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蜂巧兰花

蜂巧兰花

发布时间: 2021-01-26 18:06:03

⑴ 求解这是什么兰花 什么价格

蕙兰
从花色上分有两种,一种是楼主这种花茎、花苞呈红色叫 赤蕙;
一种花茎和花苞是绿色的叫 绿蕙;

价格一苗3元以内;养着闻香吧。

⑵ 求解,这是什么兰花

你的这盆是赤蕙兰,属于普通的蕙兰。
蕙兰的特点:
蕙兰以原产于湖北大洪山一带为最佳,俗称九子兰、九节兰、九花兰、九华兰、夏兰,有些俗称火烧兰,芭茅兰。一秆多花。其特点如下:
1.根和叶的特点。蕙兰与一般春兰相比,根粗壮而且长,有假鳞茎,但不显著,有时几乎看不清,所以头部储存的养分少;兰叶较春兰长,植株高大,直立性强,基部常对褶,横切面呈v形。叶脉常明显隆起,中脉明显、有透明感,叶边缘有较粗锯齿,叶片一般为5-7片,长约25-90cm,宽约0.8-1.2cm。
2.花瓣色泽的特点。蕙兰为每年仲春至初夏(即3-5月间)为开花时节,以一秆多花著称。花葶直立,高30-80cm(一般均可高达30cm以上),花开出架,有小蕙片,每葶少至5-6朵,多至十数花;花直径约5-6cm,花瓣稍小于萼片;花色浅黄绿色,有香味,属纯浓香型,唇瓣习惯称舌,较春兰发达,无明显三裂,中裂片长椭圆形,舌面呈黄白色,密布紫红色斑点;舌上有许多小乳突状毛,端反卷,边缘有短缘毛。在花朵之小柄基部,往往凝结着露珠般晶莹的“兰膏”,其味赛如甘醇的蜂蜜。
3.瓣形及秆的特点。蕙兰因其萼片形状的不同可分为荷、梅、水仙、素心及蝶瓣等类型。但由于花器形态与春兰的不同,也形成了蕙兰品种划分的一些特殊习惯和要求。在色泽方面,观其花葶色泽的不同分有绿蕙、赤蕙和赤绿蕙。绿蕙是指花葶及鞘包绿白色,赤蕙则指花葶及鞘包紫红色或赤红色,一些以绿色为主、稍带有粉红色而呈赤黄绿色的则称赤绿蕙。传统的看法认为:嫩绿为第一,老绿为第二,先赤而转绿色者更次。蕙兰各小花葶上的着生排列称为排铃,古时又以一梗九花作“正铃”,七、八铃者称“副铃”,十铃以外和不足七、八铃的就作下品,至于20铃以上者就更差了。花葶一般以细长者为好,称为“灯心秆”,短而粗糙的则称为“木梗”。
4.名品少、存量小的特点。蕙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分布于我国大洪山一带,也最为耐寒的种类之一。据《第一香笔记入《兰言述略》、《兰蕙同心录》、《兰蕙小史》及新中国成立后所出版的兰谱中所记载的蕙兰花艺类品种有160种之多。其中名品“老蜂巧”等相传在清康熙年代就已选出。唯历史原因,一些老种已流失较多,到沈渊如写《兰花》一书时,仅保留64种。故蕙兰虽然分布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但留世的名品少,存量小是其特点。近年来,随着蕙兰热的掀起,热爱蕙兰的人众多,致使广为寻觅、挖掘开发,蕙兰的新种也有长足升至,尤以蝶花见多。
湖北蕙兰细花特征:http://www.lanhua8.com/thread-1183-1-1.html

⑶ 兰花斑草介绍

这个不好说,首先要看是什么样的斑艺,其次要看它是什么品种,此外,叶姿、花品、是下山草、老种还是科技苗等等也都是影响其价值价格的因素。

⑷ 这是什么品种的兰花啊 叶子上有白色条路

蕙兰(学名:Cymbidium faberi)为兰科蕙兰属的地生草本植物。根较粗短,基部略比根前端粗大,无分枝。假鳞茎不明显,集生成丛,呈椭圆形。花常为浅黄绿色,有深紫红色的脉纹和斑点;花通常香气浓郁。
一茎多花,常6~15朵,芳香。蕙兰原产中国,是我国栽培最久和最普及的兰花之一,古代常称为“蕙”,“蕙”指中国兰花的中心“蕙心”,常与伞科类白芷合名为“蕙芷”。蕙兰是我国珍稀物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物种,分布于秦岭以南、南岭以北及西南广大地区,是比较耐寒的兰花品种之一。

大花蕙兰为虎头兰与其他附生兰的杂交品种,蝴蝶兰属于洋兰,君子兰是石蒜科植物,吊兰是龙舌兰科植物,这些花卉与蕙兰都没有任何关系。
蕙花其叶形、花质略有差异,以产地分为:北京蕙花、江浙蕙花、安徽西部、湖北蕙花、云南蕙花、贵川内地蕙花、南方上海、广州蕙花等。

蕙兰原产森林的地生植物,假鳞茎极小或不明显;叶长25~80厘米,宽7~12毫

解佩梅
米。花梃近直立或稍弯曲,长35~50厘米,有花5~11朵;花直径6厘米,有香味。花期3~5月。分布于中国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尼泊尔、印度也有。
蕙兰的传统名品有老八种:大一品、程梅、关顶、元字、上海梅、染字、潘绿、荡字;

