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古文人与兰花

古文人与兰花

发布时间: 2021-02-04 16:19:50

⑴ 描写兰花品行高洁的古文

孔 丘《猗兰操》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内天,不得其所。容逍遥九州,无所定处。 时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 孔子历聘诸侯,莫能任。隐俗之中,见芳 兰独茂, 喟然叹曰:“兰当为王者得,今 乃与众草为伍。” 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 逢时,托词于兰。这首诗是孔子在被赶出鲁国是看到路边兰花与杂草生长在一起,有感而生就写出了这首诗,他更是借这首诗写出自己像兰花 一样生不逢时,生不逢地。他一兰花自喻也表现了自己不愿与杂草生在一起的文人高洁。

⑵ 描述兰花的古文句子

描写兰花的诗句汇总如下

1、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宋】 苏轼 《题杨次公春兰》

2.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明】 李日华 《兰花二首》

3.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元】余同麓《咏兰》

4.幽兰香风远, 蕙草流芳根。

——【唐】 李白

5.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明】张羽 《着色兰 》

6.雪径偷开浅碧花,永根乱吐小红芽。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政坐国香到朝市,不容霜节老云霞。江蓠圃蕙非吾耦,付与骚人定等差。

——【宋】·杨万里《三花斛三首右兰花》

6.晓起微凉病骨苏,国香和露到贫居。我今不向当门种,免被时人取次锄。

——【宋】·黎道华《谢惠兰花》

7.行尽离骚国,春深未见兰。容非隐君子,甘老蕨薇间。

——【宋】·李曾伯《自湘赴广道间杂咏·兰花》

8.两盆去岁共移来,一置雕阑一委苔。我拙事持令叶瘦,君能调护遣花开,隶人挑蠹巡千匝,稚子浇泉走几回。亦欲效颦耘小圃,地荒终恐费栽培。

——【宋】·刘克庄《咏邻人兰花》

9.破除百卉发孤芳,造化工夫有抑扬。平易堂中无个事,一枝相对吐清香。

——【宋】·刘宰《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

10.结根喦谷谢群芳,多谢光风为发扬。骚客毋烦赋纫佩,省郎行矣趣含香。

——【宋】刘宰《和赵季行用兰花韵三首》

⑶ 名人和兰花的故事

鲁迅家里几代来人都喜爱兰花自。1933年11月14日,鲁迅在《致山本初枝》的信中讲到“我的曾祖父曾经栽培过许多兰花,还特地为此盖了三间房子”。鲁迅的祖父、父亲也都养过兰花。鲁迅从小就喜爱花、虫、鱼、鸟,读书之余跟随父亲在天井和百草园广植花草。他曾根据自已的经验、订正过《花镜》中的某些讹误。稍大一点,常约二弟作人、三弟建人至城内府山、塔山采兰。每年二三月份当兰花开放时,三兄弟常去会稽山、兰渚山、箬山春游、采兰。1911年3月18日,鲁迅和周建人、王鹤照去游览会稽山下大禹陵。出发前,鲁迅将事先准备好的两只油漆马口铁桶和一把铜锸要大家带上。到了大禹陵,浏览了禹庙、窆石亭,就上会稽山采兰。后来,鲁迅把这次经历,写成《辛亥游录》,刊在1912年2月出版的《越社丛刊》上。

⑷ 求一篇古文 好象是关于兰花的

七律/兰花

浅碧清容不染尘,
瑶台遣去未沉沦。
乌盆一角能容我,
绝壁千寻可寄身。
香远岂宜酬处士,
名高自是引骚人。
此生难负当门罪,
朝市平常也避秦。

⑸ 兰花的古文

七律/兰花
浅碧清容不染尘,
瑶台遣去未沉沦。
乌盆一角能容我,
绝壁千寻可专寄身。
香远岂属宜酬处士,
名高自是引骚人。
此生难负当门罪,
朝市平常也避秦。
*“当门罪”,《典略》:曹操欲杀杨修,众人惜修才,曹操曰:芳兰当门,不得不除。

⑹ 与兰花有渊源的名人有谁

朱德元帅的兰花情怀:一生创作约40首咏兰诗词
朱德, 兰花, 兰诗词, 元帅, 情怀
朱德一生对兰花情有独钟,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他对兰花的钟爱始终如一。兰花不仅给朱德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乐趣,也使人们看到了他充满生活情趣、感情细腻的一面。

早年在云南从军之时,朱德就已经开始喜欢兰花了。1928年,朱德率南昌起义部队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井冈山茨坪东南的山中盛产各种兰花,特别是井冈兰,人称“兰花坪”。朱德常在闲暇时去山里寻花赏花。朱德爱兰的故事在井冈山广为流传,留下了“当年朱军长引种兰花,香飘湘赣边界八百里”的佳话。

解放后,朱德有条件得以认真研究兰花。每当外出视察时,只要当地产兰花,又有闲暇,他总是饶有兴致地去公园或山野寻兰。如果遇到花卉展览,他也一定不会错过。他的足迹几乎遍及江浙、闽赣、两广、川贵及海南岛等产兰的主要地区。据说,1961年2月,他到福州鼓山浏览,路过一棵古树,抬头一望,便说树上有兰花,大家半信半疑。于是,有人爬上树察看,果然从树上采得一束兰花。

