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泾河荷花

泾河荷花

发布时间: 2021-01-28 20:39:42

㈠ 春联知识

春联(spring festival couplets),读作chūn lián,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的世界最早的春联是:“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这幅春联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卷号为斯坦因0610)上,该遗书记录十二副在岁日、立春日所写的春联。该联为排列序位中的第一副,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较后蜀主孟昶的题门联早240年。“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打破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世界纪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春联。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子书写。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斤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后就继续巡视。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这家三十两银子。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颁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户户推广开来的。
春节,是中华民族“百节之首”。在中国历史文明中,庆祝春节的习俗很多,至今在民间尤其是农村中保存最广的习俗当是帖春联和贴门神。
贴春联,是民间庆祝春节的第一件事情。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一家一户对新年的美好愿望,诸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之类。一些春联还注意反映不同行业、不同家庭不同的“幸福观”。因此,认真研究春节时人们张贴的春联,无疑是观察民间风情的一个有意义的途径。
贴春联的习俗究竟起于何时,至今无准确的材料可资查证。不过,大约可能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可以在史籍中证实的。此外,根据《王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㈡ 简单概述李翠莲还魂一案

泾河龙王因和袁守城打赌长安城下雨之事, 泾河龙王未按玉皇旨意在长安城布云下雨,弄巧成拙犯了天条,该地槽官魏征处斩。泾河龙王求袁守城教其救命之法,袁守城让他去找唐王李世民求救。李世民答应,在三日后要处斩之时,与魏征下棋让魏征忘记误了时辰,就能把泾河龙王救下。不了李世民正与魏征下棋时魏征忽然睡着。李世民想魏征为国事操劳不忍打扰,谁知魏征在梦里就把泾河龙王给斩首了。泾河龙王冤魂去找李世民索命,把李世民惊吓成疾。泾河龙王冤魂揪住李世民魂魄到阴曹地府三曹对案,十代阎君将泾河龙王喝退。命崔判官取来生死薄对李世民阳寿,崔判官是唐朝先皇李渊旧臣,与魏征交厚,李世民临下地狱时魏征恐李世民不能还阳,写得一封书信给崔判官。崔判官见信知道其中原委。取得生死薄一看李世民阳寿二十年就在今日到期,崔判官慌忙提得浓墨大笔一挥在二字上面加了一横,将生死薄呈给十代阎君观看。十代阎君看李世民阳寿未尽,决议放李世民还阳。李世民感谢十代阎君救命问阎王殿里缺得什么,十代阎君道:阴曹地府阳世三间的东西都有,唯独没有北瓜,让李世民还阳后敬献北瓜。李世民死了三天三夜全仗秦叔宝和尉迟敬德守门,自此门神贴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李世民还阳后贴出榜文召天下勇士下阴曹地府献瓜。刘全因和妻子李翠莲因发簪闹翻,李翠莲上吊而死。刘全一双儿女无人照应。刘全见了唐王榜文有心去阴曹地府献瓜顺便见得先妻。将一双儿女托与妹妹,自己扯了榜文见了太宗。头顶北瓜去阴曹地府面见十代阎君。十代阎君见李世民果不食言将北瓜献来。一高兴问刘全有啥要求,刘全想让妻子还阳。不了李翠莲已死三月有余尸首已腐。恰好李世民的妹妹阳寿已尽,十代阎君随将李翠莲借尸还魂。刘全还阳娶李世民妹妹归家......

㈢ 黄河的资料

1.黄河是中华民族来文化的发源地,是源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历代王朝都在黄河附近建都都证明了黄河在我过古代的政治文化地位很高。
2.长度5464 千米,源头海拔4675米米,平均流量 1774.5 立方米/秒,流域面积 752442平方公里,源头在青海省,注入渤海,上、中游分界点:河口,中下游分界点:孟津。发源地:巴颜喀拉山的约古宗列曲。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64公里, 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两岸缺乏湖泊,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
3.夸父逐日死后血液变成黄河
4.不到黄河心不甘。
说 尽 黄 河 只 为 水(谚语)
意 思:比 喻 说 了 多 少 话 , 只 有 一 个 目 的。
例 句:你 不 用 再 争 辩 了,~,还 是 对 我 有 意 见。

