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花音谱
1. 马兰花简谱
《马兰花》简谱如下:
《马兰花》是腾格尔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歌曲。2012年,鄂托克前旗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决定,将腾格尔创作的歌曲《马兰花》为鄂托克前旗旗歌。
《马兰花》歌曲赏析
腾格尔的《马兰花》通过对马兰花的赞美,诠释了歌者对天堂、草原家乡那无限深切的情怀。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一定要开花,深情纯洁的感觉,喜欢腾格尔老师的声音。腾格尔版本的《马兰花》没有运用特别的草原乐器,而是干干净净的木吉他弹奏和大气磅礴的弦乐,歌曲前半段的吉他弹奏反复涤荡着心灵。
2. 心中有朵马兰花低声部歌词加音符,简谱,就是下图那样的,只是把五线谱换成简谱,谢谢
3. 2022冬奥会开幕式让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国际奥委会19日晚召开线上新闻发布会,已经抵达北京的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首席执行官伊阿尼斯·埃克萨科斯表示,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与北京2008年夏奥会开幕式完全不同,但同样令人感动、印象深刻,“相信这场开幕式你没有任何理由错过”。
2021年10月28日,作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场地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夜景。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作为向全世界奥运持权转播商提供奥运会广播电视公共信号的机构,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埃克萨科斯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说,他已经观看了冬奥会开幕式彩排,“但我不会告诉你们任何具体内容,因为我不想破坏你们(在开幕式那天的)观看体验”。
“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这场开幕式将与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一样让人印象深刻,我们都知道,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是奥运史上标志性的开幕式,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将完全不同,但同样令人感动、印象深刻,它反映了我们当前的时代。”埃克萨科斯说。
2008年8月8日,开幕式焰火映照下的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
下图为2020年1月2日,参加北京市中小学生奥林匹克冬令营的学生在“鸟巢”的冰场上玩耍。
2008年奥运会前后,埃克萨科斯曾在北京工作三年,那时候,正是依靠转播团队的智慧和力量,不仅吸引了全球46亿人次观看2008年奥运赛事,也使得全世界对北京、对中国有了全新、深入的了解。
不久前,北京冬奥组委宣布,曾执导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张艺谋再挑重担,成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
埃克萨科斯说:“对我个人而言,与张艺谋合作是我2008年个人职业生涯的一大亮点。能与张艺谋又一次合作,无疑将成为我(职业生涯)的第二大亮点,这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张艺谋导演对于可视化呈现的远见卓识,让我们转播商和电视工作者非常愿意与其合作,因为他非常了解我们向国际观众进行的可视化呈现。我相信这场开幕式你没有任何理由错过。”
1月10日,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大厅。新华社记者徐子鉴摄
据了解,目前已有2000余名转播商和媒体记者来到北京。埃克萨科斯说,目前从各场馆到国际广播中心的信号连接已搭建完毕,而冬奥场馆也让他叹为观止。“这不仅是在设计层面,更是在技术层面,我不得不说,这些场馆是历届冬奥会中最棒的”。
国际奥委会媒体运行负责人露西娅·蒙塔纳雷拉也表示,近期她跟随国际通讯社前往冬奥场馆进行踏勘,“冬奥场馆真的令人惊叹,媒体设施也非常好”。
为了更好地向世界呈现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开启了许多第一次:北京冬奥会将在历史上首次全程4K转播,也将首次在一些主要赛事中8K转播。“我希望我们的转播不仅可在大屏观看,也适合在小屏观看,我们不仅是为了传统电视转播,更是要适应这个数字化时代。”埃克萨科斯说。
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新华社记者贺长山摄
疫情之下,北京冬奥会将进行闭环管理。蒙塔纳雷拉说,闭环内的交通便捷高效,奥运气氛浓厚,人们热情好客。埃克萨科斯也说,我们在一个非常安全的国家,而闭环更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地方。
4. 盛开的马兰花简谱马头琴演奏
5. 幼儿园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教案 篇1
一、主题的由来:
有一次,龙龙妈妈对我:“林老师,我家龙龙老是用脏手擦眼睛,你能不能帮我说说他呀。”我答应了她。第二天,我就给小朋友讲爱护眼睛的卫生常识,惊奇地发现我班的小朋友对眼睛的话题特别多,如子涵说:“不能用手擦眼睛,那样眼睛会生病的。”
星耀接着说:“生病就会红的。”葛鸿接着说:“红的就像小白兔一样。”……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就蹦出一新的主题,当天晚上我立即上网搜索有关眼睛的资料,居然有7175548条它的信息,我一拍大腿,成了,就这样,《眼睛》出来了
二、教育目标:
1、通过主题中的各种探究和实践活动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眼睛,了解眼睛的形态、结构和特点,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2、通过观察眼神,引导幼儿感受、分析、想象人物表情与心理、性格的关系。
3、引导幼儿慧眼看世界,感受祖国大好江山,雄伟壮阔,提高国人自豪感和爱国情操。
4、教育幼儿保护好眼睛,并养成正确用眼的好习惯。
