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大桥
㈠ 兰江大桥已经有多长的历史了
兰江大桥,位于浙来江省兰溪市境自内。该桥建于1975年,整座大桥式样美观,结构新颖,是全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第一大公路桥。
因此,有35年历史了!
如满意,请采纳,哈哈!!
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亲笔为其题名。兰江大桥东起兰溪市云山街道劳动路末端,横跨兰江,西迄兰江街道丹溪大道,全长1040米,主桥长505.68米,宽11米,为悬臂式双曲拱桥,桥东为廻旋式引桥,桥西筑有支桥,可通中洲公园。为全省最长公路桥梁之一。 2000年9月实施加宽工程,拆去东端廻旋式引桥,拉直延伸至人民路口,加宽部位于老桥下游2米处,于2002年元旦竣工通车。改造后兰江大桥全长1080米,主桥长820米,宽24米,中间设绿化带隔离,双向四车道。新桥为T型梁桥。
㈡ 香港澳门的区徽上的花分别是什么花
香港区徽上的是紫荆花,澳门区徽上的是白莲花。
具体介绍如下:
紫荆花
1、基本介绍:
荷花属毛茛目睡莲科,是莲属二种植物的通称。又名莲花、水芙蓉等。是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纹、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
㈢ 关于京南大桥的说明文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西北面长江上 ,连通市区与浦口区,是长江上第一座由 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 用桥梁.上层的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 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 还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下层的铁路桥 长6772米,宽14米,铺有双轨,两列火 车可同时对开.其中江面上的正桥长157 7米,其余为引桥,是我国桥梁之最.正 桥的路栏上,公路引桥采用富有中国特色 的双孔双曲拱桥形式.1960年1月18日正式动工的.1968年9月 铁路桥通车,同年12月公路桥通,南京 长江大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特大桥,铁路桥 长6772米,公路桥长4588米,桥下可通 行万吨轮船.是继武汉长江大桥、重庆白 沙陀长江大桥之后第三座跨越长江的最大 的一座大桥.大桥通车后,津浦、沪宁两 线接通,从北京可直达上海,自此京沪铁 路的已贯通.南京长江大桥江中正桥共有9墩10孔,每 个桥墩高80米,每墩底部面积400多平方 米,比一个篮球场还大,最高的桥墩从基 础到顶部高85米.墩与墩之间的距离除 北岸第一孔是128米外,其余9孔均为160 米,桥下可行万吨巨轮.正桥两端有4座 70多米高的桥头堡.整座大桥如彩虹凌 空江上,岩床埋在正桥河床33~47米以 下,9个桥墩基础分别采用重型混凝土沉 井、钢沉井加管柱、浮式钢筋混凝土沉井 、钢板桩围堰管柱等基础.正桥10孔钢 筋梁中9孔为160米跨度,采用优质合金 钢杆件在现场铆接拼装架设.十分壮观.尤其是晚上,桥栏杆上的1048盏泛光灯 齐放,桥墩上的540盏金属卤素灯把江面 照得如同白昼,加上公路桥上的150对玉 兰花灯齐明,桥头堡和大型雕塑上的228 盏钠灯使大桥像一串夜明珠横跨江上.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齐放,绵延十余里,“疑是银河落九天”.桥的南北各有一对桥头堡,高为70米,桥头堡上各有三面红旗,象征着50年代 的人民公社、大跃进和总路线.桥头堡前 还各有一座高10余米的工农兵等五人雕 塑,为当时中国社会的5大组成部分,即 工、农、兵、学、商,具有典型的文革文 艺风格.在桥头堡堡身周围刻有“全世界 人民大团结万岁”等浮雕.三面红旗的桥 头堡在建成后,风靡全国,被多次模仿,而且在60-80年代成为南京的城市标志之 一,一直到今天南京长江代大桥桥头堡仍 然是著名旅游景点.公路正桥两边的栏杆上嵌着200幅铸铁浮 雕,人行道旁还有150对白玉兰花形的路 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南京 长江大桥的建成,不仅沟通了我国南北交 通,而且成为古城金陵的四十八景之一.大桥南北两岸的桥下,有面积约20公顷 的大桥公园,种植着各种花草树木,并有 电梯直抵大桥桥面的桥头堡.其中大桥南 岸的南京长江大桥南堡公园,还设有展览 馆介绍长江大桥的历史.这些使南京长江 大桥更加雄伟壮丽.
