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兰花介绍
Ⅰ 野兰花的剧情简介
艾米丽(卡雷·奥蒂斯 Carré Otis 饰)是一名初出茅庐的律师,性感中又透露出一丝纯洁的她是许多男人们心目中朝思暮想的女神。一次工作中,艾米丽和搭档克劳迪娅(杰奎琳·比塞特 Jacqueline Bisset 饰)来到了以奔放和热情著称的巴西里约热内卢,在这里,会有怎样非凡的经历等待着她们呢?《野兰花》,一位年轻美丽女子羞涩的衣裙被一层一层地剥至全裸。影片贯穿始末的都是年轻女主角在欲望的诱惑面前一步一步陷入深渊的过程,特别是最后一段,犹如性爱中的高潮一般性感。
一次偶然中,艾米丽结识了名为詹姆斯(米基·洛克 Mickey Rourke 饰)的男子,詹姆斯英俊又多金,浑身上下都散发出一股诱惑的气息,巧的是,詹姆斯似乎对艾米丽十分感兴趣。被詹姆斯的魅力所折服,艾米丽不自觉的一步一步向他靠近着,殊不知,此时的自己已经陷入了詹姆斯一手打造的情欲漩涡之中无法自拔。
充满感性、浪漫、激情及暧昧争议电影(野兰花)由于描写男女关系上有大胆直率剖析曾分级审查度上引起轩然大波(野兰花)由数年前轰动一时奇情电影(爱你九周半)幕后班底再度携手合作除网罗(深深深)女星贾桂琳贝茜及新星凯莉奥提丝外更力邀(爱你九周半)(天使心)颓废派代表米基洛克再度担网演出这一场诡异善变多角恋爱则由(爱你九周半)机械化都市景观移至热情奔放热带巴西提供您一段惊心动魄激情之旅。
Ⅱ 野生名贵兰花图片
不是,蕙兰普通品种。
Ⅲ 全面介绍兰花!
学名:Cymbidium goeringii 科属:兰科,兰属
别名:春兰、兰花、山花、草兰、朵朵香
兰花 属兰科,是单子叶植物,为多年生草本。高20一40厘米,根长筒状。叶自茎部簇生,线状披针形,稍具革质,2至3片成一束。总状花序,花被2轮,肉质状,内轮3瓣中,2瓣向上直立,下方一瓣唇形,向外反卷,上具紫红色斑或无,雄蕊和花柱合生成合蕊柱,花色由黄褐至浅黄,以不具褐色的纯颜色者为贵异。根簇生,肉质,圆柱形。萌果三角形,种极小。早春由叶丛间抽生多数花茎,每茎顶开一花,花淡黄绿色,清香。
兰花通常分为中国兰和洋兰两种,兰花源产我国,故称中国兰。中国兰主要产于亚洲的亚热带,主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各省山区、西南、华南和台湾各地亦有分布;洋兰大多产在热带和亚热带林区。
兰花是我国古老的花卉之一,栽培历史已有二千多年,约有一百多个品种。依开花的时间分,有春兰、夏兰、秋兰、寒兰、报岁兰。
兰花极具观赏价值,其朴实无华,叶色长青,叶质柔中有刚,花开幽香清远,发乎自然,居“花草四雅”之首。因此人们将兰花尊为“香祖”、“国香”、“天下第一香”。兰花原生于深山幽谷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故有“花中君子”之誉。兰花,叶态优美,花姿娇媚,香馥幽异,是我国名贵花卉之一。所以,我国人民一直非常喜爱兰花,总结积累了不少养兰经验,如“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湿。”和《养兰中诀》。
兰花入药,药名草兰。叶治百日咳,根治扭伤,籽治目翳,花可治滞痢。
兰花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兰科(Orchidaceae)植物,是单子叶植物中 的一个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附生、地生或腐生。兰科是有花植物中最 大的科之一,估计有800个属,3万~3.5万个原生种。另外,在英国《国际散氏兰花杂种登记目录》中正式登记的人工杂交种约有四万种以上,而且每年以1000种以上的数目增加。
我们常看到的国兰和洋兰,只是兰科植物中的一小部分有观赏价值的栽培种类,还有大量的野生兰科植物分布于世界各地
国兰
