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婚后海棠
① 言情小说
检举耽美穿越:凤于九天(超好看的),亘古情缘,千秋月,爱在何方,比不了的爱,不如不见,尘埃,穿越的幸福,春来遍是桃花水,春天花会开,妲己,荡风追,颠覆,冬日暖风,豆腐西施,恶游古代,风,浮生梦魇,缚雅,古代乱游记,昊动惊天,红尘劫,回到前生续前缘,命犯桃花,我要穿越,逆天,苏公子,乱了乱了,小猪快跑,天有不测风云。。。。。。
耽美反穿越:爱弟如命之任性小弟,宝贝儿,道是无情却有情,帝王传说,古董钓凯子,馄饨摊,跨世情缘,你不爱我我爬墙,你梦的结束是我梦的开始,请叫我大仙,天香。
谁家天下(强推)
怡殇
勿忘
鸾: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
且试天下
诛颜
和亲公主
爱莫能弃(强推)
斜阳若影
多多益善
梦回大清
说了不再爱
剑殇
金屋恨
执手千年(强推)
晚香玉(强推)
永夜 (强推
1.是富人,我都爱 (这个不错,穿越在自己写的书里,推荐呐。)
2.红尘客 (穿越到自己写的书里的,也是不错呐,后面有点虐.推荐)
3.黯乡魂 (这个也不错呐,三个女人穿越的故事,推荐)
4.琉璃美人煞 (穿越 仙侠的 很长,恩恩,不过好看,跟他一样的有个“仙侠奇缘之花千骨”超好看,比这个还好看呐。狂推)
5.烧错坟,遇到鬼 (恩,别被前面迷惑了,后面我们的女主勇敢的穿了,不过结局我有点看不懂呐.....前面有点像鬼故事,胆小的话,白天看吧。)
6.小妾当然不如妻 (恩,凑合,还算不错)
7.销魂殿 (穿越,有人说她跟“仙侠奇缘之花千骨”差不多,我看是差太多,虽然都是仙侠为题材,但是销魂殿这本,我看了一半就甩了....打发时间看的。)
8.玩转江湖 (呐呐,很久以前看的,不错,穿越,江湖的,情节还记得一点点呐,推荐。)
9. 乱世魅姬冷将军
暴虐将军,代嫁丫鬟,两人的恩怨纠葛就在洞房那一夜开始
10. 极品醋王妃
做一个名副其实的醋桶王妃酸美人敢出墙?找死
11. 穿越:冷帝醉心
上演一出冷帝虐待和罪妃反虐待的好戏,谁才是爱情最后的赢家
12. 美人妆:唯我独妃
当那个九五之尊向她敞开胸膛,撞上她迎风颤抖的长剑,一切都变了
13. 反穿越:古董老公
无意间在杂摊上淘到一盏古董灯,还变出了一位英俊帅哥
14. 福晋还年幼
穿越在清朝?胎落于雍正年间?却招来他们的穷追猛打
15. 穿越:惑爱浣花池
无意间穿越,还掉进邪王的浣花池,惹人怀疑,从此与三男纠缠不清
16. 天上掉下个俏皇后 黑影雷电般从天砸下,水花四溅,待女们小心的打开门,瞬间僵化
福晋在还年幼不错哦。红袖添香网里有
17.<<易容皇后>>
18.《泡个狗熊相公》:内容简介:人比人气死人?人家穿越都附身于美女,我沈梦梦附身的偏是从美女堆中挑剩的;人家的前身善良可人、令美男纷纷为之竞折腰,我的前世却欺欺霸霸;人家穿越后人见人爱,我却被全府上下当白痴;人家穿越后享尽一女配N男的待遇,我却只能泡个狗熊相公;人家穿越后嫁帅哥,我却要屁颠屁颠地追丑男……切,不过那又如何?!好歹我也真真切切地过了把穿越瘾了。
19.《冷宫恶后》
20.<<回到乱世建山寨>>内容简介
宅且腐的崔茉雪穿回南北朝乱世,正高兴捡着个耽美向的老公,却发现这个老公其实很腹黑……而同时有六个姑子小叔分家产,四个婆婆虎视眈眈,又会碰撞出什么?
乱世出英雄,不想成就一番大事,那就种田、八卦,继续宅好了,顺便挑战一下“富不过三代”的俗谚……只是,这一大家子别说听她的,能不欺负她就不错了,不过,她可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哼!穿越宅女当自强,别想欺咱没娘家!