㈣ 大桥短叶君子兰就是国兰吗
不是。
国兰是兰科的一些植物,君子兰是石蒜科的。
君子兰是石蒜科君子兰属的一种多年生草版本植物权,花期长达30~50天,以冬春为主,元旦至春节前后也开放。忌强光,为半阴性植物,喜凉爽,忌高温。生长适温为15~25℃,低于5℃则停止生长。喜肥厚、排水性良好的土壤和湿润的土壤,忌干燥环境。君子兰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中国兰花简称国兰,通常是指兰属 Cymbidium植物中的一部分地生种。假鳞茎较小,叶线形,根肉质;花茎直立,有花1至10余朵,花小而芳香,通常淡绿色有紫红色斑点。种类不同叶和花形态及花期变化较大。产秦岭以南及西南地区。栽培历史悠久,最少在千年以上,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自古以来人们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屈的象征。形成有浓郁中华民族特色的兰文化。用分株、播种或组织培养繁殖。腐殖土盆栽,要求透气排水好;喜半阴和湿润的环境,墨兰建兰和寒兰越冬温度10℃左右,另外几种5℃左右。
所以,大桥短叶君子兰不是国兰。
㈤ 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资料)资料!!!
绍兴的船有特色的叫做乌篷船,这种船只有旅游意义,作为交通工具的作用不大。
绍兴的桥都是历史遗留物,因为绍兴是水乡,所以当时建的桥很多不过都是石桥,现代化的城市其实不是很需要,路,道路才是城市发展的关键。
绍兴的桥。绍兴的桥有全国最早的立交桥:八字桥和广宁桥。所以绍兴的桥的特点是:为了让背纤者能通过桥下,做成了能从桥下走过的广宁桥式的立交桥;为了让南北和东西都能从一座桥上通过,做成了能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上桥的八字桥式的立交桥。这是绍兴人的骄傲,是绍兴桥的最典型的特点。其余的桥还有廿眼桥,既可走过湖面,又能让船从桥下穿行,这也是有绍兴特点的桥。拱形桥不是绍兴独有的。
绍兴的船与嘉兴方向的船不一样。绍兴的船主要是小划船,是坐在船上用两手划的,孟关良就是绍兴人,孟关良划船就是绍兴人的划法。绍兴桥梁量多面广,据1993年底统计全市有桥10610座,誉为“万桥市”。在这众多桥梁中,古桥占有很大比例,是国内保存古桥品类、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自适应于小江小河的木梁桥、木拱桥,到适应于大江大河的浮桥继而发展到石梁桥、三边形桥、五边形桥、七边形桥、半圆形石拱桥、马蹄形石拱桥、椭圆形石拱桥及至跨入当今世界先进拱圈结构的准悬链线拱桥,构成了一个极完整的古桥系列,成为中国古代桥梁发展,演化的一个缩影,被称为中国的“古桥博物馆”。在全市现存的604座古桥中,宋以前古桥13座,明以前古桥41座,清代重修、重建、新建的古桥550座。按材料与结构分:有古木桥(包括木梁桥、木拱桥)10座,石梁桥(包括三折边桥)348座,石拱桥(包括多折边拱、半圆拱、马蹄形拱、椭圆拱、准悬链线拱)241座,多桥型组合桥4座,纤道桥1座。
而嘉兴方向的船多是小摇船,船不大,却是站在船上摇船。而绍兴的摇船不是小摇船,而是摇大船。
㈥ 介绍兰江大桥(说明文)
在我的家乡有一座雄伟壮丽的兰江大桥。它宛如一条绚丽的彩虹飞跨兰江两版岸。
兰江权大桥全长1041米,桥两边的栏杆上各有我们兰溪的象征——兰花。它是我国第一座悬臂墩双曲拱桥,共有9个孔,曾获1974年全国十大建筑的称号。由于原有的兰江大桥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于2003年重新修建并通车。现在的兰江大桥宽22米,是双向四车道公路桥。我走上大桥,只见桥头两边各写着郭沫若老爷爷题写的“兰江大桥”四个字刚劲有力的大字。
桥中间的绿化隔离带种着许多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还有漂亮的环弧形路灯。大桥上,车来人往,奔流不息。我手扶着栏杆,站在大桥上面,望着江面,远处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随着波浪时起时伏.对面的铁路大桥上,时而有火车呼啸而过.夜幕中的兰江大桥在五颜六色的灯光衬托下,显得更加美丽多彩.
