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介壳虫用什么药
① 兰花感染了介壳虫怎么办
在幼虫时可以用杀虫剂杀死,在成虫的时及时采取拔株、剪枝、刮树皮或刷除等措施,便可收到显著的效果。
介壳虫是危害兰花最常见的的害虫之一。其成虫有蜡质介壳,一般农药难以进入,一旦发生,也不易清除干净。主要以防治为主。
介壳虫其种类繁多,主要寄生在兰花的茎干、叶片上,也可见于叶柄和假鳞茎基部的膜质鞘上,呈白粉状,它们以刺吸式口器吮吸植物汁液为食。危害时轻者使该器官变黄老化,影响兰株生长,重则成片覆盖叶面,既消耗养分,又影响兰株的光合作用,从而使生长发育受阻,不能正常开花结果,甚至出现枯叶、落叶,直到全株死亡。
(1)兰花介壳虫用什么药扩展阅读
介壳虫常固着寄生,虫体微小,主要靠寄主枝条、接穗、果品甚至树干携带而远距离传播。因此,对苗木、接穗和果品的采购、调运过程和保护区都应实施检疫,以防传播蔓延。
抓住介壳虫生命活动中的2个薄弱环节,采用物理、机械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首先,介壳虫营固着生活,很少活动,在新传入区常常只在局部植株或枝条上发生,及时采取拔株、剪枝、刮树皮或刷除等措施,便可收到显著的效果。
根据介壳虫的各种发生情况,在若虫盛期喷药。因此时大多数若虫多孵化不久,体表尚未分泌蜡质,介壳更未形成,用药仍易杀死。
② 蚧壳虫用什么药
消灭蚧壳虫可用杀扑磷,杀扑磷是一种较理想的杀介壳虫药剂,可兼专治螨类、粉虱、蚜虫,对梨属木虱有特效。
1950年美国氰胺公司合成出对哺乳动物低毒的有机磷杀虫剂——马拉硫磷;1952年,W·Perkow 发现了合成乙烯基磷酸酯的反应,合成了具有优异杀虫活性的敌敌畏和速灭磷等,使有机磷杀虫剂的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2)兰花介壳虫用什么药扩展阅读
杀扑磷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有渗透作用,但无内吸作用;广谱、高毒杀虫、杀螨剂,防治蚧壳虫有特效。
防治棉蚜、棉叶蝉、棉盲蝽,用40%乳油7.5~11.3mL/100m2对水喷雾,防治柑橘矢尖蚧、糠片蚧、蜡蚧(雄), 用800~1000倍液喷雾,若蚧用1000~3000倍液喷雾,间隔20d再喷1次即可。防治棉铃虫、红铃虫
用40%乳油15~30mL/100m2对水11.3~15kg喷雾。防治果树害虫宜花前施药,对越冬昆虫幼虫及即将孵化的卵均有效,此外还可用于防治茶小绿叶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杀扑磷
③ 介壳虫用什么药最管用
介壳虫是大多数种类虫体上备有蜡质分泌物,形如介壳,介壳虫也因此而得名。内介壳虫容是花卉和果树上最常见的害虫,常群集于枝、叶、果上,吸取植物汁液为生,严重时会造成枝条凋萎或全株死亡。下面是用来防治介壳虫的农药:
1、杀扑磷:广谱杀虫、杀螨剂,防治蚧壳虫有特效,不内吸,安全高效,兼治粉虱、蚜虫,秒杀一切甲壳虫、青虫。缺点:味道有点大
2、噻虫嗪:烟碱类高效低毒杀虫剂,对介壳虫具有胃毒、触杀作用,和杀扑磷搭配后对介壳虫成虫有特效。
3、有机硅高渗透剂:辅助杀扑磷和噻虫嗪使药性穿透进介壳虫体内,辅助两种药穿透虫卵,杀死虫卵。
这三种药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搭配着用,可以把介壳虫杀绝。喷叶子+喷湿土表或者灌根,杀死土里的虫卵,如此这般可以杀绝。比例是1:1500倍,每种药剂取1克,合计取3克,然后加入1500克的水就可以了。
④ 如何除掉兰花叶面上的介壳虫
防治方法:复(1)以预防为主制。在购买兰花时,要保证种苗无介壳虫,其次由于介壳虫多在水湿过重而又通风不良时发生,因此,日常管理应特别注意环境通风,避免过分潮湿。 (2)有少量介壳虫时,可用软刷轻轻刷除人工清除虫体,再用水冲洗干净。(3)采用药物防治时,在其若虫孵化不久,尚未形成蜡质壳时进行,采用的农药可用40%乐果或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50%敌百虫25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 2000~2500倍液。一般连续喷洒1~3次,每次间隔7~10天效果较好。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介壳虫易对药物产生抗性,要掌握好农药的使用浓度和交替使用农药。
⑤ 兰花介壳虫用什么药
