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佛子
⑴ 为什么南方人过鬼节比北方隆重,北方人不过呢
过鬼节,一般是南方汉人注重,主要原因是,南方汉人的始祖大都来自中原,祖先墓地在北方,古代交通不便,清明冬至无法去扫墓,而鬼节那天开鬼门关,其它时候是不开的,在鬼节那天焚烧纸钱,祖先之灵可以驾清风来领取,也有的折纸船放入江中,因为天下水相通,可以将思念带到。
⑵ 莲花最有禅意的句子一叶一浮萍
莲花最有禅意的句子一叶一浮萍
莲花最有禅意的句子一叶一浮萍, 荷花从古至今都是高洁的象征,有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寓,荷花是夏日里最美丽的花。顶着烈日,开得娇艳而繁盛。下面分享莲花最有禅意的句子一叶一浮萍。
莲花最有禅意的句子一叶一浮萍1
1、菩提似明镜,莲依佛净光!
2、人心本无染,心静自然清,如花美眷,也敌不过似水流年,心若磐石,也敌不过过眼云烟,一念心静,一念浮华,莲落红尘,几人可渡。
3、湖中莲花出淤不染,花香如玉,似来自如来佛境,须弥山天界。
4、莲,生于污泥之中,犹如人生在浊尘的世界。
5、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6、风动莲生香,心静自然凉。
7、守一方心灵净土,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
8、莲,朵朵轻轻姿质,淡娟娟;点点缀圆池,亦可怜。
9、心如莲花,人生便能一路芬芳。
10、孑身独处淡然行,烦恼万种皆是空,守一点心梦的灯光,听一曲心灵的悠扬,让灵魂在无边的黑暗中沉淀后,幻化为清澈的溪流,我愿意如莲洁来洁去,自生自落。
11、清水濯莲心,只为等君来。前生意犹尽,来世意缱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只为,等你。
12、心灵的平静才是人生真正的平静,身入菩提海,心似莲花开,胸无火冰欲,月到风自来。
13、来生愿做一朵莲,静静盛开在佛前,出淤泥不染,倚清风而眠。
14、心中若有美,处处莲花开。
15、荷出污泥而不染,天然去妆饰自然。佛门圣荷世人慕,鸳鸯并蒂万年长。
16、经过月华浸润滋养,经过寒冬酷暑侵袭,依然不惊不扰。端坐在寂静的时光里,不问年轮转过几圈,不知烟事更改几场,安然守着自己的莲心,兀自生香。
17、水不洗水,尘不染尘。
18、莲在水中生,心在水中明,我心望明月,明月照禅心。
19、双手合十,一念清净。或许,今生我来,只为等你。隔着风雾,隔着雨霁,我把所有等待的苦,全部放逐。清水洗心,清衣素颜,与前尘,握手言欢。
20、心如莲花,人生才会一路芬芳。
21、一花一世界,心似莲花开,一叶一菩提,禅修悟中来。
22、莲之所以为莲,是因为莲不慕牡丹之雍容华贵,不慕百合之馥郁馨香,不慕兰花之优雅美丽,不慕秀竹之修长挺拔。莲之所以为莲,是因为莲安静地做着自己,守望自己,内省不浮。
23、愿我如莲,此生得安然。
24、这一世,我是佛前遗落在地上的一粒莲子。被南来的风,吹到荷塘。不知道,经过多少个春秋冬夏,错过多少日出月落。
25、月色朦胧,萧萧横翠,袅袅山水间,她温柔雅致,清逸窈窕,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婀娜蹁跹。
26、佛,无处有,佛,又无处不在。
27、当我们的心像莲花一样洁静,莲花就在我们的心中绽放了。
28、有人似荷,只能远观,有些人如山,可依靠,有些人像风,来了去了,远了,近了,都做寻常。
29、心若开成一朵莲,一切顺其自然。
30、夏之夜,水中莲,在等你翩翩归来。夏之夜,水中莲,在耐得住寂寞中惊世骇俗!
