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荷花镇杀人案
⑴ 高州市荷花镇首富是谁
高州市荷花镇首富是黎万强。黎万强,财富:175亿,全球排名:1283名。黎万强,中国互联网企业小米公司创始人之一,中国互联网新营销旗手、商业创新人物,中国第一代UI设计师。黎万强是中国互联网新营销旗手。作为MIUI和小米网的“拓荒者”,他主导了基于“用户开发模式”MIUI手机操作系统研发方法,业内开创粉丝文化,完全革新了手机行业的营销方法。截至目前,小米公司累计销售了1亿台手机。同时,黎万强创造了“参与感、手机控、F码、米粉节”等互联网热词。小米的成功,让黎万强成为中国商业创新人物典范。曾被《财富》评为“中国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获得《第一财经周刊》评选的“2013中国商业创新50人”,获得光华龙腾奖2013年第九届“中国设计十大杰出青年”。
⑵ 广东茂名高州有哪几个镇
截至2019年,广东茂名高州有23个镇:谢鸡镇、新垌镇、云潭镇、根子镇、分界镇、泗水镇、石鼓镇、镇江镇、沙田镇、长坡镇、平山镇、深镇镇、古丁镇、马贵镇、大坡镇、曹江镇、荷塘镇、南塘镇、石板镇、荷花镇、潭头镇、大井镇、东岸镇。
1、谢鸡镇位于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东南部,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属季风暖湿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全镇总面积103.2平方公里,下辖19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59317人,其中农业人口56181人,占总人口的94%;农村劳动力32119人,占总人口的54%。
2、新垌镇地处高州市东部,该镇特产丰富,盛产荔枝、茶叶等,素有“茶果之乡”美誉。与此同时,该镇大力发展工业,强化教育产业,取得不少喜人成就。全镇国民经济实力雄厚,多次荣获“高州市农村经济综合实力十强镇”称号。
3、云潭镇是广东省高州市东部边陲门户镇,是革命老区。云潭镇距高州城区40公里,东、南面分别与电白县那霍、黄岭镇接壤,东北面紧靠阳春市。全镇80多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孕育着4万多群众。
4、根子镇地处茂名市茂南区东北部,高州市东南部,北亚热带,属丘陵地带。该镇盛产荔枝,驰名千里,是“国家白糖罂。白腊荔枝生产基地”.“国家荔枝标准化示范区”,被誉为中国荔枝第一镇、中国荔枝之乡,2014年又评上广东特色新一代“岭南魅力名镇”。
5、分界镇地处茂名市茂南区北部,高州市东南部,距离茂名15公里,包茂高速和汕湛高速交汇,并在镇内分别设有出入口(汕湛高速茂名段分界北出入口,包茂高速茂名段设有分界出入口),交通区位条件优越。全镇总面积60.6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总人口5.1万人。
6、泗水镇隶属于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位于高州市东南部,东接根子镇,南邻分界镇,西连金山街道、山美街道,北靠谢鸡镇,距高州市区15公里。辖12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
7、石鼓镇隶属于广东省高州市,地处高州市西南部,207国道、广(西)茂(名)公路、汕湛高速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全镇总面积155.2平方公里,辖29个村委会和3个居委会,350多条自然村。
8、具有“粤西陶都”之称的镇江镇地处广东省高州市西南部,东邻石鼓镇,南接石鼓祥山片,西毗化州市北部,北与沙田镇相连,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是高州市重点发展镇。县道632线经镇江直通石鼓与国道207线相连,距高州市城区23公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
9、沙田镇地处广东省高州市西部,总面积98.8平方公里。东与宝光街道接壤,南与石鼓镇相邻,西北通往化州及广西。总人口43000人,辖13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
10、长坡镇位于广东省高州市东北部,总面积242.3平方公里,辖33个村委会和2个居委会,总人口91870人(2011年数据)。
11、平山镇是广东省高州市下辖的一个镇。位于高州市的东北部,濒临高州水库,受水库气候的调节,自然条件独特而优越,冬暖夏凉,雨水充沛。全镇总面积144.8平方公里,辖15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人口4.2万人。
12、深镇镇位于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东北部,全镇总面积103平方公里,辖13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24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万人,有山地面积9660公顷,耕地面积650公顷。