21.<<穿越之情惑冷血冥王>>他,一个字,冷。身冷心冷,冰冷绝美, 是人人惧怕的冥王。却独独对她一见倾心。
她,美丽端庄。和两个姐妹一起穿越千年,坠入了另一个时空,和他相遇在那个诡异骇人的夜晚。他的病发让他们情定今生,承诺他们是彼此永远的唯一。
战争被挑起,他带兵奔赴战场。告诉她等他回来,他不能带她去,太危险。
她受不了相思之苦,女扮男装去寻他,却意外的发现他的身边有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女人。
一年后,他找到了她,却发现她的身边有一个咿呀学语的婴儿。。温柔俊雅的唐家五少,对她一见钟情。“跟我走吧,我会给你幸福。”
邪肆阴魅的帝国王子,对她情有独钟。“做我的王妃吧。” “不要走。。。陪我。。。”他迷茫中抱住了她,不顾一切的要了她。“我走了,你要。。。好好的。”她笑着,温柔而婉约。
22.《穿越之皇帝的跨世情人》
23.<<一代佞臣 >>内容简介:她女扮男装,登入朝堂,已属不易.然后更加惊世骇俗的是,她居然成为翻云覆雨的一代佞臣!别人做佞臣,不是为权就是为利,可她却是两袖清风,无名无利.究竟为什么,她要甘心做这遗臭万年的人?
24.<<海棠闲妻>>:穿越了,没有一技之长,没有翻云覆雨的本事,只想平平静 静 过她的懒日子,当个名符其实的闲妻。然而命运却不给她这样的机会,为了儿子,为了老公,闲妻也可以变成贤妻!家长里短,亲友是非,统统放马过来,待我接招搞定,一切尽在掌握
25.<<花 犯>>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一个女杀手穿越在13岁的女孩身体里,却发现她已怀孕4个月了
26.《御影随心》:唔,这是啥星球?@@美人好多多
不过,吾遇到的美人怎么都那么,那么...
温静绝色男娼尘寰?好,我救!
中了“破恋”的商业精英东方羽?好,我解!
粉雕玉琢任性无比的可爱小公子玄日唯一?可以,就跟着我了!
天下才智无双的丞相楼殷?好,我承认对你有好感!
清纯又妖逸的举世无双的绝色小狐狸月裳馨箬?好,我养!
BT出品位的魔教教主湛情傲玉?行,我收还不行吗?
清冷孤傲又温柔如水却伤我至深的非墨?这个...??
27.<<打鸳鸯无罪休夫有理>>
28.<<深宫风云之铿锵玫瑰>>:被未婚夫推下深海竟穿越时空来到了一个未知的皇朝成了皇朝未来的太子妃然爱与恨,国与国的争夺刚刚开始。深宫,原本就是吃人的场所一朵娇艳的玫瑰如何生存,如何大放异彩而面对几位绝世男子,她又该何去何从还有好多.
29.<<我到古代当侧妃>>:我来到这个世界成了荻烨王朝四王之一的文瑞王的侧妃…… 纠缠在这个时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几个男人的感情旋涡里……
30.<<姚水儿的移魂记事>>:嚣张女子姚水儿穿越过气明星温婉身上,会迸出怎样的火花?温和谦逊的赖苍穹竟是腹黑表率?且看嚣张女子如何玩转娱乐圈——拍广告拍电视剧拍电影,唱歌搅和出CD,谈恋爱撒娇撒泼,从无到有,从有到很有,调节心情且满足欲望!
31.《俏医生遇到武林盟主》:
我可是天才的、漂亮的女医生,怎么会来到这个要手术刀只有杀人刀,要止血纱只有棉花的落后年代。物质缺少我忍,可是竟然还让那个卑鄙无耻、杀人无数的臭屁武林盟主偷走了我的心。这叫我真是忍无可忍!!!!