传统新八种有:楼梅、翠萼、极品、庆华梅、江南新极品、端梅、崔梅、荣梅。

江南新极品

传统蕙兰品种还有:郑孝荷、金岙素、端蕙梅、老蜂巧、老朵云、申顶、仙绿、温州素、如意素、解佩梅、长寿梅、虞山梅等。

蕙兰传统品种中以大一品、庆华梅、老极品这三种的花品最高,庆华梅(老庆华/刘梅)位列传统铭品之首。

常见的新种的名品有:元宵、大叠彩、翠丰、新华梅、佳韵、鑫梅、卢氏蕊蝶、板桥翠蝶、神梅、明州梅等等。

⑸ 这是蕙兰的哪个品种

亲,请对照此蕙兰分类:
1.上海梅 瓣型 绿壳类梅瓣 历史 清嘉庆初李良宾选出。 特征 三瓣长脚圆头,半合硬捧,穿腮小如意舌,花色翠绿,一字肩。盛开后,副瓣偶有后翻状。叶半垂。花葶细长。苞叶绿色。被列入老八种之一。
2.仙绿 瓣型 绿壳梅瓣,别名宜兴梅,因花形酷似老上海梅,故亦称后上海梅。 历史 民国初年由宜兴艺兰者选出。 特征 三瓣头圆、狭长,分窠,羊角兜捧心,舌长不卷。在旧社会,兰贩常以此种混充老上海梅出售。苞叶绿色。常有梅形水仙瓣开出。
3.老蜂巧 瓣型 赤壳类绿花梅瓣 历史 清康熙时由上海青浦县朱家角市民选出,当时苏州洞庭山金姓者在那里开设当铺,向买不肯,嘱贼偷出,为此曾引起诉讼。相传双方向官场行贿,逐级上诉,未获胜负,直上告至康熙皇帝,引起他的好奇,下令将此花送京,尔后,当观赏时,恰巧有一只蜜蜂飞落至花朵上,当即命名为蜂巧。
特征 三瓣文皱,收根细、放角,紧边,猫耳捧,方缺舌。花色微黄。苞叶浅绿色。为旧传名种中之珍种。
4.老极品 瓣型 绿壳类绿花梅瓣 历史 清朝光绪辛丑年由杭州公诚花园冯长金选出。 特征 三瓣圆头、长脚收根,分窠,硬兜捧心(有时偶有分头合背式),龙吞大舌,肩平。苞叶绿色。被列入蕙兰新八种。
5.江南新极品 瓣型 赤壳类梅瓣 历史 1951年由浙江兰贩阿禄带至无锡杨干卿家,当时杨氏托荣文卿先生鉴审花蕾,确定日后必出好花品,其后由杨干卿买下。
特征 花形与老极品相仿。三瓣圆头收根,分窠半硬兜微合,龙吞大舌,肩平,细长花葶,风韵气色甚佳,被列入蕙兰新八种之一。
6.端梅 瓣型 赤转绿壳类梅瓣 历史 1913年杭州卢长寿选出,由于花容端正,故命名为端梅。 特征 三瓣头圆、边紧色绿,肩平,分窠或分头合背,蚕蛾兜捧心,舌大。花朵排列较密。被列入新八种之一,为蕙兰中名种。
7.崔梅 瓣型 赤转绿壳类梅瓣 历史 抗战前,杭州崔怡庭选出。 特征 三瓣头圆且大,细收根,瓣肉厚糯,半硬捧心,分窠或分头合背,龙吞舌。色绿,肩平。被列入新八种之一,亦为蕙兰中名种。
8.仙蜨 瓣型 赤壳绿花梅瓣 历史 清朝光绪庚子年由绍兴兰贩徐阿木选出,由杭州邵芝岩鉴定而命名。 特征 三瓣长脚圆头,紧边,厚肉,软蚕蛾兜捧心,大如意舌。各朵花柄微红色。花朵初开时略俯首,一星期后则挺拔。
9.翠萼 瓣型 绿壳梅瓣 历史 1909年由无锡荣文卿选出。 特征 三瓣短圆,紧边,硬兜捧心,分窠,小如意舌,肩平。有时开癃放门时,必须用骨针把勾搭三瓣挑开,否则三瓣皱,瓣幅中心有硬筋。被列入蕙兰新八种之一。
10.庆华梅 瓣型 绿壳类梅瓣 历史 1911年由浙江绍兴兰贩车庆选出,售予吴恩元先生,栽培六年后复花,时值推翻满清皇朝,为庆贺起见,念及车庆在华兴旅馆发现此花,故联系其人、其地,遂命名为庆华。 特征 三瓣短脚圆头、紧边,瓣厚,分窠蚕蛾捧心,大如意舌,一字肩。被列入蕙兰新八种之一。
11. 涵碧梅 瓣型 赤转绿壳类梅瓣 历史 1918年由浙江绍兴兰贩刘德林选出。 特征
三瓣短阔、紧边,瓣厚,分窠半硬捧(背基部微合拢),龙吞舌,花葶细而高。花色如碧玉。流传不多,由于花容端壮、秀丽,被视作蕙兰中杰出种之一。
12.荣梅 瓣型 赤壳类梅瓣 历史 清宣统元年由无锡荣文卿选出。 特征 三瓣长脚圆头,分窠半硬兜捧心(有时捧瓣基部有合背形式),圆舌,五瓣质厚、糯,色绿。为新八种之一。
13.程梅 瓣型 赤壳类梅瓣 历史 清乾隆年间由江苏常熟程姓选出。 特征 三瓣紧边短圆,分头合背或分窠捧,龙舌,花葶粗壮高大,叶阔呈弓形。为老八种赤蕙之首。 14.关顶 瓣型 赤壳类梅瓣 历史 清乾隆时由江苏浒关万和酒店店主选出。故一名万和。 特征 五瓣短圆,豆壳,分窠,大圆舌,肩平。叶阔。为老八种赤蕙之一。
15.元字 瓣型 赤壳类绿花梅瓣 历史 清朝道光年间由浒关艺兰者选出。 特征 三瓣头圆长脚,紧边,色绿,分窠半硬捧心,肩平,执圭舌,花葶粗壮高大,为老八种中赤蕙之一。
