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盘根6
㈠ 兰花什么时候换盆最好
兰花换盆最佳时间应在春分或秋分,北方应当在春分以后或秋分以前。由于各地区气候的差异内,我们也可容按温度来掌握,一般掌握的低温在摄氏10度以上,高温在摄氏30度以下为正常换盆的合适温度,下面花匠大叔介绍兰花最佳换盆时间。
3、兰苗发多了,盘根错节,没有新苗新根继续发展的空间,也影响老苗的正常生长环境。
4、植料受到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染,给兰株带来了生存危机。
㈡ 哪些小技巧可以让家里的兰花长爆盆,分出10来盆
兰花是很多家里都有的花卉,叶子优雅开花清幽,品位比较高雅。兰花养得好,很容易爆满盆。如果太拥挤,不利于兰花的后续生长,可以分株,1盆能分很多盆,瞬间变成了兰花大户!一起来看看吧!
「兰花分株」
-什么时候进行分株-
分株是兰花常见的繁殖方式,可以在春秋的时候,结合换盆进行。兰花一般3年左右就要分株一次,分株后每丛要5株以上兰苗,以免兰苗长势变弱,影响后续的生长和开花。
除了多菌灵溶液,也可以用高锰酸钾来消毒。除了兰花,其他花卉的分株方法也很类似,先脱盆,分开后,消毒好再重新上盆定植,浇透水放在阴凉通风处,服盆后再正常养护,基本上不会出什么问题。
㈢ 兰花如何养护
兰花怎么养比较好?答案是要顺着兰花的性子养才比较好,要让兰花长得好,多增苗,勤开花,那么如何顺应兰性呢?下面就着重从兰花的养护角度来讲解兰花的养殖。我总结了一下,可以分为8个方面,分别是:通风透气、适时翻盆、及时分株、合理浇水、薄肥勤施、防晒防冻、控制温湿、病虫防治。
1、通风透气:
兰花有面面通风为第一要义和兰贵通风一说,不通风的兰花很容易死,盆内和盆外都要通风,兰盆不积水,植料疏松透气,兰花放置地微风习习,通风能让兰花呼吸新鲜空气。
2、适时翻盆:
兰花生长2年左右后,要适时翻盆,将腐化严重的栽培植料丢弃,更换新的栽培植料,植料时间长会粉化,堵塞在盆内,影响根系呼吸。
3、及时分株:
养的时间比较长的兰花,叶片茂盛,根系发达,盆内根系盘根错节,影响兰花生长,要及时进行分株,解除潜在的生长危机,不然就会盛极必衰。4、合理浇水:
兰花浇水是技术活,盆内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要掌握好尺度,做到盆内长期润而不湿。
5、薄肥勤施:
兰花和其他花卉一样,需要补充氮磷钾,盆内养分不足时,要使用含氮磷钾的肥料,如尿素、磷酸二氢钾等,要薄肥勤施,浓度过高会产生肥害,一般是兑水稀释1000倍以前后喷叶或灌根。
6、防晒防冻:
兰花在光照过强的晚春,夏季和秋季要遮阳防晒,遮阳能让兰花少生病,叶片看起来更美观,寒冷的冬季要注意防冻保暖,防止兰花受冻,环境温度不要低于3℃。
7、控制温湿:
控制好盆内和盆外的湿度,避免兰花缺水和脱水,环境湿度不要低于40%,以70%左右为佳,太干兰花的叶片暗淡无光,易焦尖。
8、病虫防治:
发现兰花叶片出现黑斑,要及时进行杀菌处理,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杀菌药兑水稀释后喷叶和灌根,每7-10天使用一次,直到病情被遏制住为止。发现虫害要及时杀虫,针对性的用药,不能乱用药。梅飞,2019年11月28日写于湖北省京山市,兰花吧,2012年至今专注兰花知识的传播!
㈣ 盆栽兰花根要埋多深
盆栽兰花得看你养兰地方的通风情况,通风好,可以深载,否则浅点好。
栽植时,一手扶叶,一手添加营养土,执住兰株基部稍往上提,以舒展根系,同时摇动兰盆。让培养土深入根际;继续添土,并摇动兰盆,调整兰株的位置和高度。用手沿盆边按压,但切勿过重而伤根,继续添土并挤压,直至盆面土壤高出盆口2—3厘米,略呈馒头形。培养土应将全都兰根盖住,掩至假鳞茎基部。
栽植完成后,即浇第一遍水,必须让盆土湿透,水滴宜小,冲力忌大。若置于水盆中浸水、切不可浸泡太久。盆土一经浸湿,立即将兰盆搬出,然后移置于荫蔽之处养护。可以使用“宴沃微生物菌剂”+“根享生根剂”前期使用,后面配上宴沃水溶肥效果会更好。
㈤ 兰花根都空了,怎么处理
兰花被称为“香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看着飘逸的兰花叶片,闻着恬淡回味悠长的兰花香,真可以说是美事一桩,很多朋友在家里都养有几盆兰花,这不但可以让我们的家更美,更能彰显主人的高雅和不凡。
可是我们在养护兰花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看着兰花的叶片没有很大的问题,植株也正常,可是当我们翻盆的时候,总是发现有很多的空根,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
下面就简单说说我的看法,和朋友们交流一下吧!