可能有你要的你看下啊 ! 我打字很麻烦的`!`
② 为什么说李清照婚前两首小令,惊艳了千年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想必已经没有人不知道她了,她被称为是"词国皇后",被后人看作是千古才女。她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更有"婉约之宗"的美誉。
李清照的词,在宋词中可以与苏轼、辛弃疾、柳永相媲美。虽然她留下的诗词并不多,只有七十多首,但是才气却几乎要超过苏子瞻,而且每首都十分经典。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样的句子,时隔千年依然是经典,16岁的李清照便能做出如此佳作,可以说千古第一才女她是实至名归。
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样的句子,能在文豪众多,词风正盛的宋朝技惊四座,震惊整个汴京城,作为一个少女实属不易。
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便是李清照成为一代词宗的基石和开端。
③ 走近李清照
踏着她幽怨的字字珠玑,探索她的内心世界……
李清照新婚不久后,金兵来犯我国边疆,她的夫君赵明诚应诏参加军队,却传来了战死沙场的噩耗。李清照再嫁,却又发觉原来自己的丈夫只为图自己的嫁妆,三天两头对她又打又骂。她再次离了婚,在一片孤独与寂寞中默默逝去……李清照的一生是苦难的,人生的种种悲欢离合,她也是一一尝尽了,这便注定了她的多愁善感。李清照的一生也是多变的:幸福——悲痛——坚强——快乐——悲伤——寂寞,何况在古代诗词的巨大艺术陶炉中,她的性格更是在变,在酝酿。
婚前婚后,她是快乐而幸福的,她的词也就清新淡雅,字里行间流露出新婚抑制不住的欢愉和喜悦,她在《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中写道: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其中的女子卖亩敏不就是李清照本人么?寥寥几笔,便勾画出一个女子满心的'欢愉,仿佛清照心中已经溢满了快乐,只微微流淌了一点在词中,便流动起了欢快。只可惜,她的幸福并不长,只仅此一首。当她再婚时,她是无奈、幽怨的,词也悲伤忧愁。“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人怎能比黄花瘦?虽李清照用的是夸张的手法,却真真切切地写出了她的憔悴与愁苦的心情。“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尽管有厚厚的棉絮盖在身上,盖得住身体上的寒冷,却盖不住内心的寒冷。今天,她的夫君又对她又打又骂,她心寒!
离异后,她的词更多变起来。时而豪迈:“九万里风篷正举,风休住,篷山吹取三山去。”她恨!她恨那些金兵抢走了她的夫君的生命,抢走了她的幸福生活;时而忧愁:“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好个绿肥红瘦,如此清丽而贴切的词语,既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心情,又勾画出了海棠的凋零;时中枝而寂寞:“寻耐培寻觅觅冷冷清清,戚戚惨惨凄凄。”面对着绵绵的细雨和空洞孤独的房子,内心的空虚感强烈地涌上心头,确是怎一个愁字了得?诸位读过李词的人,不难发现,李清照的数词中都写到了花,以此来寄托心事。末了,还需体会:李清照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醉醒,为花恨风恨雨,何以然者乎?花如美人,花如欢喜,花如芳华,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在这一悲痛惋惜中。若不然,何来古代文词闺秀李易安?何来古代文词的悠久流长?
④ 千古才女李清照,真的是一个嗜酒贪色的出格女人吗
最近,我在朋友家看到了一本书,是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杨雨写的,书名叫《莫道不销魂:杨雨解秘李清照》。
我粗略翻了一遍,竟被书中的内容震惊了,而且彻底颠覆了我对李清照的认知。一位一千年前以才貌双全闻名当世的奇女子竟是一个嗜酒如命,好色轻浮的浪荡出格女?
因此,我仔细翻阅了一遍李清照的词选,她的词作还真有一些蛛丝马迹可以证实她好酒又好色。
后话: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公元1084年出生于著名泉城历城(今山东济南)的一个书香门第。公元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囯元年),18岁的她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赵明诚,字德甫,密州诸城(今山东诸城)人。他和李清照一样爱好文学,尤其酷爱金石书画,是北宋著名金石学家。婚后,夫妻感情深厚,志趣相投。
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赵明诚在赴任湖州(今浙江吴兴)知府途中病逝于建康(今江苏南京)。
公元1132年,李清照曾再嫁给张汝舟。因张觊觎她手中的文物,而不是看上她的人,仅三个月就分道扬镳了。
⑤ 李清照的愁的描写作文
1. 劝李清照的‘愁’ 作文300字
我眼中的词人——李清照
我们如果有安静的心,即使默默地坐着,也可以感受时间一步一步从心头踩过。但纵然时间流逝,历史轮回,也无法抹灭文学在我们灵魂中留下的烙印。
爱读古诗词的我,就与词人李清照相约在藕花丛中。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与朋友一起游乐时的欢快之景,让我看到了快乐无忧的清照。
“低头却把青梅嗅”,一位少女的娇羞之态,让我看到了天真烂漫的清照。
读到词人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虽然不知其中的深意,只知道这句诗是赵明诚和陆德夫等人推崇的。我反复吟咏,似乎看到了词人形单影只,仰着瘦削的脸,披着宽大的长袍伫立在菊花丛中,含忧的眼眸里透出的是彻骨的爱恋和深深的思念。秋风黄花表现的相思之情真是淋漓尽致,我眼中的清照是如此多情脱俗。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双泪流。”几百年的时光匆匆而过,这黄花开了千百回,却已不再是那时的黄花,李清照寂然站立的身影在我的眼中放大,国恨离愁,家破人亡,词人眼眸中的泪何时干?“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晚年的词人历经金兵南侵,靖康之难,她夫死无子,内心的国破家亡之恨,背井离乡之哀,孤寂冷落之感,身世凄苦之痛凝为浓愁,永恒之愁。这么多的愁苦一下子压在了这个孤单瘦弱的女子身上,“怎一个愁字了得”!