㈣ 泾源有哪些旅游的地方

1、泾河新城乐华城AAAA

推荐1

野荷谷位于泾源县城西北5千米处,是泾河的另外一个源头,峡长15千米,又叫香水峡。因峡内长满“大黄橐吾”(只是叶子的形状酷似荷叶,人们俗称野荷),又被人称为荷花苑。 每年夏季,野荷花陈铺两岸,景色异彩纷呈,苍翠欲滴。峡谷两旁绿的松柏,随风起浪,红的柳叶,如同香山的红枫,点缀在绿丛中,红得醉人。白桦树,枝桠红白相间,夹杂在万木锦秀之中。这里有个“香水独山”,四周繁茂的野荷与潺潺的流水,使它显得挺拔秀美。右边的叫“草沟”,有4千米长,很开阔,野荷的生长也很壮观,还有挺拔对峙的群峰

㈤ 刘全敬瓜 、李翠莲分金是怎么回事

西游记里有这个故事:由于泾河龙王案,唐太宗魂魄被抓到地府,通过魏征和回崔判官的活动,又被答放了回来,并向阎王承诺会派人送两个北瓜。太宗回到阳世后,悬赏征集前去地府送瓜者。刘全和李翠莲是一对夫妻,李翠莲把自己的金钗布施给了僧人,被李全怀疑是和僧人私通,李翠莲不得已以死证清白。刘全见李翠莲自尽,后悔莫及,不愿独活,恰巧太宗征集送瓜者,于是应征自愿前去地府进瓜。刘全服下毒药,手托两个北瓜死去,魂魄到了地府。阎王问清缘由,颇为感动,于是让李翠莲和刘全还阳。
另有戏剧刘全进瓜,故事梗概相同,只是没有太宗魂游地府和征人进瓜的背景。

㈥ 搜集与桥有关的故事或传说(要求简短)

断桥的典故
西湖断桥,最早叫段家桥。
很早以前,西湖白沙堤,从孤山蜿蜿蜒蜒到这里,只有一座无名小木桥,与湖岸紧紧相连。游人要到孤山去游玩,都要经过这座小木桥,日晒雨淋,桥板经常要烂断,游人十分不便。
桥旁有一间简陋的茅舍,住着—对姓段的夫妇。两人心地善良,手脚勤快,男的在湖里捕鱼为生,女的在门口摆个酒摊,卖家酿土酒。因酒味不佳,顾客很少上门,生意清淡。
一天,日落西山,夫妇俩刚要关门,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白发老人,说是远道而来,身无分文,要求留宿—夜。段家夫妇见他年老可怜,热情地留他住下,还烧了一条刚从西湖里捕来的鲤鱼,打上一碗家酿土酒,款待老人。老人也不客气,一连饮了三大碗,便倒在床上,呼呼入睡。
第二天早晨白发老人临别时,说道:“谢谢你们好心款待,我这里有酒药三颗,可帮助你们酿得好酒。”说罢,取出三颗红红的酒药,告别而去。
段家夫妇将老人的三颗酒药放在酿酒缸里,酿出来的酒,颜色猩红,甜醇无比,香气袭人。从此,天天顾客盈门,段家猩红酒名扬杭城,生意一天比一天兴隆。段家夫妇拆了茅舍,盖起了酒楼。他们为了感谢白发老人,积蓄了一笔钱,准备好好答谢他。
岁月流逝,一晃三年。这年冬天,西湖大雪,白发老人冒雪来到段家酒楼。夫妇俩一见恩人来到,喜出望外,留老人长住他家。然而老人第二天便要告别。临别之时,段家夫妇取出三百两银子送给老人。老人笑着推辞说:“谢谢你们夫妇—片好心,我这孤单老人,要这么多银钱何用?你们还是用在最要紧的地方吧!”说罢,便踏雪向小桥走去。段家夫妇站在门口相送,只见老人刚跨上小木桥,脚下一滑,桥板断啦,老人也跌进了湖里。夫妇俩急忙跑去相救,忽见白发老人立于湖面,如履平地,微笑着向他们挥挥手,漂然而去。
段家夫妇这才知道,白发老人不是凡人。想起老人临别说的话,使用那笔银钱在原来的小木桥处,造起了一座高高的青石拱桥,还在桥头建了一座亭子。从此,游西湖的人,再不怕路滑桥断啦。
乡亲父老怀念段家夫妇行善造桥的好事,便把这桥称为段家桥。后来,因为“段”、“断”同音,使被称为断桥。