13、古丁镇位于高州市东北部,辖14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27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8800多人。全镇总面积112平方公里,有林地面积13.8万亩,农用地面积2.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1万亩,可供开发水力资源达15000千瓦,花岗岩、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储藏非常丰富。
14、马贵镇位于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北部山区,东与阳春市双窖镇相邻,北与信宜市钱排镇、合水镇接壤,西与古丁镇、南与大坡镇相连,处于三市交界地带,过境公路有省道罗水线、三马线和县道长马线,交通便利。 全镇总面积15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6万亩,林地面积17.35万亩。
15、大坡镇位于广东省高州市东北部,距高州市区60公里,东部与阳春市相邻,南部与电白县那霍镇接壤;西部与长坡镇交接;北部与平山镇、马贵镇毗邻。总面积236.1平方公里,是高州市辖区面积最大的镇,辖格苍、朋情、坑塘等25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7.6万人。
16、曹江镇位于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中部,南与高州市区接壤,截止至2004年底,总面积120.6平方公里,2008年有人口7.3万人,辖23个村委会 和1个居委会。
17、荷塘镇位于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西部,东连宝光街道,南靠沙田镇、镇江镇、北与南塘镇、石板镇为邻,西接化州市那务镇。全镇共有33000人,辖12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全镇总面积116平方公里,新建水泥公路纵横东西南北,贯通全境。
18、南塘镇隶属于广东省高州市,位于高州市西北部,交通顺利。全镇总面积143.8平方公里,总人口5.23万。该镇经济发展良好,农业、工业发展迅速,连接几年被评为“高州市农村经济综合实力十强镇”之一。
19、石板镇是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的中心乡镇之一,位于花溪区行政中心西面,距贵阳市中心20公里,距花溪区中心8公里。辖13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45个自然村寨。总人口达22583人。
20、荷花镇是高州市西北部的一个边陲镇,面积103.8平方公里,辖18个村委会和一个居委会,总人口4.95万。
21、潭头镇地处高州市西北部,距高州城区40公里,是一个边远的山区革命老区,与信宜市镇隆镇接壤。
22、大井镇,位于广东省高州市西北部,毗邻东岸、曹江、南塘、石板、潭头等镇,207国道、省道“井岸线”贯穿中心镇规划区全境,交通四通八达。鉴江及东岸江二水交汇,美景天成。
23、东岸镇位于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北部,与信宜市镇隆、大成等镇相接。全镇土地总面积达260.4平方公里,截止至2004年,该镇下辖27个村委会和2个居委会,总人口89000多人。
(2)高州市荷花镇杀人案扩展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高州市的建制区划沿革
新中国成立后,茂名县先后隶属南路专区、高雷专区、粤西行政区、湛江专区。
1958年5月12日,(在茂南地区)成立茂名市政筹备处。23日改为茂名工矿区城市筹备处。8月26日成立茂名工矿区市。
1958年9~10月,将茂名县南部的原公馆乡和袂花乡、鳌头乡的部分地域划入茂名市;将原小良乡划入电白县;将原石鼓乡的南盛、鳌头乡的兰石和龙首乡划入化州县。同年11月,茂名县与信宜县合并为茂信县,12月茂信县定名称高州县。
1961年4月,高州县分高州、信宜两县,高州县隶属湛江专区。
1983年,实行市带县制,高州县隶属茂名市。
1987年,根据群众的要求和上级批准,将高州县分界公社的山阁、烧酒、霞池、黄杰、禄村、合益、金塘岭、福居等八个大队划归茂名市,成立山阁公社,现为山阁镇。
1993年6月,撤县设市,高州县改为高州市,由茂名市代管。同年12月正式举行撤县建市挂牌仪式。
⑶ 荷花镇的概况
荷花镇是高州市西北部的一个边陲镇,俗称木头塘镇,面积103.8平方公里,辖18个村委会和一个居委会,总人口4.95万。处“两省四市(县)八镇”(具体是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北流市、荷花镇、石板镇、潭头镇、镇隆镇、北界镇、宝圩镇、清湾镇、大伦镇)交界地带,是高州市典型的边界镇。
该镇地处亚热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雨量充足,气候温和宜人,境内丘陵起伏连绵,沃野千里,林木郁葱,是高州市水稻、竹子、木本水果的重要产区。基础设施日新月异,投资环境日臻完善,省道仙松线由北向南纵贯全境。镇通各村的硬底化水泥路基本建成。水力资源丰富,陵江河流经全境,河道沿线已开发水电站3个,每年为全镇输送电量600多万瓦。该镇风光独特,景色迷人,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开发初具规模,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
荷花镇下辖以下地区:
荷花社区、独山村、周冲村、上俗村、下俗村、薪水村、平头岗村、六岸村、大路山村、荷花村、文山村、潘龙村、木头塘村、上等村、石双村、潭坡村、平棉村、张家堡村、大村、茂山村、高丰村。
⑷ 高州荷花镇的温泉在哪里它的来龙去脉系怎的
荷花镇有个温泉叫陵江温泉.