可我更敬佩的是词人那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谁说女子不如男,虽然清照不能上阵杀敌,虽然清照不能为国分忧,但贫病交加的词人却未曾丢掉做人的气节。我眼中的清照抛却了个人的离愁忧伤,面对滚滚江水,高举酒袜或杯一抒内心那一腔热血真诚。她就是人杰,她不仅以风韵优美的词作,传神凝练的抒情笔法为后人称道,更因那关怀天下的精神,坚守的气节留在世人心中。
今天,手捧一卷书,我与词人相约在秋风黄花埋凳中,黄花已成了往事,可是清照饱含心意的词句还在我心中流淌。读着词句,词人呼之欲出,我的眼里心里盛满了词人的情和意……
点评:小作者熟读了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几首经典词作,结合名句,分析了不同时期的词人境况,对词句的理解既结合写作背景又能写出自己眼中的词人形象,真挚的情感,流畅的语言,富有感染力,激起读者的共鸣。
2. 请以“李清照和愁”为标题写一篇1000字的文章
走近李清照
踏着她幽怨的字字珠玑,探索她的内心世界……
李清照新婚不久后,金兵来犯我国边疆,她的夫君赵明诚应诏参加军队,却传来了战死沙场的噩耗。李清照再嫁,却又发觉原来自己的丈夫只为图自己的嫁妆,三天两头对她又打又骂。她再次离了婚,在一片孤独与寂寞中默默逝去……
李清照的一生是苦难的,人生的种种悲欢离告液伍合,她也是一一尝尽了,这便注定了她的多愁善感。李清照的一生也是多变的:幸福——悲痛——坚强——快乐——悲伤——寂寞,何况在古代诗词的巨大艺术陶炉中,她的性格更是在变,在酝酿。
婚前婚后,她是快乐而幸福的,她的词也就清新淡雅,字里行间流露出新婚抑制不住的欢愉和喜悦,她在《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中写道: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其中的女子不就是李清照本人么?寥寥几笔,便勾画出一个女子满心的欢愉,仿佛清照心中已经溢满了快乐,只微微流淌了一点在词中,便流动起了欢快。只可惜,她的幸福并不长,只仅此一首。
当她再婚时,她是无奈、幽怨的,词也悲伤忧愁。“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人怎能比黄花瘦?虽李清照用的是夸张的手法,却真真切切地写出了她的憔悴与愁苦的心情。“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尽管有厚厚的棉絮盖在身上,盖得住身体上的寒冷,却盖不住内心的寒冷。今天,她的夫君又对她又打又骂,她心寒!
离异后,她的词更多变起来。时而豪迈:“九万里风篷正举,风休住,篷山吹取三山去。”她恨!她恨那些金兵抢走了她的夫君的生命,抢走了她的幸福生活;时而忧愁:“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好个绿肥红瘦,如此清丽而贴切的词语,既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心情,又勾画出了海棠的凋零;时而寂寞:“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戚戚惨惨凄凄。”面对着绵绵的细雨和空洞孤独的房子,内心的空虚感强烈地涌上心头,确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诸位读过李词的人,不难发现,李清照的数词中都写到了花,以此来寄托心事。末了,还需体会:李清照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醉醒,为花恨风恨雨,何以然者乎?花如美人,花如欢喜,花如芳华,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在这一悲痛惋惜中。若不然,何来古代文词闺秀李易安?何来古代文词的悠久流长?
