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兰花像什么
A. 四月里的二月兰
“一夜东风送春暖,满山开遍二月兰。”
上班路上,途经厅尘一大片紫色的花海。就在前不久,我才知道它们的名字叫二月兰。
然而,这种花于我并不陌生。那片熟悉的颜色,能把人一秒钟带回青春年少的时光。我的脑海里保存着这样一幅画面:紫色的花丛中,婴儿肥的脸上挂着浅浅的微笑。
16岁那年,从我身上一夜之间长出了许多看起来有些偏执的爱好:沉迷于诗歌创作,几乎每天都要写一首诗;在细雨中一个人慢走,而且不喜欢撑伞;疯狂地爱上了淡紫色,也就是二月兰的颜色扮数禅。
印象中,北京的春天也是干涩的,花开的会迟一些。每年到了4月份,师大的校园被紫色覆盖的严严的,俨然成了二月兰的天下。
二月兰经常出现在文学大师的笔下。季羡林和宗璞都不惜重墨写过二月兰,大师们似乎对这种野生的小花格外爱怜。
季羡林在《时间》一文中写到:“今年是二月兰的大年,山上地下,只要有空隙,二月兰必然出现在那里。”
二月兰就像是有归期的朋友,从不食言毕滑。这种花的生命力极强,不会单枪匹马出现。
作家宗璞在《送春》里写到:“二月兰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千军万马。身躯瘦弱地位卑下,却高扬着活力,看了让人透不过气来。而且它们不只开得隆重茂盛,尽情尽性,还有持久的精神。”
二月兰的花期很长,从仲春一直开到深春,长达一两个月,难怪宗璞说它“迎春来,伴春在,送春去”。
二月兰在北京是极常见的。它开起花来是那样声势浩大,让人很难不去留意它。
有一年,正是二月兰花开的季节,我因为工作缘故回到北京。下了飞机,去市区的道路两旁开满二月兰,我像是与故人重逢一般,心中充满喜悦。
离开北京的时候恰是傍晚,夕阳下的二月兰,尽显温柔。我目不转睛地望着窗外的二月兰,竟然情不自禁地流泪了。
我多想让时光的脚步慢下来,好让我与二月兰好好做一次告别。
时隔多年,又见二月兰。我心中疑惑不解:这些花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为何我之前从未留意过它们?
二月兰好像明白大自然的节律,它从不与别的花争春,因为它把自己当作春天的一部分。
看到二月兰,让我想起一首经典的歌曲,歌名叫《只要平凡》。
一眼望去,这些紫色的小野花是那么平凡,平凡到甚至没有多少人知道它们的名字。它们悠然地开在春天里,不悲不喜,一副本自具足的样子。
愿我们每个人都是二月兰,在平凡的岁月里平静地生长着,管它有名无名,只管肆意盛开。
B. 兰花像什么像什么又像什么
兰花像香气芬芳的宝宝,像美丽的小姑娘,又像纯洁的小天使,具体解释如下:中国人历版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权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也有借兰来表达纯洁的爱情,“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寻得幽兰报知己,一枝聊赠梦潇湘”,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兰花是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纯白,白绿,黄绿。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C. 春兰花像什么比喻句
春兰花开放了,有的似一只凤蝶展翅飞来,有的像一排铃铛摇动,更有的像雄壮的军号在吹奏着。
关于兰花的比喻句
在叶根处,五枝兰花的花骨朵儿被层层笋衣似的薄膜包裹着,像五个还在襁褓之中的婴儿,酣酣地睡着。
3、兰花的姿态那样小巧秀丽,修长的叶子伸得高高的,那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好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清丽淡雅。
4、晨曦中,兰花披上一袭轻纱,霞光轻抹,五彩缤纷,好似天上飘下的云彩。
5、兰花的叶子十分特别,颜色呈墨绿,两边被一条茎分的十分均匀。你看它,多像一个学舞蹈的小朋友正在练习基本功下腰呀!