中国兰花简称国兰,通常是指兰属 Cymbidium植物中的一部分地生种。假鳞茎较小,叶线形,根肉质;花茎直立,有花1至10余朵,花小而芳香,通常淡绿色有紫红色斑点。种类不同叶和花形态及花期变化较大。产秦岭以南及西南地区。栽培历史悠久,最少在千年以上,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自古以来人们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屈的象征。形成有浓郁中华民族特色的兰文化。用分株、播种或组织培养繁殖。腐殖土盆栽,要求透气排水好;喜半阴和湿润的环境,墨兰建兰和寒兰越冬温度10℃左右,另外几种5℃左右。
国兰的起源与历史
当今所称的中国兰花——国兰,古代称之为兰蕙。正如北宋黄庭坚(1045一1105年)在《幽芳亭》中对兰花所作的描述:“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
我们中国人观赏与培植兰花,比之西方栽培的洋兰要早得多。早在春秋时代的二千四百年前,中国文化先师孔夫子曾说:“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他还将兰称之为“王者之香”这句话流传至今,足以证明中国兰花在历史文化上所占的地位。
但有关孔子时代对兰之描述,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春秋时代的卫国在河南北部(今滑县一带),鲁国在山东,孔子在河南北部到山东途中是不可能看到繁茂的野生兰花。因此他所说的芝兰实指菊科的草本植物泽兰。但也有人持有另一看法,认为孔子说的芝兰生幽谷是对当时兰花生态环境十分贴切的描述,而且当时的气候比今天温暖,河南一带还生长竹子,有竹子的山地必有兰花分布。因此,孔子当时路经深林幽谷时见到兰花独茂并不稀奇,他所说的芝兰实为当今所称的兰花。古代人们起初是以采集野生兰花为主,至于人工栽培兰花,则从宫廷开始。魏晋以后,兰花从宫廷栽培扩大到士大夫阶层的私家园林,并用来点缀庭园,美化环境,正如曹植《秋兰被长坡》一诗中的描写。直至唐代,兰蕙的栽培才发展到一般庭园和花农培植,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等诗句。:
宋代是中国艺兰史的鼎盛时期,有关兰艺的书籍及描述众多。如宋代罗愿的《尔雅翼》有“兰之叶如莎,首春则发。花甚芳香,大抵生于森林之中,微风过之,其香蔼然达于外,故曰芝兰。江南兰只在春劳,荆楚及闽中者秋夏再芳”之说。南宋的赵时庚于1233年写成的《金漳兰谱》可以说是我国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兰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兰花专著。全书分三卷五部分,对紫兰(主要是墨兰)和白兰(即素心建兰)的30多个品种的形态特征作了简述,并论及了兰花的品位。继《金漳兰谱》之后,王贵学又于1247年写成了《王氏兰谱》一书,书中对30余个兰蕙品种作了详细的描述。此外,宋代还有《兰谱奥法》一书,该书以栽培法描述为主,分为分种法、栽花法、安顿浇灌法、浇水法、种花肥泥法、去除蚁虱法和杂法等七个部分。至于吴攒所著的《种艺必用》一书,也对兰花的栽培作了介绍。1256年,陈景沂所著的《全芳备祖》对兰花的记述较为详细,此书全刻本被收藏于日本皇宫厅库,1979年日本将影印本送还我国。在宋代,以兰花为题材进入国画的有如赵孟坚所绘之《春兰图》,已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兰花名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
明、清两代,兰艺又进入了昌盛时期。随着兰花品种的不断增加,栽培经验的日益丰富,兰花栽培已成为大众观赏之物。此时有关描写兰花的书籍、画册、诗句及印于瓷器及某些工艺品的兰花图案数目较多,如明代张应民之《罗篱斋兰谱》,高濂的《遵生八笺》一书中有关兰的记述。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也对兰花的释名、品类及其用途都有比较完整的论述。清代也涌现了不少艺兰专著,如1805年的《兰蕙同心录》,由浙江嘉兴人许氏所写,他嗜兰成癖,又善画兰,具有丰富的艺兰经验。该书分二卷,卷一讲述栽兰知识,卷二描述了兰花品种的识别和分类方法。