5、引导幼儿欣赏各种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周围环境的造型、色彩、构图所表现的对称、均衡等形式美。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三、学习目标:
1、幼儿在收集、分享资料的过程中,能够了解眼睛的有关知识。
2、在“眼睛”资料的展览、谈话、统计等一系列的活动了解眼睛的结构、形状和特点。
3、在美术活动中学会运用撕、贴、折、画、涂等方法,利用废旧纸制品制作多种眼睛及手工作品,能较熟练地使用相应工具和材料。
4、欣赏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眼睛、如妈妈的眼睛会化装,爸爸的眼睛不用化装,爷爷奶奶的眼睛有皱纹等,并能在欣赏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想象。
5、知道眼睛可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如发怒的眼神,开心的眼神,慈祥的眼神(老人),凶恶的眼神(鳄鱼和狼的眼神)等等。
7、让幼儿通过亲子活动:“妈妈的眼睛”等一系列活动,感受亲人之间的温馨气氛。
6、了解有关眼睛的常识,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懂得爱护眼睛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7、知道做眼保健操可以保护视力,让眼睛更明亮。
传递信息
看东西
蓝眼睛、黑眼
美化
容貌
睛和红眼睛;有眼皮和没眼皮的眼睛;人的眼睛和动物的眼睛
四、主题思考网络:
眼皮、眼珠、眼白、眼睫毛、瞳孔
圆形三角形椭圆形鱼尾形等
6.2展示并分享研究结果。
7、根据脸谱的变化,观察不同的眼睛,了解内心的情感。
7.1欣赏脸谱
7.2制作脸谱
8、亲子活动:妈妈的眼睛
9、眼睛的作用
10、慧眼看深圳:深圳一日游。
11、表征:我眼里的深圳。
12、分享并展示亲子问卷:慧眼看世界(小朋友我看到的世界、爸爸妈妈看到的世界)
13、实践活动:测查铅告视力。
14、讨论如何爱护我们的眼睛
14.1 眼睛怕什么
14.2 眼睛爱什么
14.3 制作“保护眼睛”的倡议书。
15、学做眼保健操。
16、畅想:“如果我有一双千里眼……”
幼儿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对探让激烂究物体软硬产生坦漏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体验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物体软硬的乐趣。
2、通过感官感知物体的软硬,掌握感知物体软硬的方法,并且能把自己的感受正确的表达出来。
3、初步掌握软硬的概念,并且能按物体的软硬分类。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掌握感知的方法。
2、活动难点:能按物体的软硬进行分类。
三、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1)两个神秘袋、一个大筐两个小筐;
(2)软的物品:棉花糖、面包、娃娃、枕头、毛衣、毛巾、衣服、泡沫板、气球、面巾纸、洗碗布若干;
(3)硬的物品:硬糖、铁片、木头、硬纸盒、茶杯、勺子、积木、石头、玻璃瓶等。
2、经验准备:能说出软硬物体的
四、活动过程: (一)摸一摸,猜一猜,感知物体的软硬
1、教师出示神秘袋(一个装软软的物品,一个装硬硬的物品),先请一名幼儿到前面摸一摸,捏一捏,说一说感觉怎么样?猜一猜里面是什么?
(教师把东西从神秘袋里拿出来)
2、所有的小朋友都摸一摸,捏一捏该物品,验证这名幼儿说的'感觉,让所有幼儿都感受到物体的软硬,并且能说出"感觉软软的/硬硬的"。
(二)分一分,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各种材料并试着进行分类。
1、把软硬材料混在一起,分成若干份。
2、要求:摸一摸,捏一捏,压一压,尝一尝,敲一敲,摔一摔。
3、幼儿分组实验,把软软的和硬硬的物品分成两组,教师做适当指导。
4、操作完成后,交换分组进行检验。
5、教师引导幼儿互相讨论实际操作和检验别人操作成果的感受,交流感知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物体软硬特性的认识。
小结:通过手,牙齿,皮肤,耳朵等感官摸一摸,捏一捏,咬一咬,敲一敲都可以感知物体软硬。
(三)巩固:游戏"送玩具宝宝回家",学习按物体的软硬分类。
游戏规则:天黑了,软宝宝玩具,硬宝宝玩具都要回家了,我们一起把软宝宝和硬宝宝送回家吧。
(教师将幼儿刚刚分组操作的物品再次混合在一起,幼儿和教师一起分类,幼儿说感知方法,教师演示)。
五、活动延伸: 让幼儿寻找并感知身边的物体哪些是软的哪些是硬的,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分类物体的。
教学反思: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首先是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教案设计中先用神秘袋,引起幼儿的兴趣,继而引入主题。
活动过程中,以分组实验D检验D交流讨论为主线。
首先让幼儿分组实验,科学教育的目标包括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分组实验可以让幼儿自己探究各种感知方法,这样对探究结果印象更深刻;然后让幼儿交换分组,检验其他组的操作是否正确,幼儿在检验过程中,在发现别人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也会反思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错误,产生好奇;最后,教师引导幼儿互相讨论实际操作和检验别人操作成果的感受,交流感知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物体软硬特性的认识。《纲要》中明确要求,在科学教学活动目标中,幼儿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巩固阶段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再次分类,明确物体软硬的特性并且用多种感知方法进行分类。
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在活动延伸中,让幼儿寻找并感知身边的物体哪些是软的哪些是硬的,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分类物体的软硬并运用到生活中。
幼儿园教案 篇3
一、游戏综述
中国民间故事《马兰花》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动物和花草不同的个性,让勤劳和善良战胜懒惰和邪恶。
故事中人物特点鲜明,表演色彩浓郁,正面形象的代表有马郎、小兰、小鸟,
反面形象的代表有大兰、老猫、狼,两组形象具有强烈的对比性和明确的教育意义。