16.老染字 瓣型 赤壳类梅瓣 历史 清朝道光时由浙江嘉善阮姓选出。亦名阮字。 特征 三瓣短窄深,肩平,分窠大观音兜捧心,大圆舌,有时花朵癃放;唇瓣尖部被嵌窄不舒、上翘或歪斜,故俗称为秤钩头老染字。花葶细长。为蕙兰中老八种之一。
17.后翠蟾 瓣型 绿壳类梅瓣 历史 旧有翠蟾,在清朝乾隆时由江苏宜兴尤姓选出,其后已断种。咸丰七年富阳张圣林选出花形类似者,为怀念旧种,又命名为翠蟾,兰界遂俗称为后翠蟾,以示其别。
特征 外三瓣短圆、收根极细,瓣前幅形如汤匙罄口,瓣肉厚,半硬分头合背捧,小如意舌,肩平,花色俏绿如翠,花茎细圆挺直。不易生花,繁殖慢。为蕙兰中着名佳种之一。叶厚阔,呈弓形。
18.端蕙 瓣型 赤壳类绿花梅瓣 历史 由浙江杭州诸长生选出。 特征 三瓣头圆,紧边,长脚收根,肩平,半硬捧,大如意舌,花葶细长。
19.解佩 瓣型 赤壳类绿花梅瓣 历史 民国初由上海张姓选出。 特征 三瓣翠绿,紧边短脚圆头,白玉捧心,大如意舌,花葶细长。花蕾刚舒瓣时花形稍小,渐后越放越大,花姿挺劲。叶细狭,呈弓形,繁殖快,健花。
20.碧如海 瓣型 赤转绿梅瓣 历史 1933年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花形似上海梅,花色碧绿,花葶细长,健花,容易繁殖。叶细狭半垂。
21.天锡梅 瓣型 赤壳类梅瓣 历史 不祥 特征 三瓣圆头、紧边、收根,肩平,半硬兜捧,小如意舌,花葶上花序仅四、五朵。
22.戚氏第一梅 瓣型 赤转绿梅瓣 历史 1930年由戚之刚选出。 特征 花形近似老极品。
23.夏集圆 瓣型 赤壳类梅瓣(实则是梅形水仙瓣) 历史 抗战前选出。 特征
花形与春兰的集圆相似。
24.俞梅 瓣型 赤壳类梅瓣 历史 抗战前由上海俞致祥先生选出。 特征 三瓣圆短、收根,软蚕蛾捧,小如意舌。花葶适中,挺劲,与花序形型相配。
25.万顷含翠 瓣型 水银红壳梅瓣 历史 1946年由作者沈渊如选出。简称万顷。 特征 外三瓣紧边、大圆头,细收根,色翠肉厚,分窠,蚕蛾捧兜,如意舌。
26.赓泉梅 瓣型 赤转绿梅瓣 历史 于1930年由江苏武进何赓泉选出,当时命名为赓泉梅;于1941年复由苏州谢瑞山先生种植后复花,因其花形、容姿属罕见品种,遂冠以“珍品”新名;以后兰坛亦曾以“滴翠”称呼(与清朝末年断种“滴翠”是同名异物)。
特征 三瓣圆头、略有紧边带尖锋、收根,软兜蚕蛾捧,分窠,小如意舌,花葶细挺。为近代蕙兰中稀珍品种之一。作者于1934年以来,曾培植过多盆。
27.瑾梅 瓣型 水银红壳绿花梅瓣 历史 1948年由无锡蒋瑾怀先生选出。 特征
三瓣大头、紧边,收根细,蚕蛾捧,小圆舌。花色翠绿,花容端秀。
28.叶梅 瓣型 水银红壳绿花梅瓣 历史 1946年由绍兴兰贩王九,带去苏州,兜售予叶祖元、叶寄深先生。 特征 五瓣分窠,短脚圆头、紧边,瓣肉厚,软蚕蛾捧,肩平,色绿,大如意卷舌。叶阔、半垂。
29.定阳梅 瓣型 赤转绿梅瓣 历史 不祥 特征 五瓣分窠,头圆、紧边、收根,蜈蚣钳捧兜,圆舌。
30.东山梅 瓣型 赤转绿梅瓣 历史 抗战前,由苏州洞庭东山艺兰者选出。 特征 五瓣分窠,瓣肉厚,圆头、紧边、收根,软蚕蛾捧,刘海舌,花色俏糯,形姿秀丽,为近代蕙兰中难得珍种,流传很少。
31.泮绿 瓣型 绿壳类梅瓣 历史 清朝乾隆时由宜兴潘姓选出。 特征 外三瓣头稍圆、略带尖锋,有时开连肩合背、有时开呈分头合背;三瓣微皱,尖如意舌(大多紧缩在捧内或与捧瓣连成一块)。叶呈半垂。惰花性,花期晚。如在春盛多晒阳光,生发花蕾可能性较多。花形较差,由于当时细花上品者较少,所以亦被列入传统蕙兰老八种之一。
32.大一品 瓣型 绿壳类大荷花形水仙瓣 历史 按《兰言述略》载,清乾隆时由浙江嘉善胡少梅选出;另据《兰蕙同心录》载,为嘉庆初年由胡少梅选出。
特征
五瓣分窠,色翠绿,瓣挺质糯,大软蚕蛾捧,大如意舌。被推崇为蕙兰中荷花形水仙瓣之冠,被列入传统蕙兰老八种之首位。
33.荡字 瓣型 绿壳类小荷花形竹瓣水仙型 历史 清道光时由苏州至荡口花船上选出。一名小荡、小塘。 特征 三瓣头圆细狭、紧边,分窠蚕蛾捧,如意舌,一字肩,花葶细挺。健花性,繁殖快。为蕙兰中典型小荷瓣水仙名种,被列入传统寒兰老八种之一。
34.培仙 瓣型 绿壳类官种水仙瓣 历史 清朝光绪甲申年由上海孙培先选出。 特征 三瓣大头、荷形,轻蚕蛾兜,大刘海舌,花期较耐久。