1:以下是一些简便易行的防治方法:①将洗衣粉用少量温水溶解,再用水稀释至600倍液,版均匀喷洒植株权叶片正面和背面,3天1次.连喷3次。洗衣粉能济解介壳虫体表的角质,并形成一层泡沫裹住虫休,使其窒息。②将柴油和水按1:60的比例调成乳剂,再以100倍水稀释,喷洒植株叶片正、背而。③将食醋和水按1:8的比例混合,喷洒植株叶片正、背面;如果介壳虫已成虫,可略微提高棍合液的酸度,3天1次,连喷3次。
2:还有一种药物蚍虫啉在生出介壳之后也有效,只是要稍稍提高一点浓度。最近我们这里的辣椒容易生介壳虫,用25%蚍虫啉1000倍液防治效果很好.尤其对吹绵蚧的防治效果特别突出。烟碱类杀虫刘对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效果也比较好。
3:把生有介壳虫的叶面展平,选取一段与叶片大小相当的透明胶带贴在介壳虫虫体上,轻轻压实,再将透明胶带慢慢揭起,介壳虫就会随着胶带被粘起,从而达到根除介壳虫的目的,同时还保护叶面。
⑥ 兰花介壳虫怎么治
介壳虫处理办法:①用白酒兑水,比例为1:2 。治虫时浇透盆土的表层。介壳虫在版春季室温7 ℃ 时,便权开始活动。可在4 月中浇一次,此后每隔半个月左右浇一次,连续4 次见效。
② 用食醋(米醋)50 毫升,将小棉球放入醋中浸湿后,用湿棉球在受害的花木茎、叶上轻轻的揩擦,即可将介壳虫揩掉杀灭。此法方便、安全,既能达到除虫目的,又可使被害的叶片重新返绿发亮。
③ 用洒精轻轻地反复擦拭病株,就能把介壳虫除掉,且能除得十分干净、彻底。如用洒精擦拭兰花病叶时,不但能把介壳虫除掉,就是肉眼看不清楚的幼虫,也都彻底杀灭掉,第二年很少发现有介壳虫的为害,此法简便、安全,效果良好。
④ 用柴油、洗衣粉、水按 10:0.6:6 的比例调成母液,此时母液含60% ,呈牛奶状,用水稀释含油30% 药液后,对米兰、金桔、苏铁上介壳虫仔细喷洒。一周后,介壳虫大部分由原来新鲜橙色变成干瘪状态,说明此法对介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注意由于君子兰的叶片比较大,容易清理,可以选择用湿软抹布擦拭即可,因为介壳虫一旦离开植物体就不容易成活。
⑦ 兰花病虫害防治用什么药好
兰花生长的环境极利于病菌尤其是真菌的繁衍。潮湿沉闷的空气,阴翳幽暗的空间,通透且富含有机质营养的土壤,这些都为真菌的滋生提供了绝佳的条件,所以兰花真菌病害特别多。怎样克服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呢?首先,要求空气洁净,空气中灰尘含量愈少,兰叶表面积尘愈少,病菌的传播机会就愈小。
植兰环境应尽量避免面向街道、工厂等污染严重的地方。其次,要求遮光适度,不同的兰花品种有不同的光照要求,荫蔽太大,兰草嫩绿软弱;荫蔽太小,叶片萎黄叶尖枯焦,都有可能引病上身。只有在遮光适度时,兰叶才坚挺、光亮,抗病力强。最好多让兰花沐浴晨光,因为晨光既有利于兰花生长,又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再就是要保持空气的一定湿度和流动,空气湿度过大有利于病害的养殖生长,过小又不利于兰草的生长;另外空气的流动可以防止空气变得沉闷,保持空气的清新,所以控制好空气的湿度和流动也是预防病害的关键措施。最后,土壤使用前最好消毒。把土壤放在锅里蒸透,然后自然冷却,此法可以有效杀死土壤里面的真菌、细菌。
防治方法:
药剂预防是兰花病害预防的最后一道关口,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真菌病害可以选择的药剂有多菌灵、托布津、百菌清、代森锰锌等;细菌病害可选用链霉素、氯霉素等。一定要在发病之前或初期用药,这样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易发病较地区或季节十天一次,发病较少的则可一月一次或一季一次。
一是各种药剂交替使用。如多菌灵、托布律与代森锰锌交替使用,预防效果好,也不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
二是剂量可以适当放轻,以药剂标识的最低浓度为好。
三是对症选药,病菌不同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如炭疽病采用多菌灵、托布津等预防。细菌性软腐病用氯霉素有非常好的预防效果。
⑧ 兰花感染了介壳虫怎么治。
用柴油、洗衣粉、水按 10:0.6:6 的比例调成母液,此时母液含60% ,呈牛奶状,用水稀专释含油30% 药液后,对兰属花上介壳虫仔细喷洒。一周后,介壳虫大部分由原来新鲜橙色变成干瘪状态,说明此法对介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⑨ 兰花有红蜘蛛和介壳虫用什么药好
你们那里种的主要是建兰和墨兰吧?