6、千姿百态的兰花花朵含苞欲放,像一支支蜡烛;有的争芳斗艳,花骨朵中散发着浓浓的香味。
7、兰花,静静地开在石缝里,花瓣如霜似雪,晶莹纯洁,就像是精灵,正在用它独有的高洁,渲染着整个山谷的静美
8、兰花的花瓣雪白雪白的,仿佛涂上了一层银粉,就像一位娇艳的仙女,在风中偏偏起舞。
9、兰花就像一只只五彩缤纷的玉铃在风中摇晃着,侧耳倾听,好似那清脆的悦耳的铃声在风中传送过来。
10、兰花在春雨的滋润下,慢慢地,冒出一枝枝花蕾,这些花蕾像一个个顽皮的小孩,争先恐后地迎接着春夭的来临。
D. 描写二月兰的比喻句或拟人句。(在20字以内,必须有好词。)
成片的二月兰在山野泛起淡紫色的涟漪
E. 描写二月兰的优美语句
描写二月兰的优美语句有如下:
1、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我在燕园里已经住了四十多年,最初我并没有特别注意到这种小花,直到前年,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真冲云霞。连宝电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5、又到了二月兰花开成海的时候,一簇簇蓝紫色花儿,紫蓝烟般一样,如梦如幻,在春风中可爱地摇曳。从她们身边路过时,就像走在一陵帆或个紫蓝色的梦里一样。生命里,晕染了最美的自然气息。
F. 兰花比喻什么
问题一:兰花比喻什么样的人 常见比喻为君子 “自古兰花就是文人志士陶冶性情的尤物,不仅养兰,同时用兰花的美好品质自律,渴望做兰花般高洁的人。兰情养人、育人、熏染气质,因而古诗文中少不了和兰花有关的成语,如:披榛采兰、兰芷之室、兰桂齐芳、兰摧玉折、芝兰玉树等等,……” 点开连接看看,更详细
问题二:兰花用来比喻什么人 兰花有“花中之后”的美誉,古人用兰花来比喻君子,也比喻朋友的真挚友谊。不同兰花有不同的花语:香罗兰:困境中保持贞节紫罗兰:请相信我、青春永驻吊兰:朴实、天真、淡雅、纯洁、希望、宁静龙舌兰:为爱付出一切蝴蝶兰:力量剑兰:幽会、用心、坚固白色铃兰:幸福即将到来葱兰:期待、洁白的爱火花兰:忘不了的人金栗兰:隐约之美姜兰:无聊石斛兰:父亲之花君子兰:高贵、宝贵、丰盛、有君子之风文心兰(跳舞兰):美丽活泼、快乐、隐藏的爱
问题三:兰花像什么东西比喻句 美丽的兰花就像一位美丽动人的姑娘
问题四:兰花比喻什么样的人 常见比喻为君子
“自古兰花就是文人志士陶冶性情的尤物,不仅养兰,同时用兰花的美好品质自律,渴望做兰花般高洁的人。兰情养人、育鼎、熏染气质,因而古诗文中少不了和兰花有关的成语,如:披榛采兰、兰芷之室、兰桂齐芳、兰摧玉折、芝兰玉树等等,……
问题五:比喻兰花的成语 春兰秋菊
兰桂齐芳 1. 一品九命:《花经》:“兰一品九命,蕙二品八命。”
??
?? 2. 十蕙一兰:黄庭坚《书幽芳亭》:“盖兰似君子,惠似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
??
?? 3. 入室成芳:梁宣帝萧公诸于众《咏兰诗》:“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
?? 4. 含香体洁:黄庭坚《书幽芳亭》:“兰虽含升轮罩香体洁,平居与萧文不殊,清风过之,其香霭然。”
??
?? 5. 香盈十步:乔彝《幽兰赋》:“薄秋风而香盈十步,汛皓露则花飞九畹。 ”
??
?? 6. 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与秋天的菊花,均为一时之秀。屈原《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占。”引申为物当其时,各有其美,各有所长。
??
?? 7. 采兰赠药:药,芍药,也是香花芳草。《诗经・郑风・溱淆》写男女青年秉执兰草,互赠芍药,以结情恩。以后多用于男女青年互赠信物,表示相爱定情。
??
?? 8. 芝兰之室:指有艺和兰等香花奇草的房间,示高雅芳香,引申为良好的环境。典出于《孔子家语》:“与善人居,如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
?? 9. 兰心蕙性:比喻心性高雅。一般多指女子善良贤淑的生性和品质。柳永吵闹《玉女摇仙佩》词:“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情。”洪深《长生殿・絮阁》一折中玄宗唱:“恁兰心蕙性,漫多度料,把人无端奚落。”
??
