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荷花茶托

荷花茶托

发布时间: 2025-07-26 06:47:43

㈠ 茶艺八君子

茶艺八君子:
茶漏——用于漏放干茶,防止茶叶外溅;
茶夹——用来夹取叶片,欣赏叶底;
茶则——做为量取干茶的准则;
茶匙——用来拨放干茶;
茶针——用于通透紫砂壶壶嘴;
茶托——用于盛放闻饮杯组。
茶荷——用于饯赏干茶,取其貌似荷花,亲近自然之意;
茶船——上有盘用来存放壶组,下有仓用来存放废水;

㈡ 急求花茶茶艺表演的解说词,网上的不要,谢谢,邮箱[email protected]

你需要我们芙蓉绿雪-荷花茶的茶艺解说词可以给你。

芙蓉绿雪--蓉和释禅 盖碗禅茶茶艺表演
比赛解说词
表演者:悟莲禅心
现在为大家表演的 芙蓉绿雪 专用茶艺 茶艺主题—蓉和释禅-荷韵 禅茶 几千年来国人赏荷 释茶 并寄情禅悟与其间,禅者人生,荷花的崇高、圣洁、吉祥、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代表美好理想的化身,荷花被尊为佛教的“圣木”“圣草”“圣花”正所谓心即佛,而茶是心,则茶即是佛, 佛是茶的升华 茶是佛的禅心;。
观 芙蓉绿雪茶艺表演,旨在弘扬中华"和"文化.
焚香静气 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出这个祥和 温馨的气氛,希望这沁人心脾
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 并随着这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悟道的境界
展示茶具:茶盘 茶巾 茶道组 茶盒 短流铜壶用于凉汤
盖碗 茶盖代表天,茶碗代表人,茶托代表地,天地人三才合一,为盖碗泡茶之精华,三才化育真 善 美,而茶则是“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方能化育的灵物。泡茶的过程象征着天 地 人三才合一,共同育化出了茶的精华。,
洗杯 高山流水,

芙美甘露圣妙成,
蓉丽无暇茶释魂。
绿波香荷漫空悟,
雪浪喷珠味至醇”,

我们用开水烫去本以洁净的茶杯,使其冰清玉洁,一尘不染,已是为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示尊敬和欢迎。

赏茶 茶有三品,第一品为眼品,观其形 色,此茶是芙蓉绿雪由荷花花瓣早春嫩芽精制,明代程荣《茶谱》一书著有芙蓉绿雪的制作:“于日末出时,将半含花拨开,放细茶一撮,纳满蕊中,以麻略扎,令其经宿,及早摘花倾出,用建纸包烘干,如此,七次,取其烘干收用不胜香美”

投茶 将芙蓉绿雪从洁白如玉的茶荷中拔到茶杯时,芙蓉绿雪飘然而下,好似仙女散花来,恰似 芙蓉出处暗香涌 绿雪落潭花味朋”。

润茶 绿波荡香人蚀魂-雪浪喷珠味至醇 芙蓉绿雪不耐高温,温度过高容易烫伤茶叶,故此冲泡芙蓉绿雪的温度不易超过85度,先将煮沸的开水倒入短嘴壶使其温度降低;;端起茶杯,轻轻摇动, 使其充分发泡,逼出茶味,
诗曰:
容天下茶事,
和世间正气,
释绿雪香茶,
禅浮尘之心。

泡茶 凤凰三点头。水 乃茶之母 为了泡制极其珍贵的芙蓉绿雪,我们采用了来至于200多万年前形成的龙门山冰川水 她冰清玉洁的气质,正好能体现出芙蓉绿雪崇高、圣洁、素雅的内涵

闷茶 香叶翻腾百媚生,盖碗口大底小,只要稍加拨动方能使茶汤的浓淡均匀;荷花“君子之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沁人肺腑。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是吉祥丰兴的预兆,是佛教中神圣净洁的灵物,在人们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茶是“天涵之,地载之,人育之”的方能化育的灵物。闷茶的过程象征着天 地 人 三才合一,共同育化出了芙蓉绿雪的真 善 美之精华。

