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同步检测荷花

同步检测荷花

发布时间: 2021-02-05 19:52:46

1. 怎样检验荷花汁液酸碱

可以利用石蕊试纸的颜色变化检测荷花汁液的酸碱性。

【什么是石蕊】
石蕊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是pH=5.0-8.0之间。它是一种弱的有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3300,在酸碱溶液的不同作用下,发生共轭结构的改变而变色。也就是说,在溶液中,随着溶液酸碱性的变化,其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变化:在酸性溶液里,分子是其存在的主要形式,使溶液呈红色;(由于[H+]增大,平衡向左移)在碱性溶液里,石蕊水解发生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产生的酸根离子是其存在的主要形式,故使溶液呈蓝色。(由于[OH-]增大,平衡右移)【石蕊与酚酞的原理比较】石蕊和酚酞都是酸碱指示剂,它们都是弱的有机酸。在溶液里,随着溶液酸碱性的变化,指示剂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而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石蕊(主要成分用HL表示)在水溶液里能发生如下电离: HL红色 H+ L-蓝色 在酸性溶液里,红色的分子是存在的主要形式,溶液显红色;在碱性溶液里,上述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蓝色的离子是存在的主要形式,溶液显蓝色;在中性溶液里,红色的分子和蓝色的酸根离子同时存在,所以溶液显紫色。 石蕊能溶于水,不溶于酒精,变色范围是pH 5.0~8.0。 紫色石蕊试液和酚酞是溶液酸碱性的指示剂,其颜色是否变化,取决于溶液的pH大小。我们通常说的pH<7的溶液使紫色石蕊变红,使无色酚酞不变色,只是一种粗略说法。其实紫色石蕊试液和酚酞有一定的变色范围,参看图。 任何水溶液中都存在H+和OH-,pH的大小决取于溶液H+浓度和OH-浓度的关系。
荷花最常见的颜色是粉白色的。
但是荷花花色有好几种的,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有时候一天的时间不同颜色也是不同的。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

(1)同步检测荷花扩展阅读:
荷花以它的实用性走进了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同时,也凭借它艳丽的色彩,幽雅的风姿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就有关于荷花的描述“山有扶苏,隰与荷花”,“彼泽之陂,有蒲有荷”。荷花作为观赏植物引种至园池栽植,最早是在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在他的离宫(即苏州灵岩山)为宠妃西施赏荷而修筑的“玩花池”。
荷花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状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道,节部缢缩,上生黑色鳞叶,下生须状不定根。
叶圆形,盾状,直径25-90厘米,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覆盖,背面灰绿色,全缘稍呈波状,上面光滑,具白粉,下面叶脉从中央射出,有1-2次叉状分枝;叶柄粗壮,圆柱形,长1-2米,中空,外面散生小刺。花梗和叶柄等长或稍长,也散生小刺;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
参考资料:荷花-网络

2. 三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册六月的荷花短文最后一题是什么

特点如下: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3. 怎样辨别荷花粉真假

你说的是散装的花粉是吧?正常!我以前也是喝的那种,喝完之后,杯壁还会残留很多末末。

花粉检测法

(1)目测

比较好的花粉,颗粒整齐、颜色一致,无杂质、无异味、无霉变、无虫迹、干燥好,品种纯正。正常情况下,比较纯的花粉具有某一品种特有的颜色,具有光泽感,混入的其他花粉粒应在7%以下,最高不得超过15%;花粉团的大小应基本相同,没有细末和虫蛀,具有某种花粉相对固定的形态。通常花粉团呈不规则的扁圆形团粒状,并带有采集工蜂后足嵌的痕迹。

(2)鼻闻

鲜花粉有明显的单一花种清香气,霉变的花粉或受污染的花粉无香气味,甚至有难闻的气味或异味。伪造的蜂花粉无浓郁的香气。

(3)口尝

取花粉少许放放口中,细细品味。新鲜花粉的味道辛香,多带苦味,余味涩,略带甜味。花粉的味道受粉源植物花种的影响差别较大,有的花粉较苦,有的花粉很甜,个别的花粉还有麻、辣、酸感。伪造的花粉无辛香味道,团粒也不怎么规则。

(4)手捻

新鲜花粉含水量较高,手捻易碎、细腻、无泥沙颗粒感。若手捻时有粗糙或硬沙粒感觉,说明花粉中泥沙等杂质含量较大。干燥好的花粉团,用手捻捏不软、有坚硬感。如用手一捻即碎的花粉,说明没有干燥处理好,含水量较高,也有可能因受潮发霉而引起变质。

是真的。荷花花粉还有独特的腥气,不象玫瑰花粉喝的比较甜

4. 长沙荷花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简介:长沙荷花建来设工程质源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4年01月05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建筑材料、构件、制品的检测等。
法定代表人:游毅
成立时间:2004-01-05
注册资本:4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3010200005450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长沙市雨花区金海路177号金海工业园3号栋厂房301房

5. 湖心亭看雪 同步练习答案

湖心亭看雪学案

学习目标:

1, 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 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3, 翻译课文,注意逐字逐句的翻译

4, 了解文章写景特点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景物的品味。

学习重点:

目标1,2,

学习难点:

目标3,4

自学指导1

一、 文学常识

《湖心亭看雪》作者 ,字 又字 ,

号 ,又号 , (朝代)人。

二、读课文,注意下列字词的音形

拥cui( ) hang dang( , ) 芥( )

长堤一痕( )崇祯( )铺毡( )雾凇( )

三、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更定 ②湖中人鸟声俱绝

③余 一小船 ④拥毳衣炉火

⑤独往湖心亭看雪 ⑥雾凇沆砀

⑦焉得更有此人 ⑧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⑨客此 ⑩上下一白

四、 翻译句子(注意逐字翻译)

1、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 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5、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6、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自学指导2

五、请找出文章中写景的句子并体味作者的感情。

六、课堂留白

七、 作业:拓展练习

1、 使用白描的手法,写一段雪景。(不少于50字)

同步练习《湖心亭看雪》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字词注音。

更( )定 拥毳( )衣 崇祯( ) 雾凇( )

沆砀( )( ) 与余舟一芥( ) 铺毡( )对坐 强( )饮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更定 ②湖中人鸟声俱绝

③余拿一小船 ④拥毳衣炉火

⑤独往湖心亭看雪 ⑥雾凇沆砀

⑦焉得更有此人 ⑧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⑨客此 ⑩及下船

3.填空。

①本文选自《 》,作者 字 ,号 , 山阴人,明亡后不仕。

②大雪三日, 。

③是日更正, , ,独往湖心亭看雪。

④ , ,上下一白。

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 !”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 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

5.“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7.“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8.上文画线句子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特点?

(二)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9.补出下列语句的省略成分。

( )到亭上 ( )大喜曰 ( )是金陵人 客( )此

( )拉余同饮

10.“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11.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

12.“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13.结合全文来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山与林与湖与舟,水天一色” 人及花及草及木,万物皆生! 春到夏到秋到冬,前后一年春到夏到秋到冬,前后一年

参考答案:

一、1.ɡēnɡ cuì zhēn sōnɡ hànɡ dànɡ jiè zhān qiánɡ

2.①完了,结束 ②消失 ③撑,划 ④鸟兽的细毛 ⑤独自 ⑥水汽凝成的冰花 白汽弥漫的样子 ⑦哪能 ⑧指酒杯 ⑨客居 ⑩等到

3.①陶庵梦忆 张岱 宗子 陶庵 明末清初②湖中人鸟声俱绝 ③余拿一小船 拥毳衣炉火④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⑤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二、(一)4.明思宗朱由检 怀念故国的深情

5.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6.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7.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蒙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

8.连用三个“一”字,与“上下一白”相呼应。写法上,作者未站在一个固定点上,而是不断变换角度写景写人。

(二)9.余 客 客 于 客

10.“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11.衬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

12.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13.以记叙开头,以议论结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静中有动,寂中有声。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是日更定( ) 拥毳衣炉火( ) 雾凇沆砀( )( )

长堤一痕( ) 与余舟一芥( ) 舟子喃喃曰( )

2、解释下列加黑的字词。

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_________ 余拿一小船__________________

拥毳衣炉火_____________________ 雾凇沆砀____________________

惟长堤一痕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____

3、解释每组中加点词的意义。

①白:上下一白 余强饮三大白

②是:是日更定 是金陵人

③更:是日更定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④一:余拿一小船 一上下一白 一童子烧酒沪正沸

⑤而: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⑥与:选贤与能 天与云与山与水

4、体会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试着再写出一个含有加点字的成语。

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

②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 )

③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

④惟长堤一痕 ( )

5、填空:(1)本文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字_______,又字_______,号_______,又号_______,是_______时期的散文大家,著有_______、_______等书。

(2)本文一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______ _和游湖人的_____ __。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于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予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铺毡( ) 焉得更有此人( ) 相公( )

7、下列各句中加黑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余拿一小船( ) A.用手取 B.撑、划

(2)上下一白( ) A.副词,全 B.数词,

(3)强饮三大白而别( ) A.白色 B.酒杯

8、比较下列句中的加黑字,把解释写在括号里。

(1)是日更定( )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2)湖中人鸟声俱绝( ) / 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

9、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往湖心亭/看雪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湖中人/鸟声俱绝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10、翻译下列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的句子是哪句?

答:

12、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是哪句?使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答:

1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中的“痴”子是什么意思?在这里应如何理解?

答:

14、本文的语言描写只有两句,体会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15、作者看雪时怀有怎样的心情?

答:

16、此文中的时间仍是明代的纪年,这说明了什么?