?? 10. 被榛采兰;榛,丛生的荆棘。意为分开荆棘,采摘兰花,多用作物色、选拔人才。《晋书・皇甫谧传》写皇甫谧给晋武帝奏表;“陛下被榛米兰,并收蒿艾,是以皋陶振褐,不仁者远。”皇甫谧谦称自己是蒿艾,连自己也能被武帝任用测如皋陶那样的贤臣俊士必然会接踵而来,而使那些不仁者远去。
??
?? 11. 兰芳石坚;如兰一般芬芳,如石一般坚实,喻高桐消风亮节,宁折不弯。简称“兰石”。
??
?? 12. 芝兰玉树:比喻才貌俊秀,资质纯美,有出息的子弟。语出《世说新语・言语》谢安与谢玄的一段对话,见上文“兰玉”词。
??
?? 13. 兰蕙桂馥:如兰的芳香,如桂的馥郁。旧时多用来赞颂积德长寿、后嗣昌盛人家。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一文中有。“常山王之玉洞金声,博望侯之兰薰桂馥”句,赞美张耳、张骞德泽厚积,因此既“钟鼎一时”,又“羽仪百代。”
??
?? 14. 金兰契友;指意气相投,交谊极深的至侣挚友。《世说新语・贤媛》记竹林七贤事,“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意为山涛当初与嵇康、阮籍情投意合,契合如金兰结义一般。当然后来他们还是分化了。
??
?? 15. 兰因絮果:“兰因”,典出于郑文公妾梦兰生子故事,这喻美好的开始,幸福的结合。絮果,如飞絮一般飘泊离散,喻败裂的结局。多用来形容始合终离不美满的婚姻。《虞初新志・小青传》:“兰因絮果,现业谁深。”
??
?? 16. 兰摧玉折:喻贤人亡故,志士夭折。《世说新语・言语》篇记征西行军参军毛玄自负才气,常称“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表达他坚贞不屈、清白自守的志向。后人也多用于英年早逝的亲朋至友。
??
?? 17. 兰艾同焚:兰花与艾草一起烧掉,即玉石俱毁之意。语出《晋书・孔坦传》。
??
?? 18. 芳兰竟体;言全身都是芳兰的香气。比喻人仪态高雅,举止脱俗。《南史・谢弘微传》:“(谢览)意气闲雅;视瞻聪明,(齐)武帝目送良久,谓徐勉日;觉此生芳兰竟体,想谢庄政当如此。”(谢庄,谢览的祖父。)又......>>
问题六:兰花像什么东西比喻句 夏日的兰花更展现着她的个性,像那身材优美的少女,有着美丽的容颜,一头飘洒的秀发迎着季节的风在飞舞,目光是那样的迷人,不用华丽的色彩装饰,依然有着高洁而俏丽的独特魅力,更让人喜爱,让人留恋……
问题七:如何形容兰花 自古以来人们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爱国和坚贞不屈的象征。形成有浓郁中华民族特色的兰文化。我们中国人观赏与培植兰花,比之西方栽培的洋兰要早得多。早在春秋时代的二千四百年前,中国文化先师孔子曾说:“芷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兰花的花语象征代表了淡泊,高雅的含义。
问题八:比喻兰花的词语 兰桂齐芳 1. 一品九命:《花经》:“兰一品九命,蕙二品八命。”
2. 十蕙一兰:黄庭坚《书幽芳亭》:“盖兰似君子,惠似大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
3. 入室成芳:梁宣帝萧公诸于众《咏兰诗》:“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4. 含香体洁:黄庭坚《书幽芳亭》:“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文不殊,清风过之,其香霭然。”
5. 香盈十步:乔彝《幽兰赋》:“薄秋风而香盈十步,汛皓露则花飞九畹。 ”
6. 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与秋天的菊花,均为一时之秀。屈原《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占。”引申为物当其时,各有其美,各有所长。