31、尘世间,有一朵冰清玉洁,宁静安详,云水禅心的花。
32、来生愿做一朵莲,心如莲花开,随遇而安,宁静致远!
33、人生就是一次轮回的未知旅程,在处处过目即忘的风景里,唯有莲心不染,拥有了佛心慧质,方能于万千红尘中,放下握在手里的纷乱,静听流水禅意,享受一份悠然与美丽。
34、我愿作西方一朵莲,担负使命恭迎佛子。
35、一朵莲,一禅心,一朵莲,一世界,阵阵清淡香气,不扰人,不争宠,洁净无瑕,不曾虚度年华,专注前行的方向,抵达梦的睛朗。
36、一念一清净,心是莲花开。
37、一念花开,一念花落,这山长水远的人世,终究是要自己走下去,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几处不为人知的暗伤,等待时光去将之复原。
38、人,若泥陷于污浊的世界,尚有迷离婆娑,恍惚缥缈。但那朵朵灼灼瑞美的莲,皆犹如朵朵澄心不染,纯真高远的凌波仙子,浮出水面。
39、听一曲禅音,结缘山水间,等待花开成禅。
40、我愿作西方一朵莲,慈光普照争艳茁壮。
41、我愿作西方一朵莲,安于圣境不退升华。
42、不求奢华,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莲花就在心中绽放了。慈悲为怀,莲花就在心中绽放了。
43、我愿作西方一朵莲,八功德水中滋润长。
莲花最有禅意的句子一叶一浮萍2
1、我也曾见过凋零的莲花。大片大片的莲叶变得枯黄,一派萧索落寞,无奈又惆怅。而莲花,即使枯萎了,依然在那里孤芳自赏。
2、莲,在瞬间的完美中,定格一世的安宁。一世静好的期盼,在微风拂面的月色间,在心底荡漾开来。
3、莲心实苦,却是清心败火的良方。
4、康德认为,美的本源出自于人的理性能力与知性能力之间的审美判断力。禅宗的美学精神是非理性中有理性。这种理性是以不确定模糊形态悄然参与其中。即所谓建立在"思量"与"不思量"之间。
5、自己和生活,格格不入。自己和自己,貌合神离。未来和远方,遥不可及。不如,学学莲花吧,孤芳自赏又怎样。
6、心若莲花 心若清净, 三千大千世界, 无处不是净土。
7、在宁静中,精简内心的繁杂。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如莲一般,不枝不蔓,不妖不惑。
8、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9、柳摇舟飘,叶如翠盖,莲花妖娆。金线微波,撑舟过,歌声扬。风生风定,波起波沉,花芳,衣香,芙蓉白衫融一色。
10、莲如人的心情,也寂寞,也淡薄,也黯然。却在时光流转间,甘愿化为佛前的宝座,在孤独中,听尽一片梵音佛语。
11、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在最深的绝望里,开出最美的花,不惹尘埃。
12、善良,是心间绽放的花,它远离喧嚣的岸,收敛着剔透的花瓣、幽婉的芬芳,伫立成一茎明澈的纯真,摇曳为一抹恬然的淡泊。它舒展着娉婷的笑靥,仿佛一首云淡风轻的小诗,又如一曲蓝天碧水的梵音。它是一朵佛前的青莲,任由红尘万丈,我自纤尘不染,诸邪不侵,只静看清水一脉脉地划过如烟岁月。
13、苦海迷途去未因,东方过此几微尘。何当百亿莲花上
14、莲,亦是有禅意的。那朵佛前的莲花,晨钟暮鼓,安之若素。有时,我想,自己所求所寻的',不过是如莲那般,最干净的饱满。那莲花净,便是对生命由衷地敬畏。
15、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越来越喜欢纯粹的东西。饮食简单清淡,生活删繁就简。
16、简单、微妙、含蓄、宁静。能了诸缘如幻梦,世间唯有妙莲花。
17、在一波荡漾间,发现那孤独傲然的心灵。从一片莲叶间,挺立出一朵青里泛白的花苞,在一抹温柔里,孕育出满满的深情。
18、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土一如来。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心是莲花开。
