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兰花菜
『壹』 十字花科包括哪些植物
十字花科植物有:蔬菜和油料作物,如芸薹属、萝卜属等;
1、药用植物如菘蓝属、蔊菜属、糖芥属等;
2、观赏植物如桂竹香属、紫罗兰属、诸葛菜属等;
3、其他有经济用途的属还有荠属、独荇菜属、菥蓂属(遏蓝菜属)等;本科植物中也有很多是蜜源植物。
拓展资料
十字花科植物,可以合成较高浓度的芥子油,菜粉蝶对芥子油具有趋化性,因此会将卵产于十字花科植物叶片上,于是菜青虫也就集中在了十字花科植物叶片上。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的1科。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叶互生,基生叶呈莲座状无托叶;叶全缘或羽状深裂。花两性,双面对称,排成总状花序。
学者们认为十字花科和山柑科在亲缘关系上相近,主要依据两者花的构造非常近似,但山柑科植物花的子房几乎全有子房柄或有1个雌雄蕊柄;而十字花科植物的花,一般无子房柄或雌雄蕊柄。山柑科有草本和木本,而十字花科多数为草本。
此外,山柑科植物花的各部分的数目和雄蕊的排列变化较大,雄蕊6至多数(不为四强雄蕊)等,而十字花科花的各部分数目和雄蕊的排列是比较稳定的,可以认为十字花科是从山柑科演化而来的。
『贰』 “十字花科蔬菜”是什么菜
十字花科蔬菜是指属于十字花科类的蔬菜。十字花科植物,可以合成较高浓度的芥子油,菜粉蝶对芥子油具有趋化性,因此会将卵产于十字花科植物叶片上,于是菜青虫也就集中在了十字花科植物叶片上。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的1科。
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叶互生,基生叶呈莲座状无托叶;叶全缘或羽状深裂。花两性,双面对称,排成总状花序。
白菜是十字花科,芸苔属二年生草本,高可达60厘米,全株无毛,基生叶多数,大形,倒卵状长圆形至宽倒卵形,顶端圆钝,边缘皱缩,波状,叶柄白色,扁平,花鲜黄色,萼片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直立,淡绿色至黄色;花瓣倒卵形,果梗开展或上升,种子球形,棕色。5月开花,6月结果。
(2)药名兰花菜扩展阅读
十字花科的代表种有:
1、独行菜,一或二年生草木,产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和西藏等地;生在路旁、沟边和杂草地上。欧、亚两洲也有分布。全草及种子供药用,种子作葶苈子用,主治水肿、咳喘,有利尿、祛痰的作用;全草清热利尿。
2、菘蓝,二年生草本,原产中国,有栽培。根和叶供药用,根药名板蓝根,叶药名大青叶,清热解毒,主治多种炎症、流感,供工业用油。叶含菘蓝苷;植物有芥苷、新芥苷及氧化酶等;根含芥子苷、靛红、B-谷甾醇等。
3、菥蓂,一年生草本,中国普遍分布,生于荒地或田野。亚、欧及非洲北部均有分布。全草和种子供药用,全草可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种子利肝明目;嫩苗和中益菊,也可作野菜;种子含油量28~34%,工业用油。种子含芥子苷、芥子油、卵磷脂、硫氰酸烯丙脂、肌球蛋白等,全草含黑芥子苷、维生素C等。
4、荠,一或二年生草本,分布于温带地区,中国普遍分布。嫩株作蔬菜食用;带花全草及根供药用,清热凉血、止血、降压、利尿、消炎;根治结膜炎。全草含布枯苷、胆碱、多种氨基酸、肌醇、生物碱等。
5、葶苈,一年生草本,广布于亚、欧、美三洲。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江苏、浙江、湖北、四川等地分布;生于山坡、田边、路旁草地。种子油供工业用。种子含脂肪油、白芥子苷和芥子碱。
『叁』 本草纲目中有那些药名