啊!多美的兰江大桥啊!我为你感到骄傲!
㈦ 凤凰古城兰花门前的桥叫什么名字
我只知道有个南华门,没听过兰花门。你确定是兰花门?南华门前的桥是南华大桥
㈧ 从兰花小区到朝天门大桥北怎么坐公交车,最快需要多久
公交线路:469路 → 轨道交通1号线 → 轨道交通6号线,全程约18.5公里
1、从兰花小区乘坐专469路,经过4站, 到达石桥铺站
2、步行约属850米,到达石桥铺站
3、乘坐轨道交通1号线,经过8站, 到达小什字站
4、步行约130米,换乘轨道交通6号线
5、乘坐轨道交通6号线,经过3站, 到达五里店站
6、步行约260米,到达朝天门大桥北
㈨ 有关桥的资料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也叫大石拱桥,座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清水河上。它不仅是中国第一座石拱桥,也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座石拱桥。唐代文人赞美桥如"初云出月,长虹饮涧"。
这座桥建于隋朝公元605年至618年,由一名普通的石匠李春所建,距今已有135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却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
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桥身长50.82米,宽9.60米,大拱的净跨度长37.37米,拱高7.23米。他考虑,为使桥面坡度小,将桥高与跨度呈1:5的比例,这样既便于行人来往,也便于车辆通行;拱顶高,又便于桥下行船。他又在大拱的两肩上,各做两个小拱,使得整个桥型显得格外均衡、对称,既便于雨季泄洪,又节省了建筑材料。其结构雄伟壮丽、奇巧多姿、布局合理,多为后人所效仿。李春设计的桥面坦直,共分三股,中间走车马,两旁走行人,不仅可使秩序井然,且又能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可见,在1300多年前,在技术十分落后的情况下,一个普通石匠李春有这样高超的技术,实为难能可贵。
李春选用的石料和石料砌法技艺与众不同。他采用长方形石料,每块重约一吨,在1350多年前的隋朝,李春在没有起重机和吊车的情况下,运这么重的大石头是何等的艰辛。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可见李春付出了多大的心血和代价!
李春带领其他工匠,将石料各面部凿有细密的斜纹,使石块相互咬合扣紧。全桥由28道独立的石拱纵向并列组成。他想,这样可以使每道石拱圈各自独立负荷载重,又便利于修缮。为了加强各拱圈的连接,他又采用9道铁梁贯于拱背之上,接着用腰铁嵌入拱石之间,使桥能"奇巧固护,用于天下"。
最后,李春又组织能工巧匠,在桥面的两侧石栏杆上,刻有许多精美的古典雕刻艺术,图案细腻,刀法苍劲有力,雕刻灵变,各种鸟兽龙腾虎跃,欲飞若动,形象逼真,堪称隋唐时代雕刻艺术的佳作。这种拱上加拱、"敞肩拱"的新式桥型,这样的布局,采用这样的巨形跨度,构成这样的优美的造型,是李春在世界上的首创。在欧洲,14世纪才出现法国泰克河上的赛雷桥,但是,比中国赵洲桥晚了700多年,并且早已被洪水毁坏无存。所以,李春造的赵州桥是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唯一尚存的时间最长的一座,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是相当有价值的。这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和自豪。
这座历史悠久、结构奇特、造型美观、居世榜首的赵州桥,凝聚了李春的汗水和心血。李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第一位桥梁专家。
但是,关于李春的生平事迹却没有留下更多的记载。就连隋朝之后的唐朝人,也只有"制造奇特赵州桥的人是隋匠李春"等数语记载。在赵州桥建成100年以后的唐朝开元13年(公元726年)中书令张士贞在《安济桥铭》中简略提到:"赵州清水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这说明,在封建社会里,劳动人民的创造发明,不知有多少被埋没了。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赵州桥的基础非常坚固。1350年来,两边桥基下沉水平只差5厘米,这说明李春桥址选择科学合理。赵州桥桥基,是建筑在清水河河床的白粗沙层上,既没有打桩,也没有其他石料,桥台仅用五层石料砌成,桥基很牢,结构简单。在1350年前,李春就敢用这样天然地基来承担大桥的全部重量,可见李春对工程学、力学、建筑学、水文、地质等都有深刻的理解。李春有这么多科学知识,无疑是他从劳动实践中获得和积累的。
赵州桥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李春的名字也永垂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