在荷花镇工作了几十年的张遵斌副书记意味深长地谈起“荷花镇”名字的历史渊源。他说,由于荷花有长一段时间叫做“木头塘镇”,所以称作“荷花镇”之后也有一小部分人不知道高州有个“荷花镇”,知道有这个镇名字的,也有部分人认为是新成立的镇,还有部分人认为是把“木头塘镇”改名为“荷花镇”,包括少数本地人。其实不然,准确地说“荷花镇”的称谓是复名,是恢复原来对“荷花”的称呼。
据光绪14年编撰的《茂名县志》记载“高州的莲子驰名中外,山邑红花坡地方佳而多。”当中所讲的“山邑红花坡”即高州市大路山村至红花乡(现荷花村委会)一带。当地盛产莲子,且莲子粒大饱满、莲仁粉而味甘、鲜香可口,故远近闻名。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因此动了凡心,偷出天宫,来到人间,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将玉姬“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侍女,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至于该地种植荷花始于何时,历史有历史的考证,当地村民传说当年天上的玉姬打入凡间后到荷花镇游玩,见到这里山青水秀,人勤猪壮,老少平安,仿如仙境,玉姬便纤手轻扬,把荷露洒向大地,从此,美丽的荷花便在该处盛开。与“红花乡”相邻的另一乡叫“贺石乡”,到了清朝初期,由于辖区的重新划分,“红花乡”与“贺石乡”合并为一个乡,为公平起见,从各自的原名中取一字合名为“贺花乡”。后又因“贺”与“荷”同音,且当地盛开荷花,人们在书写上写成“荷花乡”。此名一直沿用至解放初,1954年又称为十六区,辖大路山、木头塘、张家堡等11个乡,1960年称“木头塘公社”,后称木头塘镇。
说起取名“木头塘”也有历史依据。据了解,当地(现荷花镇中心小学正门一带)有一口大池塘,塘东面有些人家,大家称那些地方“塘头村”;池塘的西面长有一棵大树,特别大,几个成年人手牵手才能将其合抱,真称得上是树中的头领,故西边人家的村名叫“木头村”。后来合并成一村便取名为“木头塘”。称作木头塘镇后,发生过很多麻烦的事。该镇旅居港、澳、台等海外人士有3500多人,那些人寄信给亲属都是写“贺花乡”或“荷花乡”,令邮递员都不知往哪儿投递,几经周折才送到侨属的手,还有寄钱寄物、回乡探亲等。总之给海外人士的感觉就是:他的故乡被撤并了似的,没有什么家的感觉、亲情的温暖。导致有些海外同胞回来投资办工厂说:“我不去木头塘办企业,我要回荷花办!”还有些商家想到荷花开厂办企业,但一听“木头塘”便想到是木头的塘,认为是不雅致、欠吉祥的称呼,难以发达,听而却步。同时,木头塘镇是全市乡镇名称中唯一3个字命名的镇,在公文往来、通讯处理、报表表头等工作中也带来不方便。因此,恢复“荷花镇”的称谓可以说是尊重历史、符合民意、顺应潮流的需要。在广纳群言,综合各方意见,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于1993年高州撤县建市当天,荷花也正式挂牌为“荷花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