《本草纲目》主要介绍了明以前主要本草41种,收药1892种,附图1109种。主要有:
1、半 夏
中药名,又名三叶半夏,半月莲、守田、水玉等,又有水生和陆生两种,即所谓的水半夏和旱半夏。因其农历五月间成熟,恰巧是夏季过了一半,故名。半夏本是有毒的植物,作为中药可以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主治痰湿水饮,呕吐,咳喘等症。
2、紫 萱
紫萱,也就是耳熟能详的忘忧草,其实就是黄花菜。据《诗经》记载,古代有位妇人因丈夫远征,遂在家居北堂栽种萱草,借以解愁忘忧,从此世人称之为“忘忧草”。其入药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
3、桂枝
桂枝,别名:柳桂(学名:Cinnamomum cassia Presl)为樟科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本品呈长圆柱形,多分枝,长30~75cm,粗端直径0.3~1cm。
表面红棕色至棕色,有纵棱线、细皱纹及小疙瘩状的叶痕、枝痕、芽痕,皮孔点状。质硬而脆,易折断。切片厚2~4mm,断面皮部红棕色,木部黄白色至浅黄棕色,髓部略呈方形。有特异香气,味甜、微辛,皮部味较浓。
4、麻黄
麻黄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为买麻藤纲、麻黄科、麻黄属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其性温,味辛、微苦,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可治疗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等病症。
别名:草麻黄,华麻黄,拉丁文名:Ephedra sinica Stapf,麻黄科、麻黄属草本植物,高20-40厘米;木质茎短或成匍匐状。
有三种麻黄属的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与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为草本状灌木,采用部位为草质茎,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
5、薄荷
薄荷,土名叫“银丹草”,为唇形科植物,即同属其他干燥全草。多生于山野湿地河旁,根茎横生地下,多生于2100米海拔高度,但也可在3500米海拔上生长,是一种有特种经济价值的芳香作物。
全株青气芳香。叶对生,花小淡紫色,唇形,花后结暗紫棕色的小粒果。
薄荷是中华常用中药之一。它是辛凉性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外用可治神经痛、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平常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
『肆』 水仙花叶子的用途
水仙花的花叶是有毒的,不可以使用。
水仙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草有毒,鳞茎毒性较大。误食后有呕吐、腹痛、脉搏频微、出冷汗、下痢、呼吸不规律、体温上升、昏睡、虚脱等,严重者发生痉挛、麻痹而死。鳞茎的浸剂对豚鼠、兔和猫的子宫都有很强的兴奋作用,能使鸽呕吐。
(4)药名兰花菜扩展阅读;
水仙花养殖的注意事项
1、水仙花性较耐寒,故称“雪中花"。耐寒的临界为-3℃,到-3.5℃,就出现叶端冻伤现象。
2、为保持适宜的温度,可利用光照调节。每天最好有几小时的光照(为防止晒伤根系,根部可覆盖一层棉花)促使良好生长。
如遇到严寒,气温很低时,可取塑料袋一只,袋口朝上,将水仙连盆(盆内放适量水)放人,然后给塑料袋吹气,充足后将袋口扎紧,形成一个微型小温室,便可抵御寒潮。还可利用换温水等方法提高温度。