闻香 “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 ,滋味有茶叶的甘醇、荷花的幽香

敬茶 一盏香茗奉知己;

品茶芙蓉绿雪回转口额中,厚积薄发、余韵绕齿、婉转留香、口齿爽朗之感,而且有保健、养身功能作用。。

谢茶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蓉和释禅 盖碗禅茶茶艺表演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成都蓉和释茶艺表演队(芙蓉门)

㈢ 古代盖碗: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


清乾隆 象牙雕彩绘瓜瓞绵绵纹盖碗


盖碗,带盖儿的茶碗 ,由茶碗、茶盖、茶船三件套组成。盖碗又称“三才碗”,所谓三才即天、地、人。茶盖在上谓之天,茶托在下谓之地,茶碗居中是为人。


这么一副小小的茶具便寄寓了一个小天地,一个小宇宙,也包含了古代哲人讲的“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


【清】青玉菊瓣纹带盖碗


【唐】鎏金小簇花纹银盖碗


清光绪 粉彩莲花纹盖碗


清 胭脂红釉盖碗 (一对)


清乾隆 各色釉盖碗 (五只)


盖碗茶起源于四川,是古老的巴蜀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关于盖碗的发明还有一则传闻:


唐代宗宝应年间,有一姓崔的官员,爱好饮茶,其女也有同好,且聪颖异常。因茶盏注入茶汤后,饮茶时很烫手,殊感不便,其女便想出一法,取一小碟垫托在盏下。但刚要喝时,杯子却滑动倾倒,遂又想一法,用腊在碟中作成一茶盏底大小的圆环,用以固定菜盏,这样饮茶时,茶盏既不会倾倒,又不致烫手。后来又让旁尘漆工做成了漆制品,称为“盏托”。此种一盏一托式的茶盏,既实用,又增添了茶盏的装饰效果,给人以庄重之感,遂世代流传至今。


清乾隆 金地粉彩花卉盖碗 一对


清同治 米黄釉粉彩竹纹盖碗


清光绪 青花黄彩云龙纹盖碗


清 铜胎画珐琅罗汉盖碗


清 翡翠盖碗


乾隆 珊瑚红描金开光山水人物方盖碗


黑地景泰蓝博古盖碗


清 胭脂地轧道小盖碗


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在众多的碗、盏、壶、杯之中,鲁迅先生为什么单单赞赏盖碗呢?其中,自有道理。


凡深谙茶道的人都知道,品茗特别讲究“察色、嗅香、品味、观形”。以杯、壶泡茶,不利于察色、观形,亦不利于茶汤浓淡之调节。杯形茶具呈直桶状,茶泡在杯中嫩叶细芽全被滚烫的沸水焖熟了,何来品茗之雅趣,只可作“牛饮”;北方盛行的大壶泡茶,茶温易冷却,香气易散猛念失,不耐喝且失趣味。此外,茶泡久了,品质也会下降。无论从品茗鉴赏,或是从养生保健角度而论,用杯、壶泡茶的不足均显而易见。


而盖碗茶具,有碗,有盖,有船,造型独特,制作精巧。茶碗上大下小,盖可入碗内,茶船做底承托。喝茶时盖不易滑落,有茶船为托又免烫手之苦。且只需端着茶船就可稳定重心,喝茶时又不必揭盖,只需半张半合,茶叶既不入口,茶汤又可徐徐沁出,甚是惬意,避免了壶堵杯吐之烦。盖碗茶的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运知禅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


清 胭脂红菊掰盖碗


清初 碧玉荷花纹盖碗


清道光 粉彩无双谱盖碗 (二件)


清道光 金彩兰花纹盖碗


清道光 料釉粉彩群仙祝寿纹盖碗(2件)