7. 采兰赠药:药,芍药,也是香花芳草。《诗经・郑风・溱淆》写男女青年秉执兰草,互赠芍药,以结情恩。以后多用于男女青年互赠信物,表示相爱定情。
8. 芝兰之室:指有艺和兰等香花奇草的房间,示高雅芳香,引申为良好的环境。典出于《孔子家语》:“与善人居,如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9. 兰心蕙性:比喻心性高雅。一般多指女子善良贤淑的生性和品质。柳永《玉女摇仙佩》词:“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情。”洪深《长生殿・絮阁》一折中玄宗唱:“恁兰心蕙性,漫多度料,把人无端奚落。”
10. 被榛采兰;榛,丛生的荆棘。意为分开荆棘,采摘兰花,多用作物色、选拔人才。《晋书・皇甫谧传》写皇甫谧给晋武帝奏表;“陛下被榛米兰,并收蒿艾,是以皋陶振褐,不仁者远。”皇甫谧谦称自己是蒿艾,连自己也能被武帝任用测如皋陶那样的贤臣俊士必然会接踵而来,而使那些不仁者远去。
11. 兰芳石坚;如兰一般芬芳,如石一般坚实,喻高风亮节,宁折不弯。简称“兰石”。
12. 芝兰玉树:比喻才貌俊秀,资质纯美,有出息的子弟。语出《世说新语・言语》谢安与谢玄的一段对话,见上文“兰玉”词。
13. 兰蕙桂馥:如兰的芳香,如桂的馥郁。旧时多用来赞颂积德长寿、后嗣昌盛人家。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一文中有。“常山王之玉洞金声,博望侯之兰薰桂馥”句,赞美张耳、张骞德泽厚积,因此既“钟鼎一时”,又“羽仪百代。”
问题九:兰花比喻的是什么样的人?清楚一点,还有莲? “芷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因此兰花通常用来比喻品行高洁之人。 莲花则是出污泥而不染,比喻身处恶劣环境中仍能保持高尚道德的人。
G. 兰花像什么样子写句子
解答
1、兰花有一种让人沉醉的清香,那朵朵盛开的花姿,有的简约,有回的张扬,有的玲珑洁雅,巧答笑嫣然灿烂着生命的美丽。
2、兰花的花瓣很小,极不被人重视。叶子又细又长,呈柳叶行,一条条叶脉清晰可见,看上像一堆草,朴素极了,但绝不失幽雅,青葱的绿叶,在墨绿色叶片的供托下,显得格外翠、鲜亮。那绿叶,好似一插就会挤出水来,嫩的弱不禁风,嫩的让人不忍触摸,可是那一片片向上的样子,又显得哪么坚强和有生命力。
3、兰花,有着淡雅的色彩,给人带来一种幽静,清淡的花香,冷艳而芬芳。它虽不艳丽也不张扬,却象谦谦君子,似乎象征着一切美好的事物。兰花也因有高洁的品性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屋里摆上一盆兰花,可以体现人们生活中洋溢的热情,提升人们的生活品味。
4、看着那一盆盆俏丽的兰花,妩媚清雅,摄人心魄。夏日的兰花更展现着她的个性,像那身材优美的少女,有着美丽的容颜,一头飘洒的秀发迎着季节的风在飞舞,目光是那样的迷人,不用华丽的色彩装饰,依然有着高洁而俏丽的独特魅力,更让人喜爱,让人留恋……
H. 二月兰花像什么
二月兰是一种经济效益以及观赏性都比较不错的植物,现在在我国的分布也十分的广泛,种植他的人群也越来越多,觉得这是一种值得种植的花卉植物。
在同一种类型的花卉植物当中,还是比较不错的,而且它的种植时间也是比较广泛,凯陪在长期的种植历史当中也盯枣蠢有岩喊其他的名字。
一般,二月兰花别名叫二月蓝。
大面积种植过程中,可以喷施沃叶磷酸二氢钾,增强抵抗能力。
I. 认识你身边的植物——二月兰