3、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勤换水,特别是夜温在10℃以上时一定要勤换水,防止因水质恶化而伤根。
4、控制开花时间。在光照充足,给水洁净的条件下,当室内温度在12~15℃时,水仙从浸泡到开花约需40天;室温在18℃左右,约需30天;室温在20℃时,只需25天就开花。养水仙不需任何花肥,只用清水即可。
『伍』 兰花的花语是什么
兰花 属兰科,是单子叶植物,为多年生草本。高20一40厘米,根长筒状。叶自茎部簇生,线状披针形,稍具革质,2至3片成一束。总状花序,花被2轮,肉质状,内轮3瓣中,2瓣向上直立,下方一瓣唇形,向外反卷,上具紫红色斑或无,雄蕊和花柱合生成合蕊柱,花色由黄褐至浅黄,以不具褐色的纯颜色者为贵异。根簇生,肉质,圆柱形。萌果三角形,种极小。早春由叶丛间抽生多数花茎,每茎顶开一花,花淡黄绿色,清香。
兰花通常分为中国兰和洋兰两种,兰花源产我国,故称中国兰。中国兰主要产于亚洲的亚热带,主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各省山区、西南、华南和台湾各地亦有分布;洋兰大多产在热带和亚热带林区。
兰花是我国古老的花卉之一,栽培历史已有二千多年,约有一百多个品种。依开花的时间分,有春兰、夏兰、秋兰、寒兰、报岁兰。
兰花极具观赏价值,其朴实无华,叶色长青,叶质柔中有刚,花开幽香清远,发乎自然,居“花草四雅”之首。因此人们将兰花尊为“香祖”、“国香”、“天下第一香”。兰花原生于深山幽谷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故有“花中君子”之誉。兰花,叶态优美,花姿娇媚,香馥幽异,是我国名贵花卉之一。所以,我国人民一直非常喜爱兰花,总结积累了不少养兰经验,如“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和《养兰中诀》。
兰花入药,药名草兰。叶治百日咳,根治扭伤,籽治目翳,花可治滞痢。
兰花-高尚、幽雅 兰叶青翠,花色脱俗,香气清幽,有"香祖"之誉。自屈原起就被视为高尚人格的象征。《孔子家语》品兰谈及:"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俱化矣"。又云:"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因而兰花也被誉为君子,"滋兰树蕙"便是培育英才的代名词。良辰佳时也被誉为"兰"的时光。如"兰时"指良时、春日、春时。"兰夜",指七夕,农历七月,古称"兰月"。"兰期",泛指相会的良辰。
兰花格调高雅富有异国情调。每一盆只能种植一棵兰花,自古以来就是深受大家喜爱的花朵。
基本个性:说到兰花就会联想到贵妇,属兰花的你美丽又有气质。你的高尚优雅让大家都想靠近,事实上你的内心充满热情感性。你在任何地方都能发挥整合的力量,大家都对你十分信任。
恋爱倾向:你喜欢帮助别人,常受到别人的注意,别人都觉得你是一个很多人追的女性。但其实你是一个非常专情的人,只要一坠入爱河,眼!里除了喜欢的人外别无其他。你渴望和情人沉浸在只有二人的甜蜜国度,你也希望情人眼里只有你一人,但小心这可能变成对方的重担。
小心花刺:你的服务精神固然值得嘉许,但稍有差池反而会让别人为难。养成先观察别人真正需求的习惯吧,也不要期望别人都能有善意的回应。
兰花花语:和快乐有关的字眼会为你带来好运。
生日与花
一月 康乃馨 Carnation
二月 紫罗兰 Violet
三月 水仙 Daffodil
四月 碗豆花 Sweet Pea
五月 铃兰 Lily of the valley
六月 玫瑰 Rose
七月 飞兰兰 Larkspur
八月 剑兰 Gladiola
九月 孔雀 Aster
十月 金盏菊 Clenla
十一月 小雏菊 Chrysanthemum
十二月 洋水仙 Narcissus
『陆』 全面介绍兰花!