清道光 珊瑚红描金皮球花纹盖碗(2件)


清道光 青花花卉纹盖碗


清道光 松石绿地粉彩福寿纹盖碗


清光绪 粉彩荷花盖碗 (二件)


清光绪 粉彩荷花盖碗 (两件)


盖碗的选择、使用也有一些小技巧


选盖碗:碗沿比较外撇的盖碗,注水的最高限离盖碗边缘有一段比较大的距离。类似这样器型的盖碗,同样注满水,捏着边缘也不怎么烫。


注水量:茶叶投置到盖碗后,入水只要水盖过茶叶即可,不能过多。有的人入水时很喜欢把水倒满盖碗盖住,这样不烫才怪。再说,水太多,泡出的茶也淡。


倒茶手法:拿盖碗的手势不偏不歪,手指放在口沿上,不要因为怕拿不稳而去捏着杯身。沿着公道杯慢慢向下让茶水缓缓流出,茶水就不会触到手。如果拿盖碗明显偏了,茶水也就会沿着斜的位置流水,这样极容易烫到。而且在倒茶时被烫,不得不停下来,稍微停下来,没倒出来的茶水又会重新在盖碗里浸泡茶叶,这时口感就会有所改变。


清光绪 蓝釉雕寿字盖碗


清光绪 松绿地粉彩花鸟束腰盖碗


清光绪 胭脂红釉盖碗


清嘉庆 粉彩描金八宝纹盖碗


清嘉庆 青花矾红龙凤纹盖碗


清乾隆 斗彩过枝竹石纹玲珑瓷盖碗


清乾隆 豆青釉茶盖碗


清乾隆 矾红描金龙纹高足盖碗


清乾隆 仿雕漆锦地寿字莲瓣纹盖碗


另外,盖碗的使用还有一些“暗号”,根据盖碗摆放位置的不同,其也蕴藏着一些特殊的意思:







一、茶盖上放点东西


在茶盖上放点东西,表示客人离开一小会儿,稍后会返回继续喝茶,暗示茶老板不要把盖碗收走。通常茶客会在碗盖上放片树叶,也可以在茶盖上放其他的小东西,类似火柴、小石子都是可以的。







二、茶盖朝下靠茶托


茶盖朝下靠茶托表示客人需要添水了,茶馆小二看到后就会主动上来添加。这个方式很含蓄的请求小二添水,不过此方法一般只能添两次。







三、茶盖立起放在茶碗旁


这种放置方式比较有意思,通常都是熟人才会干,意思是要赊账。如果茶客有朋友在场,自己钱没带够,这样可以暗示老板,下次再补,就能避免尴尬。







四、茶盖朝外斜靠茶托


这个姿势有来头:古时候有很多帮会,若外地帮会之人遇到难处,欲在本地寻求帮助,便会如此摆放......茶馆小二看到此暗示,就会在茶馆寻找,介绍彼此认识。







五、茶盖朝上放进茶碗


这种放置意思简单明了,就是告知茶馆老板,自己喝完了要走了,可以安排收拾桌子了。


清乾隆 红釉盖碗 (一对)


清乾隆 亮粉玻璃描金盖碗


清乾隆 青白玉雕饕餮纹盖碗 (一对)


清乾隆 青花粉彩“一团和气”纹盖碗 (一对)


清乾隆 胭脂紫地轧道粉彩盖碗


清乾隆 玉雕吉祥如意盖碗 (一对)


清同治 绿地粉彩盖碗


清同治 描金绿釉盖碗 (一对)


清同治 青花矾红云龙纹大盖碗


盖碗的具体使用顺序:


1、洗杯——白鹤沐浴

用开水洗净茶具,并提高茶具的温度。


2、落茶——乌龙入宫

在福建省武夷山市称为“落茶”或“投茶” 投茶量可根据个人爱好而灵活掌握.一般为5--8克。


3、冲茶——悬壶高冲

冲泡时最好能使茶叶在杯中旋转。


4、刮沫——春风拂面

用杯盖轻轻刮去浮在杯面的泡沫。


5、出汤——玉液回公

把盖碗中的茶汤倒进公道杯中使茶汤浓淡均匀。


6、点茶——韩信点兵(关公巡城)

将公道杯中茶汤公平均匀的倒入客人的品茗杯中,以供嘉宾使用。


7、看茶——赏色闻香(喜闻幽香)

观赏茶汤的色泽并闻杯盖上留香。


8、品茶——品啜甘露(领悟岩韵)

品武夷岩茶要边啜边嗅,浅尝细品,才能感悟到美妙的各种花香和岩韵。


注:初用盖碗时,容易烫手,使杯中茶汤倒之不尽,会使茶汤显老,应多加练习。


清雍正 粉彩人物纹盖碗(2件)


清光绪 粉彩矾红描金八宝龙凤纹盖碗


清光绪 黄底粉彩寿字纹盖碗


十八世纪 乌金釉盖碗 (一对)


清代 粉彩莲花盖碗


清道光 黄地轧道粉彩花卉盖碗


清中期 黑漆金彩牡丹寿字纹盖碗


清雍正 黄地铜胎画珐琅缠枝花卉盖碗


清乾隆 豆青地粉彩鱼藻纹带托瓷盖碗


㈣ 茶海,茶船,茶池,都有什么差别请附图说明,若存在地方差异,请以潮汕地区的功夫茶为准,谢谢!

图上传总出错,就简单介绍下吧,看文字也能明白的。不过地域不同,有些相同的东西,各地叫法可能不一样的。

茶船,亦称茶托子、茶拓子、盏托,其用途以承茶盏防烫手之用,后因其形似舟,遂以茶船或茶舟名之。

茶海也称茶盅、公道杯,用来盛放、均匀泡好的茶汤,使茶汤浓淡一致,比较公道,所以又称公道杯。泡茶时,为了避免茶叶长时间闷在壶内,茶汤太苦太浓,将泡好的茶汤倒入茶海内,随时分饮。

那种盛放茶壶、茶杯并以冲泡茶所用,下端有一流失弃用水导水管的茶具便是辅助茶具,应称茶盘。当然,这茶盘与仅盛放茶具的搪瓷茶盘或瓷茶盘不是同一概念,是用以冲泡茶时所用。茶盘大多为质地好的木材所制,如红檀木、紫檀木、黑檀木或绿檀木。

再一种与茶盘同一作用的称茶池。上下两层,上层嵌一筚,即用来放置茶壶、茶杯等器皿,也用来漏水,下层有一复合材质的水盘,以盛接在冲泡斟茶溢出的茶水或热水烫杯时的弃水。茶船质地多种,有木质,以花梨木等红木等为好;有竹质,复合材质等。一般为长方形,也有如荷花、扇面等特形,上面有精美的木雕或镶嵌螺钿,或刻有茶诗等字样。放在居室茶几上除冲泡茶用,还为幽雅古朴的装饰。

热点内容
芒果与樱花 发布:2025-07-26 20:13:58 浏览:424
樱花防水材料 发布:2025-07-26 20:13:02 浏览:878
空架构花艺 发布:2025-07-26 20:12:57 浏览:615
紫阳荣花卉 发布:2025-07-26 20:12:16 浏览:114
盆景倒着种 发布:2025-07-26 20:10:38 浏览:627
三亚海棠湾五星级酒店 发布:2025-07-26 20:06:39 浏览:295
以下哪个不是七夕的别称 发布:2025-07-26 20:00:21 浏览:299
六安市荷花 发布:2025-07-26 19:59:35 浏览:289
盆栽米兰价格 发布:2025-07-26 19:58:53 浏览:392
樱花松月樱 发布:2025-07-26 19:56:33 浏览: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