19、佛家有禅语:“莲若有心,必当其苦;莲若无心,必当其空。花落子归泥,不过世态,无非因果。心滴菩提露,不过通透,亦是如来。难得莲子意,落遍慈悲心。”
20、莲的身上,有一种清逸出尘的风骨。像是超脱于尘世之外的隐士,纵使内心丘壑万千,也总是气定神闲的模样。
莲花最有禅意的句子一叶一浮萍3
1、人间有事莫招我,酒后醉卧杏花荫。
2、荷花池旁一道小小而潇洒的瀑布倾泻而下,打在岩石上,溅起一朵朵水花,那水花多么像小小的白梅,在微风吹拂中,纷纷落下,最后消失在坚硬的岩石与小池的中央,漾起一圈圈的涟漪。
3、凡事都不可太过极端、绝断,你给别人留了空间,其实就是在给自己留下了很大、很多的回旋余地。所以说,人生固然是需要努力,但是是不可使尽,福不可受尽,话不可说尽,规矩不可行尽,要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适可而止方为妙。
4、简单、微妙、含蓄、宁静。能了诸缘如幻梦,世间唯有妙莲花。
5、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6、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
7、荷叶上大滴的露珠,像璀璨的夜明珠一般发出眩目的光。
8、莲,在瞬间的完美中,定格一世的安宁。一世静好的期盼,在微风拂面的月色间,在心底荡漾开来。
9、荷叶呈圆形,中间有一个小圆圈,圆圈的四周有一道道的叶脉,一直伸向荷叶的边缘。荷叶丛中还露出一个个小莲蓬,嫩黄绿色的,像个小话筒,歪着头一声不吭。
10、佛说: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因此,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一切随缘,顺其自然,不怨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12、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江南】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13、逢人三分和气,如春风满面;遇事几分宽阔,留于别人路过。别把自己当君子,也别把自己当小人,人生是什么,都是学做人。
14、微风吹拂,墨绿的或者褐色的荷叶,轻轻拍着水面,泛起一轮轮波浪。那硕大的叶上亭亭玉立着一支支迟开的花,粉红的花瓣,金黄的莲须,嫩绿的莲房,在阳光映照下。鲜艳夺目。
15、有些事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都要发生,有些人不论我们喜欢不喜欢,都要面对。人生中遇到的所有的人和事,都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愿意也好,讨厌也罢,该来的都会来,没有选择,无法逃避。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和面对,做自己该做的,尽力而为,用善良感染生活,用温暖和谐人生。且行且珍惜。
16、人活一世,其实,有些东西,要学会思而勿乱;有些情感,要懂得痛而莫恨;有些追逐,要舍得持中有弃;有些浮相,要甘于尘而不染。有时,参禅,只在一瞬间,一杯茶,一叶草,一尾鱼,一粒沙,一株桃花,看一个繁杂的世界。世有千态,心有万言,便可从中拾得一颗澄明无物的禅心。
17、一根根带刺的荷梗顶端是一朵朵盛开的荷花。荷花的色彩特别美,有洁白无暇的,有白里透红的,还有红中带绿的。有的还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