4,根系过于密集缠绕
笔者曾经给一个朋友看过一盆兰花,这盆兰花植株高大,叶片密集,但是花盆比较小,等把兰花从盆中脱出之后,竟然发现,根系太密集了,而且在花盆中盘根错节,互缠互绕,下场不说朋友们也会知道,因为根系过于密集,造成水分无法通透,这样的兰花怎么会不空根呢?
所以建议各位朋友,兰花栽培时要合理密度,一般一盆三到四株就行,不要一盆过多,否则就要及时分株,既能避免互相争夺养分,还能避免根系过多互相缠绕;再者花盆的大小一定要合理,要让花盆稍微大一些,否则空根不可避免,也会影响生长的。
㈥ 6苗的兰花要多大的盆
若是和春兰一样稍小的兰花,可使用上口径为17厘米唤升枣,下口径为9厘米,高度为24厘米的中号盆种养。若是像蕙兰一样稍大的兰花,可使用上口径为19厘米,下口径为11厘米,高度为29厘米的大号盆种养,兰土一般用疏松透气的培养土种养。
6苗的兰花使用的盆
兰花喜阴,怕强光直射,在其生长期间,可将植株放在室内明亮的位置,在光照较弱时可和拆给予植株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植株花叶的生长。兰花喜湿,夏季期间需要增加浇水量,降温增湿,为植株补充水分,还要开笑举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㈦ 兰花要怎么分根
兰花生长慢,复每隔3~4年后才制能分根繁殖。且春兰要具有5~6束叶,蕙兰要具有8~9束叶方能分根。春兰最适分根时期为清明前后,而蕙兰为秋分前后。当盆土稍干时,将兰株从盆中轻轻搕出,抖掉泥土,去除残根败叶和干瘪假球茎,找出两鳞茎相距较宽处剪开,使两部分均有新芽。剪口处和伤断面均需涂草木灰或木炭粉以防腐烂。
上盆时应选用泥盆为好,紫砂盆、釉盆要注意排水,磁盆最好不用。盆的大小以花根在盆内舒展为宜。栽培兰花用土,以含有大量腐殖质、疏松、排水良好的中性偏酸性土壤为好。山泥是栽植兰花的好土,亦可用3成草炭土、1成河沙,并掺一些有机肥作兰花用土。北方山区阔叶林下的腐叶土及阔叶树落叶堆制的腐叶土及含6成腐殖质的培养土均可用来栽植兰花。
兰花最怕渍水,上盆时先于盆底放一层小石与木炭,切勿堵塞盆孔,上盖塑料纱网,高3~4厘米,再填入粗粒土,再填细粒土至盆腰,将兰株置于盆中央,使根系分布均匀,盖细土并轻提兰株,同时振动花盆,使土与根紧密结合,再盖细土,并用手指将盆土从盆边扒向根系,填实紧压,使中心略高。最后加盖一层豆石,从盆边浇水,置阴凉通风处半月,再移到荫棚下转入正常养护。
㈧ 养兰花有什么注意事项
养兰花需要注意这些:
不要爱浇水
初学者都爱花成长专心切,看到花就属想浇水,怕水不够兰花吃,我知道这是爱心,但错了,它只需要适度的水,有时候它也需要干燥一阵子。如果您认为给水够,但株叶有脱水现象就是:1. 根部坏了。2. 受风过度(风干),也就是空气中湿度不足。初学者水伤致死的很多。
不要种的得太深
将花种得太深也是初学者通病,以为把株头埋进植料里,他才能吸收养份。(也有种不稳而种深点,以便株身站得住),这都错了,兰株的头部都应露在盆面,以免闷烂以及新芽湿烂。初种盆兰株站不稳应以绳字或支柱固定之。
不要用大盆种小株
用太大盆子的坏处在于盆大盆内植料就多,水洒少了外湿内不湿,根吃不到水。水洒多了外干内不干,植料就容易腐败,根部也跟着坏。您以为植料装得多则养份多,错了!