幼儿同情小兰的悲惨遭遇,憎恨大兰的懒惰和老猫与狼的贪婪,特别是对“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
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现在就开花!”这句经典的台词不仅是朗朗上口,而且对其中所表达的勇敢、善良、勤劳等内涵铭记在心。
幼儿经过小班和中班的多次表演学习,有了一定的表演基础,对表演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幼儿听过《马兰花》这个故事以后,立刻被故事内容和情节深深地感染了,他们跃跃欲试,产生了表演的冲动,于是我们排演了儿童剧《马兰花》。
二、游戏网络
三、游戏准备
(一)经验准备
1.幼儿会复述故事《马兰花》,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
2.幼儿会唱黄梅戏《对花》和表演舞蹈《欢庆》、《美丽的家园》,为儿童剧表演做准备。
3.了解各种动物的典型特征,学习通过特定的动作来表现不同角色的特点。
(二)游戏资源
1.创设场景,准备道具。
(1)场景:树林。
(2)道具:马兰花、竹篓1个、树枝若干。
2.选配音乐。
(1)《美丽的家园>(选自小天鹅幼儿园大型歌舞剧《绿色家园》):用于第一、五场“花”和“草”上场。
(2)“凶狠、狡猾”的重金属音乐:用于老猫等第二、四、六场上场。
(3)黄梅戏《对花》:用于第三场小兰和马郎的对唱。
(4)《欢庆》中国风格的民乐):用于第六场结束。
(三)家庭与社区
1.家长为幼儿提供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书,帮助幼儿了解相关知识,丰富直观经验。
2.家长为幼儿的表演游戏提供废旧材料和半成品,并与幼儿共同设计和制作道具。
四、游戏提示
1、到了大班,由于表演情节的增加,表演剧情之间的衔接变成了重点,如果衔接不好,就会出现冷场的现象,从而直接影响表演的氛围。因此,在场与场的衔接环节,教师都会根据剧情播放相应的音乐,一方面提示相关的幼儿上场.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表演的趣味性。
2、在表演中,教师让每个幼儿都参与活动,因幼儿的个体差异造成其表现也各不相同。能力强的幼儿表演的欲望和表现力都比较强,但个别胆小的幼儿却缺乏单独表演的能力。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让胆小的幼儿进行群体表演。比如表演花草或者一群小鸟,让他们在群体表演中大胆地说出台词,做出动作,这样在满足幼儿表演欲望的同时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已了3
3、在游戏中出现了反面角色,有的幼儿不愿尝试,总认为自己表演了反面角色,生活中自己就成了反面人物。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尊重幼儿的选择,对大胆表演艟赫篇瞄;儿童剧表演
反面角色的幼儿进行鼓励表扬,让幼儿在评价的时候谈自己的感受,并介绍一些我国因扮演反面角色而大获成功的优秀表演艺术家的故事,同时请家长帮助做孩子的思想工作,让幼儿逐渐在心理上得到认同和接受,愿意表演反面的角色。
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按音乐的节奏模仿和创编猴子跳舞的动作。
2.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欢快情绪,体验玩音乐游戏“猴子学样”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恰恰》音乐。
2.“猴子学样”舞谱。
3.帽子数顶。
活动过程
一、模仿猴子的动作
1.简单回忆故事《猴子学样》的内容。
2.幼儿自由讲述猴子活泼调皮的样子,并表现相应的动作,给相关动作命名,如猴子摘
香蕉、猴子回头看、猴子挠痒痒等。
二、学编猴子的舞蹈
1.欣赏“猴王”跳舞的表演。(教师选取幼儿的动作,加工提炼成舞蹈动作并示范表演)
2.说一说、学一学“猴王”跳舞的有趣动作。
3.幼儿集体学跳“猴王”的舞蹈。
师:是不是像你们所说的那样呢?再看领头猴跳—遍。(教师语言辅助_朋友你好耸耸肩)
二、看舞谱跳猴子舞
1.教师出示“猴子学样”的舞谱(根据音乐、动作画的舞谱),幼儿讲述自己对舞谱的理解,并根据舞谱学做单一动作。
2.教师运用舞谱提示幼儿,全体幼儿边看舞谱边学跳猴子舞。
3.引导幼儿想象音乐“啊——呀——呀——”处猴子可能会做什么动作,尝试创编舞蹈动作。
4.全体幼儿共同听音乐跳猴子舞,并按自己的想象穿插“啊——呀——呀——”部分的动作(练习2-3遍)。
四、玩玩学学:猴子传帽
1.探索传帽子的方法。教师和幼儿共同回忆“猴子学样”的舞蹈动作,探索哪一个动作适合传帽子。
2.共同确定某一个动作,尝试徒手传帽子。(无音乐伴奏)
3.结合舞谱请幼儿验证传帽动作。(箭头为传帽子,辅助语言为“朋友”;圆点为拍腿,辅助语言为“你好”;M为耸肩膀,辅助语言为“耸耸肩”或者“帽子真好看”)
4.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按节奏传帽子。
5.逐渐增加2-3顶帽子,使幼儿有更多的传帽机会。
五、音乐游戏“猴子学祥”
1.共同确定一位幼儿扮演拿帽子的猴子,由该幼儿确定一个大家共同做的模仿动作。
2.音乐开始,大家边做动作边传递帽子,到“啊——呀——呀——”部分时放下帽子,按节奏做各自想象的动作。
3.由下一位接到帽子的幼儿确定一个模仿动作,开始新一轮游戏。
4.增加帽子数量进行游戏。
延伸活动:
1.游戏时继续增加帽子数量。
2.游戏时将帽子从胸前传递变为从头上传递,增加动作难度。
3.进一步创编“猴王”的动作,丰富舞蹈动作。
附:音乐简谱
教师反思
“猴子学样”音乐活动是在新教材《动物大世界》的主题下开展的,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和动物们成为了朋友。喜欢动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调皮的猴子尤其受幼儿的欢迎。在听了《猴子学样》的故事后,幼儿觉得猴子十分可爱。于是,教师本着“源于幼儿,发展幼儿”的教学理念设计了此次的活动。
从三方面反思活动现场:
1.自主表现前
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幼儿的思维比较活跃,他们想象出了各种猴子的动作与神态,如猴子爬树、猴子跳舞、猴子吃香蕉等。在幼儿大胆说的基础上,教师激发幼儿用动作表现猴子的愿望。教师也用语言和肢体动作回应幼儿,为幼儿的自主表现奠定基础。虽然幼儿一开始表现的猴子动作略显稚嫩且缺乏美感,但是他们的潜力是可以挖掘的。围绕“源于幼儿,发展幼儿”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幼儿“说”和“做”的基础上加以提升。渐渐地,幼儿的动作幅度大了,猴子的特征把握住了,空间方位也有了高低、紧密的不同布局,可见幼儿的“小宇宙”是如此的广大。
2。自主表现中