18、在宁静中,精简内心的繁杂。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如莲一般,不枝不蔓,不妖不惑。
19、夏日,河面上那一张张荷叶,翠绿、墨绿,颜色不一,光滑油亮。它们挤挤挨挨,争相向上。
20、无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乱,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人生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皆系于心,心态若安好,有什么是真正过不去的坎呢?身在红尘之中,凡事以善为本,有所为,有所不为,心自然日趋平和、宁静,如开放的莲花一样自然,从容,不为谁开不为谁落。
21、散尽浮云落尽花,到头明月是生涯。
22、佛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静的莲花。有沉静的眼,平和的心,不管人间有多少苦难,多少坎坷,莲花盛开的地方,总是云淡风轻,岁月染香。
23、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24、荷花有禅学中的自然而然、淡薄、清静、空寂等审美特征。
25、谁说,读懂过莲的傲骨?在一波荡漾间,发现那孤独傲然的心灵。从一片莲叶间,挺立出一朵青里泛白的花苞,在一抹温柔里,孕育出满满的深情。莲如人的心情,也寂寞,也淡薄,也黯然。却在时光流转间,甘愿化为佛前的宝座,在孤独中,听尽一片梵音佛语。
⑶ 梦见吐出很多大大小小的珠子,且珠子里印着荷花,有的有佛像,佛经,吐了两次
瑞相的示现不一定是修行所必要的条件,有的时候乃至有的会有误会,而以为是瑞相的情形发生。因为自己其实是烦恼而生起了有所得心,乃至是妄想执著而生起了取相分别,甚至有的是鬼神或者业障、冤亲债主变化的相貌;这些情形的发生来示现假似瑞相,因此让众生以为是瑞相。可是众生遇到这种情形,有瑞相的时候,就应该要特别小心,应该要以智慧来作抉择;而不要执著说自己见到瑞相多么不得了,因为这样的执著而成为障碍自己道业进步的因缘。所以,不管是念佛人在念佛的时候,或者在打坐修定的时候,乃至在睡梦之中所见到的瑞相好相,应该还是要以智慧为先导来作抉择,并且要依据圣教的开示来简别、抉择、判断。
在经典中其实 佛陀已经讲得很明白、很清楚。这个道理 佛陀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有开示说:“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从这段圣教的开示就知道,不管你是在定中,或者你出定,或者是在念佛,或者是在打坐,或者在梦中等等的种种情形,当有遇到瑞相,乃至遇到有诸佛菩萨示现而为你开示佛法的内容时,应当让这些内容的义理与修多罗比较而一致吻合的——修多罗就是经典至教。也就是说,这些梦中、定中或念佛中所见所知的一切内涵,是要与 佛陀三乘菩提的经典的圣教内涵吻合一致的。如果说在梦中、定中或念佛之中,所见到的瑞相内容或者开示,是与三乘菩提经典中所开示的内涵是相违背而不吻合的话,那就是行者自己的妄想幻境,根本就不是瑞相,只是妄想幻境罢了。所以行者千万不可执著,以为是这样就是圣人的境界;如果是这样而执著,以为自己已经证圣的话,那就是入了魔境而不知道。因此,见到了瑞相,除了真正的殊胜的瑞相之外,也有很多是修行的歧路,其实是假冒的瑞相,乃是鬼神等示现的境界。所以,我们还是应该要用智慧来作抉择,以圣教为依止,与修多罗合。