不要超量用肥
肥料能促进兰株成长、壮大、开花、但不要以为肥料洒上去就能按您的意思发生效果。肥料效用的发挥是要配合其他条件,也要适量使用。总之,您用肥料以淡为宜,否则请有经验的人指导。初学者用肥过量以致肥伤而死的很多。
㈨ 兰花六月可以换盆吗
六月不特别建议给兰花换盆。兰花最好选择在春季或者秋季换盆,最佳时间应在春分或秋分,北方应当在春分以后或秋分以前。此时兰株正值成熟阶段,受损率可减少至最低。上半年最好是春分到谷雨,这时花期结束,叶芽尚未萌动,不易受冻害,可以适时翻盆。春季的气候适宜,多雨多湿,容易长出新根,通常情况下20多天新根就会长出来,还会萌发出叶芽。但需要注意的是,管理时要通风,保持盆土干燥,无需经常浇水。
下半年最好是秋分到霜降,兰花将进入休眠状态,这时翻盆就会少影响兰花的生长,经过冬季休生养息,营养积累,到春季就能很好开花发芽,掌握好兰草分株繁殖时间,也是养护好兰花的重要环节。秋季换盆对植株的损伤比春季小,但此时生新根的速度不如春季快,一般40多天新根才能长出来。
另外,由于各地区气候的差异,我们也可按温度来掌握,一般掌握的低温在摄氏10度以上,高温在摄氏30度以下为正常换盆的合适温度。
翻盆是兰花养护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因为在兰草的培育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对兰草成长有碍的现象,必须通过翻换料来解决,一般有七种情况需要翻盆:
1、盆栽兰花二三年后,由于植料的营养己经消耗殆尽,无法满足兰苗继续发育的需要,兰苗显得瘦弱矮小。
2、兰花泥经过多年的水淋日晒,结构起了变化,植料板结,影响透气通水。
3、兰苗发多了,盘根错节,没有新苗新根继续发展的空间,也影响老苗的正常生长环境。
4、植料受到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染,给兰株带来了生存危机。
5、为盆具、植料的协调和统一而“翻盆”;
6、为了多出苗分栽而翻盆。
7、为了分株交换或变卖而翻盆。
但切不能随意常翻盆,做到该翻的翻,不该翻的尽量不翻。必须把握兰情,针对不同兰情进行不同的翻盆处理。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翻盆。
㈩ 如何让兰花快速发芽
一、认识兰花发苗规律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新兰株是从假磷茎上发出来的,因此要弄清兰花的发苗规律,首先得搞清假磷茎是怎么一回事。兰花的假磷茎是兰化的变态茎,多呈椭圆形,具有储存养料的功能,是长叶、生根、发芽、开花的载体,它通常由10—16个缩短的节组成,每个节上都有芽点,顶部的几节生长叶片,起光合和蒸腾作用;中上部几节的芽点被脚壳(叶鞘)包住,称上位芽,大都发育成花芽,也有少数发育成叶芽的;中下部6个左右节位上的芽点大都被膜质化鳞片包住,称下位芽,大都转化为苗;最下部的几节生根,用来吸收养份,并起支撑固定作用,有时也有发芽的现象发生。因此,每株成苗从理论上说至少可生六个左右的兰苗,但一般情况下只发一苗,也有的发双龙,少数发三苗,其余的芽点则呈休眠状态。
明白了兰花发苗的规律,我们养兰人的任务就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必要的措施,不让休眠芽沉睡,想办法唤醒它,以达到多发芽的目的。
二、适度分株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主要措施
从理论上讲,兰株的营养是以链式输送的,新的生长中心形成后,吸收了邻近兰株制造的营养物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顶端优势”,从而抑制了其它休眠芽的萌发。据此我们可以采用截断营养链的方法,诱导兰株发苗,即通常说的“分株”,以促使休眠芽的萌发而达到多发苗的目的。
从实践上看,适度分株也是完全必要的。
首先,盆里的兰株多了,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营养供应不上,势必少发苗,发小苗。
其次,盆里的兰丛大了,兰株多了,兰根在盆中盘根错节结成一团,下部所发兰芽挤不出,甚至钻进根部憋死,造成夭折,即使发出芽来,新芽的根也无立锥之地,芽也长得很弱。
再次,老苗新苗数代同堂,老兰株不仅不发芽,还要消耗营养,要“儿孙赡养”,影响新草发芽。
第四,古人养兰有“极弱则合,极壮则分”的说法,分就是“分株”,过壮过大过密的兰丛,其发芽率往往极低,白白地浪费了资源。