此兰非彼兰
兰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我国民间传统上将国人喜爱的花朵小而带有清香甚至异香的品种如春兰、墨兰等称为“国兰”,与花大而艳丽的热带兰,如蝴蝶兰等“洋兰”加以区别,它们是主要产于我国秦岭以南地区的兰花种类,包括春兰、蕙兰(九华兰)、墨兰(报
岁兰)、建兰(四季兰)、寒兰、春剑和莲瓣等七大类。实际上被称做“国兰”的兰花也有部分分布于日本、韩国、越南、缅甸等国家。并非全部都是中国的特产,故日本人也称之为东方兰。“洋兰”如蝴蝶兰、大花蕙兰、石斛兰、万代兰等,多产于热带地区,在中国南部也有,如石斛、虎头兰等。
其实从植物学的角度来看,兰花是没有国界的,用国兰与洋兰来区分并不科学。广义的兰花应是兰科植物的总称,所有的兰科植物都可以称为“兰花”,蝴蝶兰、春兰、石斛都属于兰科。全世界兰科植物约有800余属,2万余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以美洲、亚洲热带为分布中心。国兰只是兰属植物中的地生种类,而兰属只是兰科中的一个小成员,约有40多种,我国产20余种,由甘、陕南部一直分布到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以西南的种类为最多。
男性化的兰花
不仅仅现代人为兰花疯狂,古代文人更是对兰花爱得如痴如醉。我国古籍对兰蕙的记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文学史上,几乎所有的诗人都有咏兰、写兰之作。屈原的《离骚》中有:“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百庙兮。”
兰花在古代文人的眼里不再是娇弱的而是强韧的,从花卉惯常的女性形象变成了君子、贤士的男性形象。明代的文人方宇甚至将兰花当做自己的挚友,为它作《兰馨传》,”友姓兰名馨,字汝清,号无知子。”好像兰花真是一个有名有姓、有生命的男子。
不管学者们如何争论,不管真正的兰花起源河时,国兰界早已有自己一套约定俗成的鉴赏和品评传统,并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论和术语。
我国自魏晋时期起就有“九品”官衔等级制度。将官分为九品,每品再分正、从二级,共有九品十八级。古人将兰花也同样分为九品十八级。所谓九品,杜筱舫在《艺兰四议》中规定:梅瓣素第一,水仙素第二,荷花素第三,梅瓣第四,仙瓣第五,荷瓣第六,团瓣素第七,超瓣素第入,柳叶素第九。将每种品分为正、从二级,也是“九品十八级”。
男性不提倡外表上的装饰,兰花鉴赏上也以素心兰(以全花一色,无杂色、斑点者)为上品。
看叶胜看花
国兰开花之时,可以观看花的色形,闻到兰花的幽备,但国兰每年只开一次花,前后花期不超过1个月,在栽培的过程里,兰花参差错落、高昂低回的叶形就成了主要的欣赏目标。明代张羽就提出欣赏兰花“看叶胜看花”的观点。古人很重视兰叶的鉴赏,以浓绿或翠绿并且叶面有光泽、无任何伤痕为上品。
兰花鉴赏发展到现代,在中国兰花鉴赏术语中,称国兰叶片上产生的白色或黄色斑块及花纹为“艺”,栽培观赏叶片上斑纹变化的兰花称为“艺兰”。通常对大多数植物来说,绿叶上出现异色斑是不健康的征兆,但墨兰中的许式叶艺品种是属于正常的色泽变异,对植物本身无害,常常还可以遗传。黄、白短线的花纹生在叶片顶尖部称为“鸟嘴”;叶面上有大小不一的黄色或白色斑块的花纹称为“虎斑”等等,每一种花纹称为一艺,按我国台湾省的标准,艺纹有25种之多。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洋兰”本来也是素净的小花型,欧洲最初栽培的兰花大多是原产的小花朵地生兰,但一直不盛行。直到1824年英国著名的园艺家威廉·卡特丽栽培的来自巴西的热带兰品种开花后,因花的唇瓣大而色泽鲜艳,人们喜欢它的华丽而广泛用于贵宾的襟饰、新娘的捧花,兰花才开始风靡欧洲,它就是漂亮的热带兰品种之一———卡特兰的始祖。从此,随着园艺技术的进步,更多花型别致;色泽丰富的热带兰品种被培育出来,满足西方人的视觉享受,才有了“国兰”与“洋兰”的巨大差别。
兰花在中国已经超越了植物栽培、纯花卉欣赏的范畴,让我们现在已分辨不清到底是兰花影响了中国文化,还是中国文化影响了兰花的栽种、培植,影响了对兰花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