35.冠群 瓣型 赤壳类梅形水仙瓣 历史 不祥 特征 三瓣头圆、罄口式,收根,瓣肉厚质感,半硬捧,大铺舌。
36. 大陈字 瓣型
赤壳类大荷花官种水仙瓣 历史 清乾隆时由浙江嘉兴陈砚耕选出。一名砚字或赤砚字。 特征 三瓣平边长阔,呈荷瓣形式,落肩,软浅兜捧心,大柿子舌,赤绿花,花葶细长。如叶束瘦弱可能开出无兜滑口水仙瓣式。
37.瑞华 瓣型 赤壳类绿花水仙瓣 历史 1936年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三瓣长阔,收根放角,浅软观音兜捧心,大铺舌。五瓣分窠。花形大,为飘门水仙瓣中佳种。
38.厉志 瓣型 绿壳类水仙瓣 历史 1934年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三瓣狭长,蚕蛾捧,小如意舌。
39.文华仙 瓣型 赤壳类荷形水仙瓣 历史 1936年无锡蒋瑾怀先生在上海选出。 特征 三瓣平边,收根放角,舒瓣后平整,瓣肉厚糯,微飘,浅兜,五瓣分窠,如意舌。为近代小型水仙瓣中俊俏品种。
40.楼梅 瓣型 绿壳类荷形水仙瓣 历史 清朝光绪中年由绍兴楼姓者选出,故命名为楼梅。据另一传说,谓当时主人宴客于兰厅,宴罢送客至门口,适有一盆兰花绽蕊舒瓣,于是主人挽客人入室欣赏,取名“留梅”,后又改为“楼梅”. 特征 三瓣大头细收根,分窠蚕蛾捧,大铺舌(开足后,前端后卷),色绿肩平,花葶细长,足可与大一品媲美。
41.华字 瓣型 荷瓣绿花 历史 清咸丰时由塘口华姓选出。 特征 外三瓣放角收根,剪刀捧,大卷舌,宀字肩,盛放后捧瓣撑开呈“开天窗”形式。
42.团子荷 瓣型
赤花类荷瓣 历史 清同治戊辰年由上海宝山团子村艺兰爱好者选出。一名赤团子、团子大荷。 特征 三瓣短阔、收根放角,肩平,剪刀捧,大卷舌,唇瓣苔色绒绿,缀上均匀散布而密集的殷红朱点、块,与花容秀姿相映成趣。
43.胜利大荷 瓣型 赤壳类绿花荷瓣 历史 原系1924年由无锡曹子瑜、荣文卿选出,当时命名曹荣大荷。1938年荣文卿将仅存小草二筒归作者沈渊如先生培植,历经二十年精心养护,日渐恢复茁壮,于1946年抗战胜利时得见一蕊,春盛开放,正适逢其会,作者为欢庆祖国重见光明,特汇集艺兰同好在无锡公园同庚厅举办兰展,当场改名为“胜利大荷”,以志爱国之心。 特征 五瓣短阔横大,色绿,大卷舌。叶阔而肥,呈弓形。为近代赤蕙荷瓣中杰品。
44.丁小荷 瓣型 绿壳类荷瓣 历史 清咸丰时由丁姓选出。 特征 三瓣戟行(瓣头尖,紧边,细收根),小荷花式剪刀捧,色绿中泛黄,肩平,拖舌,花形挺拔,为飘门水仙中杰出名种。
45.绿冠荷 瓣型 绿壳绿花荷瓣 历史 抗战前由无锡陆心栽选出。一称大绿花。 特征
三瓣长阔,收根、放角,色翠绿,剪刀捧,大卷舌。花色翠绿,花形特大,为近代绿荷瓣中杰出“瓣子花”(即近似荷瓣,却没有荷瓣那么厚实)。
46.绿魁 瓣型 绿壳绿花荷瓣 历史 解放初年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三瓣长阔,收根放角,剪刀捧,大铺舌。
47.绿蕙荷鼎 瓣型 绿壳绿花荷瓣 历史 1937年由绍兴兰贩从南京携去上海,经俞致祥先生鉴定。 特征 三瓣厚阔、圆大,剪刀捧,花色翠绿且糯,大铺舌。为近代绿蕙中佼佼者。
48.秦淮绿荷 瓣型 绿壳绿花荷瓣 历史 1946年由蒋瑾怀在南京秦淮河畔绍兴兰贩钱章德设置花篓中选出。 特征 三瓣匀阔,瓣厚质糯,色浓绿如翠,剪刀捧,大铺舌。
49.泰素(金奥素) 瓣型 绿壳绿花荷形竹瓣素。 历史 清朝道光时在余姚金岙山发现,为诸神元所得,后转让泰号酒店,定命为泰素(近代艺兰界普遍以此称呼),亦有金岙素之称。 特征 荷形竹瓣,蚌壳捧,大卷舌。花色翠绿,瓣肉晶莹,唇瓣苔色全绿,绒气重。花葶细长,花期长,至十多天,三瓣依旧舒挺不后倾,捧瓣不开“天窗”.叶束斜直性,叶尖尖锐,很易辨识。繁殖快,健花性。为近代蕙兰素瓣中流传较多品种,亦为名种之一。
50.梁溪素 瓣型 尖狭瓣素唇瓣 历史 1948年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五瓣尖狭,色极翠嫩,大卷舌,唇瓣纯绿。