答:

17、用文中词语填空。

①看雪的时间:

②看雪的地点:

③看雪的人物:

④看雪的氛围:

⑤看雪的方式:

⑤看到的雪景:
第29课《湖心亭看雪》参考答案

1.ɡēnɡ 、cuì 、hànɡ 、dànɡ 、dī 、jiè 、nán2、断绝,消失 撑,划 鸟兽的细毛 水气凝成的冰花 只 哪能3、①白色、酒杯②这、是③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还④一条、一片、—个⑤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表顺接关系的连词。⑥通“举”;和。 4、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②人声鼎沸 ③不鸣则已,一鸣惊人④惟命是从5、(1)《陶庵梦忆》、张岱、宗子、石公、陶庵、蝶庵居士、明末清初、《陶庵梦忆》、《西湖梦寻》(2)奇景、雅趣6、zhān、yān、xiànɡ7、(1)B (2)A (3)B8、(1)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 还 (2)断绝,消失 极9、C10、(1)大雪连下了三天,西湖中的人声和鸟声都消失了。(2)不说公子您迷恋(西湖),还有比您更痴情于它的人。1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1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白描。13、傻。这里指作者凌晨欣赏西湖雪景的雅趣不能被一般人所理解。14、表达了作者意外遇知音的欣喜之情。15、孤独、伤感的心情。16、他心中明代始终没有灭亡,表明他不忘故国。17、①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是日更定。②湖心亭 ③余。 ④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⑤挐一小船,独往。 ⑥雾凇沆砀……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8、(1)渐渐(2)天边(3)一会儿(4)纯红,像朱砂一样。(5)有的人。 19、泰山观日出。20、文段采用工笔描绘,《湖心亭看雪》采用白描手法。21、示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22、其/实味/不同23、①捆绑②座位③偷④白白地(仅仅、徒然、只)⑤一会儿⑥舒服(安逸、安乐、安闲)24、①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 ②(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25、环境影响成长(水土异也)。26、略。值得肯定之处提示:①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②楚王具有自知之明。③景公有着民本思想,从谏如流,且知错即改。27、(1)(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2)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28、此 时|欲 下 一 语 描 写|不 得。29、①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②充分展示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③暗示作者的“痴”(或“不同常人”),为下文作伏笔。30、《湖心亭看雪》用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写景(答出“白描”即可)《西湖》用生动的比喻写景31、《湖心亭看雪》表达的是作者清高自赏和淡淡的愁绪;《江雪》表达的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语意相近即可)

6. 清塘荷韵的同步练习

1.给下列词语注音:
徘徊( ) 淤泥( ) 旖旎( ) 接踵( ) 睥睨( )
2.释词:
⑴脍炙人口:
⑵睥睨:
3.本文作者 ,本文是一篇 ,文章以“荷”为线索,写了三件事,即 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4.文中作者所描写的荷花代表着什么?
5.读课文,回答:作者种荷的原因有三,请加以概括。



6.体会下列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
⑴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
⑵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里。
7.连线。
周敦颐的《 爱莲说》 写物境美,表达自己的心境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写莲荷的生命力
季羡林的《清塘荷韵》 写莲荷高洁的品性 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的这个局面。
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它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它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与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
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一个喜爱荷花的邻居,天天兴致勃勃地数荷花的朵数。今天告诉我,有四五百朵;明天又告诉我,有六七百朵。但是,我虽然知道他为人细致,却不相信他真能数出确实的朵数。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都是在岸边难以看到的。
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花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8、“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你怎样理解?
9、“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假如你是荷,你的梦会是什么?
10、“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你说是吗?结合身边的人和事说说你的看法。
11、最后一段体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你能写出一两句有关荷的诗句吗? 1.徘徊(pái huái) 淤泥(yū ní) 旖旎(yǐ nǐ) 接踵(jiē zhǒng) 睥睨(pì nì)
2.⑴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大家都称赞。⑵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3.季羡林;散文;种荷、盼荷、赏荷
4.荷花是张扬生命的使者,彻悟生命的智者。
5.⑴作者在记忆中曾经有荷花的碎影。⑵没有荷花不符合作者的审美观念。⑶中国人没有不爱荷花的。
6.⑴展示了荷花生长的茂盛情况,赞美了荷花顽强的生命力。⑵荷花悄然离去,如此飘逸,这种豁达、充实丰厚的人生境界,才是健康的人生。(意近即可)
7.略
8.作者从满池塘的荷中获得了人生的感悟,体会生命力的顽强,坚信--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从而鼓起生活的勇气。
9、略
10、略
11、对荷的赞美,对人生珍惜。
12.如:“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

热点内容
红梅花五角 发布:2025-05-15 09:54:05 浏览:434
多摩锦海棠 发布:2025-05-15 09:52:17 浏览:326
樱花雪飞舞 发布:2025-05-15 09:51:36 浏览:119
梅花阁饭店 发布:2025-05-15 09:50:59 浏览:168
广宗县第二中学梅花拳 发布:2025-05-15 09:48:05 浏览:69
越南腊梅花 发布:2025-05-15 09:24:22 浏览:864
绿植厨房 发布:2025-05-15 09:22:39 浏览:294
丰禾花卉 发布:2025-05-15 09:14:43 浏览:776
白玫瑰陶瓷插花 发布:2025-05-15 09:06:04 浏览:238
课文荷花讲解 发布:2025-05-15 08:55:02 浏览: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