而我们再来说说,瑞相的种类其实有很多。有的人他在念佛的时候,或者修定打坐的时候,或者参禅的时候,他是见到了广大的光明,或者他见到美妙殊胜的莲花,或者他见到他方清净世界的殊胜。譬如说,念佛人有时候因为某些人的因缘,他会看见到极乐世界的八功德水,种种殊胜的境界;或者听到美妙的音乐,或者听到殊胜的演奏,或者闻到殊胜浓郁的香味;乃至见到诸佛菩萨来加持、放光、说法、开示,种种不同的情形发生。但是,这些瑞相其实都是三界有为的境界,千万不可执著。所以《楞严经》当中也有开示,种种的境界都说,这些有些境界其实是善境界,但是却不是圣境界,不可以圣解,就不可以圣人自居而解。因为这很多的情形其实是五阴的境界,都是三界有为的境界,修行人千万不可以因为这样而生起执著烦恼,应该要用智慧来观察、来简择;并且要查证经典圣教的开示,必须要与三乘菩提经典的内容吻合才对。而修行者也应该把这个情形,当作自己修行的一个指标来检验罢了,当作改往修来的参考而已,应该内涵是要符合圣教的内容,而不执著的继续用功努力;如果有过失,调整自己的过失,但内容要吻合三乘菩提的内容而去行菩萨道。所以,行者不管是在念佛中,或者是在打坐当中,乃至在参禅的时候,遇到瑞相的时候应该依智慧以及圣教而行。
但是,有的人可能他会有疑问,会说:“既然有瑞相的示现,如果这些瑞相是真的,而不是鬼神的干扰变化,那诸佛菩萨在我念佛中或者修定中,他们示现瑞相的目的是为什么?他为什么要示现瑞相呢?”而且他也说:“因为《金刚经》佛陀不是有开示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但是,佛菩萨为何还要示现瑞相给我呢?而让众生看到呢?”其实我们从这个疑问来说,我们要了解,诸佛菩萨的所作,一切都是为了利益众生在道业上面进步,所以常常有很多种情形是以起信为主。也就是说,有的时候佛菩萨在你用功的时候,或者用功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偶尔会因为某些根器的众生他需要鼓励,需要鼓励他才能进步;所以就示现瑞相来鼓励这个行者,让这位修行人能够生起信心,因此看到瑞相而更加努力往前进步,让这个缺乏信心的人能够提起信心乃至信力。
我们看 佛陀在《菩萨璎珞本业经》中就有这样类似的道理,我们看 佛怎么说:“佛子!若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二)这段圣教怎么说呢?这段圣教就是说,对于初机的学佛人,因为他对于佛法僧三宝的信心还不够,对于自己用功努力的信力还不足,因此,他必须要时时的鼓励,才能让他继续的进步。如同小孩子有了一点进步,因为父母的鼓励而他会继续努力,他当然希望自己能够受到鼓励,父母也希望小孩能够透过鼓励,让他继续进步。所以同样的道理,诸佛菩萨示现这些瑞相,很多人感应到佛菩萨示现的瑞相加持,是因为,这些瑞相的加持,能够让这些只有信根的菩萨,透过自己的努力念佛用功,再透过这样加持示现瑞相,而得以成就这一分的信力,从信根成就信力。
但是,有的菩萨因为在三乘菩提正知见上面是具足,而且他能够安住在 佛陀开示三乘菩提的正知见当中;这样安住在正见之中的菩萨这样努力用功,所以信力具足,佛菩萨就不需要透过瑞相的示现让他成就信力。因为他已经具足信力了,因为他已经成就了归依三宝的三归依戒而成就了五力。也就是说,他的五力是具足的,他的信力、精进力、定力、念力、慧力的用功都是在正常的增长,不需要额外示现瑞相而让他起信,所以佛菩萨就不需要示现瑞相给这些菩萨。因此,很多用功得力的菩萨却没有见到瑞相,一样是智慧深妙,一样是功德成就;因为这位菩萨乃是久学菩萨,他目前的位阶用功顺利,也就是说,他安住在 佛陀的圣戒之中而行,那就不需要透过瑞相的鼓励。可是,如果是刚刚入三宝海中的初机学人,那就应该以起信当作加持他的首要目的。因此,有的时候有的菩萨就会透过佛菩萨示现的瑞相而得以增加信心,成就信力,而更进一步的往前进步。
