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黄帝兰花
㈠ 轩辕皇帝是谁
轩辕皇帝即黄帝。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薯轮陪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
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作《黄帝内经》等 。黄帝的出生地古代文献记载有河南新郑、山东寿丘、甘肃天水三地。
为政举措
黄帝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安定,文化进步,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数蠢尧、舜、禹、皋陶、伯益、汤等均是他的后裔,因此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根据中国史书的记载,他在炎帝之后,统一了中国各部落。他推算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纪时:帝使大挠作甲子,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以纪时沿用的农历(甲子、乙丑桐歼以至癸亥,共六十年为一周期),即道教之六十元辰。
㈡ 有谁知道轩辕皇帝的传说,或关于轩辕的传说,说详细点,谢谢
黄帝降生的传说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生在沮水河畔的沮源关降龙峡。黄帝是少典之子,有熊国君。母亲名附宝,是位圣贤之人。因思念儿子心切,经常求神问卦。有一天在祁郊野外,向苍天祈祷,突然雷鸣闪电,全身麻木,眼花缭乱。从此过后,就身怀有孕了。当时的巫婆也到处奔相告,扬言:“不久这里必有圣人降生!”
相传,附宝怀孕24个月,天空出现五彩祥云,百鸟朝凤,二月二日黄帝在沮水河畔,沮源关降龙峡出生了。从此,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据司马迁写的《史记》上说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聪明。”意思说,几个月就能说话,长到七八岁时,就有大人风度,十二三岁就有大智慧。
黄帝长大成人后,果然不出所料;既聪明又有才干。对人和善。处事公平,能团结先民。在他22岁时,部落先民就推选他当了部落族长。从此,他就带领先民们挖洞穴,筑房屋,打鱼狩猎,过着安祥的日月,谁知好景不长,神农氏第八代孙子榆罔,经常不断前来侵犯黄帝部落。开始,黄帝一再劝让,并多次规劝榆罔。然而,榆罔仍然不听劝阻,反而得寸进尺,认为黄帝软弱可欺。迫使黄帝不得不暂时带领他的先民向北方迁移。开始了迁徙无常的游牧生活。
黄帝每到一个地方,都虚心向那里先民学习。他发现别的部落先民发明了舂,可以把谷舂成米。又叫先民学会用和甑,蒸米饭吃,熬粥喝,先民们觉得特别好吃好喝,又很少生疾病。愈加对黄帝爱戴和拥护。此外,黄帝还非常重视人才。他在海边打鱼,发现了一位名风后的渔民,交谈中发现风后很有安邦治国的才能,知道很多伏羲氏时代教民养民的道理。黄帝就把风后收留在身边,当了他的参臣。不久,又在一次狩猎中,发现一位名叫力牧的人,此人箭法很准,百发百中,箭箭不落空。通过交谈,黄帝发现力牧很懂得兵法知识,就收留他统帅黄帝部落的兵马。黄帝有了这一文一武两个人才,信心更强了。他们当时虽然过着游牧生活。但愿意跟随黄帝的先民越来越多。黄帝的人口、兵马就一天天壮大,其他部落再也无人敢来侵犯。
轩辕黄帝传说
轩辕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因土是黄色,能生成物,故称黄帝。他战蚩尤,降神龙,统一了中原部落,建立了部落联盟;又和臣民一道做衣冠,造舟车,务桑蚕;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发明指南车等,普天之下国泰民安。黄帝深受人民拥戴,在天下享有极高的威望。轩辕黄帝见天下太平,也心满意足,渐渐便不理政事,而是注重于调剂身体,娱乐耳目。结果弄得他面色憔悴,头昏眼花,情乱神迷。时间一长,社会混乱不堪,他如坐针毡,忧虑不安。虽竭尽全力挽救残局,然而仍制止不了混乱的局面。
这时,轩辕听说崆峒山上住着一位道术高明的仙人广成子,他非常钦佩,于是就带上文武官员前来问道。第一次广成仙为了试验他是否心诚,就把上山的路全部变成了悬崖绝壁。轩辕黄帝无法上山,只好带着兵马全部退下,耐心等了三个月,后因天气变寒,粮草将尽,只得回到宫里。又过了三个月,到了春暖花开之际,轩辕黄帝第二次带上人马又前来问道。这一次广成子没有难为他,轩辕见到了广成仙。他双膝跪虔城地说:“我听说先生您明达‘至道’,请问‘至道’的精粹。我想摄取天地的精华,使五谷丰登,来养活百姓;我又掌管阴阳奉阴的变化来顺应万物。您说我该怎么办?”广成仙听了他的话,便严肃地回答道:“你要问的东西乃是万物的本质;你要掌管的东西,只是万物的残渣。从你治理天下后,云气不待凝聚就下雨,飞鸟不待季候就迂翔,草木不待枯黄就凋落,日月的光辉越来越暗。你这样的人,心境这般浅陋,又怎能谈‘至道’呢?”
