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泠荷花图
发布时间: 2025-07-21 00:54:43
A. 陈家泠飞跃
在房间内的布置中,陈家泠先生对形式的热爱已经显现无疑。长台上的瓷瓶,点缀着稀疏错落的荷梗莲蓬,仿佛映照出他笔下的世界。进一步的交谈证实了这一点,陈先生毫不掩饰自己对形式的敏锐感知。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画坛盛行素描加水墨的现实主义,追求形式美往往被视为形式主义的倾向。然而,陈先生为了形式创新,敢于突破传统构图,重新构建水墨语言,这种跨越式的转变正是他所称的"飞跃"。这显示了他的自信和坚韧不拔。
第二次飞跃,陈先生的作品出现了两种风格。其中,以七届美展银奖作品《不染》为代表,展现出淡墨风格的静谧。另一种风格则难以命名,但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锦江饭店所见的一幅荷花,色彩与墨色并用,远观明亮,近看则斑驳如壁画,虽然颜色不如古壁画深沉,但依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陈先生解释说,这两种风格最初都是为了追求"静"的效果,后者源自青铜器的斑驳与风化所激发的静谧。然而,他说自己最得意的还是淡墨风格,那种淡到极致的境界,如同龚贤、黄宾虹、李可染等大师的黑墨,而淡到无法再淡的作品,实属罕见。
(1)陈家泠荷花图扩展阅读
陈家泠,生于1937年,浙江省杭州人。中国国家画院首聘研究员,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八十年代起吸收中国古代壁画和外国水彩技法,经过反复研究和实践,创造出具有中国哲理性,兼有印象派、抽象派及表现主义特点的现代国画新流派。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