51.大魁素 瓣型 绿壳绿花阔瓣荷形素 历史 清光绪丙子二年由许霁楼选出,因花瓣短阔,全绿苔唇瓣,为当时素唇瓣中罕见短阔珍奇之品,故命名为大魁荷素。后由汪可敬以佛番六百尊向许霁楼分出,转让给苏州顾翔霄。光绪壬寅秋,顾氏全部兰蕙品种皆归吴恩元所有,培植二十一年中,凡所开各盆兰花都与原名相符,而发现大魁素三瓣虽尚属短阔,惟舌大而卷,却与《同心录》书中所载似有出入。然而,凡除梅瓣外,剥视小蕊,舌短者居多,普通不具瓣型的“行花瓣”亦如此。当年吴恩元唯恐顾翔霄转让时或有遗疏而谬误,故以“顾氏大魁素”命名之。作者曾栽培多年。
52.金华绿蕙新素 瓣型 绿壳绿花荷瓣素 历史 解放前由杭州蒋仲谋选出。 特征
荷瓣,花形类似泰素,只是唇瓣尤长阔,三瓣内弧度大。
53.巨州素 瓣型 绿壳绿花柳叶瓣素 历史 抗战前由巨州艺兰者选出。 特征 花形与温州素近似,惟捧瓣尤狭长,刚开放时即呈开天窗式。叶中心幅宽约1厘米,长达40多厘米,斜垂或折形。
54.雪鸥 瓣型 绿壳绿花仙素 历史 1958年由沈白涛选出。 特征 呈荷形水仙瓣;三瓣头圆阔、放角,收根细,剪刀捧,大铺舌,肩平。为近代自大魁素以后最杰出的荷形水仙素。
55. 温州素 瓣型 柳叶水仙式素荷瓣 历史 民国初,由温州艺兰者选出。 特征 三瓣长大,形似柳叶,剪刀捧(盛开时呈开天窗式),花色淡黄绿色、白卷舌。叶阔而垂软、长大,叶束外叶多数呈半垂性。花葶高,一般可高40厘米以上,粗壮。繁殖快,健花性。
55.温州素 瓣型 柳叶水仙式素荷瓣 历史 民国初,由温州艺兰者选出。 特征 三瓣长大,形似柳叶,剪刀捧(盛开时呈开天窗式),花色淡黄绿色、白卷舌。叶阔而垂软、长大,叶束外叶多数呈半垂性。花葶高,一般可高40厘米以上,粗壮。繁殖快,健花性。
56.彩蝶(翠蝶) 瓣型 绿壳绿花荷形蝴蝶瓣 历史 1936年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三瓣厚阔、每瓣横向下半幅呈唇瓣化,并上缀鲜细朱点,剪刀捧,大铺舌。花瓣翠绿,杂以浓艳朱点,红绿相映,宛如翠蝶飞舞,故以命名。自兰蕙分列各种花型以来,虽时有蝴蝶形蕙兰选出,但全属尖狭瓣“草蝴蝶”,唯至“翠蝶”选出后,方填补了蕙兰蝴蝶瓣中荷形蝶瓣的空白,亦可说是自古至今空前佳品。叶呈直立性,叶尖尖锐。
57.彩虹 瓣型 绿壳绿花草蝴蝶瓣 历史 解放前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五瓣尖狭,副瓣横向下幅?外呈白绿色唇瓣化,上缀稀疏朱点,大落肩,捧瓣向上撑开着生,大铺舌。属“草蝴蝶瓣”但亦为近百年中蕙兰蝴蝶瓣中难得品种。
58.海鸥 瓣型 绿蕙扭瓣形 历史 解放前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三瓣长阔,刚绽蕊舒瓣时,二片副瓣即呈扭曲状,浅软兜,刘海舌。为兰蕙瓣型中新颖奇种。 59.蛾蜂梅 瓣型 赤绿花波瓣形 历史 1934年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三瓣呈波浪状捧瓣头圆、轻兜,瓣尖端似猫耳般向上翻竖,小如意舌。为蕙兰中罕见花形。
60.朵云 瓣型 绿壳绿花波瓣形 历史 解放前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五瓣呈波状;捧瓣圆阔犹似猫耳状般向上翻皱着生,每片捧瓣内向中心处有一细圆淡黄色突出痕,周围有黄、白、绿晕色,大刘海舌。为皱角梅瓣形中别具风格的新奇品种,亦为我国兰蕙奇瓣型中增加了一种波瓣凸捧格式。
61.蕙莲 瓣型 赤转绿花莲花形 历史 1946年由作者沈渊如选出。 特征 花葶上几朵花序联缀成一朵,变成多瓣、多唇形。
62.双舌梅 瓣型 绿花梅瓣,唇瓣尖有倒“V”形深缺状。 历史 抗战前由宜兴朱竞南选出。 特征 梅瓣形花。大圆舌,舌尖端有倒“V”形缺痕状,宛如并联缀双舌。这种深陷倒“V”形缺舌为蕙兰唇瓣型中又增加了一种新奇形式。
63.杂样锦 瓣型 赤壳赤花杂样花形瓣式 历史 抗战前常熟张企贤选出。 特征 一葶多花中开有梅瓣、水仙瓣、尖狭瓣等形式。 64.赤蜂巧 瓣型 赤壳赤花梅瓣 历史 清末由杭州邵芝岩选出。 特征 三瓣头圆而长,瓣肉厚。捧瓣尖有厚兜、上翻似猫耳捧,分窠,小如意舌。为赤蕙中奇品。由于花形近似绿蕙“蜂巧”,故命名为赤蜂巧。