黄帝听了广成仙的严厉指教,退回宫中,反复思考。于是,他抛弃政事,走出宫殿,辞去随从,筑一间陋室,铺上白茅,独居三个月。对广成仙说的话思索品味洞前悉,觉得自己没有治理好天下,就想掌管天下,改变阴阳变化,一则是由于骄狂,二则是由于孤陋寡闻。于是他怀着一定要亲聆“至道”的决心,第三次又去崆峒山请教广成子。
来到广子的住处,见广成子头朝南躺着,黄帝从下方匍匐过去,再次叩头拜礼后问道:“听说先生明达‘至道’,请问怎样修身才能长久?“广成子听后,立时坐直身体说:“问得好,来,我告诉你‘至道’。持守你内在的虚静,弃绝你外在的纷扰;如果追求智巧,形神便容易败坏。如此,我帮你达到异常光明的境界上,到达‘至阳’的悔慎根源;帮你进入极度深远的门径中,到达‘至阴’的根源。天纳乎地各司其职,阴阳各居其所,谨慎守护你自身,万物就会自然茂盛。我持守‘至道’的纯一而把握‘至道’的和谐,所以我修身一千二百年了,我的形体却还没有衰老。”黄帝听了广成仙修身一千二百年的经历,深为感动,他当即说:“大仙可说与天合一了,真是了不起啊!”
广成仙听了黄帝的赞赏,又说:“来!我告诉你。‘至道’没有穷尽,但人们都以为存在终结;‘至道’深不可测,但人们都以为可以究极。得到我的‘道’,在上可以为皇,在下可以为王,丧失我的‘道’,在上只能显露光芒,在下只能附于泥土。万物都生于土而复归于土,所以我将离开你,进入无穷的门径,以遨游无极的广野。我与日月同光,我与天地合一,迎我而来的人,泯然无迹,背我而去的人,昏然无知,人不免于死,唯我独存啊!”
黄帝两次问道,得到广成仙的指教,最后才领悟了最高的道理,一心投入到治理国家的事务中去,经过二十八年的奋斗,他以顺其自然的方法,使天下实现了大治。轩辕黄帝活了110岁。在他谢世前,他派人开采铜矿,并在荆山下铸造铜鼎,当铜鼎铸成那天,天上游下一条巨龙,垂着龙髯,来迎接黄帝上天。当时他的群臣们不忍离开黄帝,有的抓住龙髯,有的抓住他的靴子和衣服,结果龙髯拔断了,衣靴拉掉了,黄帝还是乘龙升天而去。现在陕西黄陵县桥山的黄帝陵,葬的是他的衣冠。
黄帝黄城的传说�
战胜蚩尤回来,黄帝就在中部建都,修了一座“黄城”。这黄城的大小,说出来人都要惊奇,四、五千年前就有这样大的城?的确,它南北相连方方七十里,都用一丈八尺厚的城墙围起来。中宫(也称“九龙宫”)在桥山顶上,金色的宫殿巍峨壮观,连成一片;东宫在东五里的周家?,与中宫遥遥相望;西宫在西二十里的故城,清静宜人,是另一番景象;正宫居南城,距桥山二里,高高的梳妆楼像一个女人站在那里,嫘祖在楼上梳妆打扮,一斜眼,就能看到中宫;南面的原上是校场坪,士兵的喊杀声时时传来;印台山是黄帝放玉玺大印的地方…说这桥山顶上的中宫就这样的气派:�
它是九间宫殿式房子相套而成,据说只有九根柱子九个梁,就撑起了这么大的建筑。东三间中三间西三间相通;中间三间是议事厅,朝王台修得很高,九盘金龙上下左右围了一圈,中间是黄帝的虎皮宝座,那“九龙朝凤”的九个龙头就在议事厅朝王台前;西三间是文官,东三间是武官,后土、仓颉、雷公、岐伯在西,仓颉手执兽毛笔,在兽皮背面记录;力牧、应龙、女魃在东,顶盔冠甲。黄帝高坐在宝座中,和大家商议大事。黄帝在这里为天下人民办了很多好事。他命大挠造历,雷公、岐伯作《内经》,伶伦作乐,嫘祖养蚕,还采来首山的铜,在这里铸鼎…人们至今还流传着赞颂黄帝功绩的诗句:�
�
轩辕治世把民安,利达天地功无边。�
先造房屋后造衣,一月定了三十天。�
公鸡叫明定时间,义犬耳朵比针尖。�
一年定了三百六,十二个月定的诌…��
中宫前面,是一个高土墩,名叫祈仙台。广成子常在这里搞一些宗教祭祀活动。伶伦制出乐器后,黄帝常常上到台上吹箫笛,每到这时候,凤凰也落在台上,随着乐声,展开五彩缤纷的翅膀,细长的鹤腿踏着舞步,跳各种各样的舞蹈。黄帝高兴了也歌唱,歌声、乐声几里之外都能听到。等到狩猎和农业丰收,人们都集中在中宫周围,就更热闹了!十几个人一齐吹响陶哨,打着节奏,也有的人用树叶在唇边吹响,有的干脆打着口哨,老年人张开没牙的嘴大笑,年轻男女就手拉手跳呀唱呀,小娃娃爱模仿,有的拾来棍棒、石块、陶片当乐器敲响,有的就在人群里乱串。人们欢蹦乱跳尽情欢呼吼叫,一直热闹到点起篝火,还是歌舞不断。这时候,嫘祖领着一些妇女拿来了陶碗,提来了玄洒,一人一碗。黄帝站在仙台上,面向大家,举起盛满玄酒的陶碗,人们也都一一举起,祝福后,一饮而尽。…有人说,黄帝乘金龙升天就在这仙台上。直到汉代,汉武帝十万大兵祭桥陵,为了学黄帝升天的样子,在原祈仙台基础上又集中人力修了两天两夜,才修成了传至如今的祈仙台,世人也就只知道这个
“汉武仙台”了。
按照传说,黄帝的“黄城”遗址,如今还多在:校场坪的校壕,周家洼的白水泉,南城的正宫梳妆楼,印台山还象一个大印,仙台雄立桥山
㈢ 轩辕皇帝指的是谁
(一) 轩辕黄帝
姓公孙,名叫轩辕 ,五千年前出生在中华大地西北黄土高原沮水河畔的沮源关降龙峡,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 “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他十五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部落猷长”,三十七岁登上天子位 。轩辕黄帝,一生历经52战,降服了炎帝 ,诛杀了蚩尤 ,结束了远古战争,告别了野蛮时代,建立起中国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并当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中华文明时代从此开始了。
黄帝因长于姬水,又姓姬。曾居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县轩辕丘),取名轩辕。祖籍有熊氏,乃号有熊。又因崇尚土德,而土又呈黄色,故称黄帝。黄帝生于山东寿丘,逝于河南荆山,葬于陕西桥山。黄帝以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开创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先祖。
1 黄帝生平
《史记·五帝本记》记载: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 , 五千年前出生在中华大地西北黄土高原的沮水河畔的沮源关降龙峡,时间是农历的二月初二。从此,就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的吉祥之说。黄土高原,坦荡浑朴,博大雄沉,山丰土厚,土色呈黄。黄乃地之正色,象征着吉祥喜庆,为古人所崇岁亩孝尚之色,乎稿土乃五行之尊,万物之本,轩辕以土德称王。故轩辕号曰黄帝。古文献记载有三皇五帝,黄帝是三皇之一,又是五帝之首。