㈦ 谁能说下宁夏六盘山风景区的简介啊

六盘山是我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位于宁夏、甘肃、陕西交界地带。逶迤200余公里,海拔3000米左右。它以磅礴的雄姿,横贯陕甘宁三省区,既是关中平原的天然屏障,又是北方重要的分水岭,黄河水系的泾河、清水河、葫芦河均发源于此。

六盘山历来有"春去秋来无盛夏"之说,主峰米缸山海拔2942米,登上主峰远眺,朝雾迷漫,云海苍茫。日出云开,只见重峦叠嶂,层出不穷。

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西北地区重要水源涵养林基地和自治区风景名胜区,总面积6.78万公顷,横跨泾源、固原、隆德三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区内有高等植物123科382属788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资源植物150种;脊椎动物25目62科213种,其中有158种鸟类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等;昆虫资源17目123科905种,其中有珍贵稀有的金蝠蛾、丝粉蝶、黑凤蝶、波纹水蜡蛾等。区内年降水量600-800MM,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20.5万立方米,年径流总量2.1亿立方米。
六盘山风光旖旎,久负胜名。六盘山旅游区内凉殿峡、二龙河、荷花沟、秋千架、老龙潭、泾河源等休闲避暑胜地是干旱带荒漠地区独存的胜地。春来绿树杂花,天地清澄;夏时凉爽宜人,风光独特;秋时红叶满山,层林尽染;冬时雪尽穷野,银装素裹。

老龙潭位于六盘山主脉东麓,泾河上游泾源县西南20公里。清人胡纪漠公元1790年奉命勘察泾水源头,在他的《泾水真源记》中赋诗曰:“无数飞泉大小珠,老龙潭底出贮冰壶。汪洋千里无尘滓,不到高陵不受污”。《泾水源》诗曰:“峭石危壁,腰吐流霞。悬崖匹练,浪跳飞花。幽官咫尺,实生龙蛇”。有民间故事《柳毅传书》和《西游记》所描述的搪魏征梦斩泾河龙的传说。

老龙潭有四个潭组成,现水库大坝下游为一、二潭,是一段深峡危崖急流深潭,神奇莫测。三潭现被水库淹没,蓄水40多万立方米,潭水平静出奇,阳光投射在深幽的水面,薄薄雾气在潭面上飘逸,恰似一面宝镜,瑰丽迷人,有“高霞平湖”之美称,水库上游四潭为龙潭的门户,幽谷危壁挟飞潭。清澈蜿蜒似游龙。山水相依,群峰倒影,美景如画,颇为壮观 。

泾河源野荷谷处在泾源县城西8公里处,为一条南北走向的峡谷,谷地野荷遍布河床,叶片如盖,清澈的河水掩映于荷叶之中,有江南水乡之神韵,北岸峭壁参天,华山松布满石崖,有西岳华山之险峻,南岸天然树种丰富丰富,有原始森林的韵味。涓涓溪流与野荷长廊相伴,奇峰峭壁与松涛林海相依,再加上谷内少数民族风情服务,游谷赏花,趣味无穷。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征服西夏时曾在这里休养生息,整肃军队,后病逝于此。1935年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此地,后来写下了光辉诗篇《清平乐·六盘山》。今有红军长征纪念亭供游人缅怀。

㈧ 东西湖吴家山从荷花苑坐车到泾河做什么车

公交线路:560路,全程约18.3公里

1、从荷花苑步行约40米,到达香港路浅水湾小区站

2、乘坐560路,经过25站, 到达东西湖大道四明路站

3、步行约540米,到达吴家山街街道

㈨ 宁夏泾源县有什么旅游景点

比较有名的有六盘山国家风景区,还有就是泾河源,老龙潭,泾河就是西游记里魏征梦中斩泾河老龙王的那条河。

热点内容
玫瑰花与生活 发布:2025-05-18 00:30:19 浏览:324
布福娜盆栽技术 发布:2025-05-18 00:27:35 浏览:160
名家插花作品鉴赏 发布:2025-05-18 00:27:19 浏览:691
减字木兰花词谱 发布:2025-05-18 00:19:25 浏览:190
情人节特警 发布:2025-05-18 00:19:21 浏览:361
应用插花交流的作品是 发布:2025-05-18 00:19:21 浏览:615
早丁香 发布:2025-05-18 00:16:48 浏览:578
药用丁香花有多少种 发布:2025-05-18 00:09:09 浏览:762
前兰后桂庭牡丹 发布:2025-05-17 23:58:23 浏览:490
添绿植 发布:2025-05-17 23:36:54 浏览: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