在活动中,教师关注幼儿的表现过程,提供适宜的学习支持。教师适时将幼儿创编的小猴动作编进“猴王”的舞蹈中,舞蹈的设计有规范动作,也为幼儿留右自主表现的空间。在幼儿自主表现的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观察并接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表现,敏锐地判断介入时机,给予幼儿不同方式的学习支持。
在活动中,教师运用语言支持提示幼儿结合与音乐相关的生活经验,启发幼儿表现更加丰富的猴子内容;运用动作支持帮助发展水平较低的幼儿实现自己的表现内容;运用图谱支持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愿望。
3.自主表现后
对于此次音乐活动,幼儿的兴趣很浓厚。活动后教师可以在个别化学习中提供一些其他动物的活动资料,使幼儿能够利用这些资料创编“孔雀”、“小鸭”等舞蹈;也可以在社会性游戏中开展小舞台的游戏;在亲子活动中还可以增进亲情关系,亲子间听着音乐玩“猴子传帽”的游戏。
6. 有没有一首歌是吴克群,不懂是不是吴克群唱的,有一句的不害怕也不……(简谱是5116511)
是吴克群的- 《爱是力量》动画片“马兰花”的主题曲。。歌词如下。。。
一路走来 路也许漫长
但好在有你陪我一起闯
一起哭 一起笑 从来不欺谎
没有光也看见对方
一路走来 有时也迷惘
慌张的我们失去了方向
会担心 会害怕 怕走错方向
这时你是我的月光
爱 是我们的力量 让我们不再害怕
不失望 奔向前方 Oh Baby
爱 是我们的力量 让我们学会坚强
不张扬 但是明白 这是力量
一路走来 路也许漫长
但好在有你陪我一起闯
一起哭 一起笑 从来不欺谎
没有光也看见对方
一路走来 有时也迷惘
慌张的我们失去了方向
就算哭 就算累 头不会低下
因为你是我的月光
爱 是我们的力量 让我们不再害怕
不失望 奔向前方 Oh Baby
爱 是我们的力量 让我们学会坚强
不张扬 但是明白 这是力量
爱 是我们的力量 让我们不再害怕
不失望 奔向前方 Oh Baby
爱 是我们的力量 让我们学会不放下 决不放下
爱 是我们的力量 让我们不再害怕
不失望 奔向前方 Oh Baby
爱 是我们的力量 让我们学会坚强
不张扬 但是明白 这是力量
因为你是我的力量
7. 求《威尼斯狂欢节》的钢琴谱~给个能完整下载的地址!考试~急用!!!谢谢
请使用CTRL+F查找
13071.美国著名音乐制作人谈常用乐器、人声均衡调节诀窍【转】.htm
13072.[分享]朱昌耀演奏《苏南小曲》.htm
13073.分享维伐尔迪《管乐协奏曲集》.htm
13074.[分享]陈璘演奏《苏南小曲》.htm
13075.[分享]于红梅演奏《苏南小曲》.htm
13076.{推荐}理查德-克莱德曼16首好听的钢琴曲(专辑下载).htm
13077.[摇滚经典]美国重金属乐队METALLICA~EnterSandman(睡魔侵入).htm
13078.帮个忙拉.htm
13080.[扒谱]又一首吕薇的歌谱那歌儿十分地抒情.htm
13082.安仔请到这里看看.htm
13083.我来发《给心放个假》伴奏.htm
13085.孤独的牧羊人DAT.htm
13088.朱逢博.htm
13089.蒋大为早期歌曲.htm
13090.【发布】.htm
13092.听听你最喜欢谁的.htm
13093.[视频]好听的西藏歌曲天上的布达拉宫--贺继红.htm
13094.《大瑶山放歌》歌词春色老师请收.htm
13095.急需一些普法作品''及其伴奏带.htm
13098.董文华、阎维文演唱的《我愿》,很好听的一首歌,欢迎欣赏.htm
13099.孙悦演唱的一首《游来游去》,很好听的一首歌,欢迎欣赏.htm
13100.急求:电视剧《沙家浜》主题曲——《春来沙家浜》音频.htm
13101.陈歌华共享和谐请下到的朋友自觉回贴谢谢.htm
13102.阎维文演唱的《美丽的三都港》,RM格式,有画面,作词金伯雄作曲傅庚辰.htm
13103.牧民新歌,.htm
13104.牧民新歌.htm
13108.柴可夫斯基的《拿波里舞曲》(乐谱下载).htm
13109.[视频]好听的女人《一生一个梦》.htm
13110.【西方现代音乐网络之一】关于摇滚乐.htm
13111.【西方现代音乐网络之二】你需要知道的一些名词.htm
13112.【西方现代音乐网络之三】关于说唱乐(PG家长指引).htm
13113.【西方现代音乐网络之四】关于弗拉门戈.htm
13114.谁能告诉我(电视剧孽债插曲).htm
13115.知青歌曲.htm
13116.向大家求助.htm
13117.☆★古典音乐知识★☆.htm
13119.[转贴]世纪音乐大师约翰·安铎尼(JohnAdorn)-《TreesofGold》.htm
13120.[分享]闵惠芬演奏《红旗渠水绕太行》.htm
13121.音乐欣赏活动中需要的知识.htm
13122.火热吉他奏响《吉普赛情怀》.htm
13123.[视频]郁钧剑-家在心里头.htm
13125.心境.htm
13128.阎维文演唱的革命歌曲《公务员之歌》,rm格式的,有画面,请您欣赏!.htm
13129.[分享]王国潼演奏《奔驰在千里草原》.htm
13131.求《打虎上山》的谱子~~谢谢了!.htm
13132.感动世界的50首经典歌曲(下载试听).htm
13133.寻:吕薇-花为媒.htm
13134.韩国顶尖古典竖琴才女郭静.htm
13135.当代世界十大交响乐团.htm
13136.世界著名的三大轻音乐团.htm
13137.当代世界十大管乐家.htm
13138.[扒谱]孙维良演唱的此曲我一聆之下即速扒下珍而藏之现献乐友分享.htm
13139.歌剧艺术之最.htm
13140.中国音协全国电子琴考级第四套(1-10级).htm
13141.电子琴考级的标准.htm
13142.电子琴考级,你能过关吗?.htm
13143.掌握音色和节奏编配规律.htm
13144.如何指导学生选择好音色和节奏.htm
13145.怎样通过电子琴考级.htm
13146.《为祖国祝福》——刘学刚演唱.htm
13147.中国摇滚十大经典.htm
13148.常用乐器、人声均衡调节诀窍.htm
13149.柯勒长笛练习曲综述.htm
13150.单簧管的春天—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htm
13152.海誓山盟.htm
13153.情深深雨蒙蒙.htm
13154.额滴神啊!国家级女诗人赵丽华回应了!.htm
13156.高房价惹祸10万北京人变成“河北人”?.htm
13157.请欣赏腾格尔自己创作的《马兰花》音频+歌谱.htm
13158.乱套了!学生全放假,丹东近60名教师离婚为哪般?.htm
13159.SKII你们还敢买么.htm
13160.如此改编,还是不是金瓶梅?.htm
13161.《东京审判》.htm
13162.笛子独奏报喜由陆春龄演奏.htm
13163.请欣赏容中尔甲演唱的《故乡》音频+歌谱.htm
13164.笛子独奏奔驰在草原上由陆春龄演奏.htm
13165.请欣赏亚东演唱的《卓玛》音频+歌谱[简谱].htm
13166.董文华、阎维文演唱的《母子书两地情》,这首歌有好多个版本,你听过这个版本的吗?.htm
13167.寻求的谱~.htm
13168.孙楠原唱的《红旗飘飘》,郭蓉、谷峰合唱过这首歌,你听过廖昌永美声版的这首歌吗?请您欣赏!.htm
8. 求儿童合唱曲《心中有朵马兰花》的合唱谱和钢琴伴奏!急需急需!
