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的慎独
1. 谁知道兰花代表着什么样子的含义,养兰花的人都有什么样子的品质啊
一、兰花喜欢群生,这是由她的繁殖方式和生理特性所决定的。她展现了团结合群的特性,以及在群体中以德处世的美德。
二、兰花身姿柔弱,但秉性刚韧。她的青青兰叶细长而柔软,随风摇曳,优雅自如。尽管看似弱不禁风,一触即折,但实际上,她拥有坚韧不拔的内在品质。
三、兰花淡泊名利,尊他谦敬,礼让他人。她不像青松矗立高山之巅,也不与牡丹争奇斗艳。她安于平凡,与草为伴,花朵隐藏于叶子之中,静默无闻。只有春日来临,她的幽香才会告知世界她的存在,她以“只为报春送馨气,不与桃李争宠娇”的态度自守。
四、兰花洁身自好,慎独慎微。野生兰花生长在远离喧嚣的山谷或溪边,即便家养,也保持着纯洁的品性。
五、兰花质朴俭约,无私奉献。她的生命力极强,叶面有角质层,粗大的叶脉和复杂的根系构造使她能够长时间离土仍保持生长。
六、兰花勇于创新,顺应自然。作为植物界中庞大的种群之一,兰属植物种类繁多,中国兰花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品德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品质。
2. 兰花有什么意义急!
幽兰生前庭,抄含薰待清风。 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对于中国人来说,兰花还有民族上的深沉意义。在中国传统四君子梅、兰、竹、菊中,和梅的孤绝、菊的风霜、竹的气节不同,兰花象征了一个知识份子的气质,以及一个民族的内敛风华。因此对于兰花,中国人可以说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与性格认同。 兰花,那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来受人喜爱。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被誉为"国香"、"王者香"的中国兰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
3. 兰花有没有礼让的品质
有啊,兰花生性谦和,处处表现礼让。它不会像青松那样挺立在高山之巅,也不会像牡丹那样开出艳丽的花朵,甘当素王。
4.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1、译文
兰花的姿容婀娜,叶子碧绿修长。风吹过来,就算身处幽谷里也难掩其香味。不因为被人摘取,就甘心作为配饰。就算无人欣赏,也默默地吐着芬芳。
2、原文
咏幽兰
婀娜花姿碧叶长,
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
纵使无人亦自芳。
3、作者
爱新觉罗·玄烨
(4)兰花的慎独扩展阅读
1、赏析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在诗中道出了“兰花”冰清玉洁的高雅气质。他吟咏的不是兰的孤高隐逸,而是推崇兰的谦和踏实,不争虚华的品格。
2、作者简介
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
蒙古人称他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完全夺回朝廷大权,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
成年后康熙帝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意图以条约确保清朝政府在黑龙江的领土控制。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笼络汉族士人。
但是康熙帝标榜仁政,到了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