全书记载品种57个,并附上由他画的白描图。其它如袁世俊的《兰言述略》,杜文澜的《艺兰四说》,冒襄的《兰言》,朱克柔的《第一香笔记》,屠用宁的《兰蕙镜》,张光照的《兴兰谱略》,岳梁的《养兰说》,汪灏的《广群芳谱》,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晚清欧金策的《岭海兰言》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艺兰发展至近代,有1923年出版的《兰蕙小史》,为浙江杭县人吴恩元所写。他以《兰蕙同心录》为蓝本,分三卷对当时的兰花品种和栽培方法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全书共记述浙江兰蕙名品161种,并配有照片和插图多幅,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此外,1930年由夏治彬所著的《种兰法》;1950年杭州姚毓谬、诸友仁合编的《兰花》一书;1963年由成都园林局编写的《四川的兰蕙》;1964年由福建严楚江编著的《厦门兰谱》;1980年由吴应样所著的《兰花》和1991年所著的《中国兰花》两本书,以及香港、台湾所出版介绍国兰的书籍和杂志等等,可以说是近代中国艺兰研究的一大成就。
艺兰发源于中国,外传至日本及朝鲜。现今日本对中国兰花的兴趣甚浓,其历史渊源也是由中国开始。现今日本栽兰已自成体系,发展为号称“东洋兰”的基地。至于朝鲜方面,艺兰也必不可少地成为朝鲜人民崇尚之物,并使兰花成为当今朝鲜人民作为高雅的花卉,陈设于居室、寓所、大堂之中。更为令人称颂的是,他们将兰花作为一种高级的礼品来馈赠。
人为万物之灵.兰为百花之英,愿兰蕙自然进入人们心灵的世界,共同将兰艺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的国粹发扬光大,以兰会友,共同进步。
Ⅳ 如何区分野生珍贵兰花与普通兰花
1、外观不同
野生兰的叶片大多没有兰园的漂亮,专业兰园可以控制温度与湿度,加上定期喷洒叶面肥料等,所以叶片卖相会很好;而野生兰则可能会有一些瑕疵。
野生珍贵兰花:
2、根须不同
野生兰多为横根,这是因为它们在野外的腐殖层中汲取养分而生成的;普通兰花兰根则是顺着盆的竖根。
3、价值不同
野生兰因生长地海拨不一、土壤不同、气候差异而有多种变化。很难发现一模一样的兰花,这就是野生兰花的独一性,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普通兰花只能算是一种商品。
Ⅳ 兰花的介绍
兰花为多年生草本,单子叶植物。根长筒状。叶自茎部簇生,线状披针形,稍具回革质,2至3片成一答束。是中国传统名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兰花以它特有的叶、花、香独具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具高洁、清雅的特点。
Ⅵ 谁能为我介绍一下兰花听说有好多种,介绍详细一些。
兰科共750属35 000余种,而兰属70余种。我国常见栽培种有:
春兰(C.goeringii):又称草兰、山兰、朵朵香。一茎1朵~2朵花,芳香。花期2月~3月。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传统名贵品种有宋梅、龙字等。变种有线叶春兰(C.georingii var.serratum),叶较细,花深绿色,无香气或淡香。
蕙兰(C.faberi):又称九子兰、夏兰。一茎多花,常6朵~12朵,芳香。花期3月~5月。分布地区与春兰相似。传统名种有上海梅、解佩梅、金岙素等。
变种有送春(C.faberi var.szechuanicum)俗称丝茅脚九子兰,叶片常排成两列,花期7月~9月.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等地。变种有素心建兰(C.ensifolium var.susin),包括名贵的金丝马尾、玉沉大贡、龙岩素、大凤尾素、观音素、长汀素等。
种类介绍:
兰花是珍贵的观赏植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七百多个属、二万多个种,每年还发现和培养出不少新品种。
兰花按生态习性主要分为地生兰、气生兰、腐生兰三大类。由于地生兰大部分品种原产中国,因此地生兰又称中国兰,并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中国兰花主要为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五大类,有上千种园艺品种。
春兰:春兰又名草兰、山兰。春兰分布较广,资源丰富。花期为一年的2~3月,时间可持续1个月左右。花朵香味浓郁纯正。名贵品种有各种颜色的荷、梅、水仙、蝶等瓣型。从瓣型上来讲,以江浙名品最具典型。
蕙兰:蕙兰根粗而长,,叶狭带形,质较粗糙、坚硬,苍绿色,叶缘锯齿明显,中脉显著。花朵浓香远溢而持久,花色有黄。白、绿、淡红及复色,多为彩花,也有素花及蝶花。
建兰:也叫四季兰,包括夏季开花的夏兰、秋兰等。四季兰健壮挺拔,叶绿花繁,香浓花美,不畏暑,不畏寒,生命力强,易栽培。不同品种花期各异,5~12月均可见花。
寒兰:寒兰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东以及西南的云、贵、川等地。寒兰的叶片较四季兰细长,尤以叶基更细,叶姿幽雅潇洒,碧绿清秀,有大、中、细叶和镶边等品种。花色丰富,有黄、绿、紫红、深紫等色,一般有杂色脉纹与斑点,也有洁净无暇的素花。萼片与捧瓣都较狭细,别具风格,清秀可爱,香气袭人。
墨兰:墨兰,又称报岁兰、拜岁兰、丰岁兰等,原产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台湾、海南等。我国南方各地特别是广东、云南的养兰人最喜栽培与观赏。
春剑:春剑常称为正宗川兰,虽云、贵、川均有名品,但以川兰名品最名贵。花色有红、黄、白、绿、紫、黑及复色,艳丽耀目,容貌窈窕,风韵高雅,香浓味纯,常为养兰人推崇首选。
品种鉴别要“三看”
品种鉴别是对兰花综合素质的鉴定,是最能展示艺兰功力的一门学问。因此,历代艺兰大家都对此格外慎重,从不妄下结论,始终奉行“三看”原则。一看叶形“观花一时,赏叶终年”。
在无花季节,人们对名品兰花鉴别的主要依据是看叶形,包括叶芽、株形等。兰芽出土时的色泽对兰花品种的鉴赏有一定参考作用,芽期需仔细观察。一般而言.凡新芽为白色、白绿色、绿色的,春兰一般为素心品种,蕙兰大多为素心或绿蕙;芽尖有白色米粒状“白峰”的,有可能出细花。兰花传统名品大都相对稳定,其叶形也有一定的规律性,艺兰家经长期实践,对叶形特征明显的品种一般能凭眼看就能鉴别出是何品种,如直立叶的汪字、泰素、老极品,环垂叶的宋梅、大一品,肥环叶的大富贵、扭曲叶的绿云等。但兰花由于种养环境不同,并非年年岁岁叶相同,于是艺兰家们在观叶的同时往往还要结合看花苞来鉴定品种。二看花苞兰花传统名品不但叶形有其特性,花苞也富有特色。因此,人们在鉴别时既要看叶形,又要看花苞。关于花苞的鉴定,前人总结出了兰蕙头形的“九形八式”和蕙花小排铃的“五门八式”。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我们鉴别品种大有裨益,值得我们很好的消化吸收。
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在艺兰实践中发现,即使同一盆兰花,有时其花苞的颜色在不同年份,甚至同一年份也不相同。对此我有体会。经多年观察,我栽培的大富贵、元字等名品兰蕙其花苞在不同的年份有时会有差异,有的年份花苞色泽深些、有的年份色泽浅些。据无锡陈耀明先生讲,他种养的集圆有时抽出的花葶为“深赤红色”,有时抽出的花葶为“绿中见紫”,有一年他的一大盆集圆拔出五个花葶,有三个是红的,两个绿中见紫。