⑹ 请问这是什么兰花

蕙兰(拉丁学名Cymbidium faberi),为兰科地生草本植物。根较粗短,基部略比根前端粗大,无分枝。蕙兰原产森林的地生植物,假鳞茎极小或不明显,集生成丛,呈椭圆形。花常为浅黄绿色,有深紫红色的脉纹和斑点;花通常香气浓郁。 一茎多花,常6朵-12朵,芳香。蕙兰原产中国,是我国栽培最久和最普及的兰花之一,古代常称为“蕙”,“蕙”指中国兰花的中心“蕙心”,常与伞科类白芷合名为“蕙芷”。蕙兰花是中国珍稀物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物种。蕙兰原分布于秦岭以南、南岭以北及西南广大地区,是比较耐寒的兰花品种之一。
快速导航

微信文章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蕙兰

拉丁学名 :Cymbidium faberi Rolfe

别称 :中国兰、九子兰、夏兰、九华兰、九节兰、一茎九花、一品九命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天门冬目

科 :兰科Orchidaceae

属 :兰属Cymbidium

种 :蕙兰

分布区域 :中国长江流域、秦岭、浙江等地区

著名品种 :大一品、庆华梅、老极品等

俗称 :九节兰、九头兰、九华兰

学名 :惠兰

品种简介

产地品种
蕙花其叶形、花质略有差异,以产地分为:北京蕙花、江浙蕙花、安徽西部、湖北蕙花、云南蕙花、贵川内地蕙花、南方上海、广州蕙花等。

蕙兰原产森林的地生植物,假鳞茎极小或不明显;叶长25~80厘米,宽7~12毫米。花梃近直立或稍弯曲,长35~50厘米,有花5~11朵;花直径6厘米,有香味。花期3~5月。分布于中国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尼泊尔、印度也有。

历史品种

老上海
蕙兰的传统名品有老八种:大一品、程梅、关顶、元字、上海梅、染字、潘绿、荡字;

传统新八种有:楼梅、翠萼、极品、庆华梅、江南新极品、端梅、崔梅、荣梅。

传统蕙兰品种还有:郑孝荷、金岙素、端蕙梅、老蜂巧、老朵云、申顶、仙绿、温州素、如意素、解佩梅、长寿梅、虞山梅等。

蕙兰传统品种中以大一品、庆华梅、老极品这三种的花品最高,庆华梅(老庆华/刘梅)位列传统铭品之首。

常见的新种的名品有:元宵、大叠彩、翠丰、新华梅、佳韵、鑫梅、卢氏蕊蝶、板桥翠蝶、神梅、明州梅等等。

⑺ 怎样区分兰花的优劣

一 看香。兰花不以人而自芳,清香不浊者为上品。

二 看姿。全株匀回称,花与叶协调者为佳。

三 看色。花答色以纯一色及淡绿者为好,深绿者次之,瓣、唇有红丝红点者更次,初开时为红色而后转为绿色者又次之。叶色以油润光泽者为好。

四 看肩。左右两副瓣微向上升者称飞肩,最为名贵;横平展开成“一字肩”者为优种;开花后两副瓣逐渐下垂者谓落肩。

五 看瓣。兰花众推观瓣为主。以荷瓣为上品,梅瓣次之,水仙瓣又次之。奇瓣多花及蝶瓣又胜一筹。

六 看捧。捧心以光洁、肉质厚而内凹成兜状者为良种。

七 看舌。唇瓣以形态端正、圆短大者为好。舌上的颜色叫苔,以纯白、绿色者、或全红色为佳,黄色次之。舌上常有红线或块状红斑,以色彩鲜明者为好,斑点以形成一点、一块或品字形者为好,出现多舌为奇。

