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软膏
A. 怎样消灭小咬
灭蠓幼虫,对一时难以清除干净的滋生场所,如污水坑、沟、水塘、荷花池及沼泽地等,可定期喷洒药剂杀灭蠓幼虫。
防范措施
改善环境卫生,消除滋生条件,消灭蠓的滋生场所,同时采取物理的或化学的防治方法杀灭成蠓和幼虫,可以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涂抹防蚊蠓的各种驱避剂来使它们不敢近身。防蚊帽和蚊帐虽然可有效地防止蚊虫的叮咬,却不能阻挡身体更小的蠓类的自由出入,想利用这种办法防蠓,只有将纱孔直径减到0.75毫米以下时方才有效。
消除和控制蠓的滋生栖息条件,在草坪周围,以500m为半径的范围内,结合其他工作,填平坑洼,平整地面;清除积水,疏通沟渠;堵塞树洞;及时清除垃圾污物,采用泥封堆肥发酵处理;畜圈、禽舍要勤扫、勤垫、勤除、保持清洁干燥,使蠓类无栖息和滋生之地。
(1)荷花软膏扩展阅读
蠓叮吸人血,被刺叮处常有局部反应和奇痒,甚至引起全身过敏反应等,更主要的是可传播多种人的疾病。从野外捕获的蠓类中,曾检出多种蠕虫、鞭毛虫、纤毛虫、球虫等,其中能寄生于人、畜体内的有几种丝虫。已知的有18种寄生虫是以蠓为媒介的。
如蟠尾丝虫、肝囊原虫等均是以多种库蠓为媒介。某些库蠓是流行于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常见丝虫病、流行于非洲的链尾丝虫病和流行于拉丁美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奥氏丝虫病的传播媒介。在我国,蠓与人体疾病的关系了解得尚不够清楚。
在福建和广东,曾于自然界捕获的台湾拉蠓体内分离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但该蠓是否可作传播媒介,尚有待证实。据统计蠓还能传播下列疾病:鸡痘、马癣、牛流行热、非洲马瘟、牛出血热、禽类疟虫病、丝虫病、马脑炎、兰舌病、卡他性绵羊热、土拉伦斯病及引起牲畜的早产、死产、怪胎等。
B. 佩带香囊的方法
1.香囊是指将芳香药如苍术、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等制成药末,装在特制的布袋中,佩挂在胸前、腰际、脐部等处,不仅有醒脑的作用,让人神清气爽,还可用来防治多种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可用石菖蒲、冰片、丹参、三七等药物研末制成香囊佩在胸前;脾胃虚弱的胃炎患者,可用高良姜、白芷、小茴香、蜀椒等制成香袋,放置在中脘(位于脐上4寸处)穴;结肠炎或前列腺炎患者也可用苍术、虎杖、丹参、藿香等芳香药制成香袋系在脐部。通过药物渗透作用,经穴位、经络直达病处,起到活血化瘀、祛寒止痛、燥湿通经的作用。
2.春季中药防病香囊主要由金银花、菊花、佩兰、石菖蒲、檀香等中药组方,有调节气机、疏通经络等作用,从而使气血流畅、脏腑安和、保健强身。
3.儿童使用香囊可有效防治春季流行病。春季阳气旺盛,地气升发,不少儿童在春季易感染疾病或旧病复发,而采用把香囊佩在孩子胸前或休息时置于枕边的方法,能起到防治上感、流感、鼻炎、皮肤湿疹、蚊虫叮咬的作用。因药物浓郁的香味在人体周围可形成高浓度的小环境,能够刺激鼻黏膜,使鼻黏膜上的抗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提高,而SIgA具有较强杀死病毒的能力。香囊的适用人群很广,除了儿童以外,老人随身带着香囊,其芳香气味被人体吸入后,能起到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作用。
4.民间在端午节佩香囊、熏艾草的习俗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中药成分吸入人体后,具有开窍醒神、化湿醒脾、辟秽悦神的作用。这种方法简便易行,防治春季流行病效果较好。
5.使用香囊时要注意防水、防潮,孕妇慎用。若直接接触皮肤而出现红疹、瘙痒等现象,请取下香囊,将香囊挂于室内空气流通处,局部皮肤外搽皮炎平或肤轻松软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