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河灯荷花
⑴ 端午节为什么要放荷花灯
是一种中国民间祭祀及宗教活动,用以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们祝福。
放河灯的中国民俗起源甚早。原始社会,限于对大自然认识的局限,较长时间,人们认为火是万物之源,成为顶礼膜拜的图腾,吉祥温暖的象征,战胜寒冷饥饿的神灵。
一些地区放河灯不限于七月半,三月三歌节、锅庄节、上巳节、三月节,也放河灯。姑娘少女对这个习俗特别钟爱,往往在节日夜,自制小灯笼写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顺水飘流。
夏历七月初七,是民间鹊桥会节日,又叫祈巧节、女儿节,人们怕牛郎看不清夜暗的鹊桥,便在人间河流放灯,让牛郎认路快步与织女相会。宋代以后不少文人诗文中有此记载。
在江南,病愈的人及亲属制作河灯投放,表示送走疾病灾祸,时间自然不限于七月半。“纸船明烛照天烧”,就是对这一习俗的生动描述。江河湖海上船只,见到漂来的灯船主动避让,以示吉祥。
(1)漂河灯荷花扩展阅读
端午的其他习俗
1、扒龙舟
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乃遗俗也。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十分流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扒龙舟历史悠久,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龙舟竞渡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版块。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择吉日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
2、端午食粽
粽,即“粽籺”,俗称“粽子”,属“籺”的其中一种。“籺”是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祭祖的贡品,籺有很多品种,不同的节日会做不同的籺,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习俗。粽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馅料和箬叶(或柊叶)等,其花样繁多。
⑵ 古代喜欢在水上放花灯是代表什么意思
放河灯(也常写为放“荷灯”),是华夏民族传统习俗,用以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们祝福。
古人相信,这些灯会带着生者的祝福、思念、希冀给亡者。此外,放河灯也是祈福的一种形式,少年书生期待前程,二八女郎期盼姻缘。或盼子嗣,或求平安,或欲富贵,凡有所思,皆可写入花灯。
实际上,放河灯的汉族民俗起源甚早。宋代道教得到提倡,规定中元节各地燃河灯、济孤魂、放焰口、演目莲戏,不少诗人留下杭州西湖放灯欢腾的诗篇。此后,放河灯在七月半举行并随道教、佛教传播而流行全国。
河灯有各种各样的造型、材质,花样比较多,有的外形像西瓜,就叫做西瓜灯;还有蒿子灯、莲花灯等等。但以荷花造型最为多见,大抵也跟此时荷花盛开有些关系
(2)漂河灯荷花扩展阅读:
中元节到来,盘点中国十个最适合放河灯的地方
1、濠河,位于南通,中元节、新春、元宵节,在濠河放河灯祈福是当地居民的一项传统习俗。
2、松花江,位于吉林,松花江河灯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和民间活动。
3、周庄,位于苏州,点一盏烛影摇曳的花灯,放入河水里,寄托相思,为未来祈福。
4、乌镇,位于嘉兴,这里放河灯的民俗仍被保留,中元节、七夕、中秋,放河灯是游乌镇的重要项目。
5、两江四湖,位于桂林,桂林的两江四湖被称为全国最佳赏月地。
6、万泉河,位于琼海,每年万泉河上荷花盛开之际,都要举办盂兰灯会,秋观河灯,游人云集。
7、白洋淀,位于保定,荷灯的形式多种多样,常年在淀上行船的多是船灯,祈保一年平安。
8、凤凰古城,位于湘西,这里天天都可以放河灯,盛满祝福。
9、三河古镇,位于合肥,河面上,数万盏河灯竞相闪耀,与两岸古镇夜景交相辉映。
10、桂林资源县,数万民众到风雨桥旁参与河灯漂放活动,在中元节之际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