八 看鼻。鼻小,显得有神采,为上品。出现硬鼻头大为奇。

九 看壳。壳即苞叶,慧眼识珠者能从“哑巴草”的苞叶上看出纹丝排列透顶者必出好花。一般以绿色者为好,紫赤色者次之。

十 看梗。梗清色,长度与花叶相称,细而突出于叶上者(俗称花出架)为好。

⑻ 兰花有多少种品种

名字
拉丁语学名:
英文名字: boat orchids
别名: 兰草 (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别名)
兰花的花语:淡泊、高雅
兰花的品种有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4万多个兰花的品种,其中比较出名的有春兰、蕙兰、蝴蝶兰等。其实,它们各自有各自的花语,兰花总的花语就是淡泊、高雅。
生物学分类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单子叶植物纲 Liliopsida
目: 天门冬目 Asparagales/ 兰目 Orchidales
科: 兰科 Orchidaceae
属: 兰属 Cymbidium [编辑本段]原产地简述
由于地生兰大部分品种原产中国,因此地生兰又称中国兰,并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中国兰花主要为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五大类,有上千种园艺品种。 蕙兰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兰科共750属35 000余种,而兰属70余种。我国常见栽培种有:
四季名花春兰(C.goeringii):
又称草兰、山兰、朵朵香。一茎1朵~2朵花,芳香。花期2月~3月。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传统名贵品种有宋梅、龙字等。变种有线叶春兰(C.georingii var.serratum),叶较细,花深绿色,无香气或淡香。
国宝蕙兰(C.faberi):
又称九子兰、夏兰。一茎多花,常6朵~12朵,芳香。花期3月~5月。分布地区与春兰相似。传统名种有上海梅、解佩梅、金岙素等。
生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质肥大,无根毛,有共生菌。具有假鳞茎,俗称芦头,外包有叶鞘,常多个假鳞茎连在一起,成排同时存在。叶线形或剑形,革质,直立或下垂,花单生或成总状花序,花梗上着生多数苞片。花两性,具芳香。花冠由3枚萼片与3枚花瓣及蕊柱组成。萼片中间1枚称主瓣。下2枚为副瓣,副瓣伸展情况称户。上2枚花瓣直立,肉质较厚,先端向内卷曲,俗称捧。下面1枚为唇瓣,较大,俗称兰荪。成熟后为褐色,种子细小呈粉末状。
春兰、蕙兰按其主瓣、副瓣、捧及唇的形状、质地等的不同变化分为梅瓣、水仙瓣、荷瓣、蝴蝶瓣、奇种与素心等。梅瓣为萼片短圆,肉质较厚,稍向内曲,基部狭窄,捧瓣肉质肥厚先端内曲成兜,唇瓣短而硬,花初开时微向上,名种有宋梅、西神梅等品种。水仙瓣为萼片稍长于梅瓣,先端渐尖,捧瓣质地厚,先端也成兜,唇瓣微垂或反卷,名种有汪字、翠一品等。茶瓣为萼片宽大,质厚,基部窄,先端宽而突尖,捧瓣不成兜,唇瓣较润,微反卷,名种有大富贵、翠盖花等。蝴蝶瓣为向下的两枚萼片的内侧,质地变厚,成波状绉,并有红色块斑,有时整个萼片或花瓣数量突然增多(如绿云,花冠常在8枚左右),或花朵形状有特殊变化。素心为花被、花茎、苞片同一颜色,纯绿、黄绿等,没有杂色的斑绿、黄绿等,没有杂色的斑纹,名贵品种有张荷素、老文团素等。
兰性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质、排水良好、微酸性的沙质壤土,宜空气流通的环境。 [编辑本段]种类介绍兰花是珍贵的观赏植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七百多个属、二万多个种,每年还发现和培养出不少新品种。
兰草:由于地生兰大部分品种原产中国,因此地生兰又称中国兰,并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花之首。
中国兰花主要为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五大类。中国文化先师孔子曾说:“芷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他还将夫兰(夫兰:蕙兰和白芷称为一对,合名:蕙芷 )称之为“王者之香”这句话流传至今,足以证明中国兰和伞形科白芷在历史文化上所占的地位。
春兰:
春兰又名草兰、山兰。春兰分布较广,资源丰富。花期为一年的2~3月,时间可持续1个月左右。花朵香味浓郁纯正。名贵品种有各种颜色的荷、梅、水仙、蝶等瓣型。从瓣型上来讲,以江浙名品最具典型。
蕙兰:
蕙兰根粗而长,,叶狭带形,质较粗糙、坚硬,苍绿色,叶缘锯齿明显,中脉显著。花朵浓香远溢而持久,花色有黄。白、绿、淡红及复色,多为彩花,也有素花及蝶花。
建兰:
也叫四季兰,包括夏季开花的夏兰、秋兰等。四季兰健壮挺拔,叶绿花繁,香浓花美,不畏暑,不畏寒,生命力强,易栽培。不同品种花期各异,5~12月均可见花。
寒兰:
寒兰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东以及西南的云、贵、川等地。寒兰的叶片较四季兰细长,尤以叶基更细,叶姿幽雅潇洒,碧绿清秀,有大、中、细叶和镶边等品种。花色丰富,有黄、绿、紫红、深紫等色,一般有杂色脉纹与斑点,也有洁净无瑕的素花。萼片与捧瓣都较狭细,别具风格,清秀可爱,香气袭人。
墨兰:
墨兰,又称报岁兰、拜岁兰、丰岁兰等,原产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台湾、海南等。我国南方各地特别是广东、云南的养兰人最喜栽培与观赏。
春剑:
春剑常称为正宗川兰,虽云、贵、川均有名品,但以川兰名品最名贵。花色有红、黄、白、绿、紫、黑及复色,艳丽耀目,容貌窈窕,风韵高雅,香浓味纯,常为养兰人推崇首选。
品种鉴别:
品种鉴别是对兰花综合素质的鉴定,是最能展示艺兰功力的一门学问。因此,历代艺兰大家都对此格外慎重,从不妄下结论,始终奉行“三看”原则。一看叶形“观花一时,赏叶终年”。
在无花季节,人们对名品兰花鉴别的主要依据是看叶形,包括叶芽、株形等。兰芽出土时的色泽对兰花品种的鉴赏有一定参考作用,芽期需仔细观察。一般而言.凡新芽为白色、白绿色、绿色的,春兰一般为素心品种,蕙兰大多为素心或绿蕙;芽尖有白色米粒状“白峰”的,有可能出细花。兰花传统名品大都相对稳定,其叶形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兰艺家经长期实践,对叶形特征明显的品种一般能凭眼看就能鉴别出是何品种,如直立叶的汪字、泰素、老极品,环垂叶的宋梅、大一品,肥环叶的大富贵、扭曲叶的绿云等。但兰花由于种养环境不同,并非年年岁岁叶相同,于是兰艺家们在观叶的同时往往还要结合看花苞来鉴定品种。二看花苞兰花传统名品不但叶形有其特性,花苞也富有特色。因此,人们在鉴别时既要看叶形,又要看花苞。关于花苞的鉴定,前人总结出了兰蕙头形的“九形八式”和蕙花小排铃的“五门八式”。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我们鉴别品种大有裨益,值得我们很好的消化吸收。