本人有一盆极壮的崔梅,二次在兰博览会上得了银奖,由于草极大,舍不得分盆,当年七苗大草只发了三苗,去年我将这10苗草分成5盆,每2苗一盆,其中有二盆发了3苗,其余每盆均发了二苗,总共发了十二苗,如果不分最多也只能发3—4苗。由此可见,及时分株有利于多发苗,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三、老草另植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重要方法
一般说来,老草制造营养默默无闻地输送给下一代,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也有一些无根或根系很差的老草本身所需的营养是新株为其提供的,这就是所谓“靠子女赡养”的,这样的老株势必影响新株的成长和发芽。
因此要科学地、合理地分株,这里所说的“科学、合理”,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老草另植”。
四、扭伤球茎连接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传统经验
扭伤球茎连接处,促使多发芽,是我国兰界先辈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实践上也是成功的。
从理论上说,球茎连接处被扭伤了,也就是兰株相互间营养的输送受到了影响,老草制造的营养向前端输送遇到了困难,从而激发了休眠芽,产生了新株。
具体做法是在春天3—4月,取出兰草,用两手分别捏住两个假磷茎的中上部(勿捏伤芽点)分别向相反方向扭90—180度,听到“哔啪”一声即可。注意不可完全扭断连接茎,要使其呈半分离状态,扭伤处敷上甲基托布津粉末,以防感染细菌,再将兰株种入盆中,不用多久,处于半分离状态的爷代、父代、子代的假磷茎就可各自发出新芽有的还能发双龙。采用这种方法发出的芽也较茁壮。
单株繁殖在宜在暮春及初夏的4—5月进行,此时温度较适宜于兰花发芽生根。
单株繁殖有二种做法:一是翻盆拆单另植,弊端较多,发出的草也小,管理难度也较大。另一种方法是不翻盆,拨去假磷茎以上的植料,露出二个假磷间的连接茎,用消毒过的剪刀或手术刀将连接茎截断,在伤口敷上甲基托布津粉末消毒,严防感染病毒,过几小时再填上消毒过的植料,最好是植金石,约二十余日即可发现新芽萌动。这样做既可保住原有兰根的吸收能力,又减少了植株的复盆的时间,不仅发芽早,而且发的芽也相对茁壮得多。
五、利用激素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科学措施
所谓激素即是能促使细胞分裂、激活休眠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的使用能使新苗和老草均能多发新芽,当新芽生长还未成熟时,又可陆续发出新芽,这样一年发二至三代甚至四代苗,是完全可能的事情,科学终于使梦想成为现实。
1、使用激素确能使兰芽怒发,一年发2—3代甚至4代苗是完全可能的。
2、在自然环境下激素芽并不能完全成活,只有健壮的大芽才能正常生长(当然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3、利用激素催出来的新草由于刺激太过,元气早衰引种后在自然环境下第二年并不能正常发芽,需休养一年才能正常发芽。
鉴于利用激素催芽的利和弊,我觉得激素催芽只能用于以繁殖为目的的珍稀品种,一般的品种则不应使用,使用了也没有多大意义。
本人至今尚未有使用激素的亲身经历,故在具体操作上没有实践经验,敬请各位谅解。
六、摘除花蕾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重要手段
我们已经知道,花蕾一般产生在父代草上,由上位芽产生,花蕾一旦产生便消耗大量营养。由于兰株制造的养分集中向花蕾输送,该兰株的其它芽点便受到抑制而不能萌发,直到花期结束并休养一段时间后,芽点才逐渐萌发。开花的植株由于营养消耗太多,发芽受到严重影响,真可谓是发芽迟,发芽少,发芽小。本人连续数年参加兰展感受颇深。
我有一盆可说是天下无二的特大解佩,每年发出的花苞均在5个以上,参展时均留三箭花,连续三次参加兰展,分别夺得金、银、铜奖,立下赫赫战功。然而这盆花由于连年南征北战,现已元气大伤,处于衰落状态,今年中国(南京)蕙兰展回来后分盆,至今只发了几苗小草,已经风光不再。
另有一盆解佩,去年冬天所发花苞一律摘去,早春即发双龙大芽,且大芽旁又带了一芽现已出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由此可见,开花也要有一定的“度”,即使参加兰展花苞也不宜留得过多,一般以1—2株为好,其余的应全部摘去。
摘除花苞要有时间性,摘早了还会再发花苞,摘晚了又消耗较多的营养,因此摘花苞也要适时为好,一般说来摘除花苞的时间以冬季或早春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