可见,单纯从花苞的色泽、形状来鉴别品种有其局限性,还必须看其开品。三看开品对兰蕙品种的鉴别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看其开品,这也是引种品种要见花引种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只要开品到位,见花就能鉴别出是何品种。但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同一品种的兰蕙往往因种法不同开出的花品有时也各不相同,如宋梅能开出四五种花形,绿云、西神亦能开出几种不同的花形,但我们不能因其开品有异就断定它们是不同的品种。故一代艺兰大家吴恩元言:“因种法有好歹,致开品有高下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品种鉴别真学问。对兰花品种的鉴别应辩证的看、综合的看,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妄下结论。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看叶形、看花苞、看开品。
国兰
中国兰花简称国兰,通常是指兰属 Cymbidium植物中的一部分地生种。假鳞茎较小,叶线形,根肉质;花茎直立,有花1至10余朵,花小而芳香,通常淡绿色有紫红色斑点。种类不同叶和花形态及花期变化较大。产秦岭以南及西南地区。栽培历史悠久,最少在千年以上,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自古以来人们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屈的象征。形成有浓郁中华民族特色的兰文化。用分株、播种或组织培养繁殖。腐殖土盆栽,要求透气排水好;喜半阴和湿润的环境,墨兰建兰和寒兰越冬温度10℃左右,另外几种5℃左右。
国兰的起源与历史
当今所称的中国兰花——国兰,古代称之为兰蕙。正如北宋黄庭坚(1045~1105年)在《幽芳亭》中对兰花所作的描述:“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
我们中国人观赏与培植兰花,比之西方栽培的洋兰要早得多。早在春秋时代的二千四百年前,中国文化先师孔夫子曾说:“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他还将兰称之为“王者之香”这句话流传至今,足以证明中国兰花在历史文化上所占的地位。
但有关孔子时代对兰之描述,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春秋时代的卫国在河南北部(今滑县一带),鲁国在山东,孔子在河南北部到山东途中是不可能看到繁茂的野生兰花。因此他所说的芝兰实指菊科的草本植物泽兰。但也有人持有另一看法,认为孔子说的芝兰生幽谷是对当时兰花生态环境十分贴切的描述,而且当时的气候比今天温暖,河南一带还生长竹子,有竹子的山地必有兰花分布。因此,孔子当时路经深林幽谷时见到兰花独茂并不稀奇,他所说的芝兰实为当今所称的兰花。 古代人们起初是以采集野生兰花为主,至于人工栽培兰花,则从宫廷开始。魏晋以后,兰花从宫廷栽培扩大到士大夫阶层的私家园林,并用来点缀庭园,美化环境,正如曹植《秋兰被长坡》一诗中的描写。直至唐代,兰蕙的栽培才发展到一般庭园和花农培植,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有“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等诗句。:
宋代是中国艺兰史的鼎盛时期,有关兰艺的书籍及描述众多。如宋代罗愿的《尔雅翼》有“兰之叶如莎,首春则发。花甚芳香,大抵生于森林之中,微风过之,其香蔼然达于外,故曰芝兰。江南兰只在春劳,荆楚及闽中者秋夏再芳”之说。南宋的赵时庚于1233年写成的《金漳兰谱》可以说是我国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兰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兰花专著。全书分三卷五部分,对紫兰(主要是墨兰)和白兰(即素心建兰)的30多个品种的形态特征作了简述,并论及了兰花的品位。继《金漳兰谱》之后,王贵学又于1247年写成了《王氏兰谱》一书,书中对30余个兰蕙品种作了详细的描述。此外,宋代还有《兰谱奥法》一书,该书以栽培法描述为主,分为分种法、栽花法、安顿浇灌法、浇水法、种花肥泥法、去除蚁虱法和杂法等七个部分。至于吴攒所著的《种艺必用》一书,也对兰花的栽培作了介绍。1256年,陈景沂所著的《全芳备祖》对兰花的记述较为详细,此书全刻本被收藏于日本皇宫厅库,1979年日本将影印本送还我国。在宋代,以兰花为题材进入国画的有如赵孟坚所绘之《春兰图》,已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兰花名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
