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倍体兰花
㈠ 人为让兰花变异的方法有哪些谢谢
A.物理诱变:紫外线,X—射线,γ-射枣嫌线,快中子,激光,微波,离子束等。
B.化学诱变
(一)烷化剂
是栽培作物诱发突变的最重要的一类诱变剂。药剂带有一个或多个活泼的烷基。通过烷基置换,取代其它分子的氢原子称为"烷化作用"所以这类物质称烷化剂。
烷化剂分为以下几类:
1. 烷基磺酸盐和烷基硫酸盐
代表药剂:甲基磺酸乙酯(EMS)、硫酸二乙酯(DES)
2. 亚硝基烷基化合物
代表药剂:亚硝基乙基脲(NEH)、N-亚硝基-N-乙基脲烷(NEU)
3. 次乙胺和环氧乙烷类
代表药剂:乙烯亚胺(EI)
4. 芥子气类
氮芥类、硫芥类
烷化剂的作用机制--烷化作用 作用重点是核酸,导致DNA断裂、缺失或修补。
(二)核酸碱基类似物
这类化合物具有与DNA碱基类似的结构。
代表药剂:
5-溴尿嘧啶(BU)、5-溴去氧尿核苷(BudR) 为胸腺嘧啶(T)的类似物
2-氨基嘌呤(AP) 为腺嘌呤(A)的类似物
马来酰肼(MH) 为尿嘧啶(U)的异构体
作用机制:作为DNA的成份而渗入到DNA分子中去,使DNA复制时发生配对错误,从而引起有机体变异。
(三)其它诱变剂
亚硝酸 能使嘌呤或核顷嘧啶脱氨,改变核酸结构和性质,造成DNA复制紊乱。HNO2还能造成DNA双链间的交联而引起遗传效应。
叠氮化钠(NaN3) 是一种呼吸抑制剂,能引起基因突变,可获得较高的突变频率,而且无残毒。
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
秋水仙素是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器官和种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剧毒的植物碱。纯品为无色或淡黄色针状结晶,改岩陆熔点155℃,有苦味,易溶于冷水、酒精、氯仿和甲醛。通常用水或酒精作溶媒。
㈡ 墨兰繁育
墨兰繁育主要通过两种方法进行:分株繁殖和组织培养。分株繁殖操作简单、可靠,能快速开花并保持品种原有特色。墨兰通过分割丛生兰花的假鳞茎,将其分为单个或2~3个为一组独立栽种,以达到增殖目的。分株繁殖的最佳时期是在休眠期,即新芽未出土,新根未生长之前,或花后的休眠期。分离后的兰株需进行整观、剪去烂根、枯叶,并用70%的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的溶液浸泡兰株根部10~15min消毒。分株繁殖虽简单易行,但繁殖系数有限,难以满足大面积生产和市场的需求。因此,更科学、先进的繁殖方法是组织培养。
组织培养是一种基于细胞学说及植物细胞全能性学说的先进科学技术。它在林木繁殖方面正在不断推广。据统计资料分析,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的组培繁殖更容易成功。兰花组培繁殖采用先进设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能够批量生产抗性强、病虫害少、成活率高的兰花。近年来,国内多个科研单位,如中国科学院、北京、昆明、华南植物研究所、上海园林所、四川农业科学院等,都在开展兰花组培繁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通过组织培养,墨兰可以繁殖出分生无性苗,满足生产和市场需求。
墨兰的繁育还可以通过杂交方法进行新品种的培育。种内各品种间的杂交没有任何障碍,容易获得大量的杂交种胚。与建兰、春兰、蕙兰、寒兰等兰花杂交也易于成功,杂交种胚的量也很大。与兰属内其他种间的杂交虽然获得杂交种胚量较少,但杂交成功率很高。与兰属外的兰花杂交虽然相对困难,但仍可以获得成功。研究发现,墨兰杂交种胚的萌发虽然比洋兰困难,但与杂交亲本有关,如墨兰和大花蕙兰的杂交种胚萌发率可达100%,萌发速度快,形成原球茎,容易产生杂种植株。墨兰杂交种胚的萌发率差异很大,但在3个月的时间内,萌发率从0~70%都有,这样的萌发率已能够满足育种需要。绝大多数墨兰杂交种胚萌发形成根状茎,虽从根状茎再生植株比洋兰困难,但目前的技术可以保证生产出足够多的杂种植株供选育。
多倍体育种是兰花育种的另一个重要方法。通过秋水仙素或辐射处理兰花的原球茎或根状茎可以产生多倍体。多倍体叶片厚实,花形整齐对称,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多倍体和二倍体杂交后可以产生奇倍数或非整倍体的兰花植株,这些植株花形奇特,花色鲜艳,极具观赏价值。近年来,洋兰的新品种多是用这种方法育成的。墨兰的多倍体诱导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目前已获得了一些可能是四倍体的材料,叶片浓绿厚实,整个植株比较大,正在进行染色体数目鉴定。
墨兰育种的方法还包括现代生物技术,如转基因技术进行改良。随着兰花产业的发展,这些育种方法必将成为兰花养植者和育种工作者的重要方法,为培育出更多优质、独特的兰花品种提供技术支持。