3. 求李清照的写愁的词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
未成沈醉意先融,
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
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己深,
重帘未卷影沈沈,
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
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沈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
晚风庭院落梅初,
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
朱樱斗帐掩流苏,
通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
斜偎宝鸭亲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
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
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
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
忘了除非醉。
沈水卧时烧,
香消酒未消。
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
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
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
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
西风留旧寒
4. 关于李清照的作文
李清照,心中的美神
每个人都有自己爱恋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
从没人见过你的照片,那个年代的你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在我心中,你却美于沉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美于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你的美独一无二,无人替代!你的美,令我陶醉,是我永远的追求!
伴着晨曦,越过千年,我走近了你……
我走过“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寂寞,走过“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青涩,走过“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的风情万种,走过“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的孤独惆怅,走过“不如随分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的清冷无奈……维纳斯因断臂而美丽,贝多芬因失聪而伟大,而你却因才气而孤独。你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却情无所托,学无所传,在那个年代,你无疑是枝头的一朵奇花,凛冽的秋风摧残着你,你却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强地挺立枝头,尽情绽放,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萎靡凋谢。你的才气、倔强铸就了你的孤独,你那绝世的孤独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绝的美丽!
你乘一叶扁舟,载着浓浓的愁绪,忧郁的眼神,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向我们走来。千年的风雨淡退了琉璃繁华,沉淀了,你的泪光柔弱中带着忧伤。家,已不能回;心,已无处归;夜太漫长,凝成霜,惨白的弯月勾住了过往,使得这孤独融入了淡酒,令你最难将息,直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的一生被这漫天的愁绪所包围,闺愁、家愁、情愁、国愁,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面对着物是人非,面对着断香残酒,面对着绿肥红瘦,没有同道,没有相知,只有一杯浊酒洗清愁。那愁情深深深几许?蚱蜢舟也无能为力。既然载不动,那就和着孤独化作咸咸的泪,滴在对赵明诚的追忆里,滴在对国仇家恨的绵绵思绪里。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心中永远的追求。你站在山顶,吮天地之锐气,吸日月之精华。你不会孤独。你带着周身的光芒,穿越时空,向我们走来。我坚信,在新的时代,仍有在你的精神感召下的蕙质兰心的女子。爱玲继承了你的坚定与毅然决然,三毛继承了你的豪放与洒脱,张小娴继承了你的锐利与透彻,舒婷继承了你的甜蜜而独立的爱情……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我永远的追求,你擎起了一盏孤独的灯,照亮了一段孤独的历程,用那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曲完美的独舞,如一朵摇曳的花,守护着中华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5. 写一篇关于李清照的作文700字 不能与网上重复
走进你的内心深处
在中国的两宋时期,曾有着这样一位如一朵孤傲而清新的花屹立在历史长河中的女子,那便是你——李清照。而今,我怀着一颗真诚的心走近你,更走进你的内心深处。夕阳的余光洒落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洒落在湖边古老的亭子上,也洒在你——那刚喝过酒后红扑扑的脸上。一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将那份纯洁而又天真的品质自然地流露出来。而舟边的莲花正旺,一朵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如圣女般亭亭玉立,似乎也正在为你绽放着青春与美丽!——少年的我仿佛与你的内心拉近了距离,正一步步走入你的内心深处。“泛一小舟来消消愁吧!”你内心暗暗想着。于是你轻轻提起薄纱罗裙,独自一人泛着小舟。天空中的雁群有序地盘旋着,你却不禁又犯起愁来:丈夫是否会将信物系在雁间呢?你哀愁地道出“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确,那种冷清,那种相思,那种哀怨,又是如何千方百计地折磨着你的内心?窗外鲜艳的荷花已经开始凋谢了,正如 *** 的你,相思却早已无情地在你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此时的我为你的烦恼而忧愁,为你的伤感而担忧,我仿佛已成了你的知心挚友,想为你排忧解闷。傍晚时分,西下的夕阳照在一位面容憔悴的脸上。
下面自个儿发挥吧。
愁的诗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人长。 ——李白《秋浦歌》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6. 求描写李清照的作文