明、清两代,兰艺又进入了昌盛时期。随着兰花品种的不断增加,栽培经验的日益丰富,兰花栽培已成为大众观赏之物。此时有关描写兰花的书籍、画册、诗句及印于瓷器及某些工艺品的兰花图案数目较多,如明代张应民之《罗篱斋兰谱》,高濂的《遵生八笺》一书中有关兰的记述。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也对兰花的释名、品类及其用途都有比较完整的论述。清代也涌现了不少艺兰专著,如1805年的《兰蕙同心录》,由浙江嘉兴人许氏所写,他嗜兰成癖,又善画兰,具有丰富的艺兰经验。该书分二卷,卷一讲述栽兰知识,卷二描述了兰花品种的识别和分类方法。全书记载品种57个,并附上由他画的白描图。其它如袁世俊的《兰言述略》,杜文澜的《艺兰四说》,冒襄的《兰言》,朱克柔的《第一香笔记》,屠用宁的《兰蕙镜》,张光照的《兴兰谱略》,岳梁的《养兰说》,汪灏的《广群芳谱》,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晚清欧金策的《岭海兰言》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艺兰发展至近代,有1923年出版的《兰蕙小史》,为浙江杭县人吴恩元所写。他以《兰蕙同心录》为蓝本,分三卷对当时的兰花品种和栽培方法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全书共记述浙江兰蕙名品161种,并配有照片和插图多幅,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此外,1930年由夏治彬所著的《种兰法》;1950年杭州姚毓谬、诸友仁合编的《兰花》一书;1963年由成都园林局编写的《四川的兰蕙》;1964年由福建严楚江编著的《厦门兰谱》;1980年由吴应样所著的《兰花》和1991年所著的《中国兰花》两本书,以及香港、台湾所出版介绍国兰的书籍和杂志等等,可以说是近代中国艺兰研究的一大成就。
艺兰发源于中国,外传至日本及朝鲜。现今日本对中国兰花的兴趣甚浓,其历史渊源也是由中国开始。现今日本栽兰已自成体系,发展为号称“东洋兰”的基地。至于朝鲜方面,艺兰也必不可少地成为朝鲜人民崇尚之物,并使兰花成为当今朝鲜人民作为高雅的花卉,陈设于居室、寓所、大堂之中。更为令人称颂的是,他们将兰花作为一种高级的礼品来馈赠。
人为万物之灵.兰为百花之英,愿兰蕙自然进入人们心灵的世界,共同将兰艺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的国粹发扬光大,以兰会友,共同进步。
洋兰
洋兰是相对于国兰而言的,泛指除了国兰外的兰花,其实并非全部原产西洋,常见的有:卡特兰、虎头兰、蝴蝶兰、兜兰、文心兰、万代兰、石斛等,其讲究的是花型花色,一般原产热带和半热带,多为附生,栽培需较高的温度和湿度,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花卉。
随着兰花组织培养技术和无菌播种技术的不断发展,兰花在试管内开花的现象正日益受到重视。这一现象之所以能吸引育种学家的目光,主要原因是原来需要常规栽培许多年才能开花的人工杂交新品种,现在在试管里,通过1~2个培养周期就能人为地促使其开花,这样就可以根据开花的情况有目的地选育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淘汰相对较差的个体,从而使整个育种的周期缩短,并大大减轻大量栽培未见花品种的工作量,使育种工作更富有针对性。
由于我们长期从事的是兰属植物中几种常规栽培的地生兰种的开发和研究,因此下面提及的兰花,均是指这几个兰种而言,包括春兰、建兰、春剑、莲瓣、蕙兰、寒兰等。