所以,念佛时或者打坐修定的时候,你见到的如果是真正的瑞相,不论是见到光、见到花,听到美妙的音乐乃至闻到异香种种,这其中的内涵必须是要与三乘菩提的内容吻合。而其中很多的目的,我们简略来说常见的几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乃是要让行者起信,能够继续进步,但是却不是让众生要执著这个瑞相。因此,加持有些人见到瑞相的目的,不外乎就是让这个行者能够生起信心,成就信力;对于三宝的信心生起的缘故,对于佛法僧三宝生起信乐,对于自己能够产生足够的信力;所以,诸佛菩萨偶尔会现起一些特殊的境界,让某些众生遇到;但是不会常常遇到。如果某个人常常遇到,每天遇到,那就是有问题,那就是着魔了。因为诸佛菩萨功德殊胜,如果没有办法达到起信的目的,那何必常常示现呢?所以说,示现只要一次就能够有效了,干嘛需要很多次呢?所以,如果常常看到瑞相,那就表示这个人他是执著于境界当中,他已经落入三界有当中了。其实,这样常常看到他所谓的瑞相这位众生,其实对他的修道是不利的;这不可能是佛菩萨的作为,因为佛菩萨的功德没有那么差劲,佛菩萨的功德非常殊胜,一次就可以解决。
所以,行者不论是念佛,或者修定打坐,乃至于定中或者梦中所见的一切,或者听到佛菩萨对于你的开示,或者见到某些现象的显现,这些都是诸佛菩萨要利益一切众生,使得他们能够在道业上面增上,但不是要让这些众生增加执著而取相分别。所以,佛陀才在《观经》当中又特别特别的开示,必须要与修多罗合,不然就是妄想,就是无明。也就是说,见到瑞相的内容,或者定中、梦中、念佛中听到佛菩萨的开示,它的内容统统要与三乘菩提的经典圣教吻合;如果与三乘菩提所开示的内涵违背而不合的话,那就是妄想幻境,根本不是瑞相。一定要吻合三乘菩提经典的开示内容,这样才是有帮助的瑞相显现。这个部分大家要特别小心。
第二个常见到示现瑞相的目的,乃是要劝请发起菩提心为主,也是增大信力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也以初机学人为主。譬如我们举一段圣教,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当中有记载:“一切众生遇此光明,见彼瑞相,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一)从这段圣教也知道,佛陀常常放光加持,让众生得以因此而发起成就佛道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而不会小心小量小器的自认为自己是小根器者。这样的加持劝请,也让这些人发起菩萨性,不要落入声闻、独觉的二乘种性当中。所以,佛菩萨有时候会透过示现瑞相的方式,让这些众生发起菩提之愿。例如,有的人念佛的根性偏于声闻,属于中品生人,但是透过 佛陀示现瑞相,极乐世界殊胜的光明相给他看,因此他心变大了,肯发起大心,而得以朝向上品生的努力。这就是诸佛菩萨常示现瑞相的另外一个慈悲摄受的目的。
第三种情形,常常遇到佛菩萨示现瑞相的情形,或是示现好相加持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诸佛菩萨要加持行者而得以灭罪啊!因为这些菩萨透过如法的惭愧忏悔,能够灭除过往一切的戒罪。因为我们过去无量劫以来,乃至此世造作了很多的过失,有的时候有许多微细的戒罪并未灭尽;但是,透过行者至诚心地忆佛、念佛、拜忏、拜佛乃至观想念佛等,用功精进的过程当中,辅以自己惭愧心所的善心发起,加以忏悔过往一切罪业的发露,立誓愿永不复作;这样感应了诸佛菩萨现前,或现光明,或见光明,或佛摩顶放光,闻到异香等等,来灭除这个众生的戒罪。这也是常见到念佛人或修行人见到瑞相的情形。
所以说,能够见到瑞相未必是好,不见到瑞相未必不好。所以,见到瑞相的时候,不外乎就是希望能够让众生得以继续往前进步,透过这样有为的加持而得以让众生信力具足,或者发起大愿,或者灭除罪业。这些种种的一切,都是诸佛菩萨的加持,并不是行者自己有多么伟大,全部是仰赖如来的慈悲加持以及摄受啊!所以,行者如果见到瑞相,其实更应该更为感恩,更为恭敬,更为惭愧,诸佛菩萨的加持得以灭罪,得以起信,得以劝发,能够继续的努力用功,来依于圣教而如说修行;并且透过智慧的简择,而更能够增益道业上的进步,使得道业进步;千万不可以因为执著而生起憍慢、烦恼,乃至招引鬼神的魔扰。
⑷ 平南旅游景点哪些好玩的地方
推荐思回石山(畅岩山)景区凯坦、没孙扮平南雄森枯灶动物大世界、大安古建筑群、北帝山景区、平南县江北公园、荷花湖景区、广西平南安怀佛子旅游风景区、江滨公园、城隍岭公园、平南宝林寺。