在朱德既科学又细心的照料下,朱德家中养的几千盆名贵兰花长势良好。他经常把自己精心培植的兰花赠送他人或园林部门,与大家一起分享兰花的芬芳与美丽。从1961年开始,他派人专程将适合在亚热带地区栽培的160余盆兰花,分三次赠送给成都杜甫草堂。北京中山公园的兰花,许多是朱德所赠。据公园的一位老园艺工人回忆:“朱老总经常送给我们兰花,如海南岛的‘海燕齐飞’,广东的墨兰、‘玉沉大贡’、‘银边大贡’、‘金丝马尾’,四川的多花兰、夏蕙、‘隆昌素’、‘鹤起绿漪’,江浙的‘衢州素’,云南的‘大红舌’和秋兰等。”此外,朱德还把自己收藏的兰花方面的书籍送给园林部门,鼓励他们认真钻研,提高栽培技术。

1962年1月1日,朱德参观北京中山公园兰花展览,赋诗《咏兰展》:“春来紫气出东方,万物滋生齐发光。幽兰新展新都市,人人交口赞国香。幽兰吐秀乔林下,仍自盘根众草傍。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其末四句后来印制在1988年12月25日发行的特种邮票《中国兰花》小型张上。

1963年,朱德在成都杜甫草堂参观期间,赋有《草堂春兴》10余首,其中有一首咏兰诗:“幽兰出谷弱袅袅,移到草堂愿折腰。通道芳姿不解意,陪同工部发新条。”

1963年4月20日,朱德在四川考察时曾到峨眉山石笋峰寻兰,亲手把采集到的兰花栽到盆中,并对陪同的工作人员说:“古人说过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无叶,松有叶而无香,只有兰花有叶有花又有香。请你们替我管好这几盆兰花,今后我还要来峨眉,还要来看这些兰花的。”并即兴填词一首。

朱德一生共创作了约40首咏兰诗词,这些诗词真切反映了朱德寻兰、养兰、赏兰过程中的所感所悟。

在朱德看来,养兰有很多用途。1961年2月6日,朱德参观福州西湖公园,当走到兰花苗圃时,他对福州市园林管理处的陈时璋说:“武夷山的留香涧产兰很多,要广为采集,大量繁殖,作为出口物资,既可参加国际间文化交流,又可以充实兰谱内容。”1963年1月1日,在视察华南植物园时,他又对植物园负责人说:“不要小看兰花,兰花可以出口。要广种兰花,多赚外汇。”在当时中国工业水平落后、出口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发展兰花等花卉养殖,确实可以作为增加出口、赚取外汇的一个途径。

兰花是我国传统名花,它端庄素雅、质朴高洁、坚韧刚毅,很受人们推崇,与梅、竹、菊一起被称为“四君子”。兰花的高贵品格,正是朱德十分看重、推崇并要求自己要做到的。他一生为追求和实践真理而矢志奋斗,他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他淡泊名利、襟怀坦荡,就如那质朴高洁、弥久芬芳的兰花

⑺ 古今中外,具有兰花品格的人和事例

赵孟坚画兰花不画根 寓意南宋失国 下无国土

⑻ 兰花的古文(不要诗句)急!

幽兰赋
文/唐·韩伯庸

阳和布气兮,动植齐光;惟彼幽兰兮,偏含国香。
吐秀乔林版之下,盘根众草之权旁。虽无人而见赏,且得地而含芳。于是嫩叶旁开,浮香外袭。既生成而有分,何掇采之莫及?
入握称美,未遭时主之恩;纳佩为华,空载骚人之什。光阴向晚,岁月将终。芬芳十步之内,繁华九畹之中。
乱群蜂兮上下,杂百卉兮横丛。
况荏苒于光阴,将衰败于秋风。岂不处地稍幽,受气仍别。萧艾之新苗渐长,桃李之旧蹊将绝。空牵戏蝶,拂花蕊之翩翾;未遇来人,寻芳春而采折。既生幽径,且任荣枯。幂轻烟而葱翠,带淑气而纷敷。冀雨露之溥及,何见知之久无。及夫日往月来,时占岁睹,遇达人之回盼,披荒榛而见取。横琴写操,夫子传之至今;入梦为征,燕姞闻之于前。古生虽失处,用乃有因。枝条嫩而既丽,光色发而犹新。虽见辞于下士,幸因遇于仁人。则知夫生理未衰,采掇何晚。幽名得而不朽,佳气流而自远。芊眠茂宛,摩迤秋坂。纫而为佩,骚人之意何深;间以在衿,楚客之情已罕。薄秋风而香盈十步,泛皓露则花飞三田。岂众草之敢陵,信有慎乎伐剪。既征之而见寄,愿移根于上苑。

热点内容
上译茶花女 发布:2025-05-12 15:01:24 浏览:121
国家级茶花 发布:2025-05-12 14:55:08 浏览:250
卉苑鲜花 发布:2025-05-12 14:05:48 浏览:610
对一朵花的微笑 发布:2025-05-12 13:53:36 浏览:318
芬迪樱花香水 发布:2025-05-12 13:46:39 浏览:845
童真与花艺 发布:2025-05-12 13:46:39 浏览:942
玫瑰能放多久 发布:2025-05-12 13:20:13 浏览:464
炫舞七夕抽奖 发布:2025-05-12 12:57:30 浏览:412
手工制作兰花 发布:2025-05-12 12:51:58 浏览:281
东街盆景 发布:2025-05-12 12:39:04 浏览: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