兰花在试管内开花的方式,根据目前的观察结果,大概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由兰苗的腋芽发育成花芽,这种方式跟常规栽培中兰花的开花方式是一样的,只不过常规栽培是一丛苗起花,试管内是单苗起花而已,这种情况在建兰中比较普遍,春兰春剑等品种中比较少见。第二类是兰苗的顶芽发育成花芽,类似通常所说的草中箭( 草心箭),花由兰苗最中心长出,这种情况在各个兰种中都有出现,尤其是在春兰中常见。第三类是由原球茎的顶端直接分化出花芽,这类方式完全由培养基内的激素水平控制,起花快而整齐,分化频率高,是目前主要的诱导起花方式。
兰花在试管内开出的花朵,基本的品种特征是不会改变的,例如素心品种开素花,绝不会开彩花。凡是有香味的品种,试管内的花也是有香味的,并且香味浓郁,不亚于盆栽兰花的香味,这一点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由于试管内的温度等环境条件的原因,花期通常只有几天时间,不如盆栽兰花开花持久,在低温条件下,花期则可以大大延长。兰花在试管内开出畸形花的比例是比较高的,有些品种可以达到10~20%。一般来讲,这些畸形花通常都是生理性的原因和外部培养条件的原因造成的,例如激素水平、无机盐等理化因素,而不是遗传上的相应改变,因此这些畸形花的出现,在遗传和育种上毫无意义。我们曾追踪观察过很多的奇花品系,希望能从中选出新的优良品种,结果发现绝大多数以后又开出了正常花,真正能稳定的是极少的。
一个对兰花培育者十分有用的现象是,试管内开出的花,多数情况下,合蕊柱都能正常发育,具有正常的授粉能力和结实能力,我们曾镜检过小孢子的发育过程,发现其减数分裂过程和花粉粒的形成过程基本是正常的。尤其是以腋芽的方式开出的花,授粉后结出的果实很容易正常发育至种子成熟,并且这些在试管内结出的种子,有一定的发芽能力,尽管发芽率比盆栽兰花的种子的发芽率低,但对育种者来说,已经足够了。
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控制兰花在试管内开花的能力越来越强,这无疑会对兰花的杂交育种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由于兰花的主要欣赏点在花艺上,一个未知的品种,在开花前也基本无法从叶片上判断其优劣,所以育种工作者不仅要选择合适的优良亲本做杂交并且培育出小苗,还不得不把这些小苗,不论好坏,一古脑地种进温室,苦等数年至开花,才能从中筛选优秀单株。这一过程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即使获得了优秀的单株,很不幸的是每一个单株的数量也是非常少的,通常只有几苗,根本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还必须以这一优秀单株为外植体,再从头做一次组培。从开始作杂交工作,到最后有商品苗供应市场,这一过程要经历两次组培周期,两次从瓶苗到开花的栽培周期,一般要十多年的时间。而试管内开花技术的完善,使我们不必经过栽培过程,就可以在试管内筛选优良株系,并且一旦选出,可以直接进行快繁,不必再经过原球茎的诱导过程,使整个育种周期缩短将近一倍的时间。
兰花在试管内开花带来的另一便利之处是使兰花的瓶内杂交成为可能,这是一个全新的应用研究领域。有些育种工作,需要进行反复的杂交,回交和自交,才能实现育种目的,选育出优良的新品种。例如素心品种和梅瓣品种的杂交,子一代通常是梅瓣但肯定不是素心,这就需要子一代和素心亲本回交一次,或者子一代自交一次,再从子二代中选择素心梅瓣。采用常规办法,这一过程肯定要用十几年时间,现在有了促使兰花试管内开花的方法,我们就可以在试管内让子一代开花,并且在试管内进行自交授粉或子一代植株之间相互授粉,并培养出种子。这些种子无需消毒直接播种于培养基上,获得子二代,再诱导出花,即可从子二代中间选择想要的品种了。这一过程比常规方法,至少可以节省两个从瓶苗到开花的栽培周期。