我给你些东西吧,作文还是要自己写的,多写写对李清照词的理解,结合他的生平,再来些评价后人的自己的,这样一篇作文就出来了。
前期 由于家庭的原因,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李清照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 李清照的成长,与她所处的自然环境也是分不开的。
李清照幼年 李清照画像(6张)(12张) ,大部分时间是在风景如画,人文荟萃的家乡历城渡过的。大约在她五六岁时,因父亲李格非作了京官,她便也随父母迁居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
她是在东京长大的。那时候,北宋统治阶级享乐成风,东京表面上仍极繁荣。
李清照作为一个士大夫阶层的大家闺秀,由于封建礼教的禁锢,不可能像男子一样走出家门。接触整个社会。
但她毕竟出身于城市,不像乡村地主家里的女子那样闭塞。她不仅可以划着小船,嬉戏于藕花深处,而且可以跟着家人到东京街头,观赏奇巧的花灯和繁华的街景、这一切,陶冶了她的性情。
丰富了她的精神生活。李清照爱好自然的性格和描摹的自然的能力,说明了她曾经受过故乡山东的涵育。
而她在爱情描写上的"毫无顾忌",显示了都市社会风气和文学气氛对她的熏染。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
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妇擅朋友之胜”。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官右丞相。婚后,她把整个身心都放在文学艺术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
她同赵明诚互相砥砺,进行词的创作,技法日臻成熟。一年重阳节,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当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
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
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问是哪三句,陆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然而好景不长,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 后期 公元1127年,北方女真族(金)攻破了汴京,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
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给她带来沉痛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
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 同年,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乱中,赵明诚缒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对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乌江时写下有名的《夏日绝句》,赞项羽讽明诚,赵明诚自感羞愧,心情郁郁,后死于上任湖州知事途中。
在李清照孤寂之时,张汝舟(一作张汝州)为骗取李清照钱财,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当时无依无靠,便顶世俗之风嫁给张汝州。
婚后,二人发现自己都受到了欺骗,张汝州发现李清照并没有自己预想中的家财万贯,而李清照也发现了张汝州的虚情假意,甚至到后来的拳脚相加。之后,李清照发现张汝州的官职来源于行贿,便状告张汝州,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妻子告发丈夫,即使印证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狱之苦。
李清照入狱后,由于家人收买了狱卒,入狱九天便被释放,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结束。 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情感,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成为幻影。李清照在南渡初期,还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快淋漓,表达对宋王朝的愤恨。
多年的背井离乡,她那颗已经残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问题遭到士大夫阶层的污诟渲染,受到了更严重的残害。她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她的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⑥ 李清照人生四个阶段各用一句她写的词来代替
李清照人生四个阶段各用一句她写的词来代替
海棠之感、菊花之恋、梅花之怨、桂花之闲,正好与她人生发展轨迹中的四个阶段:少女情怀、思妇早消情怨、才女情思、孀妇情结的心态变化完美对应。
李清照词作中咏花词占有很大比重,描写物件基本为海棠、菊花、梅花、桂花等。词人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及独特的感受,描绘花的品质,抓住花的风神韵致,以花自喻,在咏花中凸显自己的创作心境,投射出自己的人格情操,使词中所写之物与自身所处境遇、所抒之情水 *** 融,真正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海棠之感、菊花之恋、梅花之怨、桂花之闲,正好与她人生发展轨迹中的四个阶段:少女情怀、思妇情怨、才女情思、孀妇情结的心态变化完美对应。这种在抒情寄意中的自我观照,表现了词人高超的思致和擅长脱化的艺术功力。
一、海棠之感:少女情怀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的《如梦令》词云: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此词当是女词人未出阁的少女时期所作,其惜春、恋春的情愫昭然在目。
二、菊花之恋:思妇情怨
人比黄花瘦。
这种新妇因暂时失去的夫妻相聚而产生的“思妇情怨”,较之对于“并蒂连枝”的爱情满怀憧憬的“少女情怀”似乎更加浓郁。因此,女词人的人生、心灵之旅从海棠“绿肥红瘦”的意境走到了菊花“人比黄花瘦”意境,这就是她的《醉花阴》词。词中写道: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三、梅花之怨:才女情思
梅心惊破
然而,靖康之变后,中年的李清照随夫南渡,不久,丈夫赵明诚因病而亡。伴随着这个巨大的变故和不幸,李清照陷入了无比痛苦的泥潭之中。此时的她赋予梅花以新的意蕴。其《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词写到: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梅花之怨是李清照心灵驿站中才女情思得以迸发的重要阶段。
四、桂花之闲:孀妇情结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实乃“花中第一流”的易安居士及她的词的写照!