9.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萤火虫,理解并学念儿歌《萤火虫》。
2.会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重点难点:
1.认识萤火虫,理解并学念儿歌《萤火虫》。
2.会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活动准备:
1.教学大书(下4)“传统童谣”《萤火虫》。
2.DVD《萤火虫》。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教学大书,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画面,帮助宝宝认识萤火虫。
1.引导宝宝观察画面,说一说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蓝色的背景、黄色的星星和月亮、白白的云朵、提着红灯笼的虫子)
2.师:在夏天的晚上,有一种会发光的虫子,常常在水草边和潮湿的地方飞舞,这就是“萤火虫”,画面上的萤火虫还提着红灯笼呢。
3.引导宝宝猜想小女孩要把手伸出去做什么毕液?
二、带着宝宝有节奏地念儿歌。
1.师:我们来念一念儿歌《萤火虫》,听一听小女孩对萤火虫说了什么。
2.第一遍,老师遍指画面边念儿歌并辅以相应的动作。
三、播放DVD《萤火虫》,请宝宝观看。
鼓励宝宝边看边做动作。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2
【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大胆自信地参与歌曲的演唱,并准确表达音乐中的情感。
2、学生能初步处理音乐作品,并且能够恰当的利用歌曲表达人的思想感情。
3、学生能够对他人的演唱进行客观的评价。
4、学生能基本熟悉一个升号调的首调唱名位置。
【教学准备】
1、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CAI课件、Flash制作的MTV。
2、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爱的奉献》、《让世界充满爱》的光盘。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式的导入
抓住青少年爱玩游戏的特点,首先让学生玩“接音符”的游戏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单纯音符的印象,每一组可派一位代表来进行大比拼。在学生玩的过程中复习单纯音符,落下来一个音符学生就说出它是什么音符。(的Flash课件,按鼠标移动篓子去接住一个个往下落的音符,在规定的时间内看你能接住多少个音符,可自动记分。)
师:同学们刚才接到了各式各样的音符,这些音符能够组成色彩斑斓的音乐世界,因此我们一定要熟悉悄数拦音符,唱好音符。
二、常规式的复习
1、课件展示C大调的音阶表,学生按老师所点的位置唱出音符的唱名。
音乐教案-我爱音乐
C D E F G A B
do re mi fa sol la si
2、课件展示G大调的音阶表, 让学生对比这两条音阶有什么区别?
然后再熟悉G大调的唱名位置。
音乐教案-我爱音乐
do re mi fa sol la si
3、播启胡放Flash键盘,对照键盘讲解C大调与G大调的音高位置,鼠标点击琴键可发出声音来。
三、情境式的学唱歌曲
(一)欣赏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
1、初步听赏歌曲
师:刚才同学们玩了游戏也唱了C大调和G大调的音阶,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听一段感人的真实故事。
媒体播放Flash制作的MTV《一个真实的故事》。
听完这首歌后,让同学们谈谈自己初听作品时感受:例如,歌曲讲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个女孩为什么会这样做?作为生命个体的人和动物在地球村是否应该平等?音乐是怎样表达人们对救鹤女孩的眷恋之情?
教师小结:《一个真实的故事》又名《丹顶鹤的故事》,这是一首动人心弦的叙事歌曲,抒情婉转的向人们诉说了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全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旋律深沉流畅,,运用同音反复、级进的手法和口语式的音乐语言表达了歌曲的深沉意境。第二部分曲调的色彩变得明亮开阔,歌曲以拟人的手法、反问的语气谱写了一曲天地之间的歌:“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轻轻诉说。”歌曲的结尾处用“假声”演唱的华彩段,是流行歌曲中常见的假声应用方法,音色有一种晶亮透明的感觉。在这里表达了丹顶鹤为女孩伤心哭泣的悲痛心情,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的联系性、互根性,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因此整首歌曲充满了人性美,把无生命的自然景观视为有生命的整体,音乐在流动的音符中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曲作者解承强,祖籍山东,儿童时期学习唢呐,15岁考进战士歌舞团学习大提琴,1987年与毕晓世、张全复组成“新空气”乐队,参与了《程琳·87新歌》的制作,并活跃在各地演出舞台上。由他创作的《信天游》曾掀开了“西北风”的第一幕。他是大陆流行乐坛最有创造力和影响力作曲家之一,为大陆流行乐坛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再次聆听歌曲,体会歌曲带给人的心灵启迪。
师:在聆听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轻声跟着唱,也可以展开你们的思绪,放飞你们的想象,去品味优美的旋律,去理解歌曲的深刻内涵。
(二)欣赏歌曲《爱的奉献》
播放198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韦唯演唱的《爱的奉献》。
1988年春节联欢晚会,一个癌症患者获得人间真爱的故事刚刚讲完,音乐声随之响起:“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朴素的歌词、流畅的旋律,洋溢着人间最美的温情,一下子打动了全国亿万观众的心,并很快传唱开来,韦唯也因此成为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大歌手之一。