另外,由于试管内开花不受季节限制,可以随时诱导,这就为不同季节开花的兰花品种或者是花期不遇的兰花品种之间的杂交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换句话来说,试管里开花的兰花,为杂交育种工作提供了稳定的花粉源。依据这一思路,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开花季节的限制和种源数量的限制(有些数量很少的品种,要见一次花可能要等很多年的时间,并且开花时不一定有非常合适的其它亲本材料同时开花),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不同季节开花的兰花品种之间的杂交。
目前而言,兰花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尚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并不是每个品种都能诱导出花,也不是每个品种都能达到需要的成花率,更没有一个现成的程序能让所有的品种开出花来,每一个品种都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和摸索。但这些基本都是技术性的问题,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随着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中来,这些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Ⅶ 大别山野生兰花的介绍
大别山兰花 兰花属兰科,是单子叶植物,为多年生草本。高20一100厘米,根长筒状。叶自茎部簇生,线状披针形,稍具革质,3至5片成一束。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兰花以它特有的叶、花、香独具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给人以极高洁、清雅的优美形象。
Ⅷ 兰花的来历
兰花,主要是“中国兰”,即春兰、蕙兰、墨兰一类。它们的花朵多半并不十回分艳丽答,而是清香素淡,适合东方人鉴赏的传统。 植物学上这一类兰花都属于兰科的一个属,即兰属。这个属总共有50种,我国有21种以及一些变种品种,产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区。实际上它在兰科中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在植物界兰科是一个非常奇特和十分进化的大家族,全世界共有700个属、25000种,在被子植物中只有菊科可与之媲美,并列为世界冠军。 兰科的大多数成员,不是生长在地上,而是附生在悬岩峭壁、巨树高枝之上,通常称之为热带兰。不少热带兰有艳丽的花朵,但也并不尽然。所谓“中国兰有香而无色,热带兰有色而无香”,大致是指常见的栽培种类而言,实际上热带兰也有“有香而无色”的,反之亦然。我国地跨热带、亚热带与温带,有丰富的兰科植物资源,据研究,全国共有158个属近1000种之多,其中不少是我国特有的珍品。
Ⅸ 兰花 介绍
http://www.cnhhcw.com/zhuanti/2007q3/20070808092951326249.html
http://www.cnhhcw.com/zhuanti/2007q3/20070808092951326249.html
这个地方有关于兰花的详细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兰花从季节分,可分为春兰、蕙兰、秋兰、寒兰。因而它的用途较多:1、观赏。2、食疗《十万个不要.花卉篇》记有名菜“兰花大锅”,其味鲜香,肉嫩,营养丰富;“兰花银粉全鸡”,色泽美观,肉烂味鲜爽口。3、药用:《本草纲目》云:“兰草走气道,故能利水道,除痰癖,杀蛊辟恶,而为消渴良药。”佩兰、泽兰全草药用。建兰叶、花、根均可药用,叶及根一年四季皆可采用,鲜用干用都行,斑兰叶茎叶药用,夏秋采,鲜用或晒干用。建兰有理气,宽中,明目之功。脾阐口干:佩兰,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