随着红颜渐老,经历过种种人生磨难的李清照迎来了她平静安闲的晚年,犹如狂风暴雨后天蓝云白、水明山静。此正同陶潜之采菊东篱、悠见南山,白居易之灯灭卧迟、雨声睡美(白居易《秋雨夜眠》诗曰:“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运睁差”)。这或许是她年享古稀的重要原因之一。①
此时,垂老之年的女词人似乎已了结了一切俗世的情欲纠葛,静美安闲的桂花成了她这个时候心境超脱的象征。其《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词云: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鹧鸪天 宋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李清照人生的四个阶段:
一个阶段 思春
二个阶段 结婚
三个阶段 赵明诚死
四个阶段 改嫁张汝舟及以后的生活。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了她的一个阶段那就是到李清照结婚的那首词,也就是思春阶段。后面慢慢的就是她人生的三个阶段。从认识赵明诚起,李清照的生活那可不是雨后的彩虹,而是彩虹后的云雨 霹雳 乌云。
用几句话分别概括李清照人生的每个阶段,最好是分别用李清照的诗来概括
宋朝时年,李清照出身官宦人家。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在朝为官,地位并不算低,是学者兼文学家,又是苏东坡的学生。母亲也是名门闺秀,善文学。这样的出身,在当时对一个女子来说是很可贵的。
待字闺中的少女。天真无邪,秀发香腮,面如花玉,情窦初开,春心萌动,难以按捺。以词为证。
[浣溪沙]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旁皮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嫋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溼秋千。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结婚了,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又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赵明诚的父亲也在朝为官,两家门当户对。真是天赐良缘,百里挑一了。爱的甜美,溢于词表。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赵明诚在外地时,李清照寄给他的一首相思词。
《醉花阴?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声霹雳,金人入侵,宋主南逃。李清照,国恨家愁,逃至乌江,当年项羽兵败自刎之处,心潮起伏,面对浩浩江面,吟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国已不国,君已不君,她这个无处立身的亡国之民,如此才气,如此傲骨,如此多情,如此敏感怎么能不犯大愁呢?李清照的身心在历史的油锅里忍受着痛苦的煎熬。悲悲泣泣,愁苦如山。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双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晚年的李清照,报国无门,情无所托,学无所传,贫病交加、身心憔悴、国破家亡,独身寡居。别人看她如同怪异。落在四面不著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时时向她袭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她的心。落叶西风,身陷绝境。词的意境。如泣如诉,今天读来,犹然寒澈心骨!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李清照这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李清照的几个阶段
李清照的生活历程可以分为泾渭分明的三个阶段,即婚前、婚后及其丈夫赵明诚病逝后三个阶段。
李清照现存的48首词作,按其内容和格调来分,也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婚前和新婚期所作;第二部分为婚后第二年至南渡前所作;第三部分为南渡后所作。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土,济南章丘人。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散文家,苏门“后四学土”之一,时任北宋后期礼部员外郎;母亲王氏,出身名门,亦善文。
李清照自幼聪慧,少女时代就已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生涯,并初步崭露了过人的文学才华。这个时期由于社会安定,家庭生活富足,加之个人心情舒畅,因此她的词作内容和格调都是欢快无忧的,其词境也充满著乐趣。下面这首《点绛唇》则比较典型地表现了这一特点: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在婚后第二年至南渡前的情感与心境 让我们先来看两首脍炙人口的词: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醉花阴·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 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在这两首词中,词人一改往昔那活泼俏皮、不知忧虑的少女形象而成了终日思情悠悠、愁肠绵绵的思妇,你看她出去划船已不似昔日那样“惊起一滩鸥鹭”,而是“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她已不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如梦令》),而是要去等待“云中谁寄锦书来”。你再看她的等待有多么长久,多么辛 苦!“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种相思之情又是多么难排?多么难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种相思之情又是多么深切?多么惆怅?“薄雾浓云”, “愁之昼”,这种相思又是如何地折磨人啊,它已使我们的女词人“人比黄花瘦”了。这两首词真是把一个思妇的相思愁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了。
饱尝了两年多的相思苦后,李清照又回到了她日夜思念的丈夫赵明诚的身边。这自然会给词人带来一时的喜悦,一首,《小重山》抒发了她此刻的欢愉心情:“春到长门青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匝春。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着意过今春。”另一首《庆清朝慢》则通过咏牡丹委婉地表达了她继承父志、光耀书香门庭的意愿:“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带东君。” 仍然好景不长,厄运又一次降临这个家庭。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也不幸在朝廷争斗中败下阵来,并撒手西归。越明诚三兄弟则不仅被罢官,而且遭人诬陷入狱。这个结局无疑又使词人“柔肠一寸愁缕”
李清照在不同年龄阶段写的词
一、海棠之感:少女情怀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的《如梦令》词云: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此词当是女词人未出阁的少女时期所作,其惜春、恋春的情愫昭然在目。
二、菊花之恋:思妇情怨
人比黄花瘦。
这种新妇因暂时失去的夫妻相聚而产生的“思妇情怨”,较之对于“并蒂连枝”的爱情满怀憧憬的“少女情怀”似乎更加浓郁。因此,女词人的人生、心灵之旅从海棠“绿肥红瘦”的意境走到了菊花“人比黄花瘦”意境,这就是她的《醉花阴》词。词中写道: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三、梅花之怨:才女情思
梅心惊破
然而,靖康之变后,中年的李清照随夫南渡,不久,丈夫赵明诚因病而亡。伴随着这个巨大的变故和不幸,李清照陷入了无比痛苦的泥潭之中。此时的她赋予梅花以新的意蕴。其《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词写到: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梅花之怨是李清照心灵驿站中才女情思得以迸发的重要阶段。
四、桂花之闲:孀妇情结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实乃“花中第一流”的易安居士及她的词的写照!