(三)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1、作品简介与听赏
教师打开搜索网站,把“让世界充满爱”输入进行搜索,找到“20xx年终特别专辑 【 让世界充满爱 】”, 点击打开,就可以清楚地了解这首歌的创作与演唱经过。这个网页做得非常好,两边是向上移动的字幕,中间是移动的一幅幅照片,配上正在播放的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学生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让世界充满爱》是由陈哲、小林、王建、郭峰、孙铭作词,郭峰作曲。作品包括器乐引子和三首歌曲,是一部规模不大,但寓意深刻、气势宏大的作品。它的音调、节奏在保持民族性语言的同时,又向国际乐坛进行了借鉴。这首歌是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的第一部表现世界性重大题材的作品,大大突破了人们常以为流行歌曲只是表现花前月下、灯红酒绿的观念。
音乐教案-我爱音乐
2、曲作者郭峰简介
教师打开网站即“北京音乐台”可搜索出郭峰详细的生平介绍。
曲作者郭峰,1962年出生,四川成都人。生长在一个艺术家庭,6岁在父亲指导下学习小提琴,8岁改学钢琴,15岁考入四川省艺术学校专修钢琴。1978年,16岁的郭峰发表了他的第一首歌曲《月光》,从此走上了创作之路。他的主要作品有:《我多想》、《让我再看你一眼》、《道路》、《恋寻》、《让世界充满爱》、《心会跟爱一起走》、《有你有我》······
3、学唱《让世界充满爱》的第二首歌。
1)轻声唱曲
师:课本中选唱的是第二首歌,请同学们翻开书第八第九页,跟琴轻轻唱曲谱。我们学习了一个升号的G大调,这首歌有五线谱与简谱的对照,请同学们注意五线谱G大调的唱名位置。
2)播放歌曲伴奏,学生唱歌词,要求学生饱含深情地去唱。
四、表演式的歌曲演唱
1、策划演唱形式
师:刚才我们一起学唱了三首歌,从爱动物到爱人类同胞到让世界充满爱,这一首首爱之歌,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懂得了真情的可贵,真情的伟大。现在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选一首歌进行策划和编排,然后到台上来演唱。
学生讨论、编排,教师可参与到学生当中去进行指导。
2、学生的演唱。
3、对每一组的演唱进行评价,采取自评、他评。
五、课堂总结
爱没有国界、爱没有种族之分,爱能让人感受到温暖。“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同学们,我们应该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我相信同学们在了解的过程当中,一定会有很多感触,也会更加珍惜现有的学习机会。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3
一、教学目的:
通过倾听音乐感受摇篮曲轻柔、缓慢的旋律,引导幼儿用语言说出摇篮曲的性质,并有兴趣地用动作表现哄娃娃睡觉的情节。
二、教学准备:
创编一段舞蹈,音带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歌曲:《小小的'船》
教师语言:天黑了,整个大地变得静悄悄的,月亮姑娘来唱歌了,星星来为他伴奏,他们的歌声让静静的夜显得更美丽。听——(师生合唱,引导幼儿看老师的指挥手势)
(二)欣赏摇篮曲
1、感受音乐的特点 教师语言:夜晚真美呀,就在这时不知从那户人家的窗子里传出了一段很好听的音乐。(完整听赏音乐) 提问:这段音乐好听吗?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呢?
小结: 听了这段音乐你们想到了那么多的事,你们真是用心在听。那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些事的呢? 这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再次欣赏,讲讲感觉,教师哼唱加以肯定) 小结:你们说得真好,这段音乐给我门的感觉就是很柔和,很安静的,缓慢的。
2、感受音乐的内容 教师语言:其实音乐就像人说话,每一段音乐里都藏着一个优美又动听的故事,那么这段音乐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起来看吧!(欣赏舞蹈和音乐) 提问:现在你们都知道这段音乐讲了什么故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结合动作理解:妈妈在哄宝宝睡觉,并开心安慰地跳起舞了)
小结: 这段音乐讲述了妈妈在哄自己心爱的宝宝睡觉,像这样的曲子我们叫它《摇篮曲》。
3、幼儿表演音乐内容 教师语言:在幼儿园里老师就是你们的妈妈,你们就是老师的好宝宝,天黑了妈妈要哄宝宝们睡觉了。 教师语言:妈妈哄你们睡觉心里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次小爸爸小妈妈哄自己的娃娃睡觉呢?(幼儿也来扮演妈妈爸爸哄娃娃睡觉) 难点:哄娃娃的动作可以引导幼儿变换动作。(幼儿个别示范 ) 表演得逼真(引导幼儿用动作体现对娃娃的宝贝)
4、结束语:小娃娃真的睡了,让我们轻轻地把他放到小床上,我们也该休息了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运用音乐语言再现对蔬菜探究的体验,体会参加“蔬菜”音乐会的快乐。 2、学习手耳协调地合作演奏,激发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蔬菜的实物、音块。
活动过程:
一、运用模仿动作,再现送菜到菜场的情境
1、回忆参观菜场的经历,谈论蔬菜的不同营养。
2、按音乐节奏用动作表现各种送菜的方法,将蔬菜送到菜场去。
3、相互观察各自想象的模仿动作,交流送菜的方法。
二、和奶奶一起去买菜一一学唱歌曲《买菜》
1、想象和奶奶一起外出买菜的欢乐,表现活泼跳跃的旋律。
2、结合蔬菜的特征与口形,例如“番茄圆溜溜”——嘴巴圆圆地渐渐打开。
3、注意周围同伴的歌声,用和谐的声音唱歌,表现许多菜堆放在一起不压坏。
三、合作演奏蔬菜音乐会
1、谈论马铃薯、胡萝卜、番茄、青菜、青椒、黄瓜等54不同蔬菜的营养。
2、幼儿自选一个音块,排成5队蔬菜(do:马铃薯,re.胡萝卜,mi:番茄,fa:青菜,sol:青椒,la:黄瓜)。
3、运用熟悉的乐曲《小星星》,演奏乐曲中属于自己音块的部分,并用接着演奏的方法合作演奏