前几天去杭州开会,住在西湖边。会议结束之后,我没有急着回家,趁机逛逛西湖。结果被一种紫色的小花所震撼了,成片地开在树荫下,如同一团紫色的烟雾,在西湖美景的映衬下,宛如仙境,这就是二月兰。其实之前就有朋友叫我介绍二月兰,但是却一直没有动笔,因为在温州,我见到得比较少,零星的可以看到一两株,并不觉得它有多美。这次看到一大片一大片的二月兰同时开放却还是第一次。当真如季羡林先生在散文《二月兰》中描述的那样“……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二月兰是十字花科诸葛菜属植物诸葛菜(O. violaceus var. violaceus violaceus)。二月兰,原名为二月蓝,因为它多在二月份开蓝色小花,所以在北京它一直被叫做二月蓝,可能是后来人们对兰花的喜爱,所以又被称为二月兰。
在《中国植物志》中,二月兰的中文正式名为诸葛菜,这其实是一个误会。诸葛菜原来是指蔓菁,也是十字花科的一种植物。唐人韦绚在《刘宾客嘉话录》中记载:“三蜀之人,今呼蔓菁为诸葛菜,江陵亦然。”
据说,当年诸葛亮当上了刘备的军事中郎将,总监军粮和税赋。由于刘备有大量兵马,相对粮草需求大。一次,诸葛亮微服出巡,见到一种菜,称为“蔓菁”,从老农口中得知此菜浑身是宝,叶子和茎都能吃,吃剩的可制成腌菜,青黄不接时,这菜可成为当家菜。诸葛亮对此菜极感兴趣,他向老农问了每亩“蔓菁”的产量及种法,便下令要士兵开荒种这菜,一方面可以补充军粮,另一方面又可用作牲畜饲料,既经济又实惠,一举两得。于是诸葛亮命土兵广种“蔓菁”,军粮充足。后世把这菜称为诸葛菜。
蔓菁,也叫芜菁,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的一种植物芜青( Brassica rapa L.)。温州人对他肯定不会陌生,因为它就是温州人菜桌上常见的一样蔬菜——盘菜。蔓菁在《诗经》里称为“葑”。《诗经·鄘风·桑中》:“爰采葑矣?沫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这是一首美丽的男女情诗,写一个年轻的男子在劳动的时候,想到了心爱的姑娘。去哪蔽如里采蔓菁啊?在卫国沐邑之东,我思念的姑娘是谁啊?美丽的姑娘孟庸。她约我于桑树林中,她邀我去上宫,她送我在淇水旁。
可是到了宋朝,诸葛菜却渐渐变成了二月兰。在高承的《事物纪原•草木花果·诸葛菜》中记载:“今所在有菜野生,类蔓菁,叶厚多歧差,小子如萝卜,腹不光泽,花四出而色紫,人谓之诸葛亮菜。”
蔓菁的花是黄色,有点像油菜花。而二月蓝的花是紫色,也有少量是白色。在《事物纪原》中的诸葛菜“花四出而色紫”,则明显指得就是二月蓝了。为什么会这样的呢?原因就是蔓菁和二月蓝同属十字花科,在未开花之前,二者有点相似,就像《事物纪原》中所描述的“类蔓菁”,类就是类迅并轮似,相似的意思。民间很多人分不清两种植物,以讹传讹,因此把二月蓝叫做诸葛菜。
就像“薜荔”,在唐朝之前,它一直是一种香草的名称,到了宋朝之后,它就变成了桑科榕属植物“木荷”的名称了。这种各地植物在名称上的混乱在植物学上非常常见。
清朝的吴其浚在《植物名实图考》中也描述:“诸葛菜,北地极多,湖南间有之。初生叶如小葵,抽葶生叶如油菜,茎上叶微宽有圆齿,亦抱茎生。春初开四瓣紫花,亦有白花者。耐霜喜寒,京师二月已舒萼矣。”则确确实实指得是二月蓝了。
时至今日,连《中国植物志》也干脆把二月蓝的中文正式名定为“诸葛菜”。
但是,二月蓝实在不适合做菜,它的嫩茎叶苦味较重,要多次焯水亩信,才能去掉苦味。而真正的诸葛菜,也就是芜菁,温州人的盘菜,经常被做成盘菜生,那真是爽口美味啊!
二月蓝在日本又叫紫金草,据说是二战期间,一个名叫山口诚太郎的日本兵,把它从南京带到了日本,为了表示对战争的忏悔,他在日本广植二月蓝,并称之为“紫金草”。
2014年,在首个国家公祭日来临之前,南京广电集团发起了“紫金草行动”。向市民发放“紫金草徽章”,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一株小小的植物身上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但它又何尝知道这些故事呢,只是在每年春天到来的时候,肆意的开放,用自己的美丽来点缀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