红蜘蛛用阿维菌素,买国产最好的叫''蓝锐'',用专1000倍;介壳虫用属70%的吡虫啉,用3000倍。药淘宝网上都有。二种药合在一起打就行。兰花最主要的是预防茎腐病,中国兰花交易网或淘网上搜索''茎腐病防治专用药''能买到。
⑩ 消除介壳虫用什么药
介壳虫是山茶最常见的害虫,常群聚于枝、叶、蕾上。成虫、若虫专用口器插入山茶叶、枝组织中吸收汁液,造成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枯死,并能诱发病害,危害极大。
介壳虫是小型昆虫,大多数虫体上被有蜡质分泌物。雌、雄异形。雌虫无翅,雄虫有一对膜质的前翅,后翅特化为平衡棍。介壳虫繁殖能力强,一年发生多代。卵孵化为若虫,经过短时间爬行,即形成介壳,营固定生活。介壳虫抗药力强,一般药剂难以进入,防治比较困难。因此,一旦发生,不易清除干净。
危害山茶的介壳虫主要有吹绵蚧、红蜡蚧和糠片蚧。
吹绵蚧:雌成虫体长5~7毫米,椭圆形,橙红色。雄成虫体长2毫米左右,橘红色。卵长椭圆形,初产时橙黄色,后变为橘红。
红蜡蚧:雌成虫体长1.5~5毫米,扁圆形,紫红色。背面隆起,覆盖一层白色蜡质介壳。雄成虫体长约1毫米,介壳较小,半透明。卵椭圆形,初产时浅黄色,孵化时紫红色。
糠片蚧:雌成虫体长2毫米左右,圆形或椭圆形,紫红色。介壳长1毫米左右,长圆形,灰白色或灰褐色。雄成虫淡紫色,介壳细长,灰白色。卵椭圆形或长卵形,淡紫色。
吹绵蚧和红蜡蚧寄生于山茶叶柄和小枝上吸收树液。糠片蚧常黏附在顶梢新芽或叶子正反面,在叶芽片表皮中吸取养分。它们用口器插入枝叶吸取树液,造成枝叶枯黄,还排出较多糖液和蜡质,容易使山茶并发叶片呈灰黑色的煤烟病,严重的会造成整株山茶死亡。
吹绵蚧和糠片蚧一年繁殖2~3代,以受精成虫或介壳下的卵在枝叶上越冬。4月下旬生第1代若虫。孵化出的若虫群聚于叶背、嫩梢上危害。第2代在7~8月间移向花蕾、枝干。第3代,糠片蚧生于9月间,吹绵蚧生于10月间。红蜡蚧每年只繁殖一代,5月下旬开始孵化,6月中旬为孵化盛期,若虫群聚在嫩枝上危害。雄成虫8月中旬开始出现,并在叶片上危害。雌成虫多在枝干上危害,11月受精并爬到枝条上越冬。
防治方法:
(1)在介壳虫孵化初期,蜡质介壳未形成前,用40%氧化乐果乳剂加水1200倍稀释,喷洒于山茶枝叶正反面,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喷药要均匀。如果介壳已经形成,喷药难以见效。
(2)介壳已形成,可以用软刷刷除,用手指捏死,或结合修剪,剪去虫枝、虫叶,集中烧毁。
(3)可用白酒、醋液、尿液治介壳虫。尿液要存放半月,待其腐熟后使用。60度左右的白酒加2倍清水混合使用。用棉花球蘸白酒、醋液内浸透,涂在叶片及枝条的介壳虫上,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