4、从少数幼儿参加演奏,逐渐增加人数,每一次演奏时注意倾听,共同寻找将自己的音块及时介入的方法,直到全班参加,逐步做到整齐地演奏。
5、幼儿轮流担任菜场经理,指挥“蔬菜们”合作排练和演出。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5
一、游戏综述
中国民间故事《马兰花》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动物和花草不同的个性,让勤劳和善良战胜懒惰和邪恶。故事中人物特点鲜明,表演色彩浓郁,正面形象的代表有马郎、小兰、小鸟,反面形象的代表有大兰、老猫、狼,两组形象具有强烈的对比性和明确的教育意义。幼儿同情小兰的悲惨遭遇,憎恨大兰的懒惰和老猫与狼的贪婪,特别是对“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现在就开花!”这句经典的台词不仅是朗朗上口,而且对其中所表达的勇敢、善良、勤劳等内涵铭记在心。
幼儿经过小班和中班的多次表演学习,有了一定的表演基础,对表演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幼儿听过《马兰花》这个故事以后,立刻被故事内容和情节深深地感染了,他们跃跃欲试,产生了表演的冲动,于是我们排演了儿童剧《马兰花》。
二、游戏网络
三、游戏准备
(一)经验准备
1.幼儿会复述故事《马兰花》,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
2.幼儿会唱黄梅戏《对花》和表演舞蹈《欢庆》、《美丽的家园》,为儿童剧表演做准备。
3.了解各种动物的典型特征,学习通过特定的动作来表现不同角色的特点。
(二)游戏资源
1.创设场景,准备道具。
(1)场景:树林。
(2)道具:马兰花、竹篓1个、树枝若干。
2.选配音乐。
(1)《美丽的家园>(选自小天鹅幼儿园大型歌舞剧《绿色家园》):用于第一、五场“花”和“草”上场。
(2)“凶狠、狡猾”的重金属音乐:用于老猫等第二、四、六场上场。
(3)黄梅戏《对花》:用于第三场小兰和马郎的对唱。
(4)《欢庆》中国风格的民乐):用于第六场结束。
(三)家庭与社区
1.家长为幼儿提供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书,帮助幼儿了解相关知识,丰富直观经验。
2.家长为幼儿的表演游戏提供废旧材料和半成品,并与幼儿共同设计和制作道具。
四、游戏提示
1、到了大班,由于表演情节的增加,表演剧情之间的衔接变成了重点,如果衔接不好,就会出现冷场的现象,从而直接影响表演的氛围。因此,在场与场的衔接环节,教师都会根据剧情播放相应的音乐,一方面提示相关的幼儿上场.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表演的趣味性。
2、在表演中,教师让每个幼儿都参与活动,因幼儿的个体差异造成其表现也各不相同。能力强的幼儿表演的欲望和表现力都比较强,但个别胆小的幼儿却缺乏单独表演的能力。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让胆小的幼儿进行群体表演。比如表演花草或者一群小鸟,让他们在群体表演中大胆地说出台词,做出动作,这样在满足幼儿表演欲望的同时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已了3
3、在游戏中出现了反面角色,有的幼儿不愿尝试,总认为自己表演了反面角色,生活中自己就成了反面人物。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尊重幼儿的选择,对大胆表演艟赫篇瞄;儿童剧表演
反面角色的幼儿进行鼓励表扬,让幼儿在评价的时候谈自己的感受,并介绍一些我国因扮演反面角色而大获成功的优秀表演艺术家的故事,同时请家长帮助做孩子的思想工作,让幼儿逐渐在心理上得到认同和接受,愿意表演反面的角色。
大班音乐欣赏:采茶扑蝶
一、活动目标:1. 初步感受民歌的特点。2. 学习采茶舞的基本动作,乐意用舞蹈的形式表现情感。二、活动准备:1. 乐曲:《采茶扑蝶》2. 能表现采茶情景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三 活动过程:1.请幼儿欣赏乐曲《采茶扑蝶》,说说听完之后的感觉。2.结合有关的图片或音像资料,讲述舞蹈动作及其所表现的采茶情景。3.示范采茶舞,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采茶、拔树枝、背着茶篮回家等情景。4.在教师的提示下,想象蝴蝶出现的情景,讨论如何用舞蹈动作表现蝴蝶出现和扑蝶的情景。(如蝴蝶飞得高,蝴蝶停下来,蝴蝶有飞走了等)5.鼓励幼儿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舞蹈。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小脚的特征,喜欢自己的小脚。
2、理解儿歌内容,根据儿歌内容作出相应动作。
活动准备:
儿歌《挠脚丫》、泡沫垫。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泡泡糖",导入课题。
1、师:今天老师想和小朋友玩一个非常有趣的"泡泡糖"游戏。我们伸出小手来,变颗泡泡糖,一粘粘到头发上,一粘粘到膝盖上,一粘粘到鞋子上。(教师说到哪儿,幼儿小手摸到哪儿。)
2、师:泡泡糖粘到小脚丫上,怎么办呢?
幼:把鞋子脱掉。(引导幼儿脱下鞋子、袜子,露出小脚丫)教师和孩子一起脱袜,边脱边说儿歌:缩起长脖子,拉下长鼻子,弯弯小身子,住进小房子。)
二、认识小脚丫。
1、师:现在我们的小脚丫都露出来了,泡泡糖一粘黏在脚丫上(教师指导幼儿将小手放在小脚上。
2、师:朋友们摸一摸,看一看你们的小脚上都有什么呀?
幼:有脚趾头师:数一数有几根脚趾头。
幼:5根。
师:是不是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4、5。真棒,观察的真仔细。
你们有几只小脚丫呀?总共有几根脚趾头呢?
幼:有十根脚趾头。
幼:有两只小脚丫。
3、教师小结:两只小脚丫,十个脚指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三、儿歌:挠脚丫。
1、师:伸出你的小脚丫和朋友打打招呼。看一看,比一比,脚趾头都一样吗?
幼:不一样,有的胖有的瘦。
师:大胖子在哪儿,小不点呢?用手指一指。
(指导幼儿用手指出大拇脚指、和小脚趾)师:小脚还有很多地方很好玩儿,有一首好听得儿歌专门讲了小脚好玩的地方,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念儿歌:挠脚丫师:儿歌中,你听到了什么?