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在兰艺实践中发现,即使同一盆兰花,有时其花苞的颜色在不同年份,甚至同一年份也不相同。对此我有体会。经多年观察,我栽培的大富贵、元字等名品兰蕙其花苞在不同的年份有时会有差异,有的年份花苞色泽深些、有的年份色泽浅些。据无锡陈耀明先生讲,他种养的集圆有时抽出的花葶为“深赤红色”,有时抽出的花葶为“绿中见紫”,有一年他的一大盆集圆拔出五个花葶,有三个是红的,两个绿中见紫。
可见,单纯从花苞的色泽、形状来鉴别品种有其局限性,还必须看其开品。三看开品对兰蕙品种的鉴别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看其开品,这也是引种品种要见花引种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只要开品到位,见花就能鉴别出是何品种。但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同一品种的兰蕙往往因种法不同开出的花品有时也各不相同,如宋梅能开出四五种花形,绿云、西神亦能开出几种不同的花形,但我们不能因其开品有异就断定它们是不同的品种。故一代兰艺大家吴恩元言:“因种法有好歹,致开品有高下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品种鉴别真学问。对兰花品种的鉴别应辩证的看、综合的看,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妄下结论。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看叶形、看花苞、看开品。 [编辑本段]栽培技术分开的兰丛,不要拆得太零星,每丛至少有3—5苗,最好是一年生植株、二年生植株和三年生植株保留在同一丛中。
(1)垫盆。盆底用—块瓦片盖住排水孔,再用砖块,瓦片或贝壳逐步填充,其中大隙缝填充以泥粒或豆石,一般约为盆内高度的1/2—1/3。上余的净高约10—15厘米,留作培养土层。其具体高度应根据兰花的种类及兰根的长短和盆的高矮而定。铺垫物不要填得太密太实,应保留一点孔隙。实践证明,有的新根能在铺垫层的孔隙中生长良好。
(2)栽植。在铺垫层上,先填上2—3厘米的培养土,用手稍压实,即可将兰花正立摆布其上,根据植株与花盆大小,可以几个单株、2丛、3丛或更多丛种在一个盆里。3丛宜栽成鼎足之势。4丛可栽成四方形,五丛宜列成梅花形。兰根要自然舒展,叶片要四方披拂。要缓缓地将兰根放入盆内,使兰根自然舒展,尽量不与盆内壁碰擦。
兰株入盆后,就逐步固定兰株姿势。—盆栽一丛的,应使老假鳞茎偏居一侧,使新芽有发展的余地。 一盆栽数丛的,每丛的老假鳞茎应相对地集于盆之中间,使新根新芽向外发展各有足够的空间。
(3)填土。栽植时,一手扶叶,一手添加营养土,执住兰株基部稍往上提,以舒展根系,同时摇动兰盆。让培养土深入根际;继续添土,并摇动兰盆,调整兰株的位置和高度。用手沿盆边按压,但切勿过重而伤根,继续添土并挤压,直至盆面土壤高出盆口2—3厘米,略呈馒头形。培养土应将全都兰根盖住,掩至假鳞茎基部,
填土的深浅,传统认为:春兰宜浅,惠兰宜深,但一般以不埋及假鳞茎上的叶基为度。新发兰花在山野里生长时,植株上留下了土表上下的明显标志,可以此标志为准。花盆的大小也要和植株的大小、多少相称,既不要盆大而株小又少,也不宜盆小而株大又多。一般植株的数量,以预计2—3年后刚好长满盆为原则。植株大小与盆的高度相称。既利于生长,又符合观赏要求。
(4)铺面。栽植完毕后,可在盆土表面铺上一层小石粒或青苔,最好是林下优质苔藓,既美观、又可调节水分,还可保护叶面不被泥水污染,新芽也不致感染泥土中病菌而烂心;此外,还可减缓雨水对盆土的冲刷,保持盆土疏松。
(5)浇水。栽植完成后,即浇第一遍水,必须让盆土湿透,水滴宜小,冲力忌大。若置于水盆中浸水、切不可浸泡太久。盆土一经浸湿,立即将兰盆搬出,然后移置于荫蔽之处养护。 [编辑本段]世界国兰家族兰花是世界名花,国兰家族中有一万五千多个品种,亚洲中国兰是蕙兰,大洋洲、非洲多为凤兰,新加坡万带兰,芬兰铃兰,南斯拉夫铃兰, 塞舌尔--凤尾兰,津巴布韦--嘉兰,南美洲国家的定为国兰:巴西卡特兰,哥斯达黎加卡特兰。厄瓜多尔、危地马拉都是丽卡特兰,哥伦比亚卡特兰,厄瓜多尔白兰花。
中国兰蕙兰通常是指兰属Cymbidium植物中的一部分地生种。假鳞茎较小,叶线形,根肉质;花茎直立,有花1至10余 蕙兰朵,花小而芳香,通常淡绿色有紫红色斑点。种类不同叶和花形态及花期变化较大。产秦岭以南及西南地区。栽培历史悠久,最少在千年以上,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自古以来人们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屈的象征。形成有浓郁中华民族特色的兰文化。用分株、播种或组织培养繁殖。腐殖土盆栽,要求透气排水好;喜半阴和湿润的环境,墨兰建兰和寒兰越冬温度10℃左右,另外几种5℃左右。
当今所称的中国兰,古代称之为“蕙”。正如北宋黄庭坚(1045~1105年)在《幽芳亭》中对兰花所作的描述:“一干一华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华而香不足者蕙”。 [编辑本段]中国人观赏与培植兰花我们中国人观赏与培植兰花,比之西方栽培的洋兰要早得多。早在春秋时代的二千四百年前,中国文化先师孔子曾说:“芷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兰,香草也。――《说文》
衡兰芷若。――《汉书

⑼ 兰花蜂巧有几种

现实中蝴蝶兰诱蜂效果好点因为花大艳丽,传说中蜂巧也引来过蜜蜂呵呵,只要是花应该都能招来蜜蜂的。。。。。

热点内容
冰玫瑰攻略 发布:2025-05-19 15:09:48 浏览:960
玩盆景艺术 发布:2025-05-19 15:02:49 浏览:192
用ps怎么画一朵花 发布:2025-05-19 15:02:47 浏览:409
春天的梅花诗句有哪些 发布:2025-05-19 14:49:51 浏览:79
情人节定制巧克力 发布:2025-05-19 14:45:27 浏览:933
附石大盆景 发布:2025-05-19 14:44:46 浏览:972
茶花女手抄报 发布:2025-05-19 14:40:00 浏览:424
醋倒盆栽 发布:2025-05-19 14:28:10 浏览:651
雅澜花艺怎么样 发布:2025-05-19 14:28:03 浏览:378
一米花田花艺 发布:2025-05-19 14:24:09 浏览: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