随着红颜渐老,经历过种种人生磨难的李清照迎来了她平静安闲的晚年,犹如狂风暴雨后天蓝云白、水明山静。此正同陶潜之采菊东篱、悠见南山,白居易之灯灭卧迟、雨声睡美(白居易《秋雨夜眠》诗曰:“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这或许是她年享古稀的重要原因之一。①
此时,垂老之年的女词人似乎已了结了一切俗世的情欲纠葛,静美安闲的桂花成了她这个时候心境超脱的象征。其《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词云: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鹧鸪天 宋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李清照人生的四个阶段:
一个阶段 思春
二个阶段 结婚
三个阶段 赵明诚死
四个阶段 改嫁张汝舟及以后的生活。
体现李清照人生观的一句诗是
吐血块怎么回事
李清照写的词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阶段还会改变用一句成语什么来代替
不会停留在这一个阶段还会改变 用一句成语
世事无常
[释义] 意思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的,没有永远固定不变的东西。
变化多端
[释义] 端:头绪。 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瞬息万变
[释义] 瞬:一眨眼;息:呼吸。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日新月异
[释义] 新:更新;异:不同。 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李清照写的词。词牌( ) 名句( )
李清照写的词(词牌名+名句)如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红藕香残玉簟秋。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花自飘零水自流。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李清照《夏日绝句》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天接云涛连晓雾。 ——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淡云来往月疏疏。 —— 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 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 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雪里已知春信至。 ——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九万里风鹏正举。 ——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淡荡春光寒食天。 —— 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 —— 李清照《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风柔日薄春犹早。 —— 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李清照早年写的词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少女时期)
李清照感慨人生的词
:ke../view/3066.
自己去看吧
⑦ 李清照新婚时期关于花的作品
行纳1、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根据题名为元人伊世珍作的《琅嬛记》引《外传》云:“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所以李清照新婚时期关于花的作品应该是《一剪梅》,写水中流花。
2、原文欣赏: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赏析: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作于词人与丈夫赵明诚离别之后,寄寓滚哗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作品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档备没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词作。
4、另外还有一首《如梦令》写海棠花的,写于1101年前后,不能确定是婚前婚后: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⑧ 一代才女李清照真的是个嗜酒贪色的女人吗
最近,我在朋友家看到了一本书,是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杨雨写的,书名叫《莫道不销魂:杨雨解秘李清照》。我粗略翻了一遍,竟被书中的内容震惊了,而且彻底颠覆了我对李清照的认知。一位一千年前以才貌双全闻名当世的奇女子竟是一个嗜酒如命,好色轻浮的浪荡出格女?因此,我仔细翻阅了一遍李清照的词选,她的词作还真有一些蛛丝马迹可以证实她好酒又好色。
后话: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公元1084年出生于著名泉城历城(今山东济南)的一个书香门第。公元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囯元年),18岁的她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赵明诚,字德甫,密州诸城(今山东诸城)人。他和李清照一样爱好文学,尤其酷爱金石书画,是北宋著名金石学家。婚后,夫妻感情深厚,志趣相投。
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赵明诚在赴任湖州(今浙江吴兴)知府途中病逝于建康(今江苏南京)。
公元1132年,李清照曾再嫁给张汝舟。因张觊觎她手中的文物,而不是看上她的人,仅三个月就分道扬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