在炎帝后期,黄帝于乱世起兵,以德号召天下,战败炎帝于阪泉,代炎帝为天子,后又战胜蚩尤于涿鹿之野,结束了远古战争,统一了中华民族,建立起中国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耐尺当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中华文明时代从此开始了。历史上的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帝王均为黄帝后裔,所以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㈣ 十大神枪都是谁的武器
上古混沌十大神枪是:盘古开天神枪、蚩尤黄帝神枪、女娲炼丹神枪、毗湿奴神枪、轩辕黄帝神枪、桃花岛主神枪、神农氏神枪、大禹神枪、龙王神枪、女娲炼石神枪。
1、盘古开天神枪
盘古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最为重要的神祇之一,他开天辟地,创造了整个世界。而他手中的神枪也是极为强大的,据说只要他挥动神枪,就能够裂开天地,毁灭一切。
㈤ 三月初三生轩辕是指哪个人物
三月初三生轩辕是指轩辕黄帝的诞辰。
轩辕黄帝诞辰在农历三月初三,出生、创业、建都在有熊(今新郑),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被尊为“中华始祖”。民间自古就有“三月三,拜轩辕”的说法,自春秋战国以来,炎黄子孙祭拜先祖黄帝的仪式逐渐兴盛,唐代以后渐成规制,延续千年。
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社团组织、姓氏宗亲会的仔运纯华侨华人代表,跋山涉水回到“心灵家乡”参加黄帝故里拜祖盛典。
每年的拜祖大典现场,嘉宾的肤色不同、语言各异,但一样的圣洁气氛、一样的景仰心情、一样的虔诚神态、一样的澎湃激情,定格成一幅幅念咐撼人心魄的万流同源文化归宗图景。
(5)轩辕黄帝兰花扩展阅读:
战神传说
相传黄帝即位的时候,蚩尤有兄弟81人,号称是神带的后裔。这81人全都是兽身人面,铜头铁额,悄弯不含五谷,只吃河石。他们不服从黄帝的命令,残害黎庶,诛杀无辜。又制造兵杖刀载大弩,与黄帝为敌。黄帝遂顺民意,征召各路诸侯兵马讨伐蚩尤。历经15旬后,也未能打败蚩尤,只好退兵。
为此,黄帝忧心仲仲,日夜盼望能有贤哲辅佐他,以灭蚩尤。有一天晚上,他梦见大风吹走了天下的尘垢。接着又梦见一个人手执千钧之弩驱羊数万群。醒来后,心觉奇怪。暗想,风,号令而为主;垢,是土解化清,天下难道有姓风名后的人吗?
千钧之弩,是希望为能致远,驱羊数万群,是牧人为善,难道有姓力名牧的人不成?于是便派部下在天下到处访寻这两个人。结果在海隅找到了风后,在泽边找到了力牧。黄帝以风后为相,力牧为将,开始大举进攻蚩尤。
在涿鹿郊野,两军摆开阵势大战。蚩尤布下百里大雾,三日三夜不散,至使兵士辨不清方向。黄帝便令风后造指南车。与此同时,西王母也派玄女前来,教他三宫秘略五音权谋之本。风后据之又演化出遁甲之法。夕口此,在冀州又重新开战。
蚩尤率领魑魅魍魍,请风伯,雨师纵风下雨,命应龙蓄水以攻黄帝。黄帝请来天下女魃于东荒止雨,而北隅诸山黎士羌兵驱应龙至南极。最后,杀死了蚩尤,但蚩尤有不死之身,所以分尸葬于四处,使之不得完尸。
后来,又有神农之后榆冈与黄帝争天下。黄帝用周鸟鹗、鹰颤为旗帜,以熊黑虎豹为前驱,与榆冈战于版泉之野。历经三战,打败了榆冈。后来,又亲率兵马征伐各方不肯巨服的诸侯。前后共经52战,天下始归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