去,地上光光的,什么也没有,就是旁边的杂草也没有在那儿生长,真是有点奇怪。可能是植物的相互排斥作用吧,也可能是土壤中有什么特殊的物质,只对兰花有利,而不利于别的植物的生长。
据当地人讲,柳兰花只能在这个地方生长,在别的地方是绝对不能生存的。传说,在柳兰花的下面,有一个远古的古墓,兰花是吸纳了古墓里的灵气,才得以存活。如果没有了古墓的灵气,再好的条件也不行。传说毕竟是传说,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她只有在当地的气候、土壤、环境等条件下才能生长,却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其少,又在其它地方不能生长,所以就显示出了她的神奇。
『贰』 美冠兰属与地宝兰属有什么异同
美冠兰属(Eulophia)是兰科植物中的大属,约有200多个原种,自然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以南部非洲数量最多,是稀树草原兰花的主角。我国也有14种,产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多生于林间草地或山坡上,是典型的地生兰。而地宝兰属(Geodorum)则是一个仅有约10种的小属,自然分布于热带亚洲和大洋洲,我国也有5种,主产华南和西南部各省区,是开花较美丽的地生兰(图78)。
图78 原产华南和东亚的地宝兰
美冠兰属和地宝兰属均有地下着生的假鳞茎和长卵形多折皱的基生叶,绿色,有叶柄和叶鞘。唯不同的是美冠兰属的总状花序直立,有3~9朵花,花红色、粉红色、橙色、白色或黄色,唇瓣平展,具有较长的合蕊柱,花粉块2或4粒,蜡质;而地宝兰属的花序常在顶部俯垂,花朵较小,白色或黄绿色,花朵不甚张开,呈管状。
美冠兰属种类虽多,但真正用于观赏的数量并不多,常见的仅有几内亚美冠兰(Eulophia guinensis)少数几种,在国内兰花市场有时见有野生的紫花美冠兰(E.spectabilis)、黄花美冠兰(E.flava)、美冠兰(E.graminea)和长距美冠兰(E.faberis)的地下姜状假鳞茎出售。而地宝兰属主要用于观赏者均来自野外,如国产的原种美丽地宝兰(Geodorum pulchellum)、多花地宝兰(G.recurvum)、大花地宝兰(G.allenuatum)和地宝兰(G.densiflorum)等多个。
这2个属洋兰的栽培基本相同,即用富含腐殖质的培养土或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栽植,生长期内给予高温高湿和光线充足的环境条件,至冬季休眠期可减少或暂停浇水,否则会由于浇水过多导致烂根的出现,严重时会使兰株腐烂死亡。
『叁』 锡林郭勒大草原柳兰花几月开的旺盛八月中旬去花还开着吗
这个大草原的花,是在5月份的时候开放,
8月中旬的时候有一些还是可以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