(2)多倍体兰花扩展阅读
墨兰又名报岁兰,原产我国、越南和缅甸。叶丛生于椭圆形的假鳞茎上,叶片剑形。深绿色,具光泽。花茎通常高出叶面,在野生状态下可达80厘米—100厘米,有花7朵—17朵,苞片小,基部有蜜腺,萼片披针形,淡褐色,有5条紫褐色的脉,花瓣短宽,唇瓣三裂不明显,先端下垂反卷。花期1月—3月,品种甚多,少数在秋季开花。
㈢ 秋水仙碱诱变兰花原理怎么样才能兰花变艺
用秋水仙素、紫外线照、亚硝酸基盐就可以了
兰花内必须有可变因子才能促使叶或花发生异变,如果兰花本身并不具备此条件,变异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如具备此条件一般有以下几个好方法:化学诱变剂有石蒜碱,秋水仙碱,长春花碱等,使用浓度0.4%-2%,浸泡时间为60-120分钟;也可用促艺剂;物理方法有电磁波,光波辐射;简单的工艺诱变法有,摘芽促艺,添素促艺.剪培促艺等.当然也要从日常管理上多注意,适当遮阳,注意施肥,施肥可选择碧卡水溶肥。
㈣ 墨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墨兰的养殖方法有分株、组培、杂交、多倍体方法。
1、分株
此方法操作简单、可靠,分株后开花也快,而且能保存品种的原有特色。分割丛生兰花的假鳞茎,将其分为单个或2-3个为一组,独立栽种,以达到增殖目的的一种繁殖方法。墨兰的分株繁殖最好选在休眠期进行,即新芽未出土,新根未生长之前,或花后的休眠期。分开的兰株要进行整观、剪去烂根、枯叶。
消毒方法,可用70%的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的溶液,浸泡兰株根部10-15分钟,浸后稍为晾干,即可重新栽植。分株繁殖虽简单易行,且能保持品种的固有特性,使许多名贵品种得以保存,但是分株毕竟繁殖系数小,很难满足大面积生产和市场的需要。
2、组培
利用细胞学说及植物细胞全能性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林木繁殖方面正不断推广。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的组培繁殖更为容易,成功率也要大。墨兰组培的繁殖就是采用先进设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繁殖墨兰的一种先进方法。经组织培养的墨兰抗性强,病虫害少,成活率高,可以批量生产。
3、杂交
墨兰的种内各品种间杂交没有任何障碍,很容易获得大量的杂交种胚;墨兰与建兰、春兰、蕙兰、寒兰杂交也极易成功,杂交种胚的量也很大;墨兰和兰属内其他种间杂交虽然获得杂交种胚量少些,但杂交成功率很高。墨兰和兰属外的兰花杂交相对困难,但仍可以获得成功。
墨兰杂交种胚的萌发虽然比洋兰困难,但墨兰杂交种胚萌发的难易程度和杂交亲本有关,如墨兰和大花蕙兰的杂交种胚萌发率可达100%,种胚萌发速度快,萌发后形成原球茎,很容易产生杂种植株。
墨兰和国兰的其他种或品种间杂交,所得种胚萌发率差异很大,萌发率从0-70%都有,但由于杂交种子量大,这样的萌发率已能够满足育种需要,而且只要采用适宜的采种时间,延长萌发时间等措施均可以让更多的种胚萌发。
绝大多数墨兰杂交种胚萌发形成根状茎,虽然从根状茎再生植株比洋兰困难,该技术己可以保证生产出足够多的杂种植株供选。
4、多倍体
多倍体育种是墨兰育种的另一个重要方法。用墨兰的原球茎或根状茎为材料,经秋水仙素或辐射处理后均可以产生多倍体。
墨兰的多倍体叶片厚实,花形整齐对称,本身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但更重要的是多倍体和二倍体杂交后可以产生奇倍数或非整倍体的兰花植株,这些植株花形奇特,花色鲜艳,极具观赏价值。获得了一些四倍体的材料,这些材料叶片浓绿厚实,整个植株比较大。
注意事项:墨兰生于海拔300-2000米的林下、灌木林中或溪谷旁湿润但排水良好的荫蔽处。喜阴,而忌强光。喜温暖,而忌严寒。喜湿,而忌燥。多生长于向阳、雨水充沛密林间,其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约为春季晨光之半,光的饱和点约为夏季中午光强的10%-15%。
(4)多倍体兰花扩展阅读
1、盆栽基质常用腐熟的树皮块、泥炭土和腐叶土。浇水注意清洁,避免用自来水直接喷浇。盛夏每天浇水1次,冬季4—5天1次。室温不宜过高,否则春季易罹病。生长期每月施肥1次,秋季防止干旱,冬季盆土不宜过湿。
2、墨兰的细胞壁和角质层薄,因此喜冬季温暖夏季凉爽气候,既怕炎热又怕寒冷,对低温特别敏感。在春分之前、秋分过后,如遇气温急剧下降,又刮起寒风,应十分注意做好防寒工作,否则易造成兰株黄叶死苗。
墨兰的生长适宜温度为18℃~28℃,夏天超过30℃,冬天平均温度低于10℃,则生长缓慢或进入休眠期。气温高于35℃,兰株将出现叶片枯焦或卷曲;低于5℃有可能遭受冻害,轻者叶片出现绛红色斑块,重者叶片冻死甚至全株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