幼:我听到了十根脚趾。
幼:我听到了大脚趾。
师:老师听到儿歌里面说我们的小脚本领很大的,可以脚尖点地、脚跟点地。
你们知道哪里是脚尖、哪里是脚跟吗?谁来说一说,指一指。
幼:脚尖是脚趾这里。
师:脚尖就是我们小脚最前面的地方,在我们的脚趾这里。我们一起来试试看脚尖点地。(指导幼儿用脚尖点地)(教师提醒幼儿:脚尖师小脚最前面的地方,那脚跟呢?)幼:脚跟是最后面那里。
师小结:小脚的最前面我们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脚尖。小脚的最后面是我们的脚跟。
我们一起来脚尖点一下地,脚跟点一下地。(指导幼儿感受脚尖、脚跟点地)
3、教师再念一遍儿歌师:老师再念一遍儿歌,请我们的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边一起念儿歌一边动动你们的小脚丫。
教师拿出泡沫垫,将脚放在泡沫垫上,在念一遍儿歌。边念边根据儿歌做动作。
4、请个别幼儿示范师:我看到很多朋友都找到小脚好玩的地方了,老师请他们上来表演一下。
教师请幼儿上来示范。
延伸活动:
师:我们的小脚丫还有其他地方也很好玩的,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说一说哪里好玩,为什么。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X.X”的节奏。
2、尝试创意地纺编歌词。
3、跟随鼓声节奏做走、跑、跳、踏等不同的动作。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歌曲:《我是一个小木匠》
2、鼓、录音机、录音带。
3、“认知游戏”:《雕刻师傅》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先跟随老师“X”的鼓声节奏走步,再跟随“XX”的鼓声节奏跑步,最后再随着“X.X”的鼓声节奏踏跳,让幼儿通过动作感受其不同。
2、播放歌曲,请幼儿跟随旋律踏跳。
3、教唱歌曲《我是一个小木匠》,并表演动作。例如:唱到“一个铁锤”时,则举起右手做用铁锤状;唱到“两个铁锤”时,则举起左手做用铁锤状;唱到“三个铁锤”时,则抬起右脚踏步;唱到“四个铁锤”,则抬起双脚跳步,;唱到“五个铁锤”时,则举起双手旋转;唱到“然后睡觉了”时,则做睡觉状。
4、问幼儿:小木匠的工作是什么?他会用到哪些工具?
5、和幼儿一起讨论,用改编的歌词演唱这首歌曲。
6、问幼儿:小木匠做工时需要铁锤,雕刻师傅雕木头时需要什么工具呢?
7、请幼儿看幼儿用书《雕刻师傅》的画面,找一找雕刻师傅的工具在哪里?如此类推,引导幼儿思考不同职业的工作者所用的工具和他们的动作特点,并尝试将此变成新的歌词句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音乐选自奥尔夫音乐,本音乐节奏鲜明,三段音乐之间的差别还是比较明显比较容易辨别。教师设计了蚂蚁造舞台的情景增加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中班幼儿的想象力与合作能力正在发展,因此本活动的目标达成情况比较好,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
本活动主要有以下亮点:
1.教师教态比较自然,与幼儿的互动较好。教师在整堂课下来精神饱满,对于情境中的各种表情动作也做的比较夸张,带动幼儿的表演欲望。在师生互动方面也是比较亲密的,幼儿的一声声“小妈妈”可以看出教师与幼儿之间相互亲密,教师对于所有幼儿的表现都能关注到。
2.教师利用图谱教学,幼儿看的比较直观形象,能够更好地把握什么时候变什么动作。
3.每个环节的安排比较合理,从进场的听音乐,让幼儿熟悉音乐,进行预热,到听音乐想象在做什么事情,在过渡到请幼儿学一学动作,然后独自游戏到合作游戏,一步步都是循序渐进,之前的环节为之后的环节做好铺垫,后一个环节是前一个环节的提升。
在观摩本次活动后,本人有一些想法如下:
1.教师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锯木头、钉钉子、拧螺丝,因此用了较多的时间来解释猜测这些东西,教师可适当精简语言,让幼儿多做一做、学一学这些动作。
2.本次活动幼儿比较喜欢,但是本次音乐游戏要让幼儿感受节奏做相应的动作,幼儿对于音乐哪里需要做什么动作还没有理解很透彻,因此在游戏中幼儿只专注于自己喜欢的锯木头环节,忽略了钉钉子、拧螺丝的环节,因此教师对于哪里需要做什么还需要带领幼儿共同来探讨。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歌曲《下蛋哕》,唱清歌词。
(2)借助图片,记忆歌词。
(3)幼儿充分体验歌曲的欢快,并创编小鸡的动作。
活动准备:
母鸡图片(尾部开一出蛋小口)、母鸡头饰、鸡蛋图片(若干串,每串7只)、竹篓一只。
下蛋罗--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下蛋哕》一遍。
教师提问:“歌曲中有谁?”
幼儿1:有母鸡。
幼儿2:有一个大草窝。
幼儿3:还有母鸡在下蛋。
(2)教师再次范唱歌曲,并用图片演示母鸡下蛋的情景(抽出的鸡蛋与母鸡的“咯哒咯哒咯咯哒”的节奏一致)。
2、学唱歌曲。
(1)让幼儿边看图片,边考虑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
①“老母鸡坐在哪儿呀?” 幼儿1:老母鸡坐在草窝里。幼儿2:老母鸡坐在草地上。幼儿3:老母鸡坐在鸡窝里。
②“老母鸡坐在草窝里干什么呢?” 幼儿1:老母鸡在下蛋。幼儿2:老母鸡在高兴地笑。幼儿3:老母鸡在孵小鸡。
③“老母鸡下蛋的时候高兴吗?”幼儿1:高兴。幼儿2:不高兴。
④“老母鸡是怎样叫的?”幼儿1:咯哒,咯哒,咯咯哒。 幼儿2:咯咯哒。 幼儿3:咯咯咯咯哒。 教师完整地小结歌词。
(2)幼儿学念歌词,教师用图片演示母鸡下蛋情景。
(3)幼儿学唱歌曲,教师继续用图片演示母鸡下蛋情景,并将母鸡下出的蛋(图片)放入竹篓中。(学唱数次后,请小朋友看一看竹篓,母鸡下了这么多蛋。)
3、演唱歌曲,创编动作。
教师配带母鸡头饰,激发幼儿兴趣:“老师当鸡妈妈,请小朋友当小鸡,我们一边唱歌,一边学做小鸡的动作,看看哪一只小鸡的动作跟别的小鸡的动作不一样。”
幼儿1:双手放在背后做小鸡的翅膀,弯着腰。
幼儿2:双手握拳,手心向下并拢,两食指向前伸直,做小鸡
幼儿3:上臂夹紧身体,下臂与手自然向身体两侧伸跬上下拍动。
4、尾声。
我的鸡宝宝们玩得都很高兴,肚子饿不饿?鸡妈妈问,请你们唱着歌,一起跟妈妈到外面捉虫去。 在幼儿学唱歌曲时,教师用制成串状的鸡蛋演示母鸡情景,并将抽出的鸡蛋串放在篓中。