1、思回石山(畅岩山)景区
思回石山(畅岩山)景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思回石山又名“畅岩山”、“畅岩怀古”,是平南新旧八大风景名胜之一。畅岩山高数十丈,一山两峰,全为石灰石结构,岩洞奥窈。岩洞主要有犀牛滴水洞、文昌岩、遇仙岩、九重门、 飞鼠岩等景点。
⑸ 中国的香烟都有哪几种
北京:中南海、北京、钓鱼台;天津:江山、恒大;上海:中华、红双喜、熊猫、牡丹;重庆、四川:天子、龙凤呈祥、朝天门、宏声、山城五牛、天下秀、娇子、国宝、九寨沟
河北:钻石(品种太多,荷花是其中一种)、新石家庄、北戴河;河南:黄金叶、帝豪、红旗渠、许昌、散花、豫烟、豫烟王、芒果、皇烟、发时达
山东:泰山系列、将军系列(种类都很多)安徽:黄山、皖烟、天都、迎客松、光明、佛子岭、合肥、庐阳、红三环、逍遥津;福建:七匹狼、金桥、石狮
江苏:苏烟、南京;浙江:利群、大红鹰;广东:红双喜(广州)、红玫王、五叶神、好日子;广西:真龙、甲天下;云南:云烟、玉溪、红河、盛世国宾、红塔山、石林
(5)荷花佛子扩展阅读:
抽烟对于人体的各个系统都有一定的危害,尤其是对于呼吸系统危害是特别大的,长期抽烟会造成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尤其会使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流行病学的调查表明,吸烟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特别是鳞状上皮细胞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患者的13倍,而且患了肺癌之后,吸烟的人死亡率也要比普通人高很多。
吸烟还会造成其他系统的致癌性,可以和唇癌、舌癌、口腔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的发病率都有一定的关系,还会使冠心病的患病风险增加。
⑹ 浙江有什么民间习俗
1、西湖香市,是浙江省杭州市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宗教信徒进香拜佛和经商者形成的集市。西湖香市起源于唐宋年间,到元明时期已十分繁荣。
2、宁海十里红妆婚俗,十里红妆是古老的传统民俗,这种嫁女的场面。旧俗在婚期前一天,除了床上用品、衣裤鞋履、首饰、被褥以及女红用品等细软物件在亲迎时随花轿发送外,其余的红奁大至床铺,小至线板、纺锤,都由挑夫送往男家,由伴娘为之铺陈,俗称“铺床”。
3、嘉善田歌,是浙江省的地方民歌,属于吴歌的一个品种,是浙江一种独特的歌谣形式,是过去劳动者寻求慰藉、抒发思想感情的歌声。2008年6月7日,浙江省嘉善县申报的“嘉善田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网船会,是浙江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民国时期,清明节、中秋节前后为嘉兴莲泗荡网船会之期,江浙两省附近船户乡民成千上万聚集于连四荡刘王庙,迎神赛会。2011年5月23日,网船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前童元宵行会,盛于清末民初,一直延续上世纪五十年代逐渐消亡。1985年,前童村举办建村761年活动,灯会活动重新恢复,此后年年举行,四乡八方来客人山人海,1986被宁波市命名为“古亭之乡”,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曾来采访和报道过,是当地一著名的灯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